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通关-《基因工程及其应用》_第1页
高考通关-《基因工程及其应用》_第2页
高考通关-《基因工程及其应用》_第3页
高考通关-《基因工程及其应用》_第4页
高考通关-《基因工程及其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9高考通关-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的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上答案:B解析: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是一种人为的操作过程。A属于细胞工程;B符合基因工程的概念;C属于诱变育种;D是自然发生的,不是人为操作的,不属于基因工程。2(2022,长春检测)如图所示,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连接酶可以连接c处聚合酶可

2、以连接a处处处答案:A解析:DNA连接酶连接DNA片段,催化两种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磷酸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与限制酶的作用相反,图中c是一种脱氧核苷酸内部的磷酸二酯键,a是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A项错误、C项正确;DNA聚合酶能把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形成长链,B项正确;解旋酶打开DNA双链,破坏的是氢键,D项正确。3(2022,贵州检测)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用另一种处理质粒的DNA连接酶和运载体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C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人了重组质粒D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的一种颗粒状的细胞器答案:C解析:通常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

3、的DNA和质粒,A错误;DNA连接酶和限制酶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B错误;依据标记基因的作用可确定C正确;质粒不是细胞器,D错误。4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工具。某质粒上有两种抗药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a、b、c为三个可能出现的目的基因插人点,如图所示。如果用一种限制酶将目的基因和质粒处理后,合成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导人某高等植物受体细胞后,用含有药物的培养基筛选受体细胞,预计结果如下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如果出现结果,说明两个抗药基因都没有被破坏,转基因实验获得成功B如果出现结果,说明限制酶的切点在c点,目的基因接在c点的断口处C如果出现或者结果,说明转基因实验失败、b基因的遗传

4、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答案:B解析:转基因实验成功的标准在于目的基因的表达,而与标记基因无关;若出现结果,表明两个抗药基因都没有被破坏,限制酶切点只能在c处;质粒是存在于细菌或真菌细胞质中的环状DNA分子,因而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5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选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序列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的干扰素蛋白答案:D解析:基因工程可分为四个步骤:第一,获取目的基因;第二,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第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第四,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只有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进行了表达,才证明转

5、基因成功了。在检测时,倘若在受体细胞中只检测到目的基因,不能说明转基因成功了,同理,受体细胞中检测到mRNA,或检测到目的基因DNA序列,也不能说明转基因成功了。只有在受体细胞中检测到由目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才说明转基因成功了。6下列黏性末端属于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而成的是()ABCD答案:B解析: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的片段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7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人动物体细胞中C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D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生物答案:B解析:目的基因会

6、在动物消化道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会转入到动物体细胞中。8现有一长度为1000碱基对(b 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1)在上述转基因实验中,将G基因与重组,需要的两类酶有和。将重组质粒成功地显微注射到斑马鱼受精卵中,胚胎没有发出绿色荧光,说明。(2)杂交后,出现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代(填“M”或“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发生。答案:(1)运载体(或质粒);限制酶(或限制性内切酶或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荧光基因未成功表达。(2)N;非姐妹染色单体;基因重组。解析:(1)在基因工程中,需要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

7、合,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将绿色荧光基因导入受精卵中没有出现绿色荧光,说明目的基因没有表达。(2)由于M和N的杂交后代出现了红绿荧光(ddG_)个体,且绿色荧光个体N的基因型为DdGg,说明无荧光M个体一定含有d基因,不含有G基因,因此基因型为Ddgg;后代红绿荧光个体的出现是由于亲本N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d和G同时出现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此变异称为基因重组。13(2022,浙江理综)(14分)在玉米中,控制某种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与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非糯性(G)与糯性(g)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人以纯合

8、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料,经过EMS诱变处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体(的花粉经EMS诱变处理并培养等,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请回答下列问题:(1)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了诱变育种和育种技术。(2)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种,采用乙与丙杂交,F1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F1中选择表现型为的个体自交,F2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是。(3)采用自交法鉴定巧中抗性糯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若自交后代中没有表现型为的个体,则被鉴定个体为纯合子;反之则为杂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杂合子的鉴定过程。(4)拟采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上述抗性糯性玉米的抗虫性。通常从其他物种获得,将其和农杆菌的用合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然后借助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再转移到该玉米的培养细胞中,经筛选和培养等过程获得转基因抗虫植株。答案:(1)单倍体。(2)抗性非糯性;3/16。(3)非抗糯性;如图所示。抗虫基因(或目的基因);Ti质粒;DNA连接酶。解析:(1)丙是由甲(ttGG)的花粉(tG)经EMS诱变处理并培养得到的,因此该过程运用了诱变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技术。(2)丙的表现型是非抗糯性,因此基因型为ttgg,乙的基因型为T_G_,由于乙与丙杂交所得F1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