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环评报告表_第1页
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环评报告表_第2页
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环评报告表_第3页
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环评报告表_第4页
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环评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单位(盖章):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6年4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一一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一一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一一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一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一一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一一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一一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单位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冬岩联系人付玉坤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丰惠南路36号橡树街区A座23层F2联系电话传真-810邮政编码045100建设地点陕西省府谷县西北约50km处的哈镇立项审批部门陕发改新能源【2016】393号批准文号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其他能源发电D4419占地面积(平方米)永久占地18044.3绿化面积(平方米)1600总投资(万元)41972.61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72环保投资比例0.89%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1、建设项目背景风能被誉为二—世纪最有井发价值的绿色环保新能源之一。我国是风能蓄量较丰富的地区。风力发电是一种不消耗矿物质能源、不污染环境、建设周期短、建设规模灵活、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能源项目。 同时,风电的开发,特别是风电设备的国产化能拉动、促进本地的机械、电器、制造业、服务业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期工程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能源政策,不仅是陕西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府谷县发展改革局于2014年9月16日以府发改函[2014]33号文《关于同意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开展前期工作的函》 同意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见附件2),2016年3月17日,国家能源局通过国能新能[2016]84号文《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全国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见附件3),统筹考虑风能资源,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 2016年4月11日以陕发改新能源【2016】393号文对陕西省2016年风电开发建设方案下达了通知(见附件4),风电开发建设容量共200万千瓦。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一期工程位列其中。随着榆林市经济发展的深入推进及当前扩大内需政策的出台, 府谷县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府谷县的经济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用电负荷将大大增加。从负荷预测可知,建设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一期工程可缓解府谷县电网供需矛盾,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项目位于陕西省府谷县西北约50km处的哈镇,通过对风电场1#测风塔2012年7月1日〜2013年6月30日一整年测风数据的分析处理,并推算代表年轮毂高度处各风能要素,得到本风电场场址风能资源初步评价结论如下:1#测风塔70m、75m、80m、85m和90m高度的年平均风速分别为6.26m/s、6.30m/s、6.34m/s、6.37m/s和6.41m/s;;相应的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别 230W/m2、235W/m2、239W/m2、242W/m2和246W/m2。据此,由《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18710-2002)判断本风电场风功率密度等级为1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榆林协和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15年11月4日委托太原核清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见附件 1)。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查, 收集项目有关技术资料,以及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资料,评价工作严格按照环保有关法律法规、环评技术规范进行。在此基础上,汇总编制完成了《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送审本),交由建设单位提交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技术审查。2、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单位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陕西省府谷县西北约50km处的哈镇;哈镇在县城北部偏西 65公里的清水川东岸,东南分别与古城、麻镇、清水、赵五家湾乡毗邻,西北与内蒙古准旗的羊市塔和沙场堵镇接壤。本项目风电场场区为黄土梁嵬地貌, 地势有起伏,地形开阔。本项目场址区海拔高度在1065m〜1297m之间,地理坐标东经110°50'€010°55'40ft纬39025'379°30'1裕拐点坐标见表1,升压站各拐点坐标见表2。本项目风电场范围见下图1。风电场周围有乡镇道路,风电场向东约20km处有S308省道,以南40km处有S301省道,对外交通较为便利。本项目所在地理位置与交通图见附图 1。升压站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3、风电场范围及风机布置本风电场工程征地范围包括永久征地和临时征地,总占地为 169131.8m2。(1)永久性用地包括升压站、风电机组和箱变基础用地、风电场内永久道路用地和集电线路杆塔基础用地,工程永久征地总面积为 18044.3m2;(2)临时性用地包括施工中临时堆放建筑材料用地、施工人员临时居处用地、设备临时储存所占场地、风力发电机组吊装时的临时用地、场内施工道路临时用地、杆塔施工用地、电缆埋设路径用地和其他施工过程中所需临时用地, 工程临时征地总面积为151087.5m2。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规划装机容量为50MW,计划安装25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轮毂高度为85m,风电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坐标见表2,风电场范围及风机布置示意图见下图1。表1风电场坐标拐点风电场拐点ENXYA11051'31"3929'34"437329937487837B11052'09"3929'42"437354537488746

C11052'44"3930'14"437453037489583D11055'40"P3926'21" ]436734037493782 1E11051'43"3925'37"436599037488113F11050'50"P3927'37"436969237486851 ]G11051'48"3928'36"437151037488240表225台风机坐标一览表机位东(m)北(m)机位东(m)北(m)F014932774367706F144882574370196F024929124367763F154883204370681F034918764368919F164885974370155F044914184369135F174889014370017F054903764368427F184902674370454F064904944368099F194900594370840F074897624366807F204888384371089F084894544366784F214885704371342F094891764366652F224882514372512F104874154369648F234885514373335F114876894369794F244894664372778F124880514369830F254897744372708F134878954370125图1风电场范围及风机布置示意图4、当地风能资源分析(1)盛行风向8792#M风塔70m高度主导风向为SSW,占18.22%;次主导风向为S,占12.45%;主要集中在S〜SW和N〜NNE区间内,这两个区间分别占44.03%和19.78%;80m高度最多风能方向为SSW,占20.77%,次多风能方向为S,占18.60%,主要集中在S〜SW和N〜NNE区间内,这两个区间分别占49.21%?口23.25%。(2)风资源等级1#测风塔70m、75m、80m、85m和90m高度的年平均风速分别为 6.26m/s、6.30m/s、6.34m/s、6.37m/s和6.41m/s;相应的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别为230W/m2、235W/m2、239W/m2、242W/m2和246W/m2。根据《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18710-2002)判断本风电场风功率密度等级为 1级。从年内变化看,不同轮毂高度处 3月〜6月、11月平均风速、平均风功率密度较大。1月、7月〜9月平均风速、平均风功率密度相对较小。风能资源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从日变化来看,呈现出7:00~13:00较小,其他时间较大的趋势。50年一遇最大风速及直选机型府谷气象站50年一遇10m高度最大风速为23.4m/s。根据气象站与测风塔10m高度日最大风速相关,推算出测风塔10m高度50年一遇最大风速为28.1m/s,根据大风切变推算出测风塔70m〜90m高度50年一遇最大风速为32.5〜33.2m/s。在风电场离地高度50m以上,15m/s风速区间的湍流强度值小于0.14。根据《GB/T18451.1-2012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标准,判定本风电场工程 70〜90m轮毂高度适宜选择IECIHB及以上等级的风力发电机组。5、工程内容及规模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计划安装25台单机容量2000kW(型号WTG2000B)的风力发电机,总装机容量50MW,新建110kV升压站以一座。项目年上网电量为MWh、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2002h。风机选用25台箱式变电站,风机与箱变采用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风机出口电压(0.69kV)经箱变升至35kV,采用35kV架空线路送至本风电场110kV升压站。本次环评110kV升压站电磁辐射及110kV输电线路出线部分均不在本评价范围内,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评价。项目工程组成表见表3。(1)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场布置了25台WTG2000A型风力发电机组,叶轮直径115m,轮毂高度85m。本工程风力发电机基础承台为圆形,采用干作业扩底混凝土灌注桩,桩型基础由基桩和承台共同组成。混凝土采用现场调制,风机桩基础承台的型式定为圆形,基桩采用摩擦端承桩形式。风机承台底部直径为20m,基础边缘高度1.0m,棱台高1.6m,台柱半径为3.5m,台柱高1.0m,台柱露出地面0.2m,基础埋深为3.4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冻等级为F150,基底下设100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基础分两圈均匀布置33根桩径为0.7m,桩长为10m的钻孔灌注桩,第一圈桩中心半径为8.6m,布置20根桩,第二圈桩中心线半径为4.8m,布置12根桩,中心一根。基础基坑开挖深度为3.5m。(2)箱式变压器基础风电机组采用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每台风电机组接一台容量 2150kVA的升压变压器,布置在距风机约20m处。箱变基础拟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埋基础进行设计,根据类似工程经验的箱式变压器外形尺寸,平面上呈长方形”布置,长3.5m,宽3.0m。采用混凝土箱式基础,混凝土强度C30;基底下设厚100mm的C15素混凝土垫层,基础埋深定为1.7m,开挖边坡拟采用1:0.7。(3)风电场集电线路本风电场推荐集电线路采用架空形式, 局部连接采用直埋电缆。本风电场工程推荐设2回35kV集电线路,每回集电线路带12-13台风机,所带最大容量13>2000=26000kW,35kV集电线路的最大工作电流约429A。架空线路导线选用LGJ-185型和LGJ-150型钢芯铝绞线,线路总长度 24km。直埋电缆长度约750m,风机至箱式变电站、箱变至架空杆塔及架空线下塔后至变电站段采用直埋电缆。2回出线联接的风机依次为:#1回路:F23,F24,F25,F22,F21,F20,F15,F14,F16,F13,F12,F11,F10;#2回路:F17,F18,F19,F04,F03,F01,F02,F05,F06,F07,F08、F09。风电场集电线路的直埋电缆选择如下:①风力发电机组一箱式变电站箱式变压器容量为25台2150kVA,每台箱变均布置在距风电机组约20m左右的位置,使得风电机组至箱变的联结电缆不致很长,减少损耗,经计算每台风机采用20根1kV的YJV-1X240-0.6/1kV电缆能满足要求。②集电线路一升压站集电线路在进场内升压站前约20~100m处,改3根YJV22-3X240-26/35kV电缆并接直埋后进出升压站电缆沟,之后接至 35kV户内配电装置。为保证风电机组等设备的安全,本工程35kV架空线路拟全线架设避雷线。110kV升压站本项目110kV升压站拐点坐标见下表3。表3升压站坐标拐点升压站拐点ENXYA11052'30"3926’05"436685637489244B11052'34"3926’05"436685637489343C11052'34"3926’02"436677137489343D11052'30"3926’02"436677137489244110kV升压站站区总^占地面积7452m2,站区总建筑面积1836.86m2,站区围墙内用地面积为7104m2,站区围墙长度344.2m。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楼、35kV配电室、综合水泵房、深井泵房、SVG室、油品库、事故油池、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化粪池、隔油池等。110kV升压站总体布置将无功补偿及配电室布置在站区的南侧, 使进出线顺畅,减少线路间的交叉;主变布置在站区的东北部,西北侧为综合楼,整体布局合理紧凑。站区入口位于站区的南侧,综合楼楼前采用了广场与绿化相结合,用绿化衬托主体建筑,形成独立的站前空间,升压站绿化面积为 1600m2。本项目升压站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场内交通运输①进站道路进站道路采用公路型,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为 6.0m,转弯半径为30m。道路跨越排水沟渠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涵。②站区道路站区道路采用城市型道路,混凝土路面。主变运输路路面宽度为5.0m,其它设备区的安装检修路宽均为4.0m,转弯半径7m。满足了设备运输、检修、巡视和消防的要求。本项目工程内容一览表见表4,土建工程量见表5表4主要工程内容一■览表类别工程名称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备注主体工程风电机组25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发电机组(型号WTG2000B),风轮直径115m,轮毂高度85m,出口电压690V本期风电场新建110kV升压站一座,风电场通过1回110kV架空线路送至于风电场东南方向的110kV石山则变电站,线路长Z119km(本项目不包括升压站至110kV变电站线路建设)箱式交电站每台风机20m处设1台容量2150kVA,高压35kV的箱式变压器,共25台,35/0.69kV110kV升压站总占地面积7452m2,站区总建筑面积1836.86m2,站区围墙内用地面积为7104m2,站区围度344.2m。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楼、35kV配电室、综合水泵房、深井泵房、 SVG室、油品库、事故油池、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化粪池、隔油池等未建辅助工程杆塔碎双杆55基,铁塔59基未建接地网米用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极组成的复合接地网,均采用镀锌扁钢未建架空线风机之间长路段线路采用架空线、 进站段及箱变引出线段采用直埋敷设电缆的混合线路方式,电压等级采用35kVo按照风电场建设装机容量规模、场内确定的主接线方案,风电场内共需新建架空线路长度为 24km未建电缆沟包括电力发电机组至箱式变电站、 架空线路终端塔至升压站间未建场内道路站区道路米用城市型道路, 混凝土路面。主变运输路面宽度为5.0m,其它设备区的安装检修路宽均为 4.0m,转弯半径7m。满足了设备运输、检修、巡视和消防的要求未建

进场道路进站道路米用公路型,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为6.0m,转弯半径为30m。道路跨越排水沟渠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涵未建公用工程供水施工期水源米用汽车拉水。运营期水源在升压站区域打一口井, 作为风电场生活用水未建供电施工用电:施工用电从场区西南部村庄接至施工临建处,引接长度约为1000m,现场设置1台315kV降压变压器把10kV电压降到0.4kV电压等级,然后通过动力控制箱、照明箱和绝缘软线送到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上。由于风机塔筒基础施工比较分散,施工单位应自备30kW柴油发电机,解决部分风机基础及其它工程基础施工用电问题。运营期用电:由风电场区内部电网供电风未建排水米用雨污分流制。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化粪池中,再一同经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出水排至站内容积300m3防渗集水池,冬季全部储存在集水池内不外排,其他季节回用于站内绿化、道路洒水未建供暖本工程米暖方式米用电暖气米暖未建环保工程食堂油烟油烟净化装置1套(处理效率大于60%)未建(主体工程设计)废水施工期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澄清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道路洒水降尘;施工生活区有旱厕,定期清理用作农肥;其他生活盥洗水收集后用于施工场地、 道路洒水未建(环评建议)运营期本工程定员18人,食堂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道进入化粪池(1座20m3)再经过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排至站内容积为300m3防渗集水池,冬季全部储存在集水池内不外排,其他季节回用于站内绿化、道路洒水油污水排入30m3的事故油池,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理未建(主体工程设计)固废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由车定期送往府谷县环卫部门指定的生活垃圾填埋点集中处置未建(主体工程设计)危险废物建一座30m3的事故油泄.废变压未建(主体工程设计)

油、废变压器等均排入事故油池中,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不外排;废齿轮油桶、废润滑脂桶集中收集,贮存在油品库的废油桶区噪声选用低噪设备,风电机选用隔声防振型,变速齿轮箱为减噪型,叶片用减速叶片等未建(主体工程设计)生态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生态保护:优化风电机组位置,减少植被破坏。施工期进行环境监理,减少施工临时占地,避免对植物的破坏;对临时占地及时恢复,合理绿化,施工迹地进行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制定水土保持控制目标,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控制水土流失量未建(环评建议)站内绿化本次站内绿化面积1600m2未建(主体工程已启)表5项目主要工程量序号项目种类单位工程量备注1风电基础土方开挖m341521.2土后方回填m325938.34垫层素混凝土C15m3801.18基础钢筋?!凝土C35m314984.09基础混凝土钢筋t1498.41钻孔灌注桩桩径m0.7单根桩长m10单机装数个33总桩长m8250桩身总钢筋t269.742箱艾基础土方开挖m31692.72土后方回填m31216.87垫层素混凝土C15m329.60基础钢筋?!凝土C25m3252.15基础混凝土钢筋t22.693集电线路杆塔基础土方开挖m346147.43土后方回填m345236.69垫层及台阶素混凝土C15m3288.62基础混凝土C30m3562.99钢筋t23.534主变压器基础土方开挖m3128.59土后方回填m369.19垫层素混凝土C15m35.68基础钢筋?!凝土C25m356.51

基础混凝土钢筋t5.655配电设备基础(含设备支架、无功补偿设备、门型构架)土方开挖m34865.56土后方回填m34227.10垫层素混凝土C15m358.17基础钢筋?!凝土C25m3574.38基础混凝土钢筋t7.456变配电附属建筑构架(离心杆设备构架)m320.4支架(离心杆设备支架)m36.925m独立避雷针2座t1.8电缆沟(宽1m,深1m)m200直埋电缆土方开挖m3800后方开挖m30.00土后方回填m3800接地工程土方开挖m34410土后方回填m344107房屋建筑工程综合楼建筑面积m21269.9635kV配电室建筑面积m2223.2辅助生产建筑占地(建筑)面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m215深井泵房m210.5化粪池m215隔油池m210综合泵房m2131.2油品库房m227SVG室m21508升压站内其他建筑-升压站总占地面积m27452围墙及大门长m344.2硬化部分地面占地面积m2200.4升压站内道路占地面积m22506.05.2主要设备本项目主要设备见表6表6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名称单位(或型号)数量备注主要风电风力台数台25额定功率kW2000

设备场主要机电设备发电机组叶片数片3风轮直径m115扫风面积m210434.4切入风速m/s2.5额定风速m/s9切出风速m/s19安全风速m/s52.5轮毂高度m85输出电压V690主要机电设备箱式交电站台25升压变电所主变型号SZ11-100000/110,100MVA台数台1容量MVA100额定电压kV110出现回路数及电压等级出现回路数回1电压等级kV1106、风电机组选型根据目前国际和国内成熟的风力发电机组生产制造能力以及风电场现场的综合条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6种机型比较统计见表7),确定选用25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发电机组(型号WTG2000B,风轮直径115m、轮毂高度85m,出口电压690V)。表7风机机组技术经济比较表力杀力杀1力杀2力7K3力杀4力杀5方某6机型WTG1500AWTG1500BWTG2000AWTG2000BWTG2000CWTG2500A装机台数(台)333325252520轮毂高度(m)858080859090风电场年上网电量(GWh)88.47583.72791.984100.07797.95192.887

上网利用小时数(h)178716911840200219591858风电机组投资(方兀)21879.0021621.6022100.0023400.0022620.0024960.00塔筒投资(力兀)5973.664319.825118.755234.255935.136048.00箱变投资(力兀)759.00759.00650.00650.00650.00580.00机电设备及安装(力兀)34017.6632106.4233178.7534594.2534515.1336802.00建筑工程(力兀)5422.005422.004720.004720.004720.004248.00其他费用(力兀)2169.182064.062084.432162.282157.932257.75基本预备费(力兀)1248.271187.771199.501244.301241.791299.23工程静态总投资(力兀)42857.1140780.2541182.6842720.8342634.8544606.98单位千瓦投资(元)8658.008238.438236.548544.178526.978921.40度电成本(元/kWh)0.59620.57910.53270.50780.51790.5668经济性顺序653124对优选的机型进行进一步优化布置,以获得较大发电量和最优经济效益为原则,既要保证风机间距以减小尾流损失又要注意风机的相对集中布置以减少集电线路及道路的投资;不仅考虑每个机位最优,而且考虑各风机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保证整个风电场的发电量最大,效益最好。在选定的机型基础上,对WTG2000B风机布置进一步优化,结合场区轮毂高度处风能资源分布图和具体地形地貌,对部分机位进行调整,避让风景区、村庄、林地、基本农田等,按照国土利用部门与环评部门的要求严格控制风电机组与矿床、 村庄边界的距离大于300m,与架空输电线路保持150m开外,得到如下布机方案。推荐的风机布置图见附图3。7、工程占地及土石方本风电场工程征地范围包括永久征地和临时征地,永久性用地包括升压站、风电机组和箱变基础用地、风电场内永久道路用地和集电线路杆塔基础用地, 工程永久征地总面积为18044.3m2;临时性用地包括施工中临时堆放建筑材料用地、施工人员临时居处用地、设备临时储存所占场地、风力发电机组吊装时的临时用地、场内施工道路临时用地、杆塔施工用地、电缆埋设路径用地和其他施工过程中所需临时用地,工程临时征地总面积为 151087.5m2。本项目征用地面积表见表8。本期工程占地主要是其中以天然牧草地居多,占评价区面积的 66.78%;其次为旱地,占评价区面积的21.11%;有林地和其他庄园所占份额差别不大,分别占评价区面积的7.11%?口4.62%;灌木林地、村庄和特殊用地占地不大,分别为0.17%、0.15%和0.06%,具体见土地利用现状图。表8项目征用地面积表序号项目面积(m2)占地类型备注一永久性占地1风机和箱艾基础8112.52集电线路杆塔基础14003场区道路1080—4升压站7451.85永久性占地合计18044.3一临时性占地1风机吊装场地81887.52施工临建场地80503临时场区道路385504集电线路临时用地226005弃渣场临时用地06临时性占地合计151087.58、公用工程8.1给排水(1)给水:本工程场地地处郊外,主要是升压站内人员生活与工作用水。打深水井一口作为水源,建深井泵房一座。深井泵出水管供水至站前区后,分别送至消防水池、生活水箱。①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采用独立供水系统。生活用水由深井泵输送至综合泵房生活水箱,生活水箱出水,经紫外线消毒仪或二氧化氯消毒法消毒后, 由生活变频水泵送至各用点。本项目用水主要包括职工生活用水、升压站站区绿化用水、消防用水。根据陕政发【2004】18号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的通知》计算,项目用排水量见表9,水平衡图见图2、3。a、生活给水量采用人均95L/人大,在编职工人数按总体规划18人计,则工人生活用水量为1.71m3/dob、绿化用水:本项目升压站区绿化面积约1600m2,按照1.5L/m2d计算,则需要用水量为2.4m3/doc、不可预见水:项目不可预见水量按照上述水量的 10%计算,则非采暖期需要用水0.41m3/d.;采暖期需要用水0.17m3/do综上,本项目非采暖期需要新鲜用水量为4.51m3/d,采暖期需要新鲜用水量为1.88m3/do②热水给水系统在综合楼卫生间内设置独立的电热水器。(2)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化粪池中,再一同经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出水排至站内容积 300m3防渗集水池,冬季全部储存在集水池内不外排,其他季节回用于站内绿化、道路洒水。检修油污水排入事故油池(容积为30m3),定期送往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外排。本工程雨水排放采用散排方式。表9本项目用排水量统计表序号用水项目面积或人数用水标准用水量(m3/d)排水量(m3/d)备注1日常生活用水1895L/人d1.711.372绿化用水16001.5L/m2d2.407/、可预见用水非采暖期以上合计的10%0.410.33采暖期0.170.148新鲜非采暖期4.51

图3非采暖期水平衡图采暖升压站使用电暖器作为主要采暖方式。其中,升压站内主要生活房间采暖面积约1270m2,采暖热负荷约200kW,采暖选用共200kW的电暖器。供电施工用电:施工用电从场区西南部村庄接至施工临建处,引接长度约为1000m,现场设置1台315kV降压变压器把10kV电压降到0.4kV电压等级,然后通过动力控制箱、照明箱和绝缘软线送到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上。 由于风机塔筒基础施工比较分散,施工单位应自备 30kW柴油发电机,解决部分风机基础及其它工程基础施工用电问题。运营期用电:由风电场区内部电网供电风。9、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本项目定员18人。其中运行人员和日常维护人员14人,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值班运行和维护、检修管理,主要负责风电机组的运行监控、日常保养、故障维修和事故报告等。管理人员4人,负责风电场的建设、经营和管理。风电场的机组大修可委托外单位检修,以减少风电场的定员。风电场实行运行、检修分开的生产模式。所有人员均应具备合格资质,有一专多能的专业技能,主要运行岗位值班员应有全能值班员水平;设备运行实行集中控制管理,设备检修实行点检定修制管理。10、施工工期

本项目计划施工期为12个月。11、工程投资本项目工程总投资为41972.61万元。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工程特征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10表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风电场名称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风电机组单位造价(含运费)元/kW4300建设地点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哈镇塔筒(架)单位造价元/t7000设计单位福建永福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聚合电力工程设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机组基础单价元/座1192037建设单位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变电所单位造价力兀/座2792.42装机规模MW50主要工程量土后方开挖m3114568单机容量kW2000土右方回填m3109199年上网电量亿kWh1.001混凝土m317640.67年利用小时数h2002钢筋t1829.27静态总投资万元39624.18塔筒(架)t5275动态总投资万元40397.02建设用地面积永久占地m218044.3单位千瓦时静态投资元/kW7924.84临时占(租)地m2188687.5单位千瓦时动态投资元/kW8079.4计划施工时间第一^机组发电工期月12单位电量投资元/kW-h4.2305总工期月12工程建设期贷款利息万元772.85生产单位定员人1813、产业政策及规划、选址符合性(1)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本工程项目属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修正)》的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的通知》(国发[2014]53号)、《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完善风电年度开发方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国能新能〔2015〕163号)和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全国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 2016年全国风电开发建设总规模3083万千瓦,陕西省风电开发建设总规模200万千瓦。故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政策。(2)与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相符性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通知(发改能源【2005】2517号),“风能及风力发电”列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首位,本项目属该指导目录中“风力发电”项目。(3)与陕西省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全国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国能新能【2016】84号)和《进一步完善风电年度开发方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国能新能【2015】163号要求,结合风电消纳、资源条件和区域布置等因素,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了《关于印发2016年陕西省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陕发改新能源【2016】393号),通知中将本项目列入“2016年陕西省风电开发建设方案项目表”中。3.选址合理性本项目场址位于陕西省府谷县西北约50km处的哈镇,本次环评从风能资源、场地建设条件、相关规划、环境影响等方面分析电场选址的合理性:(1)风能资源有保障。根据可研资料,厂址区 70m、75m、80m、85m和90m高度的年平均风速分别为6.26、6.30m/s、6.34m/s、6.37m/s和6.41m/s,年平均风速较大,有利于风能的开发利用。本工程位于陕西省风能资源可利用区(陕西省年平均风速分布色斑图见下图4),风能资源有保障,适宜建设大型风

电场。图4陕西省年平均风速分布色斑图(2)场地建设条件较好。本项目地处属黄土高原梁嵬沟壑区,风机布置在梁嵬顶部,场地区地势较开阔便于风电开发和运输、管理,也可减少场地平整土方量;场址区地质构造稳定,无不良地质作用;风电场周围有乡镇道路,风电场向东约20km处有S308省道,以南40km处有S301省道,对外交通较为便利。(3)对环境的影响小。本项目场址区无珍稀动植物资源,区域居民分布数量较少且距离较远,项目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场址区居民点的噪声影响小。(4)无明显环境制约因素。项目选址区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敏感目标存在。 综上所述,在落实对场址范围内文物点进行避让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风电场工程选址可行。(5)项目对候鸟迁徙的影响项目区不属于鸟类频繁活动地区,风电场内基本为农田生态系统,主要野生鸟类为喜鹊、麻雀、乌鸦等常见鸟类等,但这些鸟类在正常飞行时,飞行高度较高,如不下降捕食,不会受到风力发电机的威胁。而且风电站建成后,风力发电机的叶轮额定转速在16〜17r/min,速度较慢,加之鸟类的视觉极为敏锐,反应机警。根据国外大型风场运行过程研究成果,风力发电场运营初期,风力机旋转等可能会对候鸟的迁徙与栖息产生一定影响,随着候鸟对风机的存在和运行的逐渐适应,会选择自动避让,不会造成长远影响。研究成果同时表明,风机运转的过程中,动物的数量将不会因此下降。因此项目建设对鸟类栖息及迁徙影响较小。(6)符合《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根据《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应本着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尽量使用未利用土地,少占或不占耕地,并尽量避开省级以上政府部门依法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本项目占地占用部分旱地,不涉及基本农田,不涉及特殊保护区域,榆林市国土资源局和城乡规划局同意本项目的用地和选址,对于项目临时占地中占用的耕地,环评提出项目建成后恢复为原有耕地,对于草地和灌木林地,环评提出进行生态恢复,种植灌木和草本,恢复临时占地的生态环境。因此项目占地基本符合《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要求。(7)无明显环境制约因素本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分散布置于周边山顶和山脊上, 地势较为平坦开阔,便于风电开发和运输、管理,也可减少场地平整土方量;占地类型主要为灌木林地、坡耕地、草地;拟建场区内及周边区域未发现有活动性断裂通过, 拟建场地内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场地稳定性好,适宜工程建设;所处区域无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出没,也不涉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文物保护区、基本农田及国家限制的采矿区域,场址周围无军用设施、地下无文物,符合当地的生态功能区划和县整体的发展规划。本项目风电场周围有乡镇道路,风电场向东约20km处有S308省道,以南40km处有S301省道,对外交通较为便利。综上所述,评价认为本风电场选址合理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地处秦、晋、蒙接壤地带,与山西省河曲县、保德县隔河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接壤,西南与神木县毗邻,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百强、西部十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和中国产业百强县、 全国金融生态先进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先进县、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环保模范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低碳生态十强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陕西省卫生县城,陕西省平安县城,陕西省十强县位居三甲等等。府谷自然资源富集,国家级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重要枢纽。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哈镇境内,风电场地理位置位于东经 110°50'50〃110°55'40北纬39025'3739°30'的、句,场内海拔介于1065~1297m之间。风电场总规划装机容量100MW,本风电场工程规划装机容量50MW,计划安装25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场规划面积约32km2,具体位置见附图1。2、地形地貌府谷县处于内蒙古高原与陕北黄土高原东北部的接壤地带。 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主要由西北至东南流向的黄甫川、清水川、孤山川、石马川四条大川和相应的五道梁嵬为骨架,海拔高度在 780〜1426.5m之间,相对高差为646.5m。自第四世纪以来,由于受外力地质作用和几千年来人为活动的影响, 区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脊,地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形成特有的半干旱黄土一风沙地貌。本项目所在地地势较为平坦,地质结构较为简单,无不良地层。3、气候、气象(1)气候气象特征府谷县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冷暖干温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雨热同期;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年差与日差气温变化较大;降水年际 变化大;自然灾害旱、涝、霜、雹。年平均气温9.1C;最热7月,月平均气温23.9C;最冷1月,月平均气温零下8.4C;气温年较差32.3Co全年县太阳辐射总量为144.94千卡/cm2;可供作物利用的光能约占总辐射量的一半。多年平均日照为2894.9小时;日照率65%;农业活动主要季节的4至10月每月日照数都在230h以上。初霜为10月5日;终霜为4月27日;无霜期177d。年平均降水量453.5mm;降水主要集中在7至9月,占年降水量的67%0当地府谷县气象站主要气象要素的累年平均值见下表 11。表11府谷县气象站主要气象要素的累年平均值气象要素单位累年平均值发生时间豆均气温七9.三口均气压hPa死53降水量mm406.1相对湿度%50皿场风速ms2,3雷暴日数d36.1大风日数d30.2医水日数d70.6出一日数dL7沙尘暴日数dL1极端最高气端:C4QJ2005年6月20日极端最低气温-25J2002年12月26日(2)平均风速年度变化和平均风速年内变化府谷气象站1981~2010年历年年平均风速见表12与图5,历年逐月平均风速分布见表13与图6。表17与图5反映了府谷气象站近30年(1981~2010年)的历年年平均风速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府谷县气象站近30年、近20年平均风速均为2.2m/s,近10年平均风速为2.3m/s,平均风速年际变化并不显著,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1997年和1998年平均风速最小,为1.8m/s。2006年和2010年平均风速最大,为2.6m/so90年代初期年风速呈下降趋势,1997年降至最低,之后一段时间逐渐上升,2002年初又呈现下降趋势,2005年以后风速显著增大,

可能是启用自动气象站对风速值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表12府谷气象站1981~2010年历年年平均风速(单位: m/s)年份风速年份风速年份风速19812.319912.420012.319822.319922.320022.119832.219932.22003219842.319942.32004219852.419952.420052.419862.119962.220062.619872.319971.820072.319882.119981.820082.419892.219991.820092.519902.320002.120102.61981~2010近30年平均风速均为2.2m/s;1981~2010近20年平均风速均为2.2m/s;1981~2010近20年平均风速均为2.3m/s府谷二象站历年平均战速图5府谷气象站1981~2010年历年年平均风速从表13与图6可以看出,从年内水平看,该地区4月〜5月份风速较大,为

3.2m/s,1月、12月风速较小,为1.6m/s,最大月和最小月平均风速相差1.6m/s,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表13府谷气象站历年(1981-2010)各月及年平均风速(单位: m/s)月份123456789101112年风速1.62.2图6府谷气象站历年逐月平均风速直方图(3)多年平均风向频率府谷气象站近20年(1993~2012年)风向频率分布见表14与图7。气象站多年平均主导风向为SSW,出现频率为11.1%;次主导风向为SW,出现频率为9.7%。由气象站风向频率看到,该气象站主导风向明显。表14府谷气象站近20年(1993—2012年)风向频率(单位: %)风向NNNENEENEEESESESSE频率3.1风向SSSWSWWSWWWNWNWNNW频率6.9455.37.7图7府谷气象站近20年风向玫瑰图(单位%)4、水系水文地表水府谷县水资源,地表水年径流量为5.911亿m3;地下水2.32亿m3/年,可采量为每年1.15亿m3。孤山川水能资源储量为7070kW。府谷县境内河流全部属于黄河水系,主要有直接入黄河的黄甫川、孤山川、清水川、石马川、胡桥沟和窟野河支流,汇入窟野河从神木县境内流入黄河的悖牛川等河流。长1km以上的沟道1245条,300m以上的沟道5879条。根据河流水系特点,府谷县分为一个水资源五级区窟野河流域, 五个水资源六级区,分别为黄甫川流域、孤山川流域、清水川流域、石马川流域、悖牛川流域,其面积分别为482km2、1052km2、629km2、608km2、458km2。距离本项目最近河流为清水川,位于本项目西南部 250m处。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综合利用不外排,不会对当地水环境造成影响。地下水府谷县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河流入渗,灌溉回归补给和岩溶侧向径流补给。多以泉水形式出露,排泄于河流。根据地下水储存介质及埋藏条件,将府谷县境内地水分为三大类。(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河谷阶地区,根据含水介质不同,可分为黄土层潜水和第四系冲积层潜水。其中黄土层潜水,分布在西北部的部分梁嵬地区,单泉流量仅为0.11/s〜0.51/s为极贫水区;第四系冲积层潜水主要分布在黄河、孤山川、悖牛川、黄甫川、清水川及其它河流的河漫滩和一级阶地区。在黄河沿岸一级阶地和漫滩区,含水层厚度一般 8m〜20m,富水条件好。其它地段含水层厚度一般5m〜10m,可开采量1.0万m3/d。(2)碎屑岩类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土石梁嵬地区,储水空间以风化裂隙和构造节理裂隙为主,主要的含水层段为20m〜40m,该类地下水赋存条件差,富水性极不均匀。(3)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在区域上属于天桥岩溶地下水系统,水头高,水量大,水质好,分布面积7495km2。该岩溶水系统天然资源12.05m3/s(3.8亿m3/a),黄河河谷为该系统岩溶水的主要排泄区。清水川至大桥段为天桥泉域的排泄口,富水性极强,据已有勘查资 料,单孔涌水量在4000m3/d〜10000m3/d左右,是目前全国最大流量岩溶自流井。5、生态环境(1)生物资源府谷县有大牲畜3.14万头,主要为蒙古牛、奶牛、滚沙驴、佳米驴、蒙古马、骡子等。羊存栏达22.59只,品种有蒙古羊、陕北细毛羊、林肯羊、边菜羊、德拉斯代羊、陕北黑山羊、白绒山羊、沙能奶山羊。府谷县有草场 198.5万亩,可载畜40万只绵羊单位,有野生牧草400种。府谷县有造林保存面积84万亩,其中防护林46万亩,经济林13万亩,用材林25万亩,覆盖率为17.34%;种属有18科、28属、49种,为松、柏、杨、柳、榆、槐、文冠果、柠条、沙棘等。府谷是稀有树种海红果的主产区,省级杜松自然保护区(2)矿产资源府谷自然资源富集,拥有各类矿藏20多种,特别是水丰煤富。区域年水资源总量5.91亿m3,煤炭已探明储量200亿t,高岭土探明储量3.59亿t、居中国之首。其中,府谷煤属世界优质煤,平均发热量为每公斤6900至7200大卡,灰分仅占5〜10%,硫仅占0.31至0.86%,磷仅占0.002至0.0025%,属特低硫、特低磷、特低灰、中高发热量,不粘和弱粘长焰优质动力煤和化工用煤。陕西省最大的铝矶土矿床就在府谷县,储藏面积为80km2,总储量为6.4亿m3;属高品位大型富矿。6、地质地震本项目场区位于黄土高原北边缘,区内主要被第四系黄土覆盖,侏罗系及三叠系砂岩、泥岩零星出露。地质时代上晚侏罗纪陕甘宁坳陷萎缩后, 新生代在晚白垩世缓慢上升背景上为大面积拱起区,现代地貌属黄土高原。陕北新生代沉积普遍缺失古新统至中新统,上新统以来为河湖相与风成黄土交替,期间有不同性质问断,说明第三纪陕北地区大部处于抬升剥蚀; 上新世始在抬升的背景上,有脉动波浪状不均衡性,总体以间歇性面状拱起为特点。近代地形变测量,南部边缘的北山地区,为继续上升地区。中、新生代地层变形不显著,断裂也不发育,地震活动水平低,为新构造比较稳定区。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资料,场址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场址区属构造稳定区。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府谷县全县总面积3229平方公里,全县辖12个镇,分别为府谷镇、麻镇、哈镇、黄甫镇、庙沟门镇、新民镇、孤山镇、清水镇、大昌汗镇、古城镇、三道沟镇、老高川镇。8个乡分别为:海则庙乡、墙头乡、赵五家湾乡、田家寨乡、木瓜乡、磺城乡、武家庄乡、王家墩乡。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百强第67位,是全国文明县城和省级平安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截止到2014年,府谷县全县现有人口25.19万,其中农业人口18.03万,占总人口的72.5%;非农业人口7.15人,占27.5%。人口出生率为10.2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3%;人口密度为78人/平方公里。本项目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哈镇境内,风电场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0°50'50110°55'40,北纬39°25'37'39°30'倒〃间,场内海拔介于1065~1297m之间。2、国民经济概况2014年,府谷经济运行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经济形势,面对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和民企资金短缺等挑战, 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困境中坚定信心,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在转型中寻求突破,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始终突出发展第一要务,注重问题导向,着力真抓实干,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有新的提升,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群众生活持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0亿元,同比增长5.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8亿元,增长15.66%;完成财政总收入80亿元,增长20.5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亿元,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00元,增长5.2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4000元,增长7.68%。工业生产逆势增长。面对主要工业产品市场需求不旺、价格下跌等问题,府谷强化调控抓管理,多措并举提产能,全力以赴拓市场,千方百计保畅通,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缓中趋稳、逐步复苏的态势。全年原煤、兰炭、铁合金、金属镁产量和发电量分别达到7112万吨、661万吨、28.75万吨、26.79万吨和179.53亿度,分别增长2.74%、11.09%、46.68%、23.68%和15.62%,水泥、电石产量同比分别下降29.94%、1.23%。主农”工作扎实有效。岂农”工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发展的保障。府谷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资金2.14亿元。哈镇、墙头两个市级农业园区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小区建设步伐加快。农业品牌化发展取得新突破,海红果白兰地”白酒研制成功。深入实施“333底贫帮扶工程,实现2680户8119人脱贫;扶贫移民搬迁补助标准大幅提高,全年扶贫移民搬迁300户931人。3、文化教育及医疗卫生(1)文化教育惠民补贴是府谷县教育的一大亮点,各项惠民免补资金超 1.76亿元。其中义务教育投入1.24亿元,高中投入5207万元。2006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行了两免一补”,尤值一提的是,2008年在省内率先实行了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 蛋奶”工程,在2010年春季开始,高中阶段实行了三免两补”政策,其中包括免学费、免杂费、免课本费和寄宿生生活补助以及 蛋奶”补助。2008年一2010年,全县共资助贫困大学生2297名,累计发放助学贷款1362.69万元。加大了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三年累计发放资助资金600万元。2010年11月成立了教育基金会,由13家民营企业每家注入1000万元资金,县财政局注入资助资金3000万元,共计1.6亿元基础资金,每年将拿出1500万元奖励评选出来的好校长、好教师等。截止到2014年全县公办幼儿园园所总数发展到35所以上,教学班318个以上,满足9540名幼儿入园要求,全县学前一年入学率达到98%以上,而且城乡幼儿园布局更加合理。 目前,全县有幼儿园38所,其中县城15所,在园幼儿9278人,其中城区幼儿园人数占到总人数的70%。(2)社会保障府谷2015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据了解,2015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时间为1月1日至3月25日,凡具有府谷县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其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交通运输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北纬3804239°35'东经110°22'〜111°,眦处秦、晋、蒙接壤地带,紧靠华北,距离京、津、塘和环渤海地区较近。府谷交通便捷畅通,两纵三横”的铁路网和四纵四横一环城”的公路网已经成型,神(木)一朔(州)、准(旗)一神(木)、准(旗)一朔(州)铁路穿境而过,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的42公里地方铁路专用线接入国家铁路网络。以神府高速公路、府店公路为主骨架,府准、野大、府墙、府王、孤武、桃田、魏哈、府庙等公路与周边地区路网相互衔接,大石一级等一批由地方投资兴建的高等级公路正在建设。4c级支线机场即将开工,全县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砂石路,有70%的行政村达到通畅标准。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本项目风电场向东约20km处有S308省道,以南40km处有S301省道,对外交通较为便利。5、文物保护及旅游府谷县文物古迹有文庙,1981年被县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又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洞,1981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长城,1981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庙,1981年被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县政府拨专款重修,1993年又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秀芳图书楼,民国33年(1944)由抗日爱国将领马占山督修,因马占山字为秀芳,故名。评价范围内无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保护目标。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活环境等):1、环境空气项目位于陕西省府谷县西北约50km处的哈镇,项目所处区域内无工业污染源。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委托陕西中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1月11日至1月17日在场址所在地周边进行了环境空气监测(监测报告见附件 5),监测数据见表15,监测布点图见附图4。表15环境空气监测结果监测点位监测内容浓度值范围(^g/m3)评价标准限值(/m3)1#升压站监测点SO2小时值9〜39500SO2日均值15〜33150NO2小时值12〜51200NO2日均值36〜4280PM10日均值54〜66150TSP日均值87〜1013002#启鲁塔监测点SO2小时值9〜38500SO2日均值14〜30150NO2小时值12〜50200NO2日均值32〜4380PM10日均值54〜68150TSP日均值85〜983003#闫家湾监测点SO2小时值11〜41500SO2日均值11〜24150NO2小时值14〜53200NO2日均值30〜3980PM10日均值53〜62150TSP日均值86〜96300根据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各项指标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项目拟建地空气环境质量良好。2、地下水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为李家村村民水井,设 1个监测点,监测项目为:pH值、硝酸盐、总硬度、高钮酸盐指数、氨氮、挥发酚、氟化物共 6项等,同时测量井深、水温、水位。地下水监测结果见下表16。表16।地下水监测结果统寸表 单位:mg/L(P,除外)点位|项目pH 高镒酸盐指数I氟化物氨氮]总硬度挥发酚硝酸盐

李家村村民水井取网结果7.260.820.170.063146<0.00030.7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出类标准6.5-8.5<3.001.0<0.2<450<0.002<20监测结果表明,监测的六项指标土§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m类标准要求;项目区地下水环境现状良好。3、噪声本项目位于山区内,附近居民居住分散,本次噪声现状调查于 2016年1月11日进行了1次监测,共设3个监测点位,三个监测点均为主要的敏感目标附表17风场建设区域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A)点位编号2016年1月11日评价标准L10L50L90Leq1#昼间dB(A)49.545.642.346.5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夜间dB(A)39.836.433.537.12#昼间dB(A)50.3夜间dB(A)40.334.632.435.6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3#昼间dB(A)49.746.841.647.9夜间dB(A)39.636.733.837.3气象条件1月11日:昼间:晴,风速:1.0m/s;夜间:晴,风速:1.4m/s。由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拟建地环境背景噪声值昼间为49.5〜50.3dB(A),夜间为39.6〜40.3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域标准,属自然声环境,说明该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由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本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征,其环境保护目标具体如下:

根据敏感因素的界定原则,经调查本地区不属于特殊保护地区、社会关注地区、生态脆弱区和特殊地貌景区,区域内环境保护对象以人群为主。具体见表18。表18主要环境保护对象表环境要素保护对象保护目标情况保护级别或措施敏感点户数人口相对于风机距离(m)环境空气、声环境、光污染风电厂建设区域小驻的村37F6#西北649环境仝气质里执行《环境空气质重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运行期风机转运会对临近居民住宅产生光污染马家梁817F4#东567张家梁1939F21#西南920石鲁塔515F25#西南1517闫家湾1032F25#南1025地表水环境风电厂建设周围清水川--F25#南500《地表水环境质里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生态环境评价区动植物植物与植被合理确定风电机组位置,优化施工检修路降低对植物与植被的影响动物施工期尽量减少占地面积评价适用标准

根据项目周围环境现状,本次评价采用以下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陕西省神府谷县西北约50km的哈镇,为农村地区,属二类功能区,所以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具体见下表。标准SO2TSPPM10NO2年平均602007040日平时平均500//200以(2)水环境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单位:g/n3评价区域内地表水主要为清水川。根据《陕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理:划》(DB14/67-2014)中的规定,评价区地表水体为清水川府谷保留地,标该区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目标为III类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格(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具体见表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本项目属于田类功能区,所以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m类标准,具体见下表。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出类单位:mg/L项目PHCOD高镒酸盐指数BOD5挥发酚溶解氧氨氮标准值6.0〜9.0<20<6<4<0.005>5<1.0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地下水质量分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的要求,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地下水为田类水,所以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田类标准,具体见下表。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出类单位:mg/L项目标准值PH6.5〜8.5高镒酸盐指数 溶解性总固体 总硬度氟化物铭(Cr6+)项目标准值PH6.5〜8.5高镒酸盐指数 溶解性总固体 总硬度氟化物铭(Cr6+)<3.0<1000<450<1.0<0.05(3)声环境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位于陕西省神府谷县西北约 50km的哈镇。项目属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因此项目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类区标准,具体见下表。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单位:dB(A)类别时间昼 间夜 间2标准值[dB(A)]6050(4)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

在臻标(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96)表2中的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19。表1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污染物最tWj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排气筒高度(m)203040506070监测点浓度限值(mg/m3)颗粒物1205.923396085/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HC1201753100///4.0NOx2401216230.12SO25504.315253955770.40. (2)水污染物, 污废水综合利用/、外排。(3)噪声J,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01)的排放限值;营运期厂界环境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r.(GB12348-2008)中2类限值要求及《风电场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DL/T1084-2008)的2类区域标准。具体见表20、表21、表22。表20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表2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类别时间昼 间夜 间2标准值[dB(A)]6050表22风电场噪声限值 单位:dB(A)声环境功能区时间昼 间夜 间2类区域标准值[dB(A)]6050(4)固废固体废物排放执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