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福建住院医师外科-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精选试题)_第1页
2021福建住院医师外科-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精选试题)_第2页
2021福建住院医师外科-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精选试题)_第3页
2021福建住院医师外科-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精选试题)_第4页
2021福建住院医师外科-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精选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专业试题,强烈推荐专业试题,强烈推荐福建住院医师外科-外科重症监护治疗1、关于微循环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微循环既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部分,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成分B.微循环既具有脉管的共性,又有脏器的特征微循环既是循环的通路,又是物质交换的场所出其所在脏器实质细胞代谢的一些特征微循环既主要受全身性神经、体液的调节,又受局部的调节2、正常微循环的血流调节主要与A.交感神经支配有关BC.局部体液因素有关D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为()A.聚集的大片细胞的死亡B.是不耗能的被动过程C.细胞膜及各细胞器膜不完整D.可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专业试题,强烈推荐专业试题,强烈推荐E.形成凋亡小体4、关于细胞凋亡,描述不正确的是()A.凋亡时溶酶体相对完整B.无基因调控C.与维持内环境稳定相关DE.与肿瘤的发生相关5、每个葡萄糖分子经过三羧酸循环实现有氧氧化,并产生()A.18个ATPB.28个ATPC.38个ATPD.48个ATPE.58个ATP6、应激状态下,葡萄糖直接氧化的最大速率由()A.2~3mg/(kg.min)下降至1~2mg/(kg.min)B.3~4mg/(kg.min)下降至2~3mg/(kg.min)C.4~5mg/(kg·min)下降至3~4mg/(kg·min)D.5~6mg/(kg.min)下降至4~5mg/(kg.min)E.6~7mg/(kg.min)下降至5~6mg/(kg.min)7、在三羧酸循环中,经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的高能化合物是A.ATPB.GTPC.UTPD.CTPE.TTP8、脂肪最大氧化率可达()A.1.2~1.7mg/(kg·min)B.2.2~2.7mg/(kg·min)C.3.2~3.7mg/(kg·min)D.4.2~4.7mg/(kg·min)E.5.2~5.7mg/(kg·min)9、青霉素所致的过敏反应为()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不是10、下列与Ⅰ型超敏反应无关的物质是()A.补体B.组胺C.激肽D.白三烯E.前列腺素11淋巴结肿大等,原因可能是()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ⅠD.Ⅳ型超敏反应E.Ⅲ型超敏反应12来调节()AB.肾脏的调节作用CD.肺的呼出作用E.血液的缓冲系统13、关于发病机制的重要调节激素,描述不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可导致尿钠排泄增多、水潴留和血钠降低等B性腺激素释放C.心房利尿钠肽具有较强的利钠和利尿作用,可降低循环容量D.前列腺素主要参与血管活性调节和凝血机制E.血管活性肠肽可舒张血管、增加心脏和脑血流,提高外周血管阻力14、关于失水,描述不正确的是A.高渗性失水:失水多于失钠C.等渗性失水:消化道丢失、皮肤丢失DE.低渗性失水:失水时补充水不足、肾丢失15、高渗性失水补液首选()A.0.9%氯化钠溶液BC.5%葡萄糖溶液D.5%葡萄糖盐水E.复方氯化钠溶液16、等渗性失水大量输注等渗盐水,会出现A.高钾血症BCDE.低钠血症17、关于输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在围手术期,血小板计数者无需预防性输注血小板,<50×109/L外科急性大量失血,总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全血术中患者出现失血的首要处理不是要立即恢复血红蛋白浓度持、免疫缺陷状态的治疗等血18、下列溶液中不是血浆增量剂的有()A.6%右旋糖酐等渗盐溶液B.中分子右旋糖酐C.羟乙基淀粉D.林格液19、多次输注血小板可出现A.胆固醇增高B.白细胞增高C.清蛋白增高DE.抗血小板抗体增高20、关于输血并发症,描述不正确的是()A243022~12过敏反应很少发生,在IgA输血后紫癜通常在输全血或血小板后发生,绝大多数为男性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主要临床表现是在输血6呼吸困难、双肺水肿、发热、低氧血症和低血压21、一卵巢癌患者,输血20ml后,疑发生输血反应,首要的处理是()A.减慢输血速度BC.终止输血D.肌注异丙嗪E.吸氧2220ml术切口大量渗血,酱油色尿,应考虑()ACD.溶血反应E.血液凝集反应23、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A.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B.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C.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D.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E24、关于宿主的免疫性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不存在屏障结构:包括皮肤和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配合其他杀菌因素而发挥作用细胞免疫的相应细胞为细胞毒性TCD4+Thl免疫,尤其是抗细胞内寄生菌、病毒和真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25、关于医院获得性感染,描述不正确的是()A48B.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C.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全身性感染迁徙灶)DE.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26、细菌内毒素的成分是()A.H抗原B.肽聚糖C.O抗原D.荚膜多糖E.脂多糖27、内毒素的毒性成分主要是()A.特异性多糖B.脂多糖CD.脂质AE.脂蛋白28、关于内毒素的毒性效应,描述不正确的是()A.微循环障碍B.发热C.休克D.DICE.红细胞反应29、关于内毒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毒性较外毒素为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有中和作用性质稳定,耐热不能被甲醛脱毒而成为类毒素30、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B.主要成分为可溶性蛋白质C.耐热,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D.经甲醛处理可制备成类毒素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31、关于外毒素的特点,正确的是()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可制备成类毒素CD.化学组成是脂多糖E.耐热32、关于抗毒素叙述,正确的是()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CD.可中和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E.B+C均正确33、类毒素是()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CD.细菌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E.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34、下述细菌中可引起菌血症的是()A.破伤风梭菌B.伤寒沙门菌CD.肉毒梭菌35、关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B.个体出生时就存在,应答迅速C.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D.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E.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36、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是()A.补体B.溶菌酶C.抗生素DE37、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有()A.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改变BC.肠蠕动减慢使细菌增多DE.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亢进38、关于正常菌群,描述正确的是()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正常菌群对宿主无害C.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为需氧菌,少数为厌氧菌D.正常菌群主要是革兰阴性菌E.正常菌群寄居于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黏膜39、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不包括()A.生物拮抗B.营养作用C.免疫作用DE40、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A.破伤风痉挛毒素B.霍乱肠毒素C.白喉外毒素D.肉毒毒素E.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41、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A.伤寒沙门菌B.霍乱弧菌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E.脑膜炎奈氏菌42、不会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破伤风杆菌C.肉毒梭菌D.产气荚膜杆菌E.肠炎沙门菌43、致病力与凝固酶有关的是()A.肺炎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克雷伯杆菌D.衣原体E.病毒44、内源性医院内肺部感染致病菌的最主要来源是()A.胃肠道和口咽部定植菌B.皮肤定植菌C.胆道定植菌DE.体癣等皮肤真菌45、关于真菌的结构,描述不正确的是()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和细胞核等细胞壁主要由蛋白质与多糖(25%)组成头孢菌素的作用真菌的细胞膜含固醇真菌按形态和结构可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46、关于各种常见致病真菌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丝丝状霉菌型真菌:组织及培养基中均呈菌丝型生长基顶部形成分生孢子念珠菌在直接镜检下可见圆形或卵圆形芽生孢子、菌丝和假菌丝E.隐球菌在墨汁染色下直接镜检示菌体呈球形,直径15~20μm,体周围有宽厚的荚膜47、关于真菌致病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珠菌属和曲菌属ICU患者IFI件致病性真菌占多数性感染、心内膜炎等及脑膜感染,也可侵犯皮肤和骨关节等可引起人类曲菌属感染的主要为烟曲霉、黄曲霉及黑曲霉等48、新生隐球菌的致病物质是()A.内毒素B.外毒素CDE.毒素49、关于真菌机会性感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由致病性强的外源性真菌引起B.主要由存在于自然界的新生隐球菌引起CD.主要由真菌毒素所致50、黄曲霉毒素与哪种肿瘤关系最密切()A.原发性肺癌B.食管癌C.原发性肝癌D.肉瘤E.胶质神经瘤51、关于抗菌药物分类,正确的是()A.大环内酯类:快速杀菌剂B.βC.氟喹诺酮类:快速抑菌剂D.氨基糖苷类:静止期抑菌剂E.磺胺类:快速抑菌剂52、下列有关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描述不正确的是()A.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B.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使药物在作用于菌体前即被破坏或失效C.改变细菌细胞外膜通透性D.影响被动流出系统E.细菌生物被膜耐药屏障53、下列有关细菌耐药的基本机制,描述不正确的是()抗性固有耐药性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的,代代相传,不会改变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菌药物杀灭性机制相似的抗菌药物也产生耐药性54、以下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药物是A.阿奇霉素BCD55、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获得性耐药的主要机制是()A.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B.细菌产生氨基糖苷钝化酶C.主动排外D.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E.DNA螺旋酶的改变56、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是()A.产生氨基糖苷钝化酶B.产生DNA螺旋酶C.孔蛋白缺如D.具有外膜药物泵出蛋白E.产生β-内酰胺酶57、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主要菌株、主要病原菌是()AB.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C.阴沟肠杆菌、黏质沙雷菌DE58、关于药效动力学的参数,描述不正确的是()A.MIC18~24最低抗菌药物浓度B.MBC是指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或使细菌数量减少99.9%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C.AUC可以估计进入体循环的药量D.Cmax是指给药后达到的血浆药物浓度的峰值,表明药物的吸收速度大于消除速度E.PAE到持续抑制的效应59、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A.血浆蛋白结合率B.吸收速度C.消除速度D.作用强弱E.起效快慢60、生物利用度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的百分率D24AUCMICE.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的体液容积61、为了很快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可采取的给药方法是()A.药物恒速静脉滴注B.一个半衰期口服给药一次时,首剂加倍C1.44D.每五个半衰期给药一次E.每五个半衰期增加给药一次62、药物的ED50值越小,则其()A.毒性越大B.作用越强DE.以上均不是63、LD50是指<()A.能使群体中有半数个体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B50C.能使群体中有一半个体死亡的剂量DE.以上说法均不对64抑制的效应称()时间依赖性C.停药反应DE.副作用65、有首关消除作用的给药途径是A.舌下给药BCD66、药物的何种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的大小无关()A.副作用B.毒性反应C.继发反应D.变态反应E67A.易通过血脑屏障C.青霉素属于水溶性药物D.青霉素是大分子E.青霉素属于解离性药物68药的原因是()BCD.药物的副作用E.药物的不良反应69A.低血容量性B.心源性C.过敏性D.分布性E.梗阻性70、关于心脏收缩功能的决定因素,描述不正确的是()A.心肌收缩力B.心率C.回心血量D.后负荷E.心房心室腔大小71、以下不属于反映心肌收缩力的指标是()A.EF%B.dV/dtC.dP/dtD.dD/dtE.△P/Rvr72、下列哪项不是体循环淤血的症状或体征()A.双下肢水肿BC.肝大DE.无尿73、关于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描述不正确的是()A.吸入氧浓度降低B.肺泡通气量下降C.弥散功能障碍D.通气/血流比例失调E.左向右分流74、造成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原因是()A.呼吸肌活动障碍BC.肺顺应性降低D.气道阻力增加E.弥散障碍75、每分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等于A.肺活量×呼吸频率BD.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E.功能残气量×呼吸频率76、关于Ⅱ型呼吸衰竭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55mmHgB.动脉血氧分压<50mmHgC.主要是通气不足D.有效肺泡通气量增加E.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7、造影剂造成急性肾功能障碍,主要病变部位在A.肾小球BCD78、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以下哪种实验室检查最常用()A.菊粉清除率B.肌酐清除率C.尿比重D.尿浓缩稀释试验E.尿渗透压79、引起肾性贫血主要原因是()A.肾素分泌增多B.1,25-(OH)2-D3C.甲状旁腺激素排出障碍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E.前列腺素合成不足80、对CPRA.GCS244812血清NSES10024~727281、脑损伤几天内是进行各项脑功能评估的最佳时机()天内B.3C.5D.7E.14天内82、下列不属于脑保护策略的措施是()A.降低细胞缺氧的兴奋毒性B.抑制炎症反应C.建立侧支循环D.抑制细胞凋亡E.避免过度通气,需允许性高碳酸血症83、基础能量消耗是指()晨起后未进食安静状态下的能量消耗的能量消耗D.晨起进食后安静状态下的能量消耗E.以上均不对84、有关代谢支持的原则,描述不正确的是()AB.应激早期应以适应性低热卡为原则,并提高热氮比C.肠内营养是首先考虑选择的营养支持途径D.可考虑应用特殊的药理营养素和代谢、免疫调理剂调控炎症反应E的安全时机85、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的血清酶学检查最敏感的指标是()A.丙氨酸转氨酶(ALT)B.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C.乳酸脱氢酶(LDH)D.腺苷脱氨酶(ADE.胆碱酯酶(Ch86、凝血酶原时间较敏感的常用指标,在重度肝损伤时PT()A.<50%B.<40%C.<30%D.<20%E.<10%87、以下是较PT能更精确反映肝脏功能的储备能力的指标,但除外()A.抗凝血酶Ⅲ(AT-Ⅲ)B.白蛋白(AlC.前白蛋白(PD.转铁蛋白(TE.纤维结合蛋白(FN)88、关于凝血功能的监测指标,以下正确的是()A.ACT缩短可见于纤溶早期B.APTT延长可见于高凝早期C.血小板计数降低少见于消耗性凝血病D.D-二聚体升高可确诊DICE.FDP值增加提示凝血增强和纤维蛋白生成增加89、鉴别继发性与原发性纤溶,以下哪一项指标是重要的()A.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C.D-二聚体(D-Dimer)D.血小板计数E.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9、关于D-二聚体D-Dime,描述不正确的是A.胶乳凝集法阴性,ELISA<400μg/LB.D-二聚体只来自纤维蛋白降解产物C.对诊断血栓性疾病和消耗性凝血病等继发性纤溶疾病有较高的特异性D.原发性纤溶D-=聚体升高E.D-Dimer对急性肺栓塞有较大的排除诊断价值,若其含量低于500μg/L,可基本排除急性肺栓塞91、下列不是凝血功能紊乱病因的是()A.因严重失血但在复苏中没有补充足够的凝血物质B.因严重低体温酸中毒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因血液高凝造成严重的凝血物质消耗,而导致DIC92、血小板计数正常的凝血功能障碍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稀释性凝血病B.DICCD.ITPE.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93、在应激的高分解代谢期,机体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变化是()A.高血糖、高胰岛素B.高血糖、低胰岛素C.低血糖、高胰岛素D.低血糖、低胰岛素E.以上都不是94、急性应激时()A.皮质醇浓度升高、机体呈正氮平衡B.皮质醇浓度升高、机体呈负氮平衡C.皮质醇浓度降低、机体呈正氮平衡D.皮质醇浓度降低、机体呈负氮平衡E.以上都不对95、关于呼吸衰竭的分型,描述不正确的是()A.Ⅰ型为低氧血症型B.Ⅱ型为高碳酸血症型C.换气障碍型较少仅为低氧血症D.通气障碍型可为低氧血症合并C0296、关于CO2潴留对机体的影响,描述不正确的是()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压升高轻度的CO2轻度的CO2D.呼吸性酸中毒97PaO2()A.<40mmHgB.<50mmHgC.<60mmHgD.<70mmHgE.<80mmHg98、弥散障碍常引起单纯缺氧,是因为()A.氧的弥散能力是二氧化碳的1/30BCD20E3099、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最常见的诱因是()A.妊娠、心律失常CD.妊娠、肺栓塞E.感染、心律失常、治疗不当100、患者从事体力活动可出现心悸、气短症状,休息后即缓解。其心功能分级应为()A.心功能Ⅰ级B.心功能Ⅱ级C.心功能Ⅲ级D.心功能Ⅳ级E.心功能Ⅴ级101、下列符合左心衰竭的典型体征是A2B.颈静脉充盈怒张C.听诊双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D.双下肢中重度水肿E.移动性浊音阳性102、各类休克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是()A.有效循环量减少,血压下降B.器官功能障碍C.肾上腺轴兴奋D.低水平的器官灌注E.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组织灌注不足、产生炎症介质103、下列哪种可能是导致低容量性休克的病因()A.胸腔积液B.心肌梗死CD.张力性气胸E.脊椎损伤104、下列哪个器官是休克发生时最早缺血缺氧的()A.肝脏B.肾脏C.脑D.胃肠道E.心脏105、属于非心源性肺水肿的常见病因的是A.重症肺炎BC.妊娠分娩D.过多过快输液E106、急性肺水肿患者在临床上最突出的表现是()A.咳泡沫痰B.反复咯血C.呼吸困难D.肝脾大E.下肢水肿107、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肺水肿导致的病理生理改变()A.动脉血氧分压下降B.通气血流比例失调CD.肺泡萎陷E.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108、低氧血症患者,吸纯氧15者很可能属于下列哪种异常()A.功能性分流B.解剖性分流C.弥散障碍D.肺泡通气/血流<0.8E.肺泡通气/血流>0.8109ARDS下列哪项()A.通气功能减低B.肺内分流弥散功能障碍肺泡上皮通透性增加肺毛细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110A.呼吸困难与体位的关系B.啰音部位C.缺氧程度DE111、引起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是()A.胃食管反流误吸B.大量输血C.溺水D.肺挫伤E112、关于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描述不正确的是()A.黄疸进行加重B.消化道症状CD.肝性脑病E.出血倾向113、不符合晚期肝功能衰竭的是A.难治性肝肾综合征B.Ⅲ度以上肝性脑病C.严重出血倾向D.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E.PTA≤40%114、符合肝性脑病前驱期(Ⅰ度)临床表现的是()A.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CD.扑翼样震颤E.肌张力异常、病理征阳性115、符合应激性溃疡表现的是()A.多为单个病灶B.多伴有高胃酸分泌C.胃窦部好发D.胃体、胃底部好发E.不容易腐蚀血管116、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低血压少尿意识改变E.心率加快117、消化道出血病因最常见的是()A.应激性溃疡B.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C.食管静脉曲张D.胃癌E.血管畸形118、下列哪项不是造成肾前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A.心源性休克B.肺栓塞CD.烧伤E.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119、下列哪项造成肾后性急性肾功能不全()A.IgA肾病B.肾小管结石C.间质性肾炎D.输尿管梗阻E.肾病综合征120、常用血液净化技术中CVVH指的是()A.血液滤过B.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D.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E121、关于引起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常见病因,描述不正确的是()A.腹腔内出血B.肠麻痹C.急性胃扩张D.妊娠E.毛细血管渗漏122、关于腹腔间室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描述不正确的是()肠黏膜血流量减少,肠道通透性显著增加C.颅内压升高,脑灌流压下降D.肝、肾动脉血流下降E.高通气阻力、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1233HBsA+ALAST升高,该患者被诊断为普通型肝炎,作穿刺活检,镜下见细胞核固缩、嗜酸性小体,其属于A.细胞凋亡B.干酪样坏死C.液化性坏死D.坏疽E.以上都不是124530.2mmo/L,尿糖(++++,尿酮(++,pH7.25,此例患者昏迷的原因是()A.酮体生成增多,发生酮症酸中毒B.低血糖昏迷C.感染性中毒性脑病D.肝中脂肪代谢紊乱E.糖的供应不足125、患者女性,34岁,自幼有哮喘病,并有家族史,咽痛、发热2日,去医院就诊,医师给予注射青霉素80万U。由于病情未见好转,第二天再次注射青霉素,注射后3分钟,患者喉痉挛,全身发绀,呼30青霉素的反应不属于()A.速发型超敏反应BC.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D.迟发型超敏反应E.自身免疫病12660岁,昏迷1天入院。实验室检查:尿糖,尿酮+,血钠155mmoL,血钾4.5mmoL,血氯106mmo/,BUN12mmol/L,CR160mmol/L,ALT301U/L34mmol/L,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低血糖昏迷C.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D.肝昏迷E.尿毒症12752心慌、气喘,不能平卧。查体:T39.5℃,HR130次/分,双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不宜用下列哪种药物()A.丙硫氧嘧啶B.碘溶液C.普萘洛尔DE.对氨基水杨酸钠128COPD10pH7.20PaO252mmHPaCO278mmHHCO3-35mmol/L,该患者的酸碱失衡类型是()A.呼吸性酸中毒失代偿B.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C.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2947553mmHg130mmol/L,血钾3mmol/L,CO2CP14mmol/L,其治疗程序首先要()AB.补钾CD.补钠E.纠正酸中毒1305断为急性腹膜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其失水类型为()BCDE1311~2120/90mmHg,应考虑为()A.溶血反应CD.体温中枢受损E.过敏反应132、患者男性,66岁,诊断为肺癌、肺部感染,头孢曲松钠针治疗102白色念珠菌,以下使病情加重的说法错误的是()A.医院获得性感染B.二重感染CD.内毒素致病133现出现张口困难,其病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隐形感染BC.慢性感染DE.全身感染1341X军团菌C.支原体DE.厌氧菌1352天,疑诊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则最可能的致病菌是()葡萄球菌C.肠球菌D.真菌136,8发热,体温38.5℃。化验Hb8.2g/L,尿RBC5~6HP果未回报。治疗应首选哪种药物()A.青霉素B.链霉素CDE.氯霉素13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