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 DB3205T 199-2011 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范规范_第1页
标准 DB3205T 199-2011 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范规范_第2页
标准 DB3205T 199-2011 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范规范_第3页
标准 DB3205T 199-2011 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范规范_第4页
标准 DB3205T 199-2011 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范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320500JM03-2001Q/320500JM03-2001PAGEPAGE1江苏省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12-03-01实施20江苏省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12-03-01实施2012-03-01发布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范DB3205/T199-2011DB3205苏州市农业地方标准B05Q/320500JM03-2001DB3205/T199-2011PAGEPAGEI前言本标准编写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本标准由苏州市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常熟海明蔬菜园艺场、相城区望亭虞河蔬菜产销合作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素娟、陈国元、袁卫明、顾海明、林亚萍、何金生、陈军、杨益花。PAGE2PAGE4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栽培的产地环境、种苗生产技术、定植技术、滴灌系统铺设、地膜覆盖、棚期管理、果实采收、生产记录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栽培。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1~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T17187-2009农业灌溉设备滴头和滴灌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NY/T1361-2007农业灌溉设备微喷带NY5104无公害食品草莓产地环境条件DB32/T590-2008草莓促成栽培技术规程DB32/T1293-2008草莓种苗生产技术规程产地环境应符合NY

5104的规定。种苗生产技术按照DB32/T1293-2008执行。定植技术5.1设施准备大棚栽植草莓一般在8月上中旬搭建骨架材料,骨架材料可选用镀锌薄壁钢管或竹木结构,宽度6m~8m,长度40m~60m。5.2定植按照DB32/T590-2008第8章执行。滴灌系统铺设6.1滴灌设备滴灌系统由水泵、连接头、过滤器、施肥器、输水管、滴灌带等组成。水泵采用潜水泵,根据灌溉面积选择适宜的规格,过滤器一般采用叠片式过滤器,大小应与输水管相配套,过滤后的水源中不能有直径大于0.8mm的悬浮物;施肥器一般选用比例式注肥泵;主要输水管为直径35mm~45mm的硬管;滴灌管或滴灌带选用符合NY/T1361-2007,一般规格为直径25mm的硬管或软带,每隔25cm有双排3mm的出水孔,工作压力为30KPa~60KPa。6.2滴灌铺设滴灌带铺设在两行草莓之间。一根滴灌带同时向两行草莓供水。一般畦长在50m~60m内,滴灌系统从畦头进入,采用三通接口;如畦长超过60m,滴灌系统应从畦中央进入,采用四通接口,水泵出口一般采用直径40mm的硬管进入,进入畦面采用直径25mm的滴灌带。滴灌带平放,多次使用必须先清洗。地膜覆盖7.1地膜选择一般选用0.03mm~0.05mm厚的黑色地膜,地膜宽度应覆盖至沟中为宜,生产中一般选用门幅65cm的大棚草莓专用黑色地膜。7.2覆膜方法滴灌带铺好后,一般于10月中下旬日平均温度低于20℃棚期管理8.1扣棚时间扣大棚薄膜一般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进行,大棚膜一般选用多功能聚乙烯无滴薄膜,当外界最低气温在5℃~8℃8.2温湿度管理扣棚后白天棚内以25℃为标准,不能超过30℃,如棚内温度超过25℃时应揭膜通风降温,夜间外界气温低于5℃,应加强保温。扣棚后,必须通风降湿,即使在冬季最冷月份,白天棚内最高温度低于8.3灌水施肥技术8.3.1灌水遵循“湿而不涝、干而不旱”的原则,利用滴灌系统进行,保持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在60%~80%。冬季设施草莓灌溉的原则是少量多次,应根据植株的长势、天气情况来及时补充水分。草莓定植成活后至现蕾期,一般每周1次~2次;开花后结合施肥浇水,一般每周1次即可。8.3.2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铺地膜前每666.7m2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1:0.5)8~15kg;铺膜后利用比例式注肥泵追施,肥料一般选用全水溶性肥料或氮磷钾复合肥,顶花序显蕾时,追施高磷肥(10:30:20),促进开花;果实膨大期追施高钾肥(15:10:30),促进果实的形成,使用浓度控制在0.3%~0.4%为宜,切忌过浓,以防产生肥害,一般施用3次~4次,每次间隔15d~20d。施肥时先将肥料配制成浓缩液,然后应用比例式注肥泵稀释后随水浇灌。草莓生长的中后期结合喷药,叶面喷施0.3%~0.5%的尿素、0.3%~0.5%的磷酸二氢钾,提高抗性和品质。8.4植株管理根据植株的生长结果情况,摘除一部分过多、过弱的花序和小果、畸形果、病虫果及未授粉授精的花果,保留健壮的花序和大果;在顶花序抽出后,选留1个~2个方位好而壮的腋芽保留,其余掰掉,每个花序保留7个~12个果实。及时摘除枯、老、病叶和侧芽萌发长出的新茎分枝,一个植株要求保留5片~7片绿叶。8.5辅助授粉花前一周在棚室中放入1箱蜜蜂,蜜蜂数量一般以一株草莓一只蜜蜂为宜。喷施农药时,蜂箱需取出。8.6病虫害防治按照DB32/T590-2008的第13章执行,农药选用按照GB/T8321的规定执行。大棚草莓栽培开花后优先采用烟熏法,在干燥晴朗天气可喷雾防治;采果期先采果后喷药,同时注意要交替用药、合理混用。果实采收果实采收按照DB32/T590-2008第14章执行。生产记录档案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内容包括生产环境、生产管理措施、农业投入品来源及使用、采收等。生产记录档案至少保存二年。

《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任务来历近几年苏州地区草莓大棚栽培推广迅速,采用膜下滴灌栽培技术,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和肥料随水流失,而且增强了草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草莓提早成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为了规范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栽培技术,2011年由苏州市农业委员会提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常熟海明蔬菜园艺场、相城望亭虞河蔬菜产销合作社合作起草了本标准。二、编制过程为编制标准,我们多次深入栽培区和科研部门,了解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操作技术,包括大棚的覆盖形式、地膜及滴灌系统的选择、栽培技术措施、病虫防治和采收等,并查阅有关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栽培等技术书籍、技术标准和资料;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生产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修改,于2011年11月完成了《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审定稿的起草工作,报请审定。三、技术指标的依据及确定原则本标准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的原则是切合实际、措施具体、操作简便、科学规范。在制定过程中,广泛汲取了种植者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分析。同时还参考了《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1~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T17187-2009农业灌溉设备滴头和滴灌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NY5104无公害食品草莓产地环境条件》、《DB32/T1293-2008草莓种苗生产技术规程》、《DB32/T5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