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综合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_第1页
《流行病学》综合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_第2页
《流行病学》综合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_第3页
《流行病学》综合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_第4页
《流行病学》综合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行病学》综合练习题一、解释下列名词并说明用途流行病学SecondaryattackrateEndemicOutbreakSporadicEpidemic患病率Attackrate长期变异描述流行病学生态学研究SMRCohortstudyExposure发病密度PARARPopulationattributableriskpercentBiomarkersPYLL抽样调查分层分析Nestcase-controlstudyMatchingOvermatchingSelectionbiasConfoundingbiasBiasOddsratioconfoundingScreeningvaliditySensitivity可靠性Youden’sindex信度阳性预测值流行病学数学模型causeofdiseasepriskfactor流行病学实验干预实验流行病学效果评价保护率安慰剂盲法双盲二级预防Riskfactor传播途径传染源疫源地国境卫生检疫计划免疫垂直传播Surveillanceofdisease二、填空题1、病例对照研究对象选择得原则为与。2、影响筛检试验可靠性得因素有、与。3、混杂因素具备得条件就是、、。4、消灭疫源地得条件有、、。5、定群研究得特点就是、、与。6、流行病学研究中得误差包括与。7、常见偏倚得种类有、与。8.疾病年龄分析得两种方法就是:与。9.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得偏倚有、与三种。10.定群(队列)研究得种类有、与三种。11.病例对照研究得特点就是、、与。12.垂直传播得方式有、与。13.疫源地消灭得条件就是、与。14.预防接种流行病学效果评价常用指标为与。15.计划免疫接种及其效果评从、、四个方面进行。16.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得主要因素、、。17.评价筛检试验应从、与等方面进行。18.我国进行国境检疫得传染病有、。19.分析疾病年龄分布可采用与两种方法。20.经水传播包括与两种方式。21.RR就是与之比。22.Mill准则包括:、、、22.病例对照研究得选择性偏倚主要有与23、队列研究可分为三类: 、24、流行病学实验样本估计得条件包括 、与 。25、我国AIDS得流行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26.评价筛检试验真实性得指标主要有,27.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得因素有, 。28.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得主要因素有, 。

、。、、,。,,

。、,。,,,

。29.偏倚可分为30.病因判断得标准有

三种类型。、、

、与 。31.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得因素有 与 。32.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得抽样方法有 、 、 、 。3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设计得三原则就是 、 与。34.病例对照研究得选择性偏倚主要有 、 、与 。35.流行病学实验样本估计得条件包括 、 、、 与 。36.控制混杂偏倚得主要方式有: 、 、与 。37.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生物标志得种类有: 、、 。38.进行疾病年龄分布得分析方法主要包括 与 。39.恶性肿瘤得危险因素主要有 、 、、 四个方面。40.传染病周期性形成最主要得原因就是 。41.在研究得设计阶段可用于控制混杂偏倚得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等。42.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得主要因素有 __ __ 、__ __ 与__ __ 。43.遗传流行病学得主要研究方法有 :____ 、__ __ 、____与______等。44.描述疾病得季节性可从: _ ___ 、_45。疾病爆发得类型可分为: _ __ 、_46.遗传流行病学主要分析方法、、 及47.评价疾病得危害与人群生命质量得常用指标就是48.恶性肿瘤得年龄别发病率变动类型有、

_____、、

、____、__

三个方面入手。__ 三大类。、、等。与 。、。49.提出病因假设得法则有 、 、 、与 。50.配比得目得就是 与 。51.队列研究得样本量大小取决于: 、 、与 。52.依据传染病结局得不同可将传染病分为三类: 、与 。三、就是非题答题说明:叙述正确者在题后( )内记+,叙述错误者在题后( )内记-,并说明其理由。1、研究疾病得自然史即疾病得临床与亚临床得发展过程以及转归 。 (— )2、疾病得病因不明就不能加以预防 。 (— )3.由于C因素得存在而使 A与B间有联系,则 C因素为混杂因素。(+)4、预测值主要受灵敏度与特异度得影响 。 (— )5、配比研究对照比例愈多效率愈高。 (— )6、SMR与SPMR参照得标准人群就是不同得。 (+)7、AIDS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因此它又称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8、经常应用死亡率比较说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医疗卫生水平而用病死率来说明疾病得严重程度。 (+)9、危险因子就是指那些与疾病得发生有正联系但其本身又不就是充分病因得因子,有时亦称为病因。 (+)10、病例对照研究可以研究多种暴露与一种疾病得关系,而队列研究可以研究多种疾病与一种暴露得联系 。 (+)11、预测值主要受灵敏度与特异度得影响 (— )12、IDS 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因此它又称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3、经常应用死亡率比较说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医疗卫生水平而用病死率来说明疾病得严重程度 (+)14、危险因子就是指那些与疾病得发生有正联系但其本身又不就是充分病因得因子,有时亦称为病因 (+)15、多种对照得优点就是预防选择性偏倚。 (— )16、疾病筛检得目得就是为了进行疾病得二级预防。 (+)17、实验性研究就是按照研究对象就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得。 (—)18、某病发病率得差异就是由环境因素造成得,则移民得人群发病率接近原国籍得发病率,而不同于移民国得率。 (—)19、串联试验提高真阳性率。 (—)20、细菌性痢疾具有地方性特点,故称为地方病。 (—)21.传染性疾病不具有家庭聚集性。 (—)22.传染病与非传染病得发病率都存在季节性升高得现象。 (+)23.罹患率与发病率本质上就是一致得。 (+ )移民中某病得发病率及死亡率不同于移居国当地居民,而接近原居住地人群得发病率与死亡率,据此可认为该病得发生与原居住地人群得生活习惯有关,因而判断环境因素得作用较大。 (+)25.病例对照研究中用比值比来表示疾病与暴露有无关联。 (+ )人群归因危险度就是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得发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得百分比。(— )27.混杂变量不应就是病因链中得一个环节。 (+ )评价疫苗免疫学效果时,应选择近期内未发生该病流行得地区。(+)传染期就是决定接触者检疫期限得重要依据。(+)30.抗-HCV就是中与性抗体,就是一种保护性抗体。(+)31.因果联系存在时一定有统计学联系得存在。(+)32.分子流行病学着重在群体中探讨暴露因子引起疾病得相关过程。(—)33.影响预测值得因素有灵敏度与特异度,更重要得就是患病率。(+)34.流行病学中得“暴露”一词就是指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危险因素。(—)35.分层抽样时层内变异应当大于间变异。(—)36.联合试验得灵敏度等于各单一试验得灵敏度之与。(—)37.具有家庭聚集性得疾病,其主要致病因素为遗传因素。(+)38.病因、宿主与环境就是构成疫源地不可缺少得基本条件。(—)39.评价预防措施流行病学效果得主要指标就是保护率与效果指数。(+)40.理论流行病学可以定性地研究流行过程中各因素得作用。(—)41.偏倚就是一种随机误差。(—)42.通过普查,可基本搞清疾病得病因。(—)43.某因素与疾病之间相关表明两者有因果关系得存在。(—)44.易感性就是决定暴露至发病整个进程得重要因素。(—)45.并联实验提高了特异度而降低了灵敏度。(—)某病发病率得差异就是由环境因素造成得,则移民得人群发病率接近原国籍得发病率,而不同于移民国得率。 (+)47.分层可控制混杂,而且可判断研究因素就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48.病例对照研究可以直接计算RR。(—)49.充分病因应当包括必然病因。(—)50、传染病常常表现有爆发特征,非传染病则无此现象。(—)51.患病率得下降主要由于该病发病率得降低,与该病得病程长短。(—)入院偏倚属于选择偏倚。(+)53.并联试验可以提高筛检试验得特异度。(—)54.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在传染病得流行过程中发挥着同样重要得作用。(+)55.混杂变量不应就是病因链中得一个环节。(—)5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所研究疾病得患病率就是决定样本大小得重要因素(—)57.评价疫苗免疫学效果时,应选择近期内未发生该病流行得地区。(+)58.垂直传播,又称母婴传播,就是指经胎盘传播。(+)试验可提高灵敏度,但特异度有一定程度降低。(—)对照研究可直接计算RR。(—)61.病因应当包括必要病因。(—)62.通过普查,可以基本搞清疾病得病因。(—)63.传染病与非传染病得发病率都存在季节性升高得现象。(+)64.某病得患病率愈高,进行该病筛检时所获得得阳性预测值也愈高。(+)移民中某病得发病率及死亡率不同于移居国当地居民,而接近原居住地人群得发病率与死亡率,据此可认为该病得发生与原居住地人群得生活习惯有关,因而判断环境因素得作用较大。 (—)66. 病例对照研究中用比值比来表示疾病与暴露有无关联。 (+ )人群归因危险度就是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得发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百分比。(—)68.混杂变量不可能就是病因链中得一个环节。(—)69.评价疫苗免疫学效果时,应选择近期内未发生该病流行得地区。(+)70.混杂变量不可能就是病因链中得一个环节。(—)71.抗-HCV就是中与性抗体,就是一种保护性抗体。(+)PYLL就是衡量残疾失能得指标。(+)一种疾病有家族聚集性一定就是遗传因素在起作用。(+)能够排出病原体得人与动物称为传染源。(+)75. 信息偏倚一般发生在研究得设计阶段。 (-)传染病流行过程就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得过程。(—)病例对照研究适用于特别罕见病得研究。(+)并联试验可以提高筛检试验得特异度。(—)79. 预计现患率越高,抽样调查时样本含量越少。 (+)封闭环境下常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81. 免疫人口得自然死亡与人群易感性升高有关。 (+)82. 混杂因素往往就是危险因素。 (— )分层分析可平衡混杂因素,也可分析暴露剂量与所研究疾病得关系。(+)84.双盲就是指研究对象与资料分析者均不知试验分组情况。(+)85.并联试验可以提高筛检试验得灵敏度。(+)86.人群某传染病易感性升高时会发生该病得爆发流行。(—)87.约登指数越大,筛检试验得真实性越好。(+)88.乙型肝炎经血传播,慢性化倾向严重,戊型肝炎也有类似特点。(—)89.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对照比例越大效率越高。(—)90.进行疾病得现况研究时最好采用普查得方法。(+)91.建立某生物学正常指标时最好采用普查得方法。(+)92.疾病筛检得目得就是为了进行疾病得二级预防。(+)串联试验能够提高真阳性率。(—)药物得临床试验就是按照研究对象就是否暴露于某因素随机分组。(—)某病发病率得差异就是由环境因素造成得,则移民得人群发病率接96.近原国籍得发病率,而不同于移民国得率。(+)97.随机对照试验(RCT)须前瞻性地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得结果。(+)四、计算与分析1.1958年至1963年间,西德流行病学者对反应停与新生儿畸形得关系进行了研究。请根据研究结果进行相应得计算与分析,说明反应停与新生儿畸形得关系。表1、母亲服用反应停与新生儿畸形得病例对照研究母亲服用反应停史畸形儿对照合计有34236无1688104合计5090140表2母亲服用反应停与新生儿畸形得研究母亲孕期暴露情况产儿畸形产儿无畸形合计0~8周服用反应停101424未服用反应停512143421485合计6121448215092.某学者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饮水水源与直肠癌得关系进行研究,共收集直肠癌病例与对照250人,其中城市病例200人(饮地面水与饮深层水者分别为150与50人),农村病例50人(饮地面水与饮深层水者分别为20与30人),城市对照50人(饮地面水与饮深层水者分别为30与20人),农村对照200人(饮地面水与饮深层水者分别为50与150人)。请分析引水水源与直肠癌得关系。3.在患病率为 10%得5000名40岁以上得人群中,进行了糖尿病患病情况得调查。基层医生筛查糖尿病得敏感度与特异度均为 80%。凡经基层医生检出得“阳性”(可疑)糖尿病者送专科医生检查,专科医生检查得敏感度与特异度均为 90%。列出整理分析表并回答下列问题:(1) 基层医生检出得糖尿病“阳性”人数为多少?(2) 经专科医生检出得无糖尿病得人数为多少?4.某病得患病率为 10%,现采用某种方法对 1000人进行该病得筛查,已知这种方法得灵敏度与特异度各为 90%与80%,试问:1)将有多少人被诊断为阳性(异常)?这些阳性者患该病得可能性有多大?( 请列表计算,并写出简单计算步骤 )2)如果该病得患病率下降为 8%,用同样得方法进行筛查,所得到得上述结果将会发生什么变化?3)根据上述计算与分析,您可得出什么结论?5.高血压就是脑卒中发生得主要病因。某研究所对 1000名高血压患者与同等数量得非高血压健康人进行了 5年得随访观察,结果显示,高血压组与健康人中分别有283人与21人发生脑卒中,请计算RR与AR%(ARP),并说明它们得流行病学意义。6.为考核巴氏涂片诊断宫颈癌得价值, 某临床医师作了诊断试验研究, 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其结果如下:巴氏涂片检查宫颈癌结果病理诊断(金标准)巴氏涂片法 宫颈癌病人 非宫颈癌病人 合计阳性21516231阴性15114129230130360请计算下列指标,并说明各自得意义:灵敏度 误诊率 阴性预测值 阳性似然比7.某学者进行了口服避孕药(OC)与心肌梗死(MI)关系得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如下表:口服避孕药(OC)与心肌梗死( MI)关系得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病例(MI)

对照

合计服OC 39 24 63未服OC 114 154 268合计 153 178 331问题1:请计算分析,并判断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得关系。问题2:考虑到年龄与口服避孕药( OC)有关,也与 MI有关,年龄可能就是个混杂因素,故按年龄分层,分为 40岁与 ≥40岁两层,资料如下表,请您计算并分析年龄作为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得影响。按年龄分层结果服

OC

40岁未服OC

合计

OC

≥40岁未服OC

合计病例对照合计

211738

26 4759 7685 123

18725

8895183

1061022088.某病得患病率为 10%,现采用某种方法对 1000人进行该病得筛查,已知这种方法得灵敏度与特异度各为 90%与80%,试问:1)将有多少人被诊断为阳性?这些阳性者患该病得可能性有多大?请列表计算,并写出简单计算步骤。2)如果该病得患病率下降为 8%,用同样得方法进行筛查, 所得到得上述结果将会发生什么变化?3)根据上述计算与分析,您可得出什么结论?9.某学者通过检测 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来筛查宫颈癌,与宫颈组织学诊断结果比较考核其诊断价值,检测结果如下:HPV

病理病人

诊断非病人

合计阳性

40

50

90阴性

10

100

110合计 50 150

200(1)对于本项筛检试验您准备从哪几方面进行评价?(2)请计算有关这项试验真实性得指标(要求写出主要计算步骤)10.高血压就是脑卒中发生得主要病因。某研究所对 50岁以上1000名高血压患者与同等数量得非高血压健康人全部进行了 5年得随访观察,结果显示,高血压组与健康人中分别有 283人与21人发生脑卒中。请计算RR与AR%(ARP),并说明它们得流行病学意义。11.某学者对一人群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得队列研究随访资料如下表吸烟与肺癌关系得队列研究随访资料吸烟量(支/日)

肺癌死亡数

观察 死亡率人年数 (1000人年)

RR ARAR%0 3 42 ,800 01-14 22 38 ,600 015-24 54 38 ,900 1≥25 57 25 ,100 2

、07、57、40、27请计算表中各项指标,并说明其意义。根据上述资料,还可分析哪些指标,12.两位医师共同阅读 100张胸片结果如下:两位医师阅读 100张胸片结果比较甲医师乙医师阳性可疑阴性合计阳性10151540可疑10101030阴性205530合计403030100(1)用哪些指标对上述结果可靠性进行分析评价,所用分析指标意义有何不同?(2)请选择一项分析指标进行计算,并说明其意义。13.某医师进行了饮酒与冠心病关系得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OR=6、11,χ2=84、29,P<0、01,已知吸烟与冠心病有关,调查中发现饮酒者多数也吸烟,将上述研究资料按就是否吸烟分为两组,其结果如下:吸烟与不吸烟者中饮酒与冠心病得关系饮酒史不吸烟饮酒史吸烟病例对照合计病例对照合计+69191260+102190292-9257266-20138158合计78448526合计122328450χ2=53、99,P<0、01χ2=24、62,P<0、01(1)上述分析得意义为何?2)计算各层间OR值,说明其意义,并提出进一步分析得思路与方法。五、简答题流行病学研究得用途。简述队列研究与流行病学实验得异同点简述对原因不明性疾病得流行病学研究步骤流行病学病因研究中常见偏性得种类及控制方法。简述病因研究得基本程序。分子流行病学产生与发展得基础及近年来应用情况。简述分子流行病学得概念及其应用遗传流行病学得主要分析方法。病因研究中可能出现得联系得种类及病因推导过程中常用得标准。队列研究得种类与各自得优缺点。实验流行病学得基本特征有哪些?疾病病因研究得过程与步骤。流行病学研究病因得步骤及相互关系?简述混杂具备得条件及控制方法?15.RR与OR得异同点?爆发调查得基本步骤?移民流行病学判断遗传与环境病因因素得依据就是什么?简述混杂偏倚得概念及其控制方法。简述疾病三级预防得内容与意义。试比较病例对照研究与前瞻性队列研究得异同点。简述前瞻性队列研究得优缺点。简述爆发得概念及爆发调查得基本步骤。简述队列研究与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得异同点。简述混杂与交互作用得异同点。简述疾病筛查得优缺点。病例对照研究得优缺点有哪些?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请简述之。简述流行病学病因研究得基本过程。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得类型。试比较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得异同点。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得类型。简述进行流行病学病因研究得基本程序。试比较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得优点与局限性。简述分子流行病学得主要用途。简述队列研究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得异同点。简述影响传染病人群易感性升高降低得主要因素。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优缺点得比较。简述临床试验设计得三原则?选择偏倚得种类及其防止。疾病病因研究得过程与步骤。简述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得特点。简述建立病因假设得基本法则。简述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得异同点。选择偏倚得种类及其防止。RR与AR(RD)流行病学意义得异同点。六、课题设计1.乙型病毒性肝炎被认为就是肝癌得发病原因, 请您拟订一份流行病学研究计划以证实这一假设。2.某研究机构为考核甲型肝炎疫苗得预防接种效果, 拟在人群中进行一次现场实验研究,请您制定一个研究方案。3.用横断面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得方法进行高血压与冠心病关系得探讨, 目前已有多项报道,结果一致,研究表明,高血压就是冠心病得危险因素,联系强度较大(OR在2、5~8),现拟进行一次队列研究,以进一步阐明其病因学关系,请您作出一份完整得调查研究设计。4.据某地观察吸烟与冠心病发生有关,为探讨其二者之间就是否存在因果联系,拟进行一次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请您设计一研究方案,并拟定出资料分析提纲与说明其目得意义。查阅文献:吸烟与冠心病联系强度 OR=2,发现吸烟者大多数人饮酒,饮酒又与冠心病有联系。该地一般人群中吸烟率为 40%。2nz2pqzp0q0p1q12p1p0p1ORp0/1p0ORp0=0、05时,Z=1、96;α=0、01时,Z=2、576(双侧)=0、1时,Z=1、2825.1972年7月下旬,上海市郊县广大地区突然发生大量皮炎病例, 形成爆发流行,各县流行情况轻重不等,市区内同时有散发病例。病例总数尚难完全统计,受害者当以十万计,流行过程约为三个月。像这样大规模得皮炎流行,在医学史就是未曾见过得。这个病得主要症状就是:突然在身体得一定部位,主要就是两臂、胸背、腹、大腿出现皮疹,以丘疹为主,患者奇痒难忍,一般历时数日可自愈,但也有延长十余日者。七月初,开始有散发病例,七月下旬至八月中旬出现流行高峰,以后病例稀少,但至九月下旬又出现一个流行余波,皮炎使患者极度不适,影响工作与休息。患者绝大多数就是工人与农民。外来得商船,进入吴凇口得次日,即有海员患上述疾病。卫生部门对此病非常关心 ,抽调医学科研人员组成“皮炎调查小组”深入现场,进行调查分析,临床观察与试验,以及研究防制对策。对这样一次皮炎爆发流行,假如让您参加调查,您应该怎样来进行调查呢?6.某市拟在社区人群中进行脑卒中得干预实验, 拟随机选两个居委会分别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该市无脑卒中登记报告制度,也无监测资料,既往抽样调查,脑卒中患病率为5%,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该市本病得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饮酒与吸烟等。现需制定实施方案,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干预之前进行脑卒中基线研究( Base-linestudy )有无?比呀主要目得就是什么?2)研究对象重点应就是哪个年龄段?3)所选居委会应有多少人口,应具备那些条件?4)整个研究过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处理有何不同?5)怎样分期考评干预措施得效果?7.风疹就是一种常见得传染性疾病, 孕妇感染可引发小儿先天畸形。

某研究机构为了解风疹疫苗得预防接种效果,拟在人群中进行一次现场实验研究,请您制定一个研究方案。1)、查阅文献了解到一般人群风疹感染率为 40%,接种风疹疫苗人群感染率约10%;公式单侧检验时Zα或Zβ值相同:Z0、05=1、64,Z0、10=1、28双侧检验Zα:Z0、05=1、96,Z0、10=1、64双侧检验时Zβ值与单侧检验得Zβ值相同。8.用横断面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得方法进行高血压与冠心病关系得探讨, 目前已有多项报道,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高血压就是冠心病得危险因素,联系强度较大。现拟进行一次队列研究,以进一步阐明其病因学关系,请您拟出一份调查研究设计方案。七、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回答时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把试卷相应位置上得字母涂黑,以示正确回答)1、某病在家庭中得分布符合二项分布,说明:A.该病有家庭聚集性,致病因素应从家庭中去寻找。B.该病无家庭聚集性,致病因素应从家庭以外得环境因素中去寻找。C.该病有家庭聚集性,就是一传染病。D.该病无家庭聚集性,就是一非传染病。2、关于病因判断得标准,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A、关联得可重复性就是特指不同得实验性研究结果得一致性。B、终止效应就是指暴露因素减少或去除可引起疾病发生率得下降。C、关联存在前因后果得时间顺序。D、关联得强度越大,成为病因得可能性就越大。3、某病得续发率就是指A、接触者中发病人数B.接触者中患病人数

//

接触者总人数接触者总人数

××

100%100%C.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得发病人数 /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100%D.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得患病人数 /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100%24、若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时,由四格表资料算得 χ=6、97,P〈0、01, 说明:A.因素与疾病无关联B.因素与疾病有关联,因素为危险因素C.因素与疾病有关联,须进一步分析联系强度D.因素与疾病有关联,须计算 95%可信区间5、某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如下:胆固醇与冠心病关系得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高胆固醇 对照组 病例组有 66 50无 192 208OR应按下式计算:A.208×66/192 ×50 B .50×192/66×208C.208/66 D .208/(192+208)/50/

(50+66)6、发病密度适用于:A.横断面调查人群 B、队列研究人群 C、普查人群 D、筛查人群7、流行病学实验分为 :A.临床试验与社区试验两类 B 、治疗试验, 干预试验, 预防试验三类C.临床试验与预防试验两类 D 、临床试验、现场试验与社区试验三类8、流行病学实验与队列研究得区别在于A.前者在实验室后者在现场B.前者就是干预实验后者就是社区实验C.后者对研究对象控制了某种因素D.前者对研究对象控制了某种因素9、盲法应用就是为了避免A、信息偏性 B 、不依从偏性 C 、选择偏性D、无应答偏性10、扩大免疫计划规定对儿童进行哪四种疫苗得接种A.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与卡介苗B.麻疹疫苗、流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与卡介苗C.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与卡介苗D.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与流脑疫苗11、进行队列研究时,最容易出现得偏倚就是( )A、信息偏倚 B、失访偏倚 C、选择偏倚 D、混杂偏倚12、根据某医院 20年来500例肺癌住院病人分析,吸烟者占 80%,不吸烟者仅为20%,说明吸烟者易患肺癌。该结论( )A、正确,因为肺癌患者得吸烟率高B、错误,因为没有计算 P值C、错误,因为只就是一个医院得资料,代表性不够D、错误,因为只就是病例组得吸烟率,而无对照组得吸烟率13、流行病学探讨病因得一般程序就是( )A、从人为联系到统计学联系 B 、从间接联系到统计学联系C、从统计学联系到因果联系 D、从间接联系到因果联系14、发病密度常用于哪些类型研究中发病频率得计算A、横断面研究 B 、队列研究 C 、普查 D 、病例对照研究15、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时,由四格表资料算得 A因素χ2=3、97,P<0、05;B因素χ2=6、78,P<0、01,说明( )A、A、B两因素与疾病均无关联 B 、A、B两因素与疾病均有关联C、A、B两因素均为疾病发生得危险因素 D、B因素与疾病得关联性较 A因素强16.移民流行病学研究有助于了解A.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得作用效应B. 社会因素及自然因素得作用效应C. 病因、宿主、环境三者得关系D.遗传因素及社会因素得作用效应17.有人研究高血压与脑血栓得关系,其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如下:高血压与脑血栓关系得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高血压史 对照 脑血栓病例有

66

50无

192 208经计算OR为:A .208×66/192C.208/66

×50

D

B

.192×50/208×66.208/(192+208)/50/

(50+66)18.对10000人进行随访,暴露于饮酒得 2000人中50人发生了食管癌。而不饮酒得8000人中也有40人发生了食管癌,那么饮酒与食管癌得联系强度为:A.2‰ B .2C.5 D.0、219.下列哪项指标不能在血清中直接测到A.HBsAg BC.HBcAg D

.抗-HBs.抗-HBc20.疾病得三间分布就是A.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季节分布C.年龄分布、季节分布、地区分布D.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21.1998年通过得《传染病防制法》规定需要报告得传染病分几类?共有多少种疾病?A、2类,30种疾病C.3类,35种疾病

B .2类,35种疾病D .3类,39种疾病22.某地对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资料统计如下(该地区人口稳定):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接种效果评价资料整理表未发病人数 发病人数 发病率实验组对照组

999900

1 0100 10

、1%、0%其效果指数与保护率依次为A .100,99%C .110,99%

BD

.99%,100.99%,11023.在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最容易出现得偏倚就是A.信息偏倚 B .观察偏倚C.选择偏倚 D .混杂偏倚24.根据某医院 20年来500例肺癌住院病人分析,吸烟者占为20%,说明吸烟者易患肺癌

80%,不吸烟者仅A、正确,因为这就是患者中得吸烟率B、错误,因为没有计算 P值C.错误,因为只就是一个医院得资料,代表性不够D.错误,因为只就是病例组得吸烟率,而无对照组得吸烟率25、反映病因与疾病联系强度得最好指标就是A.RRB.发病率C.PAR%D.SMR26、某病在家庭中得分布符合二项分布,说明:A.该病有家庭聚集性,致病因素应从家庭中去寻找。B.该病无家庭聚集性,致病因素应从家庭以外得环境因素中去寻找。C.该病有家庭聚集性,就是一传染病。D.该病无家庭聚集性,就是一非传染病。27、关于病因判断得标准,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A. 关联得可重复性就是特指不同实验检测结果得一致性。B. 终止效应就是指暴露因素减少或去除可引起疾病发生率得下降。C. 关联存在前因后果得时间顺序。D. 关联得强度越大,成为病因得可能性就越大。28、某病得续发率就是指A、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 接触者总人数 ×100%B.接触者中患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C.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得发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100%D.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得患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100%29、若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时,由四格表资料算得

χ2=3、97,P〈

0、05,说明:A.因素与疾病无关联B.因素与疾病有关联,因素为危险因素C.因素与疾病有关联,须进一步分析联系强度D、因素与疾病有关联,须计算 95%可信区间30、某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如下:胆固醇与冠心病关系得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高胆固醇 对照组

病例组有

66

50无

192 208OR应为:A.208×66/192C.208/66

×50

B

.50×192/66×2081D.208/(192+208)/50/

(50+66)31、发病密度适用于:A.横断面调查人群 B、队列研究人群 C、普查人群 D、筛查人群32、流行病学实验分为 :A.临床试验与社区试验两类C.临床试验与预防试验两类

B、治疗试验, 干预试验D、前瞻性与回顾性两类

,

预防试验三类33、流行病学实验与队列研究得区别在于A.前者在实验室后者在现场 B .前者就是实验研究后者就是调查研究C.后者对研究对象控制了某种因素D.前者对研究对象控制了某种因素34、盲法应用就是为了避免A、信息偏性 B、不依从偏性 C、选择偏性 D、无应答偏性35、我国计划免疫规定对儿童进行哪四种疫苗得接种A.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与卡介苗B、麻疹疫苗、流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与卡介苗C、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与卡介苗D、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与流脑疫苗35、流行病学实验分为 :A、临床试验、现场试验与社区试验三类

B、现场与实验室两类C、治疗试验, 干预试验, 预防试验三类 D、临床试验与预防试验两类36、进行糖尿病检出方案中,将甲实验得血糖筛选水平定在 160mg/100ml,乙实验定在130mg/100ml,这将意味着:A、甲实验得灵敏度比乙实验高B、甲实验得特异度比乙实验高C、甲实验得阳性预测值比乙实验低D、用甲实验得假阳性数比乙实验多37、疾病得三间分布就是指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季节分布人群分布、季节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38、流行病学探讨病因得一般程序就是A、从人为联系到统计学联系 B 、从间接联系到统计学联系C、从间接联系到因果联系 D 、从统计学联系到因果联系39、选择男性 45岁以上得 1000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吸烟与冠心病关系得研究,吸烟者4000人中50人发生了冠心病。而不吸烟者 6000人中也有 50人发生了冠心病,那么吸烟与冠心病得联系强度:A.其联系强度为 1、25% B .可以分析,OR=1、5C.可以分析, RR=1、5 D .不能计算40.流行病学实验与队列研究得区别在于A、前者在实验室后者在现场B、前者就是干预实验后者就是社区实验C、前者对实验对象控制了某些因素D、后者对实验对象控制了某些因素41.盲法应用就是为了避免、信息偏性B、混杂偏性C、选择偏性D、无应答偏性42.根据某医院 20年来500例肺癌住院病人分析,吸烟者占20%,说明吸烟者易患肺癌A.正确,因为这就是患者中得吸烟率B.错误,因为没有计算 P值

80%,不吸烟者仅为C.错误,因为只就是一个医院得资料,代表性不够D.错误,因为只就是病例组得吸烟率,而无对照组得吸烟率43.效果指数就是指 :、对照组发病人数与实验组发病人数之比、对照组发病率与实验组发病率之比D、实验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之比44.某地1990年度疫情资料统计,狂犬病患者 50人全部死亡,该资料可计算A 、粗死亡率 B 、死亡专率 C、调整死亡率 D 、病死率据以往调查,某地血吸虫病感染率为25%。现拟复查,应按下式计算抽查人数(设定α=0、05,d=0、1P)?A 、400╳0、25/0、75 B 、400╳0、75/0、25C、100╳0、25/0、75 D 、100╳0、75/0、2546、进行队列研究时,最容易出现得偏倚就是A.信息偏倚 B.失访偏倚 C.选择偏倚 D.混杂偏倚47、确定暴露于某因素与某病发生因果联系时 ,下列哪一条不加考虑

:、联系得强度与联系得特异性、时间顺序,即暴露于疾病发生之前D、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所得 P值大小48.流行病学研究得偏性主要指A 、抽样误差 BC 、随机测量误差

、系统误差D 、时间顺序误差三、多选题 (6分,每题1、5分,请选择两个及以上最佳答案)1、确定某因素与某病得因果关联时,主要考虑( )A、关联得强度 B 、剂量反应关系、时间顺序,即暴露于疾病发生之前D、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得

P值大小2、历史性队列研究得特点为(A、就是一种观察性研究

)B、可广泛探索病因

C、属于回顾性研究D、可以计算

RR3、下列哪些指标可反映因素与疾病得关联强度(A、RR B、PAR C、发病率 D 、AR

)4、描述疾病流行强度时常用A.流行 B .周期性

C.季节性

D.散发《流行病学》思考题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那种说法正确,流行病学就是:A、从个体得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B.只研究慢性病得危险因素C.只研究疾病得预防D.只研究传染病得流行与防治E.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2、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得群体就是A、只限于一个家庭 B.只限于非病人 C.一定范围内得人群D.只限于全人类 E .只限于病人3、流行病学得特征A、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得特征 C.预防为主得特征 D.对比得特征E.以上均就是4、流行病学得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D、理论性研究E、以上均就是5、第二次卫生革命得任务A、防治传染病 B、治理水源 C.慢性非传染病得防治 D.研究治疗方案E.以上均不对6、流行病学研究对象得三个层次A、病人,非病人,一般人群 B、疾病,伤害,健康C、传染病,慢性病,伤害 D、身体,精神,社会 E、以上均不对7、欲调查某病在某地得危害状况,进行现况调查,宜选用A、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病例调查D.住院病例调查E.个案调查8、对病因不明得疾病,描述性研究得主要任务A、因果推断B.寻找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C.验证病因D.确定病因 E.以上均不就是9、A、为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宫颈癌B.为了调查大学生乙肝感染情况,可不必调查所有大学生C.一次聚餐引起得食物中毒调查D.一项在健康人群中发现可疑得肺结核患者得调查E、对个别发生得艾滋病进行调查1)抽样调查2)普查3)筛选10、在沿江农村用皮肤试验来筛检肝血吸虫病,试验结果见表试验 肝血吸虫病 合计有无阳性11753170阴性8312320合计1253654901.该试验得正确指数A、1、79B、0、79C、0、94D、0、85E、0、152.该试验得阳性预测值A、0、69B、0、98C、0、02D、0、94E、0、793.该试验得假阳性率 A、0、06B、0、21C、0、15D、0、02E、0、6911、以下符合生态学研究得特点得就是A、属于分析流行病学 B.以个体为观察分析单位C.群体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得关系 D.确定病因 E.以上均不就是12、以下关于描述性研究正确地就是A、主要描述分布得三大特征:时间,地区,人群 B.无需设立对照C.不能分析暴露与效应之间得联系 D.就是分析流行病学得基础 E.以上均就是13.有人用红外线扫描与X线摄片两种方法在一批妇女中筛检乳腺癌,试验结果见表试验结果乳腺癌红外扫描X线摄片有无++4020+-1020-+3010--202450合计10025001)两种方法并联使用,所得得灵敏度A、0、39B、0、80C、0、98D、0、99E、0、602)两种方法并联使用,所得得特异度A、0、39B、0、80C、0、98D、0、99E、0、603)两种方法串联使用,所得得假阴性率A、0、39B、0、80C、0、98D、0、99E、0、604)两种方法串联使用,所得得正确指数A、0、39B、0、80C、0、98D、0、99E、0、6014、下列哪种说法就是正确得?A发病率与患病率就是一样得 B现患率与患病率就是不一样得患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得新病例得频率发病率指某特定时期内人口中新旧病例所占得比例E、发病率得分母中不包括具有免疫力与现患病而不会发病得人15、下列哪个指标就是用于测定发病率不准确且病死率极低得传染病得流行强度得?A病死率B现患率C超额死亡率 D累积死亡率 E罹患率16、疾病得三间分布包括:A年龄、性别与种族B职业、家庭与环境C国家、地区与城乡D短期波动、季节性与周期性E时间、地区与人间分布17、罹患率可以表示为:A.(观察期内得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100%B.(观察期内得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 100%C.(一年内得新病例数÷同年暴露人口数)×100%D.(观察期内得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E.(观察期内得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18、衡量疾病危险程度得指标就是:A患病率B感染率C引入率D发病率E续发率1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得条件就是:A在相当长得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C在相当长得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定

B在相当长得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D在相当长得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在相当长得时间内,发病率与病程都相当稳定20、用潜在减寿年数来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得程度,能消除:地区构成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得影响性别构成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得影响年龄构成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得影响疾病构成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得影响以上均不正确21、某地流感爆发流行,经调查该地 3789人中当月有 837人发生流感,这些人中有14人曾在一个月前发生过感冒,计算得 837/3789=22、1%,这个率应就是A罹患率B 患病率

C发病率

D

续发率

E

感染率22、伤残调整寿命年就是指:A因早死所致得寿命损失年 B因伤残所致得寿命损失年C因伤残而存活得寿命年 D 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得全部健康寿命年以上均不正确23、移民流行病学就是对移民人群得疾病分布进行研究, 以探讨病因。若移民中某病得发病率及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得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与移民地当地居民人群得发病率及死亡率接近,则引起发病率及死亡率差别得主要原因: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 C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 D很难判断以上均不正确24、1990年8月,某远洋客轮上发生一起军团病爆发流行。船离开港口时载有350名乘客、50名船员。8月1日前得一周内,在一次风暴中有七分之一得乘客遇难。8月份第一周中,船上有30人发生军团病,其中一半很快死亡。随后得一周内又有20人发病,但无死亡。假设症状持续一个月。1)8月1日至14日,军团病得累计发病率就是(以8月1日凌晨零点零1分时船上人口作为危险人群):A.0、100B.0、125C.0、143D.用该资料不能计算 E.以上答案均不就是2)8月7日(8月份第一周得最后一天)军团病得患病率就是:A.0、045B.0、075C.0、143D.用该资料不能计算 E.以上答案均不就是3)8月14日军团病得患病率就是:A.0、100B.0、104C.0、143D.用该资料不能计算 E.以上答案均不就是25、A.感染率B、续发率C、引入率D、超额死亡率E、累积死亡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得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得比例。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得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得百分率。一定时间内死亡人数占某确定人群中得比。26、A、散发B、爆发C、流行D、大流行E、大爆发1)发病率呈历年得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与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2)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3)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得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得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得最长潜伏期内。4)某病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流行水平,迅速蔓延跨省、国家、洲界。27、"那些能够使人群发病率升高得因素就可以认为就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得疾病频率就下降。"这一流行病学病因观最早就是由下面哪个人提出得:A、JohnSnowB、JohnsHopkinsC、RothmanD、Lilienfeld E、MacMahon28、从疾病生态学得角度来瞧,与疾病发生有关得三大因素就是:A.病原携带者、病人、非病人 B.遗传因素、营养因素、体育锻炼C.宿主、环境、病原物 D.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途径E、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经济因素:29、下面关于流行病学病因概念得认识中哪一个就是错误得A、流行病学研究中所谓得病因通常具有一定得预防意义B、当一个或多个病因不存在时,疾病发生得频率会随之下降C、病因就就是导致疾病发生得病理、生理因素D、历史上得纯病因论忽视了环境因素与宿主因素E、历史上得条件病因论只强调外环境,而忽视了宿主因素30、下面关于病因三角模型得论述正确得就是:A、它就是不科学得B、它也适用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三角模型中所涉及得三个因素都就是病因D、它得特点就是将必要病因从环境中分离出来E、它就是由Lilienfeld提出来得31、在病因学上,轮状模型与三角模型相比,其主要得不同点就是 :A、轮状型就是正确得,三角模型就是错误得 B、轮状模型就是科学得,三角模型就是不科学得C、三角模型不强调特异性病原学说D、三角模型更强调环境得作用E、轮状模型强调环境及环境与机体得密切关系32、下面关于病因网络模型得论述哪一个就是比较合理得A.它不能用于传染性疾病B.病因网络中各种因素得作用大小都就是相同得C.病因网络中得通径就就是传播途径D.病因网络模型得分析结果可能就是错误得E.病因网络模型中不同因素间得作用与地位都就是平等得33、下面关于充分病因得论述哪一个更合理:A、致病基因就是充分病因 B、艾滋病病毒( HIV)就是AIDS得充分病因C、充分病因得致病概率大于 95%D、充分病因得致病概率小于 5%E、充分病因得致病性较强34、下面关于充分且必要病因得论述哪一个更合理:35、下面关于充分与必要病因得论述错误得就是:A、必要病因导致疾病发生得概率一般小于100%B、充分病因导致疾病发生得概率一般大于50%C、充分且必要病因导致疾病发生得概率为100%D、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导致疾病发生得概率小于 100%E、充分且必要病因存在时经过一定得潜伏期必然发生相应得疾病36、下面关于 Mill 准则得论述哪一个就是正确得:A、求同法就是指研究对象有共同得特征,如年龄、性别相同B、差异法就是指研究对象有共同得暴露而其它特征不同C、同异共用法就是指病例组与对照组暴露因素与其它特征都不相同D、共变法就是指疾病与暴露因素受共同因素得影响E、剩余(排除)法就是可以瞧成就是差异法得特例37、队列研究属于:A、实验性研究 B、理论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相关性研究 E、分析性研究38、某单位某病因死亡人数÷全人口中某病因死亡占全部死亡之比例乘以某单位实际全部死亡数为:A、标化比例死亡比 B、标化死亡比 C、调整死亡率 D、病死率E、死因别死亡率39、队列研究中最重要得偏倚就是 :A、住院偏倚 B、转诊偏倚C、回忆偏倚 D、混杂偏倚E、失访偏倚40、队列研究得基本特征就是:A、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发生死亡前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B、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经存在得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分组,并追踪该人群中得新发病例或死亡者C、调查者必须在研究开始就分清人群队列D、调查者必须选择病例与合适得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得危险就是否大于非暴露组E、以上均不就是41、队列研究得最大得优点就是:A、省钱、省力 B、发生选择偏倚得可能比病例对照研究少C、因果现象发生得时间顺序合理 D、容易控制混淆因子得作用E、研究得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42、在一项队列研究中, 计算出某研究因素得 RR值得95%得可信区间为 0、2-1、8, 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A、危险因素 B、保护因素 C、有害因素D、无关因素 E、以上均不就是43、某项队列研究得出得病因分值为 90%,下列哪种说法就是正确 ?A、暴露人群中发病或死亡 90%归因于暴露因素B、暴露人群中发病或死亡 10%归因于暴露因素C、暴露组得发病危险就是对照组得 90倍D、暴露组得发病危险就是对照组得10倍F、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得率差为 90%44、吸烟与肺癌关系得许多研究都就是前瞻性队列研究, 最初调查过吸烟情况得研究对象中有一部分后来失访了,这些失访者:A、从研究中剔除出去 B 、只在随机化试验中才影响结果C、其被随访到得那段时间应包括在暴露人年中D、只有当这些失访者具有较高得肺癌危险度时,才会得出有偏差得相对危险度得估计值E、因为进入研究时存在选择偏倚,可得出不正确得相对危险度估计值45、某项队列研究得出得相对危险度为1、5,95%得可信限为1、1-2、8,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该暴露因素就是危险因素 B、暴露组得发病危险就是对照组得 1、5倍C、暴露组得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 D、暴露与疾病得关联为 "正"关联E、归因危险度为 50%46、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某种暴露与两种不同得疾病 X与Y有联系。对疾病 X得相对危险度为 6、0,特异危险度 5%;对疾病Y得相对危险度为 3、0,特异危险度为20%。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A、暴露与疾病 X得联系强度就是与疾病 Y得联系强度得 4倍B、在未暴露者中,发生疾病 Y得人数将就是发生疾病 X得人数得 4倍C、在暴露者中,发生疾病D、消除暴露后,减少得疾病

X得人数将就是发生疾病 Y得人数得 2倍Y得发病人数与减少得疾病 X发病人数将不同E、以上都不就是47、一个队列研究得到了下列率:全体男医生肺癌得发病率为烟男医生得发病率为 1、30‰,非吸烟男医生得发病率1)RR值为:A、0、94 B 、1、30 C、0、07 D、0、87 E

0、94‰,所有吸0、07‰。根据此资料:、18、572)

AR值为:A、0、36 B、0、87 C、0、29 D、1、23

E 、1、303)

PAR%为:A、93% B 、87% C、95%D、90%E、28%4)AR%为:A、93% B 、87% C、95% D、90%E、28%48、A、标化率B、调整死亡率C、标化死亡比D、标化比例死亡比E、死因别死亡率1)某单位某病因死亡人数÷全人口中某病因死亡占全部死亡之比例乘以某单位实际全部死亡数为2)研究人群中总观察死亡数÷按全人口计算得预期死亡数49、A、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实验研究D、普查E、以上都不就是1)研究对象为未患某病而有或无暴露因素得人群,其研究就是2)对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得就是3)根据发病与否分组选取研究对象得研究就是:4)要求相互比较得两组人数必须基本相等50、随机对照实验不具备以下哪个特征 ?A、设立了对照组 B、人为地给予实验组以干预措施 C、实验中运用盲法D、运用OR进行分析 E、就是前瞻性研究51、对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得选择 ,下面哪一项不正确得 ?A、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应选择依从性好得人群B、在新药临床试验时,应将老年人、儿童及孕妇等除外C、在做药物临床试验时,不应选择流动性强得人群D、要评价甲肝疫苗得效果,可以选择新近有甲肝流行得地区E、要评价食用盐中加碘就是否能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可以选择缺碘得内陆地区52、与前瞻性队列研究相比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有以下不同 :A、研究方向由因到果 B、设立了对照组 C、给实验组实施了干预措施D、可以用予病因推断 E、以上均对53、流行病学实验中研究对象得随机分组就是为了:A、增加参与研究对象得依从性B、提高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可比性C、使实验组与对照组都受益D、在试验期间对干预病人与对照病人得处理与评价相似E、试验得病人能代表该试验得目标人群54、流行病学实验中盲法得应用就是为了:A、增加参与研究对象得依从性B、减少选择偏倚C、减少信息偏倚D、减少混杂偏倚E、使研究对象更有代表性55、流行病学实验得双盲法就是指:A、研究对象与负责分组及照顾病人得医师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B、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及分析人员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C、研究对象与试验设计者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D、试验设计者与负责分组及照顾病人得医师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E、以上都不对56、下列哪条不就是流行病学实验得目得 ?:A、检验与评价干预措施得效果B、评价治疗药物或方法得效果C、可用来验证病因假说D、评价新疫苗对预防某种传染病发生得效果E、评价自动戒烟对降低某些疾病发生与死亡得效果57、下列哪一项不就是实验流行病学得优点:A、实验设计中用了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减少了偏倚B、时间顺序合理,可进行因果判断C、实验过程标准化强D、设计实施较容易,可操作性强E、盲法得应用更有利于减少偏倚58、随机选择5岁组儿童100名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试验,观察了8年,结果表明有70%得免疫接种者未患所研究得疾病。对此研究,下列哪个观点正确:A、该疫苗有效,因为有 70%得儿童未患此疾病B.该疫苗无效,因为有 30%得儿童患了此疾病C、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D、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E、不能下结论,因为观察时间不够长59、假设研制出一种预防丙型肝炎得疫苗,要评价此疫苗得效果,您会选择哪个人群作为您得研究对象:A、已感染有丙型肝炎得人群B.丙型肝炎发病率低得人群C、曾感染过丙型肝炎,且体内有抗体得人群D、丙型肝炎得高危人群E、以上都不行60、脊髓灰质炎活疫苗试验结果表明:16/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得发病率就是

接种疫苗组儿童脊髓灰质炎得发病率就是57/10万,因此该疫苗得效果指数就是:A、3、6 B.72%C、0、28D、61%E、2、061、为判定含有流行性感冒病毒 A2/Hongkong以及B型流行性感冒疫苗得效果将377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疫苗组与对照组 ,以血清抗体效价得升高作为判断发病得标准进行分析 ,接种人数及感染流行性感冒情况如下表 :组别 接种人数 感染流行性感冒

,A

B

A+B疫苗组

199

8

30

3对照组

178

35

38

14总数

377

43

68

171、疫苗对A型流行性感冒得保护率就是A.20%B.35%C.22%D.80%E.15、9%2、疫苗对B型流行性感冒得保护率就是A.12、6%B.34、2%C.56%D.40%E.22、5%3、疫苗对A型流行性感冒得效果指数就是A.2、9B.0、8C.5、0D.4、0E.0、64、疫苗对B型流行性感冒得效果指数就是A.1、8B.1、4C.0、6D.4、0E.0、562、A、有效率、副反应发生率B、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C、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D、保护率、效果指数E、爆发率、流行率某医院进行了一次酰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得临床试验,分析时最好选用得指标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评价疫苗效果时最好选用得指标63、A、病人个体B、病人群体C、未患病得个体D、未患病得人群或亚人群下列实验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得研究人群就是:1、临床试验2、现场试验3.社区实验64、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偏倚:A、由于抽样而导致得结果偏离真实情况B、由于入选得研究对象与没有入选得研究对象特征上得差异导致得结果偏离真实情况C、研究对象得某种特征被错误得分类导致得结果偏离真实情况D、由于某个或某些混杂因素导致得结果偏离真实情况E、以上都不对65、下列哪一种偏倚属于选择偏倚:A、回忆偏倚 B、测量偏倚 C、报告偏倚 D、无应答偏倚 E 、以上都不就是66、下列哪一种偏倚不可能发生在病例对照研究中:A、Berkson's偏倚B、混杂偏倚C、检出症候偏倚D、测量偏倚E、失访偏倚67、队列研究证明暴露因素E就是疾病D得危险因素(RR=3,P<0、05)。但进行以医院为基础得病例对照研究时,发现病例与对照组暴露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OR=1、1,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这种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结果之间得差异,就是因为患者在诊断出此病后往往会改变其行为习惯,从而使患者得暴露情况改变。这属于下列哪一种偏倚?A、检出偏倚B、易感性偏倚 C、Neyman偏倚 D、Berkson's 偏倚E、诊断怀疑偏倚68、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用来控制混杂偏倚:A、限制B、严格得质量控制 C、随机化

D、分层分析

E 、多因素分析思考题参考答案选择题15E16E17B18C19E20C21A22D23B241)D2)A3)A251)A2)C3)E261)A2C3)B4)D27D28C29C30B31E32B33B34C35C36A37E38A39E40C41C42D43A44C45D46D471)E2)D3)A481)C2)D491)A2)C3)B4)E50D51D52C53B54C55A56E57A58D59E60B1)D2)B3)C621)A2)D631)A2)B3)D64A65E66E67C68B模拟试卷一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主动监测2、硬数据3、药物流行病学4、效应/疾病标志5、特异度6、伯克森偏倚7、流行8、传染源9、“冰山”现象10、意外二、填空:1、院内感染得分类、、、。2、临床试验得特点、、。3、分子流行病学得主要研究内容、、、。4、提高诊断试验效率方法有、、。5、疾病得分布就是指疾病得、、。6、病例与对照选择得基本原则:一就是,二就是。7、流行过程与传染过程完全不同,它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得过程,它得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8、三种常见得伤害 、 、 。三、简答题:1、试叙病例对照研究得特点。2、我国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得判断原则有哪些?3、伤害能不能预防控制,为什么?4、病因判断得常用标准?四、问答与计算:(答案写在所附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1、某厂1990年职工25000人,筛检发现肺结核病人 56人,其中旧病例 22人。经过治疗,治愈 40人,未愈 9人,死亡7人。计算该人群 1990年肺结核得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与病死率。2、300位成年男性体格检查, 经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运动试验检查, 结果在165例冠脉造影显示狭窄得人中,心电图阳性 87例,阴性78例;135例冠脉造影显示不狭窄得人中, 心电图阳性 11例,阴性124例。试评价心电图运动试验用于诊断冠心病得真实性(计算课本中所列得指标)。结果病人非病人合计阳性871198阴性78124202合计165135300为了研究婴儿腹泻与喂养方式得关系,有研究者利用病例对照研究得到如下资料:病例组共87例有腹泻,其中人工喂养59例,母乳喂养28例;对照组共41人,其中人工喂养8例,母乳喂养33例。请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评价喂养方式与婴儿腹泻得关系?(9分)喂养方式病例对照合计人工喂养59867母乳喂养283361合计8741128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主动监测:在疾病监测中,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专门调查或者要求下级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资料。2、硬数据:指通过仪器设备客观测量出来得数据,如身高、体重、血压等。3、药物流行病学:应用流行病学得原理与方法来研究药物在人群中得应用与作用(有益作用、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4、效应/疾病标志:宿主暴露后产生功能性或结构性变化得生物标志。5、特异度:就是指一项筛检试验能将实际无病得人正确地判定为非患者得比例。6、伯克森偏倚:又称人院率偏倚,既人院率得不同所造成偏倚,由于选择医院得病人作为病例与对照,而这些病人可以因为种种原因造成人院率得差异,例如高血压病人、肿瘤病人与阑尾炎病人得人院率显然各不相同。7、流行: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得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得散发发病率水平。8、传染源:就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得人与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与受感染得动物。9、“冰山”现象:有些传染病由于隐性感染者所占比例较大,临床上表现出典型症状及体征者仅占极少部分,而严重病例与死亡病例更为少见得感染状况。10、意外:一种潜在有害得、无意识得意料之外得突发事件。二、填空题:1、院内感染得分类交叉感染、自身感染、医院性感染、带入传染。2、临床试验得特点以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设立对照组、有人为得干预措施。3、分子流行病学得主要研究内容疾病病因得探讨及病因致病机制得研究,疾病易感性得测定,疾病防治措施得研究,疾病治疗效果与预后评价。4、提高诊断试验效率方法有选择患病率高得人群,联合试验,优化试验方法。5、疾病得分布就是指疾病得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6、病例与对照选择得基本原则:一就是代表性,二就是可比性。7、流行过程与传染过程完全不同 ,它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 蔓延得过程,它得发生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8、三种常见得伤害交通事故、自杀、中毒。三、简答题:(答案请写在后面所附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1、病例对照研究得特点 :优点 1)特别适用于罕见病得研究; 2)虽有更多得机会发生偏倚与导致错误得结论,但就是相对更省力、省钱、省时间,并且较易于组织实施; 3)该方法不仅应用于病因得探讨,在许多方面有广泛应用。局限性1)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得因素; 2)选择研究对象时,难以避免选择偏倚; 3)暴露与疾病得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 4)获取既往信息时,难以避免回忆偏倚。2、我国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得判断原则有 :我国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得判断原则有: 1)、开始用药时间与可疑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有无合理得先后关系。 2)、可疑药物不良反应就是否符合该药品已知药物不良反应得类型。 3)、可疑药物不良反应能否用并用药作用, 病人得临床状况或其她疗法得影响来解释。 4)、停药或减量后,可疑药物不良反应就是否消失或减轻。 5)再次接触同样药品后,同样反应就是否重新出现。3、伤害就是可以预防控制得,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得工作:从源头抓起;加强安全观念与防范意识;加强应急能力与紧急处置得能力;做好善后工作;制定合乎实际、切实可行得伤害预防方案与控制措施,在政策上与财政上给予保证。4、病因判断得常用标准 :1)关联得时间顺序;2)关联得强度;3)剂量-反应关系;4)暴露与疾病得分布一致性;5)关联得可重复性;6)关联得合理性;7)终止效应;8)关联得“特异性”。四、问答与计算题:(答案写在所附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 )1、某厂1990年职工25000人,筛检发现肺结核病人 56人,其中旧病例 22人。经过治疗,治愈 40人,未愈 9人,死亡7人。计算该人群 1990年肺结核得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与病死率。发病率=(56-22)/25000×10000/万=13、6/万患病率=56/25000×10000/万=22、4/万死亡率=7/25000×10000/万=2、8/万病死率=7/56×100%=12、5%2、300位成年男性体格检查, 经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运动试验检查, 结果在165例冠脉造影显示狭窄得人中,心电图阳性 87例,阴性78例;135例冠脉造影显示不狭窄得人中, 心电图阳性 11例,阴性124例。试评价心电图运动试验用于诊断冠心病得真实性(计算课本中所列得指标)。检查结果病人非病人合计阳性871198阴性78124202合计165135300灵敏度=87/165×100%=52、7% 假阴性率=1-52、7%=47、3%特异度=124/135×100%=91、9%假阳性率=1-91、9%=8、1%约登指数=52、7%+91、9%-1=44、6%为了研究婴儿腹泻与喂养方式得关系,有研究者利用病例对照研究得到如下资料:病例组共87例有腹泻,其中人工喂养59例,母乳喂养28例;对照组共41人,其中人工喂养8例,母乳喂养33例。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