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_第1页
论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_第2页
论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_第3页
论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_第4页
论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内蒙古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论家庭环境对成年人犯罪的影响作者:李丽清学院:会计学院专业:会计学年级:11级会计七班学号:112074717指导教师:陈彦艳导师职称:副教授答辩日期: 成绩:论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随着近年来未成年人各种犯罪行为的新闻不绝于耳,未成年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当前的一大社会问题,相关调查显示,由于家庭因素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约占70%陈苇,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对策实证研究——以重庆市某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为对象,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年(5),这表明一般“问题少年”大多数出自于“问题家庭”。仅2010陈苇,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对策实证研究——以重庆市某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为对象,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年(5)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内涵(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含义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并且《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1.。2.调查显示未成年犯中与他人一起违法犯罪高达83.1%王琛,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思考,中国司法,2009年(10),。3.凶残化的作案手段是未成年人犯罪惯用的手段。4.犯罪类型以侵财为目的案件比重高,盗窃、抢夺、抢劫占全部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83.1%戴秀英,未年人守法犯罪近况查询拜访及对策研究申报,中国全科医学,2013年(13)。5.王琛,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思考,中国司法,2009年(10)戴秀英,未年人守法犯罪近况查询拜访及对策研究申报,中国全科医学,2013年(13)(三)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分析据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200万以上不到18岁的少年因犯罪而被捕王霞、谢学枫著,《走向新岸——中国未成年犯管教所纪实》,长虹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2页,而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人虽总数没有美国多,但是每年的增长率却是惊人的,中国每年大约有21万未成年人因违法犯罪而被公安机关查处,增长率为5%左右。王家忠,《社会潜意识、不良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中国教育报》,2002年4月26日截止到2014王霞、谢学枫著,《走向新岸——中国未成年犯管教所纪实》,长虹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2页王家忠,《社会潜意识、不良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中国教育报》,2002年4月26日孙昌军、周亮,《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的统计分析》,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第9期,第10页表1:2010年以来未成年人犯罪占全部刑事犯罪的比例表计量单位:百年度去年发案数未成年作案数其中(%)抢劫盗窃全部犯罪嫌疑人涉案未成年人数未成年人占全部嫌疑人的比例2010年50029826.93648632261.3%2011年56332231.729.161045152.7%2012年72143137.516.455848777.2%2013年93649351.914.160454981.6%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犯罪的总体数量增长迅猛,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从2010年以来,李璐,178名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8(3)GDP。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67李璐,178名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8(3)戴秀英,未成年人犯罪递增敲响社会警钟,中国青年报,2010(3)表2:中国少管所调查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比较表计量单位:万家庭结构教育方式经济状况家庭环境抚养方式知识结构单亲家庭健全家庭溺爱粗暴放纵品德教育优越一般差父母有不良嗜好父母常有不和父母祖父母其他中学以下小学以下336518713918234712135618236715二、家庭环境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据相关调查显示在调查的一万名未成年中有51%孙昌军,周亮,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的统计分析,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5)的人认为自己步入歧途与家庭有着直接关系,而35%孙昌军,周亮,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的统计分析,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5)孙昌军,周亮,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的统计分析,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5)孙昌军,周亮,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的统计分析,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5)(一)教育方式不合理据有关数据表明,教育和抚养方式不良是导致犯罪多样化的主要依据。1.过于娇宠。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独享三代宠爱的独生子女俨然成为小皇帝、小公主,这养成了他们贪图享乐、好吃懒做、自私自利、任性坏脾气。一但父母或者身边其他人不满足他们的要求时,就不择手段,参与敲诈,打架绑架等违法犯罪活动。如甘肃少年犯魏某,由于三岁时其父去世,所以母亲和祖母对于种种过高的要求从不拒绝,导致年仅14岁的魏某在娇宠下发展成为抢劫杀人犯,目前,被判10年徒刑。2.方式简单。有的父母过分强调自己的主体地位,甚至用粗暴的打骂体罚手段强迫子女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这种急于求成的方式无疑忽视了子女正常的自尊和独立的人格的形成,这容易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逆反心理突出,形成残忍、粗暴的性格。一些性格严重扭曲的未成年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犯罪行为,往往与其年少时的经历有关,他们的健全人格以及健康的性格在早起的家庭教育中被摧残。所身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成长。有充分证未92.3%戴秀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报告,2013年戴秀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报告,2013年5月人民网,17岁中学生“徐力杀母案”引起社会各界深刻反思,2007年1月3.监护不力。观察现今的家长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他们或沉溺于玩麻将,或忙于生意,或外出打工。这无疑使得教育子女的责任,全权交给了爷爷奶奶或者学校。等十几岁时再回到父母身边,此时孩子会不适应父母的管教方式,认为父母对自己缺乏必要的情感投资,接受不了家长的教育,就自然的与父母产生隔阂,从而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做出违法的事。孩子这种任意妄为、自由散漫的性格正是由于家长不加干涉教育的态度所导致的。去农村地区调查可以发现,现在的留守儿童正是处无人教管的状态。有关研究表明:91.5%66.2%。戴秀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报告,戴秀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报告,2013年5月4.家长素质偏低。中国独特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教育断层,导致家长的文化素质、世界观、人生观不健全,而家长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自身的道德修养,影响着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长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家长素质偏低使得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种种失误。如一些家长认为钱是万能的,没有钱办不了的事,长此以往,使孩子耳濡目染,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而对金钱趋之若鹜、不择手段。2006年4月25号《齐鲁晚报》报道的一个故事,听到后真是令人发指,无法想像。故事讲了一位母亲将孩子的嘴用针缝死,这不禁让我们疑惑怎样的原因可以让一位母亲做出这样的事,原来是因为儿子拿了4元的零花钱。当面对记者的采访,母亲只是说自己没有文化,这不过是为了孩子好而已。(二)特殊家庭的原因特殊家庭包括由于离婚或者父母亡故等原因造成的家庭不完整,还包括隔代的家庭即孩子交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照看的家庭。这俩种家庭环境是社会中最常见的家庭结构,在不完整的家庭中生活成长的孩子感情是有缺陷的。这导致未成年人容易产生冷漠、自闭、自卑、早熟、残酷的心理,从而与他人发生冲突,产生敌意,长期积攒最终以暴力、攻击性的手段解决问题。这样的家庭,往往父母与子女缺乏沟通,子女在成长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不能够得到父母的指导与教诲,只是一味的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解决,这就酿成无法挽回的错误。因此,。(三)父母的不良行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孩子,如果家长忽视对孩子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势必造成孩子成长过程中关键一环的缺失,孩子将来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影响,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也就不难想象了,而且父母行为不良的家庭中孩子更容易重新犯罪。据英国犯罪学家大卫•P•法灵顿调查:在未成年人犯罪中,只有8.6%的未成年人的父亲没有犯过罪,但是竟有37%,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北京市监狱学会主持的一个课题,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某些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未成年人父亲犯过罪,这样孩子在父母不良言行的耳濡目染下,思想以及行为会受到严重的偏差,一步步走上同样的道路。,母亲犯了罪的未成年人的犯罪比例更高。未成年人分辨是非、控制自己的意志能力弱,所以有过不良行为甚至有过违法行为的父母,把自己的错误认识和行为传授在生活中给自己的子女以消极影响,刺激未成年的孩子模仿学习父母的不良行为。72.3%。戴秀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报告,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北京市监狱学会主持的一个课题,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某些报刊杂志上发表戴秀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报告,2000年7月(四)家庭贫困的原因。一方面正是家庭生计问题使父母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忽视其人格教育和精神关爱。另一方面也使青少年为了养家糊口离开学校流入社会,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未形成前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群以及观念,不可避免的沾染了不良的习惯以及恶性行为。家庭贫困使未成年人深知金钱的重要性,在没有正确的金钱观的引导下,他们使用不得当的错误的或抢劫或盗窃的手段得到金钱.戴秀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报告,戴秀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报告,2000年7月三、减少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一)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法制教育的宣传1.深入调查研究国内外未成年人刑法理论法则,。可以形成未成年人刑法学和犯罪学,但必须是以家庭环境为主要背景的前提下修订的刑法学和犯罪学。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看:=1\*GB2⑴、。深入研究国内外由于各种各样家庭环境而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完善我国关于家庭方面的法规。从法律上规范家庭法,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未成年人家庭环境。 2.从社区开始一步步加强法制教育的宣传工作,使得这个小环境内有良好的法律观念氛围,再一点点扩大影响力,直至全国公民的家庭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当每一位公民都了解并以身作则后,。社区可以多举行社区话剧或者社区演讲活动,并以未成年人法律法规或者家长教育方式为主题。(二)发挥家庭教育功能1.树立尊重未成年人的观念意识,提高自身素质现实中很多案例是父母抱着“望子成龙”或者“严师出高徒”的想法对未成年人进行粗暴的打骂教育。这种教育方式的不恰当,严重的泯灭了未成年人的天性,至使未成年人产生逆反心理以及冷漠的情感,把家长当作仇视的目标,从而走上邪路。因此,家长应从自身做起,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尊重子女的意愿,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对子女思想及行为进行指导。不得不说过去我们严重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往往认为自己的责任只是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而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交给学校。无疑家庭对于。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父母的素质,父母的高素质则可以避免过高或者过低的定位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实践证明高素质的父母更易接受新型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并自觉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时是注重讲求科学方法的是理智、有效的。2.努力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教育引导须在和谐欢乐的分为相爱才能发挥作用,这是科学验证的结论。多举行家庭活动,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这不仅增加了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时间,而且也有利于形成亲密、鼓励、支持的家庭氛围,这无疑降低子女消极颓废一面个性的建立与发展。同时家长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面对问题会互相讨论,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才会对社会有高度的责任心。最近火热的节目《爸爸去哪儿》中,张亮与儿子天天的“朋友”相处方式无疑令很多人羡慕不已,张亮作为爸爸充分尊重儿子的想法,在儿子犯错的时候,以自己的言行来让儿子认识到问题所在,而天天则毫不扭捏的示意对爸爸的支持以及爱意。我想这样的家庭氛围在中国是少见的,中国的爸爸与儿子多为不善言辞的形象。3.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有些犯罪少年之所以非常残忍,与我们的情感教育缺少有一定关系。可以带着孩子去敬老院、孤儿院进行志愿者活动,或者参加一些体验生活的夏令营项目。随着电脑业网络的兴起,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电视剧,他们的精神以及情感被暴力、血腥、黄色等不良信息深深的侵蚀,有的孩子甚至分不清现实与虚幻的生活,做出自杀、或者效仿电视里的情节的事情。电视网络使孩子的情感陷于虚幻中,严重危害其正常的成长,家长必须起到监督引导的作用,让孩子远离不真实的网络,回归真实的生活中。4.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这时父母应适当引导孩子,给予他们对于自身生理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排解心理矛盾。不能因为中国传统的礼义廉耻而羞于对孩子进行生理的教育。在这方面我们需向美国家长学习,他们会领孩子去看性教育电影或者认真解答孩子关于生理的问题,他们是不会避讳这些问题的。只有让孩子了解了这方面的问题,才不会使孩子进入这方面的误区或者产生强烈的好奇,从而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青春期的孩子这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这就需要家长与学校的共同教育引导了。5.加强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继续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已成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这对于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有着积极意义,使得青少年不会过早走向社会。在这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监督作用,培养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同时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舒适的学习环境。从自身做起,多读有益的书籍,自身作则来潜移默化熏陶孩子对读书的兴趣爱好。对于青少年的素质教育,这是一个长远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家庭则是其中的第一个环节,所以家长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家长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还要学习科学的教育方式。对于未成年人教育这个复杂而系统的问题,仅靠学校、政府的努力是不全面的、不系统的,家庭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这个工程中,家长应当负担起第一教育者的责任。除了家长外,学校要彻底改变分数挂帅的错误观点,教育、启发和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实践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协调发展。参考文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