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传统文化1二年级传统文化1二年级传统文化1V:1.0精细整理,仅供参考二年级传统文化1日期:20xx年X月课题第一课时【信】第一段个性化修改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及了解弟子规的大概内容。2、初步理解“凡出言、、、、、、切戒之”的意思;3、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说话最要紧的是要诚实讲信用;说谎话,说胡话,妄言取巧,都是不可以的。刻薄挖苦的话,下流肮脏的话,都不要讲;粗俗的小市民习气,千万要戒掉。4、通过学习其中的道理来指导学生的言行。教学重点通过诵读,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指导自己的言行。教学难点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指导自己的言行。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给我们展示一下你们会被的《弟子规》。2、我们学了《弟子规》的前三篇内容后,谁能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呢?3、今天我们将接着学习《弟子规》新的内容——信。(板书课题)(出示课件:先从“信”字上解释信:人无信不立,人说话要讲信用。)二、学一学:今天我们先学习以下部分,课件出示: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三、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一)故事一:《放羊的孩子》提问:1、放羊的孩子做了什么(撒谎、骗人)2、他为什么要那样做(打发无聊、好玩)3、结果怎样(大家都不再相信他,狼把他和羊吃掉了)小结: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二)故事二:《多嘴的同学》(举例班上的一些同学,每天话多,不照事实说话,妄言巧语,令人生厌。)提问:1这些同学是谁(……)2他们做得对不对(不对)小结: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三)故事三:《起得最早的兔子》;提问:1、母鸡大婶的店铺里卖的是什么小动物们为什么来这里买东西
2、白眼圈、白毛毛、灰毛毛、斑点点哪只兔子来得最早?3、小兔子们知道了一个怎样的秘密?4、小兔子们是怎么说母鸡大婶的呢?5、想一想母鸡大婶的店铺最后会怎样为什么
小结: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四、理解句意:1、出示句子“凡出言、、、、、、切戒之”;2、教师示范朗诵,学生跟读;3、理解句子: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随便说出口;话多不如话少,说话实事求是,不要妄言取巧;刻薄挖苦的话,下流肮脏的话,都不要讲;粗俗的小市民习气,千万要戒掉。五、讨论:学习了今天的内容,那我们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题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信】第二段个性化修改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没有亲眼看到的事情,千万不要胡乱说话2、使学生明白说话的时候分轻重缓急,事情要说重点,说清楚教学重点1、使学生明白没有亲眼看到的事情,千万不要胡乱说话2、使学生明白说话的时候分轻重缓急,事情要说重点,说清楚教学难点明白没有亲眼看到的事情,千万不要胡乱说话;、使学生明白说话的时候分轻重缓急,事情要说重点,说清楚。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一)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二)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允诺,到时做不到,会使自己进退两难、(三)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讲话时口齿清晰,咬字要清楚,慢慢讲,不要太快,更不要语意不清、(四)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已莫闲管遇到有人在说三道四,听听就算了,要用智慧判断,不要轻易受别人影响、与自己无关的事不要去干涉,以免介入别人不必要的是非、二,故事启蒙(一)、三人成虎(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庞恭是战国时魏国人,他为了怕魏王听信谗言疏远他,在出使前特地问魏王:”若有一人说市集出现老虎,请问魏王是否相信呢“魏王表示不相信,他又问:”假如又有第二人说亲眼所见呢“魏王答:”我会半信半疑、”他接著问:”若有第三个人也这麼说呢“魏王答:”我会相信”、庞恭说:”街上不可能出现老虎,可是有第三个人这麼说,就成真了、希望大王明察,不要听信谣言”但是他出使后,魏王仍听信谣言不再重用他、(二)曾参杀猪(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曾子之妻有一天要去市场,因为孩子哭闹著要跟去,曾子之妻随口说了一句:”等我回来就杀猪炖肉给你吃”孩子听了之后就不再哭闹、等曾子之妻从市场回来后看到曾子准备杀猪,便马上阻止说:”我是哄小孩的,你怎麼认真起来“曾子答:”当大人怎能说谎这样怎能教育小孩,既然说到就要做到!”便动手把猪杀了、(三)听后引导发问:1、为什麼庞恭请魏王不要听信谣言2、曾子为什麼要杀猪3、请问小朋友周遭的大人是否有说到做到或是不守信用(四)给小朋友的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听到很多是非谣言,通常都会经过自己的解释后再将它传播出去,从来没有去分辨事情的真假,只是人云亦云而已、就像现在很多八卦新闻与报纸,常常无中生有,断章取义,等到对当事人造成伤害时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平常就要养成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的好习惯,才能保护自己与不伤害别人、三、熟读并背诵原文。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题第三课时第一课时【信】第三段(P5-P6)个性化修改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看见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就要向别人学习2、使学生明白发现自己不足的时候要靠勤奋补充上教学重点1、使学生明白看见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就要向别人学习2、使学生明白发现自己不足的时候要靠勤奋补充上。教学难点明白看见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就要向别人学习;明白发现自己不足的时候要靠勤奋补充上。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一)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看见他人的懿德善行,要立刻想到去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二)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看见别人有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如果犯了同样的过错,就要立即改掉,如果没有,就要提高警觉,避免犯同样的过错、※补充说明1、善恶之别:善-有益於人是善恶-有益於己是恶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因为善行很小就不肯去做,如公车让座;也不要因为恶行很小而去做,如随地乱丢垃圾、任何事都是由少累积成多的,善行与恶行皆是如此、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人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恶人则提醒我们不要向他学习、(三)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每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觉得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四)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至於外表穿著或者饮食日用不如人时,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感叹自卑、二,故事启蒙(一)坏心眼的青蛙一只青蛙和一只老鼠当朋友,青蛙是一个居心不良的家伙,一次青蛙邀老鼠一道出门,青蛙用绳子把老鼠和自己的脚绑在一起,说这样才不会走散,其实是心存歹念、他们在草地上玩了一会儿,青蛙觉得口渴就噗通一声跳下水,老鼠在后面喊救命,青蛙也不管他、不久老鼠淹死尸体浮在水面上,青蛙毫不在意的继续往前游,这时出现一只老鹰俯冲而下把老鼠的尸体一攫而起,因为绳子的关系,青蛙也一起进了老鹰的肚子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心存歹念,蓄意加害於人,最后往往害了自己”、三,常礼举要(一)检讨善恶之思考历程向学生说明遇到生活中许多好事和坏事时要如何来自我检讨,历程如下:发下学习单(附件一)请学生思考当看到一件好事或坏事时要如何给自己正确的想法,请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填入空格中、(二)善恶大考验※发下善行的题目1、不随便伤害小动物、2、遇到师长会行礼问好、3、礼让座位给老弱妇孺、4、带受伤的同学去保健室、5、捡到他人的物品要归还、※发下恶行的题目1、边走边吃,随地吐痰、2、乱丢垃圾,制造环境污染、3、太过浪费,随意丢弃可以吃或可以用的物品、4、对父母师长没有礼貌,大吼大叫或是顶撞、(三)总结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题第四课时【信】第四段个性化修改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要懂得听别人对你的评价2、使学生明白发现自己错误时能及时改正将会更好教学重点1、使学生明白要懂得听别人对你的评价2、使学生明白发现自己错误时能及时改正将会更好教学难点要懂得听别人对你的评价;明白发现自己错误时能及时改正将会更好。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一)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麼不好的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二)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反之如果听到别人的称赞,不但没有得意忘形,反而会自省,唯恐自己做得不够好,徒有虚名;当别人批评自己的缺失时,不但不生气还能欢喜接受,那麼正直,诚信,多闻的人,就会渐渐喜欢和我们亲近了、※补充说明:1、每个人都会有过错,要用什麼态度面对过错,才能进德修业呢(我们一有过错就要立刻知过能改,不可拖延,才能不断进步)2、生气时会分泌毒素,人生气会耗费人体精力,喜欢生气,常生气的人很难健康,长寿、(生活尽量不要让自己生气,要时常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3、所谓忠耳逆耳就是如果一个人只喜欢听好听的话,赞美的话,那麼做错事就没有人会告诉他,就会一错再错,变成是非不明的人。4、损友与益友的分别:(1)损友:会巴结的人,不诚实的人,不会分辨是非的人、(2)益友:正直的人,诚实宽容的人,博学多闻的人、(友直,友谅,友多闻)(3)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批评我们的人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对於告诉我们过失或缺点的朋友要心存感激,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的求进步,开拓心量,自己也会得到更多的益处、(三)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於无,倘揜饰增一辜无心的过失称为错(不是故意去犯的过错),如果明知故犯,有意犯错便是罪恶、知错能改是勇者的行为,错误自然慢慢的减少消失,如果为了面子死不认错,还要去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了。补充说明:我们应时时避免犯错,避免造成别人的困扰、改过的方法有三种:A要发耻心-知耻近乎勇、(如果知道自己有过失,而不肯改是羞耻的事)B要发畏心-举头三尺有神明、做错事要肯悔改,不怕犯错只怕不改。C须发勇心-人之不肯改过多是拖延,退缩,所以要振作奋发,马上就改。我们对於自己无心的过失,一定要及时改正过来,有意的犯错更应该避免,不可故意掩饰、对於别人的过失,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来面对,能够做到得饶人处且饶人,开拓我们的心量来对待一切众生。二,故事启蒙(一)选择益友有一次许伟和妈妈去菜市场买菜,途中经过一间卖鱼店,许伟的妈妈请他拿起绑鱼的茅草闻一闻,许伟觉得又腥又臭、接著他们又经过一间香料店,妈妈请他去摸一摸包香料的纸,许伟觉得非常的芳香、於是妈妈说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卖煤炭的商人每天从城外运煤炭到城裏去卖,由於煤炭的利润不好,生活过得很辛苦,於是他找卖布的商人合作,赚取一些运费、但是卖布的商人告诉他,虽然布匹请煤炭商人搬运可以省下不少麻烦,但是布匹却会被弄得脏兮兮没人敢买,这重大的损失与你给我的好处相比,是绝对不值得的、妈妈告诉许伟结交好朋友就像摸到香料纸一样,染有香气并可学习到他的好处,但是如果结交坏朋友就会感染到坏习惯,就像手上沾满鱼腥味、希望他能像卖布的商人一样,懂得分辨益友和损友、引导发问:小朋友都听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告欣我们结交朋友要小心,多亲近益友远离损友。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题第五课时【泛爱众】第一段个性化修改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只要是人,就应该相亲相爱2、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别人看中的是品德,不是外貌教学重点1、使学生明白只要是人,就应该相亲相爱;2、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别人看中的是品德,不是外貌。教学难点明白一个人,别人看中的是品德,不是外貌。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一)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时天地所滋长的万物,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天是平等覆盖一切众生,不分智愚,大地是平等承载一切众生,不分净染、天地好比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应该学天地的博爱无私,平等爱护一切动物,植物。※补充说明:1、有人问:对於坏人及自私自利的人,如果还要保护他,岂不天下大乱大部份人的人都是后天学坏的,坏人做了坏事危害大众,除了应给予适当的处罚,也应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周处除三害的故事)2、天体之运行,日复一日,永不休止,代表”精进”、大地蕴藏无量无边的宝藏,生成万物,负载万物,而不求回报,并且平等养育一切众生,不分善人或恶人,代表”包容”。、(二)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品德修养高尚的人,名望自然高超,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不是外表容貌;有才能的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卓越,声望自然不凡,然而人们之所以欣赏佩服是他的处事能力,而不是因为他很会说大话。※补充说明:古代圣君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以及近代美国的华盛顿,林肯总统,都是注重德行修养的人,经过时间的流逝,历史的评断,令人怀念,尊重的还是那些德行高尚替大众著想的人,而不是外表和容貌突出的人。二,故事启蒙:(一)聪明努力的华陀1、引导重点:(1)成功靠一份天才,九十九分努力,听了华陀的故事,你仍然认为成功的人只是运气好或天赋异禀吗
(2)为人治病是一种技术,凡事都需要多加练习及下功夫,若能在学校认真听讲,并利用课余时间充实课堂上没教的知识,那麼就等於在累积让自己成功的条件!三,常礼举要(演练活动)(一)培养感恩的心:投影片欣赏-《雨啊!请你到非洲》世界上有许多人过著不幸的生活,小朋友面对自己幸福的生活要时常怀抱感恩的心,当你有能力帮助别人时应该及时行善、询问小朋友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做到助人为快乐之本(附件二)(二)地球暖化的危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一体共存,对人,动物,植物或自然万物都应抱持著一颗恭敬之心,不能有任何分别之心、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可是最近地球却生病了,询问小朋友知道地球生什麼病吗为什麼地球会生这种病呢这种病对人类的生活有什麼重大的影响。近来因全球暖化问题,使得全球气温出现异常,我们都是地球的居住者,如何爱謢地球才能使他不受伤害呢大家可从日常生活做起,一起累积对地球的爱、饮食方面:减少肉食多吃蔬果,随身携带环保筷,杯,碗,袋等环保用具。交通方面:请多步行或骑脚踏车有益身体健康,出门可改搭大众交通工具、生活方面:随手节约电源及水资源、资源方面:确实做好资源回收的工作,减低对地球的污染。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题第六课时【泛爱众】第二段个性化修改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有能力为大家做贡献的时候,就要勇敢的的奉献2、使学生明白当别人忙碌的时候不要去打扰别人,别人不按的时候要安慰别人教学重点1、使学生明白有能力为大家做贡献的时候,就要勇敢的的奉献2、使学生明白当别人忙碌的时候不要去打扰别人,别人不按的时候要安慰别人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当别人忙碌的时候不要去打扰别人,别人不按的时候要安慰别人。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一)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訾”是批评,说别人坏话的意思。当我们有能力可以为大家服务时,应该要乐於帮忙,不要自私自利。当别人比我们有才华有能力时,我们要真心的称赞他,并且向他学习,不要在背后批评他人。每个人都有帮助别人的能力,小朋友年纪虽小,但是像看到地上有垃圾随手捡起,或是扶起不小心跌倒的人,公车让座都是一件好事。※补充故事:1。范仲淹设义田,兴义学。2。负荆请罪(蔺相如和廉颇)(二)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和有钱的人相处时,不要表现出巴结讨好的态度,对待贫穷的人,也不要骄傲自大,瞧不起他人。对於用旧的东西,衣物要多加珍惜,不要随意丢弃,也不要因为结交了新朋友就疏远老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除非是坏了,不然只要好好的爱护有时候用起来比新的还顺手,甚至很多旧东西可以发挥创意做成另一样新的东西,例如旧的床单可以拿来做窗帘,饮料的吸管可以用来吹泡泡,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惜物,又能达到环保的要求呢!引申:在生活中,除了对物品,朋友,伴侣要勿厌故勿喜新之外,对於学问也要秉持著这种态度,学习一样东西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不要朝三暮四,一曝十寒,这样不论学什麼都不会成功的。※补充故事:1。宋弘念旧(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三)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当别人正在忙碌没有空闲时,我们不要去打扰他,造成别人的困扰。当别人心情不好时,不要在一旁唠唠叨叨的说个不停,以免让人更心烦。当父母,老师正忙著处理事情,或在和别人说话时,我们也不可以打扰他们,或是一直插嘴,要在一旁静静等候,等他们忙完了或说完话后,再请他们帮忙。所以当我们打电话给别人时,除了问候之外,如果要长谈,要聊久一点,要先问一下对方现在有没有空,不要对方一拿起电话,我们就霹雳啪啦一直讲。在三餐和睡觉时间也尽量不要去打扰别人。(四)复习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对老师,对长辈也要有适合的称呼,像外国人都会直呼自己父母亲的名字,但我们中国人对这种称谓的礼仪十分重视,所以我们不可模仿。使用正确的称谓可以培养晚辈对长辈的恭敬心,就像现在如果老师听到有人直呼自己父母亲的名字都会觉得怪怪的。※提问一:大家以后到社会上去工作时,对自己的老板,上司如果直接称呼他们的名字,他们会有什麼反应呢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示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见”在这里读成“现”,表现的意思,在长辈面前特别表现自己,这是不礼貌的。为什麼因为孩子如果从小很爱现,爱表达,把自己的锋芒毕露,将来会隐藏很大的危机。二、故事启蒙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题第七课时【泛爱众】第三段个性化修改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不要随便揭露别人的短处和隐私2、使学生明白随便宣传别人的坏事,也是一种错误教学重点1、使学生明白不要随便揭露别人的短处和隐私2、使学生明白随便宣传别人的坏事,也是一种错误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不要随便揭露别人的短处和隐私;使学生明白随便宣传别人的坏事,也是一种错误。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一)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别人的缺点、不要去揭穿、别人的隐私、切忌去张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当我们有短有私、希不希望别人到处宣扬当然不希望、所以我们不希望别人如此、自己也不应该这麼做。有时时候善意的谎言是需要的、例如当别人生重病时、为了让他好过一些、家人可能会隐瞒他的病情不让他知道、我们也要替他保密。(二)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赞美他人的优点或善行、就是行善、因为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行善、他人听到也能够见贤思齐。例如把上弟子规学到的、听到的故事记起来、可以告诉别人、让大家都可以效法、学习。(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张扬他人的过失或缺点、就是做了一件坏事、如果指责批评的太过份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因此我们平时要谨言慎行、不说别人的过失、因为说别人的过失就是自己的过失、会折损自己的福份、也可能会伤害到对方或竖立敌人、若对方恼羞成怒、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要养成“扬善於公堂、规过於私室”之“隐恶扬善”的习惯、要顾及他人的面子、不但可以避开灾祸、更可以改善社会风气。(四)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有缺失。那我们要用什麼态度规劝呢要诚心诚意“怡吾色、柔吾声”的劝告。1。要用什麼样的态度规劝如果该规劝的时候不规劝、我们就没有尽到当朋友(或先生、或当儿子)的本分、等到一错再错、要改正就来不及了、如此双方的道德都有缺失。2。要怎样规劝才能使人接受兄弟或朋友规劝时要先取得对方的信任、并且“以身作则”不要过份严格或使人难堪、要考量到对方的能力才能使人接受。(五)复习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疾”是快步走过去、“趋”是小步的走过去、“揖”是很恭敬的向他问候。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向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到一旁、恭恭敬敬地站著、让长辈先走过去。二、故事启蒙(一)郑均悟兄汉朝时郑均的哥哥是一位小官吏、常收受别人送来的礼物、郑均常劝告哥哥、但他都不听、所以他便出外帮佣一年多、并将辛苦工作所得的金钱都给了哥哥、也劝告哥哥:“东西用完了可以用劳力赚钱来买、但如果犯了贪污的罪、一生的名誉都将毁於一旦。”他哥哥因此改过向善、成为一位廉洁的官吏。当哥哥过世后、郑均独立抚养嫂嫂和侄儿。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题第八课时学习“扬人恶……”教学目标1、复习“泛爱众”之“己有能”2、学习“泛爱众”之“人有短”3、大体了解这几句的意思教学过程一、经文导读及讲解(一)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别人的缺点,不要去揭穿,别人的隐私,切忌去张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我们有短有私,希不希望别人到处宣扬?当然不希望,所以我们不希望别人如此,自己也不应该这么做。有时时候善意的谎言是需要的,例如当别人生重病时,为了让他好过一些,家人可能会隐瞒他的病情不让他知道,我们也要替他保密。(二)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赞美他人的优点或善行,就是行善,因为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行善,他人听到也能够见贤思齐。例如把上弟子规学到的、听到的故事记起来,可以告诉别人,让大家都可以效法、学习。(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张扬他人的过失或缺点,就是做了一件坏事,如果指责批评的太过份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因此我们平时要谨言慎行,不说别人的过失,因为说别人的过失就是自己的过失,会折损自己的福份,也可能会伤害到对方或竖立敌人,若对方恼羞成怒,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要养成「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之「隐恶扬善」的习惯,要顾及他人的面子,不但可以避开灾祸,更可以改善社会风气。(四)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有缺失。那我们要用什么态度规劝呢?要诚心诚意「怡吾色,柔吾声」的劝告。1.要用什么样的态度规劝如果该规劝的时候不规劝,我们就没有尽到当朋友(或先生、或当儿子)的本分,等到一错再错要改正就来不及了,如此双方的道德都有缺失。2.要怎样规劝才能使人接受二、故事时间:(一)郑均悟兄汉朝时郑均的哥哥是一位小官吏,常收受别人送来的礼物,郑均常劝告哥哥,但他都不听,所以他便出外帮佣一年多,并将辛苦工作所得的金钱都给了哥哥,也劝告哥哥:「东西用完了可以用劳力赚钱来买,但如果犯了贪污的罪,一生的名誉都将毁于一旦。」他哥哥因此改过向善,成为一位廉洁的官吏。当哥哥过世后,郑均独立抚养嫂嫂和侄儿。1.引导发问:当用言语劝告他人时,如果他不听该如何做三、常礼举要(演练活动)(一)道人善即是善请各位同学说说看,大家今天看到或听到了哪些好事情(二)劝告他人方式(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1.以身作则隋朝时的辛公义,为了改变乡里丢弃病人的风气,就把病人带回家中照顾,等病人病好了,再请家人带回。(详见附件一)反思如果硬要大家不准丢弃病人,乡民会抱怨,就算不丢弃病人可能对他也会不理不睬。2.反讽提醒唐朝的魏征告诉太宗他要做良臣而不要做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回答:「忠臣都要被杀头,有的心脏还要被挖出来,所以我要只做良臣」他这么一说,唐太宗哈哈大笑。(三)劝告他人的要点1.地点「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别人犯了错,不要在大家面前让他下不了台,要找适当的地点,私底下悄悄的说。2.态度理直气要和,不要因为自己是对的,就对犯错的人没有礼貌,态度要温和。(四)实际练习请学生到前面来练习遇到下列的情形该如何处理:1.公交车上的人看到老人家不让座。2.在火车上有人大声的讲电话。3.有人随手乱丢垃圾。4.同学在背后抱怨老师功课出太多课题第九课时学习“凡取与……”教学目标1、复习“泛爱众”之“人有短”2、学习“泛爱众”之“凡取与”3、大体理解这几句意思4、能在生活中实践。教学过程一、经文导读及讲解(一)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财物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宁可多给别人自己少拿一些,才能广结善缘与人和睦相处。1.所谓「施比受有福」要当个手心向下的人。如能舍得布施,多给少拿,就能减轻吝啬的心态,如果将来你有困难,别人也会来帮助你。2.在家里用餐时小孩在取拿之间,要观察长辈或别人是否没有吃,所以我们要从小养成「多给与,少取用」的习惯,能处处为别人着想是好的德行,也能累积自己的福分。3.养成礼让的态度就不会处处相争,家庭会和气,家族也会兴旺。(二)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要将事物加到别人身上之前或要托别人做事,先要反问自己:「如果换成是我,我愿意吗」
如果连自己都不愿意,就要立刻停止。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如有不愿别人加诸我们自己身上的事,就应赶快停止而不去做。
1.譬如我们要批评别人之前,就要想一想别人是否愿意接受我们这样的批评?2.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不能替别人着想。3.当我们与人有了摩擦或出现危机时,就应反省是否曾经给人难堪,因而造成人际关系的障碍(人际关系不好),要用理智去体谅别人的感受。(三)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受人恩惠要记得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应该宽大为怀把它忘掉。怨恨不平的事不要记在心中太久,过去就算了。(不要放在心上,处罚自己,苦恼自己)。别人对我们的恩德则要铭记在心,感恩不忘常思报答。课题第十课时学习“恩欲报……”教学目标1、复习“泛爱众”之“凡取与”2、学习“泛爱众”之“恩欲报”3、理解大体意思。4、能在生活中实践。教学过程一、经文导读及讲解(一)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对待帮我们工作的人像是佣人或是部属,要注意自己的品行端正,不可以很轻浮随便,虽然不随便但是也不要过于严肃而让人害怕,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仁慈宽大的心,感谢他们的协助、付出。引伸现在很多家庭都有请外籍佣人来帮忙,想想看,他们离乡背井到遥远的异国来,在生活上、工作上一定有很多适应不良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更包容,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苛责他们。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佣人或部属,但是我们可以把这种态度扩大到为我们服务的人身上,像学校的警卫叔叔、司机先生、餐厅的服务生,我们对他们的态度也要很客气,不可以用命令的语气或不敬的态度对待他们。(二)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用权势逼迫别人服从,他虽然遵从了,但是表面上不说心里却不服气,只有用道理感化对方,他才会心服口服,没有怨言。在历史上,周朝因为施行仁政,周公制礼作乐,所以朝代维持了八百多年,反观秦朝,虽然用武力统一天下,但却焚书坑儒,所以几十年就灭亡了。引伸当我们在班上担任班级干部时,若只是用命令的口气来指使同学,自己却没有做到,相信同学一定不服气,如果自己平时做事就讲道理并且守规矩,那么同学对于你的要求,自然就会遵从。(三)复习1.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长辈在我们的身边时,不可贸然坐下,要注意长辈的动静,要等长辈坐下或长辈叫我们坐后我们再坐下。当我们坐着时,如果长辈从远处走过来,一定要起立致敬。等长辈坐下,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来。在公交车或火车上我们也要让位给长者。2.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长辈之前,不可太放肆而大呼小叫,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声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不适当。常礼举要对众篇说:「不高声喧哗,扰乱他人视听。」另外在长辈身旁时也不可以大声喧哗,影响到长辈的谈话。(四)(1)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跟着潮流走的人多,仁慈宽厚的人少。对于大众,不管贫富贵贱、贤与不肖,我们都一律心存爱护,但也要能分辨出谁是真正的仁者,才能进一步亲近他,并且向他学习。(2)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如果一位有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又不讨好他人,所以大家自然会起敬畏之心。仁者能爱人宽恕别人,与人和睦相处,自然赢得大家的敬重、佩服。仁者心口合一,不说一些做不到的话,不会随便取悦他人。有仁德的人是处处替人着想。课题第十一课时学习“果仁者……百事坏”教学目标1、复习“亲仁”之“同是人”。2、学习“亲仁”之“能亲仁”3、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4、能在生活中实践。教学过程一、经文导读及讲解(一)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因为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引伸1.我们如果认识有仁德的人,应更进一步亲近他们或者尊为老师,或者交为好友,在品德、学问及办事方面向他们请教、学习,自然能日日改过迁善,有助于自己品行的提升。2.「茍日新、日日新。」要勉励自己每天都要亲近善知识(包括圣贤书),学习古圣先贤的智能,天天求进步。整本经典熟读之后要能时时刻刻放在心上照着去做,并能以身作则并去关怀爱护别人。(二)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如果不肯亲近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不肖的人会趁虚来接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思想举止都会受到不良的影响,甚至使整个人生走入错误的方向。引伸1.小人是指增长我们自私自利与不好习惯的人,百事坏是指世间种种的诱惑围绕,自己若把持不住就有堕落的可能。我们要有辨别是非善恶的判断能力与智慧,能亲贤良远小人。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选择良师益友,要有判断好坏朋友的能力,就要学弟子规。自己的德行还没有相当稳固,对于一些比较没有德行的朋友,我们要敬而远之。3.把内心的小人赶出去,先修养自己的德行,处处观照自己的心有没有不敬贪婪懒惰不慈悲课题第十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不力行……”P19。2、大体理解经文意思。教学过程(一)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如果我们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的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何用?学问一定要做到、要力行,才不会跟生活脱节。我们从小生活在家庭和学校里,就要把握住机会练习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基本德行,才不会变成只是成绩好,却不知道如何关怀别人,如何待人接物的书呆子。(二)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但是如果只是一昧的去做,却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因不明事理,只凭着自己的偏见做事,造成错误而不自知,这也是不对的。所以必须要「解行并重」我们要能「好学」、「力行」,才能成就学业、事业、道业。「学文」是学习各种有益的学问和才艺,学问可以帮助力行,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开阔胸怀。每一种行业都有各自的专业知识,要努力学习,才能成就事业。像现在很多职业都有证照这种制度,要经过考试取得证照来证明自己具备了这种专业技能。我们只要照着弟子规来实践,兼学各种经验和生活知识,就能拥有广博的智慧和实践的勇气,只要学一句、做一句,领会一句、力行一句,就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所以「力行」和「学文」就像车子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三)读书法有三到……(1)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书时,心、眼、口都能一起用到这件事情上,加上手到、脑到和信心,才能发挥实力。肯用心思维,用眼睛专注书中的文字,用口清楚地念出字或动手搜集资料,并且养成力行的习惯,这样读书、做事就能成功了。(2)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研究学问要专一、专精、深入,不能这本书才开始读没多久,又想看其它的书,这样永远也无法把一本书好好深入读通。必须把这本书读完,才能再读另外一本。清朝的曾国蕃先生,读书有个习惯,所谓「桌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无书」,书桌上只摆一本现在要读的书,则注意力全都会集中在这本书上。古今善于读书的人都是「一书在手,全本读完」。我们读书应有耐心,按部就班,不舍近求远,平时养成阅读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就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引伸】1.平常读书时要做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可以增加学习效果。2.我们在学习时也可以多利用图书馆,和上网查资料的方式来学习,但切记不要只是找了一堆数据、堆砌数据,却没有将自己所找到的资料融会贯通。课题第十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P20-23内容。2、熟读,大体理解经文意思。3、结合相关经文,给学生讲故事,让学生懂得相关的道理。教学过程一、经文导读及讲解(一)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在订定读书计划的时候,不妨宽松一些(期限要放宽)实际执行的时候,就要加紧用功,严格执行,不可以拖延懈怠偷懒,日积月累功夫深了,原先不懂得的地方自然而然都迎刃而解了。今天研读几遍,明天研读几遍,心中常思维不忘,下的功夫足够,才能成就学业。相反的,如果把功课排得密密麻麻,读这一个科目时,心中想着另一科还没有读,这样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读书小秘诀:1.打瞌睡的时候,赶快用冷水洗脸,精神会好一点。2.家人可以相互提醒对方,该用功了。3.假期的时间要做适当的安排规划,这样才能愉快休闲,没有负担。(二)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札」指的是短薄的木简,犹如现在的小纸片。在我们求学当中,心里有疑问,应该随时做笔记,可用小纸片把疑惑记下来,一有机会就向良师益友请教,务必确实明白它的真义并且要学以致用,才能得到读书的利益。读书小秘诀:除了问人之外,也可以查工具书,像辞典、百科全书,另外网络也是可以用来搜集资料的好工具。(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读书时书桌上书本文具要摆放整齐不凌乱,触目所及皆是井然有序,才能静下心来读书。(四)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古人写字使用毛笔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会磨偏了。写出来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躁不安,心定不下来。(五)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书籍课本应分类,排列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置,阅读完毕须归还原处。使用完后留一点时间,把用过的书籍用品,一一归还原处,等下次要用时,才能够很快地找到。引伸:平时如果书看到一半没读完,应该用书签夹起来,下次再看时就不会找不到了。在学校每节上课之前,要先把学用品准备好,上起课来才不会手忙脚乱,上完课后要把桌面收整齐,把书本、用品放进书包时也要排放整齐,不可以乱塞,像有的同学把书包塞得乱七八糟,每次要找东西都要把整个书包倒出来,这样就不太好了。(六)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虽然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书本是智慧的结晶,有缺损就要修补,保持完整。我们要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像在班上有很多班级图书,我们要好好爱护,如果破损了,也要赶快把它修补好。引伸:我们在使用课本时要有一颗恭敬心,不在课本上乱画。「爱人者,人恒爱之」,所以「爱书者,书恒爱之」,当你读书时有一份恭敬心,读书自然能领悟,一分恭敬有一分收获,十分恭敬就有十分收获。(七)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不是传述圣贤言行的书籍,以及有害身心健康不好的书,都应该摒除不要看,以免身心受到污染。这些书的坏处在哪里?会掩盖我们的聪明、智慧,破坏我们内心的清净,心智变得不健康。古人云:「非礼勿视」,现在有很多不好的书对身心伤害很大,像色情、暴力的书籍和一些不良的电视节目、网站,我们要有判断力,绝对不能看。古时候的读书人,每天读古书,用圣贤的经典来检查每天所作所为,是不是哪里有过失、有缺失?完全按照经典来修身,进一步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今天有机会读到「弟子规」,看到古人这么好的榜样,我们也要学习。(八)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也不要随便放弃自己,不要轻易的说我不行,要对自己有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要相信自己有能力,立定志向,努力学习,圣贤境界虽高,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孔门弟子中,子路经过孔子的教化,放弃了粗暴的行为,努力求学,勇于改过,成为孔门中优秀的人才,名列十哲之一。孔门中多才多艺的弟子冉有跟随孔子学习仁德大道,曾经感叹自己能力不足,无法再往上进步了。孔子指出他是犯了「自我设限」的毛病,教他只要肯当下承担,不自暴自弃,就可以突破困境。学生读课文。课题第十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千字文P24-30.2、学生能熟读课文。3、了解课文中的一些做人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教师介绍千字文。二、教师示范读千字文P25-30上的内容。三、学生读课文1、先自由读。2、齐读课文。3、分组读课文。4、抽学生读课文。四、教师简要解释课文。户封八县,家给千兵;【解释】他们每户有八县之广的封地,配备成千以上的士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解释】他们戴着高高的官帽,陪着皇帝出游,驾着车马,帽带飘舞着,好不威风。毂:读音gǔ,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借指车轮或车。世禄侈富,车驾肥轻;【解释】他们的子孙世代领受俸禄,奢侈豪富,出门时轻车肥马,春风得意。策功茂实,勒碑刻铭;【解释】朝廷还详尽确实地记载他们的功德,刻在碑石上流传后世。磻溪伊尹,佐时阿衡;【解释】周武王磻溪遇吕尚,尊他为“太公望”;伊尹辅佐时政,商汤王封他为“阿衡”。磻:读音pán,磻溪水名,在中国陕西省宝鸡市东南奄宅曲阜,微旦孰营;【解释】周成王占领了古奄国曲阜一带地面,要不是周公旦辅政哪里能成?桓公匡合,济弱扶倾;【解释】齐桓公九次会合诸侯,出兵援助势单力薄和面临危亡的诸侯小国。绮回汉惠,说感武丁;【解释】汉惠帝做太子时靠绮里季才幸免废黜,商君武丁感梦而得贤相传说。俊乂密勿,多士寔宁;【解释】能人治政勤勉努力,全靠许多这样的贤士,国家才富强安宁。乂:读音yì,贤才;治理,安定;割。寔:读音shí,【代】通“是”。此,这样。晋楚更霸,赵魏困横;【解释】晋、楚两国在齐之后称霸,赵、魏两国因连横而受困于秦。假途灭虢,践土会盟;【解释】晋献公向虞国借路去消灭虢国;晋文公在践土与诸侯会盟,推为盟主。虢:读音guó。.五、学生齐读课文,小结。课题第十四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千字文P31-36内容。2、熟读课文。3、初步了解课文中相关的句子的意思。教学重点熟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意思。教学准备本课相关课件(电子课文)教学过程一、教师介绍千字文。二、教师示范读千字文P31-36上的内容。三、学生读课文1、先自由读。2、齐读课文。3、分组读课文。4、抽学生读课文。四、教师简要解释课文起翦颇牧,用军最精;【解释】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带兵打仗最为高明。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解释】他们的声威远传到沙漠边地,美誉和画像一起流芳后代。九州禹迹,百郡秦并;【解释】九州处处有留有大禹治水的足迹,全国各郡在秦并六国后归于统一。岳宗泰岱,禅主云亭;【解释】五岳中人们最尊崇东岳泰山,历代帝王都在云山和亭山主持禅礼。雁门紫塞,鸡田赤城;【解释】名关有北疆雁门,要塞有万里长城,驿站有边地鸡田,奇山有天台赤城。昆池碣石,钜野洞庭;【解释】赏池赴昆明滇池,观海临河北碣石,看泽去山东钜野,望湖上湖南洞庭。旷远绵邈,岩岫杳冥;【解释】江河源远流长,湖海宽广无边。名山奇谷幽深秀丽,气象万千。治本于农,务兹稼穑;【解释】治国的根本在发展农业,要努力做好播种收获这些农活。俶载南亩,我艺黍稷;【解释】一年的农活该开始干起来了,我种上小米,又种上高粱。俶:读音chù,开始。税熟贡新,劝赏黜陟;【解释】收获季节,用刚熟的新谷交纳税粮,官府应按农户的贡献大小给予奖励或处罚。孟轲敦素,史鱼秉直;【解释】孟轲夫子崇尚纯洁,史官子鱼秉性刚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解释】做人要尽可能合乎中庸的标准,勤奋、谦逊、谨慎,懂得规劝告诫自己。五、学生齐读课文。小结。课题第十五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千字文P37-47内容。2、熟读课文。3、初步了解课文中相关的句子的意思。教学重点熟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意思。教学准备本课相关课件(电子课文)教学过程一、教师示范读千字文P37-47上的内容。二、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押题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提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检测卷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打印大全审定版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节能降耗中的建筑能耗管理平台构建报告
- 2025年环境监测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与数据质量控制策略分析报告
- 2023年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平行班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完美版附答案详解
-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经典例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3年湖南自考本科税收筹划复习资料
- 45G互操作及信令流程
- 友善主题班会课件
- 自动喷灌设计说明及安装大样
- 杭州市“教坛新秀”理论考试简答题汇总
- 人教版(2019)必修三 Unit 3 Diverse Cultures Listening and Talking课件
- 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二级医养结合机构)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2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丨苏教版 (共34张PPT)
- 卡西欧PRO-TREK-PRW-6000使用手册-基础操作
- 建筑结构试验知识点总结
- 2022年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