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庸俗经济学产生萨伊和马尔萨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始课件_第1页
第7章庸俗经济学产生萨伊和马尔萨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始课件_第2页
第7章庸俗经济学产生萨伊和马尔萨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始课件_第3页
第7章庸俗经济学产生萨伊和马尔萨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始课件_第4页
第7章庸俗经济学产生萨伊和马尔萨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萨伊和马尔萨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始作俑者

导论庸俗经济学概论第一节萨伊的经济学说第二节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第三节李嘉图学派的解体第七章萨伊和马尔萨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始作俑者1导论庸俗经济学概论

(产生及演变过程)一、庸俗经济学的含义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矛盾的增长,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庸俗成分就被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加以利用和发展,逐渐形成以辩护性为特征的西方庸俗经济学。导论庸俗经济学概论

(产生及演变过程)一、庸俗经济学2二、形成和发展阶段:

(1)

产生时期、早期庸俗经济学时间:19世纪30年代以前表现:对古典经济学的反对,特点:以“注释”、和“通俗化”的形式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修正二、形成和发展阶段:

(1)

产生时期、早期庸俗经济学319世纪20年代之前——将斯密理论庸俗化时期:自称斯密信徒的萨伊(1767—1832)和马尔萨斯(1766—1834)19世纪30年代——将李嘉图理论庸俗化时期:自称李嘉图忠实门徒的詹姆斯•穆勒(1773--1836)和麦克库洛赫(1789-1864)19世纪20年代之前4

(2)进一步庸俗化时期(占统治地位时期)时间:19世纪30年代——70年代表现:对古典经济学的反对特点:寻找新的辩护术公开修正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理论派别英国西尼尔——为利润辩解的“节欲论”,反对缩短工作日的“最后一小时论”

法国巴师夏——“经济和谐论”美国凯里——“阶级调和论”德国李斯特——国民经济学罗雪尔——旧历史学派英国约翰·穆勒——混合主义和改良主义的理论体系(2)进一步庸俗化时期(占统治地位时期)5(3)更加庸俗化时期(边际革命时期)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表现:直接反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所引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特点:对古典经济学不在进行‘注释’或修补,而是杜撰一些理论来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以反抗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3)更加庸俗化时期(边际革命时期)6代表人物、理论派别第一类非主流学派德国斯·穆勒——新历史学派美国凡勃仑——制度学派(新历史学派的特殊变种)代表人物、理论派别7第二类主流学派:边际效用学派英国杰文斯——英国学派数理学派法国瓦尔拉斯——洛桑学派奥地利门格尔、庞巴维克——奥地利学派美国克拉克——美国学派(边际生产力论)英国马歇尔——剑桥学派(新古典经济学)第二类主流学派:边际效用学派8三、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主要在于:首先,从代表的阶级利益来看,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其次,从理论的形成来看,庸俗政治经济学最初是靠吸取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庸俗成分产生的,庸俗政治经济学家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庸俗成分分离出来加以发挥,形成了系统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因而可以说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这个母体自身的“异化”。三、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1、92、区别是主要的。第一,从两者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作用来看。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尚未发展(或尚未公开化)时期的产物,作为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武器。与此不同,庸俗政治学则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已经尖锐化时期的产物,作为代表已经取得完全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它是资产阶级用来欺骗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反对无产阶级社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的理论工具。2、区别是主要的。10第二,从研究方法看。古典政治经济学是从资本主义经济的现实出发,力图探讨资本主义经济的“内部联系”和“自然规律”,其代表人物在不同程度上都运用了科学的抽象分析方法。与此相反,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限于描述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表面联系,或者曲解科学的抽象方法,种种所谓“新”方法取代科学的抽象方法,因而不能揭示甚至掩盖和抹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第二,从研究方法看。11第三,从理论内容的科学价值看。古典政治经济学固然存在着许多缺陷和庸俗成分,但毕竟在科学上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因而是资产阶级的科学的经济学。庸俗政治经济则从根本上丧失了科学性质。它虽然在某些实际材料的专门研究上和个别经济现象的分析上并非无可取之处,甚至提出了某些合理的、科学的有价值的观点,然而就其理论体系而言,则是一种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反科学的经济理论。第三,从理论内容的科学价值看。12四、对待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态度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的命运,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不同而变化。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阶段,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对付来自阶级斗争和经济矛盾两方面的威胁而存在和发展的。前者使它必然以反对无阶级革命,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使命,后者使它又必须以解决或缓合资本主义经济矛盾为使命。四、对待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态度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在我13这种双重使命决定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具有辩护性和实用性两大特征,即在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同时,也对资本主义的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因而这种经济理论中就不能不包含着一些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及其要求的科学的成分。这种双重使命决定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具有辩护性和实用性两大特14这就要我们以科学态度对待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是就是,非就是非。要防止两个“倒”,

这就要我们以科学态度对待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原15第一节、萨伊的经济学说一、生平和著作让·巴蒂斯特·萨伊(1766——1832),是法国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也是西欧各国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奠基者。生于法国里昂大商人家庭。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第一节、萨伊的经济学说一、生平和著作161803年,他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概论》,这本书使他成为斯密经济学在欧洲和北美的最主要的传道者。1817年,萨伊把他的经济理论凝缩成一本《政治经济学精义》,1828—1830年间,他又写了一部六卷本的《政治经济学教程》。萨伊所具有的连贯有序的表述天赋,使得《政治经济学概论》成为19世纪早期宣传斯密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美国总统杰弗逊高度评价萨伊,认为他的书比《国富论》更加“简洁和合理”。1803年,他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概论》,这本书使他成为斯密经17二、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1)对象内容:①首先提出确立研究对象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确定了研究对象,科学才能沿着正确道路进展。②又为政治经济学规定了新的定义,认为政治经济学就是阐明财富是怎样生产、分配与消费的科学。二、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18③为了正确确定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必须把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和统计学等部门经济学区别开来。评价:在政治经济学史上,萨伊第一次从理论上明确提出确定研究对象的意义以及区分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科学的主张,并依此为依据,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第一本通俗而系统的教科书,这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普及和发展是有一定贡献的。③为了正确确定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必须把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和统19(2)方法——“三分法”把政治经济学分为三个部分:生产、分配和消费(把交换包括在生产中),这就是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所接受的“三分法”。庸俗经济学的体系就是从这里建立起来的。(2)方法——“三分法”20三、生产的三要素内容、(1)生产的定义: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2)劳动、资本和土地是生产的三要素。(3)把劳动过程是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叫作服务,认为效用就是由生产三要素提供的服务共同创造的。(4)三要素的所有者都提供服务,都能生产效用,因而都是劳动者。三、生产的三要素21评价、错误之处:(1)它歪曲了生产的实质。(2)否认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割裂了效用与一定物质形态间的联系。(3)不仅把人类劳动与资本、土地等物的作用等量齐观,而且抺杀了剥削者与劳动者的界限。合理之处:把生产劳动划分为理论、应用和执行三种是科学的。

评价、错误之处:22四、价值理论内容及评价:1、效用论:(1)价值的基础是效用;(2)效用是由“三要素”在生产中共同创造的,因而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和土地共同决定的;(3)把“三要素”创造价值的观点同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相对立,责怪斯密把劳动作为价值的唯一尺度。评:以上,萨伊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不同的概念,把创造剩余价值的因素和创造价值的因素混为一谈,从而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四、价值理论232、供求论:他认为“价格是测量物品的价值的尺度,而物品的价值又是测量物品的效用的尺度”;这样,把效用的决定偷换成价格的决定,又用价格取代了价值。而价格又是有供求决定的。效用=价值——价格——供求-------?2、供求论:他认为“价格是测量物品的价值的尺度,而物品的价24评:供求只能影响价格背离价值的方向和程度,不能说明价格波动的基础。用供求论来说明价值,是把问题从生产引向流通,完全背离了劳动价值论。评:供求只能影响价格背离价值的方向和程度,不能说明价格波动的253、生产费用论:价格决定于生产费用。生产费用是购买或租用生产三要素必须给它们的所有者支付的代价,价值由生产费用决定,也就是由工资、利息和地租三种收入决定。评:生产费用论不过是斯密的三种收入决定价值论的进一步庸俗化。

效用=价值——价格——供求-------|——生产费用——三种收入——?产品价值——产品的效用3、生产费用论:价格决定于生产费用。生产费用是购买或租用生26五、分配理论

内容:劳动、资本和土地在自己职能范围内协同进行生产,它们都提供了服务,协同创造了产品的价值,因此,每一要素都应从生产的总价值中得到相应的合理收入,即劳动得工资,资本得利息,土地得地租。这样,劳动、资本和土地就分别成了工资、利息和地租的独立源泉。这就是萨伊在分配上的基本公式,马克思成之为“三位一体”公式。评:五、分配理论内容:劳动、资本和土地在自己职能范围内27六、销售理论——萨伊定律1、内容:首先、他把销售作为分析的出发点,提出“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产品只能用产品来支付”――忽略货币作用,仅为媒介(流通)。其次、他提出了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的基本命题。(生产)最后、某些产品的暂时过剩是可能的,但整个生产的全面过剩是不可能的。六、销售理论——萨伊定律1、内容:282、演绎结论:(1)

在一切社会,生产者越众多,产品越多样化,产品便销得越快、多、广泛(2)

每一个人和全体的共同繁荣有利害关系,一个企业办得成功就可帮助别的企业也达到成功2、演绎结论:29(3)

购买或输入外国货物,绝不损害国内产业和本国生产。(4)仅仅鼓励消费无利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供给消费的手段,激励生产是贤明的政策,鼓励消费是拙劣的政策。(3)

购买或输入外国货物,绝不损害国内产业和本国生产303、评价:总体来说,萨伊的销售理论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其理论的前提是错误的。(把销售等同于简单的物物交换)。其次,萨伊用以解释某些产品之所以过剩的观点,只不过是一种用想象中种的生产不足来否认事实上的生产过剩的诡辩论。3、评价:31第二节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一、生平、著作马尔萨斯(1766---1834),英国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也是资产阶级化的地主贵族思想家。

第二节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一、生平、著作32他出生于英国萨里州的一个乡村绅士家庭,1785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神学和哲学。1789年(23岁)加入僧籍,并当上牧师,同年匿名发表《论影响于社会将来进步的人口原理,反对葛德文、康多塞和其他作家思想的评论》的小册子(简称《人口原理》)。1799—1802年往瑞典、挪威、芬兰和俄国旅行。1803年用真名再版《人口原理》,并改名为《论人口原理,或人口对人类将来和现在幸福影响的观点》。1805---1834年,受东印度公司的聘请,在海累伯利学院任近代史和政治经济学教授。他出生于英国萨里州的一个乡村绅士家庭,1785年进入剑桥大学33他在教书期间,英国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之间发生了有关谷物法废存和货币制度改革的争论,马尔萨斯站在土地贵族一边,先后发表了一系列著作,直接攻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李嘉图的经济学说,系统地提出了维护土地贵族利益的庸俗经济理论。他在教书期间,英国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之间发生了有关谷物法废存34理论背景:英国出现大量的失业和贫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英国的革命热情、私有制被认为失业贫困的根源。英国产业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阶级的斗争更趋尖锐。土地贵族是当时英国国内的焦点,马尔萨斯作为统治阶级中最保守的哪个阶级的思想代表,一方面为整个剥削阶级进行辩护,反对工人阶级,另一方面在剥削阶级的内部斗争中,又战在土地贵族的立场上,反对代表新兴的产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李嘉图的经济理论。理论背景:35二、人口理论1、内容:⑴两个基本前提(公理):“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⑵两个比率:人口将按1、2、4、8、16‥‥‥这样的几何级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却将以1、2、3、4、5‥‥‥这样的算术基数增加。二、人口理论1、内容:⑴两个基本前提(公理):36⑶一个结论:人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增长是受自然规律限制的,自然规律要求两个增长必须保持平衡,必须抑制人口增长。否则就会发生贫困和罪恶。⑷两种措施:一是积极的抑制,如饥饿、战争、疾病、贫困等。贫困是贫困的真正原因。(参考《名著导读》88页)二是预防的抑制,又分两种,道德的和不道德的。道德的是指不结婚,严守性道德的节制;即禁欲主义。不道德的是指不正当节育,即人为的避孕措施。⑶一个结论:人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增长是受自然规律限制的,自37⑸一个规律:人口的增加必然要受到生活质量的限制,生活质量增加,人口也常随之增加,占优劣的人口繁殖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因而使现实的人口得以生活质量保持均衡。⑸一个规律:人口的增加必然要受到生活质量的限制,生活质量增加382、评论包含的科学成分:

①他把人口问题作为政经学的一个理论问题提出来,认为实现人口与生活质量相平衡是受自然规律决定的。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②他还确定了生活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长有一定关系,并指出过剩人口的形成是对就业手段的一种压力。2、评论包含的科学成分:39③他主张从道德上限制人类生殖的本能,节制人口的增长,也被实践证明是一项必要的、可行的措施。④他的人口论的提出及其发展,为社会科学中人口理论的建立奠基,开拓了人口理论研究的新领域。③他主张从道德上限制人类生殖的本能,节制人口的增长,也被实40错误的一面:

①抹杀了社会生产方式对人口规律所起的决定作用(生产力关系)。②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对过剩人口歪曲为绝对过剩人口,把造成人口过剩的社会原因说成是自然原因,归罪于工人本身人口繁殖过快,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失业和贫困的真正原因。(制度、分配)错误的一面:41③提出的两个比率作为论据出现也是不能成立的。④马尔萨斯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是以土地肥力递减规律为基础的。错误根源在于他的辩护性。③提出的两个比率作为论据出现也是不能成立的。42三、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1、马尔萨斯在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贡献是他和西斯蒙第几乎同时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危机论。这一理论是以他的购买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和让渡利润论为基础的。三、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1、马尔萨斯在经济思想史上的432、在价值论上,马尔萨斯否定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发展了斯密的价值是由商品所能支配的劳动量决定的观点。他认为,商品价值不仅包含了投下的劳动所形成的价值(它等于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工资),而且还包括另一个价值额——利润。2、在价值论上,马尔萨斯否定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发展了斯密443、而利润是由一批只购买不生产的非生产者来支付和实现。非生产者包括贵族地主、官吏、司法、卫生、牧师、军队、年金领取这及教育人员,这些靠地租和赋税维持的人给社会提供了巨大的有效需求和有效消费。资本家的利润就是从这个阶级产生的。3、而利润是由一批只购买不生产的非生产者来支付和实现。非生产454、马尔萨斯认为,为了促进财富的增长,必须保持足够的有效需求,没有需求的相应增长,只有资本积累等因素,也不能保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如果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有利于生产的因素会因缺乏刺激而得不到发挥,市场上的商品会因缺乏需求而出现生产过剩,财富的生产就会停止甚至倒退。要保持足够的有效需求,就必须维持一个非生产的消费者阶级,而不能只靠资本家和工人两个阶级。因为非生产阶级只买不卖,或者说只求不供,因而能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4、马尔萨斯认为,为了促进财富的增长,必须保持足够的有效需求465、评:马尔萨斯对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增长的研究,重点放在需求方面,突出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看到了有效需求是保持一国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就涉及到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他的这一思想,对后来凯恩斯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凯恩斯理论的重要来源。5、评:47第三节李嘉图学派的解体李嘉图1772————1823詹姆斯·穆勒1773————1836麦克库洛赫1789——————1864马尔萨斯1766——————1834西斯蒙第1773——————1842萨伊1766——————1832第三节李嘉图学派的解体李嘉图1772———48习题1、名词简释:政治经济学的“三分法”;三位一体公式;萨伊定律。2、萨伊反政府干预的理论。3、萨伊论经济自由主义所要求的政府及其作用。4、马尔萨斯人口理论述评。5、马尔萨斯经济危机理论述评。习题1、名词简释:政治经济学的“三分法”;三位一体公式;萨伊49讨论题目比较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的经济危机理论,联系现代经济危机现状,谈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没有经济危机?讨论题目比较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的经济危机理论,联系现代经济危50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识。11月-2211月-22Saturday,November5,202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1:22:3401:22:3401:2211/5/20221:22:34AM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全,常把弓弦绷。11月-2201:22:3401:22Nov-2205-Nov-22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01:22:3401:22:3401:22Saturday,November5,2022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11月-2211月-2201:22:3401:22:34November5,2022整顿-提高工作效率。2022年11月5日1:22上午11月-2211月-22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创效益,凭服务树立形象。05十一月20221:22:34上午01:22:3411月-22按章操作莫乱改,合理建议提出来。十一月221:22上午11月-2201:22November5,2022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2/11/51:22:3401:22:3405November2022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1:22:34上午1:22上午01:22:3411月-22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绩保底。11月-2211月-2201:2201:22:3401:22:34Nov-22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安全之实。2022/11/51:22:34Saturday,November5,2022创新突破稳定品质,落实管理提高效率。11月-222022/11/51:22:3411月-22谢谢大家!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识。11月-2211月-2251第七章萨伊和马尔萨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始作俑者

导论庸俗经济学概论第一节萨伊的经济学说第二节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第三节李嘉图学派的解体第七章萨伊和马尔萨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始作俑者52导论庸俗经济学概论

(产生及演变过程)一、庸俗经济学的含义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矛盾的增长,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庸俗成分就被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加以利用和发展,逐渐形成以辩护性为特征的西方庸俗经济学。导论庸俗经济学概论

(产生及演变过程)一、庸俗经济学53二、形成和发展阶段:

(1)

产生时期、早期庸俗经济学时间:19世纪30年代以前表现:对古典经济学的反对,特点:以“注释”、和“通俗化”的形式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修正二、形成和发展阶段:

(1)

产生时期、早期庸俗经济学5419世纪20年代之前——将斯密理论庸俗化时期:自称斯密信徒的萨伊(1767—1832)和马尔萨斯(1766—1834)19世纪30年代——将李嘉图理论庸俗化时期:自称李嘉图忠实门徒的詹姆斯•穆勒(1773--1836)和麦克库洛赫(1789-1864)19世纪20年代之前55

(2)进一步庸俗化时期(占统治地位时期)时间:19世纪30年代——70年代表现:对古典经济学的反对特点:寻找新的辩护术公开修正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理论派别英国西尼尔——为利润辩解的“节欲论”,反对缩短工作日的“最后一小时论”

法国巴师夏——“经济和谐论”美国凯里——“阶级调和论”德国李斯特——国民经济学罗雪尔——旧历史学派英国约翰·穆勒——混合主义和改良主义的理论体系(2)进一步庸俗化时期(占统治地位时期)56(3)更加庸俗化时期(边际革命时期)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表现:直接反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所引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特点:对古典经济学不在进行‘注释’或修补,而是杜撰一些理论来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以反抗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3)更加庸俗化时期(边际革命时期)57代表人物、理论派别第一类非主流学派德国斯·穆勒——新历史学派美国凡勃仑——制度学派(新历史学派的特殊变种)代表人物、理论派别58第二类主流学派:边际效用学派英国杰文斯——英国学派数理学派法国瓦尔拉斯——洛桑学派奥地利门格尔、庞巴维克——奥地利学派美国克拉克——美国学派(边际生产力论)英国马歇尔——剑桥学派(新古典经济学)第二类主流学派:边际效用学派59三、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主要在于:首先,从代表的阶级利益来看,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其次,从理论的形成来看,庸俗政治经济学最初是靠吸取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庸俗成分产生的,庸俗政治经济学家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庸俗成分分离出来加以发挥,形成了系统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因而可以说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这个母体自身的“异化”。三、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1、602、区别是主要的。第一,从两者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作用来看。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尚未发展(或尚未公开化)时期的产物,作为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武器。与此不同,庸俗政治学则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已经尖锐化时期的产物,作为代表已经取得完全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它是资产阶级用来欺骗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反对无产阶级社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的理论工具。2、区别是主要的。61第二,从研究方法看。古典政治经济学是从资本主义经济的现实出发,力图探讨资本主义经济的“内部联系”和“自然规律”,其代表人物在不同程度上都运用了科学的抽象分析方法。与此相反,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限于描述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表面联系,或者曲解科学的抽象方法,种种所谓“新”方法取代科学的抽象方法,因而不能揭示甚至掩盖和抹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第二,从研究方法看。62第三,从理论内容的科学价值看。古典政治经济学固然存在着许多缺陷和庸俗成分,但毕竟在科学上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因而是资产阶级的科学的经济学。庸俗政治经济则从根本上丧失了科学性质。它虽然在某些实际材料的专门研究上和个别经济现象的分析上并非无可取之处,甚至提出了某些合理的、科学的有价值的观点,然而就其理论体系而言,则是一种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反科学的经济理论。第三,从理论内容的科学价值看。63四、对待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态度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的命运,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不同而变化。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阶段,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对付来自阶级斗争和经济矛盾两方面的威胁而存在和发展的。前者使它必然以反对无阶级革命,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使命,后者使它又必须以解决或缓合资本主义经济矛盾为使命。四、对待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态度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在我64这种双重使命决定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具有辩护性和实用性两大特征,即在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同时,也对资本主义的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因而这种经济理论中就不能不包含着一些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及其要求的科学的成分。这种双重使命决定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具有辩护性和实用性两大特65这就要我们以科学态度对待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是就是,非就是非。要防止两个“倒”,

这就要我们以科学态度对待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原66第一节、萨伊的经济学说一、生平和著作让·巴蒂斯特·萨伊(1766——1832),是法国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也是西欧各国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奠基者。生于法国里昂大商人家庭。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第一节、萨伊的经济学说一、生平和著作671803年,他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概论》,这本书使他成为斯密经济学在欧洲和北美的最主要的传道者。1817年,萨伊把他的经济理论凝缩成一本《政治经济学精义》,1828—1830年间,他又写了一部六卷本的《政治经济学教程》。萨伊所具有的连贯有序的表述天赋,使得《政治经济学概论》成为19世纪早期宣传斯密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美国总统杰弗逊高度评价萨伊,认为他的书比《国富论》更加“简洁和合理”。1803年,他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概论》,这本书使他成为斯密经68二、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1)对象内容:①首先提出确立研究对象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确定了研究对象,科学才能沿着正确道路进展。②又为政治经济学规定了新的定义,认为政治经济学就是阐明财富是怎样生产、分配与消费的科学。二、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69③为了正确确定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必须把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和统计学等部门经济学区别开来。评价:在政治经济学史上,萨伊第一次从理论上明确提出确定研究对象的意义以及区分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科学的主张,并依此为依据,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第一本通俗而系统的教科书,这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普及和发展是有一定贡献的。③为了正确确定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必须把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和统70(2)方法——“三分法”把政治经济学分为三个部分:生产、分配和消费(把交换包括在生产中),这就是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所接受的“三分法”。庸俗经济学的体系就是从这里建立起来的。(2)方法——“三分法”71三、生产的三要素内容、(1)生产的定义: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2)劳动、资本和土地是生产的三要素。(3)把劳动过程是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叫作服务,认为效用就是由生产三要素提供的服务共同创造的。(4)三要素的所有者都提供服务,都能生产效用,因而都是劳动者。三、生产的三要素72评价、错误之处:(1)它歪曲了生产的实质。(2)否认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割裂了效用与一定物质形态间的联系。(3)不仅把人类劳动与资本、土地等物的作用等量齐观,而且抺杀了剥削者与劳动者的界限。合理之处:把生产劳动划分为理论、应用和执行三种是科学的。

评价、错误之处:73四、价值理论内容及评价:1、效用论:(1)价值的基础是效用;(2)效用是由“三要素”在生产中共同创造的,因而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和土地共同决定的;(3)把“三要素”创造价值的观点同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相对立,责怪斯密把劳动作为价值的唯一尺度。评:以上,萨伊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不同的概念,把创造剩余价值的因素和创造价值的因素混为一谈,从而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四、价值理论742、供求论:他认为“价格是测量物品的价值的尺度,而物品的价值又是测量物品的效用的尺度”;这样,把效用的决定偷换成价格的决定,又用价格取代了价值。而价格又是有供求决定的。效用=价值——价格——供求-------?2、供求论:他认为“价格是测量物品的价值的尺度,而物品的价75评:供求只能影响价格背离价值的方向和程度,不能说明价格波动的基础。用供求论来说明价值,是把问题从生产引向流通,完全背离了劳动价值论。评:供求只能影响价格背离价值的方向和程度,不能说明价格波动的763、生产费用论:价格决定于生产费用。生产费用是购买或租用生产三要素必须给它们的所有者支付的代价,价值由生产费用决定,也就是由工资、利息和地租三种收入决定。评:生产费用论不过是斯密的三种收入决定价值论的进一步庸俗化。

效用=价值——价格——供求-------|——生产费用——三种收入——?产品价值——产品的效用3、生产费用论:价格决定于生产费用。生产费用是购买或租用生77五、分配理论

内容:劳动、资本和土地在自己职能范围内协同进行生产,它们都提供了服务,协同创造了产品的价值,因此,每一要素都应从生产的总价值中得到相应的合理收入,即劳动得工资,资本得利息,土地得地租。这样,劳动、资本和土地就分别成了工资、利息和地租的独立源泉。这就是萨伊在分配上的基本公式,马克思成之为“三位一体”公式。评:五、分配理论内容:劳动、资本和土地在自己职能范围内78六、销售理论——萨伊定律1、内容:首先、他把销售作为分析的出发点,提出“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产品只能用产品来支付”――忽略货币作用,仅为媒介(流通)。其次、他提出了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的基本命题。(生产)最后、某些产品的暂时过剩是可能的,但整个生产的全面过剩是不可能的。六、销售理论——萨伊定律1、内容:792、演绎结论:(1)

在一切社会,生产者越众多,产品越多样化,产品便销得越快、多、广泛(2)

每一个人和全体的共同繁荣有利害关系,一个企业办得成功就可帮助别的企业也达到成功2、演绎结论:80(3)

购买或输入外国货物,绝不损害国内产业和本国生产。(4)仅仅鼓励消费无利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供给消费的手段,激励生产是贤明的政策,鼓励消费是拙劣的政策。(3)

购买或输入外国货物,绝不损害国内产业和本国生产813、评价:总体来说,萨伊的销售理论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其理论的前提是错误的。(把销售等同于简单的物物交换)。其次,萨伊用以解释某些产品之所以过剩的观点,只不过是一种用想象中种的生产不足来否认事实上的生产过剩的诡辩论。3、评价:82第二节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一、生平、著作马尔萨斯(1766---1834),英国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也是资产阶级化的地主贵族思想家。

第二节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一、生平、著作83他出生于英国萨里州的一个乡村绅士家庭,1785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神学和哲学。1789年(23岁)加入僧籍,并当上牧师,同年匿名发表《论影响于社会将来进步的人口原理,反对葛德文、康多塞和其他作家思想的评论》的小册子(简称《人口原理》)。1799—1802年往瑞典、挪威、芬兰和俄国旅行。1803年用真名再版《人口原理》,并改名为《论人口原理,或人口对人类将来和现在幸福影响的观点》。1805---1834年,受东印度公司的聘请,在海累伯利学院任近代史和政治经济学教授。他出生于英国萨里州的一个乡村绅士家庭,1785年进入剑桥大学84他在教书期间,英国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之间发生了有关谷物法废存和货币制度改革的争论,马尔萨斯站在土地贵族一边,先后发表了一系列著作,直接攻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李嘉图的经济学说,系统地提出了维护土地贵族利益的庸俗经济理论。他在教书期间,英国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之间发生了有关谷物法废存85理论背景:英国出现大量的失业和贫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英国的革命热情、私有制被认为失业贫困的根源。英国产业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阶级的斗争更趋尖锐。土地贵族是当时英国国内的焦点,马尔萨斯作为统治阶级中最保守的哪个阶级的思想代表,一方面为整个剥削阶级进行辩护,反对工人阶级,另一方面在剥削阶级的内部斗争中,又战在土地贵族的立场上,反对代表新兴的产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李嘉图的经济理论。理论背景:86二、人口理论1、内容:⑴两个基本前提(公理):“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⑵两个比率:人口将按1、2、4、8、16‥‥‥这样的几何级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却将以1、2、3、4、5‥‥‥这样的算术基数增加。二、人口理论1、内容:⑴两个基本前提(公理):87⑶一个结论:人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增长是受自然规律限制的,自然规律要求两个增长必须保持平衡,必须抑制人口增长。否则就会发生贫困和罪恶。⑷两种措施:一是积极的抑制,如饥饿、战争、疾病、贫困等。贫困是贫困的真正原因。(参考《名著导读》88页)二是预防的抑制,又分两种,道德的和不道德的。道德的是指不结婚,严守性道德的节制;即禁欲主义。不道德的是指不正当节育,即人为的避孕措施。⑶一个结论:人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增长是受自然规律限制的,自88⑸一个规律:人口的增加必然要受到生活质量的限制,生活质量增加,人口也常随之增加,占优劣的人口繁殖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因而使现实的人口得以生活质量保持均衡。⑸一个规律:人口的增加必然要受到生活质量的限制,生活质量增加892、评论包含的科学成分:

①他把人口问题作为政经学的一个理论问题提出来,认为实现人口与生活质量相平衡是受自然规律决定的。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②他还确定了生活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长有一定关系,并指出过剩人口的形成是对就业手段的一种压力。2、评论包含的科学成分:90③他主张从道德上限制人类生殖的本能,节制人口的增长,也被实践证明是一项必要的、可行的措施。④他的人口论的提出及其发展,为社会科学中人口理论的建立奠基,开拓了人口理论研究的新领域。③他主张从道德上限制人类生殖的本能,节制人口的增长,也被实91错误的一面:

①抹杀了社会生产方式对人口规律所起的决定作用(生产力关系)。②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对过剩人口歪曲为绝对过剩人口,把造成人口过剩的社会原因说成是自然原因,归罪于工人本身人口繁殖过快,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失业和贫困的真正原因。(制度、分配)错误的一面:92③提出的两个比率作为论据出现也是不能成立的。④马尔萨斯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是以土地肥力递减规律为基础的。错误根源在于他的辩护性。③提出的两个比率作为论据出现也是不能成立的。93三、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1、马尔萨斯在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贡献是他和西斯蒙第几乎同时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危机论。这一理论是以他的购买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和让渡利润论为基础的。三、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1、马尔萨斯在经济思想史上的942、在价值论上,马尔萨斯否定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发展了斯密的价值是由商品所能支配的劳动量决定的观点。他认为,商品价值不仅包含了投下的劳动所形成的价值(它等于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工资),而且还包括另一个价值额——利润。2、在价值论上,马尔萨斯否定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发展了斯密953、而利润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