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消防安全基础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精品)一、单项选择题1、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下列()的火灾危险性最大。A、 苯(闪点-14。)B、 二硫化碳(闪点-30°)C、 乙酰(闪点-45。)D、 甲醇(闪点11°)2、 火灾中死亡人员中的大约75%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而致死的,这是因为燃烧产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一氧化碳(C0)、氤化氢(HCN)、二氧化硫(S0,、二氧化氮(NO,等,而()是火灾中导致人员死亡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TOC\o"1-5"\h\zA、 COB、 HCNC、 S02D、 N023、 某物质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还可再燃烧,则燃烧生成的物质为()产物。A、 分解燃烧B、 不完全燃烧C、 完全燃烧D、蒸发燃烧4、 燃烧产物的特点中不属于对灭火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的是()。A、 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作用B、 引起人员中毒、窒息C、 影响视线,引起恐慌D、 成为火势发展、蔓延的因素5、 木炭燃烧属于()oA、 蒸发燃烧B、 表面燃烧C、 分解燃烧D、 动力燃烧6、 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过程而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产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A、 物理、化学B、 化学、生物C、 物理、生物D、 生物、物理、化学7、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A、 自燃点B、 闪点C、 沸点D、燃点8、 不属于发生阴燃的条件的是()。A、 空气不流通B、 加热温度较低C、 可燃物含水分较多D、 与氧化剂接触9、 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同,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动力燃烧和()五种。A、 闪燃B、 扩散燃烧C、 预混燃烧D、 阴燃10、 沥青的燃烧属于()。A、 表面燃烧B、 沸溢燃烧C、 蒸发燃烧D、 扩散燃烧11、 下列属于液体燃烧类型的是()。A、 扩散燃烧B、 分解燃烧C、 蒸发燃烧D、表面燃烧12、 扩散燃烧是()物质的燃烧方式。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流体13、 合成橡胶的燃烧方式为()oA、 熏烟燃烧B、 分解燃烧C、 表面燃烧D、 阴燃14、 木炭的燃烧属于()。A、 蒸发燃烧B、 分解燃烧C、 表面燃烧D、 阴燃15、 木材的燃烧一般属于()。A、 蒸发燃烧B、 分解燃烧C、 表面燃烧D、 阴燃16、 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是()。A、 沸点B、 闪点C、燃点D、自燃点17、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A、闪点B、自燃点C、燃点D、沸点18、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明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称为()。A、阴燃B、自燃C、着火D、闪燃19、可燃液体库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是依据储存可燃液体的()来确定。A、燃点B、自燃点C、闪点D、沸点20、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釆用闭杯法测定),称为()。A、 燃点B、 闪点C、 沸点D、 自燃点21、 液体在燃烧过程中,水垫的水大量蒸发,蒸气体积迅速膨胀,以至把水垫上面的液体层抛向空中,向罐外喷射,这种现象叫()。A、 沸溢B、 突沸C、 喷溅D、 沸腾22、 关于闪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切可燃液体的闪点都低于其燃点B、 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低于其闪点C、 评定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D、 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闪点来衡量23、 不属于液体在燃烧类型的是()oA、闪燃B、沸溢C、阴燃D、喷溅24、 可燃液体的燃烧实际上是()的燃烧。A、 液体本身B、 可燃蒸气C、 可燃气体D、 氧化或分解25、 液化石油气的燃烧属于()。A、 扩散燃烧B、 蒸发燃烧C、 分解燃烧D、 预混燃烧26、 木材的燃点为()°C.A、 100〜150B、 250〜300C、 300〜400D、 400'50027、 布匹的燃点为()°C。TOC\o"1-5"\h\zA、 200B、 300C、 500D、 70028、 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量堆放的煤、杂草、湿木材等,受热后易发生()oA、 自燃B、 燃烧C、 阴燃D、 爆炸29、 易燃和可燃液体的燃烧称为()。A、 蒸发燃烧B、 分解燃烧C、 预混燃烧D、 熏烟燃烧30、 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燃烧都是在蒸气或气态下进行,并出现()。A、 烟雾B、 火焰C、 气味D、 强光31、 可燃物质与空气共存,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发生燃烧,将火源移去后,仍能继续燃烧,直至可燃物燃尽为止,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做()。A、自燃B、闪燃C、 着火D、 爆炸32、在火灾中燃烧所产生的烟的原理是()。A、 由于燃烧不完全,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形成了烟B、 由于燃烧不完全,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气体,形成了烟C、 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细小颗粒,形成了烟D、 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形成了烟33、 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燃烧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时,“四面体”是指可燃物、氧化剂、引火源和()。A、 氧化反应B、 热分解反应C、 链传递D、 链式反应自由基34、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TOC\o"1-5"\h\zA、 氮B、 氧C、 氢D、 気35、 能与可燃物质相结合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A、 助燃物B、 可燃物C、 燃烧产物D、 还原物36、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OA、 助燃物B、 可燃物C、 自燃物D、 氧化物37、燃烧过程中的放热发光是()现象。A、 化学B、 物理C、 光电D、 核反应二、多项选择题1、根据()的不冋,金属可分为挥发金属和不挥发金属。A、 闪点B、 自燃点C、 沸点D、 燃点E、 熔点2、木材在接触火源后,加热到130°C时产生的产物是()。A、 水蒸气B、 二氧化碳C、 一氧化碳D、 氢气E、 乙烯3、 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作燃烧产物,常见的燃烧产物有()。A、 二氧化碳B、 水蒸汽C、 烟D、 灰烬E、 温度4、 闪点是()火灾危险性分类的主要依据。A、 气体B、 液体C、 生产厂房D、 固体E、 储存物品仓库5、 以闪点作为火灾危险性分类重要参数的物质有()。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可溶化固体E、 流体6、 气体的主要燃烧方式有()oA、 分解燃烧B、 扩散燃烧C、 预混燃烧D、 分解燃烧E、 爆炸燃烧7、固体可燃物燃烧方式主要有()。A、 蒸发燃烧B、 分解燃烧C、 表面燃烧D、 阴燃E、 预混燃烧8、下列选项中,关于燃烧的四种类型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从着火的方式分为点燃、自燃B、燃烧从着火的方式分为着火、爆炸C、燃烧从持续燃烧形式分为有焰和无焰D、 燃烧从燃烧物的形态分为固体、液体、气体E、 燃烧从燃烧现象分为火焰、发光、发烟9、自然界中的可燃物种类繁多,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A、气体可燃物B、液体可燃物C、 固体可燃物D、 流体可燃物E、以上均是10、发生有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 可燃物B、 空气含水量C、 温度D、 链式反应自由基E、 助燃物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可燃液体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越小。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参见教材P6。【该题针对“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其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氢气高出250倍,因而,它能够阻碍人体血液中氧气的输送,引起头痛、虚脱、神志不清等症状和肌肉调节障碍等。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参见教材P1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B【该题针对“燃烧产物及其危害性”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可燃物中的C被氧化生成的C02(气)、H被氧化生成的H20(液)、S被氧化生成的S02(气)等;而CO、NH3、醇类、醛类、醍类等是不完全燃烧产物。燃烧产物的数量、组成等随物质的化学组成及温度、空气的供给情况等的变化而不同。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参见教材P7。【该题针对“燃烧产物及其危害性”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燃烧产物中含有量的有毒成分,如CO、HCN、SO2、NO2等。除毒性之外,燃烧产生的烟气还具有一定的减光性。通常可见光波长(人)为0.4〜0.7微米,一般火灾烟气中的烟粒子粒径(d)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由于d〉2入,烟粒子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烟气在火场上弥漫,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视线,使人们难以辩别火势发展方向和寻找安全疏散路线。同时,烟气中有些气体对人的眼睛有极大的刺激性,降低能见度。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参见教材P10。【该题针对“燃烧产物及其危害性”知识点进行考核】5、【正确答案】【正确答案】C【正确答案】【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可燃固体(如木炭、焦炭、铁、铜等)的燃烧反应是在其表面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的,称为表面燃烧。这是一种无火焰的燃烧,有时又称之为异相燃烧。实务教材第一篇笫一章笫二节,参见教材P5。【该题针对“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引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燃。即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的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发生的生物、物理或化学变化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断上升,自然燃烧起来的现象。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3。【该题针对“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7、【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6。【该题针对“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8、【答案解析】可燃固体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较少或逸散较快、含水分较多等条件下,往往发生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这就是熏烟燃烧,又称阴燃。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参见教材P5。【该题针对“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9、【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根据各类可燃固体的燃烧方式和燃烧特性,固体燃烧的形式大致可分为5种,其燃烧各有特点。(一)蒸发燃烧;(二)表面燃烧;(三)分解燃烧;(四)熏烟燃烧(阴燃);(五)动力燃烧(爆炸)。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5。【该题针对“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1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硫、磷、钾、钠、蜡烛、松香、沥青等可燃固体,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熔融蒸发,随后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蒸发燃烧。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5。【该题针对“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11、【答案解析】易燃、可燃液体在燃烧过程中,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液体蒸气被分解、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即蒸发燃烧。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4。【该题针对“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1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扩散燃烧即可燃性气体和蒸气分子与气体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4。【该题针对“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1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可燃固体,如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等,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发生热分解,随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与氢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分解燃烧。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5。【该题针对“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1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可燃固体(如木炭、焦炭、铁、铜等)的燃烧反应是在其表面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的,称为表面燃烧。这是一种无火焰的燃烧,有时又称之为异相燃烧。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5o【该题针对“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1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可燃固体,如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料等,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发生热分解,随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与氧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分解燃烧。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5。【该题针对“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1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6。【该题针对“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1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7。【该题针对“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1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引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燃。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3。【该题针对“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1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6。【该题针对“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2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6。【该题针对“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2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重质油品燃烧进行过程中,随着热波温度的逐渐升高,热波向下传播的距离也加大,当热波达到水垫时,水垫的水大量蒸发,蒸气体积迅速膨胀,以至把水垫上面的液体层抛向空中,向罐外喷射,这种现象叫喷溅。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5o【该题针对“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2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一5笆,并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特别是在敞开的容器中很难将闪点和燃点区分开来。因此,评定这类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6。【该题针对“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2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液体燃烧类型:(一)闪燃;(二)沸溢;(三)喷溅。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4。【该题针对“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2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易燃、可燃液体在燃烧过程中,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液体蒸气被分解、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即蒸发燃烧。因此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高低,与液体的【正确答案】【正确答案】C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密切相关。可燃液体会产生闪燃的现象。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4。【该题针对“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2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硫、磷、钾、钠、蜡烛、松香、沥青等可燃固体,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熔融蒸发,随后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这样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称为蒸发燃烧。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5。【该题针对“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2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木材的燃点为250-300°C。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表1-1-2,参见教材P7。【该题针对“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27、【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布匹的燃点为200笆。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表1-1-2,参见教材P7。【该题针对“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28、【答案解析】一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发生干馅分解,产生的挥发成分未能发生有焰燃烧;固体材料受热分解,必须能产生刚性结构多孔性炭化材料。常见易发生阴燃物质,如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量堆放的煤、杂草、湿木材、布匹等。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5。【该题针对“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29、【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易燃、可燃液体在燃烧过程中,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液体蒸气被分解、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即蒸发燃烧。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5。【该题针对“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3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燃烧都是在蒸气或气态下进行,并出现火焰。实务教材第-•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3。【该题针对“燃烧产物及其危害性”知识点进行考核】3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可燃物在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
引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引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这种持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B【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续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3。【该题针对“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3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参见教材P2。【该题针对“燃烧产物及其危害性”知识点进行考核】3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燃烧条件可以进一步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参见教材P3。(2015年真题)【该题针对“燃烧条件”知识点进行考核】3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参见教材P2。【该题针对“燃烧条件”知识点进行考核】35、【答案解析】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参见教材P2。【该题针对“燃烧条件”知识点进行考核】3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参见教材P2。【该题针对“燃烧条件”知识点进行考核】3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这些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参见教材P2。【该题针对“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二、多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CE【答案解析】根据熔点和沸点不同,通常将金属分为挥发金属和不挥发金属。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参见教材P8。【该题针对“燃烧产物及其危害性”知识点进行考核】2、【答案解析】木材加热到130C时开始分解,产物主要是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参见教材P8。【该题针对“燃烧产物及其危害性”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之分。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可燃物中的C被氧化生成的CO?(气)、H被氧化生成的&0(液)、S被氧化生成的SO,(气)等;而CO、NA、醇类、醛类、謎类等是不完全燃烧产物。燃烧产物的数量、组成等随物质的化学组成及温度、空气的供给情况等的变化而不同。燃烧产物中的烟主要是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于大气中能被人们看到的直径一般在10"〜10'em的极小的炭黑粒子;大直径的粒子容易由烟中落下来,称为烟尘或炭黑。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参见教材P7。【该题针对“燃烧产物及其危害性”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BCE[答案解析】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以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可燃性液体的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也越大。例如,汽油的闪点为一50C,煤油的闪点为38〜74°C,显然汽油的火灾危险性就比煤油大。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6O【该题针对“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5、【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燃性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或固体的最低温度(釆用闭杯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