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转化》教学课件(第一课时)_第1页
《物质的转化》教学课件(第一课时)_第2页
《物质的转化》教学课件(第一课时)_第3页
《物质的转化》教学课件(第一课时)_第4页
《物质的转化》教学课件(第一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节物质的转化第1课时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5节物质的转化第1课时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1学习目标:1.知道硫、碳等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知道二氧化硫尾气处理方法。2.知道铁等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转化。学习目标:2物质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空气、溶液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FeO2Ne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uOCH4氧化物:酸:H2SO4碱:NaOH盐:KNO3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SO2不同种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是如何相互转化的?复习物质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空气、溶液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3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1.硫和氧气的反应①如图,观察其外观

②空气中点燃硫黄,观察现象③氧气中点燃硫黄,观察现象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1.硫和氧气的反应①如图,观4注意:SO2的处理方法:SO2+2NaOH=Na2SO3+H2O观看视频注意:SO2的处理方法:观看视频5C+O2CO2点燃S+O2SO2点燃P+O2P2O5点燃542总结以上3个化学反应,你有什么结论得出?C+O2CO2点燃S+O2SO2点燃P+O2P2O5点燃546结论:1.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C+CO2CO高温2C+SCS22补充:结论:1.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C+C72.二氧化碳和碳酸的相互转化①

向1杯蒸馏水中吹气或通入CO2,另一只不作处理向2只烧杯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并说明原因2.二氧化碳和碳酸的相互转化①向1杯蒸馏水中吹气或通入C8②从2只烧杯中分别取少量液体放入试管中,加热。有什么现象发生呢?②从2只烧杯中分别取少量液体放入试管中,加热。有什么现象发生9CO2

+H2OH2CO3(碳酸)SO2

+H2OH2SO3(亚硫酸)SO3

+H2OH2SO4(硫酸)通过上面的方程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CO2+H2OH2CO3(碳酸)SO2+H2OH2SO310结论:2.非金属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生成酸H2CO3CO2

H2O+结论:3.不稳定的酸受热分解后又重新生成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水酸结论:2.非金属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生成酸H2CO311二、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是否也和非金属相似?请举例说明?Mg+O2点燃MgO22Fe+O2点燃Fe3O432Al+O2Al2O3432通过上面的方程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二、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是否也和12金属单质+氧气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结论:4.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金属单质+氧气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结论:4.金13在蒸发皿中放1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搅拌化学方程式怎么写呢?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又有什么现象呢?在蒸发皿中放1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搅拌化学方程式怎么写14还有哪些金属氧化物与水发生反应?Na2O+H2O=2NaOHK2O+H2O=2KOHBaO+H2O=Ba(OH)2(少数)金属氧化物+水(可溶性)碱还有哪些金属氧化物与水发生反应?Na2O+H2O=215铁和硫的反应1.取少量硫黄与铁粉混合,用磁铁接近混合物三、金属和非金属反应你看到了什么现象?铁和硫的反应1.取少量硫黄与铁粉混合,三、金属和非金属反应你162.将混合物放进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请描述出你所观察到的现象2.将混合物放进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请描述出你所观察到的现象173.将生成物倒在白纸上

观察生成物的外观用磁铁靠近生成物磁铁能否吸引生成物?

为什么?Fe+SFeS(硫化亚铁)3.将生成物倒在白纸上Fe+SFeS(硫化亚铁)18Na+Cl2NaCl22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结论:5.有的金属与非金属可以发生反应,转化成化合物。(金属钠与氯气反应)补充:Na+Cl2NaCl22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结论:5.有的金19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酸氧气水盐碱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小结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氧气水盐酸二、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酸氧气水盐碱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201.区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气体,可靠的方法是根据它们的----------------------()A.燃烧现象不同B.燃烧产物不同C.颜色和气味不同D.溶解性不同B2.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B.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该反应中Co3O4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1.区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气体,可靠的B2.汽车尾气中213.归纳与反思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如图所示是教科书的一幅插图,是某同学做的听课笔记。下列几位同学复习时对图中蕴含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A.此反应为H2+Cl2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1∶1∶2C.生成物易溶于水,所得溶液pH<7D.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但必须有助燃物质,如Cl2B3.归纳与反思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B224.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将无色气体充分燃烧;②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7.2g;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8.8g。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H4和H2B.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H4C.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O和H2D.原无色气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A4.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231.针锋相对,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势不两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语境是“学好汉语就得弱化英语”,这不是敌对的双方,也不是“不能同时存在”,而是人们对这两者的学习方面存在严重分歧,故选“针锋相对”较好。2.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语段中所举的钱钟书、林语堂和胡适的事例都是说明“他们的国学功底异常深厚,他们的英语水准堪称世界一流”,而非单纯指他们的学问大,故选“学贯中西”更合适。3.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指自身的行动与自己的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标完全相反,是指某人的做法和应遵循的大众化的目标相反。语境是“与时代的发展”相反,据此应该选“背道而驰”。4、合作学习的培养。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能力,未来社会的人没有合作的态度是不行的。这节课我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5.分小组讨论是合作,表演课本剧更是合作的高级形式,在短短的时间内,同学们要把课文内容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没有合作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演课本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里有导演、演员的分工,道具的使用,等等。6.因为文中说,白兔原本是快乐的,自从拥有了月亮以后,她便产生了无穷的得失之患,所以她放弃了,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7.文章的结尾还说,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言外之意是肯定白兔的做法,希望人类也像白兔一样要学会放弃。

8.这是这堂课最精彩的部分,不论学生的质疑,还是探究,都热情高涨,高潮迭起。由于课堂气氛宽松、和谐,教学双方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所以能全身心地投入。9.特别是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常常迸射智慧的火花,出现精彩的对答。在这一环节中,教者的点拨、引导,学生的质疑与解疑,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语言的交流,课文内容与表达形式的交融无不令人赏心悦目。10教者在其中并没有越俎代庖,而是让学生当主角,根据课文脉络层层推进,剥茧式的教学提升了学生要洞悉底细的情绪。在不断探究研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11.课文小结所以说我们认识和评价一个人应该一分为二,华歆不专心读书,追求富贵,但也有可取之处,就像我们今天所学文中他救人救到底的态度十分令人敬佩。12.而我们的同学们在学校的学习也应该是一分为二的,纪要学习文化知识,也要学习做人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做到重诺守信,言行必果!1.针锋相对,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24第5节物质的转化第1课时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5节物质的转化第1课时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25学习目标:1.知道硫、碳等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知道二氧化硫尾气处理方法。2.知道铁等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转化。学习目标:26物质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空气、溶液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FeO2Ne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uOCH4氧化物:酸:H2SO4碱:NaOH盐:KNO3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SO2不同种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是如何相互转化的?复习物质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空气、溶液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27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1.硫和氧气的反应①如图,观察其外观

②空气中点燃硫黄,观察现象③氧气中点燃硫黄,观察现象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1.硫和氧气的反应①如图,观28注意:SO2的处理方法:SO2+2NaOH=Na2SO3+H2O观看视频注意:SO2的处理方法:观看视频29C+O2CO2点燃S+O2SO2点燃P+O2P2O5点燃542总结以上3个化学反应,你有什么结论得出?C+O2CO2点燃S+O2SO2点燃P+O2P2O5点燃5430结论:1.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C+CO2CO高温2C+SCS22补充:结论:1.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C+C312.二氧化碳和碳酸的相互转化①

向1杯蒸馏水中吹气或通入CO2,另一只不作处理向2只烧杯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并说明原因2.二氧化碳和碳酸的相互转化①向1杯蒸馏水中吹气或通入C32②从2只烧杯中分别取少量液体放入试管中,加热。有什么现象发生呢?②从2只烧杯中分别取少量液体放入试管中,加热。有什么现象发生33CO2

+H2OH2CO3(碳酸)SO2

+H2OH2SO3(亚硫酸)SO3

+H2OH2SO4(硫酸)通过上面的方程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CO2+H2OH2CO3(碳酸)SO2+H2OH2SO334结论:2.非金属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生成酸H2CO3CO2

H2O+结论:3.不稳定的酸受热分解后又重新生成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水酸结论:2.非金属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生成酸H2CO335二、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是否也和非金属相似?请举例说明?Mg+O2点燃MgO22Fe+O2点燃Fe3O432Al+O2Al2O3432通过上面的方程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二、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是否也和36金属单质+氧气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结论:4.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金属单质+氧气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结论:4.金37在蒸发皿中放1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搅拌化学方程式怎么写呢?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又有什么现象呢?在蒸发皿中放1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搅拌化学方程式怎么写38还有哪些金属氧化物与水发生反应?Na2O+H2O=2NaOHK2O+H2O=2KOHBaO+H2O=Ba(OH)2(少数)金属氧化物+水(可溶性)碱还有哪些金属氧化物与水发生反应?Na2O+H2O=239铁和硫的反应1.取少量硫黄与铁粉混合,用磁铁接近混合物三、金属和非金属反应你看到了什么现象?铁和硫的反应1.取少量硫黄与铁粉混合,三、金属和非金属反应你402.将混合物放进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请描述出你所观察到的现象2.将混合物放进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请描述出你所观察到的现象413.将生成物倒在白纸上

观察生成物的外观用磁铁靠近生成物磁铁能否吸引生成物?

为什么?Fe+SFeS(硫化亚铁)3.将生成物倒在白纸上Fe+SFeS(硫化亚铁)42Na+Cl2NaCl22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结论:5.有的金属与非金属可以发生反应,转化成化合物。(金属钠与氯气反应)补充:Na+Cl2NaCl22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结论:5.有的金43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酸氧气水盐碱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小结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氧气水盐酸二、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酸氧气水盐碱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441.区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气体,可靠的方法是根据它们的----------------------()A.燃烧现象不同B.燃烧产物不同C.颜色和气味不同D.溶解性不同B2.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B.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该反应中Co3O4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1.区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气体,可靠的B2.汽车尾气中453.归纳与反思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如图所示是教科书的一幅插图,是某同学做的听课笔记。下列几位同学复习时对图中蕴含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A.此反应为H2+Cl2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1∶1∶2C.生成物易溶于水,所得溶液pH<7D.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但必须有助燃物质,如Cl2B3.归纳与反思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B464.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将无色气体充分燃烧;②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7.2g;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8.8g。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H4和H2B.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H4C.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O和H2D.原无色气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A4.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471.针锋相对,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势不两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语境是“学好汉语就得弱化英语”,这不是敌对的双方,也不是“不能同时存在”,而是人们对这两者的学习方面存在严重分歧,故选“针锋相对”较好。2.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语段中所举的钱钟书、林语堂和胡适的事例都是说明“他们的国学功底异常深厚,他们的英语水准堪称世界一流”,而非单纯指他们的学问大,故选“学贯中西”更合适。3.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指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