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北省沧州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1年河北省沧州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1年河北省沧州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河北省沧州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A.仕途失意B.怀古伤今C.伤春惜别D.羁旅行役之苦

2.“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出自()

A.《陈情表》B.《谏逐客书》C.《大同》D.《秋水》

3.屈原根据楚地祭祀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A.《离骚》B.《九章》C.《九歌》D.《天问》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箴言盐碱缄默咸与维新

B.恪守坎坷缂丝溘然长逝

C.皎洁校尉佼佼上行下效

D.靓妆靖乱靛青去芜存菁

5.《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

A.直抒胸臆B.行动和表情描写C.外貌和语言描写D.夸张笔法

6.“惟陈言之务去”出自()

A.《谏逐客书》B.《种树郭橐鸵传》C.《答李翊书》D.《答司马谏议书》

7.巴金的处女作是()

A.《家》B.《春》C.《幻灭》D.《秋》

8.下列哪位作家有过国破家亡的经历()A.辛弃疾B.柳永C.李清照D.苏轼

9.小说《风波》的中心情节线索是

A.九斤老太的五十大寿B.七斤的飞黄腾达C.皇帝坐了龙庭D.辫子事件

10.《再别康桥》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的抒情方法是()

A.借景物抒情B.借比喻抒情C.借象征抒情D.借举止抒情

11.接在下面这句话后边,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悬念教学”相对于“平铺直叙法”“注入法”教学而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B.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生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C.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D.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12.关于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A.是郁达夫写于三十年代中期的游记散文

B.文中的“故都”指六朝古都南京

C.文章通过房前屋后、街头巷尾的景物描写,赞美了故都的秋天

D.文章通过对比手法彰显出故都秋色的浓郁,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之情

13.《拣麦穗》中“那个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象征()

A.贞洁B.质朴C.友谊D.曲折

14.《氓》选自《诗经》中的()A.王风B.魏风C.陈风D.卫风

15.孔子对“大同”社会的描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社会清平安宁(2)人们安居乐业(3)人们各自为一己私利(4)各有所养(5)奸恶不兴

A.(1)(2)(4)(5)B.(1)(3)(4)(5)C.(2)(3)(4)(5)D.(1)(2)(3)(5)

二、填空题(10题)16.与韩非子一起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的是__。

17.《箱子岩》的作者是___________。

18.《李将军列传》在文末引民谚:"桃李不言,__________。"

19.诗集《北方》的作者是________。

20.韩愈主张文以载道,柳宗元则主张__________。

21.南宋爱国诗人是______,这是他写的一句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2.苏轼《水调歌头》:"________,千里共婵娟。"

23.老舍的《断魂枪》主要表现了老拳师__________在近代社会急剧变化中的复杂心态。

24.小说《苦恼》的作者是__________。

25.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是__。

三、判断题(5题)26.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27.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28.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29.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30.《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这段话描写了哪些景物?

32.

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改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祸,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33.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试题。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分析概括这段文字中所言小康社会的主要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3题)34.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各小题:

一切文学都是语言艺术,但是可以说,散文和诗歌,对于语言的要求还要更高一些。我想这样来譬喻一下,一座大山上有一小堆的乱石,并无损于大山的壮观;但如果一个小小园林中有一堆乱石却很容易破坏园林之美。一部长篇小说,只要整体精彩,个别片段稍微沉闷,正像一株大树有些枯枝,并无损于亭亭如盖的大树的雄姿。但是一篇短文,文章“败笔”之处就显得十分刺眼了。

这段话主要论述了什么?

35.为什么“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为什么“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36.阅读沈从文《箱子岩》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早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浆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铺地锦”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团团五彩碎纸云尘,彭彭彭彭的鞭炮声与水面船中锣鼓声相应和。引起人对于历史回溯发生一种幻想,一点感慨。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什么场景?属于哪种描写方法?

六、作文(1题)37.题目:气节

要求: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

B.不能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D

2.A“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见于晋李密的《陈情表》中,“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3.C

4.A

5.B《麦琪的礼物》主要通过人物的外部行为和表情的描写来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让读者通过主人公的动作、表情透视人物的心理变化。

6.C

7.C解析:考生对巴金的作品较熟悉的有《激流三部曲》和《爱情三部曲》,可能对其处女作《幻灭》相对陌生。因此平时应多加识记,分清一个作家成名作和处女作的区别,全面了解其作品概况。

8.C

9.D

10.D

11.A

12.B郁达夫《故都的秋》主要通过“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突出描绘故都北京的秋色、秋味和秋的意境,写出了北国之秋“色彩浓、回味永”以及“清、静、悲凉”的特点,赞美了故都北京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念北国之秋的真情。而B选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13.C

14.D本题考查了作品的出处。《氓》出自《诗经·卫风》,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

15.A

16.李斯李斯

17.沈从文沈从文

18.下自成蹊下自成蹊

19.艾青艾青

20.寓言

21.陆游

22.但愿人长久

23.沙子龙

24.契诃夫

25.培根培根

26.Y

27.N

28.Y

29.Y

30.N

31.描写的景物有江水、清风、明月。

32.逐客的危害:损害了秦国自己,增强了敌国的实力。

33.“小康”社会是“大道既隐”之后,圣人对“礼”特别提倡的时代,是圣人用“礼”约束人欲、治理天下的时代。在社会所有制与政治目的上,“小康”是“天下为家”;在人事制度上,“小康”则是世袭制,“大人世及以为礼”;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小康”则是圣人对“礼”特别提倡的时代,是用“礼”约束人欲、治理天下的时代;“小康”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小康”是“以(礼)设制度,以立田里”;在社会治安上,“小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