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记念刘和珍君》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记念刘和珍君》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记念刘和珍君》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记念刘和珍君》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人,被誉为“民族之魂”,他时刻用深刻的情怀、睿智的眼光来关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他逝世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曾用一副对联来表示对他的悼念:民族之魂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记念刘和珍君学习目标:1.读懂原文,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刘和珍的思想性格。2.圈点勾画,品味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勇于为真理、为国家而牺牲的精神,理解鲁迅的理性反思。①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②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③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④小说集:

⑤散文集:

⑥散文诗集:

知人论世《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周树人豫才记念刘和珍君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于记叙文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对人的尊称。解题:相当于“纪念”的“纪”三背景介绍

①大沽口事件

1926年3月12日,日本海军第十五驱逐舰队的两艘驱逐舰由旅顺驶入国民军布防的大沽口,毫不理会国民军所发出的警告,反而炮袭大沽口,打死国民军排长、司务长各一人,士兵亡二人,伤八人,这便是震惊全国的“大沽口事件”。此事件发生后,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广泛的群众抗议运动。背景介绍

②三·一八惨案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不料遭到执政府卫队施暴屠戮,死伤二百余人,史称“三一八惨案”。惨案发生后,各界哗然,中外震惊。鲁迅在惨案当日所作的《无花的蔷薇之二》中愤然写下“三月十八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四

极度愤慨

沉痛悼念许广平曾说:“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哀痛,表达了革命者至情的文字。”梳理结构,概括内容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介绍写作目的。③回忆认识过程。④叙述遇害事实。⑤叙述遇难细节。⑥否定徒手请愿。⑦肯定死难意义。五(一)介绍写作缘由及目的(二)记叙刘和珍事迹(三)惨案的教训和意义六合作探究鲁迅先生的笔触涉及到了哪几类人?他们分别有什么表现?鲁迅先生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是怎样的?七成果示范人物表现作者态度及情感一、爱国青年——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真的猛士、哀痛者、幸福者,四十余被害青年、数百死伤者、请愿的群众。七成果示范人物表现作者态度及情感一、爱国青年——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真的猛士、哀痛者、幸福者,四十余被害青年、数百死伤者、请愿的群众。①P2追求新思想,追求进步;②P4直面惨淡人生,英勇清醒,永不逃避;③P7嫉恶如仇,和蔼善良,责任感强;④P14、15请愿欣然前往,沉勇友爱,大无畏;⑤P19临难之从容,干练坚决,百折不回。七成果示范人物表现作者态度及情感一、爱国青年——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真的猛士、哀痛者、幸福者,四十余被害青年、数百死伤者、请愿的群众。①P2追求新思想,追求进步;②P4直面惨淡人生,英勇清醒,永不逃避;③P7嫉恶如仇,和蔼善良,责任感强;④P14、15请愿欣然前往,沉勇友爱,大无畏;⑤P19临难之从容,干练坚决,百折不回。①P2赞扬进步青年;②P3痛悼死者,奉献敬意;③P4赞扬肯定和讴歌真的猛士;③P7怀念和赞扬;④P14、15赞扬与悲痛悼念;⑤P19感叹颂扬。赞扬至爱人物表现作者态度及情感二、反动势力——段祺瑞执政府和几个所谓文人(当局者、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七成果示范人物表现作者态度及情感二、反动势力——段祺瑞执政府和几个所谓文人(当局者、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①P3非人间洋溢鲜血;②P5这样的世上;③P8开枪残害请愿者;④P9—12棍棒伤人、政府有令、流言四起;⑤P14—16蓄意杀害请愿者。⑥将牺牲的生命当作“流言”的种子。七成果示范人物表现作者态度及情感二、反动势力——段祺瑞执政府和几个所谓文人(当局者、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①P3非人间洋溢鲜血;②P5这样的世上;③P8开枪残害请愿者;④P9—12棍棒伤人、政府有令、流言四起;⑤P14—16蓄意杀害请愿者。⑥将牺牲的生命当作“流言”的种子。①P3出离愤怒;②P5愤怒、痛斥;③P8愤恨;④P9—12愤怒至极点;⑤P14—16讽刺其暴行,揭露其凶残。⑥讽刺及痛斥。愤慨七成果示范七成果示范人物表现作者态度及情感三、庸人——处在中间状态的“无恶意的闲人”。七成果示范人物表现作者态度及情感三、庸人——处在中间状态的“无恶意的闲人”。①P4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浑浑噩噩、苟安满足;②P5忘却的救主,麻木健忘;③P12沉默、默无声息;④P17牺牲的生命成为饭后的谈资。七成果示范人物表现作者态度及情感三、庸人——处在中间状态的“无恶意的闲人”。①P4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浑浑噩噩、苟安满足;②P5忘却的救主,麻木健忘;③P12沉默、默无声息;④P17牺牲的生命成为饭后的谈资。唤醒民众奋起抗争记念刘和珍君\视频.qlv八鲁迅先生对徒手请愿的看法?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表达特色: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煤的形成比喻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大量的木材比喻残酷的流血斗争,一小块比喻前进一小步,通过对比手法,形象生动地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在残酷的流血斗争中前进的,付出的代价很大,取得的胜利很小。深刻含义:突出了徒手请愿取得的结果更小。作者总结了对惨案的教训与反思,表明了作者对请愿形式的反对。告诫人们要以最小的代价争取更大的胜利,尽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牺牲。经验教训:改革自然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是大大的失算。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鲁迅《空谈》拓展延伸刘和珍等青年学生因为请愿而被反动当局杀害,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是应该专心读书、埋头学问,还是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