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黑龙江公检法司系统及边境县(市、区)急需紧缺专业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2_第1页
2009-2022历年黑龙江公检法司系统及边境县(市、区)急需紧缺专业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2_第2页
2009-2022历年黑龙江公检法司系统及边境县(市、区)急需紧缺专业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2_第3页
2009-2022历年黑龙江公检法司系统及边境县(市、区)急需紧缺专业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2_第4页
2009-2022历年黑龙江公检法司系统及边境县(市、区)急需紧缺专业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黑龙江公检法司系统及边境县(市、区)急需紧缺专业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幼儿园需采购春联、窗花、小狗玩偶三种新年用品,已知大班采购春联7幅,窗花12对、小狗玩偶5个,共花费200元,中班采购春联9幅、窗花19对、小狗玩偶5个,共花费224元。问小班采购春联10幅,窗花10对,小狗玩偶10个需花费多少元?

A.170

B.176

C.340

D.352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设春联、窗花、小狗玩偶的单价分别为x、y、z元,根据题意则有:7x+12y+5z=200······①,9x+19y+5z=224······②。

方法一:②-①可得:2x+7y=24······③;①-③可得:5x+5y+5z=176······④。则所求小班采购金额=10x+10y+10z=2(5x+5y+5z)=2×176=352元;

方法二:因为x、y、z是钱数,故不一定是整数,所以本题属于非限定性不定方程。可以采用赋零法,赋窗花的价格为0元,即y=0。原方程组转化为:7x+5z=200······③,9x+5z=224······④,联立③④,解得x=12,5z=116。则所求小班采购金额=10x+10y+10z=10×12+116×2=352元。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设一副春联x元、一个窗花y元、一个小狗玩偶z元,列方程组:7x+12y+5z=200①、9x+19y+5z②,令y=0,解得x=12,5z=116,则10x+10y+10z=120+116×2=352元。

因此,选择D选项。2.北京高铁到广州,里程最短的是:

A.北京—太原—西安—重庆—贵阳—广州

B.北京—济南—河北—杭州—福州—广州

C.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

D.北京—济南—南京—杭州—南昌—广州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我国的铁路线路图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北京高铁到广州,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里程最短(京广线)。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

第二步,京广高速铁路,简称京广高铁,又称京广客运专线,是京港高速铁路(北京至香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的重要“一纵”,呈南北走向,截至2020年6月为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也是中国客运量最大、运输最为繁忙的高铁线路。京广高速铁路连接环渤海经济圈、中原经济区、武汉都市圈、珠三角经济区,纵贯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6省市,串起首都北京和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5个省会城市及众多中等城市,全长2298公里,设计最高时速350千米/小时,运营时速为300千米/小时。其余选项绕路较远。

因此,选择C选项。

3.“什么样的人最适合讲‘一带一路’故事?”有人说,“他们应该是那些天天在路上,总是倒时差,老是换水土,不停找思路,时时被刺痛,但经常被感动的人。”的确,不管是走出国门、用脚步

大地的企业员工,还是深谙掌故、已经融入当地社会的华侨华人,很多人身上都有着

的故事。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衡量感人至深

B.丈量动人心扉

C.度量别有用心

D.测量沁人心脾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横线处既搭配前文“脚步”又搭配后文“大地”。B项“丈量”意为用步弓、皮尺等量土地面积或距离,C项“度量”意为计量长短,均与前后文搭配恰当,且与文意相符,保留。A项“衡量”意为比较、评定或考虑、斟酌,与文意不符,且与“脚步”“大地”搭配不当,排除;D项“测量”意为用仪器确定空间、时间、温度、速度、功能等的有关数值,一般与“仪器”搭配,与“脚步”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根据“有人说,‘他们应该是那些天天在路上,总是倒时差,老是换水土,不停找思路,时时被刺痛,但经常被感动的人’”可知,他们的故事是令人感动的。B项“动人心扉”意为打动人的心门,与文意相符,当选。C项“别有用心”意为言论或行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感情色彩偏消极,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在光影传奇中感受丝路脉动》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修饰的对象是“故事”,根据前文“被感动的人”可知,第二空要体现出感人的意思。A项“感人至深”指使人内心深深感动;B项“动人心扉”指打动人心。二者与文意相符。C项“别有用心”指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D项“沁人心脾”指吸入芳香、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感到非常舒适,形容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受。二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

第二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用脚步________大地”可知,第一个空要与“脚步”和“大地”搭配,在此表达企业员工行走的地方很多的意思。A项“衡量”指比较、评定、斟酌、考虑,与“大地”搭配不当,排除A项。B项“丈量”指测量土地面积,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4.云南15头亚洲象的向北迁移之旅,吸引着国内外关注的目光。这群被称为“短鼻家族”的亚洲象来自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一年前,它们就

保护区,直至今年6月,

北上500公里到达昆明市晋宁区,“象”临城下。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走出跋山涉水

B.逃出翻山越岭

C.逃离餐风露宿

D.迈出风尘仆仆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北上500公里到达昆明市晋宁区”可知,横线处表达象群离开了自然保护区,A项“走出”指离开,符合文意,保留。B项“逃出”、C项“逃离”意思均是潜逃离开,而文段并无“潜逃”之意,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迈出”指跨出,并无离开之意,与“保护区”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A项“跋山涉水”指翻山越岭,趟水过河,置于此处形容象群迁移艰苦,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给亚洲象一个温馨的家园——滇西南亚洲象栖息地保护透视》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一年前,它们就________保护区,直至今年6月,________北上500公里到达昆明市晋宁区”可知,15头亚洲象应当是从保护区走出来的意思。A项“走出”符合文意。B项“逃出”有逃跑、脱离控制之意,不符合文段感情色彩。C项“逃离”意思是潜逃离开,现在用法侧重于秘密逃走撤退,尤其在暗中还干了犯罪的行为。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迈出”常搭配“步伐”,一般形容比较小的区域,但“保护区”很大,不能用“迈出”,排除D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跋山涉水”意思是指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符合亚洲象长途迁徙的状态,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5.当时的电影只是对原生态生活的

,侧重的是电影的照相本性。这些“活动相机”带有

风格,最初的观众得以带着惊奇的目光从银幕上辨认出“自己”和日常生活世界,由此获得崭新的体验。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描述纪事

B.描写记录

C.描摹纪实

D.描绘纪事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后文“侧重的是电影的照相本性”是对所填词语的解释说明,强调当时的电影是原生态生活什么样,电影就拍摄成怎样的,不加修饰。C项“描摹”侧重于“摹”,即临摹,强调照着底样写和画,能呼应“照相本性”,体现出对原生态生活不加修饰的意思,保留。A项“描述”侧重于“述”,指形象地叙述,描写叙述,B项“描写”侧重于“写”,指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或客观的事实表现出来,D项“描绘”侧重于“绘”,指描画,均体现不出“电影的照相本性”,与语境不符,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这些‘活动相机’”指代前文“侧重‘照相本性’的电影”,且结合后文“最初的观众得以带着惊奇的目光从银幕上辨认出‘自己’和日常生活世界”可知,这些“活动相机”的风格是和实际情况保持一致。C项“纪实”指记录真实情况,符合语境,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侧重的是电影的照相本性”可知,这些“活动相机”侧重对生活的“真实”记录。第二空词语应体现出“真实”的含义。AD项“纪事”指记录事实,或记录事迹、史实的文字。B项“记录”指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或者当场记录下来的材料,或者做记录的人。这些词均体现不出“真实”,排除A项、B项和D项。C项“纪实”指记录真实情况或记录实际情况的文字,能体现出“真实”,符合文意。答案锁定C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电影只是对原生态生活的“描摹”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6.某智能设备满电情况下不接外部电源,可以开机使用3小时或者待机51小时,现在满电且不接外部电源情况下,开机使用N分钟后,剩余电量的待机时长也是N分钟,问N是多少?

A.140

B.150

C.160

D.170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由题意可知,开机使用3小时=3×60=180分钟,待机51小时=51×60=3060分钟。赋值智能设备的总电量为3060(180和3060的最小公倍数)。则开机使用的单位时间耗电量/分钟,待机的单位时间耗电量/分钟。根据题意列式为17×N+1×N=3060,解得N=170。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根据可以开机使用3小时或者待机51小时,设满电电量为51×3=153,开机每小时用电51、待机每小时用电3,列方程:51N+3N=153,解得N=2.83小时=169.9分钟。

因此,选择D选项。7.符合俯视图的是:

A.A

B.B

C.C

D.D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俯视图。需要对立体图形从上往下看。从上往下看立体图形的最后一排只有三个面,排除D项。从上往下看立体图形的中间一排只有一个面,排除B项。比较A、C两项,均有中轴的虚线,但是C项比A项多两条短虚线,观察题干发现立体图形中间有中空的小圆,从上往下看看不到圆的轮廓,故应出现两条短虚线。

故正确答案为C。8.单方法律行为是指只要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下列不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是:

A.刘某因和林某之间的情感,免除了林某的债务

B.张某放弃继承权

C.林某变更遗嘱

D.老王将所获得的稿费用于鼓励新人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只要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成立”、“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刘某免除林某的债务,仅凭刘某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且免除债务是民事法律行为,符合“只要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成立”、“民事法律行为”,符合定义,排除;

B项:张某放弃继承权,仅凭张某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且放弃继承权是民事法律行为,符合“只要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成立”、“民事法律行为”,符合定义,排除;

C项:林某变更遗嘱,仅凭林某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且变更遗嘱是民事法律行为,符合“只要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成立”、“民事法律行为”,符合定义,排除;

D项:老王将自己的稿费用于鼓励新人,这是对他人的赠予,赠予行为需要当事人双方一致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不符合“只要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成立”,不符合定义,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只要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刘某免除了林某的债务,仅凭刘某单方面的意思即可成立,符合“只要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成立”,且免除债务是民事法律行为,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符合定义;

B项:张某放弃继承权,仅凭张某单方面的意思即可成立,符合“只要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成立”,且放弃继承权是民事法律行为,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符合定义;

C项:林某变更遗嘱,仅凭林某单方面的意思即可成立,符合“只要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成立”,且变更遗嘱是民事法律行为,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符合定义;

D项:老王将所获得的稿费用于鼓励新人,属于赠予行为,这件事是否成立还需取决于新人是否接受,不符合“只要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成立”,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9.文学名篇精粹光润、千锤百炼、声情并茂、朗朗上口,具有久传远播的生命功能。一些属于上上品的短小篇章,比如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孟浩然的《春晓》、李绅的《悯农》、杜牧的《清明》,几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用家喻户晓来形容。从屈原到鲁迅,二千余年间的不少名篇是蕴含着国魂的要素的,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类的名句,长久激励着人们追求真理的意志。鲁迅的《阿Q正传》揭示的阿Q相也在暴露国民精神弱点上广为人知。由于文学名篇具有文化精神聚焦的特征和久传广播、深入人心的功能,不妨这样认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们是可以审视、可以触摸、可以呼吸、可以体味的

B.它们是国魂与国民的一种极佳的精神契合点

C.它们对人的主体精神世界的滋润,是多层次的

D.它们表明的精神文化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横线在文段尾句,且横线前由“这样”指代前文,故横线处的句子要对前文进行总结。文段开篇引出“文学名篇”的话题,指出其有久传远播的生命功能,接着通过举例进行论述。之后指出不少名篇蕴含着国魂要素,可以激励人们的意志,接着通过并列关联词“也”指出部分名篇也可以暴露国民精神弱点。文段尾句通过“不妨这样认为”进行高度总结,得出结论,即具有文化精神聚焦特征和久传广播、深入人心功能的文学名篇将国魂与国民联系在一起,对应B项。

A项,“可以审视、触摸、呼吸、体味”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C项,“人的主体精神世界”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精神文化价值难以估量”文段并未体现,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古今文学名篇》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上文语境。上文首先引出话题“文学名篇”,接下来列举一些家喻户晓的名篇,又提到不少名篇蕴含着国魂要素,激励人们追求真理。最后一句话需总结上文。因此,横线处所填话题应该与上文一致,体现“文学名篇蕴含国魂,激励人们追求真理”之意。

第二步,辨析选项。B项与文段话题一致。

因此,选择B选项。10.关于汉字我们好像知道挺多实际上并不尽然。汉字很重要,它是我们生活中一天都离不开的东西。汉字很神奇,迄今为止,自源的、古老的表意字只有汉字。汉字绵延数千年,岿然独存成为表意字的典范。汉字历史悠久,考古研究可以证明汉字历史,最少3300多年,难怪有学者说汉字就是一部文化史。

以上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汉字的魅力和悠久的历史使其成为一部文化史

B.汉字既古老又内涵丰富,值得深入研究与阐释

C.汉字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D.我们对汉字缺少深入了解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提出关于汉字我们知道得不多的问题,之后开始对汉字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介绍了汉字悠久历史,是一部文化史,故文段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结构,故选项应针对问题给出对策,即我们现在对汉字知之甚少,值得更深入了解,对应B项。

A项“文化史”及C项“重要性”均属于文段分析问题部分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D项,“缺少深入了解”对应文段首句,为问题表述,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讲好每一个汉字故事》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通过“实际上”转折表达我们对汉字了解的少。接下来分别介绍汉字很重要,很神奇且历史悠久。因此文段重在强调汉字的内容丰富,值得我们进行研究。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整体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11.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第一幅图为两个图形相切,其他几幅图均由多个部分构成,可以考虑部分数和笔画数,但考虑部分数无答案,题干四幅图形的笔画数依次为1、2、3、4,故“?”处选一个5笔画的图形,只有C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C。12.无论是很早就离开了家乡,还是在家乡生活了较长时间,名人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总是

,对家乡的特色产品无不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高谈阔论不赞一词

B.滔滔不绝拍案叫绝

C.喋喋不休娓娓道来

D.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无论是······较长时间”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要体现出不管留在家乡的时间长还是短,名人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都很熟悉的含义,B项“滔滔不绝”形容说话很多,连续不断,D项“津津乐道”指很有兴趣地谈论,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C项“喋喋不休”指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均含贬义,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

第二空,根据文意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同样要体现出名人对家乡的特色产品很熟悉的含义,D项“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符合文意,当选。B项“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名人直播为家乡带货

信用更高责任更大》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无论是很早就离开了家乡,还是在家乡生活了较长时间”可知,无论离家多久,名人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特色产品都是很乐意提及、很熟悉的。A项“高谈阔论”形容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C项“喋喋不休”指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二者感情色彩均与文段不符,排除。B项“滔滔不绝”指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形容说话很多,连续不断。也指连续不断的事物。D项“津津乐道”意思是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二者均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D项“如数家珍”指好像在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符合对于家乡特色产品的认知。B项“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不符合文意,排除。

因此,选择D选项。13.自从原始海洋诞生后,荒凉死寂的地球就别开生面,特别是原始生命在海中出现之后,地球就成了宇宙中的一颗明珠。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参与生命物质的构成,而表现生命特征的各种新陈代谢过程,如吸收、排泄及一切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

这段文字主要论述的是:

A.海水对地球的重要性

B.生命是由水构成的

C.海水是生命的摇篮

D.水对生物的重要性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论述海洋使得地球别开生面,并通过程度词“特别是”强调原始生命在海中诞生,接着,文段再次强调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后文通过具体介绍水参与生命物质的构成及生物化学反应对前文观点进行论证。故整个文段为“总—分”结构,主题词为“海水”和“生命”,重在强调生命诞生于海水之中,对应C项。

A项,未提及文段主题词“生命”,偏离文段中心,排除;

B项,“由水构成的”对应文段尾句解释说明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D项,文段强调的是生命诞生于海水之中,“重要性”不能突出“诞生”这一点,故与C项相比,表述不明确,且文段主题词为“海水”和“生命”,该项范围扩大,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自然科学向导丛书

海洋卷》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头介绍海水对地球的重要性,使地球成为宇宙中的一颗明珠。接下来再次强调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后文通过具体介绍水参与生命物质的构成等信息对前文观点进行论证。文段话题词为“海水”和“生命”。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A项、B项和D项均未同时提及文中话题词“海水”和“生命”。

因此,选择C选项。14.恒星中心迅速的聚合反应在经历数百万年后,逐渐耗尽自身的氢元素。此时,恒星的中心坍缩产生更高的温度,直到氦原子开始聚合,产生更复杂的元素,比如碳。经历一系列这样的剧烈坍缩,新的元素不断诞生,直至出现原子核中拥有26个质子的铁元素。产生含有更多质子的元素需要更高的温度。没有恒星(无论其体积大小)能达到如此高的温度。当一颗体型巨大的恒星坍缩时,它会在巨大的爆炸中走向消亡,成为一颗“超新星”。正是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各种重元素,直到最重的元素铀,其原子核中含有92个质子。超新星使得化学反应成为可能,没有它们,人类就不会存在,地球也不会存在。第一批超新星很可能是在大爆炸发生10亿年内消亡的。从那时起,超新星就一直将更复杂的化学元素抛撒到星际空间。尽管氢和氦仍是宇宙中占绝对优势的主导元素,但是其他元素的储量也有了显著的积累和提高。这些元素可以通过各种复杂的方式合成化合物。

根据这段文字推论正确的是:

A.足够高的温度是星际空间产生新元素的必要条件之一

B.碳、铁、铀等元素都是在恒星的聚合坍缩中产生的

C.超新星时期,宇宙中占优势的化学元素不再是氢和氦

D.超新星的消亡使宇宙中更加复杂的物质化合成人类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A项,根据“恒星的中心坍缩产生更高的温度······产生含有更多质子的元素需要更高的温度”可知,表述正确,当选;

B项,根据“当一颗体型巨大的恒星坍缩时,它会在巨大的爆炸中走向消亡,成为一颗‘超新星’。正是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各种重元素,直到最重的元素铀”可知,铀元素产生于恒星成为“超新星”的过程,而非“坍缩”过程,表述错误,且“聚合坍缩”偷换概念,文段中关于“聚合”的表述仅为氦元素聚合,而非恒星聚合,表述错误,排除;

C项,根据“尽管氢和氦仍是宇宙中占绝对优势的主导元素”可知,“占优势的化学元素不再是氢和氦”表述错误,排除;

D项,根据“超新星使得化学反应成为可能,没有它们,人类就不会存在”可知,超新星使得化学反应成为可能,并非“超新星的消亡”,偷换概念,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人类的出现》

解题思路:第一步,将选项与文段一一比对。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恒星的中心坍缩产生更高的温度……产生含有更多质子的元素需要更高的温度”,正确。B项对应“恒星的中心坍缩产生更高的温度……比如碳。经历一系列这样的剧烈坍缩……直至出现原子核中拥有26个质子的铁元素……直到最重的元素铀”可知,B项“都是在恒星的聚合坍缩中产生的”表述错误。C项对应“尽管氢和氦仍是宇宙中占绝对优势的主导元素”可知,C项“不再是”表述错误。D项对应“超新星使得化学反应成为可能,没有它们,人类就不会存在,地球也不会存在”可知,“超新星的消亡”表述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15.在一个选择多样化的年代,消费者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对某一个品牌的情感

相对比较弱,一旦企业

了消费者的基本利益,就很难挽回消费者的信心。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依靠侵害

B.依附损害

C.依托破坏

D.依赖伤害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搭配“情感”,且根据文意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需表达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联结,B项“依附”意为依赖、附着,D项“依赖”意为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均与“情感”搭配恰当,保留。A项“依靠”、C项“依托”均指凭借别的人或事物来达到一定目的,文段中消费者并不是借助情感达到某种目的,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搭配“利益”,B项“损害”指在利益、健康、名誉等上使遭受损失,与“利益”搭配恰当,当选。D项“伤害”指使心理或身体等方面受到损伤,一般搭配“身体”“自尊心”等,与“利益”搭配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牛奶有“毒”,消费者何去何从?》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为第二空。本空搭配“消费者利益”。“侵害”指侵入而损害,符合文意,可以与“利益”搭配。“损害”是指一定行为或事件使某人的人身遭受到不利、不良后果或不良状态。符合文意,可以与“利益”搭配。保留A项和B项。“破坏”和“伤害”均与“利益”搭配不当,排除C项和D项。

第二步,再看第一空。第一空搭配“情感”。A项“依靠”是指望(某种人或事物)来达到一定目的。与“情感”搭配不当,排除A项。B项“依附”指附着,依赖,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16.《桃花扇》:李香君

A.《牡丹亭》:柳梦梅

B.《汉宫秋》:王昭君

C.《西厢记》:张君瑞

D.《琵琶记》:蔡伯喈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历史剧,李香君是剧中的女主人公,二者是剧本与女主人公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牡丹亭》是明代汤显祖创作的剧本,柳梦梅是剧中的男主人公,二者是剧本与男主人公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汉宫秋》是元代马致远创作的历史剧,王昭君是剧中的女主人公,二者是剧本与女主人公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剧本,张君瑞是剧中的男主人公,二者是剧本与男主人公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琵琶记》是元末高明创作的南戏,蔡伯喈是剧中的男主人公,二者是剧本与男主人公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17.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

下列不属于无因管理的是:

A.刘某捡到一条狗,将其抚养,为其寻找失主

B.姜某发现邻居家里着火,拿出自己家的灭火器,帮邻居灭火

C.张某取快递时,发现快递员不在,帮助快递员看管电动车和货物

D.王某装修房子时,错把邻居的房子当成自己的房子装修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狗是刘某捡到的,符合“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刘某抚养狗并寻找失主,符合“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符合定义,排除;

B项:姜某的邻居家着火,符合“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姜某拿出自己家的灭火器帮助邻居灭火,符合“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符合定义,排除;

C项:张某只是取快递,符合“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快递员不在,张某主动帮快递员看管电动车和货物,符合“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符合定义,排除;

D项:王某装修邻居的房子,符合“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但王某把邻居的房子错认成是自己的房子,说明其本意是想装修自己的房子,不符合“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不符合定义,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

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捡到狗,不明确主人是谁,符合关键信息①,抚养狗并寻找主人符合关键信息②,符合定义;

B项:发现邻居家着火符合关键信息①,帮邻居灭火符合关键信息②,符合定义;

C项:张某与快递员没有约定,符合关键信息①,帮忙看管电动车符合关键信息②,符合定义;

D项:王某错把邻居的房子当成自己的房子装修,不是为了避免他人的利益受损失,不符合关键信息②,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18.2021年1—7月,商品房平均销售单价同比变化幅度在1%-3%区间的地区有多少个?

A.0

B.1

C.2

D.3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2021年1—7月,商品房平均销售单价同比变化幅度······”,可判定本题为平均数的增长率问题。定位表2可得:2021年1—7月,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36.7%(),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4.1%();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33.4%(),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7.1%();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16.3%(),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4.3%();东北地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6.9%(),销售面积同比增长8.8%()。根据平均数的增长率公式:,则2021年1—7月东部地区商品房平均销售单价的同比增长率,中部地区商品房平均销售单价的同比增长率,西部地区商品房平均销售单价的同比增长率,东北地区商品房平均销售单价的同比增长率。变化幅度即增长率的绝对值,故变化幅度在1%-3%区间的地区有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共2个。

故正确答案为C。19.十八大以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看不见的手”同“看得见的手”两者优势融合起来,党和政府分别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方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下列选项中,属于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方面的政策措施是:

A.明确要素市场制度建设的方向及重要改革任务,出台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

B.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完善优化要素环境长效机制

C.出行“放管服”的改革部署,强调要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

D.取消简化一大批不必要的证明和繁琐手续,减少企业群众奔波之苦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经济常识。

A项正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指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畅通要素流动渠道,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与题干表述一致。

B、C、D三项错误,均属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措施,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无关。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畅通要素流动渠道,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与A项表述一致。

因此,选择A选项。20.一位古希腊科学家,在城市即将被攻破之际,依然孜孜不倦地研究问题,当士兵闯入他的住宅后,他脱口而出:“别动我的圆!”下列选项中与这位科学家有关的是:

A.发明圆周率

B.撰写了《几何原本》

C.发明了望远镜

D.提出了日心说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别动我的圆”是阿基米德临终前的话。

A项正确,古希腊作为古代几何王国对圆周率的贡献尤为突出。古希腊大数学家阿基米德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通过理论计算圆周率近似值的先河。阿基米德从单位圆出发,先用内接正六边形求出圆周率的下界为3,再用外接正六边形并借助勾股定理求出圆周率的上界小于4。

B项错误,《几何原本》的作者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大约生活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当时希腊科学发展处于鼎盛时期,代表埃及、希腊数学成就最高水平的就是《几何原本》。

C项错误,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商汉斯·利伯希偶然发现用两块镜片可以看清远处的景物,受此启发,他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望远镜。160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人伽利略·伽利雷发明了40倍双镜望远镜,这是第一部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

D项错误,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由文艺复兴时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其他。

第二步,公元前212年,古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罗马士兵闯入了阿基米德的住宅,看见一位老人正在自家宅前的地上画图研究几何问题,阿基米德说:“走开,别动我的图!”战士一听十分生气,于是拔出刀来,朝阿基米德身上刺下去。阿基米德被罗马士兵杀死,终年七十五岁。

阿基米德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通过理论计算圆周率近似值的先河。最后,他求出圆周率的下界和上界分别为223/71和22/7,并取它们的平均值3.141851为圆周率的近似值。与A项表述相符。

因此,选择A选项。21.阳春白雪对于(

)相当于(

)对于度日如年

A.曲高和寡;浮光掠影

B.余音绕梁;潜移默化

C.靡靡之音;如隔三秋

D.下里巴人;白驹过隙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

A项:“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曲高和寡”原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二者为近义关系;而“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度日如年”是指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潜移默化”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度日如年”是指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靡靡之音”是指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比如使人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如隔三秋”形容情人之间思慕殷切或是良师益友之间的思念之情,“度日如年”是指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二者为反义关系;“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度日如年”是指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二者为反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22.一提到防火涂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防火漆。其实,防火漆只是防火涂料的一种,防火涂料所涵盖的范围要远远大于防火漆。它是防火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可燃性基材表面,能降低被涂材料表面的可燃性、阻滞火灾的迅速蔓延或能隔离火源;用以提高被涂材料耐火极限,延长基材着火时间或增加绝热性能,以推迟结构破坏时间的一种特殊涂料。

下列选项与文段不相符的是:

A.防火涂料起到隔离火源的作用

B.防火漆和防火涂料是包含关系

C.正确使用防火涂料可以消除火灾

D.防火涂料可以阻滞火灾的蔓延速度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A、D两项,根据“能降低被涂材料表面的可燃性、阻滞火灾的迅速蔓延或能隔离火源”可知,均表述正确,排除;

B项,根据“防火漆只是防火涂料的一种,防火涂料所涵盖的范围要远远大于防火漆”可知,两者确属“包含关系”,表述正确,排除;

C项,根据“用以提高被涂材料耐火极限,延长基材着火时间或增加绝热性能,以推迟结构破坏时间的一种特殊涂料”可知,消除火灾文段并未涉及,且“消除”表述绝对,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防火涂料来了》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能降低被涂材料表面的可燃性、阻滞火灾的迅速蔓延或能隔离火源”,符合原文。B项对应“防火漆只是防火涂料的一种”,符合原文。C项对应“用以提高被涂材料耐火极限,延长基材着火时间或增加绝热性能,以推迟结构破坏时间的一种特殊涂料”,消除火灾无中生有,表述过于绝对,当选。D项对应“能降低被涂材料表面的可燃性、阻滞火灾的迅速蔓延或能隔离火源”,符合原文。

因此,选择C选项。23.从古至今,靠苦读起家的事例

。然而,正如著名学者彼得拉克所说:“书籍使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之人疯疯癫癫。”历史上,由苦读而弄得“疯疯癫癫”的也

,名家笔下的范进、孔乙己,正是被“死读书”坑了一辈子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数家珍星罗棋布代表

B.举不胜举不乏其人典型

C.汗牛充栋不胜枚举标杆

D.多如牛毛凤毛麟角范例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搭配“事例”,B项“举不胜举”形容列举不完,数量极多,D项“多如牛毛”形容极多,均可与“事例”搭配,保留。A项“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C项“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均与“事例”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根据横线后列举的“名家笔下的范进、孔乙己”可知,横线处要体现历史上有不少“由苦读而弄得‘疯疯癫癫’”的人。B项“不乏其人”指那样的人不少,符合文意,保留。D项“凤毛麟角”比喻稀罕珍贵的人、物,文段并无“珍贵”之意,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范进、孔乙己”正是由“苦读”“死读书”而变得“疯疯癫癫”的例子,B项“典型”指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物,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小议“读书”与“行路”》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该空所填词语应强调“多”之意。A项“如数家珍”指好像在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文段并未强调熟悉,排除A项。B项“举不胜举”意思是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符合文意。C项“汗牛充栋”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不搭配“事例”,排除C项。D项“多如牛毛”意思是像牛身上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空前的“也”和后文列举的范进和孔乙己的例子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表示很多之意。B项“不乏其人”指那样的人并不少。符合文意。D项“凤毛麟角”比喻难得而宝贵的人或事物。文段并未强调这些人是宝贵的、难得的,排除D项。答案锁定B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典型”指旧法、模范;足以代表某一类事物特性的标准形式。说明范进和孔乙己是足以代表这一类人的,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24.玩具思维,是指超越产品基本功能需求,赋予消费者感官刺激、情感享受,满足其玩乐欲望的产品战略观。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玩具思维的是:

A.某手机品牌针对青少年群体,专门推出具有青少年模式的手机

B.某英语公众号通过每天发布一篇英语美文,来提升付费用户的英语阅读水平

C.为鼓励用户多走楼梯,某地铁口修建了音乐楼梯,每踩一级阶梯就会发出一个声音

D.某饭店为了招揽顾客,在菜单上增加了亲子套餐、儿童套餐等多种形式的菜品组合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超越产品基本功能需求”、“赋予消费者感官刺激、情感享受”、“满足玩乐欲望”。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手机的青少年模式是对手机中部分不适合青少年的功能和手机的使用时间等加以限制,此类手机没有“超越产品基本功能需求”,且可以对青少年玩手机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不符合“满足玩乐欲望”,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英语公众号发布英语美文的目的是提升付费用户的英语阅读水平,可以满足使用者对于阅读能力提升的需求,不符合“满足玩乐欲望”,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音乐楼梯的音乐功能已经超越了楼梯的基本功能,且音乐可以增添娱乐性,满足玩乐的需求,符合“超越产品基本功能需求”、“赋予消费者感官刺激、情感享受”、“满足玩乐欲望”,符合定义,当选;

D项:饭店的套餐是由菜品组成,没有内容体现具有其他功能,不符合“超越产品基本功能需求”,也无法判断这些套餐是否能赋予消费者感官刺激、情感享受,且菜品满足的是食欲,不符合“赋予消费者感官刺激、情感享受”、“满足玩乐欲望”,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超越产品基本功能需求;

②赋予消费者感官刺激、情感享受,满足其玩乐欲望。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青少年模式,是为了防止青少年沉迷手机,并未“超越产品基本功能需求”,也不是“赋予消费者感官刺激、情感享受,满足其玩乐欲望”,不符合定义;

B项:公众号发布英语美文,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为了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并未“超越产品基本功能需求”,也不是“赋予消费者感官刺激、情感享受,满足其玩乐欲望”,不符合定义;

C项:楼梯的基本功能是用于楼层间垂直交通,楼梯能够发出各种音乐,满足听觉享受,属于“超越产品基本功能需求”,同时也“赋予消费者感官刺激、情感享受,满足其玩乐欲望”,符合定义;

D项:儿童套餐和亲子套餐,满足的是餐饮的需求,并未“超越产品基本功能需求”,也不是“赋予消费者感官刺激、情感享受,满足其玩乐欲望”,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25.不久前,一个收获颇丰的考古队发现了一个来自伦敦泰晤士河泥泞河岸的玩具骑士。据悉,它已有1300年左右的历史。这个玩具为我们展现了中世纪儿童童年的一些面貌。中世纪的人们和现在一样,有自己的文化。这个玩具骑士是使用模具批量生产而成。它可能流传于商人、店主、工匠、贵族和绅士家庭。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玩具是了解中世纪儿童童年的一扇窗户

B.中世纪父母对孩子的爱传承到今天

C.中世纪玩具的起源

D.中世纪玩具的考古价值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开头引出考古队发现了中世纪玩具的话题,随后表示该玩具可再现中世纪儿童童年的部分生活面貌,并蕴涵相应文化,接着论述该玩具由模具批量生产,流传在各个阶层的家庭,故文段为并列结构,开头引出玩具话题,随后从儿童童年生活面貌、生活文化、制作工艺、流传范围不同角度,强调从该玩具可获知的关于中世纪的历史信息,对应D项。

A项,“了解中世纪儿童童年”对应文段“展现了中世纪儿童童年的一些面貌”,表述片面,排除;

B项,“父母对孩子的爱”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C项,“起源”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考古队发现了一个来自欧洲中世纪的玩具,接着说明了这个玩具带来的考古价值,展现了中世纪儿童童年的一些面貌,以及体现中世纪人们的文化和生活。故文段重在强调这个中世纪玩具的考古价值。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适合作为文段的标题。A项“玩具”与文段话题不一致,文段是“中世纪玩具”,排除。B项“中世纪父母对孩子的爱”和C项“起源”,文段均没有提及,排除。

因此,选择D选项。26.从远古走到今天,从

走到文明,千万年沧海桑田,千万年风风雨雨,这片

的热土终于造就出了万物之灵——人类。当机器的轮盘飞快地转动,当一颗颗卫星打破蓝天的

,人类开始强烈地感到另一种力量的驱使——竞争。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知宽广宁静

B.愚昧辽远安静

C.笨拙广阔寂寞

D.蒙昧广袤沉寂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空,由横线前“从远古走到今天”可知,横线处与“文明”语义相反,B项“愚昧”意为蒙昧,D项“蒙昧”意为未开化,不懂事理,均与“文明”语义相反,保留。A项“无知”意为缺乏知识,其反义通常为“博学”,与“文明”的反义对应不及B、D两项,排除;C项“笨拙”意为动作不灵巧,无法与“文明”构成语义相反,排除。

第二空,搭配“热土”,即土地,D项“广袤”意为广阔,搭配恰当,保留。B项“辽远”意为遥远,与“热土”搭配不当,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D项“沉寂”指十分寂静,“打破蓝天的沉寂”搭配恰当,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说竞争》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从远古走到今天,从________走到文明”可知,本空与“文明”意思相对。“无知”“愚昧”“蒙昧”均符合语境。而“笨拙”指笨;不聪明;不灵巧。与“文明”构不成对立关系,排除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本空搭配“热土”。“辽远”指遥远,与“热土”搭配不当,排除B项。“宽广”指面积大,宽阔。“广袤”指土地面积。二者相比,一般常用搭配为“广袤的土地”,优选D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沉寂”指十分寂静。本空前搭配的“打破”,“沉寂”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27.抬头仰望,天边云卷云舒,心儿随着无边的思绪飘飞。捧一品香茗,在

的缭绕中翻阅一本好书,在宁静中去书里解读生活和情感。也可以播放轻缓温柔的小夜曲,静静地赖在床上,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让身心此刻回归本真,默默地享受音乐带来心灵片刻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氤氲栖息

B.磅礴安定

C.满盈孤独

D.弥漫寂寥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由横线前“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让身心此刻回归本真”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体现心灵得到歇息、放松的含义。A项“栖息”指歇息、暂住,B项“安定”的意思是平静稳定,置于文段均可表达心灵在音乐中得到歇息、放松的语义,符合文意,保留。C项“孤独”指孤单,独自一个人,D项“寂寥”指寂静、空旷,均与文意无关,排除。

第一空,由横线前后“捧一品香茗”“缭绕中翻阅一本好书,在宁静中去书里解读生活和情感”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体现茶气袅袅、气氛安宁的含义。A项“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符合文段所述的意境,当选。B项“磅礴”指气势盛大、雄伟,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独处,一种真实的美丽》

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看第二空。根据文段语境可知,横线处应填入带有“宁静”“休息”含义且感情色彩积极的词语。A项“栖息”指停留,休息。B项“安定”指(生活、形势等)平静。二者皆符合语境,保留。C项“孤独”和D项“寂寥”感情色彩偏消极,不符合语境,排除。

第二步,再看第一空。根据“捧一品香茗,在________的缭绕中翻阅一本好书”可知,所填入词应形容茶热气缭绕的样子。A项“氤氲”指烟云弥漫的样子。符合语境。B项“磅礴”形容气势盛大,雄伟,不符合文意,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28.近年来,网络文学呈现出题材多元、创作内容边界持续拓宽的特点。网络文学作品从早期的玄幻、仙侠、修真题材占据主流,到都市、网游、科幻等题材爆发

,再到现在多元题材

,已形成玄幻、奇幻、武侠、仙侠、都市、现实、科幻、言情、历史、游戏、体育、悬疑推理、轻小说等20余个大类型、200多种内容品类的格局。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崛起百花齐放

B.突起各显神通

C.兴旺层出不穷

D.兴盛推而广之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根据横线后“已形成······的格局”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应表达网络文学多元题材发展得都很好之意,A项“百花齐放”比喻各具特色的不同事物一齐出现,或同一事物以不同方式同时出现,符合文意,保留。B项“各显神通”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C项“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D项“推而广之”指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由一件事推及其他,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