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贾让到王景:两汉治河的双子星座_第1页
从贾让到王景:两汉治河的双子星座_第2页
从贾让到王景:两汉治河的双子星座_第3页
从贾让到王景:两汉治河的双子星座_第4页
从贾让到王景:两汉治河的双子星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贾让到王景:两汉治河的双子星座

自马玉璧的交易,并没有带给黄河更持久的安全;宣房宫的建筑,也并没有带给黄河更有力的威慑;水利方面的巨额投资,几乎要拖累到整个国民经济,其他公共投入都难以为继。自汉武帝后,汉朝的水利工程规模明显缩小,政府也不再那么热心治水,甚至,连关中的灌溉事业都日益荒废了。

此间,黄河仍然时不时地搞些恶作剧。西汉中期,黄河的灾害就日益加剧;到了西汉后期,已经发展到每7年就要决溢一次的地步。

历史开了一个多么残忍的玩笑。

决溢不绝;黄河怎么了

虽然在先秦,黄河也时有泛滥,但是远不及汉代来得厉害和频繁。

先秦时期,黄土高原的侵蚀相对较轻,上面覆盖着大片的森林,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因此,黄河输沙量相对较少,洪枯水位也变化较小。在西周,支流泾河的水鸟很多;春秋时期,支流泾河的水还可以饮用,黄河和其他几条重要支流。如汾河、泾河、渭河都还可以通航。

但侵蚀较轻只是个相对的概念,这可以拿先秦的史料文献佐证。

《左传》写道:“俟河之清,人寿几何?”等黄河清了,不知道要活上多少岁?难怪后世偶然的“黄河清”会被当成祥瑞,因为确实难得。

《管子冰地》写道:“秦之水泔而稽,淤滞而杂。”秦国境内的黄河支流都跟淘米水似的了,也真是够浑浊的了。

《战国策?燕策》写道:“吾闻清济浊河以为固。”浊河说的就是黄河。

《尔雅》写道:“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条,色黄。”挟带着黄土高原的沙粒,黄河的颜色也由清澈变为浑浊了。

到秦汉时期,黄河输沙量增大了,河患增多了。也是在这个时候,黄河开始姓黄,被冠以黄的姓氏。

《汉书?河洫志》写道:“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前面还是饮用水,到此时已经成为烂泥塘了。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哀帝初,平当始领河堤,奏言:九河今皆填灭”。所谓九河,即是《禹贡》中常提到的九河,它们的淤襄使得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大大地下降了。

《史记?河渠书》也提到:经过几个时代的演变,渭河“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前面还是通畅的航道,现在已经

淤塞不堪了。也正是因为航运条件发生了变化,当时的大司农郑才向汉武帝呈递了开凿漕渠的奏折。

黄河到底怎么了?原来,西汉时期的河道已是发展到晚期的平原河道。河道弯曲,河床淤浅,宣泄洪水的能力很差。

从史料来看,原因仍然不外乎天灾与人祸。在这一历史时期,留下了大量的降水记录。同时,人口增加和土地开垦也加剧了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程度。秦汉以来,尤其是西汉,农业人口向黄土高原迁移,使得陕北、晋西北、鄂尔多斯高原东部等地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13人的程度。

治河三策,贾让横空出世

在史书中?仅“治水兰策”就占据1000余字的篇幅。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

哀帝初年(前5〜前6年),要求地方官向朝廷举荐治河人才。绥和二年,贾让上诏,提供了三种可供选择的治河方案,史称“治河三策”。

治河三策以“宽河行洪”为核心思想,上策主张滞洪改河,中策提出筑渠分流,下策则为缮完故堤,贾让还对此进行了对比选优和评估。

贾让在上书前,曾经深入研究治河历史,并在黄河下游东郡一带勘察。

贾让说,在古代,河道与人居,各不相干,“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汗泽,使秋水多得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追。”洪水灾害并不多。但是,到了战国,诸侯国“各以自利”,开始筑堤约束河水。“齐与赵、魏以河为境。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去河二十五里。河水东抵齐堤,则西泛赵、魏,赵、魏亦为堤去河二十五里。”不过,这时候“虽非其正,水尚有所游荡”。

但是到了西汉,沿河居民不断与河争地,“堤防狭者去水数百步,远者数里”,而且“河从河内北至黎阳为石堤,激使东抵东郡平刚;又为石堤,使西北抵黎阳、观下;又为石堤,使东北抵东郡津北;又为石堤,使西北抵魏郡昭阳;又为石堤,激使东北。百余里间,河再西三东,迫厄如此,不得安息”。那时从黎阳堤上北望,“河高出民屋”,十分令人担忧。贾让提出,让黄河人工改道是解决黄河问题的上策。办法就是,“徙骥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人海。河西薄大山,东薄金堤,势不能远泛滥。”这即是设想在遮窨亭(今河南滑县西南)挖开河堤,让黄河向北流(实际上是偏东北)人大海。由于西面有太行山及其余脉的在地形上的制约,加之东边有金堤的阻挡,黄河不会过度泛滥,不出一个月,自然会形成一个新的河道。

当然,形成一个新河道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便是,数量巨大的移民,以及由此牵连到的社会稳定问题。具体做法是,迁出太行山至黄河北堤之间的百姓,为黄河让出行洪通道,使河水得以从容下行。不过,贾让认为与其每年花费巨资在沿河十个郡修筑河堤,不如将几年的修筑费集中起来,用于安置移民,彻底解决黄河河患的问题。虽然有人认为此举会“败坏城郭、田庐、冢墓以万数”,招致“百姓怨恨”,但是贾让不以为然,他说“濒河十郡治堤岁费且万万,及其大决,所残无数”。

贾让在上策结尾写道:“大汉方制万里,岂其与水争咫尺之地哉?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载无息,故谓之上策。”但是,迁移众多冀州人口,难以为朝廷上下所接受,代价也非常高昂,因此,贾让提出了治河的中策。

贾让的中策,就是在黄河下游多开支渠,让这些支渠兼有灌溉和分洪的作用。所谓,“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

具体的规划则是:“淇口以东为石堤,多张水门”,“但为东方一堤,北行三百余里,入漳水中,其西困山足高地,诸渠皆往往股引取之。旱则开东方下水门溉冀州,水则开西方高门分河流。”这即是设想在遮害亭一带-沿着今天的京广铁路东侧向北修筑一条堤渠,引黄河入漳水河道。然后,再用石料加固黄河自淇口至遮害亭的堤防,并且在这段堤上建造若干水门。同时,在新筑的渠道东堤上也开若干水门。这样,在黄河干道和新渠之间,就组成了许多分水渠。如遇干旱,则开东面的门引水灌溉;如遇大水,则开西面的门分洪。

以此,就可以实现避三害、兴三利:“民常罢于救水,半失作业;水行地上,凑润上彻,民则病湿气,木皆立枯,卤不生谷;决溢有败,为鱼鳖食:此三害也。”“若有渠溉,则盐卤下湿,增淤加肥;故种禾麦,更为稻,高田五倍,下田十倍;转漕舟船之便:此三利也。”如此一来,既可以分洪防汛,减轻河防费用,又可以改善两岸农业生产条件,放淤灌溉,提高农业产量,同时还可以发展水运交通。

当然,修渠要花钱,造水门也要花钱。钱从哪里来?贾让算了一笔账:当时守护堤防的官兵每郡都有数千人,采购护河材料的资费每年也有几千万,假使能够采用这样的人力物力,修建渠道和水门是不在话下的,“足以通渠成水门”。又由于“民利其灌溉,相率治渠,虽劳不罢。民田适治,河堤亦成”,真可谓一举两得。贾让认为,这种治河方法

虽然不是古代圣人所提倡的方法,但也可以“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故谓之中策。”

由此看来,治河的上策和中策都是不错的方案。

那么,被称为下策的第三策是什么呢?

所谓第三策,就是沿用既有的方法,不断地加高加固河堤。贾让认为,如不采取前两策,只是在狭窄弯曲的河道上“缮完故堤,增卑倍薄”,其后果必然是“劳费无已,数逢

其害,此最下策也”。

“治河三策”是中国最早对黄河下游兴利除害的治河文献,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于三策的评价,历来评价不一,明清争论尤多。明代邱浚认为:“古今言治河者,皆莫不出贾让三策。”(《大学衍义补》)而刘天和则认为贾让的上策和中策,都不可行,并指出邱的评价“非定论也”(《问水集》)。清代夏驷称赞贾让:“虽使大禹复出于此时,亦未有不徙民而放河北流者,安得不以为上策哉!”(《经世文编》)而靳辅则说:“有言之甚可听而行之必不能者,贾让之论治河是也。”(《治河方略》)

是是非非,自然要由历史评说。但在史书中,仅“治水三策”就占据1000余字的篇幅。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

王景:令黄河安澜八百年

不管真相如何,王景不能不让人称之为福将。

与贾让同时代,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治河理念被提了出来:长水校尉(主持防洪的河官)关并提出应当将黄河下游经常泛滥地区的居民搬迁出来,开辟为“水猥”,即蓄滞洪区;大司马(主管工程的官员)张戎主张放弃沿岸灌溉引水,任全河下流,河道水流流速增加,河道刷深,便不会泛滥;清河都尉(当时黄河流经清河县)冯逡、韩牧另外提出疏浚黄河下游故道,分由两条河道人海;孙禁和许商则认为黄河决堤、频繁泛滥的关键是河道已经淤高,因而提出重新在黄河下游开挖新河,使黄河人为改道。

东汉初,建武十年(34年),阳武县令上书建议该修黄河堤防,安定百姓,光武帝刘秀已调集了兵士,准备动工。但浚仪县令认为,现在刚刚打完打仗,应该与民休息,不能大兴劳役。于是,黄河修缮地方的计划就搁置下来。这样以后,汴水不断向东泛滥,灾区面积日益扩大,原来水门一带的堤防全都淹没在水中,兖豫两州民怨沸腾。

明帝即位后,黄河堤防修缮的工作又重新被提上日程。但有大臣们认为,黄河南流改道入汴对北方的冀州和幽州有益,加固左堤,则会让右堤承受到更大的压力,两岸都加固的话,又会影响到下游,应该让百姓迁到高处,听任河水的流淌。

直到永平十二年(69年)召见王景后,明帝才最后下决心治河。

王景,字仲通,乐浪邯人。祖先居琅琊不其,西汉初迁居到朝鲜半岛。王景从小学习周易,爱好天文和数学,熟谙工程技术,做事冷静果决。他是东汉最著名的治河专家,主持过封建时代规模最大的治河活动,使黄河安澜八百年,人称:“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王景受到明帝的重用,得益于他在修浚仪渠时的杰出表现。明帝召见王景,询问他跟治水相关的问题,王景对答如流。明帝非常满意,赐给他《山海经》、《河渠书》和《禹贡图》,为他调配十万兵士,令他在夏天展开治河工作。

王景治河工程历时约1年。他为黄河选了一条新的河道。这在某种意义上,跟贾让的上策有着不课而台之处。同时,他采用“十里立一水门”的方法,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

开水门的目的,即是为了调节和控制黄河流势,保证正常引水。人们通常认为,这是指在济水(即汴水)与黄河相交的地方,在原来引水口(荥口)之外,令辟一个引水口(济口)。这样,济水和黄河之间便有了两个引水口和两条引水道,都设置了水门,两个水门距离十里。

对于王景治理的黄河新道的经流所在,历史语焉不详。通常,水利史家认为,大致起于长寿津(今河南濮阳县南),与西汉大河分流,东经范县南、山东阳谷县西、莘县东、茬平县南、东阿县北,又东北流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至今利津县境内入海。新河道在今山东境内是在泰山北麓的低地上通过的,比旧河道短,也比旧河道顺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黄河恢复了宁静。

今天看来,王景治河的方法虽然对平息河患起了重大作用,但黄河安澜的最重要原因却跟中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变相关。当时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减少,黄河含沙量降低,这才是黄河息怒的关键所在。不然,即使王景的新河道再好,仍不免被重新淤积抬高的可能。同时,这一时期,黄河下游的人口较少,这也为其开辟新河道回避了很多阻力。

有怀疑论者这样推断“安澜八百年”的“真相”:王景治河至隋朝,历经魏晋五胡十六国的战乱,长期的动乱使得黄河下游几近无人区,即使没有相当的的文字记录佐证,但未必没有黄河泛滥的事实发生。又或者,黄河的多次小泛滥避免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