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设计专项方案_第1页
海绵城市设计专项方案_第2页
海绵城市设计专项方案_第3页
海绵城市设计专项方案_第4页
海绵城市设计专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湖杨泗港项目海绵专项设计方案解析中国武汉2018-07龙湖杨泗港项目海绵专项设计方案解析中国武汉2018-07第一部分海绵城市及三图两表第二部分海绵设施相关技术第三部分海绵技术性能特点对比目录第四部分验收管理办法第第第目第第一部分海绵城市及三图两表第一部分海绵城市及三图两表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下垫面能有效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又可适当的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海绵城市spongecity低影响开发(LID)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对不同设施及其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平面与竖向设计,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统筹协调规划、排水、风景园林、道路、建筑、水文等专业,建设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公园绿地以及排水和调蓄等相关基础设施,统筹实施水系保护与生态修复,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图1下垫面分类布局图图2

海绵设施分布总图图3

场地竖向及径流路径设计图表1建设项目海绵城市目标取值计算表表2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方案自评表三图两表图1图2图3表1表2三图两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captureratioofannualrainfall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雨水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内水量占全年总降内量的比例。设计降雨量designrainfalldepth

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日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于确定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一般通过当地多年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通常用日降雨量(mm)表示。一般术语与定义雨水调蓄stormwaterdetention,retentionandstorage雨水存储和调节的统称。2.1.9雨水储存stormwaterstorage在降雨期间储存未经处理的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captureratio下垫面

underlyingsurface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路面、地面、水面等。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通过降雨或融雪的径流冲刷作用,将大气和地表中的污染物带入江河、湖泊、水库、港渠等受纳水体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形式污染。面源污染non-pointsaurccspollution流量径流系数dischargerunoffcoefficient

形成高峰流量的历时内产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下垫面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路面、地面、水面等。溶解和固体的透水铺装率proportionofpermcablepawing透水地面铺装占硬化地而的比例。低于周边地而标高,可积蓄、下渗自身和周边雨水径流的绿地。下沉式绿地分为狭义下沉式绿地和广义下沉式绿地,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而或道路在200mm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其有一定的调蓄容积(在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进行目标分解或设计计算时,不包括调节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下沉绿地depressedgreen雨径流系数volumtricrunoffcocfticicnt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透水铺装率透水地面铺装占硬化地而的比例。低于周边地而标高,可海绵设施术语与定义海绵设施术语与定义海绵设施布置图海绵设施布置图下垫面分类布局图下垫面分类布局图场地竖向及径流路径设计图场地竖向及径流路径设计图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方案自评表指标下垫面解析

项目用地总面积(m2)41201.69屋顶总面积(m2)9587.5

屋面绿化面积(m2)872.76

其他软化屋面面积(m2)0路面总面积(m2)7387.67

可渗透道路面积(m2)5750.33铺装总面积(m2)7948.49

植草砖铺装面积(m2)341.88

其他渗透铺装面积(m2)7606.61绿化总面积(m2)15737.07

水体面积(m2)540.23

生物滞留设施面积(m2)

雨水花园面积(m2)

其他下沉绿化面积(m2)4377.53专门设施核算

蓄水设施总容积(m3)1126.54

地下蓄水设施蓄水容积(m3)170

雨水桶蓄水容积(m3)

下沉绿化可蓄水容积(m3)956.54排水设施雨水管网设计重现期(年)3

污水管网收集率(%)100用地竖向控制

地下建筑户外出入口挡水设施高度(m)0.05~0.2内部场平高于相临城市道路的高度(m)0.8~1.0地面建筑室内外正负零高差(m)0.15~0.3综合评价评价指标目标值完成值

控制性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85

峰值径流系数0.50.5

硬化地面中可透水地面面积占比(%)4077.8

污染物削减率(以TSS计,%)5080

雨水管网设计暴雨重现期(年)33

引导性下沉式绿地率(%)2527.8

雨水资源化利用率(%)4040

绿色屋顶率(%)

9.1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方案自评表指标项目用地总面积(m2)建设项目海绵城市目标取值计算表

指标类型序号指标名称影响因素目标值强制性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地性质排水分区内涝风险等级70%居住用地街区高0中-5%低-10%2雨水管网设计暴雨重现期(年)------33峰值径流系数区位0.65二环内0.75二环外0.654透水铺装率------405面源污染削减率所在汇水区50Ⅱ类、Ⅲ类湖泊汇水区70%Ⅳ类湖泊汇水区60%其他汇水区50%6下沉式绿地率新建建设项目为强制性指标改造建设项目为引导性指标25%引导性7雨水资源化利用量占其绿化浇洒、道路冲洗和其他生态用水总量比项目类别:公共绿化□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40%8绿色屋顶率(仅建筑与小区项目需要)

建设项目海绵城市目标取值计算表指标类型序号第二部分海绵设施相关技术第二部分海绵设施相关技术海面设施相关技术海面设施相关技术海绵设计路面两侧可位置设置雨水口,对地表径流进行收集。道路下方设置盲管,透水铺装底层为雨水收集层,通过底层的盲管连接园区雨水管,对渗透雨水进行收集。雨水通过雨水管汇入调蓄模块,蓄满后才会将多余的雨水排入市政管网。渗透技术--透水铺装盲管雨水管雨水口海绵设计路面两侧可位置设置雨水口,对地表径流进行海绵设计施工详图-透水铺装盲管透水园路做法海绵设计施工详图-透水铺装盲管透水园路做法透水沥青路面透水沥青路面透水砖透水砖

过滤井

不锈钢提篮海绵设计在屋面设置雨水沟,通过雨水斗对屋面雨水进行汇集,流入雨水管;通过雨水管进入埋地式雨水罐,在雨水罐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和过滤,过滤后通过溢流口,经雨水管进入调蓄模块,蓄满后才会将多余的雨水排入市政管网。渗透后再收集技术--绿色屋顶及屋面雨水收集

埋地式雨水罐过滤井不锈钢提篮海绵设计在屋面设置雨水沟,海绵设计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和回用。雨水通过植物和沙土的进化,经过溢流口进入盲管,盲管与园区雨水管相连接,通过雨水管,进入调蓄模块,蓄满后才会将多余的雨水排入市政管网。储存及调节技术-雨水花园、雨水湿地、下沉绿地海绵设计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海绵设计施工详图-雨水花园海绵设计施工详图-雨水花园传输技术--生态植被草沟,生态停车场植草格生态植被草沟(又名:排水草沟、植草沟),指的是种植植被的景观性地表沟渠排水系统。植被草沟除了具有传统硬直排水沟的排水功能,还可以利用草沟中植物的滞留、过滤和渗透作用,降低雨水径流中的多数悬浮颗粒物污染物和部分溶解态污染物含量,同时具有增加绿地面积、提升景观质量的作用。传输技术--生态植被草沟,生态停车场植草格生态植被草沟(又名海绵设计雨水收集技术-地表及屋面雨水回用设施图海绵设计雨水收集技术-地表及屋面雨水回用设施图地表及屋面雨水回用设施示意图地表及屋面雨水回用设施示意图HXK透气观察管溢水口PPL集水笼复合防渗膜HCC观察井虹吸排水槽土工布防护排蓄水异形片HXK透气观察管HTF透气防尘盖排水原理:

土壤渗入水不断通过高分子防护排(蓄)水异型片流至虹吸排水槽。在虹吸排水槽上安装透气管,虹吸排水槽内的水在空隙、重力和气压作用下很快汇集到出水口,出水口通过管道变径的方式使虹吸直管形成满流从而形成虹吸,虹吸排水槽内的水不断被吸入观察井。经观察井排入雨水收集系统内,待晴天需要对绿化植物进行浇灌时再对雨水进行循环利用。这样就从以往的被动排水转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式排水,从而真正实现了零坡度、有组织排水。渗透传输与收集一体技术-PDS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HXK透气观察管溢水口PPL集水笼复合防渗膜HCC观察井虹吸种植顶板、城市绿地、透水/不透水路面雨水周边建筑雨水种植顶板下凹式绿地、植被草沟植被缓冲带、生态停车位雨水口等pds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包括但不仅限于种植顶板、下凹绿地,植被草沟)等入渗、收集净化、回用城市雨水管网溢流溢流pds渗透雨水收集系统典型流程图种植顶板、城市绿地、透水/不透水路面雨水周边建筑雨水种植顶板杨泗港地块pds系统方案图:面积20000平米,共设置7个虹吸出水口,两处模块收集水池共170m³杨泗港地块pds系统方案图:面积20000平米,共设置7个虹海绵设计施工详图-PDS系统雨水收集设施示图海绵设计施工详图-PDS系统雨水收集设施示图海绵设计施工详图-PDS系统雨水回用设施示系统图海绵设计施工详图-PDS系统雨水回用设施示系统图第三部分pds系统与传统顶板做法性能特点对比第三部分pds系统与传统顶板做法性能特点对比海绵设计PDS系统特点对比图例方案二地下室顶板做法:国标参考图集(15CJ62-1):P8-顶板1做法方案一做法:2-4层之间,构造层厚度为:350mm方案二做法:3-5层之间,构造层厚度为:39.5mm取消了保护层,代替了碎石排水层,过滤层方案一地下室顶板做法:本次设计做法中南标准图集做法海绵设计PDS系统特点对比图例方案二地下室顶板做法:国标参考海绵设计特点对比表格项目原顶板做法PDS系统优化后做法参考依据中南标准图集国标参考图集15cj62-1排水方式地势标高落差形成的坡度→根据坡度走向向四周缓慢散渗零坡度分区设置虹吸点→有组织经出水口排出施工节点土建结构施工同期防水施工后,地下室覆土回填前施工周期按传统施工流程一万㎡约30天施工工序无间隔时间一万㎡约7天施工流程结构自顶板--找平层--防水层(含耐根穿刺)----保护层--碎石排水层--过滤层--种植土结构自顶板--找平层--防水层(含耐根穿刺)--pds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种植土排水性能1,碎石易扎破过滤层,土壤进入排水层堵塞排水通道;2,雨水散渗至地下室周边,周边土壤饱和后水无法排容易形成倒灌,积水滞留在地下室顶板及侧墙四周时,增加结构荷载,导致顶板及侧墙防水层静水压过大,加大地下室渗漏风险;土壤含水量饱和之后,雨水下渗至异型片上,分区有组织进入虹吸排水槽,在观察管的透气作用下快速汇集至虹吸出水口排出,降低静水压的同时先排后防,降低地下室渗漏风险维护方式覆土后排水状况无法观察,出现积水渗漏问题无法排查,只能通过覆土开挖对积水处进行清理通过设置在植被带里的观察管和观察井对进行排查后,用高压对管道冲洗施工注意事项找坡后覆土较薄处设置市政管道开挖时需考虑避开;填土时需考虑排水层和过滤层之间的完整性,避免排水层对过滤层的破坏,及保护层施工时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在原基础上节约了250mm布置管道空间;ped高分子排水异型片自粘土工布一体,在顶板上满铺后形成完整排水面;填土时需注意(覆土深度达到500mm后才可上大挖机,由四周向中间回填)园林植物养护下雨后种植顶板上的积水长时间无法排,植物根系浸泡在水中容易烂根,植物长势不好虹吸排水槽将异型片上多余的渗透水排出,接至集水笼可用作二次回收利用;安装在红吸排水槽上的观察管通向植被带起透气加速空气流通的作用,为植物根系提供氧气海绵设计特点对比表格项目原顶板做法PDS系统优化后做法参考依海绵设计雨水回收方式对比表格项目地表雨水收集PDS渗透雨水收集收集方式地表雨水收集渗透雨水收集系统分类透水铺装收集系统、下沉绿地收集系统、屋面雨水收集系统雨水通过地下室顶板上排蓄水异性片和虹吸系统进行收集收水形式地表径流、组织收水雨水下渗、组织收水施工节点绿化施工同期地下室防水层完工后,覆土回填前施工周期地下室顶板传统做法,每一万平米约30天,完成后安装设备每一万平米约7天,完成后安装设备主要深埋设备(不含给水系统)雨水截污挂篮装置、雨水弃流过滤装置、雨水提升泵、雨水供水泵、蓄水池排污泵、可清洗模块蓄水池、雨水地埋一体机、玻璃钢清水池(不含检查井、地表雨水收集系统,如:溢流口、雨水罐、雨水口、阀门管材等)PDS防护排水异型片、虹吸排水槽、雨水供水泵、可清洗模块蓄水池(不含观察井、检修井、阀门管材等)设占地面积前置雨水净化装置、调蓄模块、雨水回用装置调蓄模块排蓄水性能土壤含水量饱和之后,下渗雨水容易滞留在地下室顶板上,对植物的生长不利,可能造成地下室顶板积水土壤含水量饱和之后,下渗雨水快速排走,进入调蓄模块,回收利用雨水收集面积根据不同的排水分区进行收集,系统相对独立整个地下室顶板渗透雨水均可收集设备维护方式通过覆土开挖对淤塞的管道进行清理通过观察井和检修井对淤塞管道进行冲洗施工覆盖层植被层、种植土层、过滤层、排蓄水层、保护层、找坡层、隔离层、防水层、找平层、顶板结构层植被层、防护排水异型片、防水层、找平层、顶板结构层种植土层高最低覆土厚度1200mm因为减少了找坡层、隔离层,可在最低覆土厚度基础上增加约310mm海绵设计雨水回收方式对比表格项目地表雨水收集PDS渗透雨水收海绵设计地表雨水收集系统设备估算(按照170m³回收量计算)雨水预处理主要设备编号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金额/元备注1雨水截污挂篮装置座16500.006500.00

2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座19350.009350.00

3雨水提升泵台22,600.005,200.00一用一备4雨水供水泵台23,600.007,200.00一用一备5蓄水池排污泵台12,600.002,600.00

6可清洗模块蓄水池m³1701500.00255000.00

7侧挡板块45015.006750.00

8HDPE防渗膜㎡37535.0013125.00

9防排板异形片㎡37548.0018000.00

10土工布㎡5008.004000.00

11组合式液位器套1950.00950.00

12雨水检查井座41,200.004,800.00

小计333475.00

二、深度净化系统编号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金额/元备注14雨水地埋一体机台136500.0036,500.00

15玻璃钢清水池座115,000.0015,000.00

16多功能雨水控制柜套119825.0019,825.00

17管材配件及阀门批115,000.0015,000.00具体根据管线距离来定

小计86325.00

三、系统安装人工费编号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金额/元备注18系统安装人工费项175000.0075,000.00

19设备基础设施项1120000.00120000.00

小计195,000.00

合计(一+二+三)614800.00说明:此设备需在地下室顶板覆土回填后,与景观施工同期进行,全套设备为一个排水分区所用。如需增加汇水面积,可根据不同的排水分区面积,另增设全套设备。总结,若采用地表雨水收集与回用设备,一个排水分区设备收集总量为170m³估算总价约为:61.48万元若采用PDS系统,知悉增设模块水池即可,且可领会分区设置;海绵设计地表雨水收集系统设备估算(按照170m³回收量计算)第四部分验收管理办法第四部分验收管理办法海绵城市设计专项方案龙湖杨泗港项目海绵专项设计方案解析中国武汉2018-07龙湖杨泗港项目海绵专项设计方案解析中国武汉2018-07第一部分海绵城市及三图两表第二部分海绵设施相关技术第三部分海绵技术性能特点对比目录第四部分验收管理办法第第第目第第一部分海绵城市及三图两表第一部分海绵城市及三图两表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下垫面能有效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又可适当的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海绵城市spongecity低影响开发(LID)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对不同设施及其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平面与竖向设计,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统筹协调规划、排水、风景园林、道路、建筑、水文等专业,建设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公园绿地以及排水和调蓄等相关基础设施,统筹实施水系保护与生态修复,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图1下垫面分类布局图图2

海绵设施分布总图图3

场地竖向及径流路径设计图表1建设项目海绵城市目标取值计算表表2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方案自评表三图两表图1图2图3表1表2三图两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captureratioofannualrainfall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雨水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内水量占全年总降内量的比例。设计降雨量designrainfalldepth

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日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于确定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一般通过当地多年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通常用日降雨量(mm)表示。一般术语与定义雨水调蓄stormwaterdetention,retentionandstorage雨水存储和调节的统称。2.1.9雨水储存stormwaterstorage在降雨期间储存未经处理的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captureratio下垫面

underlyingsurface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路面、地面、水面等。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通过降雨或融雪的径流冲刷作用,将大气和地表中的污染物带入江河、湖泊、水库、港渠等受纳水体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形式污染。面源污染non-pointsaurccspollution流量径流系数dischargerunoffcoefficient

形成高峰流量的历时内产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下垫面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路面、地面、水面等。溶解和固体的透水铺装率proportionofpermcablepawing透水地面铺装占硬化地而的比例。低于周边地而标高,可积蓄、下渗自身和周边雨水径流的绿地。下沉式绿地分为狭义下沉式绿地和广义下沉式绿地,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而或道路在200mm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其有一定的调蓄容积(在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进行目标分解或设计计算时,不包括调节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下沉绿地depressedgreen雨径流系数volumtricrunoffcocfticicnt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透水铺装率透水地面铺装占硬化地而的比例。低于周边地而标高,可海绵设施术语与定义海绵设施术语与定义海绵设施布置图海绵设施布置图下垫面分类布局图下垫面分类布局图场地竖向及径流路径设计图场地竖向及径流路径设计图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方案自评表指标下垫面解析

项目用地总面积(m2)41201.69屋顶总面积(m2)9587.5

屋面绿化面积(m2)872.76

其他软化屋面面积(m2)0路面总面积(m2)7387.67

可渗透道路面积(m2)5750.33铺装总面积(m2)7948.49

植草砖铺装面积(m2)341.88

其他渗透铺装面积(m2)7606.61绿化总面积(m2)15737.07

水体面积(m2)540.23

生物滞留设施面积(m2)

雨水花园面积(m2)

其他下沉绿化面积(m2)4377.53专门设施核算

蓄水设施总容积(m3)1126.54

地下蓄水设施蓄水容积(m3)170

雨水桶蓄水容积(m3)

下沉绿化可蓄水容积(m3)956.54排水设施雨水管网设计重现期(年)3

污水管网收集率(%)100用地竖向控制

地下建筑户外出入口挡水设施高度(m)0.05~0.2内部场平高于相临城市道路的高度(m)0.8~1.0地面建筑室内外正负零高差(m)0.15~0.3综合评价评价指标目标值完成值

控制性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85

峰值径流系数0.50.5

硬化地面中可透水地面面积占比(%)4077.8

污染物削减率(以TSS计,%)5080

雨水管网设计暴雨重现期(年)33

引导性下沉式绿地率(%)2527.8

雨水资源化利用率(%)4040

绿色屋顶率(%)

9.1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方案自评表指标项目用地总面积(m2)建设项目海绵城市目标取值计算表

指标类型序号指标名称影响因素目标值强制性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地性质排水分区内涝风险等级70%居住用地街区高0中-5%低-10%2雨水管网设计暴雨重现期(年)------33峰值径流系数区位0.65二环内0.75二环外0.654透水铺装率------405面源污染削减率所在汇水区50Ⅱ类、Ⅲ类湖泊汇水区70%Ⅳ类湖泊汇水区60%其他汇水区50%6下沉式绿地率新建建设项目为强制性指标改造建设项目为引导性指标25%引导性7雨水资源化利用量占其绿化浇洒、道路冲洗和其他生态用水总量比项目类别:公共绿化□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40%8绿色屋顶率(仅建筑与小区项目需要)

建设项目海绵城市目标取值计算表指标类型序号第二部分海绵设施相关技术第二部分海绵设施相关技术海面设施相关技术海面设施相关技术海绵设计路面两侧可位置设置雨水口,对地表径流进行收集。道路下方设置盲管,透水铺装底层为雨水收集层,通过底层的盲管连接园区雨水管,对渗透雨水进行收集。雨水通过雨水管汇入调蓄模块,蓄满后才会将多余的雨水排入市政管网。渗透技术--透水铺装盲管雨水管雨水口海绵设计路面两侧可位置设置雨水口,对地表径流进行海绵设计施工详图-透水铺装盲管透水园路做法海绵设计施工详图-透水铺装盲管透水园路做法透水沥青路面透水沥青路面透水砖透水砖

过滤井

不锈钢提篮海绵设计在屋面设置雨水沟,通过雨水斗对屋面雨水进行汇集,流入雨水管;通过雨水管进入埋地式雨水罐,在雨水罐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和过滤,过滤后通过溢流口,经雨水管进入调蓄模块,蓄满后才会将多余的雨水排入市政管网。渗透后再收集技术--绿色屋顶及屋面雨水收集

埋地式雨水罐过滤井不锈钢提篮海绵设计在屋面设置雨水沟,海绵设计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和回用。雨水通过植物和沙土的进化,经过溢流口进入盲管,盲管与园区雨水管相连接,通过雨水管,进入调蓄模块,蓄满后才会将多余的雨水排入市政管网。储存及调节技术-雨水花园、雨水湿地、下沉绿地海绵设计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海绵设计施工详图-雨水花园海绵设计施工详图-雨水花园传输技术--生态植被草沟,生态停车场植草格生态植被草沟(又名:排水草沟、植草沟),指的是种植植被的景观性地表沟渠排水系统。植被草沟除了具有传统硬直排水沟的排水功能,还可以利用草沟中植物的滞留、过滤和渗透作用,降低雨水径流中的多数悬浮颗粒物污染物和部分溶解态污染物含量,同时具有增加绿地面积、提升景观质量的作用。传输技术--生态植被草沟,生态停车场植草格生态植被草沟(又名海绵设计雨水收集技术-地表及屋面雨水回用设施图海绵设计雨水收集技术-地表及屋面雨水回用设施图地表及屋面雨水回用设施示意图地表及屋面雨水回用设施示意图HXK透气观察管溢水口PPL集水笼复合防渗膜HCC观察井虹吸排水槽土工布防护排蓄水异形片HXK透气观察管HTF透气防尘盖排水原理:

土壤渗入水不断通过高分子防护排(蓄)水异型片流至虹吸排水槽。在虹吸排水槽上安装透气管,虹吸排水槽内的水在空隙、重力和气压作用下很快汇集到出水口,出水口通过管道变径的方式使虹吸直管形成满流从而形成虹吸,虹吸排水槽内的水不断被吸入观察井。经观察井排入雨水收集系统内,待晴天需要对绿化植物进行浇灌时再对雨水进行循环利用。这样就从以往的被动排水转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式排水,从而真正实现了零坡度、有组织排水。渗透传输与收集一体技术-PDS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HXK透气观察管溢水口PPL集水笼复合防渗膜HCC观察井虹吸种植顶板、城市绿地、透水/不透水路面雨水周边建筑雨水种植顶板下凹式绿地、植被草沟植被缓冲带、生态停车位雨水口等pds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包括但不仅限于种植顶板、下凹绿地,植被草沟)等入渗、收集净化、回用城市雨水管网溢流溢流pds渗透雨水收集系统典型流程图种植顶板、城市绿地、透水/不透水路面雨水周边建筑雨水种植顶板杨泗港地块pds系统方案图:面积20000平米,共设置7个虹吸出水口,两处模块收集水池共170m³杨泗港地块pds系统方案图:面积20000平米,共设置7个虹海绵设计施工详图-PDS系统雨水收集设施示图海绵设计施工详图-PDS系统雨水收集设施示图海绵设计施工详图-PDS系统雨水回用设施示系统图海绵设计施工详图-PDS系统雨水回用设施示系统图第三部分pds系统与传统顶板做法性能特点对比第三部分pds系统与传统顶板做法性能特点对比海绵设计PDS系统特点对比图例方案二地下室顶板做法:国标参考图集(15CJ62-1):P8-顶板1做法方案一做法:2-4层之间,构造层厚度为:350mm方案二做法:3-5层之间,构造层厚度为:39.5mm取消了保护层,代替了碎石排水层,过滤层方案一地下室顶板做法:本次设计做法中南标准图集做法海绵设计PDS系统特点对比图例方案二地下室顶板做法:国标参考海绵设计特点对比表格项目原顶板做法PDS系统优化后做法参考依据中南标准图集国标参考图集15cj62-1排水方式地势标高落差形成的坡度→根据坡度走向向四周缓慢散渗零坡度分区设置虹吸点→有组织经出水口排出施工节点土建结构施工同期防水施工后,地下室覆土回填前施工周期按传统施工流程一万㎡约30天施工工序无间隔时间一万㎡约7天施工流程结构自顶板--找平层--防水层(含耐根穿刺)----保护层--碎石排水层--过滤层--种植土结构自顶板--找平层--防水层(含耐根穿刺)--pds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种植土排水性能1,碎石易扎破过滤层,土壤进入排水层堵塞排水通道;2,雨水散渗至地下室周边,周边土壤饱和后水无法排容易形成倒灌,积水滞留在地下室顶板及侧墙四周时,增加结构荷载,导致顶板及侧墙防水层静水压过大,加大地下室渗漏风险;土壤含水量饱和之后,雨水下渗至异型片上,分区有组织进入虹吸排水槽,在观察管的透气作用下快速汇集至虹吸出水口排出,降低静水压的同时先排后防,降低地下室渗漏风险维护方式覆土后排水状况无法观察,出现积水渗漏问题无法排查,只能通过覆土开挖对积水处进行清理通过设置在植被带里的观察管和观察井对进行排查后,用高压对管道冲洗施工注意事项找坡后覆土较薄处设置市政管道开挖时需考虑避开;填土时需考虑排水层和过滤层之间的完整性,避免排水层对过滤层的破坏,及保护层施工时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在原基础上节约了250mm布置管道空间;ped高分子排水异型片自粘土工布一体,在顶板上满铺后形成完整排水面;填土时需注意(覆土深度达到500mm后才可上大挖机,由四周向中间回填)园林植物养护下雨后种植顶板上的积水长时间无法排,植物根系浸泡在水中容易烂根,植物长势不好虹吸排水槽将异型片上多余的渗透水排出,接至集水笼可用作二次回收利用;安装在红吸排水槽上的观察管通向植被带起透气加速空气流通的作用,为植物根系提供氧气海绵设计特点对比表格项目原顶板做法PDS系统优化后做法参考依海绵设计雨水回收方式对比表格项目地表雨水收集PDS渗透雨水收集收集方式地表雨水收集渗透雨水收集系统分类透水铺装收集系统、下沉绿地收集系统、屋面雨水收集系统雨水通过地下室顶板上排蓄水异性片和虹吸系统进行收集收水形式地表径流、组织收水雨水下渗、组织收水施工节点绿化施工同期地下室防水层完工后,覆土回填前施工周期地下室顶板传统做法,每一万平米约30天,完成后安装设备每一万平米约7天,完成后安装设备主要深埋设备(不含给水系统)雨水截污挂篮装置、雨水弃流过滤装置、雨水提升泵、雨水供水泵、蓄水池排污泵、可清洗模块蓄水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