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第二课时_第1页
夹竹桃第二课时_第2页
夹竹桃第二课时_第3页
夹竹桃第二课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夹竹桃颜色、韧性与幻想的妙处,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感知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初读课文,知道国学大师季羡林写了夹竹桃的什么吗?生交流板书:颜色韧性幻想3.文中有一个字概括出了这三方面内容的特点,打开书,找一找。(停停)哪个字?(妙)能读读相关的句子吗?(课件出示句子,“妙”字红色)4.第一句:这是写夹竹桃颜色妙的句子。第二句:这里的“妙”既指上文的……又指下文的……多妙的一句过渡句啊。5.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季老一起来感受夹竹桃的妙。(板书:妙)二、品幻想之妙:1.自由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夹竹桃的颜色有何之妙?2.学生交流:火与雪的相融之妙。3.一红一白,相融一起,颜色之妙,同学们一读就感受到了。二、品韧性之妙:1.但要品味出夹竹桃的“韧性”之妙,却没这么简单了,敢不敢挑战?2.“韧”在字典中是这样解释:叫柔软而不容易折断。但我们汉语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就这一韧性作者就赋予了它不同的含义。3.我们来读读第4自然段的三句话,想想“韧”在这三句话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课件出示)4.品读第四段。第一个层次:不同方面诠释夹竹桃的韧性之妙(品语言)第一句话(1)先来看第一句话,这句话中的韧表示什么呢?谁先来读读这句话,简单评价:你后面读得挺有感觉的,再来一遍,为什么这样读?(2)是的呀,从这里你读出夹竹桃在怎样地开着?(间断吗?停息吗?)(不停地、不断地开着)就是夹竹桃的韧性。(3)这儿有一个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夹竹桃的这种韧性,哪一个词?(“又”变红)能抓住这个“又”字能读出这种韧性吗?自己练练。指读。指导:不停地开着啊!语速可以再快些,一波接着一波。(2位读)(4)收拢:来,一起读出这不停地、不断地开放的韧性。那第二句中的韧性妙在何处哪?第二句话先自己轻声读一读并想一想。读出来了吗?生交流:三季都在开放。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有特别茂盛或衰败的时候,无日不开放。(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日子呀?再读读这句话,你肯定有所发现。)(同意他的理解吗?都用心读了,但是还不到位。作者在这句话中强调的不是春夏秋都开,那他强调的是什么呢?再去读读看,抓住关键词,你肯定有所发现。)学生交流。你关注了这几个词。读:和煦暴雨清冷这几个词怎么读?指读,评读。和煦:真的是春光明媚,多么美好的日子啊!再柔和些!暴雨:夏日的雨就是猛!花草树木都被打蔫了。多恶劣的天气呀!能读出来吗?清冷:凄凉啊!寒意十足的日子啊!(4)你们看,无论什么样的天气环境中,夹竹桃都在开放,这就是他的韧性之二妙。谁来把读读这句话,要突出夹竹桃韧性就要读出天气的变化。指读。评读:听出来了,再恶劣的天气环境,对夹竹桃来说都……真是坚韧啊!好一个无日不迎风吐艳啊!(2位)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这种韧性。齐读第三句话(1)看看,第三句话又告诉我们夹竹桃的韧性在哪呢?(是呀,花开三季,花期长,这就是夹竹桃的韧性之三妙。)(2)读的时候要突出哪些词就能读出这份韧性吗?(指导从和一直的读法)“无不”是什么意思?(3)男生读、女生读。(语速不宜太快)总结收拢:同学们,一个“韧性”,季老从三个方面来描述,内涵多丰富哪,语言多精妙啊!(指板书)第二个层次:与第三段进行对比阅读。(诵韧性)(1)不愧是国学大师啊!可这妙还不止于此!季老还用了一种很妙的写作方法突出了这种韧性,快速浏览3—4自然段,你肯定有所发现了?(2)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写了14种花,这么多的花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而夹竹桃却是(不停地开,不败地开,三季都开。指板书,让生说)多妙啊,整个第三自然段只字未提夹竹桃,但分明就是在说夹竹桃的韧性。(3)现在我们来个对读,相信你们的感受会深刻。我读第3自然段中的一个季节的花,你读第4自然段中描写夹竹桃的话,看好大屏幕。评价,感情层层递进了,读得不错。(课件显示)(4)总结:难怪季老说:出示第四段最后一句话。齐读。(5)这是一句(反问句),我们都知道反问句为的就是加强语气,突出情感,你再强烈地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情感?(赞颂、敬佩、喜爱)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情感。这种对比反衬的写法多妙啊!第三个层次:花人合一,走进作者(1)不愧为国学大师啊,其实,这韧性的妙还不止于此,想不想探究一下?仔细看,认真听。(2)课件补充资料:留德十年,钻研梵学,坚持一生。文革遭难,受尽折磨,不丢信仰。学术大成,三辞桂冠,宠辱不惊。难怪温家宝总理探望他时说:“季老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信仰……(走进季羡林,年少时家境清贫,但苦读圣贤书,并考入清华,后争取了留洋机会,留德十年,钻研梵学,面对德国饥荒和战火之苦,仍然坚持研究。文革的时候,他遭到迫害,受尽折磨,在牛棚里关了整整十多年,可即使这样,他也没有丢弃自己的信仰,坚持写作。平反后,他任北大教授,被尊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可他却三次辞去这样的称号。面对荣誉时,经受困难时,季老都是处变不惊。2006年,95岁的季老已躺在病榻上,可他仍然每天一早就开始写作。)联系季老的人生经历,你再来看看课文第四自然段,有何感受?教师评价:你读懂了花,也走进了季老这个人。读文就是读人啊。难怪作家宗璞说季羡林是“夹竹桃知己”。是啊,季老在写花,其实也在道自己。他爱夹竹桃的韧性,自己也是那样坚韧的人。(夹竹桃知己板书)(3)看,他这样评价自己:“我非常平凡,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我有优点的话,我只讲勤奋。一个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点坚忍不拔,锲而不舍……”三、品幻想、颜色之妙:1.过渡:其实,季羡林不仅有夹竹桃一样的可贵韧性,还有一种浪漫情怀。月光下夹竹桃那花影迷离,叶影参差的样子,竟使他产生了许多奇妙的幻想。(课件)2.听,配乐,范读第五自然段。这幻想妙吗?3.你能读出这份妙吗?自己先练一练,多练几遍。4.来,展示一下,读读这奇妙幻想的。读你最想展示的一句。5.生读,教师评价:(1)“我幻想它是,它居然就是……”幻想什么就是(有)什么,多么奇妙啊!你读出来了。(你们能读出来吗?就读每句的开头。齐读)(2)还有谁来展示?你的读仿佛让我看到了亚洲、非洲、大海和那海轮了。读得妙!我已然看到水藻和小鱼了。读得秒!微风拂我面啊!妙!(3)此刻,花特别了解大家,你们想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此刻,我想你们也爱上了花,月影下的幻想实在太美妙了,让我们一起陶醉其中吧!齐读!(4)能背下来了吗?自己试试!5.同学们,刚才,我们走进季老的语言文字,不但品出了夹竹桃颜色、韧性、幻想的妙处,还能有感情地读了出来。语文就是这样学的,边读边欣赏。四、总结收拢,感受文章结构之妙1.让我们再来看看这夹竹桃,它不是什么名贵之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可对季老说来,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2.其实,这妙字背后还藏着一个“爱”(板书:爱)字呢!难怪作者结尾这样与开头呼应:齐读最后一段。正如他自己说得一样:我扪(mén)心自问,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这一点决不含糊。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