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课题二文言文阅读清单六课内文言文逐篇梳理七下8短文两篇课件_第1页
2022年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课题二文言文阅读清单六课内文言文逐篇梳理七下8短文两篇课件_第2页
2022年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课题二文言文阅读清单六课内文言文逐篇梳理七下8短文两篇课件_第3页
2022年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课题二文言文阅读清单六课内文言文逐篇梳理七下8短文两篇课件_第4页
2022年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课题二文言文阅读清单六课内文言文逐篇梳理七下8短文两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文两篇陋室铭目录3知识归纳整理a2主旨特点a1原文呈现a原文呈现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主旨特点2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刘禹锡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著有《刘梦得文集》【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活动情趣(日常活动)的描写,极力说明“陋室”不陋,表现出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写作特点】1.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在文中托物(陋室)而言自己以君子的敬德修业律己,表现了对人生失意与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2.全文多用排比句和对偶句,有整齐匀称之美。又能依据内容变化句式,长短不一,骈散相间,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全篇除末尾句外均押韵,末尾句用的是散文句式,有意不押韵。知识归纳整理3

1.古今异义(1)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

今义:丝绸和竹子

(2)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

今义:形状

(3)惟吾德馨

古义:

今义:芳香

2.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有仙则名

本义:名气

句中意思:

(2)使动用法①无丝竹之乱耳

本义:扰乱

句中意思:

弦乐器和管乐器形体、躯体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出名,有名使……扰乱......②无案牍之劳形

本义:劳累

句中意思:

3.重点实词(1)有龙则灵

灵:

(2)斯是陋室

斯:

(3)惟吾德馨

惟:

吾:

(4)谈笑有鸿儒

鸿:

儒:

(5)往来无白丁

白丁:

(6)可以调素琴

调:

素:

(7)阅金经

金经:

使……劳累神异这只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大旧指读书人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调弄不加装饰的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8)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4.重点虚词(1)有仙则名

则:

(2)之之:

之:5.特殊句式倒装句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何陋”借助结构助词“之”置于“有”的前面,即“有何陋”。翻译:有什么简陋的呢?)

指官府文书连词,就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对接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①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尾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②,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③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苏轼《方山子传》)【注释】①朱家、郭解:两人皆是西汉时著名游侠。②余谪居于黄:苏轼被贬为黄州任团练副使。③陈慥季常:方山子。1.下列对画线句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B.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C.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D.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D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所以:

(2)独念方山子少时

念: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过岐亭,适见焉。(2)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想起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的原因....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方山子出身既富且贵,意欲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B.方山子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驰骋当世;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C.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作者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时心态的一种形象折射。D.这篇文章虽称作“传”,但实际上只是粗线条勾勒了陈慥(方山子)生活中的几个片段。B【参考译文】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他的)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经声名显赫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异士,常常假装疯癫、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短文两篇爱莲说目录3知识归纳整理a2主旨特点a1原文呈现a原文呈现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主旨特点2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周敦颐集》。

说,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用来说明一个道理。写法比较灵活,篇幅一般不长,与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文章主旨】

本文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写作特点】1.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借助于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赞颂,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不良世态的厌恶。2.衬托的手法。为了达到立意深刻、中心突出的效果,作者还采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衬托莲花的高洁,从而突出莲花的高贵品质。3.作者善于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使之相得益彰,收到了良好的表达效果。知识归纳整理3

1.古今异义(1)亭亭净植古义:今义:栽种

(2)宜乎众矣古义:今义:合适,适宜

2.一词多义(1)

清(2)

竖立应当水清澈清香远播从远处

......3.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不蔓不枝①蔓本义:藤蔓句中意思:

②枝本义:枝茎句中意思:

(2)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本义:空间或时间的距离长句中意思:

生藤蔓长枝茎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4.重点实词(1)可爱者甚蕃

蕃:

(2)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

(3)出淤泥而不染

染:

(4)濯清涟而不妖

濯:

涟:

妖:

(5)香远益清

益:

(6)亭亭净植

亭亭: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

多只沾染(污秽)洗水波艳丽更加耸立的样子亲近而不庄重.........(8)花之隐逸者也

隐逸:

(9)陶后鲜有闻

鲜:

(10)宜乎众矣

宜:

众:

5.重点虚词(1)

之(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而:

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少应当多结构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连词,却.........6.特殊句式判断句莲,花之君子者也。(“……者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翻译: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对接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雪屋记杜琼

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闻于郡国。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范阳卢舍人为古隶以扁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夫玄冥司令,草木消歇闭塞,成冬之时。天地积阴之气,湿而为雨,寒而为雪,缓缓而下,一白千里,遍覆于山林大地。万物埋没无所见,其生意不几息乎?孰知生意反寓于其中也。故冬至之节,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阳已生于五阴之下矣。由是腊中有雪,则来春有收,人亦无疾疹之患。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

)居,冀免(

)二者(

)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讵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选自《金兰集》,中华书局2013年版)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造:建造B.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

尚:推崇C.今又济之以雪

济:加上D.以屋名雪,讵不韪欤

韪:正确2.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圣人为屋(

)居,冀免(

)二者(

)患而已矣A.而因之B.则为所C.以乎之 D.且于所AC...3.下列对文中画浪纹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D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2)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3)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

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屋”外覆白茅,内涂白垩,不事奢华,与古人造屋简朴实用的特点相吻合。B.大雪遍覆山林大地,埋没万物,看似悄无声息,但其中孕育的生机能消除灾祸。(房屋)已经建成,天上正好下起了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B

C.徐孟祥志行高洁,推善及人,隐居深山而相从问学者众,不求名利而声名远播。D.文章由屋及雪,叙写雪之寓意,以雪喻人,凸显人之品格,脉络清晰,行文晓畅。【参考译文】吴地有个叫徐孟祥的读书人,很会读书写文章,志行高洁,居住在光福山中。跟从他学习请教的人很多,他的声名悄悄地传遍了郡地。有官职和做过官的人来西山游玩,一定会去他家拜访。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