富硒补充剂的生物有效率以及生物利用演示文稿_第1页
富硒补充剂的生物有效率以及生物利用演示文稿_第2页
富硒补充剂的生物有效率以及生物利用演示文稿_第3页
富硒补充剂的生物有效率以及生物利用演示文稿_第4页
富硒补充剂的生物有效率以及生物利用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富硒补充剂的生物有效率以及生物利用度演示文稿第一页,共二十八页。富硒补充剂的生物有效率以及生物利用度第二页,共二十八页。前言硒是一种化学元素,1957 年以前, 微量元素硒是作为毒物进行研究的,1957 年硒首次被证实为动物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1973年Rotruck和Flohe等人证实硒是谷胱甘肽的组成部分。随着研究的深入,各国进而制定了有关硒的RDA,如英国60-75ug/d【2】,然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粮农组织(FAO)的标准,全球严重缺硒人群(日摄入量711g)达5亿10亿以上,缺硒人群远远多于硒过量的人群【1】.2022/10/

2、16第三页,共二十八页。研究背景食物中的硒浓度取决于土壤中硒的浓度,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中硒的浓度,因此,人群硒状态呈地理分布。1984年芬兰实施作物施肥强化硒政策后,到2001年,居民硒的摄入量由之前的38ug/d上升到80ug/d ,表明了强化硒的有效性。然而,对于比利时这个国家而言,人们更依赖于富硒的膳食补充剂来改善他们的硒状态。本研究作者将比利时市场上的富硒补充剂归为三大类,通过体外消化模型比较研究三种不同类别的硒补充剂的生物有效性以及生物利用度。第四页,共二十八页。主要实验材料Se-enriched yeast (167ug/g se);多维多矿sodium selenate(30

3、ug/g);多维多矿sodium selenite(35ug/g);pepsinI; bile salt; Tris; pancreatin; ICP-MS; HPLC; Caco-2 cell ;DMEM; FBS, six-well plate ;HBSS; PE trancewell。第五页,共二十八页。主要材料ICP-MS: 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主要用途是进行化学元素分析检测,特别是对金属元素分析,检出限比较低。caco-2细胞,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结构和功能类似分化的小肠上皮细胞,可用来模拟体内转运的实验.第六页,共二十八页。transewell技术这是一类有通透性的杯状的装置

4、,根据Corning公司的Transwell说明书中的介绍,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膜滤器(Membrane filters),也可认为是一种有通透性的支架(permeable supports)。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PET膜相隔。第七页,共二十八页。将细胞种在上室内,上室与下室加入同样的培养基培养细胞直至分化后,上室再加入需要研究的物质的溶液,通过caco-2单层细胞以及滤膜器,进而可以研究该物质的转运吸收。嵌套的多孔底部使研究者可以从上层或下层接触到细胞,从而为体外的细胞运输和其他代谢活性研究

5、提供通用的工具。第八页,共二十八页。技术路线第九页,共二十八页。公式第十页,共二十八页。方法:硒的分析 50%硝酸微波消化后进入ICP-MS系统测得原始硒的浓度。酶法提取后进入ICP-MS系统可得到总硒浓度 酶法提取后,进入反相HPLC与ICP-MS联用系统测得原始不同形式硒的浓度(05 min 100 % HFBA, 510 min 70 % HFBA-30 % methanol) 酶法提取:第十一页,共二十八页。方法:胃以及肠内消化胃内消化:用100ml锥形瓶称量样品,用40mlHBSS稀释(PH=2),加入2ml胃蛋白酶,充入氮气在无氧状态下37C,350rpm水浴振摇2h。肠内消化:用

6、NaHCO3 调整上述得到的消化液的PH到5.3然后加入胆汁以及胰酶,充入氮气37C,350rpm水浴振摇2h,消化结束后80C,10min灭活酶类,然后3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液进行分析。第十二页,共二十八页。方法:细胞培养以及处理caco-2细胞复苏后,在DMEM培养基培养,并加入10%热灭活FBS以及1%非必须氨基酸,以及200mm谷胱甘肽后,37摄氏度5%二氧化碳孵箱里培养,传代后以细胞密度约为4105接种于有渗透性的PE Ttranswell细胞培养室里,trasewell放置于六孔板里,上室和下室分别加入1.5和2.5ml培养液培养直至细胞完全分化(21天),再将从消化

7、过程得到的可溶性硒溶液加入上室里(下室加入1%的白蛋白),3小时后收集下室液体以及细胞,作进一步的检测分析。第十三页,共二十八页。结果1.样品中硒的分析检测结果N=3,n=3第十四页,共二十八页。富硒酵母硒酸钠亚硒酸钠硒标准曲线第十五页,共二十八页。结果表2表明:1 硝酸消化后100%还原了提供的样品里面的硒,并且确认了供应商的提供样品的信息。2 经酶法提取后,富硒酵母里的硒变为了原始硒浓度的86%,无机硒的浓度保持不变。3 根据反相HPLC-ICP-MS得出的图谱,保留时间定性,富硒酵母里主要含有3种不同形式的硒,无机硒样品中只含有单一形式的硒。第十六页,共二十八页。结果2三种FS中硒的生物

8、有效性以及生物利用度富硒酵母硒酸钠亚硒酸钠6%+1%57%14%80%1%N=3,n=3第十七页,共二十八页。结果2由图表3可以看出,富硒酵母中的硒生物有效性仅仅只有57%,根据公式,富硒酵母的生物有利用度应该是细胞内的硒(1%原始硒浓度)与基底里的硒(6%原始硒浓度)的总和; 硒酸钠和亚硒酸钠的生物有效性各自为100%和80%,生物利用度各自为14%和1%,无机硒的生物利用度仅由下室液里的硒构成,因为在caco-2细胞里没有检测到硒。第十八页,共二十八页。结果3Fig. 4 Percentage of original Se species from yeast-FS that were r

9、eleased in gastrointestinal juice (i.e., bioaccessible Se), and absorbed through Caco-2 monolayer or accumulated in cells during a 3-h period (i.e., bioavailable Se). Black bar SeMet dotted bar Se(IV), and hatched bar MeSeCys. Results are given as meansstandard deviations(N=3, n=3)3 富硒酵母里不同形式硒的生物有效性

10、以及生物利用度semetMesecysse(IV)24%70%第十九页,共二十八页。结果3说明: 富硒酵母里三种主要形式的硒分别为硒蛋氨酸、四价硒以及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由图表可以看出富硒酵母不同形式的硒释放到小肠里的浓度以及被caco-2细胞利用的程度,由图可以看出,硒蛋氨酸的生物有效性要低于其余两种形式的硒,但是却是富硒酵母FS里唯一种可以在下室液里以及细胞内检测到的形式。第二十页,共二十八页。讨论由于比利时大多数的食物硒含量都比较低,因此大多数比利时居民硒摄入量不足,而补充硒膳食补充剂似乎成为了增加硒摄入量的一种可行的方式,本研究了三种不同类别的硒补充剂,模拟了从胃内消化到最终吸收入血液的

11、过程,模拟体外实验比监测人体更加方便,迅速,简便的优势。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八页。讨论1:生物有效性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知富硒酵母的生物有效性要低于无机硒,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可能是由于有机硒本身存在于混合物中,不像无机硒相对简单而容易提取。也有可能是由于富硒酵母里含有一些未知的没有生物有效性形式的硒(不稳定,易挥发),还有可能是因为如硒蛋氨酸与食物中大蛋白质结合,不容易被分离提取。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八页。讨论:生物有效性之前也有研究表明,体外消化8H后,生物有效性可高达89%,这可能与时间有关,因为研究中2h的生物有效率为35%,4h达到了45%,这些数据提示酵母硒FS的硒生物有效性的是受富硒酵母

12、在消化道中的运输速度影响的。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八页。生物利用度先前有研究通过caco-2细胞模型得出的结果,就单一形式的硒来说,它们的生物利用度大致为,Se(IV)(121 %)Se(VI) (332 %)MeSeCys (462 %)SeMet(564 %),这些值比本实验观察得到的值要高,可能是因为一些FS里基质或消化酶的存在,会阻碍或者减缓细胞对FS中硒的吸收。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八页。生物利用度虽然本实验结果富硒酵母硒的生物利用度并不是很高,但是本实验中只有源于富硒酵母FS的硒才可以在细胞中积累。因此可以考虑作为长期补充膳食硒的来源。而硒酸盐FS具有独特的较高生物利用率,并且比硒蛋氨酸更

13、容易从机体排泄,因而可作为急性或者临时缺硒的补充来源。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八页。国内情况由于我国湖北省恩施县在1960年初期地方性硒中毒病爆发,所以我国对硒元素的研究还比较早,以杨光圻教授为首。当时硒中毒地区玉米硒的含量高达4mg /kg ,为正常地区的5001000倍,导致该地区居民脱发掉指甲,后证实湖北恩施以及安康等地为高硒区。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八页。国内现状另一个方面,1972-1973年间测知黑龙江及陕西省克山病区居民的血和发中硒含量及每日硒摄入量均处于世界罕见的低水平。总体来说,我国是个缺硒国家, 1982年在营养学报上首次公开披露我国72%的地区属于缺硒或低硒地区,2/3 的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硒摄入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