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悠悠端午
浓浓诗情活动名称:
悠悠端午
浓浓诗情
活动背景: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积淀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申遗"事件提醒国人对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热爱、珍惜和保护。为了进一步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引导青少年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进而内化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本中队决定开展关于过好端午节为主题的中队活动。
活动年级:
四年级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等,体验端午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活动重难点: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
学生查阅资料,搜集端午节的习俗和传说。
视频、演示文稿。
排练节目
活动过程:
齐: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甲:我是主持人***。
乙:我是主持人***。今天的少先队活动课由我俩为大家主持。
走进端午
甲:端午,是外婆家门框上挂着的一束艾草
乙:端午,是大街上一串串、一粒粒飘香的粽子。
甲:端午,是汨罗江上推开波浪轻快划过的一条条龙舟。
乙:端午,更是孩子们胸前挂的一个个漂亮的香袋。
甲: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
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棕叶飘香的端午,追溯悠悠端午,感受浓浓诗情。
第一篇章:端午来历我来讲(课件)
甲: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你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别称吗?
乙:这个(为难状)——这个可难不倒我们白鸽小队。
生1(起立):我是白鸽小队的小队长。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小队专门搜集了相关的资料。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统计,端午节的别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重午节、五月节;菖节、蒲节、夏节、龙舟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浴兰节;龙日、午日、五蛋节、诗人节。等等。(说成相声的感觉)
乙:哇塞,端午节的别称可真多呀,这么古老的传统节日,一定有着特殊的意义吧?
生1:当然,同学们,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传说呢?下面继续请我们小队的成员向大家介绍。
生2: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因地区不同,众说纷纭,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等等。其中以纪念屈原说最为广泛,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百姓担心水中蛟龙咬屈大夫的身体。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生3: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县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乙:曹娥是个孝女,她的孝心终于感动了天地,让她找回了父亲的尸体。我们用乐曲来缅怀一下这些爱国爱家的人吧。请听**为我们表演古筝独奏。(古筝独奏)
第二篇章:端午习俗大家说(课件)
甲: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队员举手回答(如:吃粽子、喝雄黄、挂艾草、菖蒲、悬钟馗像、赛龙舟竞赛、吃五黄、饮用雄黄酒等。)
甲:咦?刚才说的菖蒲、艾草是什么东西啊?
乙:别着急,请第二小队队员给你介绍介绍。
生5: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去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甲:原来菖蒲和艾草还有这些功效啊,这个端午节我一定让妈妈买一些挂在家门口。
乙:咦,**,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呀?
甲:是香袋呀!(出示香袋)谁也带了香袋?给大家展示展示?
生:我带了,我带了,我的香袋是——(点评:哇,真好看)
生:我也带了,看,我的香袋是——(点评:)
生:你看,我的香袋,——(点评:形状有那么多)
乙:鸿雁小队的小队长,你们带了那么多香袋,你就给大家介绍介绍吧。
生1:我们鸿雁小队,这段时间不仅搜索端午习俗。佩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它就是由佩戴五彩线的习俗演变而来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你们看,这些香包是不是很好看啊。
甲:原来,小小的香袋里藏着那么深的寓意。王玉未然,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
乙:这还用问?当然是——赛龙舟(齐说)啦!据说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于是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久而久之,变成一个习俗,就是赛龙舟。
甲:哎呀,你懂的真多!
乙:谢谢夸奖,下面**为大家带来《赛龙夺锦》视频
赛龙舟作为端午节的一个传统活动项目,又叫龙舟竞渡,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水上竞技活动,在南方十分流行,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成为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据《东周列国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亡,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丢粽子喂鱼保护屈原的身体,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成为一个纪念习俗,表达人们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无限缅怀和思念。如今的龙舟赛,除了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还加入了团结拼搏、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内涵,更富有时代意义。
第三篇章:端午颂诗寄情思
齐:(播放龙舟曲调)锣鼓喧天,号子声声,为的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甲: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人心,他留给我们的著名诗辞有《离骚》、《天问》等,当代的文人也写了许多诗词来纪念屈原。下面请听黄莺小队的诗歌朗诵《端午节的情思》。
诗朗诵《端午节的情思》
——遥祭屈原
听,一曲离骚,流传千载。
国破家亡,家破人亡……
还有千斤的巨石,还有悲愤的惊世骇俗的无法施展的思想。
我不知道古老的楚国是一支怎样凋零枯萎的花朵,
好比,至今我没去过湖南的汩罗江。
或许,人生失意的岁月流不尽你心中的血泪,
或许,诗情喷涌的时刻也换不来你脸上瘦削的阳光……
太多的深情哟,才让你发出“路漫漫”的无可奈何的感慨,
太多的梦想哟,才叫你血色的生命融进了哭泣的汩罗江。
荆楚大地一直哭到邻近的潇湘,
泣血的日子,让整个神州从此黯然神伤……
从此,二千多年的五月这一天,叫做了端阳,
这叫作怀念,怀念是一种崇高而伟大的想像。
听,鼓声阵阵,龙舟驶来。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棋烈烈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风离骚不解愁。
端午佳节,端午佳节,承载千载又有多少习俗,不仅仅是我们怀念的节日,更是擂响我们爱国斗志的铮铮战鼓!
第四篇章:端午劳动品快乐
乙:**,作为一个鞍山人,过端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甲:当然是——吃粽子(出示粽子)端午节吃粽子。
乙:关于端午吃粽子,其实还有一段来历呢,谁知道?(
)
生:据说当时屈原跳江后,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就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便发展成我们现在的棕子。
生:雪白的糯米,意味着屈原廉洁清贫的一生和纯洁如玉
的精神;粽子的三角形状,象征屈原刚正不阿,有棱有角的品格;包一颗红枣,喻屈大夫一片丹心。吃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传到了朝鲜、日本等东南亚各国。
甲:端午节吃粽子由来已久,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粽子世界,去欣赏各种各样的粽子。(课件)
(学生介绍: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可见,我国的粽子南北风味有别。)
乙:哇,看着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师:队员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你们会包粽子吗?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家长参加活动课与我们一起包粽子。让我们有请**的妈妈,教教我们如何包粽子。
妈妈:孩子们好,很高兴能与你们一同包粽子(包粽子)
乙:我们的飞燕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