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培训课件:任务四:LTE关键技术实践_第1页
通信培训课件:任务四:LTE关键技术实践_第2页
通信培训课件:任务四:LTE关键技术实践_第3页
通信培训课件:任务四:LTE关键技术实践_第4页
通信培训课件:任务四:LTE关键技术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四:LTE关键技术实践兰州项目部本章学习目标了解LTE应用的关键技术掌握AMC链路编码自适应技术掌握HARQ技术了解LTE快速调度技术了解干扰消除技术目录LTE应用的关键技术AMC自适应技术HARQ信道调度与快速调度小区间干扰消除LTE应用的关键技术关键技术演进LTE应用的关键技术LTE关键技术概述OFDMMIMO多天线技术链路自适应技术HARQ信道调度与快速调度小区间干扰消除目录LTE应用的关键技术AMC自适应技术HARQ信道调度与快速调度小区间干扰消除AMC自适应技术链路自适应技术链路自适应技术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

功率控制和速率控制。一般意义上的链路自适应都指速率控制,LTE中即为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AdaptiveModulationandCoding),应用AMC技术可以使得eNodeB能够根据UE反馈的信道状况及时地调整不同的调制方式(QPSK、16QAM、64QAM)和编码速率。从而使得数据传输能及时地跟上信道的变化状况。这是一种较好的链路自适应技术。对于长时延的分组数据,AMC可以在提高系统容量的同时不增加对邻区的干扰。AMC自适应技术链路自适应技术-功率控制功率控制可以很好的避免小区内用户间的干扰

通过动态调整发射功率,维持接收端一定的信噪比,从而保证链路的传输质量当信道条件较差时,需要增加发射功率,当信道条件较好时,需要降低发射功率,从而保证了恒定的传输速率AMC自适应技术链路自适应技术速率控制(即AMC)调制方式自适应编码效率自适应充分利用信道条件有效发送用户数据信道条件好:高速率传送用户数据信道条件坏:低速率传送用户数据时域AMC频域AMC空域AMCAMC自适应技术链路自适应技术速率控制(即AMC)保证发射功率恒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无线链路传输的调制方式与编码速率,确保链路的传输质量当信道条件较差时选择较小的调制方式与编码速率,当信道条件较好是选择较大的调制方式,从而最大化了传输速率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等各项参数组合,使得AMC技术更加高效、灵活AMC自适应技术LTE上下行方向链路自适应CQI序号编码方式编码速率x1024效率0范围之外1QPSK780.15232QPSK1200.23443QPSK1930.37704QPSK3080.60165QPSK4490.87706QPSK6021.1758716QAM3781.4766816QAM4901.9141916QAM6162.40631064QAM4662.73051164QAM5673.32231264QAM6663.90231364QAM7724.52341464QAM8735.11521564QAM9485.5547LTE上行方向的链路自适应技术基于基站测量的上行信道质量,直接确定具体的调制与编码方式LTE下行方向的链路自适应技术基于UE反馈的CQI,从预定义的CQI表格中具体的调制与编码方式(如右图)目录LTE应用的关键技术AMC自适应技术HARQ信道调度与快速调度小区间干扰消除HARQHARQFEC: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ErrorCorrection)ARQ: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RepeatreQuest)HARQ=FEC+ARQHARQFEC通信系统劣势:

可靠性较低;

对信道的自适应能力较低为保证更高的可靠性需要较长的码,因此编码效率较低,复杂度和成本较高优势:

更高的系统传输效率;

自动错误纠正,无需反馈及重传;

低时延.HARQARQ通信系统劣势:

连续性和实时性较低;

传输效率较低;优势:

复杂性较低;

可靠性较高;

适应性较高;HARQHARQ机制HARQ实际上整合了ARQ的高可靠性和FEC的高效率HARQHARQ特性采用N进程停等方式(N-ProcessStop-and-Wait)HARQ对传输块进行传输与重传在下行链路异步自适应HARQ下行传输(或重传)对应的上行ACK/NACK通过PUCCH或者PUSCH发送PDCCH指示HARQ进程数目以及是初传还是重传重传总通过PDCCH调度上行链路同步HARQ针对每个UE配置重传最大次数上行传输或重传对应的下行ACK/NACK通过PHICH发送目录LTE应用的关键技术AMC自适应技术HARQ信道调度与快速调度小区间干扰消除信道调度与快速调度信道调度基本思想对于某一块资源,选择信道传输条件最好的用户进行调度,从而最大化系统吞吐量多用户分集信道调度与快速调度信道调度LTE系统支持基于频域的信道调度相对于单载波CDMA系统,LTE系统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可以在频域进行信道调度和速率控制下行:基于公共参考信号上行:基于探测参考信号信道调度与快速调度快速调度快速调度即为分组调度,其基本理念就是快速服务。调度方法:TDM、FDM、SDM。调度原则公平调度算法RoundRobin(RR)最大C/I调度算法(MaxC/I)部分公平调度算法(PF)信道调度与快速调度快速调度目录LTE应用的关键技术AMC自适应技术HARQ信道调度与快速调度小区间干扰消除小区间干扰消除小区间干扰消除方法小区间干扰消除技术方法包括:

加扰跳频传输发射端波束赋形以及IRC

小区间干扰协调功率控制小区间干扰消除加扰LTE系统充分使用序列的随机化避免小区间干扰一般情况下,加扰在信道编码之后、数据调制之前进行即比特级的加扰PDSCH,PUCCHformat2/2a/2b,PUSCH:扰码序列与UEid、小区id以及时隙起始位置有关PMCH:扰码序列与MBSFNid和时隙起始位置有关PBCH,PCFICH,PDCCH:扰码序列与小区id和时隙起始位置有关PHICH物理信道的加扰是在调制之后,进行序列扩展时进行加扰扰码序列与小区id和时隙起始位置有关小区间干扰消除跳频传输目前LTE上下行都可以支持跳频传输,通过进行跳频传输可以随机化小区间的干扰除了PBCH之外,其他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资源映射均于小区id有关PDSCH、PUSCH以及PUCCH采用子帧内跳频传输PUSCH可以采用子帧间的跳频传输小区间干扰消除发射端波束赋形提高期望用户的信号强度降低信号对其他用户的干扰特别的,如果波束赋形时已经知道被干扰用户的方位,可以主动降低对该方向辐射能量小区间干扰消除IRC当接收端也存在多根天线时,接收端也可以利用多根天线降低用户间干扰,其主要的原理是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加权,抑制强干扰,称为IRC(InterferenceRejectionCombining)下行上行小区间干扰消除小区间干扰协调基本思想:以小区间协调的方式对资源的使用进行限制,包括限制哪些时频资源可用,或者在一定的时频资源上限制其发射功率静态的小区间干扰协调不需要标准支持频率资源协调/功率资源协调频率资源协调(example)小区间干扰消除小区间干扰协调半静态小区间干扰协调:需要小区间交换信息,比如资源使用信息目前LTE已经确定,可以在X2接口交换PRB的使用信息进行频率资源的小区间干扰协调(上行),即告知哪个PRB被分配给小区边缘用户,以及哪些PRB对小区间干扰比较敏感。同时,小区之间可以在X2接口上交换过载指示信息(OI:OverloadIndicator),用来进行小区间的上行功率控制小区间干扰消除功率控制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