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名师押题精选卷I(带答案详解)试卷号61_第1页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名师押题精选卷I(带答案详解)试卷号61_第2页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名师押题精选卷I(带答案详解)试卷号61_第3页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名师押题精选卷I(带答案详解)试卷号61_第4页
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名师押题精选卷I(带答案详解)试卷号6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2022年职业考证-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名师押题精选卷I(带答案详解)(图片可根据实际调整大小)题型12345总分得分一.综合题(共50题)1.单选题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这体现作业设计的要求是(

)。

问题1选项

A.形式多样

B.难度适宜

C.尊重差异

D.注重创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任课教师要按本门学科的教学要求安排作业分量,不能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身体与心理负担。作业的难度一般以中等水平学生的可接受程度为准,对于学习能力较强或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另外布置一些符合他们学习能力的作业。

题干中,“跳一跳,够得着”,所以体现的作业要求是难度要适宜,不能过易,只适应现有水平,也不能过难,超过潜在的发展水平。因此,题干,选B。

2.单选题

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

①强制性②普遍性③公共性

④选择性⑤终身性

问题1选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

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公共性、基础性。因此,题干选A。

3.单选题

当前我国小学阶段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问题1选项

A.分科课程为主

B.活动课程为主

C.综合课程为主

D.校本课程为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结构的变革。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具体内容如下:(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题干中所述,当前我国小学阶段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综合课程。因此,题干选C。

4.单选题

未成年人丹丹的父母因外出务工,一定期限内不能完全履行对丹丹的监护职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丹丹的父母应该履行的义务不包括()。

问题1选项

A.委托具有照护能力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照护

B.及时将委托照护情况书面告知丹丹所在学校

C.与丹丹所在学校至少每周联系和交流一次

D.了解丹丹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情况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第二十二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完全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具有照护能力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照护;无正当理由的,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照护”。第二十三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将委托照护情况书面告知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幼儿园和实际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加强和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幼儿园的沟通;与未成年人,被委托人至少每周联系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情况,并给予未成年人亲情关爱”。题干中,C项应当是与未成年人丹丹至少每周联系和交流一次。故选C。

5.单选题

在创造性思维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的举出“杯子”的用途。这侧重培养学生的是(

)。

问题1选项

A.思维的独创性

B.思维的灵活性

C.思维的流畅性

D.思维的深刻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灵活性)、独特性(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独创性越高。思维的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思维的流畅性是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多少。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代表流畅性越高。思维的深刻性指思维的深度。它集中地表现在是否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预见事物的发展和进程。

题干中,老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举出“杯子”的用途,体现了思维的流畅性。因此,选C。

6.单选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历史事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事件发生的朝代是()。

问题1选项

A.秦

B.汉

C.隋

D.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常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代董仲舒提出、汉武帝采纳实施的,故本题选B。ACD选项均为干扰项。

7.单选题

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可将教育实验分为()。

问题1选项

A.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B.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C.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D.探索性实验、鉴别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实验法的分类。

A项,根据研究的性质和发现不同,将学前教育研究分为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B项,根据研究开展的场所不同,将学前教育研究分为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

C项,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系统操纵自变量的程度和内外效度的高低,将学前教育研究分为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D项,根据研究目的或目标不同,可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分为探索性实验、鉴别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故根据题干描述,本题选D。

8.单选题

在Windows系统中,菜单显示为灰色,关于这些菜单项的表述,正确的是()

问题1选项

A.该菜单项当前不可选用

B.该菜单项当前正在被使用

C.该菜单项当前已从注册表中删掉

D.该选项含有下一级菜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试信息处理能力。在windows系统中,当菜单中某些菜单项显示灰色时表示此菜单项当前不可操作,故本题选A。BCD均为干扰项。

9.单选题

地球千姿百态的地貌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下列属于外力作用导致的是(

)。

问题1选项

A.褶皱

B.沙溪

C.火山

D.断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常识。沙漠的形成主要是干旱气候条件与滥伐森林树木,破坏草原,风是制造沙漠的动力,沙是形成沙漠的物质基础,而干旱则是出现沙漠的必要条件。风吹跑了地面的泥沙,使大地裸露出岩石的外壳,或者仅仅剩下些砾石,成为荒凉的戈壁。那些被吹跑的砂粒在风力减弱或遇到障碍时堆成许多沙丘,掩盖在地面上,形成了沙漠。不属于地质作用,故选B。

10.单选题

彤彤性格内向,基本不跟其他同学交往,课间常一个人在座位上看书。罗老师对她说:“你看同学们玩得多开心啊,你应该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多跟大家一起玩。”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问题1选项

A.罗老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B.罗老师注重学生主动发展

C.罗老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D.罗老师注重学生均衡发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强调在教育中关注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题干中彤彤性格内向,基本不跟其他同学交往,罗老师让彤彤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均衡发展;“多跟大家一块玩”,体现了注重学生主动发展。故BCD选项均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题干未体现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故本题选A。

11.单选题

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以日本学制为蓝本,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制定并实施的学制是()。

问题1选项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A项,《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行。

B项,《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近代学制,并首次纳入师范教育。

C项,《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故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D项,《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题干中《癸卯学制》从一定意义上讲,该学制反映的是“中体西用”的思想。例如,在学校课程设置中,既规定了读经课程,也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开设一定数量的西学课程,促进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政治思想学说在中国的传播。故本题选B。

12.单选题

小学教师李某由于在校外兼职,经常旷工,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应对李某给予()。

问题1选项

A.解聘

B.警告

C.罚款

D.训诫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题干中,教师李某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学校应对李某给予解聘。故选A。

13.单选题

小学生在课间玩耍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踝,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

问题1选项

A.揉一揉受伤的脚踝

B.抬高受伤的脚踝

C.在受伤处进行热敷

D.给学生吃止痛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扭伤。

A项,揉一揉受伤的脚踝,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B项,抬高受伤的脚踝,避免二次伤害。

C项,受伤后48小时内进行冰敷,48小时后进行热敷。

D项,首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处理扭伤脚踝,而不是给学生吃止痛药。

因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帮助学生抬高受伤的脚踝,题干选B。

14.单选题

《愚公移山》创作于1940年,以其宏大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团结一心大败日本侵略者的信念。该画开辟了中国画的一条创新之路,这幅画的作者是()。

问题1选项

A.刘海粟

B.徐悲鸿

C.蒋兆和

D.吴冠中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艺术常识。《愚公移山》的作者是徐悲鸿。《愚公移山》极具现实意义。该画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神话传说:愚公因太行、王屋两山阻碍出入,想把山铲平。有人因此取笑他,他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结果终于感动上天,两座山被天神搬走了。当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故选B。

15.单选题

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计划属于()。

问题1选项

A.理想的课程

B.正式的课程

C.领悟的课程

D.运作的课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类型。

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动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A项,理想的课程指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B项,正式的课程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C项,领悟的课程指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

D项,动作的课程指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在实施中,教师常常会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进行调整。

题干所述为正式的课程的概念。因此,题干选B。

16.单选题

下表为Excel学生信息表,在设置了日期格式的C3单元格误输入了数字“6789”并确认后,C3单元格显示的内容是()。

问题1选项

A.2018年10月4日

B.6789

C.另外一个日期

D.#DIV/0!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处理能力。由于表格中的单元格被设置了成了日期模式,所以无论输什么进去都会变成日期。本来在EXCEL系统中就是以数据存放的,这个数字代表1900-1-1到这个日期的天数,设置日期格式后,输入数字会自动更改为数字所代表的天数。故选C。ABD均为干扰选项。

17.单选题

在Word中,如果误删了某段文字内容,要恢复到误删前的状态,应点击的图标是()。

问题1选项

A.

B.

C.

D.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处理能力。A项图标为打开文件;B项图标为恢复,是恢复之前撤销的内容;C项图标为保存;D项图标为撤销,是撤销上一步操作,恢复误删的内容。故选D。

18.单选题

如Excel所示,C3:C8区域内每个单元格都保存着一个数值,则C9单元格函数“=COUNT(C3:C8)”的数值为(

)。

问题1选项

A.33

B.32

C.8

D.6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Excel操作。在Excel中COUNT函数,用于Excel中对给定数据集合或者单元格区域中数据的个数进行计数。C3到C8一共是6个单元格,故选D。

19.单选题

在Word中如果进行了多次剪切或复制,此时点击“粘贴”按钮,光标所在处插入的内容是(

)。

问题1选项

A.第一次剪切或复制的内容

B.最后一次剪切或复制的内容

C.无任何剪切或复制的内容

D.所有被剪切或复制的内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处理能力。在Word的操作中,正确的应该是最后一次剪切或复制的内容。故选B。

20.单选题

叙事长诗《唐璜》将早在欧洲流行的传说加以改造,把主人公从一个纨绔子弟变成善良的热血青年,通过其奇特、复杂的经历,描述了当时欧洲的社会生活。这部作品代表了19世纪英国诗歌的最高成就,该诗作者是(

)。

问题1选项

A.弥尔顿

B.丁尼生

C.拜伦

D.雪莱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外国文学常识。拜伦的《唐璜》是一部长篇诗体小说,通过主人公唐璜在西班牙、希腊、土耳其、俄国和英国等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展现了19世纪初欧洲的现实生活,讽刺批判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故本题选C。A选项,弥尔顿代表作《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B选项,丁尼生《悼念》。D选项,雪莱《西风颂》。

21.单选题

班上有人遗失了财物,孔老师未经调查就怀疑是学生熊某偷拿了,尽管熊某一再否认,但孔老师还是要求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承认“罪行”,孔老师的行为()。

问题1选项

A.侵犯了熊某的人身自由

B.侵犯了熊某的人格尊严

C.侵犯了熊某的隐私权

D.侵犯了熊某的荣誉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权利。A选项,人身自由公民在法律范围内有独立行为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剥夺、限制自由及非法搜查身体的自由权利。B选项,人格尊严权具体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荣誉权。C选项,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D选项,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题干中,老师的做法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故B选项正确。

22.单选题

晓军向老师报告:“安安偷看我的试卷。”老师说:“安安怎么会偷看你的试卷呢?她的成绩比你好。”晓军红着眼睛坐在座位上,无心考试了。该老师的做法表明,他没有做到公正待生,做出此评判的依据是()。

问题1选项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根本目的

B.因材施教是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要求

C.教学相长是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特征

D.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基本要求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观。题干中老师的做法没有做到公正待生,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违背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D项正确。A选项,全面发展体现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与题干无关,故不选。B选项,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观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与题干无关,故不选。C选项,教学相长是教师观中的要求,体现老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与题干无关,故不选。

Normal07.8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23.单选题

毛泽东在《体育研究》—文中指出:“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这句话强调学校体育应注重(

)。

问题1选项

A.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

B.增强学生体质

C.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与习惯

D.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

【答案】C

【解析】Normal07.8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Normal07.8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题干出自毛泽东《体育之研究》。意思是想要得到体育的效果,不是动用主观力量,非要促进他们对体育的自觉性不可。题干中的这段话强调与个体的自觉性,强调学生有自我锻炼的习惯养成。故本题选C。

24.案例题

已毕业多年的学生写给于老师的信:

小学一到三年级,老师眼里十足的差生,座位安排在角落,老师不提问,好学生不和我玩,只有淘气学生和我玩。

四年级您成为了我的班主任,不时地将目光停留在我身上,虽然只是片刻,却让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暖意。

有一天我被叫到办公室,让我坐在椅子上,受宠若惊,对我说升旗需要四个护旗手,看你个子高,很适合,要认真对待。顿时我心中一股暖流。

升旗当天,师生万众瞩目,幸福感油然而生。我发誓不能再混日子,要好好回报您,于是我认真听课,您也不断鼓励我,与我父母联系,于是学习步入正轨。

真心感谢您,护旗手经历给我温暖、自信,受益终身。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答案】材料中,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①于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关爱学生”的要求。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中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其他老师把”我”的座位安排在角落,且从不提问“我”,但于老师不时将眼光停留在我的身上,鼓励我,说明老师做到了关心爱护学生。

②于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为人师表”的要求。要求教师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心集体,尊重同事,尊重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材料中,于老师未放弃“我”,而是不断鼓励,还和“我”的父母联系,体现了于老师坚守高尚情操,尊重家长。

③于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书育人”的要求。要求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于老师没有因为成绩差而放弃“我”,而是看到我的长处,让“我”当升旗手,循循善诱,不断鼓励“我”,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体现了教书育人的要求。

综上所述,该老师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25.案例题

在一次关于学生个体差异的研讨会上,一位小学校长将学生比喻成鲜花,他说:“有的学生是适时盛开的花朵,有的学生是还未开放的花苞。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空气、水分及耐心的等待,未开的花苞总会开放,而且有的迟开的花苞盛开时可能会更加鲜艳、更长久。我们要用静待花开的心态去对待孩子,接受他,尊重他,这样才能帮助他,促进他。”

(1)分析该校长发言中所蕴含的学生观。(10分)

(2)结合材料谈谈小学教师应树立怎样的教育观。(10分)

【答案】(1)该校长发言中所蕴含的学生观如下:

第一,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材料中,小学校长说“有的学生是适时盛开的花朵,有的学生是还未开放的花苞”说明他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做到了因材施教。

第二,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材料中,该校长提到要“接受他,尊重他,这样才能帮助他,促进他”,体现了对学生的正向引导,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材料中,“有的学生是还未开放的花苞”,但该校长相信他们总能开花,甚至开的更鲜艳、更长久,体现学生是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

因此,该校长的行为是正确的。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2)小学教师应该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小学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管是适时盛开的花朵,还是未开放的花苞,都要给予足够的阳光、空气、水分及耐心,平等公正对待所有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第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老师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第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教育。

第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和动手实践能力。

26.单选题

在Excel中,在单元格输入的数据前加“’”,则该单元格的格式(

)。

问题1选项

A.时间类型

B.数值

C.日期

D.字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Excel操作。数据前加单引号代表的是将该数据作为文本处理,即字符类型。故本题选D。

27.单选题

刚参加工作的彭老师买了许多关于班主任工作的“处方”类书籍,阅读后信心十足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但他发现这些攻略并不管用。他充满困惑,不断地问自己,问题出在哪呢?彭老师忽视的是()。

问题1选项

A.班主任工作的技巧性

B.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

C.班主任工作的反思性

D.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劳动,要求教师根据劳动对象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题干中彭老师照本宣科的做法忽视了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彭老师买了书籍,体现了他重视技巧性。彭老师不断地问自己,体现了他的反思性。题干中没有涉及经验性。故选B。

28.单选题

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出现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音乐家。下列选项中,被誉为“交响曲之父”的作曲家是(

)。

问题1选项

A.巴赫

B.莫扎特

C.海顿

D.贝多芬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艺术常识。题干中被誉为“交响乐之父”的是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又译海登、海典、偕丁,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故本题选C。A选项,巴赫被誉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与题干不符,排除。B选项,莫扎特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与题干不符,排除。D选项,贝多芬被誉为“交响乐之王”“乐圣”,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C。

29.单选题

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一般不低于()。

问题1选项

A.20%

B.40%

C.60%

D.80%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调查法。

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并对取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验调查、调查表法等。其中问卷法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一般认为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在70%以上,调查结果才有意义。

因此,根据选项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一般不低于80%,题干选D。

30.单选题

倡导经验课程,并主张以主动作业形式实施这种课程的教育家是(

)。

问题1选项

A.卢梭

B.杜威

C.泰勒

D.布鲁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杜威的教育思想。

A项,卢梭主张自然主义教育,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而不是培养公民。

B项,杜威主张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即活动课程(又称为经验课程),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强调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利用儿童游戏的本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知识。

C项,泰勒是美国课程评价专家。

D项,布鲁纳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必须使学生学习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倡导发现式学习。

题干中,关键词“经验课程、主动作业”可以判断属于杜威的观点。因此,题干选B。

31.单选题

在教师的帮助下,小学生通过列提纲、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问题1选项

A.计划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策略。

A项,计划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一种,是在一项认知活动开始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的过程。比如制定学习计划、带着问题读材料等。

B项,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C项,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主要是减轻学习者工作记忆的负担,并帮助学生在学习新信息时建构起意义。常用的有归类策略和纲要策略。

D项,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有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等。

题干中描述的列提纲、画思维导图属于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组织策略。故本题选C。

32.单选题

找规律,下列数列2、3、8、26、()、5462空缺的数字是()

问题1选项

A.70

B.120

C.160

D.210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数字推理。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等于前两项相乘加2,括号中的数=8*26+2=210,故本题选D。ABC均为干扰项。

33.单选题

为促进教师终身学习,某县教育行政部门为所有在岗教师提供了每年不低于72学时培训机会,该县的做法(

)。

问题1选项

A.正确,保障了教师参加进修培训的权利

B.正确,促进了义务教育经费的均衡分配

C.错误,侵犯了学校自主管理的权利

D.错误,侵犯了教师带薪休假的权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某县教育行政部门为所有在岗教师提供—定时长的培训机会保障了教师的进修培训权。故选A。BCD说法均不符合法律规定,故不选。

34.单选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出现,带动了一系列的发明,人们利用蒸汽机在各领域改进生产,提高效率,下列(

)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

问题1选项

A.瓦特

B.富尔顿

C.惠特尼

D.斯蒂芬森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蒸汽机的发明者是英国人史蒂芬森,史蒂芬森小时候就熟知井里抽水蒸汽机运作原理。长大后他发明第一台蒸汽机,并命名为“布拉策号”。这时候蒸汽机主要被他用作火车发动机,通过他发明的蒸汽机作为引擎进行运作。从此,也开启一个新时代,即铁路时代,欧洲运输行业迎来重大进步。故选D。

35.单选题

某年级学生的学期语文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的权重是:2:3:5。某—学生平时成绩为85分,期中成绩为78分,期末成绩为84分,则该生语文成绩为(

)。

问题1选项

A.82.3

B.82.4

C.83.3

D.83.4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加权平均值是指将各数值乘以相应的权数,然后加总求和得到总体值,再除以总的单位数。该生的语文成绩为:85×0.2+78×0.3+84×0.5=82.4。故选B。

36.问答题

美育的途径。

【答案】(1)通过课堂教育实施美育。具体来说,包括美术课、音乐课、数学课、语文课、自然课、手工课、劳动课,让学生塑造良好的审美观。

(2)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实施美育,让学生有机会创造美。

(3)利用美化校园、教室环境进行美育,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美。

(4)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美育。

(5)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让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

37.单选题

2016年颁布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明确提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核心是(

)。

问题1选项

A.公民教育

B.宪法教育

C.纪律教育

D.核心价值观教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法规。

《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指导思想明确提出: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B项当选。

38.单选题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王老师鼓励学生参与调查报告的撰写和评分规则的制定,下列与王老师做法不符的是(

)。

问题1选项

A.注重了学生的差别性

B.注重了学生的创造性

C.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D.尊重了学生的能动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观。题干中王老师鼓励学生撰写调查和制定评分规则,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没有提到学生之间的差异,选不符合的,故选A。

39.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与“小说-散文”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问题1选项

A.“汽车”和“赛车”

B.“黄瓜”和“芹菜”

C.“工人”和“青年”

D.“红色"和“颜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类比推理。题干中“小说”与“散文”是两种文学体裁,属于全异关系。B项,“黄瓜”和“芹菜”是两种蔬菜,属于全异关系,因此B项正确。赛车是汽车的一种,属于包含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工人和青年是交叉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红色是颜色的一种,属于被包含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40.单选题

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又会妨碍问题的解决,这种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属于()。

问题1选项

A.情绪

B.定势

C.动机

D.酝酿效应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中的思维定势。

A项,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基本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积极的情绪会促进问题的解决。

B项,思维定势,也叫惯性思维,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就是用固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生活中我们也常见这种思维定势。比如:一斤铁和一斤棉花哪个重?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回答铁重。因为在我们的脑中,铁是很沉重的东西,而棉花是很轻的东西,导致我们忽略了前提条件都是“一斤”。所以消极的思维定势会妨碍问题的解决。但是思维定势都是消极的吗?不是。如果我们遇到的问题跟以前一样,那惯性思维就能够帮助我们很快解决问题。

C项,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动机与问题解决的效率的关系呈现为倒U曲线的形式。

D项,酝酿效应,又称为直觉思维,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浮现了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

题干中描述的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又会妨碍问题的解决的心理活动状态为思维定势,故本题选B项。

41.问答题

简述教育观察法的基本步骤。

【答案】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事先做好准备,制定观察计划

要先对观察对象有一般的了解,然后根据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确定观察的目的、内容和重点,最后制订整个观察计划,确定观察的步骤、次数、时间,记录用纸、表格以及所用的仪器等。

(2)按计划进行实际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一般要严格按计划进行,必要时可随机应变,观察时要选择最适宜的位置,集中注意力并及时做记录。

(3)及时整理资料

对大量分散的资料进行汇总加工,删去错误资料,然后对典型资料进行分析,如有遗漏,及时补充,对反映特殊情况的资料另做处理。

42.单选题

从课程类型来说教室里的图画、标语及黑板报属于()。

问题1选项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基础中课程的类型。隐性课程也叫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指的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联系题干,教室里的图画、标语及黑板报属于隐性课程。故选D。

点拨:

课程类型的分类:

Normal07.8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分类标准

课程

课程特点

内容属性

学科课程

主张分科设置课程,即从学科知识整体中选取关联密切的内容组成一门学科,分科组织教学。

活动课程

又称经验课程,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代表是杜威。

呈现方式

显性课程

亦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隐性课程

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

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隐性课程是伴随着显性课程而生的,没有显性课程也就没有隐性课程

43.单选题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常用“会读、会写、会说、会背”等行为动词表述教学目标,这类教学目标属于()。

问题1选项

A.知识与能力目标

B.价值观目标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目标设计。

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的教学设计上,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改为知识与能力目标。

A项,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终身学习的能力。

B项,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人们对教学目标的价值追求。教学的价值取向也可以看成人们确立教学目标的具体指导思想。如“让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等。

C项,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主要涉及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是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D项,情感态度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题干中常用“会读、会写、会说、会背”等行为动词表述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能力目标,例如:学生能够认识XXX等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XXX等5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小学低年段)学生能够认识XXX等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XXX等5个生字;理解文中XXX的基本含义(能够理解文中XXX的内容;能够利用XXX造句);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小学中、高年段)。故本题选A。

44.设计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我国先秦时期青铜器按用途划分主要有哪些?青铜器发展鼎盛时期在造型、纹样上的特点主要有哪些?(10分)

(2)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青铜器艺术赏析”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答案】(1)我国先秦时期青铜器按用途划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

夏商周时代,有青铜时代之称。商代是青铜器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商代的青铜器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造型多为鼎、尊,如安阳出土的《司母戊方鼎》、安徽阜阳出土的《龙虎纹尊》、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典范之作。流行饕餮纹(或称兽面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象纹、凤纹等动物纹饰。

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酒器稍减,食器增多,铭文加长。早期代表作有《武王征商簋》。饕餮纹已不多见,带状花纹增加,流行顾首的夔纹、分尾的鸟纹、窃曲纹、波带纹等。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王室衰微,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春秋中期,出现模印法与失蜡铸造法等新工艺,流行繁缛的蟠虺纹和蟠螭纹。造型更为丰富,特别是《莲鹤方壶》在镂空盖顶莲瓣中心立一只张翅的仙鹤,显露出清新的气息。战国时期,青铜器变成制作日用器为主,生活气息浓郁的狩猎、习射、采桑、宴乐、攻战、台榭等图案纹饰广泛流行。代表作有《采桑宴乐攻战纹壶》,青铜乐器《曾侯乙编钟》。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了解青铜器的造型、纹样以及文字等方面的特点掌握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欣赏青铜艺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提高理解、评述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评述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教师对于青铜器的发展作简单的讲解。

活动一:从造型上欣赏青铜器

多媒体展示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树形灯,提问:这件青铜器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作出总结:这件青铜器的造型精巧、活泼。

活动二:从纹样上欣赏青铜器

教师出示商朝的四羊方尊青铜器,并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件商朝的四羊方尊在纹样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作出总结:这件青铜器的主体装饰是由四只形态逼真的大卷毛羊构成。

活动三:从文字上欣赏青铜器

教师出示西周的青铜器利簋,“其实呀,我们除了从造型、纹样.上去欣赏青铜器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文字上去欣赏,比如说这件利簋,这件青铜器上刻有‘铜器铭文’,又叫作金文或是钟鼎文,它是研究汉字发展演变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教师对上述活动作出总结:我们从造型、纹样、文字上欣赏了青铜器的美,同样也感受到了青铜器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实青铜器的美还不止这些,下面老师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欣赏一下这几件青铜器。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相关的图片,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寻找答案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45.单选题

三(2)班的一些学生只要作业稍微难一点就望而却步,还有一些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经常叫苦叫累,对此班主任需要在班级加强学生()。

问题1选项

A.情绪情感的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的教育

D.思维品质的培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意志品质。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题干中,学生只要作业稍微难一点就望而却步,在班级活动中经常叫苦叫累。说明班主任老师需要加强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意志品质的培养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保证和身心发展的重要条件,不是生来就有的,特别是良好的意志品质,需要在后天教育和实践活动中有目的地加以培养。因此,题干选B。

46.单选题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与人类使用生产工具分不开的,考古学根据人类所使用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的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些历史时期的是(

)。

问题1选项

A.石器时代

B.陶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常识。以生产工具的演变为标志,将人类古代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红铜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陶器时代不属于人类历史发展时期。故本题选B。ACD均正确,本题为选非项,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