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与探索_第1页
人力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与探索_第2页
人力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与探索_第3页
人力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与探索_第4页
人力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与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与探索第一页,共30页。汇报提纲学校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概况1特色专业建设目标2特色专业的建设内容34

专业特色与成效第二页,共30页。1、学校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概况

①学校概况:西安工业大学创建于1955年,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之一,具有鲜明的军工特色;1965年升格为西安工业学院,成为国家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兵工本科院校。201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共建西安工业大学。现有教职员工1600余人,在校硕士研究生2000多人,本科生17000人。

第三页,共30页。②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概况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由劳动经济专业发展而来,早在1987年“劳动经济”本科专业首次开始招生。1998年正式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名称招生,2005年5月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09年被评为陕西省特色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第四页,共30页。2、特色专业建设目标本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结合我国制造业蓬勃发展的需要,结合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现状及方向,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充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内涵与发展趋势,紧密围绕我校“突出制造技术”的办学定位,认真总结我院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建设的成绩和优势,进一步突出该专业在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努力把该专业建成:西北突出、国内领先、优势明显的国家级特色专业。第五页,共30页。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面向各类组织(尤其是制造业),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型人才为目标。培养具有从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胜任能力,尤其具备在制造业领域内进行岗位测评、人员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设计等人力资源实务的能力,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有道德、善学习、勤思考、重实践、富有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制造业发展输送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第六页,共30页。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在学校“3+3+2”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全面整合现有课程的知识体系,以课群建设为契机,搭建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立以用人单位,尤其是机械制造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

第七页,共30页。3、特色专业的建设内容①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2011年我们组织进行了对全国人力资源特色专业的调研工作,同时在陕西十几家企业进行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计划的企业调研工作,在调查意见的总结基础上,紧密围绕我校“突出制造技术,面向生产第一线办大学”的独特风貌,根据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对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进一步明确和突出了面向制造业培养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特色。第八页,共30页。进一步突出“以人力资源理论系列课程为基础理论、以制造业员工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与薪酬开发为核心培养内容的厚基础、重技能的开放式”课程体系的特色。第九页,共30页。a.加大行业背景相关课程设置。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金工实习等与制造业背景相关的课程,加强学生对制造业的了解。第十页,共30页。b.形成特色课程群。专门设置了特色专业方向课群,在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课群”、“人力资源技能课群”基础上,增加了包括《生产运作管理》、《劳动定额管理》和《劳动安全与保护》等课程的“特色专业方向课群”。第十一页,共30页。c.根据企业需要和专业发展的趋势,在培养计划的专业任选课中开设《压力管理》、《员工心理援助》、《冲突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课程。第十二页,共30页。d.注重了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实务能力的提高,通过专业教师的努力,已形成制造业人力资源实务案例库和人力资源实践教学指导书,方便教学使用。第十三页,共30页。②培养模式在培养模式方面,从培养计划制定—课程讲授—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人才评价一系列环节都强调制造业专家的参与与指导,加强了与制造业企业的外联。培养计划的制定在大量企业调研基础上进行;在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时逐步推行核心专业课程配套企业实训讲堂,并聘请大量企业专家来课堂进行专题讲座;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基地选择定位在制造企业;最终培养出的学生的质量需要经过制造业人力专家的评价。比如邀请了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拥有多年人力资源工作经验的企业如华商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金光集团GAR中国总部等人力资源部经理、比亚迪汽车人力资源经理以及中兴精诚通讯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作为兼职企业导师和兼职教授,进行了人力资源专业讲座和人力资源指导工作。第十四页,共30页。③人力资源实验室建设人力资源实验室包括可视化认知中心、管理沟通和招聘模拟演示厅、人力资源沙盘模拟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模拟中心、人际敏感性训练中心、生产与作业管理软件及沙盘、劳动定额软件中心等部分组成,实验室的建成与运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第十五页,共30页。④特色系列讲义、教材的编写由专业教师编写的《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员工招聘》、《组织理论与设计》、《培训理论与实务》、《薪酬设计与管理》、《冲突管理》等系列教材已正式出版。第十六页,共30页。⑤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a.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来培养和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与科研能力等内容。这一方面是要通过业务培训继续加强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理论教学与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其提供制造业生产实践及参与实验与实习教学的机会,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第十七页,共30页。b.根据教学需要聘请一些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职称较高的技术人员作企业导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成研发团队,承担横向与纵向课题、咨询项目,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第十八页,共30页。⑥实践教学环节a.将实践环节纳入整个课群建设,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需求和课群建设角度对实践环节进行优化。强调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在主要专业课程中均增设了课程设计。第十九页,共30页。b.鼓励学生参与课题调查研究当中来,根据本专业教师科研能力强、社会服务经验丰富、学科视野广等特点,积极开展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的活动,大大促进了教学内容的革新,要求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参加到科研与对外服务中来,并积极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合理、及时地融入教学,转化为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实践环节。第二十页,共30页。c.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外联,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进行人才的培养。d.进一步开拓生产实习基地,选择声誉高,管理理念先进,管理流程规范的企业作为生产实习基地。第二十一页,共30页。e.《创业学》等课程的开设以及开展和参加形式多样的科技创业比赛,逐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西安工业大学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陕西总冠军,西安工大经管学院卓越代表队荣获“用友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陕西省赛区一等奖。第二十二页,共30页。⑦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我院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监控与保障体系。对教学工作、教学运行、教学质量、教材水平、实践教学、教学研究等各方面管理均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包括教师上岗试讲制度、新上岗教师的“一帮一”制度、教师听课制度、三级听课督导制、并举行讲课比赛,对优秀者给予奖励。同时由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评价;质量等级与津贴分配及奖酬金挂钩。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有效地保证了良好的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二十三页,共30页。4、专业特色与成效①形成了独特的特色培养模式从培养计划制定—课程讲授—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人才评价一系列环节都强调制造业专家的参与与指导,加强了与制造业企业的外联。建立校企联合的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更新的运行机制;在课程体系构建和实现时逐步推行核心专业课程配套企业实训讲堂,并聘请大量企业专家来课堂进行专题讲座;建立校内外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一体化管理运行模式;最终培养出的学生的质量需要经过学校、用人单位、制造业人力专家共同参与的评价。第二十四页,共30页。②专业学生培养效果显著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受到了不同类型企业的广泛欢迎,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学院位居首位。近三年毕业生在就业前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2/3以上,大大增强了就业竞争实力。不少单位连续多年都吸收我专业学生,其中不乏如中铁一局、中集陕汽重卡(西安)专用车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局、二十三冶等大型国有企业以及海信、LG、美的、雨润、富士康等国内外知名公司。学生在制造行业的就业比例也连年提升。05年毕业生在制造业就业比例为11%,06年的就业比例为14%,07年为21%,08年为27%,09年毕业生在制造业就业比例达到了31%,2010年为35%,2011年为36%。制造业企业对我专业学生的评价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宽,适应环境比较迅速,工作踏实敬业,团队精神强,能够解决制造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毕业学生不少已成长为制造行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第二十五页,共30页。③教师教学和科研特色研究成绩显著经过不懈的努力,本专业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编写的教材获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人力资源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项。本专业教师主持完成的《时间前置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校级优秀结题项目;2010年以来特色专业团队教师主持的《面向装备制造业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获批陕西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建设项目。第二十六页,共30页。科研形成五大特色研究方向:军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承诺与雇员保持、人力资本化研究、人口与人力资源、冲突管理管理方向。第二十七页,共30页。承担如“基于竞争优势动态演化的陕西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研究”、“203研究所技术专家胜任力研究”等有特色的纵、横向项目;在《南开管理评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等权威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被EI、CSSCI和ISTP收录论文十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教育部课题的多项,省市级以上课题多项,2010年以来新增西安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