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汉源县第一中学备课卡学科语文课题《秋天的怀念》中心发言人李春艺执行时间教材与学情第二单元的文章是以亲情为主,《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充满人性哲理的散文,作者以朴实含蓄的文字和真挚细腻的感情,表现了母爱的无私、深沉与宽容,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自己生活经历、情感变化的回顾与反思。作者在懊悔、歉疚中表达了对母爱迟到的领悟,也表明自己在母爱的感召下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描写母爱的文章不胜枚举,浓浓亲情总能唤醒学生心底温柔的情愫。学生受阅历的影响,容易浅层次地阅读母爱,无法深刻地理解本文中母爱的内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适宜的教学视角,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读出作者对母亲的感念之情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2、了解标题的作用以及找线索的方法。3、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涵的深沉与无私的母爱。过程与方法:1、通过品读细节,体会母爱的厚重与宽容。2、通过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描写的作用,掌握母亲形象,体会母爱的无私与博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学会感受爱,表达爱,反思爱,并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教学重点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描写的作用,掌握母亲形象,体会母爱的无私与博大。教学难点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涵的深沉与无私的母爱。教法学法加强预习,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分层次选做)。2.给父母写一封信。教学准备1.预习生字词,.查阅作家史铁生的资料,熟读课文。2.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指导: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学习,解决生字词)一、导入在上一篇课文《天净沙·秋思》中,我们的元曲大家马致远仅仅用了28个字就生动形象的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晚秋羁旅图。“自古逢秋悲寂寥”,今天,当代文坛的著名作家史铁生,对于秋日又有怎样的怀念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二、快速读文,初步感知1.下面请大家快速地自读课文,并找一下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初一的学生可能一时间难以回答出问题,教师补充引导学生。最终找出文章是以“看花”为线索。补充找线索的方法:1)看看标题,有的时候标题就是线索;2)注意文中从头到尾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3)注意议论、抒情的句子;4)有些线索隐含在文章中,需要自己概括。2.文章以“看花”为线索,写了几次看花?哪几次?最初学生可能只注意到首尾两段,引导学生看到母亲最后一次邀“我”看花。3.朗读课文前两次看花的段落(第一、三自然段)完成表格。朗读指导,要让学生咬文嚼字,情感充沛。 第一次 第二次母亲的话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我推着你去看看吧。”“我”的情况暴怒无常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的表现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我”的表现 “不,我不去!” “什么时候?”母亲的表现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喜出望外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第三次: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的态度: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PPT展示出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完成表格。仔细归纳出前两次看花的过程。第三次看花的经历,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此时母亲已不在人世,而我也决定要好好生活。4.从上面的表格中和第三次看花的经历可以看出,“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是谁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我”从一开始对生活失去信心以至绝望,到最后又重新燃起斗志。是母亲给予了我生活的勇气和力量。从“我可活什么劲儿!”到“要好好儿活”从(绝望)到(再生)三、品味语言,体会母爱下面我们就好好品味课文中文字的味道,体会文中的“我”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改变。1.通过之前的表格,我们知道课文写了三次看花的故事,不过前两次都没有去成,第三次是和妹妹去的。前二次母亲要推着“我”去,没去成,为什么呢?学生答:因为“我”双腿瘫痪,对生活失去了信心。2.作为21岁的年轻人,突然得了高位截瘫,自然受不了打击,读读课文,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他变得暴怒无常的心情。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老师引导学生体会21岁正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有活力,但作者却只能坐在轮椅上面对墙壁,突然伤悲。再次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3.作者觉得活着没劲儿。课文有一句话,请同学们大胆想象“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当时的“我”在想些什么呢。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我。发散思维,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下,请同学回答。开放型问题,学生的回答言之成理即可。4.“我”活着还有什么劲儿!原来活蹦乱跳地我现在突然坐在轮椅上,他心里一定很苦,如果你是他的朋友、妹妹,面对他的这副样子,这种状态,你会怎么做?开放型问题,学生的回答言之成理即可。5.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可是如果瘫痪的是你,你能听进去这些所谓的安慰话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母亲又是怎样做的。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教师朗读这句话,突出动作词汇,通过动作再现来体会母亲的“忍”。使用动作、语言描写,“扑”、“抓”两个动作说明母亲想要抓住“我”想死的念头,怕我轻生。她非常在意“我”的内心感受,害怕儿子禁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勇气。6.那么请大家体会一下母亲“忍”住的是什么?(赏析课文,得出看法,言之成理即可)1)忍住自己的病情(病入膏肓的母亲,身体的反应已经很强烈很难受了。但是她却没有像儿子一样自暴自弃而是一个人默默的承受病痛带来的折磨,而这一切也都是为了儿子)2)忍住儿子的病给自己带来的打击(此时的儿子还在自暴自弃,面对这样的双重打击还想带儿子去看花,去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3)忍住儿子的抱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我”与母亲的对话的语气和反应态度来理解。7.尽管母亲十分悲痛,可依然处处都在“忍”,母亲到底是怎么“忍”的呢?读课文,找出文中三次重复运用一个词“悄悄地”,而母亲的“忍”就体现在这个词上面。8.把“悄悄地”这个词去掉,再读这几句话。引导学生发现不同,体会这个词在文中的作用。母亲心疼“我”,她知道“我”因病烦躁,“悄悄地”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地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够恢复平静和理智,也突出了母亲谨小慎微。可是她却又放心不下“我”,只能“悄悄地”躲出去听“我”的动静。她很怕因为自己的情绪或者言辞而刺激了“我”,所以尽力地压抑自己的难过而变得小心翼翼。第二课时一、朗读全文,内化情感(朗读指导:重音、停连、语气、节奏)1.抓住关键句“咱娘儿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好好儿活”究竟要告诉儿子什么呢?学生答:1)坚强地活,好死不如赖活着,只有活着才会有希望。2)尽情的活,母亲知道自己的生命不长了,她认识到生命的美好,想要传达给儿子,要他珍惜。3)乐观地活,母亲想要同我一起与病魔抗争,激烈我有勇气乐观地生活下去。母亲的话没有你们的精彩丰富,她的话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那万箭穿心的“忍”,但你们话语中所有的含义都包括在了这句最简单不过,再朴素不过的话里——“好好儿活”。2.可是母亲却就这样悄悄地去了,她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多少年过去了,儿子终于明白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们读懂了吗?省略号里没有说完的话究竟是什么?“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把这句话带进去再次朗读,体会母亲的良苦用心和“我”态度的转变。3.同学们,母亲去世七年之后,作者写了这篇文章,那么,他们究竟懂得了要怎样好好儿活呢?1)又是秋天,作者去北海看了菊花,作者能看到是因为心里感受到了,他变得坚强了。2)他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他是在看了菊花,看了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花之后懂得的,写花的美好实际上是表现生活的美好。生活像花儿一样美好,原来母亲一再坚持让他去看花就是想让他懂得这个道理,让他去感受生命的美好!3)“我俩在一块好好儿活,要好好儿活……”在懂得母亲的话之后,这句话就是岁母亲庄重的承诺,而好好儿活也是怀念母亲最好的方式。二、作者简介,再次感悟1.现在他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苦口婆心和良苦用心,是母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是母爱改变了他,他在《病隙碎笔》中曾经写到: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PPT展示选段)现在他懂得了,活着就是一种满足,一种幸运,可是由于长时间坐在轮椅上,他患上肾衰竭,每个星期必须做三次血液透析,但他还要拿起笔来,尽管拿笔已经非常困难,但他一直记得母亲的那句“好好儿活!”他用笔告诉了我们,告诉了母亲,自己是怎样“好好儿活!”2.介绍作者及著作。28岁的他,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之后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写的《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51岁的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著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三、拓展延伸,体会母爱1.PPT展示作品《合欢树》《我与地坛》《有关庙的回忆》中关于母亲的描写,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片段1: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泛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我与地坛》片段2:“我摇车着躲了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的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合欢树》片断3:我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里,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有关庙的回忆》2.作者是多么希望母亲能够知道自己已经趟出了属于自己的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花,可是母亲却已经不在人世了,他只能深深地怀念,所以文章题目叫《秋天的怀念》。这样取名有什么特殊含义呢?文中的“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的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也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怀念”直接写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标题的作用:标题运用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作用,如:象征、比喻、一语双关等。例:南京中考题《蔷薇几度花》,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用“蔷薇花”象征了老人淡然、不强求的品质。《不要让一粒沙成为你的阻碍》,标题运用的比喻的手法,把小困难比作“一粒沙”。《那扇门》,标题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既指生活中的“门”,又指孩子的“心门”。交代文章的写作内容,例:鲁迅《一件小事》,标题交代文章写作内容——一件小事。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例:胡适《我的母亲》,标题交代文章写作对象——我的母亲。交代写作顺序,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标题交代文章写作顺序——空间顺序。交代文章主题、情感,例:聂华芩《亲爱的爸爸妈妈》,标题交代文章表达的情感——对爸爸妈妈的热爱。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例:位梦华《旅鼠之谜》,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是文章行文的线索,例: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文章以花开花落为线索。3.树欲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黑龙江哈尔滨“丁香人才周”(春季)事业单位引才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检索咨询中心社会招聘(1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安徽芜湖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湾沚区总医院)招聘第三方救护车驾驶员(第二批)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西省财通供应链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劳务派遣制人员招聘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广东广州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进入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河南中医药大学招聘辅导员、行政岗等13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一批招聘教师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南平延平峡阳镇卫生院招聘驾驶员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河北保定市雄安新区雄县事业单位招聘89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广东珠海市第二批拟引进业务骨干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第49部分: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离子的测定 滴定法(报批稿)
- T/CAAM 0004-2023针刺临床试验中假针刺对照设置与报告指南
- 配网全过程管理
- 立陶宛语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论文
- 民宿的内涵专题课件
- 高职高考数学复习第五章数列5-1数列课件
- 高一必修一英语单词默写表
- GB/T 40816.2-2024工业炉及相关工艺设备能量平衡测试及能效计算方法第2部分:钢加热炉
- 增值税发票清单模板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生产技术押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