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区级机关、镇公开招聘编外人员考试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3_第1页
2009-2022历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区级机关、镇公开招聘编外人员考试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3_第2页
2009-2022历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区级机关、镇公开招聘编外人员考试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3_第3页
2009-2022历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区级机关、镇公开招聘编外人员考试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3_第4页
2009-2022历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区级机关、镇公开招聘编外人员考试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区级机关、镇公开招聘编外人员考试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敲锣的用力大小决定了物体振动的幅度,而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声音响度,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响度越大,声音越强。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即频率)决定的,物体振动的快,则音调高;振动的慢,则音调低。

故表述错误。2.我国的四大发明是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地动仪

D.印刷术

E.火药参考答案:ABDE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

故正确答案为ABDE。3.下列诗词搭配正确的是: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李白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C.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陶渊明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凉州词》王昌龄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宋朝著名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本诗描绘出春雨细腻、滋润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A项错误。

C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出自唐朝著名诗人元稹的《菊花》。本诗描绘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C项错误。

D项:“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表达了诗人的心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的纯洁,并未受到功名利禄的影响。D项错误。

4.频繁的雾霾天气使人们更加关注空气质量,并在讨论PM1、PM2.5、PM10的中文名称。但正如央视微博所评论“其实叫什么不重要,我们需要的是蓝天”,实现“蓝天梦”需要:

A.加大投资,增强国力

B.降低速度,减少污染

C.科学发展,又好又快

D.统筹城乡,保持均衡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知识。

第二步,出现雾霾天气是因为污染加重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所以现在应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均衡、可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只有坚持“科学发展,又好又快”才能迎来我们的“蓝天梦”。C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加大投资,增强国力”是只注重发展,不能很好的保护环境,不能够实现“蓝天梦”。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不可偏废,“降低速度,减少污染”不利于经济发展,不能够实现“蓝天梦”。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统筹城乡,保持均衡”是平衡地区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有力举措,但是不能够实现“蓝天梦”。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5.下列诗词搭配正确的是(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李白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C.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陶渊明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凉州词》王昌龄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该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雨》,此诗以极大的喜悦之情描写了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

B项正确,该句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此诗通过对杭州西湖美景的赞美,委婉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C项错误,该句出自唐代诗人元稹《菊花》,此诗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赞美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

D项错误,该句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此诗为送别诗,既表达朋友离别的愁绪,又展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的品格。

故正确答案为B。6.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脑的形成

B.物质文明的发展

C.语言的发展

D.生产劳动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意识的产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经历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这样三个发展阶段;(2)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其中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故正确答案为D。7.下列不属于上层建筑的是:

A.电影《老炮儿》

B.犹太教

C.木耳栽培技术

D.长春市公安局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它包括阶级关系(基础关系)、维护这种关系的国家机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对立统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政权、法制、军队、警察、法院、党派团体的组织活动等全部国家机器和政治机构以及政治、法权、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观点在内的一个庞大社会体系。ABD项属于上层建筑,AB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木耳栽培技术属于经济基础。其中,决定这个社会性质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因此,选择C选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两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结构两个基本层次之一、社会生活两个基本领域之一。

8.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正门上,安有一只手做的门手,进门者都可与大师握手。这只手是按一位文学大师的手模用青铜铸造而成的。这位大师是:

A.鲁迅

B.郭沫若

C.茅盾

D.巴金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正门上自己发明了一个门把,独出心裁。他们将巴金的手形翻一个石膏模,再设计成一个长方形的铸铜件,正中是巴老的手印,连他手掌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旁边有一个他的印章。这款铸铜件被装在每一扇进出文学馆的玻璃大门上,成为文学馆一景。参观者推着巴金手印门把进门,在踏进文学馆大门的第一时间,就开始了与文学巨匠的接触。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正门上用青铜铸造而成的手模是巴金的。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鲁迅,民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正门上用青铜铸造而成的手模不是鲁迅的,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郭沫若,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他就以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正门上用青铜铸造而成的手模不是郭沫若的,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茅盾,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正门上用青铜铸造而成的手模不是茅盾的,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其中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原则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以人为本

C.坚持科学发展

D.坚持独立自主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党政专题知识。

第二步,2006年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选择B选项。

10.

我国《民法典》规定的夫妻财产制有夫妻共同财产制、夫妻约定财产制、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下列选项能确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的是(

)。

A.甲婚前继承父母的一套房屋,婚后甲乙共同居住使用

B.甲婚前接受了父母赠与的婚房一套

C.甲、乙结婚时约定婚后财产分别所有,甲婚后所取得的工资

D.甲婚前有个人存款20万元,婚后用于投资,当年取得收益的4万元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A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甲婚前继承父母的一套房屋,属于婚前财产。

B项错误,甲婚前接受父母赠与的婚房一套,属于婚前财产。

C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甲乙婚前约定婚后财产分别所有,因此甲婚后的工资不是夫妻双方共同财产。

D项正确,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因此甲婚前的20万元,婚后投资所得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故正确答案为D。11.张先生因意外去世,其遗留的下列财产属于其遗产的是(

)。

A.商品房一套

B.面值10万元的债券

C.现金1万元

D.汽车一辆

E.藏书若干参考答案:ABCDE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张先生的房屋、债权、现金、汽车、藏书都属于其合法财产。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E。1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其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按照恩格斯的观点,从本原看,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故正确答案为A。13.我国《民法典》规定,男性法定婚龄不得早于20周岁。(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根据《民法典》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故表述错误。14.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从效力上看:

A.宪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强制性

B.宪法是一切团体、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C.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规定相违背,否则会无效

D.宪法较之于普通法律,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严格

E.宪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

参考答案:BCE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基本理论。

第二步,B、C、E项:根据《宪法》序言,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①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普通法律是由宪法派生的;

②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③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由此可知,B、C、E项均是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最高效力表现。

因此,选择BCE选项。

A项:宪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强制性。这是宪法的特点,但不属于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最高效力表现。A项错误。

D项:根据《宪法》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由此可知,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其目的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这是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程序严格的表现,但不属于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最高效力表现。D项错误。

15.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脑的形成

B.物质文明的发展

C.语言的发展

D.生产劳动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

第二步,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发展分为三个环节:①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发展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②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感觉心理;③由动物心理飞跃到人类意识。意识不仅仅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16.“在小溪里,鱼常感觉自己很大;到了大海,它才知道自己很渺小”。下列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名言是(

)。

A.天生我材必有用

B.众人拾柴火焰高

C.人贵有自知之明

D.敬人者人恒敬之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小溪里,鱼常常感觉自己很大。到了大海里,它才知道其实自己很小”,说明认识运动的特点是无限性,鱼在小溪里觉得自己很大,但是物质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从小溪到了大海,鱼对自己的认识也随着客观世界的运动而变化发展。选项中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是C项,“人贵有自知之明”,意思是一个人最可贵的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

故正确答案为C。17.我国刑法处罚的是:

A.构成犯罪的行为

B.一切违法行为

C.造成了社会危害的行为

D.触犯了刑律的行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根据法条,只有“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才受刑法处罚。D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构成犯罪的行为还要满足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比如根据《刑法》第十三条,对于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所以,仅仅构成犯罪的行为是不受刑法处罚的。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违法行为不一定受刑法处罚,只有违反了《刑法》规定的才受刑法处罚。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犯罪的本质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只是造成了社会危害的行为不能够构成犯罪,不受刑法处罚。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18.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爆发出比平时更大的力量和产生更敏捷的反应,此时如测定其体内激素水平,明显提高的是:

A.胰岛素

B.肾上腺素

C.性激素

D.甲状腺素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肾上腺素是由人体分泌出的一种激素。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使反应更加快速。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蛋白质激素,能够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A项错误。

C项:性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具有促进性器官成熟、第二性征发育及维持性功能等作用。C项错误。

D项:甲状腺素由甲状腺分泌,能够促进体内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的氧化分解,促进新陈代谢,释放能量。D项错误。

19.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该原则的含义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

A.权力机关的干涉

B.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

C.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机构知识。

第二步,司法机关是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机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依法成立的行使相关国家职权的司法组织。我国司法权一般包括审判权和检察权,审判权由法院行使,检察权由检察院行使。因此,法院和检察院便是我国的司法机关。根据《宪法》第一百三十一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根据《宪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ABD项均不符合《宪法》的规定,因此不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关于各机关的定义:

(1)权力机关是代表统治阶级集中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议行合一(或议政合一)制度,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和统一领导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它们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进行工作。

(2)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按照国家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立的,代表国家依法行使行政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也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执行代议机关制定的法律和决定,管理国家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行政事务。

(3)政党,指由一定阶级领导的,并代表本阶级利益的社会政治组织。政党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针对国家和社会议题有各自的主张,定立政纲展示愿景。

(4)社会团体,是指为一定目的由一定人员组成的社会组织。可分为以营利为目的和以非营利为目的两类社会团体。

20.近一年来,我国多个一、二线城市密集推出包括优惠落户,现金补贴在内的各种人才政策,甚至出现全国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身份证即可落户的现象。对此种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以人才为引领的创新驱动阶段

B.源源不断的青年人才流入是城市房地产持续发展的关键

C.吸引人才之后还要用制度留住人才

D.人才是驱动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项正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人才是支撑创新的第一资源,所以,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B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涉及房地产的发展,选项表述无关。

C项正确,吸引人才之后还要用制度留住人才,首先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其次还要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充分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同时,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服务保障机制等,进一步完善制度留住人才。

D项正确,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科技创新最重要、最核心的是人才问题。只有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才能产生一流的创新成果,才能拥有创新的主导权。

本题为选非题,故答案为B。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宪法。

根据《宪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故表述正确。22.紫外线促使人体合成(

)以预防佝偻病。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佝偻病俗称缺钙,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佝偻病的诱因之一就是日照不足,因为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需经波长为的紫外线照射始能转化为维生素D3,日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与维生素D的合成有密切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D。23.“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这种说法蕴含的哲理是(

)。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C.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D.事物的发展包括外在否定和内在否定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鸡蛋等待从外打破,那么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鸡蛋自己从内打破,那么就是小鸡新生命的诞生。说明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故正确答案为A。24.从3,5,7,11四个数字中任取两个数相乘,可以得到(

)个不相等的积。

A.6

B.7

C.5

D.4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题。

第二步,根据题意,任取两个数相乘,积不相等的情况有以下6种:3×5=15,3×7=21,3×11=33,5×7=35,5×11=55,7×11=77。

因此,选择A选项。

2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机构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五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因此,本题正确。

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六十一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26.世界著名短篇小说《项链》的作者是(

)。

A.莫泊桑

B.雨果

C.福楼拜

D.拜伦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正确,莫泊桑,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成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项链》,小说以“项链”为线索,通过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一连串故事情节,描绘了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生活及其内心世界,揭露了19世纪的法国小人物无法决定自身命运的悲剧现实。

B项错误,雨果,19世纪前期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以及剧本《克伦威尔》等。

C项错误,福楼拜,19世界中期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被誉为“自然主义文学鼻祖”和“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代表作《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圣安东尼的诱惑》等。

D项错误,拜伦,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同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故正确答案为A。27.下列属于质变的是:

A.初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B.大学生——公务员

C.短跑运动员——长跑运动员

D.学生——学生会主席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量变是数量的增减;空间排列结构、秩序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和量变都是发生在一件事物身上。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1)坚持适度原则;(2)不失时机的促成事物的飞跃;(3)重视量变的积累。初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是质变,初级和高级存在质的区别。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大学生和公务员是社会身份的转化,不涉及质量互变。B项错误。

C项:短跑运动员和长跑运动员是从事不同的运动,不涉及质量互变。C项错误。

D项:学生和学生会主席并不是学生努力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学生会主席。D项错误。

28.甲将与其有私仇的乙打昏在地后逃跑,此时丙路过,见乙不省人事,遂将其所戴的价值2万元的名表偷走。本案中(

)。

A.甲和丙共同构成故意伤害罪

B.甲构成故意伤害罪,丙构成盗窃罪

C.甲构成故意伤害罪,丙构成抢劫罪

D.甲和丙共同构成盗窃罪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故意伤害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秉持着故意伤害他人的心态,在客观上实施了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本题中甲将与其有私仇的乙打昏,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随后丙路过将乙价值2万的名表偷走,其行为构成盗窃罪;甲和丙之间没有共同犯罪的故意,也没有共同犯罪的行为,因此二者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

故正确答案为B。29.甲将与其有私仇的乙打昏在地后逃跑,此时丙路过,见乙不省人事,遂将其所戴的价值2万元的名表偷走。本案中:

A.甲和丙共同构成故意伤害罪

B.甲构成故意伤害罪,丙构成盗窃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