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新疆乌鲁木齐市政法委、网信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1页
2009-2022历年新疆乌鲁木齐市政法委、网信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2页
2009-2022历年新疆乌鲁木齐市政法委、网信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3页
2009-2022历年新疆乌鲁木齐市政法委、网信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4页
2009-2022历年新疆乌鲁木齐市政法委、网信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新疆乌鲁木齐市政法委、网信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家机构的是: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最高人民法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机构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体系的总称。按照《宪法》第三章的规定,中国的国家机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民监察委员会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最高领导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首脑,国家政务上的最高负责人。不属于国家机构之一。

因此,选择B选项。

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基本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它们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形成鼎立之势,而又相互制约和平衡。

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在各国的具体实施形式也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国家机构机制。

2.某零件加工厂按照工人完成的合格零件和不合格零件数支付工资,工人每做出一个合格零件能得到工资10元,每做出一个不合格的零件将被扣除5元,已知某人一天共做了12个零件,得到工资90元,那么他在这一天做了多少个不合格零件?

A.2

B.3

C.4

D.6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他在这一天做了x个不合格零件,则合格零件数为(12-x),由得到工资90元,可列方程10(12-x)-5x=90,解得x=2。

因此,选择A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极限假设法解题。

第二步,若该工人所做的12个零件全部合格,应得12×10=120元,现少得工资120-90=30元,且每做出一个不合格零件将少得10-(﹣5)=15(元),故不合格零件数为30÷15=2(个)。

因此,选择A选项。

3.关于“明清小冰期”,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京杭运河南段出现了少有的封冻现象

B.竺可桢的《北游录》记载了当时的状况

C.江西的柑橘种植遭受了严重打击

D.曾出现过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极寒天气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明清小冰期”出现在第四段到第六段。根据第四段“清朝初年历史学家谈迁写了一本《北游录》”,由此可知,《北游录》不是竺可桢所写。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属于偷换概念,不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对应第四段“京杭大运河的吴江段冰厚三尺多……南运河封冻,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符合原文。C项:对应第五段“江西柑橘本是贡品……在‘明清小冰期’……橘树常常被冻死,橘农吓得不敢再种橘树”,符合原文。D项:对应第四段“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中国曾发生大规模极寒天气,被称为‘明清小冰期’”,符合原文。

4.22×32×42×52的值是:

A.1437536

B.1527536

C.1436536

D.1537536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用数字特性法解题。

第二步,原式中42是3的倍数,则原式结果应能被3整除。选项中只有D能被3整除。

因此,选择D选项。

5.鱼∶潜水艇

A.飞机∶鸟

B.变色龙∶迷彩服

C.虾∶汽车

D.莹火虫∶人工冷光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潜水艇”是根据“鱼”的浮沉原理发明而来,二者属于仿生学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飞机”是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而来,二者属于仿生学对应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B项:“迷彩服”不是根据“变色龙”发明而来,二者不属于仿生学对应关系,排除;

C项:“汽车”不是根据“虾”发明而来,二者不属于仿生学对应关系,排除;

D项:“人工冷光”是根据“莹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而来,二者属于仿生学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仿生学是一门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利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研制机械或各种新技术的学科。

潜水艇的外形是模仿鲸鱼的外形,其工作原理是模仿鱼鳔的工作原理。飞机是模仿鸟的形状制作而来。变色材料是根据变色龙的原理制造而来的,迷彩服只是为了隐藏自己,并不能变色。

6.社交∶微博∶即时性

A.医院∶消毒∶安全性

B.曲艺∶评书∶娱乐性

C.司机∶驾驶∶可靠性

D.新闻∶评论∶客观性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微博”是“社交”平台之一,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且“微博”具有“即时性”,二者属于属性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医院”需要“消毒”,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B项:“评书”是“曲艺”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且“评书”具有“娱乐性”,二者属于属性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司机”和“驾驶”属于主谓关系,排除;

D项:“新闻”和“评论”是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评书是指一人演说,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敷演历史及现代故事。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新闻:也叫消息,是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一种称谓,也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评论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7.政府每出台一项经济政策,都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收益预期。出于自利,这些利益集团总会试图通过各种行为选择,来抵消政策对他们造成的损失。此时,如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政策,其结果不仅使政府出台的政策失效,而且更严重的是政府因为丧失公信力而使得调控经济的能力不断下降。

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

A.政府制定经济政策遇到的阻力

B.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的因素

C.政府要对其制定的政策持续贯彻

D.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指出“政府每出台一项经济政策,都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收益预期”,所以利益集团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往往通过各种手段阻止政策施行。尾句进行反面论证:政府因利益集团的阻碍而不能坚持实施原有的政策将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通过反面论证能够得出文段主旨:政府要坚持贯彻原定政策。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属于对现象的描述,非重点。B项:“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的因素”在原文中未提及,无中生有。D项:“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对应反面论证中的后果部分,非重点。

8.教∶学∶教学

A.买∶卖∶买卖

B.好∶坏∶好环

C.正∶大∶正大

D.阴∶暗∶阴暗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教”与“学”可以组成词语“教学”,且在“教学”活动中相互对应,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教”与“学”动作的主体不一样。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买”与“卖”可以组成词语“买卖”,且在“买卖”活动中相互对应,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买”与“卖”动作的主体不一样,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好”与“坏”并非不同主体发出的动作,“好”与“坏”为形容词,排除;

C项:“正”与“大”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阴”与“暗”并非不同主体发出的动作,“阴”与“暗”为形容词,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9.一项对西部山区小塘村的调查发现,小塘村约五分之三的儿童入中学后出现中等以上的近视,而他们的父母及祖辈,没有机会到正规学校接受教育,很少出现近视。

以下哪项作为上述断定的结论最为恰当:

A.接受文化教育是造成近视的原因

B.只有在儿童期接受正式教育才易于成为近视

C.阅读和课堂作业带来的视觉压力必然造成儿童的近视

D.文化教育的发展和近视现象的出现有密切关系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当中提到父母及祖辈,没有接受文化教育,很少出现近视,无法判定接受过文化教育的人是否近视,进而也无法推断是否是教育导致近视的,排除;

B项:题干当中仅仅提到教育和近视可能有关系,该项说法太绝对,无法推出,排除;

C项:题干当中并未提及阅读和课堂作业带来的视觉压力是否必然会造成儿童的近视,无法推出,排除;

D项:题干当中提到儿童入学后近视的多了,父母及祖辈没接受教育,很少出现近视,那么就说明教育和近视之间有关系,可以推出。

因此,选择D选项。

10.某省人民政府建设一项国家重点高速公路,决定占用沿途部分农民的土地,省人民政府对被占用土地的农民给予了各种补偿。并对多余的劳动力进行了安置,省人民政府的这项行为属于:

A.行政征用

B.行政征收

C.行政征购

D.行政没收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法知识。

第二步,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地、无偿地征集一定数额金钱或实物,并给予适当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题中某省政府建设一项国家重点高速公路,占用沿途部分农民的土地并给予补偿的行为合情合法,符合行政征用的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行政征收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管理相对人强制地、无偿地征缴一定数额金钱、实物所有权或者劳务的单方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的区别主要在于:①从法律后果看,行政征收的结果是财产所有权从相对方转归国家;这里土地本身就是国家的,只是转移了农民的使用权,不属于行政征收;②从行为的标的看,行政征收的标的一般仅限于财产,而行政征用的标的除财产外还可能包括劳务;③从能否取得补偿来看,行政征收是无偿的,而行政征用一般应是有偿的,行政主体应当给予被征用方以相应的经济补偿。B项错误。

C项:行政征购,是行政主体以合同方式取得行政管理相对人财产所有权的一种行政行为。行政征购必须支付一定的代价,因此属于有偿的行为。题干中政府并非通过合同方式取得农民财产所有权。C项错误。

D项:行政没收,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的有关规定的相对人所采取的强制性无偿取得其财产所有权的行政处罚性质的具体行政行为。题干中政府的行为并非是处罚。D项错误。

11.在市场经济中,供求状况是不断变化的。大企业往往可以通过大规模生产获取大量利润,但也可能因为供求错位一时无法立即作出反应而造成重大损失。而小型企业虽说利润不算很高,却能灵活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转产。

因此:

A.在市场经济中小企业要比大企业好得多

B.大规模的经营组织方式不可取

C.不能简单否定小型经营模式

D.搞小企业是小打小闹,浪费精力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未涉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好坏比较,排除;

B项:题干指出大企业有利有弊,并不代表其经营组织方式不可取,排除;

C项:题干指出小企业虽然利润小,但是容易转产,有其自身的优点,不能因利润较少直接否定小企业,可以推出;

D项:题干最后一句肯定了小企业,而该项明显地否定了小企业,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12.一容器内有浓度为30%的糖水,若再加入30千克水与6千克糖,则糖水的浓度变为25%。问原来糖水中含糖多少千克?

A.15

B.18

C.21

D.24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溶液混合,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原来糖水有10x千克,则原来糖水中含糖3x千克。根据“若再加入30千克水与6千克糖,则糖水的浓度变为25%”可得,25%=(3x+6)÷(10x+30+6),解得x=6,则3x=18。

因此,选择B选项。

13.思维定势:指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遇到问题,会自然地沿着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

下列认识不包含思维定势的是:

A.纨绔子弟少伟男

B.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汉字读半边,不会错上天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

②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富家子弟很少有人能成就大事,属于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而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符合定义;

B项:所有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才是正途,属于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而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符合定义;

C项:表明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是做事的注意事项,并非“固定的思维模式”,不符合定义;

D项:汉字根据字的一半去读,不会出现大错误,属于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而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14.必要条件是没有前件(条件),就没有后件(结果);先前件(条件),未必后件(结果)的判断关系,它是与充分条件、充分必要条件相对的一种条件。

下列不属于必要条件的是:

A.只有认错,才能改错

B.天下雨了,地面一定湿

C.不尊重别人,就不能被别人所尊重

D.只有马儿吃足草,马儿才能跑的好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没有前件就没有后件;

②先前件未必后件。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没有认错就谈不上改错,体现了“没有前件就没有后件”,认错未必能改错,体现了“先前件未必后件”,符合定义;

B项:天没有下雨,地面不一定不湿,未体现“没有前件就没有后件”,天下雨,地面一定湿,未体现“先前件未必后件”,不符合定义;

C项:不尊重别人,就不会被别人尊重,体现了“没有前件就没有后件”,尊重别人未必被别人尊重,体现了“先前件未必后件”,符合定义;

D项:马儿不吃足草,马儿就跑的不好,体现了“没有前件就没有后件”,马儿吃足草,不一定跑得好,体现了“先前件未必后件”,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15.一则广告:“衣服不搭无所谓,基金不买你心碎。”小方看后说:“我不同意。”

下列最符合小方的意思的是:

A.衣服不搭无所谓,基金不买你不心碎

B.或者衣服不搭有所谓,或者基金不买你不心碎

C.如果衣服不搭有所谓,那么基金不买你心碎

D.如果衣服不搭无所谓,那么基金不买你心碎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和选项特征,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衣服不搭无所谓且基金不买你心碎

第三步,进行推理。

小方说:“我不同意”,则是对①的否定。根据“摩根定律”可知:¬(A且B)=¬A或¬B。

即¬(衣服不搭无所谓且基金不买你心碎)=¬衣服不搭无所谓或¬基金不买你心碎。

只有B选项符合小方的意思。

因此,选择B选项。

16.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下列属于某人的合法财产的是:

A.捡的一只钱包

B.根据父亲遗嘱继承的三套房产

C.施工时挖到的宋代瓷器

D.承包经营的100亩地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继承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宪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根据《继承法》第十六条,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B项根据父亲的遗嘱继承的三套房产属于合法财产。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捡的一只钱包”属于拾得遗失物,钱包属于遗失物,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因此不属于合法财产。A项错误。

C项: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文物保护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根据《文物保护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宋代瓷器属于国家所有,不属于私人财产。C项错误。

D项: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二十五条,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因此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对土地没有所有权,承包经营的100亩地不是私有财产。D项错误。

17.18世纪20年代发明的摄影机,112年之后才成为工业产品;19世纪60年代发明的无线电,花了30年时间,到20世纪初才付诸使用;而20世纪发明的电视只经过12年就被应用了,原子弹从设计到应用只花了6年时间,晶体管的发明到工业生产只有3年时间,激光器发明到应用只有不到1年的时间。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科技发明:

A.周期越来越短

B.水平越来越高

C.成果越来越多

D.应用越来越快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通过三个并列的分句分别介绍了18世纪20年、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的事例。文段为并列结构。提炼共性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科技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在逐渐缩短。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共性内容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B项和C项:与“应用”无关,偏离重点。

18.客体行政文化是指作为行政管理对象的个人、群体和组织对行政主体(主要是指行政机关)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评价,其评价标准会因各自利益的不同而呈现多样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客体行政文化的是:

A.某地环保部门加大对污染严重企业的监管力度,其严肃执法的态度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B.小王是某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工作认真负责,他的主管领导和同事都认为小王是一名合格的工作者

C.个体经营者张某未按规定缴税,税务部门向其下达限期缴纳税款的通知书,张某不但置之不理,还责怪税务部门不该向其征税

D.某市工商部门为支持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这些企业实施优惠政策,这一举措得到了广大中小企业经营者的欢迎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行政管理对象对行政主体(主要是指行政机关)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评价。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评价人是当地群众,并非“行政管理对象”,不符合定义;

B项:评价人是领导和同事,并非“行政管理对象”,不符合定义;

C项:张某未按规定缴税,却责怪税务部门不该向其征税,属于不合理的评价,不符合定义;

D项:工商部门实施优惠政策,属于“行政主体的行为”,中小企业作为“行政管理对象”对该举措持支持态度,属于“合理的评价”,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19.大山因为有脊梁,所以挺拔俊美;人因为有脊梁,所以________;新闻因为有了脊梁,才能出淤泥而不染;新闻人因为有了脊梁,才能________、稳如泰山。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的:

A.英姿飒爽

铁面无私

B.精神抖擞

克己奉公

C.威风凛凛

忠于职守

D.顶天立地

刚正不阿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可知,前后两个分句为并列关系,故第一空应与“挺拔俊美”语义相近,且用来形容“脊梁”。A项“英姿飒爽”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B项“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奋;C项“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三者均不能形容“脊梁”,排除A项、B项和C项。D项“顶天立地”侧重形象高大,气概豪迈,无愧天地,可形容“脊梁”,答案锁定D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根据“才能……才能……”可知,填入的词语与“出淤泥而不染”为并列关系。“刚正不阿”指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克己奉公: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忠于职守:指忠诚地对待自己的职业岗位,尽力地遵守自己的职业本分。

20.对奇迹的期盼是人类的心理,而文学本身就是理想化的,两者相互契合。而且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也充满了________。当然也不能“奇”的离谱,应该看起来出人意料,仔细琢磨起来却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奇

别有滋味

B.神秘

合情合理

C.迷惑

恰如其分

D.起落

一波三折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该空位于转折关联词“却”之后,应当与前文“看起来出人意料”语义相反,体现“实际上是合理的”这一含义。A项“别有滋味”原意是另有一种别人无法体会的离愁别恨的滋味,指亡国之痛,后泛指文学艺术的情调、意蕴另有种动人的美感和趣味;C项“恰如其分”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D项“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笔画曲折多姿,后形容文章结构曲折起伏,也比喻事情进行中阻碍、变化很多。三项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C项和D项。而B项“合情合理”指合乎情理,符合文意。答案锁定B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神秘”指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世界充满了神秘”搭配得当,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传奇: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迷惑:①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②使迷惑。起落:升起和降落。

21.听莫扎特的音乐能够提高智商,这被称为“莫扎特效应”。无论“莫扎特效应”有无这样的神奇效果,音乐在陶冶情操、抚慰心灵上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出来。人类离不开音乐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通过这段话,可以知道的是:

A.作者认同“莫扎特效应”

B.作者认为音乐能提高智商

C.看不出作者是否认同“莫扎特效应”

D.音乐在大脑的开发方面起关键作用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引出“莫扎特效应”,接着用“无论……”表明,不管“莫扎特效应”有无神奇效果,音乐都有陶冶情操、抚慰心灵的作用,人类是离不开音乐的。作者的观点是:音乐有陶冶情操、抚慰心灵的作用,人类离不开音乐。而对于“莫扎特效应”,作者并未发表观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上述信息。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文中作者并未对“莫扎特效应”表态。B项和D项:文中作者只是认为音乐有陶冶情操、抚慰心灵的作用,并未提及“音乐能提高智商”和“开发大脑”。

22.自助游,是指自己设计路线,自己安排旅途中的一切,利用现代文明带来的便捷,却又不受束缚的旅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自助游的是:

A.旅行社只负责交通和住宿,自己安排游览景点

B.参考旅行社的游览路线,进行适当调整,自己开车游玩

C.旅行社安排的旅游,但在每个游览点只规定时间,游览路线自己选择

D.单位组织的旅游,游览路线由旅行社设计,日程由单位负责人决定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自己设计路线;

②自己安排旅途中的一切。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旅行社负责交通和住宿,未体现“自己安排旅途中的一切”,不符合定义;

B项:虽然参考旅行社的路线,但是最终仍由自己决定,体现“自己设计路线”,开车游玩体现“自己安排旅途中的一切”,符合定义;

C项:旅行社安排的旅游,未体现“自己设计路线”,也未体现“自己安排旅途中的一切”,不符合定义;

D项:游览路线由旅行社设计,未体现“自己设计路线”,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23.下列关于一带一路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B.陆上丝绸之路起点是古都西安

C.丝绸之路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D.涉及我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一带一路”内承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省份主要包括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等西北的6省,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3省,广西、云南、西藏等西南3省,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等5省,内陆地区则是重庆。一共包括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A项不当选。

B项:西汉时期,张骞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26年)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首次开拓丝绸之路,被称为“凿空之旅”。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不当选。

C项: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路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安,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泉州。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不当选。

24.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始终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以往的改革从技术商品化、科技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着力在微观组织层面。改革进程发展到今天,需要更多地从宏观管理层面思考问题。换句话说,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政府科技资源配置的理念需不需要转变?对科技活动管理的模式需不需要改变?管理科技活动的组织机构需不需要调整?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才有可能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应从政府管理角度思考科技体制改革问题

B.进行国家科技体制的深层次改革迫在眉睫

C.明确政府职责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

D.科技与经济相脱节是我国科技体制的弊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提出了“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始终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第二句说了以往的解决措施主要在微观层面,第三句指出今天需要从宏观角度去解决问题,“换句话说”明确具体做法,即“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后文进行解释说明。文段是“分—总—分”的结构,“换句话说,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为文段的主旨句,即强调要从政府管理角度进行改革。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改革迫在眉睫”在文段中未曾提及。C项:“政府职责”在文段中未提及,而且文段论述的是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在什么层面,并没有论及改革的前提。D项:“科技与经济相脱节”在文段末尾,说的是“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才有可能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这是解释说明的部分,非重点。

25.有一架天平,只有35克和30克的砝码各一个。现在要用这架天平把300克味精分成三等份,那么至少需要称多少次?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杂题,用枚举法解题。

第二步,“平均”分成3份,步骤如下:

第1次,在天平一侧放入30克的砝码,然后将300克味精分别放入天平两侧,使天平平衡,此时一侧有味精=165(克),另一侧有味精165-30=135(克);

第2次,用35克砝码称出135克味精中的35克,剩余的为100克味精;

第3次,用100克味精作为砝码再称出100克,剩下100克。

第三步,把300克味精平均分成3份,至少需要称3次。

因此,选择A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杂题,用枚举法解题。

第二步,“平均”分成3份,步骤如下:

第1次,在天平左侧放入30克的砝码,然后将300克味精分别放入天平两侧,使天平平衡,此时一侧有味精=165(克),另一侧有味精165-30=135(克);

第2次,在天平左侧放入35克砝码,然后将165克味精分别放入天平两侧,使天平平衡,此时一侧有味精=100(克),另一侧有味精100-35=65(克);

第3次,用100克味精作为砝码再称出100克,剩下100克。

因此,选择A选项。

26.关于中科院的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为自然周期所致

B.东北气候变化研究的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

C.未来有进入气候冷相位的趋势

D.花粉含量分析是气候研究的最有效手段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中科院的研究”出现在第一、二、三、六段。根据第三段内容可知,花粉含量分析是研究气候的一种手段,但没有说是“最有效手段”。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最有效手段”语气过于绝对,属于偷换语气,文章只提到“花粉含量”是研究手段之一,不符合原文。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对应第一段“但是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最近提出了一个新观点——气候变暖变化存在约500年的自然周期”,说明自然周期是气候变暖的原因,符合原文。B项:对应第二段“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分析了5350年以来……植物花粉种类的变化”,说明跨度确实超过5000年,符合原文。C项:对应最后一段“现在处于最近一次500年周期的暖相位上,可能已经达到峰值位置,有进入冷相位的趋势”,符合原文。

27.如果王教授是北京大学的教师,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则他一定是哲学系的教师。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王教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B.哲学系的教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C.北京大学的教师中只有哲学系的教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D.很少有教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王教授一定是哲学系的教师。

论据:王教授是北京大学的教师,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论证过程为:①北大教师且写过许多哲学论文→哲学系教师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该项只肯定了①的部分,无法必然推出王教授是哲学系的教师,不具有加强作用。

B项: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