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不同生境的生态因子差异及其对绿僵菌分布的影响_第1页
高黎贡山不同生境的生态因子差异及其对绿僵菌分布的影响_第2页
高黎贡山不同生境的生态因子差异及其对绿僵菌分布的影响_第3页
高黎贡山不同生境的生态因子差异及其对绿僵菌分布的影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黎贡山不同生境的生态因子差异及其

对绿僵菌分布的影响[摘要]对高黎贡山不同海拔的3种生境中进行生态调查,分析不同生境间各生态因子的差异,并探讨生态因子对绿僵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生境6月(夏季)和10月(秋季)的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差异极显著,且与绿僵菌物种丰富度相关性极显著,温度较高的生境绿僵菌资源较丰富,说明环境温度是影响高黎贡山绿僵菌分布的主导因子;空气湿度2个季节的生境间差异都为极显著,与绿僵菌丰富度也极显著相关;土壤湿度在雨水较丰富的6月生境间差异不显著,而10月为差异极显著,与绿僵菌丰富度极显著相关,说明环境湿度也是影响高黎贡山绿僵菌分布的重要因子;土壤pH值在6月和10月的生境间差异都不显著,与绿僵菌丰富度也都无显著相关性,说明高黎贡山土壤pH值属于绿僵菌的适生范围,对绿僵菌的分布影响不显著。[关键词]高黎贡山;不同生境;生态因子;绿僵菌高黎贡山是地球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地处滇西北中缅边境横断山地区,有着极典型的高山峡谷自然地理垂直带景观和较高的立体气候特征l,J,巨大的垂直落差形成多样性的植被生境,其主要植被类型包括:干热河谷、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矮林、针灌丛植被、草丛草甸等l2J0高黎贡山不同海拔的植被生境中温度、湿度、土壤类型等环境条件差异显著l3-4J,使各种生物从山脚到山顶形成了明显的垂直分布带谱同。绿僵菌(Metarhizium)是控制森林生态系统中有害昆虫的有效致病真菌,也是目前农林生产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杀虫真菌,能侵染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同翅目等多种害虫绿僵菌通过接触侵染使害虫致死,具有较强的靶标性,对人类等非目标生物危害小,具有较高的生态安全性,在农林害虫的持续防控中起着重要作用[8-9」,是具有较大开发利用前景的生防真菌资源。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表明,高黎贡山森林生态系统中绿僵菌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海拔600m-3400m的不同植被类型中均有绿僵菌的分布,不同植被生境中的绿僵菌资源分布差异较大l2J,但关于生态因子与绿僵菌分布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分析了高黎贡山不同海拔地区不同生境的生态因子差异及其对绿僵菌多样性分布的影响,为高黎贡山绿僵菌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不同生境的生态因子调查于2019年6月(夏季)和10月(秋季),在高黎贡山不同海拔的3种典型生境中选取样地,进行生态调查。调查样地为:季风常绿阔叶林(经度98.794°~98.799°,纬度25.296。~25.330。)、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经度98.745°~98.798°,纬度25.291。~25.300。)和山地苔藓矮林(经度98.736°~98.745°,纬度25.291°~29.291°),在每个样地中选取4个对角样方和1个中心样方(每个样方为2mx2m),调查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值和pH几种主要的生态因子,每个样方中至少测10个点。1.2生态因子的差异性分析用SPSS20软件对各生态因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将各生态因子设为因变量,生境类型设为比较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Duncan新复极差法,在(PV0.05的水平上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分析3种生境类型间不同生态因子的差异,结果用“平均数土标准误”来表示。2结果与分析2.1高黎贡山不同生境间生态因子的差异对不同生境的各生态因子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显示:6月份,土壤温度、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在不同生境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V0.01),土壤湿度和pH值在不同生境间差异不显著性;10月份,只有pH值在生境间的差异不显著(PA0.05),其他4个生态因子在不同生境间都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V0.01)。表1不同生境中6月和10月的生态因子方差分析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pH值6月F489.1922.357683.39012.6801.306Sig0.0000.1010.0000.0000.27610月F741.7299.596205.73430.9290.987Sig0.0000.0000.0000.0000.377根据高黎贡山3种生境6月份和10月份的生态因子数值(见表2),季风常绿阔叶林6月和10月的土壤温度(分别为21.0±1.7t和17.3±1.4)都为最高,其次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分别为18.2±1.3t和15.5±1.6),山地苔藓矮林的土壤温度最低(分别为12.5±1.1t和11.0±0.9),3种生境间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V0.01)。3种生境6月和10月的空气温度差异也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V0.01),季风常绿阔叶林最高(分别为25.5±2.3t和18.3±2.8t),其次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分别为22.7±1.6t和16.5±2.3t),山地苔藓矮林最低(分别为15.5±1.7t和13.6±1.4t)。表2高黎贡山3种不同海拔梯度生境的生态因子生境类型海拔/m月份土壤温度/T土壤湿度/%空气温度/T空气湿度/%土壤pH值6月21.0±1.7A47.6±11.5a25.5±2.3A57.0±8.5a6.3±1.2a季风常绿阔叶林1400〜185010月17.3±1.4A45.4±10.8a18.3±2.8A56.0±7.6b6.4±0.6a中山湿性常绿阔1880〜27406月18.2±1.3B48.3±11.9a22.7±1.6B59.3±8.9a6.5±1.7a叶林10月15.5±1.6B46.8±13.2a16.5±2.3B58.4±8.3a6.5±0.9a6月12.5±1.1C43.7±14.5b15.5±1.7C51.8±10.7b6.3±0.6a山地苔藓矮林2760〜315010月11.0±0.9C41.8±11.2b13.6±1.4C49.1±7.5c6.3±0.7a注:同列数据相同月份后的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v().()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o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土壤湿度在6月(48.3±11.9%)和10月(分别为46.8±13.2%)都略高于季风常绿阔叶林(分别为47.5±11.5%和45.4±10.8%),但差异都不显著(Pa0.05),而山地苔藓矮林的土壤湿度(6月为43.7±14.5%,10月为41.8±11.2%)显著低于前两种生态类型(Pv0.05)。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6月的空气湿度(59.3±8.9%)略高于季风常绿阔叶林(57.0±8.5%),但无差异显著性,它们都显著高于山地苔藓矮林(51.8±10.7%);3种生境10月的空气湿度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Pv0.05),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最高(58.4±8.3%),其次为季风常绿阔叶林(56.0±7.6%),山地苔藓矮林(49.1±7.5%)最低。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6月份和10月份的土壤pH值(都为6.5)都略高于季风常绿阔叶林(6月6.3,10月6.4)和山地苔藓矮林(都为6.3),但都不存在差异显著性(PA0.05),且土壤pH值的标准误差值也比较小,可以看出不同生境土壤pH值变化不大。2.2高黎贡山生态因子与绿僵菌分布的关系根据陈自宏等[2]对高黎贡山绿僵菌分布的研究结果,绿僵菌具有显著的垂直分布特征,三种生境中绿僵菌的物种和菌株数量差异极大,季风常绿阔叶林(亚热带湿润气候)中最丰富(9种52株),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其次(7种47株),山地苔藓矮林的物种和菌株数量最少(2种8株)。将各种生态因子与不同生境绿僵菌物种丰富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表3),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6月和10月与绿僵菌物种丰富度的相关关系都极显著(PV0.01);土壤湿度6月份与绿僵菌物种丰富度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10月份与绿僵菌物种丰富度的相关关系极显著(PV0.01);空气湿度6月份与10月份都与绿僵菌物种丰富度极相关;土壤pH值6月份与10月份与绿僵菌物种丰富度都不存在相关关系。表3生态因子与绿僵菌物种丰富度的相关性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pH值Correlationcoefficient-0.933**-0.174-0.924**-0.336**0.0136月Sig(2—tailed)0.0000.1020.0000.0010.905N5050505050Correlationcoefficient-0.944**-0.298**-0.902**-0.440**0.09510月Sig(2—tailed)0.0000.0040.0000.0010.375N50505050503讨论森林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生存繁衍和群落结构分布受多种生态因子的制约。邢鹏杰的研究报道110」认为,森林生态系统中红菇科真菌群落结构显著受到月均气温、空气湿度、土壤湿度、降雨量等生态因子的影响。严令斌的研究E」表明,小生境的土壤、水分等生态因子对植物具有显著影响,从而对生境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具有显著影响。高黎贡山具有复杂的地形和悬殊的生态环境,植被类型影响土壤质地、空气温度湿度等生态因子。结合本研究中不同生境的生态因子与绿僵菌的分布特征来看,不同生境间6月和10月的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都具有极显著差异,这2个生态因子与绿僵菌物种丰富度的相关关系都为极显著,且其高低变化趋势与绿僵菌多样性分布一致,都为季风常绿阔叶林A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A山地苔藓矮林,说明这几种生态因子中,环境温度(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是影响高黎贡山不同生境虫生真菌的分布的主导因子,生境温度较高则绿僵菌的物种多样性和菌株数量较高。有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丛枝菌根真菌(AMF)在自然条件下分布的主导因子[12],本研究中绿僵菌受温度的影响与其一致。不同生境6月和10月的空气湿度也都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与绿僵菌物种丰富度的相关性也极显著。不同生境6月的土壤湿度差异不显著,与绿僵菌物种丰富度的相关性也不显著;而10月的差异极显著,与绿僵菌物种丰富度的相关性极显著,这可能是由于6月份3种生境的降雨量都相对较大使土壤湿度差异变小。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的高低变化趋势与绿僵菌多样性分布不完全一致,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略高于季风常绿阔叶林,但其绿僵菌物种丰富度次于季风常绿阔叶林,而山地苔藓矮林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都显著低于前2种生境,绿僵菌物种多样性也显著最低。可以看出,环境湿度(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对绿僵菌的分布也具有较大影响。鲜娅等的研究113」表明,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温度适中、降雨量最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植物群落结构较复杂,但其年均温要低于海拔较低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根据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结果[2],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绿僵菌物种丰富度和菌株数量都次于季风常绿阔叶林,这进一步说明,绿僵菌的分布受温度的影响比湿度的影响更大,季风常绿阔叶林较高的温度更有利于绿僵菌的扩散繁殖。土壤pH值在3种生境中6月和10月都无显著差异,与绿僵菌的物种丰富度的相关性也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