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 市赛获奖-完整版课件_第1页
在柏林 市赛获奖-完整版课件_第2页
在柏林 市赛获奖-完整版课件_第3页
在柏林 市赛获奖-完整版课件_第4页
在柏林 市赛获奖-完整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描写战争的诗词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生命是一种奇迹。在茫茫宇宙中,据说只有这个蓝色的地球才存在生命,但是战争的铁蹄无情地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千百年来,人们渴望和平,对于战争深恶痛绝。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描写战争给人们造成灾难的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默读课文,关注情节和人物,了解小说表现战争主题的方法。(重点)2.感受小说解决构思的巧妙,体会作者对残酷战争的控诉。(难点)

奥莱尔(1873—1939年),美国女作家,记者。微型小说《在柏林》堪称名篇中的精品。它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以极小的篇幅深刻地反映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以侵略者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结果以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和平与进步而告终。(中国学术界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至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为“大战的序幕与爆发”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法西斯国家为实行侵略扩张,争夺世界霸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为全球战争。柏bóbǎi柏林松柏例:他虽然在德国柏(bó)林生活了三十年,但仍然心系故乡,对故乡后山的柏(bǎi)树林念念不忘。嗤笑——嘲笑健壮——强壮不假思索——毫不犹豫寂静——安静缓慢——迟缓缓慢——快速寂静——喧闹健壮——虚弱不假思索——冥思苦想奇特——普通寂静——安静这两个词都有“没有声音”的意思。区别在于:“寂静”多形容深夜、清晨、田野等自然形成的环境,强调非常静,一点声音都没有;“安静”着重指没有吵闹和喧哗,适用于各种场合。例:1.一阵阵号角声,打破了森林的寂静。

2.病房里十分安静,人们走路都放轻了脚步。词语辨析

快速浏览文章,概括小说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感受小说解决构思的巧妙,体会作者对残酷战争的控诉。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在柏林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深入探究——在柏林本句属于什么描写?暗示了什么?

暗示战争惨烈,德国弥漫着的失败情绪,战死者众多,渲染了战争带来的悲凉气氛,为下文写老兵夫妇的遭遇埋下伏笔。环境描写

深入探究——在柏林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老兵:头发灰白老妇人:身体虚弱而多病

揭示了残酷的战争对人们身体、心灵造成巨大伤害。

深入探究——在柏林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设置悬念夸张的说法老妇人的声音之大侧面烘托重重地敲击着人们的心灵

深入探究——在柏林1.暗示战争让老人失去了儿子;2.表现了老人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3.设置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老妇人数“一、二、三”的细节反复出现,有何作用?

深入探究——在柏林

两个小姑娘“不假思索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

悲喜对照,指责小姑娘年幼无知,缺乏同情心。

深入探究——在柏林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老头的反应与两个小姑娘截然相反。他及时制止了两个小姑娘不礼貌的行为,表现出了老头善良的品质。

深入探究——在柏林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交代此行目的,进一步揭露战争的黑暗。

解开悬念,老妇人反常举动的原因。

深入探究——在柏林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处“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

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流血。在柏林珍爱和平老妇人数数小姑娘嗤笑老妇人数数小姑娘傻笑老兵说明缘由车厢一片寂静这篇微型小说叙述了在一列火车上,两个小姑娘嗤笑一位由于失去三个儿子而发疯的老妇人,后来说出原因自己也将去前线的老兵,引发人们深思的故事。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词语积累(写战争的词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战火硝烟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颠沛流离枪林弹雨草木皆兵炮火连天反对战争,呼吁和平。你能写几条宣传和平的标语吗?和平的年代,友善的相处。让我们用橄榄枝抹去战争的噩梦!同护一片蓝天,共享一份和平!只有记住战争的痛苦,才能珍惜幸福的和平。和平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基石,战争是摧毁人类文明的绊脚石!课后作业

对比《桥》和《在柏林》,它们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