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成分分析课件_第1页
挥发性成分分析课件_第2页
挥发性成分分析课件_第3页
挥发性成分分析课件_第4页
挥发性成分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挥发性成分分析

概述

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

含量测定

四一二三挥发性成分分析定性鉴别一、概述

挥发性成分是指中药中一类具有芳香气并易挥发的成分,其化学组成复杂,主要包括挥发油类成分和其他分子量较小、易挥发的化合物中药名称

挥发油中主要成分

中药名称

挥发油中主要成分

厚朴辛夷肉桂陈皮川芎薄荷广霍香β-桉油醇、α-蒎烯、柠檬烯、醋酸龙脑酯柠檬烯、丁香酚、桉油精、α-蒎烯桂皮醛、桂皮酸、乙酸苯丙酯柠檬烯、柠檬醛藁本内酯、3-丁叉苯酞、香桧烯薄荷酮、薄荷脑、乙酸薄荷酯广霍香醇、苯甲醛、丁香酚、桂皮醛羌活

细辛

豆蔻

丁香

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萜品烯醇-4、甲基丁香酚、黄樟醚、细辛醚优香芹酮、α-蒎烯、β-蒎烯桉油精、龙脑、樟脑、草烯松油烯、蒎烯丁香酚、水杨酸甲酯、α-蒎烯、β-蒎烯、乙酰丁香酚含挥发油成分的常用中药二、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

挥发油中成分按化学结构分类,可分为萜类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及芳香族化合物等。

酚类+FeCl3蓝色、蓝紫色、绿色羰基+苯肼结晶醛基+NH4AgNO3银镜不饱和类+Br2红棕色退去薁类+浓H2SO4蓝色、紫色[Imageinformationinproduct]TitleImage-Notetocustomers:ThisimagehasbeenlicensedtobeusedwithinthisPowerPointtemplateonly.Youmaynotextracttheimageforanyotheruse.(一)化学反应法

根据中药制剂中所含挥发油各组分的结构或功能基的化学性质进行鉴别。例:冰硼散中冰片(合成龙脑)的鉴别主要组成:冰片硼砂(煅)朱砂玄明粉鉴别方法:取本品0.5g,加乙醚10ml,振摇,过滤,滤液挥去乙醚后,加新配置的1%香草醛浓硫酸溶液1-2滴,显紫色。(二)薄层色谱法

挥发油成分薄层色谱的条件主要是根据极性大小加以分离的。油中所含各类化合物的极性顺序为:

烃(萜)<醚<酯<醛、酮<醇、酚<酸因此可试用不同极性的展开剂进行分离.

常用的吸附剂为硅胶、氧化铝等,其中以硅胶常用常用展开剂为石油醚或正己烷,可使不含氧的烃类展开,而含氧化合物一般留在原点。GC-MS:具有分离、分析的双重功能,增加了定性鉴别的能力。

(三)气相色谱法常用对照品对照法进行定性鉴别,即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测定供试品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以确定某组分的存在与否.(四)GC-MS联用与GC-FTIR联用分析

总挥发油测定装置图

采用挥发油测定器蒸馏法测定测定时注意相对密度挥发油测定器

含量测定可分为总挥发油和单一成分的测定。

四、含量测定简便、快速,可用于未知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具有紫外吸收的挥发油,如芳香族化合物类。效率、灵敏度高,周期长、操作复杂,普遍适用。分离困难,多用于定性,主要成分含量高的挥发油。气相色谱法GC-MS与GC-FTIR联用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单一成分测定四、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1】曹银,李曼,汪电雷等。气相色谱法测定白芥子挥发油中异硫氰酸烯丙酯的含量。安徽中医学院学报第32卷第3期2013年6月。【2】贾元印,刘晓,吕福祥。薄层扫描法测定麻黄挥发油中1-2-萜品烯醇的含量

研究简报。【3】佟鹤芳,薛健‘,童燕玲。GC—MS法测定人参和西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