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隔代抚养对儿童成长影响的分析_第1页
农村隔代抚养对儿童成长影响的分析_第2页
农村隔代抚养对儿童成长影响的分析_第3页
农村隔代抚养对儿童成长影响的分析_第4页
农村隔代抚养对儿童成长影响的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隔代抚养对儿童成长影响的分析Z学校、社区、政府四个层面提出建议,促进农村隔代抚养儿童的健康成长。关键词:农村;隔代抚养;儿童成长;社会工作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了三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情景,城镇化进程加快,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拥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尽管如此,农民依然受到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无法突破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无法将子女带进城市共同生活,儿童无法离开农村,必然会导致大量留守儿童和隔代抚养现象的出现。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2016),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是父母双方外出打工或一方外出打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户籍未成年人[1]2016902364%;30313.4%;剩余的805(外)89.3[2]经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的主要方式。而所谓隔代抚养,就是指不由儿童的亲生父母养育和抚育儿童,而是由父母的上一代即孩子的祖父祖母或者外祖父外祖母来承担养育儿童的责任[3]。其中的儿童也被称为留守儿童。祖辈抚养会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业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在现有的政策和现实环境下,充分挖掘资源,克服不利影响,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二)相关研究国内相关文献研究146抚养的儿童,因此作者认为隔代抚养对儿童的影响尚不能确定[4]。赵春鹏也研究而且相对于其他儿童更容易产生违规行为[5]。任润研究发现,隔代抚养儿童在学儿童人际交往习惯不同于其他孩子的原因[6]。国外相关文献Kleiner,Hertzog一定的伤害[7]。综上所述,现阶段学者们对隔代抚养下儿童的身体及心理健康的现状有着大量的研究和关注,对于如何解决隔代抚养儿童的困境没有深入研究,而这也恰恰正是今后隔代抚养工作的重点。(三)研究意义本文对农村隔代抚养儿童影响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可以解决隔代抚养儿童父母眼前的困境,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父母在外工作,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可以更好地改善儿童的生活状况以及让他们拥有更好的教育环境。父母受到政策和经济的限制,无法将儿童接到工作所在地进行生活和学习,长期与儿童分居两地。于父母来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远离他们的孩子,担心他们的身体以及学习。因此,研究并解决好此问题,有利于解决外出打工父母的后顾之忧。二是有利于隔代抚养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维护他们的发展权。隔代对于部分隔代抚养下的儿童来说,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只有祖辈家长的陪伴和养育,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受到极大影响,而且相对于城市儿童来说,他们在教育方面处于劣势,其生存权和发展权得不到保障,甚至很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解决好农村隔代抚养下儿童的问题,让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社会,不仅可以减少犯罪率,有利于社会稳定,也可以使其自身实现人生价值]二、调研背景(一)研究方法Z手,通过观察和访问,获得全面的资料,了解隔代抚养下儿童的现状。研究初期,首先对该村进行走访和观察,了解该村隔代抚养儿童的状况,密切联系隔代抚养人和儿童,观察儿童和隔代抚养人的生活,从而获取初步的研究资料,并从中选取了八个隔代抚养家庭中的儿童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其次,在进行初步了解之后,笔者对选取出的八个隔代抚养家庭的儿童、父母及抚养人进行深入交流和访谈,并进行详细记录,以便获得更为全面和细致的资料。最后,将所有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再次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以补充不完整之处,最终得到相关资料。(二)隔代抚养现状1.生存现状根据笔者对该村的调查发现,该村留守儿童中有接近一半的儿童与祖辈共同生活,这些隔代抚养儿童有着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强烈意愿,但同时对父母外出务工的缘由可以理解。调查显示,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隔代抚养儿童可以通过电话与父母经常联系,在外务工的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并未减弱,会经常向家中打电话,询问儿童生活近况。小杨告知笔者,她的父母外出务工时会对自己的生活做出详细、全面的安排,以保证他们离开后的她的生活质量。此外,许多父母尽管在外,但是会在经济上给予支持,定期向家中寄钱,大约95%的儿童每月都会有零花钱。以上是较好的情况,另外一种情况是,隔代抚养人多为老人,有些老人身体状况差,疾病残身,生活能力比较差,甚至需要儿童来照料他们,这些儿童白天上学,晚上回来除了完成学业任务之外,甚至还要做家务,根本无法全心全意地学习读书。心理状况在该村,祖辈多为世世代代的农民,因所受教育有限,见识少,目光短浅,加之缺乏父母的长期陪伴,性格孤僻,内心比较压抑。由于缺乏父母正确的疏导和引领,隔代抚养儿童对自己在学习、生活、交往、适应等各种自我评价时不是很清楚。学习状况缓解父母不在身边的焦虑。部分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且隔代抚养人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对其学业进行帮助,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极个别儿童是自己独立解决所面对的学习问题,或与同学一起商量讨论完成的。而休息日的学习和功课完成情况祖辈家长几乎不会监督,大部分儿童学习成绩平平,部分儿童学习成绩经常不及格,学习成绩优秀的儿童更是屈指可数。三、农村隔代抚养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一)儿童身体健康问题1.饮食不合理但他们对儿童的饮食却比较用心。儿童处于身体发展的关键阶段,身体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元素维持身体成长,而部分老人“爱孙”心切,认为孩子越胖越好,为儿童的饮食安排并不合理。在三餐安排方面,给儿童提供的食物主要多以高脂肪、高蛋白的肉类为主,缺少蔬菜瓜果类等,只做儿童喜欢的食物,不能做到均衡搭配,烹饪科学合理,使得儿童养成挑食的坏毛病。在饮食习惯方面,老人过分溺爱孩子,常常喂孩子吃饭,不让儿童自己动手,允许儿童边吃饭边看电视等等这些行为,使得儿童无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此外,由于老人喜欢给孩子购买大量所谓的“营养”零食,造成部分儿童无法正常吃饭,却把垃圾食品当做一日三餐,把可乐等饮料当做人体必需的水分来饮用,大大增加了垃圾食品的食用量,损害身体健康。这些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都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发育,根本无法保证儿童有健康的体魄。2.休闲娱乐锻炼不足童的视野,而感官是心灵的门户,感知观察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为此,选取了隔代抚养儿童和非隔代抚养各八名进行休闲误乐的访问,结果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里,非隔代抚养儿童外出散心的次数为五次,隔代抚养儿童仅有二次;非隔代抚养儿童旅游次数为二次,隔代抚养儿童则为零次。由此可以看出,非隔代抚养儿童的休闲娱乐次数多于隔代抚养儿童,其中,外出散心项目非隔代抚养儿童次数多于隔代抚养儿童32养儿童日常的休闲娱乐多为与伙伴共同玩耍、看电视、玩手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儿童的身体健康发展。更令人担忧的是,农村学校不注重体育课,孩子在学校接受体育锻炼的时间并不多;祖父母考虑到安全问题,也缺乏让孩子进行锻炼的意识,因此这些农村孩子缺少必要的身体锻炼,锻炼时间少锻炼质量差。有些肥胖儿童由于自身太胖(二)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缺少父母陪伴,心理创伤严重父母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幼儿时期的重要阶段,父母对儿童的陪伴可以满足儿童的情感和生理需求,使其心理和性格得到健康发展。大量父母入城打工的理由都是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为子女提供更好的资源,为子女的未来打拼,可是他们在拼搏奋斗的同时却无法见证孩子的成长过程,缺失了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中应有的关注。这虽然为子女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却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没有父母陪伴的永久遗憾,尤其是在心理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童年创伤。长期情感缺失,易形成畸形心理由于年龄的差异使得隔代抚养人和孩子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沟通代沟,老年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已经无法追随当代儿童的思考方式,理解不了儿童的所思所想,甚至与儿童会有语言上的冲突。这些导致儿童在遇到困难时不愿与祖父辈沟通,再加之父母情感陪伴的缺失,儿童只能将自己的问题、苦恼藏在心里,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情绪无法正确释放,情感也无法得到很好地回应,这样容易使孩子形成冷漠、孤僻、不合群的性格。儿童内心压抑痛苦,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形成畸形心理。而且父母长期的教育缺失,无法对儿童的身心成长提供正确的引领,使得儿童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偏颇。的教育更难10〕。(三)儿童学业问题1.学习动机单一12去挣钱。另外,对本村的隔代抚养儿童和非隔代抚养儿童各十名进行详细访谈,访谈的主要内容为“你学习的动机是什么”。访谈结果显示,隔代抚养儿童中认为非隔代抚养儿童中“考上一个好大学”的为三人次,“找到一份好工作”的为五人次,“挣钱为父母减轻负担”的为二人次。隔代抚养下的儿童学习动机单一,没有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他们只想解决眼前的困境,且由于家庭中父母角色的缺失,家庭条件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深信“读书无用论”,自然也谈不上要好好学习。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隔代抚养下的儿童在学习习惯方面也比较令人担忧。首先是课堂学习,课堂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做小动作;其次是课堂外,课后学习状况:由于父母在外,家中只有年龄较大的隔代监护人,当学业方面遇到困难或是学习遇到难题自己无法解决时,他们不善于与隔代监护人沟通,更没有向他们求助的想法,久而久之就会选择放弃,置之不理,这也是隔代抚养下儿童学业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学习辅导不到位,监督意识不强隔代抚养下,隔代监护人多数是小学毕业甚至是文盲,自身知识水平较差,在孩子的学习辅导方面根本是束手无策,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不仅在孩子的学业辅导方面没有能力,在辅导和监督方面也没有很强的意识。即使意识到了,由于家务活和自身能力的限制,他们也只能满足儿童在吃穿住行方面的要求,对于学业也无法插手。学校老师也普遍反应隔代监护下的儿童学习问题更加明显,这类孩子没有较好的自我约束力,经常撒谎、不做作业,行为能力差。(四)儿童人际关系问题1.亲子关系淡漠的家庭中,孩子与父母的相处时间和联系方式受到限制[1双方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父母只是简单地了解孩子的学习和健康,而忽视了孩子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发展。父母对孩子的了解不全面不透彻,孩子对父母不在身边的愤懑等因素很容易造成亲子关系淡漠。2.部分儿童同伴关系紧张同龄人的关系将会更加紧张。十岁的女孩小程与爷爷奶奶、龙凤胎哥哥共同生活,性格胆小,与性格霸道的哥哥形成鲜明的对比。哥哥平时在家就经常欺负妹妹,冲动霸道,根本不受爷爷奶奶的约束和管教。小程因为经常受到哥哥的欺负,加之监护人无法正确处理两人之间的矛盾,导致小程在与同龄人交往时有较大障碍。小程在与人交往时,胆小怯懦,不敢和人大声讲话,宁愿自己待在家中,也不愿出门。四、社会工作的介入在解决隔代抚养下儿童的相关问题时,社会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的助人自助的学科,可以连接有效的资源链接,倡导各部门和社会共同行动,为改善隔代抚养儿童的生活提供专业的帮助和建议。(一)家庭层面的介入1.儿童自身方面开发利用得当,就可以得到非常多的帮助[12]。社会工作活动中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帮助儿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自我心理疏导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13]。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儿童中间开展小组工作,让心理压力比较大的隔代抚养儿童组成一个小组。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在小组内建立互助系统,使小组内成员互帮互助,加强成员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满足儿童情感方面的需求,从而有利于儿童个人人格的健康发展,获得心理支持。在社会工作的帮助下,培养儿童的自信自立,自主自觉,使儿童可以有效地提升自我成长的能力。2.祖辈方面祖辈家长虽然是隔代教养的施教主体,但依然处于劣势地位,因为他们在照顾儿童的过程中,承担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也就是说,如果隔代抚养人的抚养压力得到缓解,隔代抚养儿童的问题也可以更好地得到解决,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把对于祖辈家长的支持与对于儿童的服务放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帮助[14]。第一,为帮助儿童身体健康成长,开展“健康饮食课堂”,为祖辈家长讲解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健康饮食方面的知识,改变祖辈家长错误的饮食习惯,为儿童提供合理健康的饮食,从根本上为儿童健康成长打好基础;第二,组织开展“亲子关系”讲座,将祖辈家长聚集在一起,请相关专家为他们讲解家庭中如何正确处理祖孙关系的知识,使得祖辈家长可以正确处理家庭中的矛盾;第三,社会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隔代抚养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在社会和社区中宣传,使社区中的其他家庭了解隔代抚养家庭的不易之处,以便可以对隔代抚养儿童伸出援助之手。(二)学校层面的介入1.制定学习计划针对隔代抚养儿童学业方面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问题解决模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儿童的学习进行辅导。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学校老师、同学了解儿童的学业状况,在此基础上,和学校教师一起制定合适的儿童学习计划,监督儿童按照对自己量身定做的计划进行学习,对儿童转变端正学习的态度和积极、主动学习的行为进行奖励,对依然拖延不改变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从而对儿童的积极行为进行强化,促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对儿童进行直接辅导时,社会工作者应当指正儿童不正确的学习方法、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和不良的学习习惯,引导儿童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其学习能力,促进儿童的学业发展

[15]。2.重视体育课程,增强体育锻炼社会工作者可以倡导学校制定合理的学习课程,适当增加体育课程,同时也要制定合理的体育课程内容。比如一周两节体育课,体育课上不能沿用以前的儿童自由活动的内容,而是要给儿童讲授体育知识并使其加以运用,增加儿童的体育锻炼时间,提高儿童的体育锻炼质量,帮助儿童养成爱锻炼的好习惯。(三)社区层面的介入现阶段,在大部分农村地区都还未建立起具有社区功能的教育组织机构,一般都在开展相关工作中由村组织来代替该组织的功能。建设儿童活动空间社会工作者可以与村组织相联系,通过社团援助和引入志愿者的方式,在村定期举办活动社会工作者也可以联合志愿者,定期为隔代抚养儿童举办一些活动,使隔代抚养儿童和祖辈家长参与进来,帮助他们树立起人际交往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人际交往的障碍。(四)政府层面的介入社会工作者也应该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和政府相联系,为隔代抚养儿童谋福利。1.完善相关教育资源为隔代抚养儿童的教育提供相应的教育资金和资源,完善相关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相关小组专门负责教育工作。1.开展帮扶小组可以开展教育帮扶小组,同时成立监督小组监督帮扶小组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使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顺利开展,儿童的教育工作得到真正落实。隔代抚养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成长发展也应该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因此,社会各界必须重视起来,将这些隔代抚养儿童的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中,以解决隔代抚养儿童的成长发展问题。作为社会工作者,要用心去关爱留守儿童,结合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为切实解决他们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隔代抚养儿童的健康发展和成长。参考文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2016)Y村留守儿童为例[J].社会与公益,2019,(02):68-73.[J]2019:74-81.年追踪[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6):1072-1081.[J]2008(8):140-142.任润.隔代抚养对农村留守行为习惯的影响研究[D].2013;21-28.[D]2015.刘信.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广州大学,2011.陈小燕.隔代抚养对幼儿健康的影响[J].科学大众·教师版,2014,(1):110-110.[10]彭宝华.关注留守儿童[J].中华家教,2006,(02):6-9.张海霞.边疆多民族地区小学生家长教育期望调查研究[D].尔滨师范大学,2017.Y农村留守儿童为例[J].社会与公益,2019,(02):68-73谢文媛.浅析留守儿童的专业社会工作介入[J].2008,(11):56-59.付阳.社会工作介入隔代教养少年面临的问题研究[J].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7,(02).张兴伟.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实践[J].青年与社会,2013,(10).AnAnalysisoftheInfluenceofRuralInter-generationalSupportonChildren'sGrowthAbstract:Theinfluenceofruralintergenerationalrearingonchildren'sgrowthisanimportanttopicfocusedbythetheoreticalpracticalcirclesofsocialworkinChina.Basedontheon-the-spotinvestigationandinterviewofthechildrenraisedbyalternategenerationsinZvi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