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4单级放大器的实验报告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题目:单级放大电路
实验第一部分:multisim仿真
一:仿真模型的建立过程
1)启动multisim10.0,在place中点击component的元件库中,将电路所需
的元件(信号源[acpower],直流电源[vcc],三极管[BJTNPN],电阻[resistor],滑线变阻器[potentiometer],电容[capelectrolit],地端[ground])一一调用,放工作区中。
2)将放置好的元件移动,旋转,然后,按照位置适当的连接完成。
3)在已经连接好的电路中选中一个元件,单击左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属性[properties],在打开的页面中修改元件的参数,选择适当的参数来保证下面的仿真工作顺利进行。
4)最后在操作界面顶端的工作菜单中,点击选项[options],选择sheet
properties,在打开的对话界面中,在NetName栏中,选择showall选项,是电路中每条线路上都显示标号,以便仿真与电路的修改。
5)完成后的单级放大电路的multisim原理图如下所示。
图1-1
二:实际操作中的错误
错误最开始仿真过程无法进行,万用表测量值为负值,不符合实际中的电压情况,没有实现放大的功效。
原因在绘制multisim原理图时,忽略了节点的作用,在分压偏置的两个R1,R2中间,没有节点,没有完成正常的分压偏置作用。
三:电路原理分析
1)电路中必须根据放大管的类型加入合适的直流电源,以便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
点,并且作为输出的能源。对于晶体管放大电路,电源的极性和大小要保证发射结的正向偏置,且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静态电压要大于开启电压,保证晶体管导通,集电结要处于反向偏置,保证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2)电阻的取值要得当,与电源相配合,是放大管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3)加入输入信号时候,要能够作用输出回路,改变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从而
改变基极或发射极的电流。
4)在基极加入两个分压偏置电阻,加入一个滑动变阻器,调节滑动变阻器,就可以
完成直流工作点的调整,改变发射极的电压。
5)加入的发射极反馈电阻,进行负反馈调节,保证静态工作点,使电路的静态工作
点稳定,不会因工作时间的长短导致电阻的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静态工作点。
6)由于发射极的反馈电阻,不但可以对直流信号产生负反馈作用,对交流信号也会
产生负反馈的作用,这样就会导致电压的增益下降过多,保证交流信号不被削弱过多,射极旁路电容,由于其隔直流通交流的,不会对直流工作点产生影响,而且对于交流通路相当于直接接地。
四:仿真过程及其结果
第一部分:静态仿真
用万用表先测量发射极的电压,仿真电路图如下所示:
图1-2
1)调整电位器,使其的接入比例为百分之十一,然后双击万用表,点击仿真启动按钮,读出发射极的直流电压为2.171伏。
2)执行菜单栏中间的,仿真[simulate],然后选择分析[analyses]中的直流工作点分析[DCOperatingpointanalyses]。
3)在输出[output]中的所有种类[Allvariables],添加进去基极,发射极,集电极所对应的网络编号,然后进行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1-3
4)如图所示,静态仿真结果如图所示。将结果记录,可与计算结果相对比。
数据记录如下:
仿真数据计算数据
基极集电极发射极VbeVceRp
2,799946.215012.17113
第二部分:动态仿真
1)用双踪示波器,接入电路测量电路中,观察输入输出波形的变化。
2)仿真过程的电路如图1-4示。
3)连接好电路后,重新启动仿真。双击示波器图形,然后调整两个端口的坐标1-5使之出现合适的波形,如图1-5所示。
4)点击T1和T2的箭头,可以移动如图所示的竖线,就可读出峰峰值,然后将峰峰值变为有效值即可。
5)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6)仿真结果计算如下
仿真数据计算Vi的有效值Vo的有效值Av
9.9915mv407.6086mv40.795355
图1-4
图1-5
7)保持电路的其他部分不动,分别加上5.1千欧和330欧的电阻,同样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如下所示
仿真数据计算
RLViVoAv
5.19.99646mv204.7920mv20.49207
3309.9816mv25.13932
8)保持仿真电路图1-4不变,增大减小滑动变阻器的值,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仿真结果如下所示
电阻VbVcVe
R增大到10%2.879075.994692.24775
R增大到90%1,455059.72776850.38331
第二部分(附):动态仿真(二)
1)测量输入电阻Ri
仿真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1-6
2)仿真结果统计入下表
仿真数据计算
信号发生器的有效电压值万用表的有效数据Ri
4.9576mv6.634mv20.1822欧
3)测量输出的电阻
如图1-6所示,直接将万用表接在输出端,然后将万用表打在交流档,测量的即为VL数值,然后将负载电阻删除后,将万用表接在输出端,同样打在交流档,其测量的数据为VO
4)仿真结果记录如下:
仿真结果计算
VLVORo
130.852mv259.879mv
实验第二部分:protel的原理图及PCB版图的制作。
一:protel原理图的绘制过程
1)使用DXP2004进行protel的原理图的绘制。
2)首先,在e盘新建一个文件加s打开file-new-Designworkspace,新建一个工作区并将其保存在s文件夹之下,然后在打开file-new-project-PCBproject,也将其保存在s文件夹下。完成后,新建一个原理图文件[schematia],将其,命名为,sheet1.SCHDOC。3)其次,加载元件库,在打开的原理图操作面板下,点击左侧的快捷工具栏中的libraries,在其本身提供的miscellaneousdevices的元件库中,选出,NPN型的放大器,和电阻,电容,还有提供直流工作点的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将其元件合理布局后进行连线。
4)最后,连线完成后,修改各个元件的属性和名字,将其按照multisim仿真中的数据进行修改,得到protel的原理图,然后将其保存在相同的文件夹下面。
5)原理图制作完成后,点击design-netlistfordocument。选择其中的protel选项生成了,网络报表,此时,若果出现错误,则无法生成网络报表。
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错误实际操作中,原理图制作的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各种网络线上显示的是,signalhasnodriver。
原因错误原因为:实际操作的顺序出现问题,若没有按照基本顺序进行必须要将新建的sheet1.SCHDOC文件保存在最开始新建的PCBproject下面
Protel的原理图如下:
图1-7
二:PCB版图的绘制
1)直接继续上面的步骤,保存生成的网络表格后,在Flie-new-PCB,新建一个PCB版图的文件,然后将其同样保存E盘新建的文件夹s中。
2)保存过后,打开PCB面板,点击design-importchangesfromPCB-project1.prjPCB命令,并且在出现的工程网络变化对话窗口中,点击ValidateChanges,若状态栏中全部现六色的对号,再点击Executechanges,托动鼠标,将导入的原理图装入,PCB版中。
3)在装入器件的PCB版图中,手动拖动元器件,进行布局,布局的原则是尽量紧凑,以节省板子的面积。
4)布局完成后,进行布线,布线选择手动布线,其操作如下所示,
design-rules--Routing--RoutingToploggy--RoutingToploggy,在出现的Constraints--Topology,中选择,Horizontal的策略。完成后再点击
design-rules--Routing--Routingpriority--R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