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1页
【高中地理学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2页
【高中地理学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3页
【高中地理学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4页
【高中地理学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编号:12使用时间:主备人:教研组长签字:班级:小组:姓名: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观察当地野外地理景观,说出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并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某种地理现象。3.掌握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方法和一般步骤。4.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整体性原理及地理环境的演化。学习重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及表现。学习难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及表现。预习案使用说明:1.课前用40分钟完成,交给小组长。2.所有题目分为三级:初级用“*”标志,中级用“**”作标志,高级用“***”标志。3.A层同学必须选做所有题目,B层同学可选“*”和“**”的题目,C层同学“*”必做,“**”可选做其中的题目。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教材助读: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有: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环境要素通过循环、循环和循环等过程进行迁移和交换,形成自然环境整体性的。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主要包括功能和功能。生产功能:自然环境具有的功能,主要依赖于。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和,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及营养盐。自然地理要素的组合不同,生产功能的有明显差异。如:坡地蒸发旺盛,缺乏,土层浅薄,土壤,土地生产功能,植被;平地水源,土壤肥沃,土地生产功能,植被。稳定功能: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保持的功能。如: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植物通过,把大气中的碳保存在植物体及中。或自然环境通过作用消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如地貌的侵蚀变化。水与岩石间的导致了流水地貌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的,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如:山地演化为丘陵的过程中,坡面变缓,地表径流,水土流失;土壤,植被;同时,大气也增加。自然环境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如:黄山“四绝”的形成。花岗岩岩体沿节理,造就“怪石”;山体高大陡峭,气流强烈,形成“云海”;峭壁岩缝间,发育不良的黄山松成为“奇松”;上涌加热地下水,形成“温泉”。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和,使其他要素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与自然环境普遍存在着的演化相比,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自学检测: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此完成第1~2题。1.从自然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较少B.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D.植被稀少,土壤瘠薄2.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植被破坏,环境恶化,反映了()①自然环境具有整体性②自然环境具有差异性③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将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环境的改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3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据此回答以下两题。3.材料显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A.生产性 B.平衡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4.材料中所说的哪一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A.气候 B.土壤 C.水文 D.生物5.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的景观特征不相符的是(

)A.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

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C.

地表水缺乏,河流不够发育

D.

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我的疑惑:探究案**1.P82分析藏羚羊数量与环境的关系;2.P85认识修建大坝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训练案***1.“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这段文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找矿规律。上述材料中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D.

整体性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效应加强③气候变暖B.①气候变暖②温室效应减弱③气候变冷C.①气候变冷②温室效应加强③气候变暖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效应减弱③气候变冷3.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综合性特征 D.差异性特征4.“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在索科特拉岛(1800万年以前,从非洲大陆分离)的悬崖上,直接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可有利于()A.

耐盐碱

B.

散热

C.

储水

D.

防沙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致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6.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骆驼刺,属豆科、落叶草本,高25~40厘米,叶子变成细刺,根系十分发达,一般长达20米,下图为骆驼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骆驼刺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A.炎热 B.寒冷 C.湿润 D.干旱8.骆驼刺对环境的适应,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有限性 D.脆弱性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