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以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体单位的经济运行为考察对象,重心在于了解单个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及其交互作用的方式。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Micro-econ1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把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的现象和规律。如失业率的高低,物价变动的幅度,国民生产总值的升降,政府收支是否平衡等等。宏观经济学的最终目标是寻找保持国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对策。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2
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联系——区别——二者在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都不同。
前者是“见树”,后者是“见林”。只有将两者结合研究,才能对整个森林又一个充分、全面的认识。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联系——前者是“见树”,后者是3区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1、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整个经济2、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资源利用3、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区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1、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整个经济4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导火线:1929-1933年大萧条。美国经济衰退30%,失业率达到25%。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935年发表其革命性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的诞生。《通论》一书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观点:首先,市场经济中高失业率和未被完全利用的生产能力有可能长期并存;其次,认定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能够影响产出从而降低失业率并缩短经济衰退。凯恩斯的新理论分析了失业增加和经济下降的原因,投资与消费的决定,中央银行货币和利率的管理。凯恩斯还指出了政府在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凯恩斯提出了宏观经济学的诸多基本理论,打破了原有的放任自流的经济观点,《通论》中提出的诸多问题至今仍然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可以说,凯恩斯开创了宏观经济学这门学科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导火线:1929-1933年大萧条。美国经济512章-国民收入核算6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的每一课题都必须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开始。凯恩斯是一个全面的人才。他在数学、哲学、文学方面都有建树。另外,他还分身有术,经营一家大的保险公司,出任英国财政部顾问,协助管理英格兰银行,主持编辑一本世界闻名的经济学杂志,收集现代艺术品和珍本图书,还创立过一家轮演选定节目的剧院,并娶了一位小他20岁的前苏联国家芭蕾舞团的著名演员为妻。他还是以为精通投机赚钱的投资家,不仅为自己,而且还为他所在的剑桥大学坎斯学院赚了大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的每一课题都必须从约翰--梅7宏观经济学的体系1、宏观经济计量模型2、宏观经济理论国民收入决定原理(短期)现有资源的就业长期趋势--经济增长3、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的体系1、宏观经济计量模型8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9Maintopic第一节GDP(或GNP)的含义第二节GDP的核算方法第三节GDP核算中的五大总量指标第四节GDP核算中的基本等式第五节名义GDP和实际GDPMaintopic第一节GDP(或GNP)的含义10第一节GDP1、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定义: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理解:6点第一节GDP1、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11(1)是货币、价值范畴,而非实物范畴。GDP=量×价格。(2)是最终产品,而非中间产品:避免重复计算。思考:工作服属于什么性质的产品?
(3)指一定时间内生产,而非销售:问题与思考:产与销的不一致问题?用存货投资调整。产>销,存货增加;反之,库存减少。(1)是货币、价值范畴,而非实物范畴。GDP=量×价格。12(4)是流量而非存量:流量来自存量;流量又归入存量。时期与时点的区分。投资与资本、收入与财富等。
(5)有形和无形(产品和劳务)政府部门是否创造价值?(6)进入市场的产品和劳务(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不计入)(4)是流量而非存量:流量来自存量;流量又归入存量。时期与时13讨论:GDP不能反映的内容GDP不能反映出未经过市场交易的产出。(1)有许多经济活动并不是用来交换的。如家务劳动,子女对父母的照顾,等等;(2)物物交易活动,没有以货币作为等价物的市场价格;(3)地下经济、黑市交易等逃避了官方的统计;讨论:GDP不能反映的内容GDP不能反映出未经过市场交14GDP不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福利的真实情况。
它不能反映社会成本它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它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它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它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GDP不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福利的真实情况。
它不15生产阶段产品价格中间产品成本增加值棉花15-15棉纱20155棉布302010成衣453015服装(销售商)
50455合计16011050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生产阶段产品价格中间产品成本增加值棉花15-15棉纱201516
例题:下列各项能否计入GDP?为什么?(1)厨师在自己家中烧的饭菜;(2)购买去年建造的住房;(3)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材;(4)政府发放给失业人员的300元救济金;(5)政府雇用原失业人员作为雇员,发300元工资;例题:下列各项能否计入GDP?为什么?17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它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国土原则)。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年内本国常驻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国民原则)。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年内在本18GDP与GNPGDP应包括本国与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两者的关系: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GNP=GDP+要素净支付GDP与GNPGDP应包括本国与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19第二节
GDP的核算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第二节
GDP的核算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20两个恒等式总产出(GDP)≡总收入总产出(GDP)≡总支出两个恒等式总产出(GDP)≡总收入21对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采用“增加价值”法计算:如一件衣服市场价值:棉花棉纱棉布成衣零售衣服增加价值
(投入)15510155要素收入15510155(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总收入
=50最终产品市场价值15+5+10+15+5=50(产出)消费者总支出
=50一件产品:产出=收入=支出==50推广所有最终产品: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对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采用“增加价值”法计算:如一件衣服市场22一、支出法1、定义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按照总产出等于总支出的恒等式,把一个国家在一年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各项支出加在一起而得到的。2、最终购买:家庭消费支出,计为:C企业投资支出,计为:I政府购买支出,计为:G净出口,计为:X—M一、支出法1、定义23(1)家庭消费支出,计为:C——指家庭对商品和劳务的总消费。
耐用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劳务支出(1)家庭消费支出,计为:C24(2)企业投资支出(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计为:I固定资产投资:指厂商对投资品即机器、厂房等实物资本的购买。存货投资:指厂商用于增加存货即增加原材料和产品库存的支出。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包括意愿和非意愿。
家庭购买新房屋(2)企业投资支出(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计为:I25投资的说明:①资本物品与中间产品的区别②总投资、重置投资和净投资概念与关系③经济学中的投资与日常生活中的投资。思考:股票、古董投资??投资的说明:①资本物品与中间产品的区别26(3)政府购买支出,计为:G
政府购买厂商商品和劳务政府购买公务员的劳务
(对政府雇员的薪金支出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市场交易行为,但可以认为这些薪金支出是对政府雇员所提供的劳务的一个恰当的评价,由此计入GDP。)
注意:转移支付(transferpayment)不包括在内。(3)政府购买支出,计为:G27
(4)净出口,计为:NX=X―M
X为出口,M为进口,问:为什么要减去M?GDP=【(C+I+G)—M】+X=(C+I+G)+(X—M)=C+I+G+NX。
(4)净出口,计为:NX=X―M282、收入法1、定义:按照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的恒等式,通过对生产要素所有者收入的计算,即企业生产成本,也可得到一国在一年内的总产出,即:GDP。2、收入法1、定义:按照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的恒等式,通过对生292、具体项目第一.要素收入:共有五项。(1)-(3):工资、利息、租金说明:均为含所得税收入。
(4):公司利润(含税利润)
(5):非公司企业主收入第二.非要素收入:两项(6):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7):折旧费2、具体项目第一.要素收入:共有五项。30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企业间接税和转移支付+折旧费12章-国民收入核算311、下列两项在GDP的核算中有什么区别:1)一个企业为经理买一辆小汽车与这个企业给这位经理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自已买一辆小汽车;2)你决定买本国产品消费而不是买进口货消费;2、“如果一个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代5台报废的旧机器,它没有使GDP增加,因为机器的数量没变”。这一说法对吗?思考:1、下列两项在GDP的核算中有什么区别:思考:323、某人在证券交易所出售股票100股,获得对方支付的1万元。这1万元是否是收入?反之,如果某人购买股票100股,付出1万元,这1万元是否是投资?他们能否计入GDP?3、某人在证券交易所出售股票100股,获得对方支付的1万元。33分析:上述三个问题,答案均否定。因为股票交易不过是资产形式的转化,买者的资产从货币转变为股票,卖者的资产从股票转化为货币,最终产品和劳务并没有因此增加。此时,卖者没有提供生产要素服务,故所得不是收入。而买者付出的1万元若被看作投资会造成重复计算,因此也不能计入GDP。分析:上述三个问题,答案均否定。34第三节五大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第三节五大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35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NDP=GDP―折旧费
2、国内生产净值NDP(NetDomesticProduct)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36狭义的国民收入(广义的国民收入泛指五个总量)。它是一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从生产中应该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NI=NDP―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给企业的补贴
3、国民收入NI(nationalincome)狭义的国民收入(广义的国民收入泛指五个总量)。3、国民收37指一年内一国个人所得实际收入的总和。(注意这里的“个人收入”仍然是一个宏观总量概念。)PI=NI―
个人得不到的+个人额外得到的=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政府转移支付+红利)
4、个人收入PI(personalincome)指一年内一国个人所得实际收入的总和。4、个人收入PI(p38——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yd)=c+s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disposablepersonalincome)——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可39GDPNDPNI折旧PIDPI个人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消费+储蓄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GDPNDPNI折旧PIDPI个人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40说明:1、广义国民收入和狭义国民收入。2、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从广义的角度看,宏观经济中的产出、收入与支出是完全等值的,即: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说明:1、广义国民收入和狭义国民收入。413、用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所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具有一致性,可以说明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基本平衡关系。总支出代表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总收入、总产量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供给。因此,从GDP的核算方法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恒等式:说明:
3、用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所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具有一致性,42课堂练习:某一年份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美元,国内私人投资的总额为5000亿美元(其中1000亿美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3000亿美(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美元),政府支出为3000亿美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为500亿美元),出口为2000亿美元,进口为1500亿美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国的GDP、NDP、NI、PI与DPI课堂练习:某一年份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美元,国内私人投43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等式I-S恒等式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等式I-S恒等式44一、两部门经济家庭企业产品市场总收入:工资、租金、利息、利润总支出:产品购买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产品供给简单经济运行流程图要素市场一、两部门经济家庭企业产品市场总收入:工资、租金、利息、利润45家庭企业要素市场产品市场总收入:工资、租金、利息、利润总支出:产品购买简单经济运行流程图(考虑储蓄)
储蓄(漏出)证券投资实际投资(注入)消费货币市场家庭企业要素市场产品市场总收入:工资、租金、利息、利润总支出46两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从支出:GDP=Y=C+I从收入:GDP=Y=C+SC+I=C+S
I≡
S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S≡I(恒等式)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的S=I(均衡等式)的区别。事后统计、核算和事先计划、意愿。两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从支出:GDP=Y=C+47三部门经济运行流程图政府纳税购买家庭企业要素市场产品市场总收入:工资、租金、利息、利润总支出:产品购买货币市场储蓄证券投资实际投资消费二、三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运行流程图政府纳税购买家庭企业要素市场产品48政府介入支出法:Y=C+I+G收入法:Y=C+S+T(T=T0–Tr)C+I+G=C+S+TI=S+(T–G)政府储蓄三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政府介入政府储蓄三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49四部门经济运行流程图国际市场家庭企业要素市场产品市场总收入货币市场储蓄证券投资实际投资政府纳税购买消费转移支付企业进口企业出口三、四部门经济
四部门经济运行流程图国际市场家庭企业要素市场产品市场总收入货50开放经济支出法:Y=C+I+G+(X–M)收入法:Y=C+S+T+KrC+I+G+(X–M)=C+S+T+Kr
I=S+(T–G)+(M-X+Kr)外国对本国的储蓄四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开放经济外国对本国的储蓄四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51第五节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货币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ΣQ1P1/ΣQ1P0
第五节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货币GDP)52思考:如果某国前年名义GDP为6000亿美元,去年为8000亿美元,通货膨胀率为50%。那么,该国的经济规模是否有所扩大?思考:如果某国前年名义GDP为6000亿美元,去年为80053
潜在的国民收入(PotentialNI):即实现了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实际的国民收入(RealorActualNI):指以实际总供给衡量的的国民收入。
均衡的国民收入(EquilibriumNI):指计划总需求与计划总供给达到相等时的国民收入。补充:潜在的国民收入(PotentialNI):补充:5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以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体单位的经济运行为考察对象,重心在于了解单个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及其交互作用的方式。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Micro-econ55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把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的现象和规律。如失业率的高低,物价变动的幅度,国民生产总值的升降,政府收支是否平衡等等。宏观经济学的最终目标是寻找保持国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对策。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56
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联系——区别——二者在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都不同。
前者是“见树”,后者是“见林”。只有将两者结合研究,才能对整个森林又一个充分、全面的认识。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联系——前者是“见树”,后者是57区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1、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整个经济2、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资源利用3、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区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1、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整个经济58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导火线:1929-1933年大萧条。美国经济衰退30%,失业率达到25%。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935年发表其革命性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的诞生。《通论》一书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观点:首先,市场经济中高失业率和未被完全利用的生产能力有可能长期并存;其次,认定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能够影响产出从而降低失业率并缩短经济衰退。凯恩斯的新理论分析了失业增加和经济下降的原因,投资与消费的决定,中央银行货币和利率的管理。凯恩斯还指出了政府在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凯恩斯提出了宏观经济学的诸多基本理论,打破了原有的放任自流的经济观点,《通论》中提出的诸多问题至今仍然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可以说,凯恩斯开创了宏观经济学这门学科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导火线:1929-1933年大萧条。美国经济5912章-国民收入核算60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的每一课题都必须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开始。凯恩斯是一个全面的人才。他在数学、哲学、文学方面都有建树。另外,他还分身有术,经营一家大的保险公司,出任英国财政部顾问,协助管理英格兰银行,主持编辑一本世界闻名的经济学杂志,收集现代艺术品和珍本图书,还创立过一家轮演选定节目的剧院,并娶了一位小他20岁的前苏联国家芭蕾舞团的著名演员为妻。他还是以为精通投机赚钱的投资家,不仅为自己,而且还为他所在的剑桥大学坎斯学院赚了大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的每一课题都必须从约翰--梅61宏观经济学的体系1、宏观经济计量模型2、宏观经济理论国民收入决定原理(短期)现有资源的就业长期趋势--经济增长3、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的体系1、宏观经济计量模型62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63Maintopic第一节GDP(或GNP)的含义第二节GDP的核算方法第三节GDP核算中的五大总量指标第四节GDP核算中的基本等式第五节名义GDP和实际GDPMaintopic第一节GDP(或GNP)的含义64第一节GDP1、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定义: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理解:6点第一节GDP1、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65(1)是货币、价值范畴,而非实物范畴。GDP=量×价格。(2)是最终产品,而非中间产品:避免重复计算。思考:工作服属于什么性质的产品?
(3)指一定时间内生产,而非销售:问题与思考:产与销的不一致问题?用存货投资调整。产>销,存货增加;反之,库存减少。(1)是货币、价值范畴,而非实物范畴。GDP=量×价格。66(4)是流量而非存量:流量来自存量;流量又归入存量。时期与时点的区分。投资与资本、收入与财富等。
(5)有形和无形(产品和劳务)政府部门是否创造价值?(6)进入市场的产品和劳务(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不计入)(4)是流量而非存量:流量来自存量;流量又归入存量。时期与时67讨论:GDP不能反映的内容GDP不能反映出未经过市场交易的产出。(1)有许多经济活动并不是用来交换的。如家务劳动,子女对父母的照顾,等等;(2)物物交易活动,没有以货币作为等价物的市场价格;(3)地下经济、黑市交易等逃避了官方的统计;讨论:GDP不能反映的内容GDP不能反映出未经过市场交68GDP不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福利的真实情况。
它不能反映社会成本它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它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它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它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GDP不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福利的真实情况。
它不69生产阶段产品价格中间产品成本增加值棉花15-15棉纱20155棉布302010成衣453015服装(销售商)
50455合计16011050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生产阶段产品价格中间产品成本增加值棉花15-15棉纱201570
例题:下列各项能否计入GDP?为什么?(1)厨师在自己家中烧的饭菜;(2)购买去年建造的住房;(3)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材;(4)政府发放给失业人员的300元救济金;(5)政府雇用原失业人员作为雇员,发300元工资;例题:下列各项能否计入GDP?为什么?71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它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国土原则)。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年内本国常驻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国民原则)。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年内在本72GDP与GNPGDP应包括本国与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两者的关系: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GNP=GDP+要素净支付GDP与GNPGDP应包括本国与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73第二节
GDP的核算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第二节
GDP的核算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74两个恒等式总产出(GDP)≡总收入总产出(GDP)≡总支出两个恒等式总产出(GDP)≡总收入75对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采用“增加价值”法计算:如一件衣服市场价值:棉花棉纱棉布成衣零售衣服增加价值
(投入)15510155要素收入15510155(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总收入
=50最终产品市场价值15+5+10+15+5=50(产出)消费者总支出
=50一件产品:产出=收入=支出==50推广所有最终产品: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对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采用“增加价值”法计算:如一件衣服市场76一、支出法1、定义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按照总产出等于总支出的恒等式,把一个国家在一年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各项支出加在一起而得到的。2、最终购买:家庭消费支出,计为:C企业投资支出,计为:I政府购买支出,计为:G净出口,计为:X—M一、支出法1、定义77(1)家庭消费支出,计为:C——指家庭对商品和劳务的总消费。
耐用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劳务支出(1)家庭消费支出,计为:C78(2)企业投资支出(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计为:I固定资产投资:指厂商对投资品即机器、厂房等实物资本的购买。存货投资:指厂商用于增加存货即增加原材料和产品库存的支出。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包括意愿和非意愿。
家庭购买新房屋(2)企业投资支出(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计为:I79投资的说明:①资本物品与中间产品的区别②总投资、重置投资和净投资概念与关系③经济学中的投资与日常生活中的投资。思考:股票、古董投资??投资的说明:①资本物品与中间产品的区别80(3)政府购买支出,计为:G
政府购买厂商商品和劳务政府购买公务员的劳务
(对政府雇员的薪金支出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市场交易行为,但可以认为这些薪金支出是对政府雇员所提供的劳务的一个恰当的评价,由此计入GDP。)
注意:转移支付(transferpayment)不包括在内。(3)政府购买支出,计为:G81
(4)净出口,计为:NX=X―M
X为出口,M为进口,问:为什么要减去M?GDP=【(C+I+G)—M】+X=(C+I+G)+(X—M)=C+I+G+NX。
(4)净出口,计为:NX=X―M822、收入法1、定义:按照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的恒等式,通过对生产要素所有者收入的计算,即企业生产成本,也可得到一国在一年内的总产出,即:GDP。2、收入法1、定义:按照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的恒等式,通过对生832、具体项目第一.要素收入:共有五项。(1)-(3):工资、利息、租金说明:均为含所得税收入。
(4):公司利润(含税利润)
(5):非公司企业主收入第二.非要素收入:两项(6):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7):折旧费2、具体项目第一.要素收入:共有五项。84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企业间接税和转移支付+折旧费12章-国民收入核算851、下列两项在GDP的核算中有什么区别:1)一个企业为经理买一辆小汽车与这个企业给这位经理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自已买一辆小汽车;2)你决定买本国产品消费而不是买进口货消费;2、“如果一个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代5台报废的旧机器,它没有使GDP增加,因为机器的数量没变”。这一说法对吗?思考:1、下列两项在GDP的核算中有什么区别:思考:863、某人在证券交易所出售股票100股,获得对方支付的1万元。这1万元是否是收入?反之,如果某人购买股票100股,付出1万元,这1万元是否是投资?他们能否计入GDP?3、某人在证券交易所出售股票100股,获得对方支付的1万元。87分析:上述三个问题,答案均否定。因为股票交易不过是资产形式的转化,买者的资产从货币转变为股票,卖者的资产从股票转化为货币,最终产品和劳务并没有因此增加。此时,卖者没有提供生产要素服务,故所得不是收入。而买者付出的1万元若被看作投资会造成重复计算,因此也不能计入GDP。分析:上述三个问题,答案均否定。88第三节五大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第三节五大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89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NDP=GDP―折旧费
2、国内生产净值NDP(NetDomesticProduct)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90狭义的国民收入(广义的国民收入泛指五个总量)。它是一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从生产中应该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NI=NDP―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给企业的补贴
3、国民收入NI(nationalincome)狭义的国民收入(广义的国民收入泛指五个总量)。3、国民收91指一年内一国个人所得实际收入的总和。(注意这里的“个人收入”仍然是一个宏观总量概念。)PI=NI―
个人得不到的+个人额外得到的=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政府转移支付+红利)
4、个人收入PI(personalincome)指一年内一国个人所得实际收入的总和。4、个人收入PI(p92——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yd)=c+s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disposablepersonalincome)——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可93GDPNDPNI折旧PIDPI个人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消费+储蓄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GDPNDPNI折旧PIDPI个人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94说明:1、广义国民收入和狭义国民收入。2、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从广义的角度看,宏观经济中的产出、收入与支出是完全等值的,即: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说明:1、广义国民收入和狭义国民收入。953、用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所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具有一致性,可以说明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基本平衡关系。总支出代表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总收入、总产量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供给。因此,从GDP的核算方法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恒等式:说明:
3、用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所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具有一致性,96课堂练习:某一年份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美元,国内私人投资的总额为5000亿美元(其中1000亿美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3000亿美(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美元),政府支出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船舶工程师《船舶结构设计》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区块链技术验证协议合同2025年
- 汽车租赁服务协议2025年租赁版
- 2025年员工活动策划与组织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弹性福利计划设计与选择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育培训合同协议2025年退费细则条款
- 家政入股协议合同范本
- 备用电缆采购合同范本
- 土地买卖介绍合同范本
- 基础钻孔开挖合同范本
- 英语三级词汇表
- 安全管理意识三阶段
- 博鳌BNCT硼中子治疗中心 环评报告
- TIMAAMM 003-2023 蒙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地理信息系统GIS》课件
- PEP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阅读理解与写作真题专项归类卷》(附答案)
- 化工总控工(技师高级技师)考试题库-导出版
- 泌尿外科利用PDCA循环降低持续膀胱冲洗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品管圈QCC成果汇报
- 需求变更申请表模板
- 市场营销基础(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电的简单认识》一年级家长进课堂安全用电主题教育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