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GBXXXXX-XXXX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for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fhallsystemengineeringofvideoconference(征求意见稿)20××-××-××公布2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公布联合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for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fhallsystemengineeringofvideoconferenceGB×××××-2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年×月×日中国打算出版社20××年北京前言国家标准《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是依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打算(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8105号)文件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下达〈二00八年度电子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制订修订打算〉的函》(工信规简函200893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参考国内外有关的标准,广泛征求国内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标准的要紧内容为:总则、术语、工程施工前预备、工程施工、系统调试、工程检验、工程验收、附录、本规范用词讲明、条文讲明。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治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本规范的日常治理,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规范的执行过程中,如发觉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建议和有关资料寄至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乙七号,邮政编码:100015;Email:lijinxia@ritvea..),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要紧起草人、要紧审查人员:主编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参编单位:北京奥特维科技开发总公司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飞利信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盛云科技有限公司要紧起草人:张利滨王炳南范宝元顾克明刘芳李湘平李强徐永生钟厚琼李敬霞宋丽红甄和平孙伟审查人员: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工程施工前预备 33.1一般规定 33.2隐蔽工程 33.3施工进场要求 43.4设备、材料检验 44工程施工 64.1一般规定 64.2缆线敷设 64.3摄像机 74.4显示屏幕系统 84.5扬声器系统 84.6传声器 94.7灯光灯具 94.8操纵室和机房 105系统调试 135.1系统调试前预备 135.2系统调试 135.3系统联调 146工程检验 156.1会场环境检验 156.2隐蔽工程检验 156.3工程施工检验 156.4会场功能检验 156.5会议电视功能检验 166.6系统质量主观评价 166.7系统质量客观测量 187工程验收 217.1竣工验收 217.2竣工验收文件 227.3会场系统试运行 237.4工程终验 23附录A会议电视会场系统音频部分测量方法 25附录B唇音同步和声音延时的测量方法 29附录C工程表格格式 31本规范用词讲明 51条文讲明 521总则1.0.1为了加强会议电视会场系统(以下简称会场系统)工程质量治理,规范会场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会场系统工程施工治理及验收。1.0.3本规范与国家标准《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20××配套使用。1.0.4会场系统工程实施中采纳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工程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1.0.5会场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术语2.0.1声音延时Sounddelay声音信号在会议电视系统传输中到达接收端所产生的时刻延迟。2.0.2声像同步Synchronism在会议电视系统中,图像动作和所发声音的一致性,又称唇音同步。2.0.3〔会议电视〕回声Echo声压级和时差都足够大,在主观感受上能够和直达声区不的反射声或因其他缘故返回的声音。在会议电视系统中,是指当本会场的声音信号通过网络传到对方会场,经对方的扩声系统后,再传回本会场的声音。除上述术语外,《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20××中的术语,也适用于本规范。3工程施工前预备3.1一般规定3.1.1会场系统应包括音频系统、视频系统和灯光系统等各个子系统的工程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和《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的有关规定。3.1.2施工企业应具有工程施工承包的相应资质等级的资格及质量治理体系。3.1.3施工预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具备经审定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施工进度。2施工单位必须具有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机构健全,岗位责任明确,施工方案可行。3设计人员应完成与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任务的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工艺及施工图纸。4施工电动工具、机械、器材应进行安全检查,并备有必要的安全施工装备或护具。3.1.4施工前应完成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电气、传输网络接口的界面确认。3.2隐蔽工程3.2.1隐蔽工程的施工应按施工图纸进行,不得随意更改。当需要调整和变更时,应填写本规范附录C中的表C.0.2-2工程变更、洽商记录,经批准后方可施工。3.2.2线槽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线槽应平坦,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各种附件齐全。2线槽接口应平坦,接缝处紧密平坦,槽盖装上后应平坦、无翘脚,出线口位置准确。3线槽应安装牢固,保证横平竖直。4固定支点间距不宜大于1.5~2.0m,在进出接线箱、柜、转角及丁字接头的三端500㎜5线槽应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应有良好的接地。6线槽防火安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3.2.3管道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明敷管道连接应采纳丝扣连接或压扣式管连接,暗埋管道应采纳焊接。管道敷设应牢固畅通,进入箱盒处顺直,在箱盒内露出长度应小于5㎜。2箱盒安装应牢固平坦,开孔整齐并应与管径吻合。3管道应整体接地连接,采纳跨接方法连接。3.2.4各种吊挂、墙装设备与主体结构连接的各种预埋件或基础,其数量、规格、位置和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3施工进场要求3.3.1施工进场1会场、操纵室、机房等相关房间的前期工程差不多全部完工,同时阻碍施工安装的各种障碍物应已清除。2隐蔽工程所施工的预埋管道、线槽、预埋件和孔洞等的数量、位置、尺寸均已按施工图纸要求施工完毕且验收合格,并应由建设单位提供准确的竣工图纸。3操纵室和机房地面应平坦光洁、清扫洁净、地板板块应铺设严密牢固、地板的水平误差不应大于2㎜/m、地板的支柱和板块之间应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4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3.3.2会场的建筑装修施工完毕,建筑声学和建筑装修符合设计要求;电源、接地、照明、插座以及温、湿度等环境要求,已按设计文件的规定施工完毕,且验收合格。会场的混响时刻、背景噪声级的测量指标应满足工程设计文件要求,同时符合本规范6章6.1节会场环境检验的规定。3.4设备、材料检验3.4.1设备、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备、材料的进场应填写本规范附录C中的表C.0.2-3或由监理单位提供的设备材料进场报验表。并应按分系统对设备、材料进行清点、分类。2开箱检验时,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要求,外观应完好无损,随机配件及资料应齐全,并应有出厂合格证。3部分设备应通电检查,检查应按随机产品资料要求进行;对不能现场检查的设备功能、性能,可在系统验收时,重点检验。4电源系统中的各种电缆和接插件应批查检合格证后,方可布放到位。5对存在异议的设备、材料,可要求工厂重新检测或托付专门检验机构检测,检测应按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进行;无国家标准的,应按合同规定或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并应出具检测报告。确认符合设计要求,才能在安装施工中使用。3.4.2灯光系统的设备、材料检验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3.4.31商业化软件,应进行使用许可证及使用范围的检查。2由设备提供商编制的用户应用软件,除进行功能测试之外,还应依照需要进行容量、可靠性、安全性、可恢复性、自诊断等多项功能测试。3用户应用软件应提供软件使用讲明、安装调试讲明等资料。3.4.4进口产品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提供原产地证明、商检证明、检测报告;并提供安装、使用、维护讲明书等,文件资料宜为中文文本或附中文译文
4工程施工4.1一般规定4.1.1设备4.1.2施工前应对吊装设备的预埋吊件进行严格检查,悬吊装置应进行过载负荷试验,其安全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4.1.34.1.44.1.54.1.6设备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之间连接缆线均应按接线图要求编制标识。2所有连接配件应符合现有国家标准。3缆线与连接配件间应采纳端点焊接或采纳专用工具压接,应符合施工工艺要求,不应有虚接、错接和短路现象。4.1.7灯光系统的设备安装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4.2缆线敷设4.2.1敷设缆线的规格、路由和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施工图设计。缆线敷设的施工与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4.2.2线槽缆1缆线敷设前应清除槽内的异物。2缆线敷设前应将缆线两端贴有标识,表明始端与终端位置,标识应清晰、正确。3缆线敷设应排列整齐,幸免交叉,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4数据信号电缆、音频电缆、视频电缆和光缆等不同类型缆线应分不绑扎成捆、标识用途。5缆线敷设时应有冗余。6缆线在线槽首端、尾端、转弯处距中心点300~500㎜处应固定绑扎。当缆线垂直布放时,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绑扎;当缆线水平布放时,每间隔距离3~5m处固定绑扎。绑扎后的电缆应相互紧密靠拢、外观平直、绑扎间距均匀、松紧适度。4.2.3管道缆1缆线敷设前,应将管道内的异物清除洁净。2单条或少量缆线穿管敷设时,应注意拽拉缆线的涨力不宜过大,如有异常情况应查明缘故,加以解决,幸免隐患。3敷设缆线两端应该留有适当余量,并做永久性标识;4缆线敷设管道前,在管道入出口处,应装护线套;布放缆线后,宜将管道口作密封处理。4.2.4采纳桥架、明管等方式敷设缆线,并4.3摄像机4.31安装前应检查摄像机的成像方向,幸免反成像安装。2摄像机及云台墙装时,应有固定支架;吊装时,应有吊杆、吊架。支架或吊件安装应牢固可靠,电动云台转动时应无晃动。3摄像机的供电应由同相电源提供,安装时应核查摄像机的工作电压。4摄像机镜头前应幸免存在遮挡吊件。5摄像机的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镜头的爱护,防止灰尘侵入。6摄像机连接缆线应留有余量,不应阻碍摄像机及镜头的转动,连接缆线应固定,幸免连线插头承受缆线的拉力。4.4显示屏幕系统4.4.11显示屏应安装在牢固、稳定、平坦的专用底座或支架上。吊挂支架和悬挂装置在安装前,应进行过载负荷试验;底座应安装在牢固的地面上,应用地脚螺栓固定;墙面支架安装时,应与墙面基础牢固连接,不应安装在墙面装饰板表面。2背投影幕安装前应检查预留洞口尺寸,洞、槽应边缘整齐、无毛刺,符合设计要求。3投影幕安装应牢固、平坦,并应采取防止热胀冷缩造成变形的措施。4墙挂式显示屏、投影幕的安装水平和垂直偏差不应大于5㎜。5镶嵌在桌子内的显示屏宜设置活门,平常关闭,开会时打开露出显示屏。6落地流淌安装的显示屏,其安装位置应满足最佳观看视距的要求,其流淌支架可调整垂直角度。4.4.2投影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前投影方式的投影机宜采纳吊装形式安装,其安装高度应使投影机的镜头与投影幕光域上沿等高,并使投影镜头垂直正对投影幕的中心线,投射距离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2采纳电动升降装置的吊架,其升降行程、载重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进行过载负荷试验和采取防坠落措施。3采纳背投影方式的投影间或投影箱体,应良好密闭,幸免光线进入。并应采取黑色亚光涂料进行表面处理,消除光反射现象。4投影机安装支架及附件应结构牢固、稳定,并可使投影机能够上、下、左、右微调,调整后整个支架应可锁定位置,保持不变。5应注意防止湿气和灰尘污染。6设备外壳必须可靠接地。4.5扬声器系统4.5.1扬声器1扬声器系统安装时应注意单元的指向性,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高度和角度施工。2吊装或墙装时,扬声器和安装部件应牢固可靠,必须确保能长期承受扬声器的重量及维修时施加的外力。3顶棚内悬挂安装时,扬声器和悬挂件及悬挂点应牢固可靠,并应加装保险吊链。箱体周边可采纳安装毛毡垫圈等方式,减少与装饰面的间隙,幸免与周围装修装饰件连接,防止强功率下周边物件产生振动。4暗装时,盒体正面应保持声音辐射畅通,周围应用吸音材料围住,底部应放置防振橡胶。5支架放置时,支架应牢固、可靠,重心稳定,应使用金属焊接或使用坚硬木料制成,不宜使用腔体状的物品作为扬声器支架。6天花吸顶安装时,扬声器周边应采取一定的稳固措施。4.5.2扬声器系统1扬声器电缆两端应做标识和相位标记。2扬声器系统正极、负极接线正确、可靠,系统同相位工作。4.6传声器4.61传声器的座席附近,应预留接线盒。2传声器线缆应采纳平衡方式连接,长距离连接的传声器线缆,应采纳4芯音频屏蔽电缆,对角线并接处理。3缆线与插接头之间应采取端点焊锡,并应对出线口采取防断爱护措施。4应做与操纵室输入通道相对应缆线标识。4.7灯光灯具4.7.11安装前应检查预留孔、槽、洞尺寸,其边缘应整齐、无毛刺,符合设计要求。2安装前应对灯具吊装设备的预埋吊件进行严格检查,悬吊装置应进行过载负荷试验,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9。3检查灯具的线管布放情况,并检测电缆的绝缘指标合格后,方可安装。4主席台面光灯的安装角度应使指向主席台距台面1.40m高水平面的夹角为45°~50°之间。5吊装的灯具及其附件应有防坠落措施。6灯具的外壳应可靠接地。4.8操纵室和机房4.8.11操纵台、机柜的安装位置和朝向应符合实际测定后平面布置图的设计要求。2多个机柜排列安装时,每列机柜的正面应在同一平面上,不应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相邻机柜应紧密靠拢。3多组机台排列安装时,每组机台的台面应在同一水平线上,其水平偏差不应大于2㎜;相邻机台应紧密靠拢,衔接处不应出现不协调的现象。4操纵台、机柜安装完工后,其水平度和垂直度均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规定时,其前、后、左、右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并要求操纵台、机柜安装牢固可靠,各种螺丝必须拧紧,无松动、缺少和损坏,不应出现晃动现象。5操纵台、机柜各种组件应安装牢固,漆面不应有脱落或碰坏;操纵台表面应完整,无损伤和划痕。6操纵台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1500㎜;侧面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800㎜;在要紧走道不应小于1500㎜;次要走道不应小于1500㎜;机架背面和侧面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800㎜。7监视器安装位置应使屏幕不受强光直射,当不可幸免时,应加装遮光罩。当安装在机柜内时,应采取通风散热措施。8在地震区域安装操纵台、机柜时,必须按施工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抗震加固措施施工。4.8.2操纵台、机柜1安装前的应对所安装设备的型号规格进行核实,对设备配套使用的组件、板卡、附件等应提早安装到位,并应了解产品讲明书要求和安装注意事项,对设备的供电电压进行核准确认。2设备为非标准机柜安装结构时,应预先加工安装配件或托盘。重量大的设备应安装在道轨或固定支架上。3所有设备应按施工布置图纸安装到位,并应牢固、美观、整齐。4设备操作旋钮、按键、操作操纵键盘、指示灯、显示屏幕等应安装在操纵台、机柜便于操作和观看到的位置。5设备安装后应有明显的功能标识,标明设备名称或功能。6电源功率大的设备应注意散热措施。4.8.3设备之间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缆线与接插件连接时,应按工艺要求剥除标准长度缆线护套,并按线号顺序正确连接。当采纳屏蔽缆线时,屏蔽层的连接必须符合工艺要求,接地良好。2接插件需要焊接的部位,必须保证焊接质量,不得虚焊或假焊;接插件需要压接的部位,必须保证压接质量,不得松动脱落。3现场制作的接插件,必须采纳专用工具制作,制作完成后必须通过严格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4线缆两端接插件附近应按照系统连线图编制标识,标明端不和用途。5操纵台与机柜之间设备缆线应通过线槽从操纵台或机柜的底部引到各设备处。缆线应排列整齐,幸免交叉,并应在缆线两端留有余量,成捆绑扎固定,绑扎后的缆线应相互紧密靠拢、绑扎间距均匀、松紧适度。4.8.4操纵台、机柜的电源1电源总线的规格、路由和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纸设计要求。2电源总线应有明显的标识,标明走向、用途等,并按用途、分类分不绑扎成束。3布放电源线的金属槽道,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爱护。4电源总线两端的连接件,应焊接牢固,接触良好。4.8.51接地线的规格、颜色、路由和位置应符合系统施工图纸设计要求。2应采纳等电位接地点式,将所有设备和爱护地点均集中一点接地。操纵台、机柜内均设置接地铜带,在操纵台、机柜之间宜采纳接地铜带或相应截面的铜芯电缆连接至接地汇流排。3接地铜带或铜芯电缆可与信号缆线或电源线布放在同一金属槽道中。4接地铜带或铜芯电缆的连接件,应焊接牢固,压接可靠。4.8.6电视墙的安装要求应符合4.4.8.7操纵室和机房的防雷接地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5系统调试5.1系统调试前预备5.1.1系统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会场系统的调试应在设备安装和缆线连接完毕,且施工质量合格后进行。2核实系统连线图,并检查系统线缆与设备之间不应有错接、漏接、短路现象。3系统通电前,应检查供电设备的电压和设备的外壳接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4调试工作应由专业工程师主持,并制定系统调试大纲和调试打算。5测试仪表应符合计量要求,并调节到正常使用的状态。6系统操作软件、应用软件应安装完成,专用操纵界面、操纵程序已完成编程。7分系统的调试顺序应为:灯光系统,视频系统,音频系统。5.2系统调试5.2.11核查光源的色温、显色指数应符合设计要求。2核查灯光系统的用电总负荷。当调试过程中出现空气开关的分断或保险管的烧坏时,应查清缘故、排除隐患后复还。3调试过程中应检查灯源表面与将周围物品的距离,确保安全使用。4依照现场使用情况调整面光灯的投射角度,使其符合设计、使用要求。5具有调光、分区操纵功能的会场,应进行分区操纵功能和灯光照度指标的调试。5.2.21单机(如摄像机、显示器和操纵器等)功能和参数指标的查验。2按照系统设计要求,进行系统的电性能指标和功能的调试。3用系统配置的视频信号源和摄像机进行调试,重点调试系统的信噪比、色彩、亮度和图像效果,排除系统外部干扰。4依照会场环境灯光使用情况,进行系统图像效果的调试。5使用标准信号源和检测仪器,进行系统图像显示性能指标的调试。5.2.31单机(如传声器、调音台、功率放大器和音箱等)功能和参数指标的查验。2按照系统设计要求,进行系统的电性能指标和功能的调试。3利用相位仪或试听方法,逐一检查所有扬声器系统的相位,调整到一致。4用系统配置的音源(含光盘)放音和传声器进行调试,重点试听听音区内的总噪声级、声场均匀度、传声增益、语言清晰度和音响效果。5使用标准信号源和检测仪器,按本规范附录A《会议电视会场系统扩声特性》测量方法进行会场声性能指标的调试。5.2.4将系统的调试情况记录在本规范附录C中的表C.0.5.3系统联调5.3.1在各分项系统调试合格后,应先进行系统内部联调(将编解码器自环),运行正常后5.3.21应依照所建设会场的系统功能和调试内容要求分步进行系统联调。2系统联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内容均应详实记录。3系统联调结果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4编写系统联调情况记录,内容应包括:联调内容、调试时刻、存在问题调试结果评定等,记录应由调试人员记录人签字,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其准确性。见本规范附录C中的表C.0.2-8中。5.3.3当会场系统无法接入会议电视网联调检测时,可采纳将编解码器自环的方式调试,或按建设单位、设计、施工单位协商的方法
6工程检验6.1会场环境检验6.1.1检验项目和内容应按国家标准《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第5章的规定6.1.2检6.1.3检验结果对不符合要求的检项,应采取相应措施,使其达到设计要求,并应填写本规范附录C中的表C.0.2-5的表格。6.2隐蔽工程检验6.2.16.3工程施工检验6.3.1会场、操纵室或机房的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应按本规范第4章的要求执行,并应填写本规范附录C中的表C.0.2-6的表格。6.3.2缆线的敷设施工检验可依照施工情况,单独进行检验或与整体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统一进行,应按本规范第4章第4.2节的要求执行,并应填写本规范附录C中的表C.0.2-6的表格。6.3.3会场灯光系统的施工检验可依照施工情况,与所属单位工程统一检验,并应执行本规范的相关要求。6.3.46.4会场功能检验6.4.1会场功能检验内容应按工程设计文件和国家标准《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6.4.2会场6.4.36.5会议电视功能检验6.5.1会议电视功能检验内容应按系统总体设计6.5.26.5.36.5.46.6系统质量主观评价6.6.1系统质量主观评价应6.6.2系统质量主观评价应与会议电视系统中至少一个会场相连,本会场和外会场音频、视频、灯光设备应保持会议使用状态。评价人员应在最佳视距和正常听音范围内进行评价,并需要有关人员配合测试。6.6.3评价人员不应少于五名,并应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6.6.4会场声音质量主观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1主观评价的项目应包括:外会场男声讲话、女声讲话、播放音源;本会场男声讲话、女声讲话、播放音源。2主观评价方法可采纳五级评分制。主观评价五级评分制应符合表6.6.4的规定。表6.6声音质量主观评价评分等级质量极佳,十分中意5分(优)质量好,比较中意4分(良)质量一般,尚可同意3分(中)质量差,牵强能听2分(差)质量低劣,无法忍受1分(劣)3评价人员应独立评价打分,取算术平均值为评价结果。各主观评价项目的得分值均不应低于4分。6.6.5会场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1主观评价的项目应包括:本会场摄像机图像、本会场视频源图像;外会场摄像机图像、外会场视频源图像。2主观评价方法可采纳五级质量制评定。五级质量制评分分级应符合表6.6.5的规定。表6.6图像质量制的主观评价评分等级图像质量极佳,十分中意5分(优)图像质量好,比较中意4分(良)图像质量一般,尚可同意3分(中)图像质量差,牵强能看2分(差)图像质量低劣,无法观看1分(劣)3评价人员应独立评价打分,取算术平均值为评价结果。各主观评价项目的得分值均不应低于4分。6.6.6会议电视效果综合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1综合评价的项目应包括:声音延时、唇音同步、回声、图像清晰度、图像连续性。2综合评价的检测方法应符合表6.6.6的规定。表6.6.序号项目检测方法结果备注1声音延时两地会场由专人进行1至10交叉报数,用秒表记录时长,扣除不经电路传输进行交叉报数所需时刻,除以10即得平均延时值。2唇音同步由外地会场专人拍手掌,本地会场进行测评。3回声两地会场由男声提问和报数,两会场进行主观评价有无明显的回声。4图像清晰度将本会场摄像机前的标准清晰度复合测试图静止画面由编解码环回,观看图像的清晰度,读出电视线数。或由外地会场配合进行。5图像连续性将本地会场摄像机前的人员快速走动画面由编解码环回,观看其连续性。或由外地会场配合进行。6.6.76.7系统质量客观测量6.7.1当工程设计文件(或建设单位)对会场系统提出明确等级要求或当对主观评价的结论存有争议时,应进行6.7.2系统质量客观检测应包括:会场音频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的检测、会场音频系统电性能指标的检测、会场视频系统显示特性指标6.6.7.41工程项目名称2检测日期、地点和记录人3检测目的4检测系统(附示意图)5测试内容(含测试方法、仪器和数据)6测试结论(负责人签字、日期)7测试人员名单(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签字)6.71最大声压级2传输频率特性3传声增益4声场不均匀度5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STIPA6总噪声级6.7.6会场音频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的测量方法应符合6.7.7会场音频系统电性1信噪比(不加权)2幅频特性3总谐波失真4额定输入/输出电平6.7.8会场音频系统电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广播声频通道技术指标测量方法》6.7.9会场视频系统显示1显示屏亮度2图像对比度3亮度均匀性4图像清晰度(水平)5色域覆盖率6水平视角(L0/2)、垂直视角(L0/2)6.7.10会场视频系统显示特性指标的测量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测量规范6.71信噪比(加权)2微分增益3微分相位4K系数5色、亮延时差6色、亮增益差7幅频特性8视频信号的输出幅度9外同步信号幅度10行同步前沿抖动6.7.12会场视频系统电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视视频通道测量方法》6.7.13会场1主席台座席区垂直照度(检测至少5个点的平均值)2主席台座席区水平照度(检测至少5个点的平均值)3听众摄像区垂直照度(检测至少5个点的平均值)4听众摄像区水平照度(检测至少5个点的平均值)5光源的色温7工程验收7.1竣工验收7.1.17.1.2会场系统工程验收应具备下列条件1工程项目按设计文件要求的内容全部完成,经自检评定符合合同内容和本规范的规定要求,并为建设单位认可,可视为竣工。关于不具备与会议电视联网条件的会场工程,由建设单位与设计、施工单位协商,明确处理方案,经自检评定,差不多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为建设单位认可,也可视为竣工。2建设单位与设计、施工单位共同制定验收测试大纲。3设计、施工单位已按合同要求完成有关使用培训的条款。4竣工验收文件齐全。7.1.37.1.47.1.51审核施工现场质量治理检查记录2检查工程施工质量操纵记录资料3抽检工程施工质量4演示系统功能5审核系统质量检测报告6验收结论7.1.6验收小组应参照设计文件、合同以及本规范,对工程施工质量作出公正、客观的验收结论。验收不合格的工程项目不得进行系统试运行。7.1.7对验收未通过的子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验收小组应在验收结论中明确指出问题与整改措施;验收小组应配合工程建设单位督促、协调整改措施的落实。7.1.87.1.9验收小组应按本规范附录C表C.0.3-7.1.107.2竣工验收文件7.2.11工程合同2设计文件3设备材料交付清单4竣工图纸,包括:1)系统原理图;2)设备布置图;3)管线图;4)接线图:5系统使用讲明书(含操作和日常维护讲明)6工程验收结论汇总表7.2.2工程施工质量操纵资料1深化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审查记录(表C.0.1-1)2工程变更、洽商记录(表C.0.2-2)3设备材料进场检查记录(表C.0.2-3)4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表C.0.2-4)5会场环境检验记录(表C.0.2-5)6施工质量检验记录(表C.0.2-6)7强制条文内容检验记录(表C.0.2-7)8系统调试、联调情况记录(表C.0.2-8)9系统治理、操作人员培训纪录(表C.0.2-9)10系统试运行记录(表C.0.2-10)(后补)。上述文件格式可依照附录表中的表格形式记录填写,或依照监理要求的格式记录填写。7.2.3系统质量检测报告1会场功能检验表(表C.0.3-1);2会议电视功能检验表(表C.0.3-2)3系统质量检验结论汇总表(表C.0.3-4)4系统质量主观评价表(表C.0.3-3)5系统质量客观检测报告(如有)7.2.4竣工验收文件签字盖章7.3会场系统试运行7.7.7.7.7.7.3.67.7.7.4工程终验7.4.11核查竣工验收中存在问题的落实情况,特不是验收报告中明确指出的工程问题与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应得到建设单位认可。2解决系统试运行中发觉的问题,并负责落实幸免同样故障发生的措施。3完善系统操作规程、治理制度和人员培训中存在的不足。7.4.2当会场系统工程作为单位工程的子单位工程时,单位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会场系统工程应视为工程7.4.3当会场系统工程作为独立的单位工程实施时,会场系统工程的终验程序宜由建设单位、设计和施工单位协商确定7.4.4由建设单位、设计和施工单位等共同签署会场系统工程终验附录A会议电视会场系统扩声特性测量方法本规范的会场系统音频部分,按国家标准《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59中规定的测量条件和测量仪器,对(1)传输【幅度】频率响应(2)声场不均匀度(3)最大声压级(4)传声增益(5)语言传输指数STIPA(6)总噪声级6项声学特性指标进行测量。但其中的细则,在保证测量精确度的条件下,依照会议电视会场中音频系统的特点,作了一些具体的规定。A.0.11特性讲明:会场内听众座席处各测量点稳态声压级的平均值,相关于音频系统扩声设备输入端电压的幅频响应。2测量原理图框图,如图A.0.1所示:宽带粉红噪声发生器扩声系统设备声级计线路输入宽带粉红噪声发生器扩声系统设备声级计线路输入扬声器系统测量传声器(含频谱分析)3测量步骤及计算:1)按图A.0.1连接,将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调节宽带粉红噪声发生器输出和调音台、功率放大器增益,使听众区内产生较其背景噪声高15dB以上的声压级,并保持不变;3)用1/3倍频程频谱分析仪,测得听众区内不同测量点所规定频率范围内各1/3倍频程窄带声压级;4)按公式A.0.1计算不同频率点上所有测量点的平均声压级;………(A.0.1)式中:L1、L2、L3——LN分不为测量点1、2、3……N的某1/3倍频程窄带声压级;N为测量点总数;(dB)为某1/3倍频程中心频率点的各测量点的稳态平均声压级。5)把以(dB)为纵坐标,频率f为横坐标绘制的响应曲线,即为传输〖幅度〗频率特性。6)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应符合本规范×××××表××的规定。A.0.21特性讲明:声场不均匀度是指会场内有扩声时,听众座席处各测量点稳态声压级的最大差值。2测量步骤及计算:1)按A.0.1—3款的1)、2)、3)测量步骤,测得听众区各测量点1,000Hz、2,000Hz和4,000Hz3个频率点各1/3倍频程窄带声压级;2)分不算出1000Hz、2000Hz、4000Hz三个中心频率各测量点间的声压级最大差值,单位:dB,即为该会场的声场不均匀度。A.0.31特性讲明:会场内各测量点所产生的稳态最大有效值总声压级的平均值,2测量原理框图,同图A.0.1。3测量步骤及计算:1)将宽带粉红噪声信号馈入系统调音台输入口;2)调节噪声源信号输出和调音台、功率放大器增益,使功率放大器输出电压相当于扬声器系统设计使用功率(或额定功率)的电压值;3)在会场内各测量点,在额定传输频率范围内,测得各1/3倍频程的窄带声压级;4)按公式A.0.1计算得各1/3倍频程频率点的各测量点的平均声压级;然后按公式(A.0.3计算得额定传输频率范围内的最大总声压级,即为最大声压级。…………(A.0.3)式中:、………分不为第1、2………n个1/3倍频程中心频率点的各测量点的稳态平均声压级;n为1/3倍频程中心频率点数为最大声压级。A.0.41特性讲明:传声增益是指音频系统扩声达最高可用增益时,会场内听众座席各测量点稳态声压级平均值与传声器处稳态声压级之差。2测量原理框图,如图A.0.4所示:图A.0.4测量传声增益原理框图3测量步骤及计算:1)按图A.0.4连接,把测试声源放在主席台座位前排中部往后500mm处,将系统传声器和测量传声器分不置于测试声源高音扬声器中轴线两侧的对称位置,两传声器距中轴线±50mm,距地高1.2到1.6m,且与声源高音中心同高。然后将扩声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测试声源不发声信号时,调节扩声系统设备输出的增益,使系统达到临界啸叫状态,然后把系统增益降低6dB,使系统达到最高可用增益,然后保持“哑音”状态;3)调节宽带粉红噪声发生器输出和测量功率放大器增益,使测试声源在系统传声器处用声级计的测量传声器监测,使之产生一个较该会场的背景噪声高25dB以上的声压级,并在音频系统所规定的频率范围内,测得各1/3倍频程(或1/1倍频程)中心频率点的窄带声压级,并保持声压级不变。5)去掉“哑音”,使扩声系统恢复到正常最大可用增益状态,在会场内各测量点上在规定的传输频率范围内,按1/3倍频程(或1/1倍频程)中心频率点,逐点测出其窄带声压级;6)用公式A.0.1,按不同频率分不计得各测量点的平均声压级;7)按不同频率分不算得各1/3倍频程(或1/1倍频程)系统传声器处的声压级与各测量点平均声压级之差,然后也用公式A.0.1计算得总的平均值,即为该会场传输频率范围内的传声增益。A.0.5按《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59中的6.3.4条的直接输入测试信号法进行。A.0.6按《厅堂扩声特性测方法》GB4959中的5.1.6条进行。
附录B唇音同步和声音延时的测量方法B.0.1唇音同步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唇音同步的测量应按图B.0.1-1的要求进行,并记录相应的测试数据。图B.0.1-1唇音同步测量系统示意图2测量方法在摄像机和传声器前分不加入黑白交替信号和1KHz信号。利用本地环回的视、音频信号在双通道示波器上调整到同步的状态。然后观看远端会场环回的视音频信号,可在双通道示波器上直接读出唇音同步的数据(视频白场与音频1KHz信号起始点的时刻差)。3测试信号的特征1)视频信号为100﹪和0﹪平场信号,每2s跳变一次。2)音频信号为1KHz(0dBFS)和数字无声信号,每2s跳变一次。3)视频100﹪平场信号与音频1KHz(0dBFS)信号同步,视频0﹪平场信号与音频数字无声信号同步。4)视频、音频信号波形如图B.0.1-2所示:图B.0.1-2视频、音频信号波形示意图B.0.2声音延时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声音延时的测量应按图B.0.2的要求进行,并记录相应的测试数据。图B.0.2音频延时测量系统示意图2测量方法在调音台输入端加入1KHz信号,将本地会场环回的信号和远端会场环回的信号同时接入双通道示波器,调整同步后,可直接读出两种信号的时刻差,即为声音延时。附录C工程表格格式表C.0.1施工现场质量治理检查记录编号:工程名称开工日期施工许可证(开工证)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施工承包资质2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责任制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4施工方案及施工图审查情况5技术标准6工程质量检验制度7开工报告89101112检查结论: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年月日表C.0.2-1深化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审查编号: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依据:设计文件,设计图纸(图号),专项会议或设计变更/洽商(编号)及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等。内容:深化设计方案设备器材清单施工图纸申报人:年月日审查意见:□同意□不同意□修改设计单位签字:年月日修改后意见:□同意□不同意设计单位签字:年月日审查意见:□同意□不同意□修改监理单位签字:年月日修改后意见:□同意□不同意监理单位签字:年月日审查意见:□同意□不同意□其他建设单位签字:年月日表C.0.2-2工程变更、洽商记录编号: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内容摘要洽商、变更内容签字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表C.0.2-3设备材料进场检查记录编号: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序号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包装及外观随机配件、附件及其他检验结果备注合格不合格检验结论:签字:施工单位人员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检验日期表C.0.2-4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编号:隐检日期隐检依据:施工图图号,设计变更/洽商(编号)及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等。要紧材料名称及规格/型号:隐检内容:申报人:检查意见:检查结论:□同意隐蔽□不同意,修改后进行复查复查结论复查人:复查日期:签字栏建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质检员专业工长表C.0.2-5会场环境检验记录编号: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按国家标准《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第5章的规定检测记录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验方法检查结果备注1装饰装修墙面装饰严禁采纳黑色或白色作为背景色。现场观看2建筑声学应幸免出现声聚焦、共振、回声、多重回声和抖动回声等缺陷现场观看、主观试听会场的混响时刻仪器测量会场背景噪声级仪器测量3电源、接地配电箱及电源供电容量现场检查及审查设计文件接地电阻值现场专用仪器测量4检测人员评定检测人员签名: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检验评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注:1.依照工程实际情况,可增加检验项目、检验内容,填写在空格内。2.如在会场环境分项在已验收文件中包含上述内容,本表格能够不用填写。3.灯光系统如作为会场系统分部工程施工,可采纳本表格式填写。表C.0.2-6施工质量检验记录编号: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方法检验结果评价合格不合格1线缆敷设2摄像机3显示屏幕4扬声器系统5传声器6灯光灯具7机柜8操纵台综合评价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表C.0.2-7强制条文内容检验记录编号: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序号条号项目检查内容检验结果备注12345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表C.0.2-8系统调试、联调情况记录编号:工程名称调试部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调试仪器、环境情况序号调试内容调试时刻调试结果评定记录存在问题调试人员记录12345678综合评价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表C.0.2-9系统治理、操作人员培训记录编号:工程名称培训地点建设单位使用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培训人员名单1.治理人员:共人部门:2.操作人员:共人部门:3.维护人员:共人部门:时刻培训教师培训内容课时培训结果评价或建议培训人员签名综合评价培训人员代表:年月日
表C.0.2-10系统试运行记录编号工程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日期/时刻系统运行情况备注值班人专门情况讲明:签字:运行负责人建设单位代表注:系统试运行情况栏中,注明正常/不正常,每次开关机至少填写一次;不正常的在备注栏中扼要讲明情况(包括修复日期);重复出现的问题或改进建议在专门情况讲明中注明。表C.0.3-1会场功能检验表编号: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系统序号设计文件功能要求检验内容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施工单位验收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音频1234视频1234灯光1234综合评价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表C.0.3-2会议电视功能检验表编号: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项目序号设计文件(或总体)功能要求检验内容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施工单位验收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连接检测1234终端状态1234网络治理1234综合评价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表C.0.3-3系统质量主观评价表编号:评价人员姓名性不年龄工作单位职称工程名称本会场调试情况外会场系统情况传输网络情况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本标准第6章6.6节和现行国家标准《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GB/T16463、《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T7401的有关规定。项目序号检验项目评价等级序号检验项目评价等级声音主观评价1外会场男声讲话4本会场男声讲话2外会场女声讲话5本会场女声讲话3外会场播放音源6本会场播放音源图像主观评价1本会场摄像机图像3外会场摄像机图像2本会场视频源图像4外会场视频源图像序号检验项目检测方法检验结果备注会议电视效果评价1声音延时两地会场由专人进行1至10交叉报数,用秒表记录时长,扣除不经电路传输进行交叉报数所需时刻,除以10即得平均延时值。2唇音同步由外地会场专人拍手掌,本地会场进行测评。3回声两地会场由男声提问和报数,两会场进行主观评价有无明显的回声。4图像清晰度将外地会场摄像机前的标准清晰度复合测试图(见条文讲明所示)静止画面传送到本地会场,观看图像的清晰度,读出电视线数。5图像连续性将外地会场摄像机前的人员快速走动画面传送到本地会场,观看其运动图像无抖动。综合评价评价人:年月日表C.0.3-4系统质量检验结论汇总表编号: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概要主观评价检验结果合格不合格备注声音质量图像质量综合效果客观检测设计等级一级二级备注音频系统声学特性音频系统电性能视频系统显示特性视频系统电性能灯光系统检验结果合格不合格备注平均垂直照度平均水平照度灯源色温系统质量检验结论签字:年月日建设(或使用)单位签字:(盖章)年月日施工单位签字:(盖章)年月日表C.0.3-5工程验收资料审查表编号:工程名称序号审查内容审查结果备备注完整性准确性不完整完整不合格合格1工程合同技术文件2设计文件3设备材料清单4系统使用讲明书5工程施工质量操纵资料6系统质量检测报告7竣工图纸审查结论:审核人员签名:年月日注:依照工程实际情况,验收组可增加竣工验收要求的文件,填写在空格内。表C.0.3-6工程验收结论汇总表编号:工程名称施工地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概要施工质量验收结论合格不合格备注检验人签字年月日会场功能检验结论合格不合格备注检验人签字年月日会议电视功能检验结论合格不合格备注检验人签字年月日主观评价检验结论合格不合格备注检验人签字年月日客观检测设计等级一级二级备注检验人签字年月日音频系统视频系统灯光系统检验结论合格不合格备注检验人签字年月日竣工文件审查结论合格不合格备注审查人签字年月日工程验收总结论签字:年月日建议与要求:建设(或使用)单位签字:(盖章)年月日施工单位签字:(盖章)年月日本规范用词讲明1、为便于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不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讲明如下:1)表示专门严格,非如此做不可得:正面词采纳“必须”;反面词采纳“严禁”。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如此做的:正面词采纳“应”;反面词采纳“不应”或“不得”。表示同意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如此做的:正面词采纳“宜”或“可”;反面词采纳“不宜”。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要求(或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for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fhallsystemengineeringofvideoconferanceGB×××××.×-20××条文讲明目次1总则 13工程施工前预备 23.1一般规定 23.2隐蔽工程 23.3施工进场要求 23.4设备、材料检验 34工程施工 44.1一般规定 44.2缆线敷设 44.3摄像机 44.4显示屏幕系统 54.5扬声器系统 54.7灯光灯具 54.8操纵室和机房 65系统调试 75.1系统调试前预备 75.2系统调试 75.3系统联调 76工程检验 86.1会场环境检验 86.2隐蔽工程检验 86.3工程施工检验 86.4会场功能检验 86.5会议电视功能检验 96.6系统质量主观评价 96.7系统质量客观检测 97工程验收 117.2竣工验收文件 117.3会场系统试运行 117.4工程终验 11附录A会议电视会场系统音频部分测量方法 121总则1.0.1本规范制定的目的是:加强会场系统工程施工过程治理,保证工程质量,统一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0.2本规范适用于设置专用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建设工程,关于不设置专用会议电视会场的应用场合或其他类似的会场可参照执行。1.0.3本规范未列入内容,应按照《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20××的规定执行。1.0.4当设计文件和承包合同的规定内容高于本规范要求时,验收时应以设计文件和承包合同为准。3工程施工前预备3.1一般规定3.1.1本条规定是结合会场系统施工的特点,在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前提下,针对会场系统中音频系统、视频系统和灯光系统的工程施工作补充规定。3.1.2会场系统工程涉及技术面广,施工工艺要求高,系统调试难度大,因此,建设单位应依照建设规模、实施内容的不同,对施工企业提出相对应的工程施工承包资质等级要求。而且施工单位必须健全质量治理体系,应对工程施工进行全过程的操纵,并从施工技术、治理制度、工程质量操纵等多方面健全和完善。3.1.4会场系统工程需要多个专业紧密配合,相互协助,凡是涉及到会场系统工程的内容,应由建设单位(或总包单位)牵头,组织设计、各个施工、监理等单位参加的协调会,明确各个施工单位的工作界面划分、打算进度、验收标准,分清责任、明确目标,确保工程质量。3.2隐蔽工程3.2.1施工图纸差不多过设计会审,是随工检验和下一工序施工的依据,也是竣工后系统维修、检查的文件资料。3.2.4本条为强制条款,是各种设备安装结构的基础,只有施工、检验合格,才能确保设备施工安装质量。3.3施工进场要求3.3.14本条款为施工安全要求。3.3.2凡不符合本规范检验项目及内容要求的应查明缘故,分清责任。由于施工不良造成的不合格项目,应由施工单位负责修复,直至合格为止。3.4设备、材料检验3.4.14按批查验合格证,合格证应有生产许可证编号,按《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乙烯绝缘电缆》GB5023.1~5023.7标准生产的产品有安全认证标志。4工程施工4.1一般规定4.1.14.1.2本条款为强制性内容,是为确保设备安装、使用安全。4.1.34.1.5在设备使用讲明中标明有专门工艺要求时,4.1.61设备连线标识对系统调试、操作、维护、维修特不重要。3会场系统中设备的接插头或连接配件种类专门多,应依照不同接插头的施工工艺要求,严格遵守。此外,应注意以下几点:1)电缆两端的接插件应尽量在工厂加工制作,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厂。2)如必须在现场制作,应采纳专用工具制作,不得马虎,制作完成后必须进行严格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现场制作的接插件,必须是通过严格筛选的合格产品。3)接插部位应紧密牢靠、接触良好。如发觉有异常,应查明缘故,及时修复。4.2缆线敷设43缆线两端留有的余量应依照设备放置在机架或操纵台的位置确定。4.3摄像机4.1有的型号摄像机只能正装,有的型号摄像机既能够正装又能反装,施工前应了解清晰。2摄像机支架不稳或晃动时,对图像质量有阻碍。3视频设备采纳同一相电源供电,有利于视频系统同步。有些型号的摄像机采纳直流低压供电,关于传输较长的电缆,直流电压或电流衰减专门大,通电前应检查摄像机和电动云台的工作电压或工作电流。4摄像机吊装时应注意视角范围内不要存在灯具或投影机等吊件。6施工中应注意插头的牢固性,幸免插头短期内损坏。4.4显示屏幕系统4.1在施工时显示屏的安装位置应注意最佳观看视距的要求,并应幸免反射光,眩光等现象阻碍观看效果。4.5扬声器系统4.1声场设计是音频扩声系统设计中特不重要的内容,在声场设计中对扬声器系统的安装位置、角度等已标注清晰,假如施工中随意改变扬声器系统的安装位置,会对声场阻碍专门大,也会阻碍系统最终声学效果。2本条款为强制性内容,是为确保设备安装、使用安全。3在会场顶棚内安装扬声器系统时应格外注意扬声器与周边的接触衔接,应采纳软接触的方式,放置扬声器与周边形成共振,同时又要幸免扬声器在顶棚内形成腔体共振。4暗装时,需要注意扬声器前的透声效果和周边采纳吸音材料,并幸免盒体共振。4.2施工和调试时应注意扬声器的相位问题。4.7灯光灯具4.2本条款为强制性内容,是为确保悬吊灯具使用安全。5本条款为强制性内容,是为确保悬吊灯具使用安全。6本条款为强制性内容。4.8操纵室和机房4.1操纵台、机柜朝向对使用人员的操作阻碍专门大。5系统调试5.1系统调试前预备5.1.17灯光系统的指标参数对视频系统的图像质量阻碍专门多,只有灯光系统指标参数确定后,才便于视频图像效果的最佳调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化学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 航空警示球为什么用玻璃钢材质
- 2025年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试卷及答案
- 2023年全国生物联赛试题及答案
- 商品加工购销合同协议
- 恋爱赠予协议合同书模板
- 模板代理协议合同协议
- 员工追偿协议书范本
- 和律师签合同协议
- 商业美陈设计合同协议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基础护理学专项:新生儿护理操作要点试题
- 固体化学导论全套课件
- 2025山西杏花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招聘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正式展会合同协议
- 2025届高三语文4月名校联考作文汇编(审题+立意+范文)
- 工程甩项合同协议
- 费用开支标准管理制度
- 期中模拟卷(新疆专用)-2024-2025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学期核心素养素质调研模拟练习试题(考试版)A4
- 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的护理措施
- GB/T 5453-2025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 2024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