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一、判断题1、当开放贸易时,所有消费者的境况都会得到改善。2、根据简单贸易模型,在贸易发生之前,如果各国的*种商品价格一样,这些国家之间就不会有交换该种商品的动机。3、如果一国中*生产者通过贸易能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则,该国中所有的生产者都会通过贸易来改善自己的境况。4、在两国间均衡贸易价格条件下,一国对*种商品的过度供应必然与另一国对该商品的过度需求相等。5、不存在freelunch,但却存在freetrade。6、一国即便在*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7、根据H—O理论,一国如果比他国拥有更多英亩的土地,该国便是"土地丰富〞的国家。8、在本钱递增的条件下,各国并不一定要完全专业化于一种商品的生产。9、H—O理论假设各国拥有一样的商品偏好。10、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更为细分化的生产要素定义而解决LeontiefParado*。11、Stolper-Samuelson定理认为,贸易将使丰富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低的实际收入,同时使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高的实际收入。12、如果各国的生产技术一样,贸易便不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13、一国的非技术性工人会比技术性工人更加反对贸易自由化。14、大国可投资开展进口替代产业而不是出口产业,进而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15、按照定义,小国的经济增长将不会使贸易条件发生变化。16、青春期是一个贫困化增长的好例子。17、一国生产要素的增长总会使该国更加自给自足,进而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赖。18、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国家一定会降低其公民的生活水平。19、产业内贸易在充分竞争性产业中更为盛行。20、根据H—0理论,各国应进展大量的产业内贸易。21、规模经济是指资源的平衡增长导致平均本钱上升。22、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包括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以及收入分配效应。23、如果瑞士旅行鞋的进口增加,英国皮鞋制造商就会受到损失。24、自由贸易总是一种比征收关税更好的政策。25、从量关税的优越性之一是其保护价值量与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保持同步。26、关税对一个国家来说可能是最优的,但对全球来说不会是最优的。27、关税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要大于它给生产者带来的收益。28、与关税相比,配额给政府官员以更大的管理灵活性。29、只要进口许可证是被拍卖的,配额的福利效应就与关税一样。30、如果一国政府的税收收入很少,它就会倾向于采用关税而不是配额。31、对于进口国来说,自愿出口限制比进口配额效果更差。32、自愿出口限制实际上很少是自愿的。33、对症规则〔specificityrule〕认为,关税通常不是纠正一国经济中扭曲的最正确方法。34、贸易保护的国防理论和国家荣誉理论根本上是次优的。35、如果"learningbydoing〞意味者今天更多的生产会使未来的本钱降低,则最好的政策就是实行保护性关税。36、一些"幼稚产业〞永远也不会成熟。37、出口补贴比出口关税更为常见。38、尽管WTO反对绝大多数的关税,但它仍旧允许进口国征收反倾销税。39、战略性贸易政策和掠夺性倾销是经济战的武器。40、如果一国针对享受补贴的外国出口者征收抵消关税,贸易量及价格将与没有补贴和关税时大致一样。41、贸易歧视是不好的,因为对不同国家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会损失掉很大的全球市场利益。42、关税同盟的建立肯定会增加福利。43、进口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小,关税同盟的收益就越大。44、关税同盟在兴旺国家比在欠兴旺国家更容易取得成功。45、如果禁运国出口供应曲线缺乏弹性,被禁运国进口需求曲线具有弹性,实行出口禁运便会事与愿违。46、对症规则要求取消那些为制止不是因为贸易而导致的污染所设置的关税。47、如果一国对其生产会导致负外部性的商品征收出口关税,该国最终便会便为该商品的进口国。48、最为剧烈的环境问题争论发生于同等兴旺水平的国家之间。49、赋予受害者对空气的产权将有助于解决空气污染问题,而将该产权赋予污染者则不会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50、如果存在一个单一的"全球政府〞,便不再需要用贸易政策来解决环境问题。51、绝大多数的贸易壁垒都保护了大多数人的利益。52、名义保护系数大于1说明政府对消费者利益提供了保护。53、农业产业的收缩会增强该产业集团游说的有效性。54、搭便车问题在小型集团中比在大型集团中更为严重。55、消费品关税低于用于消费品生产的投入品的关税。二、选择题1、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的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的绝对值:A.大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B.小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C.正好等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D.不可度量。2、以下各项中哪一项不会促进国家间木材的贸易?A.贸易前各国木材价格相等。B.追求利润的木材价格套利。C.国家间存在木材供应的差异。D.国家间存在木材需求的差异。3、消费者剩余是:A.消费者为了商品的生产而必须向政府支付的东西。B.消费者通过支付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而得到的收益。C.以下状况给消费者带来的收益:消费者购置商品所需要支付的价格低于他们中一些人愿意以及能够为该商品所支付的价格。D.消费者可以在各种价格水平得到的收益。4、在进展贸易后,一国的收入分配会发生如下变化:A.受到进口品竞争压力的国内生产者受到损失,而出口商品的生产者则会受益。B.作为整体的国家会受益,而个人则会受到损失。C.消费者受损,生产者受益。D.收入由消费者转向生产者。5、如果出口供应比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小,则:A.进口国将不愿进展贸易。B.出口国将不愿进展贸易。C.出口国将得到大局部的贸易收益。D.进口国将得到大局部的贸易收益6、第一位系统地表述比较优势原理的经济家是:A.BertilOhlin.B.EliHeckscher.C.JohnMaynardKeynes.D.DavidRicardo.7、H—O理论说明:A.相对于其他资源,劳动力比较丰裕的国家并不具有比较优势。B.一个劳动力资源对非劳动力资源比率较高的国家,应当减少对国际贸易的参与。C.一个非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将不会从国际贸易中受益。D.国际市场的力量将引导各国专业化于生产和出口大量使用其相对丰富要素的商品。8、如果A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3单位的*产品或3单位的Y产品,B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1单位的*产品或1单位的Y产品,假定劳动是唯一的投入,则:A.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B.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C.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D.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9、对于H—O理论来说,导致不同国家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要素禀赋。B.国民收入。C.技术。D.消费偏好。10、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一国的消费点:A.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方。B.在生产可能性之上或之内。C.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D.位置不可判定。11、在开放贸易后的短时期内:A.所有与衰退产业相关的集团都会受到损失。B.只有那些更密集地使用于衰退产业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C.只有那些更不密集地使用于衰退产业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D.只有本国中最为丰裕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12、墨西哥拥有丰裕的非技术工人,而美国拥有丰裕的技术工人。在开放贸易后,从长期看,非技术工人的工资将:A.在两国都下降。B.在美国下降,在墨西哥上升。C.在美国上升,在墨西哥下降。D.在两个国家都上升。13、以下论断中,错误的选项是:A.消费模式不会影响中性要素的福利收益或损失。B.消费模式会影响所有要素的收益或损失。C.消费模式不会影响最为专业化的要素的收益或损失。D.消费模式不会影响一国整体的福利收益或损失。14、在下述哪一条件中,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将不能成立?A.要素不会在各产业间流动。B.要素在不同国家中具有不同的生产率。C.各国均建立贸易壁垒以阻止自由贸易。D.上述所有3项。15、"在一个贸易快速增长的国家中,新资本的迅速积累会使该国进口更多的自然资源。〞隐含于这一论断的定理是:A.Heckscher—Ohlintheorem.B.Stolper—Samuelsontheorem.C.Rybczynskitheorem.D.Factor-priceEqualizationtheorem.16、如果一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且资本增长的速度快于其他投入品〔如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则,根据贸易理论由此而导致的增长模式为:A.进口替代。B.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其他贸易商品均衡增长。C.出口扩张。D.以上三者都不对。17、"Immiserizinggrowth〞的一个必要条件为:A.国家的增长偏向于出口产业。B.外国对该国的出口需求具有价格弹性。C.国家的消费偏好高度偏向于出口商品。D.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大。18、H——O理论成功的解释了:A.发生于美国之外的产品创新过程和产业的布局与开展。B.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的国家变得更为重要。C.由于在要素禀赋方面的类似性,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在日益增加。D.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工业化国家和开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19、以下产品中,哪一种产品最容易经历一个产品生命周期?A.大米。B.电视机。C.原油。D.矿物。20、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A.富国与穷国之间。B.类似的高收入国家之间。C.开展中国家之间。D.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之间。21、以下哪项陈述最为正确?A.规模经济决定了各国的比较优势。B.规模经济不能决定各国的比较优势,而是将现有的比较优势转变为低价格和产出与贸易的扩大。C.外部经济可以比内部经济更好地解释比较优势,因为外部经济意味着其他竞争公司产出的扩大。D.比较优势可以由内部经济得到最好地解释,因为后者导致了公司生产率的提高和本钱的降低。22、规模经济更容易发生于:A.小规模的纺织业。B.飞机制造业。C.制鞋业。D.小企业。23、在垄断竞争的贸易模型中:A.如果两国拥有同样的总体资本—劳动比率,他们间就不会发生贸易。B.贸易导致了商品品种的增多和规模经济效应的扩大,进而可以带来收益。C.从长期看,厂商可以获利。D.要素禀赋并不能决定产业间贸易的发生。24、在H—O模型中,国际贸易主要基于各国在以下方面的差异:A.技术。B.要素禀赋。C.规模经济。D.产品差异化。25、对于一个小国〔价格承受国〕来说,最优关税为:A.零。B.制止性关税。C.毫无疑问的是正值。D.随着国家需求弹性的增加而增加。26、能给国家带来净福利收益的最优关税要求:A.国家是"价格承受者〞。B.不存在消费者剩余损失。C.贸易伙伴国不会受到关税的伤害。D.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垄断力量。27、关税的设置:A.会带来完全由外国人支付的收入。B.总会提高出口国的国内价格水平。C.与自由贸易相比,会减少"小型〞进口国家的福利。D.总会增加福利。28、一个产业的有效保护率:A.总是高于最优关税率。B.是对设置关税的国家增加就业时机的度量。C.取决于相关产品国内产出占GDP的份额,将大于或小于名义关税率。D.取决于对投入品的关税率,将大于或小于名义关税率。29、大国设置的进口关税:A.会增加国家的福利。B.会减少国家的福利。C.会使国家福利保持不变。D.上述三者都是可能的。30、以下哪一项为哪一项最为正确的?A.进口配额往往产生垄断租金。B.配额制比关税制更有效率。C.与关税制相比,进口配额更适合于在经济情况中使用。D.在竞争条件下,与关税制相比,进口配额可以使与进口品相竞争的生产者获取更大的利润。31、各国政府更倾向于采用配额而不是关税,这是因为:A.配额可以给政府带来更多的收入。B.关税的改变要受到国际贸易协定的严格限制。C.配额制不阻碍国内市场竞争。D.配额制更不利于腐败的政府官员进展寻租。32、在自愿出口限制制度中,与关税制收入相对应的收入的获取者是:A.进口国政府。B.进口国消费者。C.出口国。D.与进口品相竞争的产业。33、面对与进口品竞争的国内垄断者:A.倾向于采用关税而不是对等的配额。B.倾向于采用配额而不是对等的关税。C.不在乎关税与对等配额的区别。D.喜爱自由贸易。34、以下哪项是分配进口许可证的有效方法?A.竞争性拍卖。B.对国内进口者的固定分配。C.资源使用申请程序。D.对外国出口者的固定分配。35、征收旨在抵消国内扭曲不良影响的关税:A.总是会减少净国民福利。B.是一种最优的政策反响。C.对于实现上述目标是无效的。D.比无所作为要好。36、在以下何种情况中,国防理论是正当的关税保护理论?A.当关键商品为可耗竭的矿产资源时。B.当关键商品可以廉价存储时。C.当商品的存储和替代品的生产本钱异常高昂时。D.当担忧会与邻国交战时。37、在以下支持关税的论点中,哪种最适用于贫穷国家?A.保护本国劳工,使之不受国外廉价劳动力的冲击。B.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C.增加国内就业。D.国内税收系统不健全。38、在以下哪种情况中,经济分析〔采用1美元1票的标准〕证明关税将优于其他政策措施?A.开展中政府。B.幼稚产业。C.衰落中产业。D.国家荣誉不高。39、与关税相比,对进口替代品的生产者的补贴:A.与外国出口者无关。B.可防止消费者剩余损失。C.会导致更大的净福利损失。因为消费者必须为其进展支付,而且补贴不能相关税那样带来益。D.当实施补贴国拥有一些垄断力量时,这种补贴要优于关税。40、以下论断中,正确的选项是:A.对任何公司来说,倾销都是一种赔本的冒险活动。因此它只能是一种暂时性的现象。B.公司进展倾销的唯一目的就是将竞争者逐出市场,之后再抬高价格。C.只有当公司可以在不同的市场之间实行价格歧视时,才能进展倾销。否则的话,被倾销者可以将被倾销的商品转销他国以获取利润。D.倾销永远是赢利的买卖。否则没有人会进展倾销。41、1970年,发生了一起针对日本索尼公司的重大倾销诉讼案件。索尼公司以180美元的价格向美国消费者出售日本电视机,同时却以333美元的价格向日本消费者销售同样的电视机。在美国政府的威胁下,索尼公司把为美国进展的生产转移到加利福尼亚进展,但并没有改变在两国的销售价格。本例最好被描述为:A.美国政府对日本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保护。B.持续性倾销。C.掠夺性倾销。D.零星倾销。42、如果外国政府正在对向贵国市场的出口提供补贴,贵国应如何做,以便使本国净福利收益最大化〔假设贵国没有买方垄断力量〕?A.享受廉价进口品。B.通过征收抵消关税进展保护,以便保护本国产业。C.对本国向外国市场的出口提供补贴。D.通过实施进口配额而进展保护。43、进展赢利的持续性倾销的条件是:A.两个市场的需求弹性必须相等。B.两个市场的需求必须都是无弹性的。C.两个市场的需求必须都是具有弹性的。D.外国市场的需求必须比国内市场的需求更加具有弹性。44、政府经常采用促进出口政策的产品是:A.钢铁。B.汽车。C.以上两项。D.以上各项都不是。45、名义保护系数〔NPC〕:A.等于有效保护率。B.等于名义保护率。C.是指作为整体的经济所受保护的程度。D.所度量的是*产业所受到的所有贸易壁垒的的总保护程度,以及对与进口商品相竞争的国内生产者的所有补贴。46、以下哪种论断是错误的?A.从早期开展阶段的对农业征税,转变为在更兴旺经济中的对农业进展保护,可以很容易地为多数派取胜的法则所解释。B.兴旺国家的农业政策会偏向于提高农产品价格,而不是使其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C.通过对工业提供保护,绝大多数国家都对出口农产品进展了隐含的征税。D.对受进口品竞争的农业提供保护,可以局部地被食品自给自足这一流行的政治目标所解释。47、兴旺国家的农业政策倾向是:A.不鼓励贸易和国内生产。B.不鼓励贸易而支持国内生产。C.增加贸易而不鼓励国内生产。D.增加贸易和国内生产。48、对广泛使用贸易壁垒的最为可能的解释是:、A.国内生产者的无知。B.国内消费者的无知。C.出口者的无知。D.贸易官员所使用的福利度量标准不是经济理论分析中所使用的"1美元1票〞的标准。49、在过去40年中,大多数贸易禁运都是由美国进展的,这主要是由于:A.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B.对于相当多的产品,美国都具有高需求和供应弹性,因此,它会对贸易产生影响。C.其他国家不能离开与美国的贸易。D.禁运通常会取得成功。三、简答题1、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所有的劳动力都用来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产量是240吨,B国是100吨;要是两国都生产大米的话,A国能生产1200吨,B国则能生产800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2、假设美国有20个劳动力,中国有100个劳动力,日本有10个劳动力。美国生产每吨大米需要6个劳动力,而生产每吨小麦需要4个劳动力;中国生产每吨大米需要10个劳动力,而生产每吨小麦需要8个劳动力;日本生产每吨大米需要8个劳动力,生产每吨小麦也需要8个劳动力。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各国〔美国、中国、日本〕应该进口什么?出口什么?3、以下是假设的各国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情况〔假设劳动是唯一的投入〕:大米小麦国家投入产出
美国
中国
日本
泰国劳动投入
10
40
10
10总产量
120
200
50
100劳动投入
10
100
10总产量
500
400
20
10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最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如果日本和美国进展粮食贸易,美国应该出口什么?进口什么〔用图说明〕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日本的劳动力增长了50%,对美日两国的粮食贸易模式会产生什么影响?两国的大米、小麦价格会产生什么变化?4、假设中国有100个单位的资本,100个单位的劳动,墨西哥有50个单位的资本,40个单位的劳动。又假设两国只生产两种产品:钢铁、粮食。生产1吨钢铁要用个8个资本,2个劳动,而生产1吨粮食需用2个资本,1个劳动。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Model〕,如果两国发生贸易,中国该向墨西哥出口什么?进口什么?对墨西哥的资本拥有者和劳动者来说,谁会更支持与中国的这种贸易?
由于大量的外来投资,中国的资本在短期内增长了1倍。在国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中国资本的增长对中国的粮食与钢铁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5、设有A、B、C三种产品,生产每100万美元的产品分别需投入以下生产要素:要素
产品劳动〔日〕资本〔万美元〕土地〔平方公里〕A10020010B505005C5005010试分析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分别在哪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各国进口和出口哪种产品的可能性最大?6、:生产每单位*产品需投入2单位劳动,6单位资本;生产每单位Y产品需投入4位劳动,2单位资本。又知,在发生国际贸易前:A国每单位劳动价格为10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20美元;B国每单位劳动价格为6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10美元。试问:
a.用俄林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分析两国将如何进展国际分工?
b.用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分析两国将如何分工?7、美国小麦和布生产行业的投入本钱份额如下:产出
投入1美元
小麦产出1美元
布产出总国民收入总劳动投入
总土地投入
总资本投入0.60
0.10
0.30假设贸易更为自由〔例如,由于国际运输本钱的减少〕趋于提高小麦相对于布的价格,并且美国的反映是出口更多的小麦和进口更多的布。如果各种要素在小麦和布生产行业间完全不可流动,谁将从更加自由的贸易中获益?谁又将受到损害"如果各要素在行业间是完全可流动的,谁将从更加自由的贸易中受益?谁又将受到损害?8、解释以下论点错在何处:"贸易是自我消失的。开放贸易时机使得国家间的价格和本钱相等,而价格和本钱一旦相等,就不再有理由将商品从一个国家运往另一个国家,贸易也就停顿了。〞9、简述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对编制国家的意义。10、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的主要内容。11、说明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关联。12、简述外汇市场的含义。13、简述外汇市场的主要作用。14、试比较套利与套汇的区别。15、简述固定汇率制的优缺点。16、简述浮动汇率制的优缺点。17、汇率波动对经济有何影响?18、试析一国资本流动、通货膨胀、利率变化对本国汇率的影响。19、什么是一价定律?它成立的条件是什么?20、简述购置力平价说的根本内容。21、简述国际收支理论中的休谟机制的主要内容。22、描述浮动汇率制下,货币需求通过汇率的变化来适应货市供应,从而消除国际收支失衡的过程。23、什么是丁伯根原则。24、简述资本管制、货币政策有效性和汇率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25、浮动汇率制度可以隔离外国经济危机的冲击,因而毋需国际经济协调,这种说法有道理吗?26、尝试用博弈论分析法解释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局限之处。27、简述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28、简述国际金本位制及其作用评价。29、阐述浮动汇率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的优劣。30、阐述欧洲货币体系及其主要内容。四、计算题1、假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应分别为:DC=2000-0.02PSC=1200+0.03P
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以下问题:⑴贸易前中国汽车的产量与价格。⑵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出口量,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及厂商的福利影响。⑶中国对汽车征收每辆3000美元的进口税,国内汽车的产量及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和厂商的福利变化。
⑷中国为汽车进口设定150单位的配额限制,国内汽车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变动。⑸中国给国内汽车制造商每辆3000美元的生产补贴,这时国内汽车的产量、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变动。⑹如果政府的政策目标是保护国内汽车制造业,你认为应该实行哪一种政策?在实践中会有什么问题?2、两国贸易模型:中国和美国请计算:⑴贸易前,两国汽车的均衡价格和产量。⑵a.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市场汽车的均衡价格、各国的产量及贸易量〔不考虑运输本钱〕。b.自由贸易给两国的福利带来的影响。⑶a.中国对汽车进口征收3000美元的单位税,这时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b.关税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国内消费者和中国政府的福利带来的影响如何?c.关税的福利净损失〔与自由贸易相比〕。⑷a.美国为每辆出口的汽车提供3000美元的补贴,这时各国汽车的价格、产量和贸易量。b.对每个国家的消费者、政府及厂商的福利影响。⑸a.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100,这时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量。b.与自由贸易相比,各国消费者、厂商的福利变动情况。c.如果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150,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量。
⑹a.中国政府给国内汽车制造商提供3000美元的单位补贴,两国汽车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d.与自由贸易相比,各国消费者、厂商的福利变动情况。e.比较它与关税、进口配额的福利影响。3、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法国牛肉为每吨2625美元,而国际牛肉市场的价格为每吨2000美元。在自由贸易下,法国自己生产100万吨,从国际市场上进口50万吨。法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农民利益规定了3000美元的保护价格,结果牛肉生产增至120万吨,并向其他国家出口了30万吨。试用图和数字估计法国政府、农民、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福利变动。4、在两个国家的贸易模型中,设A、B两国对商品*的供应需求分别为A国:SA=10PDA=-20P+90B国:SB=10P+30DB=-20P+60⑴求两国自由贸易下商品*的均衡价格及贸易量。⑵假设A国对商品*征收每单位0.5元的进口关税,两国的国内价格、生产量和贸易量有什么变化?⑶如果B国对商品*的生产者提供每单位0.5元的生产补贴,两国的国内价格、生产量和贸易量又会发生什么变化?⑷在以上三种情况下,哪种政策对A国最有利,哪种政策对B国最有利?5、假设中国分别向日本与美国出口大力牌球鞋,中国的出口供应曲线为:S=-20+6P,日本与美国的进口需求曲线分别为:Dj=40-2P和Dus=60-2P由于中美在政治上的分歧,美国决定对中国实行贸易制裁,取消从中国进口球鞋,但日本不参与制裁,请估计这一行为对中美日各国利益的影响,并用图表示。6、假定A国*工业进口生产要素Y,且A国无论在*的产品市场还是在Y的要素市场都是小国,请根据以下信息求*工业的有效保护率。自由贸易价格名义关税率最终产品*
生产要素Y〔仅投入*工业〕$100
$7019%
10%7、在李嘉图模型中,设A、B两国都有10万名劳动力,如果所有劳动力都用来生产小麦,A国的产量是50万吨,B国的产量是30万吨;如果都用来生产棉花,A国的产量为2万吨,B国的产量为6万吨。请用图表示自由贸易条件下,A、B两国棉花在市场的总供应和需求情况,并求出均衡的国际棉花价格和A国的进出口量。8、下面三个饮料出口商中,哪一个在美国市场上犯有倾销罪?①万岁啤酒厂〔日本〕②蒂帕·劳里公司〔英国〕③比格·里德公司〔加拿大〕单位平均本钱
啤酒的国内销售价格
啤酒的出口销售价格
运到美国时的价格10美元
10美元
11美元
12美元10美元
12美元
11美元
13美元10美元
9美元
9美元
10美元9、请你把美国征收食糖关税的福利影响用数量来表示。在征收进口
税时的情况估计在没有关
税时的情况世界市场价格〔在纽约交货〕
关税
国内价格
美国消费〔每年10亿磅〕
美国生产〔每年10亿磅〕
美国进口〔每年10亿磅〕每磅0.10美元
每磅0.02美元
每磅0.12美元
20
8
12每磅0.10美元
0
每磅0.10美元
22
6
16根据上表数据,请计算:
⑴美国消费者从取消关税中的收益;⑵美国生产者从取消关税中的损失;⑶美国政府关税收入的损失;⑷对美国国民福利的净影响。10、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在织布工业中的每1美元的产品可作如下划分:增值40美分,购置棉纱30美分,购置其他纤维30美分。假设对布的进口规定征收25%的从价关税,对棉纱进口征收1/6〔16.7%〕的从价关税,请将1.25美元〔以前不征收关税时的1美元布加布的关税〕含关税影响的单位价值划分为增值、棉纱付款额和其他纤维付款额。然后计算实际保护率。11、下表给出了美国对摩托车进口征收5%的关税以及不征收关税时的有关数据:在征收5%关税下的
当前情况在不征收关税下的
估计情况摩托车的世界市场价格〔旧金山CIF价〕
按5%征收的关税
美国国内价格
美国每年买进车辆数
美国每年制造车辆数
美国每年进口车辆数每辆2000美元
每辆100美元
每辆2100美元
100000
40000
60000每辆2050美元
0
每辆2050美元
105000
35000
70000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⑴美国消费者从取消关税中取得的利益:⑵美国生产者由于取消关税而受到的损失;⑶美国政府关税收入的损失;⑷对整个美国的净福利影响。为什么对美国的净福利影响与18题的结果截然不同?12、*小国能够以每单位10的国际价格进口*种产品。这种产品在该国内的供应曲线为S=50+5P,需求曲线为D=400-10P。另外,每1单位的产品能够产生价值为10的边际收益。
a.试计算对每单位进口产品征收5个单位的关税给社会福利造成的全部影响。
b.计算5单位的生产补贴给社会福利造成的全部影响。
c.为什么生产补贴产生的社会福利所得比关税多?
d.最优生产补贴是多少?13、假设本国对小麦的需求曲线为
D=100-20P
供应曲线为
S=20+20P
推导并绘出本国的进口需求曲线。没有贸易时,小麦的价格时多少?14、在22题的根底上参加外国,其需求曲线为
D*=80-20P
供应曲线为
S*=40+20P
a.推导并绘出外国的出口供应曲线,同时计算没有贸易时外国的小麦价格。
b.现在允许本国和外国进展贸易,且运输本钱为零。试述并绘出自由贸易时的均衡点,与之对应的世界价格是多少?贸易量又是多大?15、在13、14题的根底上,假设本国对进口小麦征收0.5的从量税
⑴确定并绘出关税对以下各项的影响:
a.各国的小麦价格;
b.各国对小麦的需求量和供应量;
c.贸易总量。
⑵确定关税对以下各社会集团的福利影响:
a.与进口产品竞争的国内生产者;
b.本国消费者;
c.本国政府。
⑶画图说明并计算贸易条件改善所得、效率损失和关税对社会福利的总影响。16、假定艾瑟瑞马是个"小国〞,无法影响国际价格。该国以每袋10美元的价格进口花生。其国内需求曲线为D=400-10P,供应曲线为S=50+5P。确定自由贸易的均衡点。然后,计算并绘出把进口配额限制在50袋时对以下各项的影响:
a.本国价格的增幅。
b.配额租金。
c.消费扭曲损失。
生产扭曲损失。17、A、B两国国内的钢铁需求曲线方程和国内钢铁厂商的供应曲线方程如下:
A国国内钢铁的需求曲线方程为:P=-1/20×Q+4,
A国国内钢铁的供应曲线方程为:P=1/20×Q;
B国国内钢铁的需求曲线方程为:P=-1/60×Q+5/3,
B国国内钢铁的供应曲线方程为:P=1/60×Q-1/3。
假设世界由A、B两国组成,两国间钢铁可以进展自由贸易,且不存在包括运输费用在内的任何交易本钱。试求:
⑴自由贸易后的国际钢铁价格和国际钢铁贸易量;
⑵自由贸易引起的世界总福利的增量及增量在A、B两国间的分配;
⑶就钢铁自由贸易对A、B两国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作定性和定量分析。参考答案一、判断题二、选择题
1.A2.A3.C4.A5.C
6.D7.D8.A9.A10.B
11.A12.B13.A14.D15.C
16.C17.A18.D19.B20.B
21.B22.B23.B24.B25.A
26.D27.C28.D29.D30.C
31.B32.C33.B34.A35.D
36.C37.D38.A39.B40.C
41.B42.A43.D44.C45.D
46.A47.B48.D49.B三、简答题1.由于A国每名劳动力可以生产10吨大米,而B国每名劳动力可以生产16吨大米,所以B国在大米生产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又由于A国大米的相对价格〔PR/PC〕为1/5,而B国大米的相对价格〔PR/PC〕为1/8,,B国大米的相对价格低于A国,所以B国在大米生产方面也拥有比较优势。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图示如下。2、由于生产1吨大米的时机本钱,在美国为1.5吨小麦,在中国为1.25吨小麦,而在日本为1吨小麦,因此,日本的时机本钱最低,日本应该出口大米;相反,生产1吨小麦的时机本钱,美国为为2/3吨大米,中国为0.8吨大米,而日本为1吨大米,美国小麦的时机本钱最低,所以美国应该出口小麦。至于中国,如果国际市场1吨小麦换回的大米多于0.8吨,中国就应该出口小麦,进口大米;反之中国就应该出口大米,进口小麦。
3、a.由于投入每单位劳动能生产大米的数量,美国为12单位,中国为5单位,日本为5单位,泰国为10单位,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最高,因而美国在大米的生产方面拥有绝对优势;从生产1单位小麦的时机本钱看,美国为0.24单位大米,中国为1.25单位大米,日本为2.5单位大米,泰国为5单位大米。泰国小麦的时机本钱最高,反过来,泰国大米的时机本钱最低,因而,泰国在大米生产方面拥有比较优势。
b.如果美国和日本进展粮食贸易,因美国1单位小麦的时机本钱仅为0.24单位大米,而日本为2.5单位大米,所以,美国应该出口小麦,进口大米〔图略〕。
c.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日本的劳动力增长了50%,在劳动是唯一要素的假设下,意味着日本的大米和小麦需求规模增大了50%,因而美国出口小麦,日本出口大米的贸易模式不会发生变化,但由于日本在大米生产方面有比较优势,所以,国际大米价格将下降,而小麦价格会上升。
4、根据题意,中国是一个劳动丰富的国家,而墨西哥是一个资本丰富的国家;同时,钢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粮食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a.根据H—0贸易模型,如果两国发生贸易,中国将向墨西哥出口粮食,并从墨西哥进口钢铁;
b.墨西哥出口钢铁,进口粮食的结果是:国内充裕要素资本的价格上升,而稀缺要素劳动的价格下降。因而,对墨西哥的资本所有者和劳动所有者来说,资本拥有者会更支持与中国的贸易。
c.如果中国的资本在短期内增长了1倍,中国将成为资本丰富的国家,而墨西哥则变为劳动丰富的国家。在国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中国的资本增长将使国内的钢铁生产增加,粮食生产减少。5、根据题意,A为土地密集型产品,B为资本密集型产品,C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根据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国情的差异,中国在C产品方面有比较优势,美国在A产品方面有比较优势,而日本在B产品方面有比较优势。因此,中国出口C产品的可能性最大,美国出口A产品的可能性最大,而日本出口B产品的可能性最大。在进口方面,中国进口B产品的可能性最大,日本进口A产品的可能性最大,美国进口C产品的可能性最大。
6、根据题意,*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A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B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
a.根据要素禀赋理论,A国将生产和出口Y产品,进口*产品,而B国将生产和出口*产品,进口Y产品。
A、B两国生产*和Y产品的本钱比较
国家产品资本
单位劳动
单位资本
价格劳动
价格单位本钱
A*6220美元100美元320美元
Y24440美元
B*6210美元60美元180美元
Y24260美元
由于A国*、Y两种产品的本钱比率〔320/440=104/143〕大于B国*、Y两种产品的本钱比率〔180/260=99/143〕,根据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A国在*产品方面处于比较本钱劣势,因而A国应出口Y产品进口*产品。
①缅甸在稻米和布的生产方面均布具有绝对优势。
②缅甸在稻米生产方面有比较利益,而在布的生产方面没有比较利益。
③如果没有国际贸易,缅甸国内稻米和布的交换比例是1:0.75。
④如果开展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条件〔1蒲式尔稻米可交换布的码数〕将位于区间〔0.75,1〕。
7、a.如果各种生产要素在小麦和布生产行业间完全不可流动,美国出口小麦和进口布的结果是,使用于小麦生产行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的所有者将受益;而使用于布的生产行业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的所有者将受损。
如果各要素在行业间是完全可流动的,则出口行业(小麦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土地——的所有者将受益,而进口行业(布的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将受到损害。
8、根据H—O贸易模型,只要H—O理论的所有假设均得到满足,贸易充分进展的结果却能使得国家间的价格和本钱相等,但由于贸易是使得国家间同种产品价格和本钱相等的原因,或者说国家间同种产品的本钱和价格的相等是通过贸易来维持的,所以,一旦停顿贸易或贸易的规模小于自由贸易时的规模,国家间的本钱和价格差距又会拉大,要知道国家间本钱和价格差距存在的原因在于国家间的要素禀赋差异。9、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它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展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藏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综合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构造及储藏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制定对外经济政策,分析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根本经济因素,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并为其他核算表中有关国外局部提供根底性资料。10、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都包括三大局部,即经常工程、资本和金融工程以及错误和遗漏工程。经常工程通常设以下四个子帐户:商品、效劳、收入〔包括雇员报酬和投资收入〕和经常转移。资本和金融工程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资本转移以及非生产性金融资产的获取或者处置;二是金融资产和负债,其中又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藏资产四局部。11、一个经济体外部均衡直接表现为国际收支的平衡,它是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就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看:〔1〕内部均衡,即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增加就业三大目标的实现是外部均衡的根本保证。国内经济失调必然造成国际收支失衡。〔2〕国际经济活动是一国总体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国际收支会影响宏观经济总体平衡,可以从三方面加以说明。首先,进口贸易和资本流动引起的国际收支变动与国家财政收支严密相连;其次,国际收支通过外汇储藏的增减是影响国内信贷量的重要因素;再次,贸易收支的顺差或逆差意味着国内商品供应的减少或者增加,从而影响实物市场;最后,以上三者都会影响到通货膨胀率。12、外汇市场是指进展外汇买卖的交易场所或网络,是外汇供应者、外汇需求者以及买卖外汇的中介机构所构成的买卖外汇的交易系统。通常外汇市场都是无形市场,它主要是指外汇供求双方在特定的地区内,通过现代化的电讯设备及计算机网络系统来从事外汇买卖的交易活动。按照外汇交易参与者的不同,外汇市场又可以分为外汇批发市场和外汇零售市场。批发的外汇市场是特指银行同业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除了银行间交易的外汇市场外,银行同一般客户之间进展外汇交易的市场即为零售外汇市场,也称广义外汇市场。13、国际清算:国际经济交易的结果需要债务人向债权人进展支付,只要债权人和债务人使用的是不同国家的货币,则需要在外汇市场进展兑换。套期保值:是通过卖出或买入等值远期外汇,轧平外汇头寸来保值的一种外汇业务。进出口商从签订进出口合约到实际支付或收款,通常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由于外汇市场中汇率的易变性,因此,外币债权人和债权人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于是就需要对这些货币资产进展套期保值,以确保该项资产没有净头寸。外汇投机:是指据对汇率变动的预期,有意保持*种外汇的多头或空头,希望从汇率变动中赚取利润的行为。14、套汇是指利用不同地点一样货币在汇率上的差异进展贱买贵卖,从中套取差价利润的一种外汇交易。套利是指利用不同国家或地区短期利率的差异,将资金由利率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利率高的国家或地区进展投资,以赚取利率差额的一种外汇交易。套汇分直接套汇和间接套汇。直接套汇,也称双边或两角套汇,是指利用两个外汇市场上的*种货币汇率的差异,在*个市场上低价买进而在另一个市场上高价卖出同一种货币,即"贱买贵卖〞,以赚取差价的行为。间接套汇,又称三角套汇,是指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不同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差异,同时在三个市场上高卖低买,从中赚取汇率差价的行为。15、优点:〔1〕便于从事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和国际投资的经济主体核算本钱和利润;〔2〕使这些经济主体面临外汇风险减小;〔3〕能促进世界经济开展。缺点:根本上不能发挥其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牺牲内部平衡的可能易受到游资成心冲击,而造成国际金融制度的动乱和混乱。16、优点:发挥了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当国际收支失调不严重无须调整时,不需要牺牲内部平衡来换取外部平衡。减少了对外汇储藏的依赖,防止债务国外汇储藏流失。缺点:由于汇率变动给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和国际投资各经济主体计算本钱利润带来不便,加剧了他们承受的由于汇率变动带来外汇风险,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开展;为投机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助长了投机活动。17、汇率的波动对于一国经济的影响可以分对内、对外两个方面来理解:对外的影响主要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平衡;对内的影响包括对国内物价、利率等到的影响。首先,对国际收支的影响。〔1〕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使得进出口商品的价值升高或降低,使得国内外居民对进出口商品需求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进出口规模和贸易收支。〔2〕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无形贸易收支。一国货币汇率下跌使外币购置力相对提高,本国产品的劳动力相对低廉,促进旅游和其他劳务活动的开展。〔3〕对国际资本流出或流入的影响:如果一国货币贬值未到位,国内资本持有者和外国投资者会将资本撤离该国。〔4〕对官方储藏的影响:汇率变动通过资本转移和进出口贸易增减直接影响官方储藏的增减。其次,对国内经济的影响。〔1〕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汇率降低有利于出口,使国内商品减少,货币供应增加,商品价格上涨,同时进口商品本币价格上升,带动同类商品价格上升。〔2〕对就业和收入的影响。汇率降低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是资源向出口商品部门转移,并推动进口替代品部门的开展,增加就业,提供高民收入。最后,对国际经济的影响。汇率变动加深西方国家争夺销售市场的斗争,影响国际贸易的正常开展。18、资本流动会影响汇率。当外国资本流入本国〔如外国人购置本国债券〕时,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汇供应扩大,对本国货币需求会增加,从而汇率会朝着本国货币升值的方向变动。通货膨胀会影响汇率。如果美国发生通货膨胀,外国对美国的出口会增加,减少从美国的进口,于是外汇市场上美元供应会增加,需求会减少,于是汇率会朝着美元贬值的方向调整。利率变化也会影响利率,如果本国利率上升,外国资金就会流入本国,购置本国资产,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币将会升值。19、如果不考虑交易本钱等因素,以同一货币衡量不同国家的*种可贸易商品的价格应该是一致的,这就是开放条件下的一价定律。一价定律成立的条件:〔1〕进展商品套购活动时,除商品的买卖以外,还必须进展不同货币间的买卖活动,假定外汇市场上交易活动并不产生汇率风险;假定跨国套购活动不存在许多特殊的障碍,例如进口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等。20、购置力平价说有两种形式,即绝对购置力平价〔AbsolutePPP〕和相对购置力平价〔RelativePPP〕。〔1〕绝对购置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是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里所具有购置力之比,这就构成两国货币交换的根底。而一国货币购置力的大小是通过该国物价水平的上下表现出来的。〔2〕相对购置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同两国价格水平的变化保持一致,汇率的变化取决于两国通货膨胀的差异,假设本国的相对价格水平上升,本国货币购置力就会下降,这时市场力量会促使汇率回到购置力平价相一致的水平。21、休谟机制又称"物价—铸币流动机制〞,是18世纪中期DavidHume提出。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在金本位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就意味着本国黄金的净输出,由于黄金外流,国内黄金存量下降,货币供应就会减少,从而引起国内物价水平下跌。物价水平下跌后,本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就会提高,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的竞争能力就会下降,于是出口增加,进品减少,使国际收支赤字减少或消除。22、描述浮动汇率制下,货币需求通过汇率的变化来适应货市供应,从而消除国际收支失衡的过程。吸收分析法的根本公式来自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M,用A代表总支出,则得到CA=Y-A——dCA=dY-Da。也就是说,当一国贸易收支外于失衡状态时,可通过改变国民收入或国内吸收的方法来加以调节。所以弹性分析方法中,货币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其对国民收入和吸收的影响效果比较,其中货币贬值对吸收的影响可分解为两局部:〔1〕是贬值后收入和吸收的影响,即收入变动的"引致支出〞效应,该效应可表示成adY,a为边际吸收倾向,它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投资倾向之和;.〔2〕是贬值对吸收的直接影响效应,该效应可表示为dad。将da=ady+dad代入dca=DY,得到dca=(1-a)dy-dad,只有当〔1-a〕dy>dad时,贸易收支方能得到改善。23、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最早提出了将政策目标和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正式模型,他指出要实现几种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几种有效的政策工具。如果在两个目标、两种工具的情况下,只要决策者能够控制这两种工具,而且每种工具对目标的影响是独立的,决策者就能通过政策工具的配合到达理想的目标水平。丁伯根原则指出了运用N种独立的工具进展配合,以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这一结论对于经济政策理化具有深远的意义。24、〔1〕三元悖论,也称为三难选择,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2〕三者之间的选择关系,根据三元悖论,在资本流动、货币政策有效性和汇率制度三者之间只能进展以下三种选择:第一,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发挥汇率的调节作用,实际上是以牺牲稳定的汇率为代价来到达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资本的完全流动性。第二,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实行资本管制。大多数开展中国家,比方中国,就是实行这样的政策组合。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需要实行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来维持对外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监管能力较弱,无法对自由流动的资本实行有效的管理。第三,维持资本的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25、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浮动汇率确定可以起到"隔离墙〞的作用,它可以隔离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在国际间的传递,使本国经济活动免受外国经济扩张和收缩的影响,货币政策能够独立的发挥其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即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受外国经济金融态势及他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冲击和影响而"遗世独立〞。利用IS-LM模型进展扩张性货币政策所带来的"与邻为壑〞的结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当本国的经济政策损害他国利益时可能引起国际争端。另一方面,本国的政策效果也可能受到国外政策的影响,如本国资金将会大量外流抵消新增货币量,减弱政策效果。因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依然需要进展国际经济协调。26、以"囚徒困境〞这个例子而言,两国选择合作,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得到〔-8,-8〕的结果,比通过"占优策略〞选择的都采取紧货币的政策能到达的〔-9,-9〕要好,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即双方是否能按照约定好的政策行事。从下面的矩阵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一方背叛,比方本国采取紧货币的政策,而外国按照约定采取了松货币,则本国将得到-7的更好结果,而外国受到损害变成-10。而受到侵害的一方会立刻采取报复行措施,也转而用紧货币政策,则最终还是在〔-9,-9〕上形成均衡。所以,在实际中,国际经济的协调受到各方面利益、权势、诚信等影响,很难达成。27、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MonetarySystem〕,是指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机构。它是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所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手段来源、形式和数量、为世界经济开展提供必要充分的国际货币,并规定国际货币及其同各国货币相互关系的准则。〔2〕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以确促世界的稳定和各国经济的平衡增长。〔3〕确立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商机制及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28、金本位制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为本位货币,并建立起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间固定兑换关系的货币制度。它经历了三种形态:〔1〕金币本位制:这是金本位制的最初形态。〔2〕金块本位制:这是在金币本位制崩溃以后出现的一种货币制度。〔3〕金汇兑本位制:是与金块本位制同时盛行的货币制度。金币本位制始于1816年的英国,到1914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终止。"一战〞完毕后,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的货币制度开场流行。国际金本位制对世界经济的开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首先,有利于保持各国货币对外汇率和对内价值的稳定。其次,为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创造有利条件。最后,有利于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它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货币的供应受到黄金数量的限制,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二是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由于黄金输出、货币紧缩以及有可能出现的国内经济活动被迫服从外部平衡的需要而引起国内经济的恶化。当失业增加和经济增速下降时,一国国际收支的逆差需要长期的调整过程才能逐步改善。29、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这两类汇率制度,各自有并不同的优点和弊端。终究哪类更适合国际经济运转的要求,是国际经济学界一个长期争议的问题。〔1〕主张浮动汇率制的观点认为,浮动汇率有着许多固定汇率制所没有的优点。第一,自动的调节机制;第二,明显的政策优势;第三,较高的市场效率。第四,对外汇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动乱的制约〔2〕主张固定汇率制的观点,其主要根据在于:第一,较低程度的不确定性;第二,较少的不稳定投机;第三,标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30、1979年正式建立的欧洲货币体系是欧洲经济一体化实践的内在要求,它与关税同盟及其共同农业政策一道,构成了欧共体得以稳固的安康开展的三大支柱,又是为了摆脱美元波动对该地区国家经济冲击而采取的共同措施。EMS由三个有着有机联系的局部构成:其一,欧洲货币单位。ECU作为该货币体系运转的根底,是由EMS各成员国货币按一定比重构成的一篮子复合货币。其二,欧洲货币合作基金要用于干预汇率和向成员国提供相应的贷款,以稳定外汇市场,度过暂时性的国际收支困难,保证欧洲货币体系的运转。其三,欧洲货币汇率运行机制。作为EMS的中心,以实行稳定的汇率体系。各参与国的货币之间保持一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允许相互间货币上下保持2.25%的波动幅度;对ERM以外国家的货币则实行联合浮动。综上所述,EMS是一个以ECU为核心,以ERM为主体,以信贷体系为辅助手段的区域性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它与国际金本位制下严格典型的固定汇率制的最大区别,首先在于它是以特定经济条件为客观根底,人为制定并共同执行的、为保持汇率稳定而形成的;其次在于它的这种固定汇率制度的可调整性,有别于国际金本位制的严格固定而有序变动特征。四、计算题1、⑴贸易前中国汽车的产量1680单位,价格为1.6万美元。
⑵自由贸易下中国的汽车产量为1500单位,进口量为300单位,自由贸易使国内消费者的福利增加1044万美元,厂商的福利减少954万美元。
⑶假设中国对汽车征收每辆3000美元的进口税,则中国汽车的产量为1590单位,进口量为150单位;与自由贸易相比,国内消费者福利损失531万美元,厂商的福利增加463.5万美元。
⑷假设中国对汽车进口设定150单位的配额限制,则国内汽车的价格为1.3万美元,产量为1590单位,进口量为150单位;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的福利损失531万美元,政府的福利没有变化,厂商的福利增加463.5万美元。
⑸假设中国给国内汽车制造商每辆3000美元的生产补贴,这时国内汽车的产量为1590单位,进口量为210单位;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的福利不变,政府的补贴支出为477万美元,厂商的福利增加463.5万美元。
⑹如果政府的政策目标是保护国内汽车制造业,政府应该实行生产补贴的政策,因为生产补贴政策只引起生产效率的损失,而关税和配额除引起生产效率的损失外,还会引起消费效率的损失。但在实践中,生产补贴容易受到政府财政能力的制约,而关税不仅不会增加政府支出,还可以使政府收入增加,政府掌握的配额如果进展拍卖,拍卖的收入假设上缴国库,也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此题图形省略。
2、⑴贸易前,中国汽车的均衡价格PC=1.6万美元,汽车产量SC=1680单位;美国汽车的均衡价格PA=1.0万美元,汽车产量SA=1600单位;
⑵a.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中国的汽车进口需求曲线EDC=800-0.05P,美国的汽车出口供应曲线ESA=-400+0.04P,国际市场汽车的均衡价格PW=4/3万美元,汽车贸易量T=400/3单位,中国汽车的产量SC=1600单位,美国汽车的产量SA=5000/3单位。
b.自由贸易给中国带来的福利为17.78万美元,给美国带来的福利为22.22万美元。〔使世界总福利增加40万美元〕
⑶a.如果中国对汽车进口征收3000美元的关税,这时中国的汽车产量为1640单位,国内汽车价格为1.47万美元,美国的汽车产量为1633单位,美国国内的汽车价格为1.17万美元,中美两国间的汽车贸易量为66.67单位。
b.关税使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福利增加226.8万美元,消费者的福利减少240.8万美元,政府收入增加20万美元。
c.与自由贸易相比,关税造成的福利净损失为-6万美元,也就是说,关税使社会增加6万美元。
⑷a.如果美国为每辆汽车出口提供3000美元,这时美国汽车的价格为1.5万美元,产量为1700单位,中国汽车的产量为1560单位,价格为1.2万美元;两国间的汽车贸易量为200单位。
b.美国每辆汽车3000美元的出口补贴使其消费者的福利损失252.78万美元,生产者的利润增加280.56万美元,政府的支出增加60万美元;中国的消费者也因美国的出口补贴增加福利232.89万美元,但生产者剩余损失210.67万美元,政府收入不变。
⑸a.如果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100,这时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为1.4万美元,产量为1620单位;美国汽车的价格为1.25万美元,产量为1650单位。
b.与自由贸易相比,中国汽车厂商的福利增加107.33万美元,消费者的福利损失115.11万美元;而美国的情况正好相反,消费者的福利增加128.47万美元,厂商的福利减少138.19万美元。
c.如果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150,由于这一配额大于自由贸易下中美两国间的汽车贸易量〔400/3〕,因而它对中美两国的汽车市场的价格和产量没有影响。
⑹a.如果中国政府给国内汽车制造商提供3000美元的单位补贴,则中国的汽车产量为1660单位,价格为12333.33美元;美国的汽车产量为1646.67单位,价格为12333.33美元;中美两国间的汽车贸易量为93.33单位。
b.与自由贸易相比,中国消费者的福利增加174.33万美元,生产者的福利增加326万美元;美国消费者的福利增加154.33万美元,生产者的福利损失165.67万美元。
c.如果中国对每辆汽车征收3000美元的进口关税,国民福利净增6万美元;与3000美元进口关税等效的汽车进口配额,如果配额归国人所有,其国民福利净影响与关税一样;而每辆汽车3000美元的生产补贴能使国民福利净增2.33万美元。
3、根据题意,可将法国政府对牛肉实施保护价格前后国内牛肉的产销情况图示如下:
由上图可知,法国政府实施3000美元的牛肉保护价格后,法国政府收入损失〔b+c+d+e〕为3亿美元,农民福利增加〔a+b+c〕为11亿美元,消费者福利损失〔a+b+e+f〕为12亿美元。因而,整个福利净损失〔b+d+2e+f〕为4亿美元。
4、解:由于A国贸易前*的国内均衡价格PA大于B国贸易前*的均衡价格PB,所以如果允许自由贸易,A国将进口*产品,B国将出口*产品。根据题意,A国的进口需求曲线EDA=-30P+90,B国的出口供应曲线ESB=30P-30。
⑴两国自由贸易下商品*的均衡价格P=2,贸易量T=30;
⑵如果A国对商品*征收每单位0.5元的进口关税,设B国的国内价格为P1,则,A国的国内价格将为P1+0.5。根据题意B国在价格为P1时的出口量正好等于A国在价格为P1+0.5时的进口量,也就是说,
-30(P1+0.5)+90=30P1-30
所以P1=7/4
因此,A国*的国内价格为9/4,B国的国内价格为7/4;A国*的产量为22.5,B国*的产量为47.5;两国间*的贸易量为22.5。
⑶如果B国对商品*的生产者提供每单位0.5元的生产补贴,则B国的供应曲线SB的方程变为SB*=10(P+0.5)+30,B国的出口供应曲线ESB也因此变为ESB*=30P-25
开展贸易市场均衡后,EDA=ESB*
所以,-30P+90=30P-25
由此,P=23/12
这样在B国提供生产补贴后,两国的国内价格均为23/12,A国*的产量为115/6,B国*的产量为325/6,两国间*的贸易量为65/2。
⑷相对于贸易前,在第⑴种情况下A国国民福利净增15,在第⑵种情况下A国国民福利净增19.69,在⑶种情况下A国国民福利净增17.6,因此,第⑵种情况对A国最有利;对B国来说,与贸易前相比,第⑴、⑵、⑶三种情况分别使国民福利净增15、8.44、11.36,因此,第⑴种情况对B国最有利。
5、中国面临的总进口需求曲线为
ED=DJ+DUS=100-4P⑴
又知中国的出口供应曲线为
ES=-20+6P⑵
联解方程⑴和⑵,得出中国得出口价格P=12,出口总量T=52单位,其中出口日本16单位,出口美国36单位。
如果美国对中国进展制裁,不从中国进口球鞋,则中国仅对日本出口,出口价格P=7.5,出口量T=25。
由此可计算,因美国得贸易制裁,从球鞋贸易中,
中国福利净损失〔52+25〕×〔12-7.5〕×〔1/2〕=173.25
日本福利净增加〔25+16〕×〔12-7.5〕×〔1/2〕=92.25
美国福利净损失36×〔30-12〕×〔1/2〕=324
6、因为A国无论在*产品还是Y要素方面在国际市场上均为小国,则,对*产品征收19%的名义关税后,*产品的国内价格将上升为119美元;对Y要素征收10%的名义关税后,生产要素Y的价格将上升为77美元。
由于在征收关税前,*产品的增加值V1=100-70=30美元
在征收关税后,*产品的增加值V2=119-77=42美元
所以*工业的有效保护率为:
ERP=〔42-30〕÷30×100%=40%
7、根据题意,在贸易前,A国1吨棉花=25吨小麦〔PC/PW=25〕,B国1吨棉花=5吨小麦〔PC/PW=5〕,所以,A国在小麦方面有比较优势,而B国在棉花的生产方面有比较优势。
A、B两国棉花的总需求曲线为:DCA+B=DCA+DCB=-0.2(PC/PW)+8.2
同样根据题意可得,A国棉花的供应曲线SCA=2(当PC/PW≥25时),
B国棉花的供应曲线SCB=6(当PC/PW≥5时)。
所以,A、B两国棉花的总供应为SCA+B=SCA+SCB是一个分段函数
当PC/PW<5时,SCA+B=0;
当5≤PC/PW<25时,SCA+B=6〔仅B国生产棉花〕
当PC/PW≥25时,SCA+B=6+2=8〔A、B两国同时生产棉花〕
因为,在自由贸易下,SCA+B=DCA+B
所以,SCA+B=-0.2(PC/PW)+8.2
显然,当棉花价格PC/PW=5时,棉花的总需求DCA+B>SCA+B〔7.2>6〕,所以国际棉花价格PC/PW一定大于5;当棉花价格PC/PW=25时,棉花的总需求DCA+B=3.2又小于棉花的总供应〔3.2<6=,所以,棉花国际价格PC/PW∈(5,25)。而当棉花价格PC/PW∈(5,25),棉花的总供应为6,所以国际棉花价格PC/PW必定满足条件:
-0.2(PC/PW)+8.2=6
解上述方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军方枪支管理办法
- 农业两区管理办法
- 农场牧业管理办法
- 农村供电管理办法
- 农村柚子管理办法
- 农村餐饮管理办法
- 农药销售管理办法
- 农资直销管理办法
- 冲洗装置管理办法
- 出差用餐管理办法
- 食品供应链食品安全员职责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小学生手工面条课件
- 《无人机介绍》课件
- 2025年陕西榆林市榆神煤炭榆树湾煤矿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苏州市厂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工业建筑钢结构厂房施工方案组织设计技术标技术交底措施要求资料
- 河南高一期末英语试卷及答案
- 采购申请单培训
- 工程合同平移协议
- 2025年少先队应知应会知识竞赛测试考试题库及答案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个案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