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15-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4篇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3—124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八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使同学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培育同学的抽象概括力量。
教具、学具预备:
师预备卷尺,生预备一张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2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同学说一说面积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2、让同学说一说学过的面积单位,并比划一下它们的大小。
二、新课。
1、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让生拿出预备好的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一下它的面积。生摆完后问:一共摆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沿长边摆几个正方形?沿短边摆几个正方形?
依据生的回答,是在黑板上画出图形(画长方形时用1分米表示1厘米):
师问: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几厘米?沿长边一排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是几平方厘米?每排正方形的个数与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几厘米?沿宽边摆里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排数与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一共摆了多少个正方形?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答,师小结并板书:5×3=15
长×宽=面积
2、练习。“做一做”的题目,让生先量出它的长和宽,再计算它的面积。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八的第1题。
先让同学说一说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厘米,再计算。
2、做练习二十八的第2题。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做练习二十八的第3题。
先让一生与老师共同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再让生计算。
四、作业
练习二十八的第4、5题。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育同学抽象概括力量及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
理解并把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引导同学通过亲身实践推导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道思索题.假如我们要测量学校的操场面积,用一平方米的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地拼摆,可行吗?(不行行)
那有没有什么可行的方法呢?今日我们就来讨论科学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学习新课.
1.动手操作,弄清基本关系:
每排个数、排数与总个数的关系.
请同学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上面的长方形想:一排摆了多少个小正方形?一共摆了几排?(同学操作时,老师把表格画在黑板上)
(一排摆几个小正方形、摆了几排、一共摆了多少个小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老师依次在表格中板书出来)
请同学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上面这个长方形.
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一共有多少个?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每排个数×排数=总个数)
前面讲过有多少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多少.所以可以用“面积”代替“总个数”,在表格图“总个数”下面写上“面积”(平方厘米).
下面就用简便方法计算长方形面积.
2.想象操作,弄清过渡关系:
长与每排个数、宽与排数的关系.
投影出示:C
思索:这个长方形长4厘米,沿着长边,一排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不用动手摆,脑子里想一想.假如长方形长5厘米、10厘米……一排可以摆几个呢?
那么,你发觉了什么?(两个同学相互说一说)
生:长几厘米,每排就摆几个.
师:那么就是说,长可以代替“每排个数”.老师在表格中“每排个数”下面写出“长”(厘米).
再看,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沿着宽可以摆这样的几排呢?同学们不用动手摆,怎么知道可以摆3排呢?能不能说出宽与排数的关系?
生:宽是几厘米,就可以摆成这样的几排.
师:那么,也就是说用“宽”可以代替“排数”.(老师在表格中的“排数”下面写上“宽”(厘米).
请同学们很快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3.理解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的关系.
投影出示:D
师:请同学们争论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求出来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同学争论后,老师引导同学对比表格,请认真观看,再回忆一下,刚才的图A、图B、图C、图D.你发觉了什么?
老师进一步引导同学,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最简洁的)谁能概括出来?
同学总结归纳出:
长方形面积=长×宽(老师板书)
回顾一下,对比表格进行验证.
出示例题: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它的面积是多少?
师:用我们刚才学到的学问,请同学们自己解这道题.做完后,相互交换检查一下.
订正时,老师板书:
5×3=15(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引导同学看书,质疑.
三、巩固反馈.
1.填表.(同学口答)
2.选择正确答案.
(1)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面积是().
A.18厘米B.18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周长是()
A.24分米B.32平方分米
3.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48平方米.问:它的长和宽分别可以是多少米?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要想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需知道什么条件?(长和宽)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面积)计算长方形面积应当留意什么问题?(长和宽的单位名称要先统一)
五、课后作业.
1.一台电视机的外壳,一个面的长是44厘米,宽是3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量出教室里黑板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分米.算出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选择一块长方形的地,沿着地边量出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再算出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激趣,
2.引导同学自己去试验发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使同学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5.通过教学初步培育同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6.渗透试验发觉验证学习方法的教学,
7.发挥同学的性,
8.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打基础。
9.对同学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把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通过试验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结构:采纳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结构进行教学。
教学设想:通过激趣,诱发学习动机,培育乐观主动的探究精神。突出数学教学的基础性和进展性,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的基本教学理念。
教具:长方形、红旗、课件等。
学具:学习纸、直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新居结构图,质疑:
2、出示4dm2dm的正方形,用哪个面积比较合适?用1平方分米小正方形怎样去量?比较两种摆法。
3、谈话引入课题:我们宏大的祖国幅源宽阔,谁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有多大?武汉市的面积呢?我们关山学校的面积呢?用面积单位一个个的测量合适吗?
4、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哪些学问?
依据同学的回答,老师归纳: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是什么?课件提示。
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个问题进行学习,盼望大家自己动脑,小组使用,共同来解决。
二、实践探究,查找方法。
(一)供应材料,启发同学大胆去猜想。
1、课件出示长2厘米、宽1厘米长方形。
2、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通过课件进行图形变化得到四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引导同学观看图形的变化。
3、质疑:假如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不断地变化,可以得到多少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4、猜一猜:通过这个长方形的变化,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呢?
(二)分组试验,发觉计算方法。
1.师点拨: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与长和宽有关呢?我们可以做个小的试验。
2、布置试验要求:用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摆任意长方形找出你们所摆长方形的长和宽以及面积并记录下来。
3、课件出示试验报告单,各组试验,记录试验结果,老师巡察指导。
4、汇报测量结果后,现场在课件中输入各小组的试验结果。各小组带领组员仔细观看表格并对思索题开展乐观争论。(观看试验报告单)
思索:长方形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和长方形的什么有关系?它们有什么关系?
5、各组汇报争论结果,发觉:长方形的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6、引导同学发觉方法(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激情鼓舞。
(三)分类验证,确认计算方法。
1.引导质疑:这个发觉是否精确 无误呢?这个方法是否对计算全部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呢?我们还要对这个发觉进行验证。
2.布置验证要求,争论验证方法。同学自主验证,沟通验证结果。
三、整理归纳,提示学习方法。
1、提问:学到这儿,同学们知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了吗?我们是怎样找到这个计算方法的?
2、归纳:试验发觉验证。渗透学习科学方法的教育。
四、应用深知、巩固深化。
1.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应用公式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学们想测量一下藏在我们身边的一些长方形的面积吗?同桌两个同学合作,找到长方形的面,进行测量。一边测量一边把结果记录在纸上。
播放音乐让同学测量,然后各组沟通测量的状况。
(1)回到导入题。课件出示新居的结构图,给出数据,请同学计算新居各部分的面积。
(2)课件出示破镜子的画面,给出数据,让同学计算出长度。
五、深化拓展
学习了这个方法你有什么准备?
六、开放题:课件出示一幅设计图,引发同学的创作热忱。请你来当设计师为我们关山学校设计一幅新校规划图。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篇4
素养教育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1.理解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的算理.
2.理解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转化为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的算理.
(二)力量训练点
1.能正确运用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两位数的简便算法.
2.正确、合理地进行简算.提高同学的计算力量,培育同学思维的敏捷性.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敏捷、合理的简便算法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
教学重点:使同学理解把握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的简便算法.
教具、学具预备: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123018202440
354254452
2.把两位数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
15=()()30=()()24=()()
3.应用题:商店有5盒手电筒,每盒12个.每个手电筒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让同学自己用不同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一人板演,其它同学完成在练习本上.
第一种解法:其次种解法:
61256(125)
=725=660
=360(元)=360(元)
你发觉什么?
使同学明确:
(1)两种解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即6125=6(125)从而得出:三个数相乘,除了从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2)当两个乘数相乘得整十数时,其次种算法简便.
板书课题:简便算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3552
同学试做
(2)订正:使同学明确简算方法
3552
=35(52)
=3510
=350
(3)拓展补充4529
(4)同学完成做一做
2.教学例2
(1)出示例22516
①争论怎样计算简便?
引导同学说出把16分成44,这样2544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2516
=25(44)
=2544
=1004
=400
②启发同学想不同的算法.
(2)拓展补充
1512怎样算比较简便?
(3)练习:108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进展
1.填空:
(1)2745(2)1512
=27[()○()]=15[()○()]
=27[()○()]=15[()○()]
=27[]=15[]
==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写适当的运算符号,使计算简便
46254=46[()○()]
3.练习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影视制作行业数字化后期处理流程
- 企业培训现场课件图片
- 茶山茶树种植与病虫害防治合作合同
- 车辆贷款反担保抵押合同
- 餐饮连锁品牌加盟店经营管理与品牌推广合同
- 后院环境改造方案
- 鱼池幕墙清洗方案
- 炒股投资风险管理及资金安全评估合同
- 酱酒销售管理方案
- 柴油价格风险管理合作协议范本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试行)2025解读
- 2024执业兽医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 鼠标操作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福建省松溪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辅警35名笔试题带答案
- 浙江国企招聘2025绍兴市镜湖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国企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店铺转让带技术合同协议
- 2025年第九届“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采棉机操作手册和维护指南
-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并发症的长期随访研究-全面剖析
- Excel表格公式培训
- 2025年山西省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