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地震带,世界上有哪几个大地震带?地震带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在地震带内地震密集,在地震带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欧亚地震带: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地区。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正好“夹”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之间,其中台湾岛就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青藏高原则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我国处于欧亚板块东部,受到来自印度洋板块西南方向和来自太平洋板块西北方向两个方向的挤压。我国东部地区受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影响显著,西部地区受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的影响大。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我国主要的地震带分布?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达。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中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华北地震区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中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分或部分地区,是中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凹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中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据统计,本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4)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1996年5月3日内蒙古包头6.4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本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统计,共记载4.7级以上的地震有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以上地震1次。青藏高原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南北地震带
从中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带,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简称南北地震带。该带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内,向南可至缅甸。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的大地震就发生在这一地震带上。其他震区值得一提的是“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地球的构造?固体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据统计约有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根据成因地震分为哪几类?按成因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诱发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类。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震动是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震动。我们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按地震成因地震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哪几类型?(1)天然地震构造地震:由于地下岩层错动而破裂所造成的地震。全球90%以上的天然地震都是构造地震。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喷发、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约占全球地震的7%。陷落地震:由于地层或地面陷落,如岩溶地区、矿山采空区的塌陷引起的地震。这类地震仅占总数的3%。(2)人工诱发地震:由于人为工程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矿山开采等造成的地面振动,这类地震引起的地表震动微小,影响范围也不大,很少造成地面的破坏。何谓地方震、近震和远震?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的称为近震;震中距超过1000公里的称为远震。什么叫震源、震中、震源距、震中距?震源:产生地震的源。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震源距:震源至某一定点的距离。震中距:震中至某一定点的地面距离。什么是震级?影响震级的因素是什么?
震级是表示对地震大小的相对量度。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有关。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地震按震级分为几类?按里氏震级大小分:极微震:震级<1级的地震。微震:1级≤震级<3级的地震。小【地】震:3级≤震级<5级的地震。中【地】震:5级≤震级<7级的地震。大【地】震:震级≥7级的地震。特大地震:震级≥8级的地震。何谓地震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哪些?地震引起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简称为烈度。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等因素相关。震级和烈度有何不同?震级反应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它是用“级”来表示的;而烈度则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它是用“度”来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因距震中远近不同和地质条件不同,却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烈度。地震横波和纵波有何区别?纵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横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此外,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稍后到达。什么是“新的地球观”?地球板块构造的内容是什么?以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为基础,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而提出的全球板块构造学说是“新的地球观”的基本内涵。地球的岩石圈可以分成一些大小不等的块体,它们被一些活动构造—中央海岭、岛弧、水平大断层—所割裂,而每一个块体几乎是刚体并持续的作相对运动,这些岩石圈块体叫做板块。板块漂浮于比它稠密的地幔软流层上方,而中央海岭的脊(也称洋中脊),正是地幔对流上涌、岩石圈板块不断生长的地方。热的地幔软流层物质不断从洋中脊溢出,冷却后凝成新的海洋底部,此后新的海洋底部不断产生并将先前形成的海洋底部向两侧对称地推开的同时,老的海洋底部也几乎成45°角斜插在相遇板块下方俯冲钻入地幔,插入处形成深海沟,海沟旁边分布着一连串的弧形岛屿,称岛弧。由于洋中脊几乎连贯全部海洋,而每一段地幔对流的上涌量不同,造成洋中脊多处错开发生断裂,形成与它垂直的水平大断层,这些断层也称转换断层。一般说来,每一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而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活动比较剧烈的地带,那里常发生火山爆发、地震活动以及地壳的断裂、下沉、挤压和褶皱等。因此,新的海底部在洋中脊处诞生,老的海洋底部在海沟岛弧带消失,海底扩张推动着板块运动,碰撞的板块改观着地球外貌,这就是地球板块构造的基本内容。地球最基本的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什么?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在全球最基本的六大板块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全是海洋,其余的五大板块都是由一部分大陆和一部分海洋组成。板块的界线是什么?两板块间通常以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或年轻山脉组成的地缝合线等作为它们的分界线。例如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以大西洋海岭相隔;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以印度洋海岭相隔;太平洋板块则全被深达7000~8000米甚至11000多米的海沟所环绕;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却与众不同,以巍巍耸立的喜马拉雅山夹在其中,作为“地缝合线”相隔。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世界地震带的分布?板块构造理论认为除了六大块最基本的板块,各大板块又可分为规模不一的小板块。这些板块平均以每年几毫米至几十毫米的速度运动着,有的是相向运动,有的是相背运动。因而,板块内部的地壳相对稳定,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强烈。板块之间的相向运动,发生彼此的碰撞,挤压形成岛屿、山脉等;板块之间的相背运动,叫板块张裂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在成山或成谷的地方地壳活动明显,地壳也不稳定,容易出现岩层的断裂与位移,因此容易发生地震。根据研究,全球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大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称为板间地震。一小部分发生在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带上,称为板内地震。板块之间运动与板块内的断裂活动是形成世界地震分布带的最主要因素。环太平洋地震带,处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处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所以上述两个地震带,都是世界著名的地震带。地震的活动时间地震带内的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显著活动和相对平静交替存在,一定时期后又重复出现。各地震带的重复期从几十年到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发生方式各地震带的大地震发生方式有单发式和连发式之分。前者以一次8级以上地震和若干中小地震来释放带内积累的能量;后者在一定时期内以多次7级以上地震释放其绝大部分积累的能量。地震带内显示的各种不同的地震活动性与该地带地壳介质性质、构造形式和构造运动强弱有关。地震带一般被认为是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地带。在各地震带内还划分出不同的区段,作为独立的地震活动和地震区域划分的统计研究单元。另外还有一种地震是由于人为活动所引起。地震的震中集中分布的地区,且呈有规律的带状,叫做地震带。从世界范围看,地震活动带和火山活动带大体一致,主要集中在地壳强烈活动三大地震带上: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什么是地震前兆?地震前兆是指地震前在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它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大类。常见地震前兆现象有:地震活动异常、地震波速度变化、地壳变形、地下水异常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和其他化学成分的变化、地应力变化、地电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异常、动物异常、地声、地光、地温异常等等。如何识别地震宏观异常?大地震前会出现多种类的宏观异常,如动物异常、地下水异常、植物异常等,但并不是出现这些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大连市海湾高级中学2025年数学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山西能源学院《服务营销实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食品加工与制造》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25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血液科溶栓治疗后并发症预防措施
- 幼儿园科普细菌
- 检验科血常规检验解读教程
- 会计岗位模拟实训报告
- 护理工作中的慎独精神
- 医院护理员培训课件:专业技能与实践指南
- 2025年公司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 血液中心求职者必 备面试技巧及题目解析
- 小区规种菜整治方案(3篇)
- 农资店转让合同协议书模板
- 分离转换障碍的护理课件
- 小学介词全面讲解
- 2025年园区零碳园区建设方案11-方案设计
- (高清版)DB13∕T 6093-2025 《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技术规程》
- 集装箱码头施工组织设计
- 中药外用制剂管理办法
- 备战2026年高考数学模拟卷(七省新高考)(考试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