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兵制沿革的历史轨迹_第1页
中国近代兵制沿革的历史轨迹_第2页
中国近代兵制沿革的历史轨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鸦片战争拉开了中近代会的帷,作为社会制度文化的兵制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被迫进行了近代化的沿革。在两次鸦片战争,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下,八旗、绿营经制兵制被勇营兵制所取代,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仿照西法编练了新军代兵制的沿革推动了近代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很程度上影响着国近代政治、经、文化教社会各层面的近代化转型。编。[关键词]近代制;沿革;历轨迹军是国家独立自主的保证,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军队的建设,为保证军队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军队战斗力的充分发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军事力量的组织、管理、训练、储备、征募等法规,由这些法规确定下来的制度就是军事制度称制或军制兵制的主要内包括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军事指挥系统、军队编制、动员体制,兵役制度、军官培养制度,武器装备、后勤供应和军队各项工作、管理制度,以及人事任免、奖惩等等近代中国兵制的沿革是中西文化冲突的正面战争以及西学东渐引发并驱动的。同时,近代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加速了近代中国兵制沿革的速度;反过来,近代兵制的沿革也影响到近代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系统地研近代中国兵制沿革的历史脉络以及特征规,可为今天军事制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度建设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一近代中国兵制演进的历史轨迹1840年的鸦片战争宣告了中国一个古老时代的终结拉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序幕。近代中国兵制在西方殖民者的武装侵略面前,在要求镇压人民起义的任务面前,被迫走上了曲折的沿革之路,而影响近代中国兵制沿革的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首先是八旗、绿营的衰败奠定了近代中国兵制演进的逻辑起点。清朝前期的经制兵八旗和绿营将士素质逐渐低下,军队训练荒疏;另外,绿营兵“差操不分差不知有操为繁重的差务奔走遑,无顷刻之暇,根本顾不上操练,战斗力下降。这为“湘勇”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其次,战争是近代中国兵制演进的直接动因。推动近代中国兵制演进的动力主要不是来自于军队自身的要求,而是源于战争的需要和压力。战争给近代中国的军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机和挑战,直接推动了中国兵制近代化的沿革道路。在近代中国兵制演进的历史轨迹上天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是两次极具里程碑意义的战争西学东渐是近代中国兵制演进外部催化剂的先进军事武器军事制度军思想等代国演进中的兵制注入了资本主义近代化因素兵演进中的近代化历程。从1840年片战争至年四爱国运动近80年的近代历史上兵的沿革共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一是八旗、绿营兵制;二是勇营兵制;三是新军兵制。八、绿营兵制是清朝前期的主要武装力量,即所谓的经制兵。进入近代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清朝居于统治地位的武装组织,捍卫着清王朝的封建政权。不过,八旗兵在入关后就已开始腐化,至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时已是腐朽不可用了。从此绿营成了国家军队的核心主力清的前中至太平天国动的这一时期在兵制史上称作“绿营时代也于训练操分渐衰败、废弛。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沉重冲击下,这支经制兵已是强弩之末,不战自溃,呈分崩瓦解之势丰十年1860年)平军再破清军江南大营,尤其是同治四年1865)新捻军击毙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之后,清朝原有的武装力量基本被扫荡殆尽]36,朝统治者十分震恐,屡次颁诏,号召各地官绅筹办团练,以团卫地方;另拨专款给八旗、绿营招募乡勇,以充实军力。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湘、淮军镇压了太平军及各地农民军后登上了历史舞台,逐步成为清王朝的军事支柱,这是中国近代兵制发生新变革的开始。从此至中日甲午战争,勇营兵制成为这一时期国家兵制的主体,这在同治绪两朝近30年时被称兵勇并存时者称勇营时代勇营成为支撑清王朝统治的主要武装力量,并以一种新的兵制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主要原因应归之于曾国藩的兵制改革和湘军的建立。咸丰三年1853年春,谕令湖南巡抚传旨命南在籍礼部侍郎曾国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

本全集》奏稿卷一)曾国藩不拘泥于过去办团练的旧规,改弦更张戚继光,近人傅鼐成法]训练出一支新的地武装。这支军队的兵源主要来自湖南宝庆府和长沙府,所以称之为“湘勇”或“湘军湘军由步军、水师、和马队三个兵种组成,编制都以营为组建的基本单位。营以上设统领,统领所辖营数由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分别冠以不同的代号,如鲍超字春霆,所以他率领的部队称“霆字营由帅指挥。大帅依靠一个庞大的统帅部实施军事指挥和提供后勤供应。统帅部包括营务处、粮台、厘金、制造、支运和转运等局。“营之制,营由统领挑选,哨弁由营官挑选,什长由哨弁挑选,勇丁由什长挑选。譬之木焉,统领如根,由根而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其惠平既有恩谊相孚临阵自能患难相顾全集•奏》第二十八卷)湘军兵必自招,将必亲选,饷必帅筹,所以兵为将有,兵随将转,是以募兵制取代了八旗和绿营的世兵制。其编制则以各级将领为中心,统领招募若干营,自拣营官,营官又拣哨官,如欲更换统领,亦即裁撤全军。湘选拔各级将领,除以宗族、同乡、亲属为主外,重要的统领多用文人,甚至营兵文人也占有半数。湘军选勇则是仿照明代戚继光之法,重在籍贯户口;此外,曾国藩特别重视地域原则和私谊,来加强军队内部上下左右的联系。湘军在财政权方面,也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对于湘军军费,国家财政并无专门的拨款,开始主要靠官绅捐输或劝捐;后来主要由户部、工部指拨驻地附近的丁漕、饷盐、关税等税收,并经与地方督抚协商来谋求解决。安战役以后,曾国藩逐渐认识到湘军暮气渐重,积习日深,士气已减,已显露出强弩之末的景象,故决计“创立淮勇新军”以“济湘军之穷曾国藩未刊信稿章安徽当地士绅张树声、张树珊、周盛波、周盛传、潘鼎新、刘铭传等地方团练武装为基础,加上在淮南招募的淮勇组建成6500人淮军淮军的建制脱胎于湘军营制章和筹建方均是湘军为样板,军营风气也一脉相承。李鸿章向洋人购买洋枪、洋炮在淮军中筹建了两个新兵种:洋枪营和洋炮营1875年政府筹办新式海军,建成了北洋水师。它从初创之日起一直控制在李鸿章手里按勇营兵制编制的军的主要军事组成部分。勇兵镇压了农民起义,维护了清廷统治,清政府决定仿照湘军编制来改造绿营,建立一种国家勇营武器——练军。首先在直隶绿营中编练,后来各省相继编练,全国练军总数与同期绿营兵相比约1∶,仍为少数。编组练军成效不佳,保留了一小部分湘军分散驻防各地,将其正式列入国家军事编制,成为国家的常备军,称为“留守勇营“防军此,勇营兵制完全取代了绿营兵制,成为国家正式的军事制度,由曾国藩发起的这场兵制变革最终完成。1894年中日甲午一战军惨败洋水师全军覆灭疑是对淮军为代表的勇营兵制宣判了死刑。清朝统治者以为日本取胜是因为“专以西法取胜仿照西法编练一支新军。编新军是从胡燏棻创建“定武军”开始的。胡燏棻在天津南70公里的小站招募壮丁组成10个营,从编制到训练方法,都模仿西法,即所谓“新军定武军办,改‘定武军’名为‘新建陆军汰老弱,加以整顿,又扩充步兵二千人,马队二百五十人,兵力达七千人。并拟定新军《练兵要则。新建陆军的总部机关设有督练处、教习处、粮饷处、军械处、转运局、侦探局等机构。与同时,张之洞在江宁(今南京)创练了另一支新军——自强军。自强军主要参照德国营制,并聘德国人为教习来训练,其编制比中国传统的编制要合理、学得多,但是仍残留有勇营制的痕迹。为了在中国各省建立新军统一兵制三十年1904年营制饷章堂办法》经清政府批准颁行,奠定了新军兵制的基础,成为我国近代军事史上两项重要的军事章程照程规定,家常备军的编制两镇为1军,两协为1镇两标为1协,标为3营每营4队每镇还辖炮队1,马队1标1个重营1个工营。步、炮、工兵每队均为3排每排3棚;队两排,每排2;辎重队3排,排3棚常备军的编制与中国传统营制已大不相同,成为一个步、骑、炮、工、辎各兵种协同作战的单位,这是一

种适应战争形势需要的近代化编制。新军的中、下级军官多为国内武备学堂的毕业生,间有少数学习军事的留学生兵式采用募兵制体化程度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新军兵制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促进了近代中国军事的近代化。1911年,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清末新军逐渐转化发为各军阀,兵制大都是延用的是清末新军的军事制度,当然也有一些变化和发展。北洋军以师和混成旅为独立单位,这是清末新军的镇和混成协演变而来。袁世凯在世时,北洋军直接听命于他和他的陆军部。袁死后,北洋军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及一些地方军阀势力。此后北洋军在后来连年混战中,各派势力此消彼长,但军队建制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民国元年1912年八月,袁世凯颁布了陆军军官制度,即仿清代军官3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