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调研报告_第1页
历史文化遗产调研报告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4历史文化遗产调研报告——河南汝州

地理位置

汝州市是河南省省直管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北靠巍巍嵩山,南依茫茫伏牛,西临古都洛阳,东望黄淮平原,北汝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地处郑州、洛阳、平顶山三市交界地带,名胜古迹众多,风景秀丽。

主要景区简介

全市旅游景点单体达到852个,其中优良级252个,省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个。主要风景名胜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刹风穴寺,该寺依山傍势、错落有致,既有北方寺院的独特风格,又富有南方园林特点,其中唐塔、宋钟、金殿被列为三大国宝,素有“八大景、七十二小景、三十六福地”之称。万古神汤温泉,水温高达63℃,富含5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历史上曾吸引了“十帝三后”及众多著名的文人骚客观光沐浴,周朝皇帝武则天曾在此流连忘返。还有全国首屈一指的奇特地理景观连环姊妹怪坡、汝州学宫、省级地质公园大红寨地质公园、道教圣地崆峒山及独特地质景观紫云山、全国唯一的汝瓷博物馆、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九峰山省级森林公园等诸多景点。张公巷窑址经中国古陶瓷学会国内外专家研讨会确定为北宋官窑遗址,为破解北宋官窑的“千古之谜”找到了有力的证据。被确定为河南省2004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红寨省级地质公园是河南省四家地质公园之一。景区详介

一、千年古刹——风穴寺

风穴寺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区东北8公里处的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内,依山傍势、错落有致,距怪坡景区2公里。该寺始建于北魏,原名香积寺,隋代改名千峰寺,是佛教天台宗胜地,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并称“中原四大名寺”。《风穴志略》载,龙山阳侧有大小二风穴洞,洞深数十里,天变时,洞内出风,猛不可挡,故名风穴山,寺因山而取名“风穴寺”。风穴寺虽是北方寺院,却不沿中轴线布局,而是依山就势而建,具有江南园林风光。周围景观星罗棋布,素有八大景、七十二小景、三十六福地之称。更重要的是风穴寺保存了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现存有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建筑140余间,被专家标为“古建筑博物馆”。其中唐代七祖塔、宋代悬钟阁和金代中佛殿被称做是风穴寺的三大国宝。唐开元二十六年所建的

“七祖

塔”为全

国现存

七座唐

代高塔

之一;宋

代悬钟

阁内悬

挂_口宋

宣和七年铁铸大钟,重9999斤,被誉为“中原第一钟”;中佛殿为金代建筑,为单檐歇山式,梁架结构科学严谨;风穴寺塔林是我国三大塔林之一。寺内

碑碣林

立,或记

事、或题

咏,楷、

草、隶、

篆风格

迥异,存

有唐代

的尼陀

罗咒、宋

代的经幢、元代的塔铭。风穴寺及塔林均为国家

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汝瓷博物馆——汝州学宫

汝州学宫又称黉学,是古时童生、秀才们学习、聚会的地方。学宫、文庙建筑群是汝州市区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初建于明洪武三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学宫南北长325米,主体部东西宽50余米,总面积20870平方米,占地约22亩。东西各附一跨院,其特点为:建筑排列有序,中轴线明显。现有大成坊、文明坊、大成殿、启圣宫、名宦祠、乡贤祠等大小殿堂116间,系明、清建筑,整个建筑群布局合理,保存

基,进深2间,进深8米,开间面宽4.38米,东西次间面宽3.35米,东西梢间面宽3.1米,绿瓦兽吻,飞檐斗拱,气势雄伟,庄严肃穆,颇具权力象征,殿内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牌位。殿内设有一排楹柱,孔子、孟轲、曾参、颜回等12贤人塑像各一尊。学宫内收藏有汝瓷、汝石、汝帖等各种文物2000余件。目前,在原汝州学宫(也称文庙)的部分建筑基础上改建了汝瓷博物馆,该博物馆是汝州市唯一的县级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的以收藏、展览汝瓷为主的专业性场馆。馆内藏品丰富,有大量的瓷器标本和瓷片资料,有名贵的宫廷汝瓷和艺术汝瓷。其中汝瓷天青釉洗光亮莹润,开片密布,裹足满釉支烧,制作讲究,工艺精湛,系北宋宫廷御

用佳品,是国内罕见的珍品;另外还有新、旧石器、青铜器、陶器、瓷器等珍贵藏品。博物

馆现有三个基础陈列室,第一陈列室以陈列建国后组织恢复汝瓷生产过程中各个时期烧制成功的汝瓷精品和汝瓷生产的新工艺过程为主;第二陈列室陈列各汝窑遗址瓷片、标本、制瓷工艺、窑炉模型及宋代精美瓷器和朱氏仿古汝瓮等;第三陈列室展出汝州三宝之一-汝帖。馆内绿树成荫,松柏成行,各种花卉芬芳争艳,各展厅宽敞明亮,设施齐全。著名书画大师李苦禅曾题词:“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

三、法行寺

法行寺位于市区东北隅,塔寺街北侧。塔寺街因设法行寺而得名。法行寺原名法华寺,创建于北魏。1952年,寺院被拆除,独存寺塔及清代石刻6块。

法行寺塔建于唐代。而今,虽寺院殿堂已不复存在,但寺塔历经l000余年,汝州发生过19次强级地震,却仍然巍然屹立,雄伟壮观。法行

寺塔共9层,高21.12米,上为八角形迭涩密檐,每个平面呈梯形。下部塔基呈方形,每边长6.8米、高0.68米,南面辟圆券门,高1.79米,宽1.13米。通过门内方形塔心室可达第二层。室顶用迭涩砖砌成四角攒尖形藻

井,东、西、北三侧均残留三层迭涩密檐,体现出唐代建塔风格,塔从第五层至第九层檐下八角用木质角梁,梁头呈三角形,下悬椭圆形的铎,每角系铜铃。第六层和第七层各有一方形佛龛内存砖雕,塔刹高2.57米,其中座高1米,塔刹为铜质,葫芦形。2006年,国家文物局批准法行寺塔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张公巷汝官窑遗址

汝窑作为中国陶瓷史上最负盛名的瓷窑之一,长期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张公巷

质感强。胎骨有粉白、灰白、洁白和少量浅灰,胎质细腻坚实。器形有碗、花口折腹圈足盘、花口板沿平底盘、盘口细颈瓶、鹅颈鼓腹瓶、盏、盏托、堆塑熏炉、套盒和器盖等。而两种花口盘、椭圆裹足洗和四方平底盘等则为汝窑所不见。带圈足的器物以直圈足为主,外裹足的较少,器底有支钉痕的呈非常规整的小米粒状,支钉分别为三、四、五和六枚。这次发掘获得古钱币330枚,其中328枚为北宋时期钱币,另外2枚金代海陵王时期的“正隆元宝”铜钱。结合张公巷窑青釉瓷本身的造型、釉色、烧造工艺等来看,显然承继了汝窑风格。张公巷窑烧制的产品独特,制作讲究,古朴雅致,质量上乘,属北宋官窑。2006年5月张公巷汝瓷官窑遗址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录。

五、万古神汤——温泉

汝州温泉位于汝州市西部的温泉镇,以有温泉自然涌出而得名。据《汝州志》记载:汝州温泉始建于西汉初年,时称温汤。东汉为皇帝游猎地,隋朝设温泉顿及马牧,唐朝改称温塘,亦称汤王街。金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为温泉街。

汝州温泉

有着悠久的历

史,早在40

00多年前就

有温泉自然溢

出的记载及轩

辕黄帝沐浴的传记。几千年来,奇妙的温泉和温泉附近秀丽的山水,曾引得历代帝王、后妃、名人雅士纷至沓来,流连忘返。据《后汉书》、《旧唐书》、《资治通鉴》、《金史》等书记载:历代曾有十位帝王、三位后妃先后数十次驾临此地,洗浴、狩猎,史称“十帝三妃浴温泉”。温泉附近的娘娘山、銮驾山及流杯亭、武后池、汤王祠、汉帝池、官池等名胜古迹即是真实的历史写照。

随着岁月更迭、社会动荡,现在的汤王祠原大殿、中殿早已无踪迹,仅留山门,但仍香客云集,游人如织。现在的武后池建于1988年,采用仿古建筑,飞檐斗拱,古朴典雅,成为汝州温泉的标志性建筑。令人遗憾的是,历史上的广成苑、清暑宫、武则天的行宫和建筑的祠阁等诸多古迹,已全部毁于兵荒马乱,人们再也无缘见到。

六、怪坡

怪坡景区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区东北9公里处的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内,距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刹风穴寺2公里。景区由怪坡、竹林庙、玉皇山

三个单

元组成,

人文资

源和自

然景观

相得益

彰。景区

内宝塔

高耸,殿

阁巍巍,四周群山环抱,苍柏叠翠,清泉侧流,风光如画,集雄、秀、奇于一体,揽山、林、水、洞、寺于一身,是一个集休闲、观光、度假、寻奇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区。景区内地质遗迹分布集中,出露典型,是大红寨省级地质公园的支撑部分,奇特地貌和典型地质遗迹构成了该景区的独特旅游资源优势。其中,“姊妹怪坡”是怪坡景区的形象景观和标志性景点,主坡长126米,天然连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