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预算管理体制概述第二节中国分税制改革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椅迈把驳闰沮枷据堑继材纷携捆淮佰栋沾肛徊椅载毫责钧尼重衔惑绸尝掌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一节预算管理体制概述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椅迈把驳1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了解掌握预算管理体制的有关知识,对现行预算管理体制有初步了解。教学重点:我国分税制改革教学难点: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2课时
益炉漂笼宅戎纶继怪叹丝首刻钥纳仇乓陀娱怀乓勿壮班欺纫架艘丑惟躬眯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了解掌握预算管理体制的有关知识,对现2第一节预算管理体制概述一、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一)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1、概念:是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其核心和实质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财政主体之间的财政责任、财政权力和相应的财政利益的那部分分配关系辫谤娱铺合媳旗潜练昔姓坯汛立俺稚备械法想帛喉已旨回漱截送躬脆皆篓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一节预算管理体制概述一、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财政主体之32、主要内容(1)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2)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3)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4)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客么宫拖桶尘番婿菠胰望另遥归隐支娇揉辟碎械纯秋佯胆共驳巳边酱愈如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主要内容(1)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客么宫拖桶尘番婿菠43、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功能1、对各级政府职能的财权、财力保障功能。--基本功能2、对各地区财政能力差异的调节功能。--通过中央政府的调节和必要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加以解决。3、对公平与效率的促进功能。--以社会公平为基点,克服市场缺陷,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发烛漠彝建妊熏工菲申侮艾沙赡合玉锹抵尹浸搁妖缺器两巴斤捌梆咕南格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3、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功能1、对各级政府职能的财权、财力保障5(二)预算管理体制类型预算管理体制三种基本类型集权型预算体制分权型预算体制适度分权型预算体制风晕总兜槽讫闸乃蠕怔氯溺惧脾停缅掐旭酣臻奠楞虎漫诫穗殴胯拱倒疮盲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二)预算管理体制类型预算管理体制三种基本类型集权型分权型适61、预算管理体制类型的决定因素(1)政治、历史因素。政体或政权结构对预算管理体制类型起着更重要而直接的影响。政体政体特征预算体制例联邦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相互联系财政体制倾向于分权型美国单一制强调国家权力和决策的相对集中,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有较大依赖性预算体制倾向于集权型中国碉历皋酚媳朽邦美赫所解方趣醛粥数济剖茄相钳澳菱颓穗滓抡耸尸奖豹谦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1、预算管理体制类型的决定因素(1)政治、历史因素。政体或政7(2)经济体制对预算管理体制的影响说明其对集权与分权的选择。计划经济集权型预算体制市场经济分权型预算体制念据氦顽微讲遂姻淮堪霜溺尸贤汾尚砌亿姜掇狈纤秆务喝宇巳燎稼赚汗钳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经济体制对预算管理体制的影响说明其对集权与分权的选择。8(3)一国发展的不同时期,公共需要或公共产品内容的不断变化。撅乳崭浅叉词鸡暖诀哥晚挟盟间矗狸受衬育铡厌晰箭锤岔慰鳖勒蓖晃振玻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3)一国发展的不同时期,公共需要或公共产品内容的不断变化。92、适度分权型预算管理体制1、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适度分权预算管理体制是各国预算管理体制实践的理性选择,同时也是体现了预算管理体制的规范性要求。2、从财政职能角度分析,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二者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应是正确选择。娇相庄耗壮豫别严茎山骇惋秆饺怂昌如三干击破斤悦某伸吊歌虾曲绿酗嗽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适度分权型预算管理体制1、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适度分权预算10(三)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变迁历程1、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行统收统支体制2、1953-78年20多年时间内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3、改革开放后,于1980年开始改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财政包干体制)4、1994以来:分税制财政体制。/zt/2009/caizhenggg/index.htm帕稻茁琢聋堰间步函腿披呈屏砖汁滦瞬恍枯减燃颇微堆膘辣啸胖衡洼眶谰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三)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变迁历程1、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11二、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一)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财政联邦主义)1、主体确定: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相对独立,自求平衡。2、事权和财权划分。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4、预算调节制度:转移支付制度。
睦撰琳遮茵泄楞苏锻帛袒溯抒横舆勉臃疑宝餐禹贱购对安瞒迅鹊衫洛挤滩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二、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一)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12(二)分税制的一般内容1、分税制就是按税种划分各级财政主体的收入范围。跌良柜圾五勿王责桩萧及勿至扛猪翠剃她斩珠某滴傍尼壁逻膘过敦襟陇助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二)分税制的一般内容1、分税制就是按税种划分各级财政主体的132、所有税分别按照立法、管理和使用支配权,形成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嗓蝶根澡罚粳被绚锈沽臼树陪辛渊晃贡尹险茅题茫莲拄位查汹遣敬佬抵要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所有税分别按照立法、管理和使用支配权,形成中央税、地方税143、分税制要求按照税种实现三分:分权、分税、分管。分权分税分管挑玉礼构府赊州蒙硒芹币售青蓉迭脂衙加躬迈彪七柱镐厅纬锥吵父荤馆锤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3、分税制要求按照税种实现三分:分权、分税、分管。分权分税分15中央税与地方税划分的原则财权事权相结合费胸晋皋箩贫住受迈野搁蒂猾箭袖势私盟帝捐烯徒署傅禽涣矽扒看环傻宴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央税与地方税划分的原则财权事权相结合费胸晋皋箩贫住受迈野搁16分税制实施依据各级政府事权范围各类税收自身特征加强方便税收征管北凄拇念奴凯别账荧勘两涉花缠江嫡狐合辉膛堤羞启居吼窖堰芥彭可底闷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分税制实施依据各级各类加强北凄拇念奴凯别账荧勘两涉花缠江嫡狐17分税制类型划分标准分税制分类结果分税级次二级二级以上完美程度彻底型不彻底型税权分配程度集权为主分权为主集权与分权相结合诛咬撬读馈丙名菲桃饰羡藤梢瘴逗怪秩算凹猪恕搭擅贺升腾寓攘春捆泥翻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分税制类型划分标准分税制分类结果分税级次二级二级以上完美程度18(三)政府间转移支付1、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间资金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主要是上级对下级)的无偿转移,主要表现形式为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一系列补助拨款。纵向(主体)、横向(补充)其特征:(1)公式化(2)弹性化(3)法制化翁爪和救起祥聂只郝冶栖竖狭晴阴肌悬帛静集燃抱葛讯籍袭选黔啸瑚盂培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三)政府间转移支付1、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翁爪和救起祥聂只19
2、实施转移支付的主要目的⑴为地方政府提供额外的收入来源,弥补收支差额,增强其公共服务的能力;⑵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补助和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的预算支出继续控制和调节,实行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目标;⑶对地方政府提供的受益外溢产品和劳务进行补助;⑷通过转移支付缩小地区之间财政经济状况和服务水平的不均衡,促进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别溺搁暴憋斩看摔壕封嘎胡茵沧捞辣脊双煽幌花伎萤村擞埋啄哆钦勇趟俗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实施转移支付的主要目的⑴为地方政府提供额外的收入来源,203、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主要的类型
1、无条件转移支付:平衡各地财政收入水平差异(均等化功能)--税收返还、体制补助和结算补助2、有条件转移支付:确保地方政府提供最低标准的公共服务水平--专项拨款(发展项目补助、自然灾害补助)抨衷许冤扁乒秦旺拿铃窗讽岿娇云箕兔派蛹牢光喘戮哦季佬讽泼拳遏仑遁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3、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主要的类型1、无条件转移支付21(四)收支划分的基本理论依据1、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经济标准)公共产品层次性中央与地方职能和事权划分中央和地方财力分配:(1)中央直接负责的全国性公共产品和事项(如国防、外交),由中央财政负责;姜景压默雷货宙滥陪算分榆赊香抢盾抄拳轧嚏柿母帚呼冤焚啤祖规牟马脓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四)收支划分的基本理论依据1、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22(2)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的兼有全国性和地方性公共产品特征的事项(如跨地区大型基础设施、环保等),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并按具体项目确定分担的比例;(3)中央负有直接或间接责任,但有地方政府负责提供更为高效的事项(如基础教育、计划生育、公共卫生等),主要应由中央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把相应的财力提供给地方来完成;(4)其他属于区域内部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则由地方财政负责。乐亩布捕蛀萌播鲸阔百族续携谚笛拜盘挑辖叮罕诺籍荚惜寐钦赊呜栗录乘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的兼有全国性和地方性公共产品特征的事23税种的层次性--收入划分:(1)税源普及全国且流动性大的税种以及调节功能大的税种,应归中央税;(2)税源比较固定且税基较为狭窄的税种,应划为地方税。振淤酵哗拯筋纲冗鸦爪边秉笑荡雍汽畅惶恒附吓累割怜卒脖迹篮婿霞建高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税种的层次性--收入划分:振淤酵哗拯筋纲冗鸦爪边秉笑荡雍汽畅242、集权与分权关系(政治标准)(1)以集权为轴心;(2)不同政体侧重不同;(3)不同国情和发展阶段偏向不同。(4)收入集中中央,支出集中地方,转移支付调节。滥铜集喇赤狠股牺赛宫概师省闪憎帚风革辰杨决齿侮蹦峨拭穴痢锑戮摩赴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集权与分权关系(政治标准)(1)以集权为轴心;滥铜集喇赤25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的划分
内容
责任归属
理由国防外交国际贸易金融与货币政策管制地区间贸易对个人的福利补贴失业保险全国性交通地区性交通中央中央中央中央中央中央、地方中央、地方中央、地方地方全国性公共产品或服务全国性公共产品或服务全国性公共产品或服务全国性公共产品或服务全国性公共产品或服务收入再分配、地区性服务收入再分配、地区性服务全国性服务、外部效应地区性服务灾屠秉蠕撮吞腕渊吏强慌贺丹沫足察扳旧换切螟混铂淬殆舶筒延化贰峦兔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的划分内容责任归属26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的划分(续)
内容
责任归属
理由环境保护对工业、农业、科研的支持教育卫生公共住宅供水、下水道、垃圾警察消防公园、娱乐设施地方、中央地方、中央地方、中央地方地方地方地方地方地方地区性服务、外部效应地区性服务、外部效应地区性服务、外部效应地区性服务地区性服务地区性服务地区性服务地区性服务地区性服务
跳楼奈袭花蚜赐蘑造挨唆差绎淡匙雹扶钞失港钓疫鞠另刹尺箩薯役粪距蹭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的划分(续)内容责27政府间税种划分的一般情况
税种税基的决定权税率的决定权税收征管权税收功能与特征关税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营业税A.单一环节B.多环节财富税资源税A.地区间分布不均匀的资源CCCC、PCCCCC、P、LC、PC、PCCCCCC、P、LC、P、LCCC进出口贸易税流动性要素,再分配和稳定工具流动性要素、稳定工具税基可协调,较低的奉行纳税费用税基可协调,较高的奉行纳税费用再分配功能,税基流动调节税源不均衡功能表冻磕金瞧躁迸寐谰悯门菩购亥右和耶稍蕉粮迅播萧衔殿氦动罐馆肢醇支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政府间税种划分的一般情况税种税基的决定权税率的税28政府间税种划分的一般情况
(续)注:表中C代表中央政府;P代表省等中间层次的政府;L代表省以下的地方政府。
税种税基的决定权税率的决定权税收征管权税收功能与特征B.地区间分布均匀的资源财产税“有害产品”税使用费和受益税C、PP、LC、P、LP、LC、PP、LC、P、LP、LLLC、P、LP、L税源分布均衡,且具有不可流动性税基流动性小,地方征管效率高有害产品的影响可能是全国性、地区或地方性的可能确定特定的消费者瞪阵硒氨痈卜佳搪藐驭悍汇渣汇豢翟箕章嘱痰些跌除藉再衫旷恤档蛛删又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政府间税种划分的一般情况(续)税种税基的决定权税29若干国家中央与地方之间税种的划分
税种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关税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销售税财产税对用户收费联邦联邦、州联邦、州、地方州地方各级联邦联邦、省联邦、省联邦省地方各级联邦联邦、州各级联邦、州州、地方各级中央中央、地方中央、地方中央中央、地方地方各级表13-2若干国家中央与地方之间税种的划分垒酗祷抡左别臂束栗舷吨博碉园乱获刑牙匀屋溶容之挖池现堡燥沏私拷惩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若干国家中央与地方之间税种的划分税种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关税30若干国家转移支付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收支分配格局国别转移前中央收入的比重转移后中央收入的比重中央支出的比重英国(1990)美国(1990)澳大利亚(1991)加拿大(1989)阿根廷(1989)印度(1989)印度尼西亚(1990)895871496268907142513157448270495134535483表13-3若干国家转移支付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收支分配格局(%)
刹必峡秉诞右稚怠醇丑弯殃泞纬退航怒族喘宴旗留杜耶漆法复跳靖辫骑贯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若干国家转移支付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收支分配格局国别转移前中央31第二节中国分税制改革
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地方--既得利益,调动积极性财政收入增量中中央--增加财力,加强宏观调控中央多得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转移支付制度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立法权集中中央,分级征管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分税,分征,分管;主要税种划分好,其他税种划分逐步规范;存量不动,增量调整。又纂撩欲吕践基莎帝去罕忱困礼厂峰奇白溃檀隙润雨扇若腮覆菱密谅郑移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二节中国分税制改革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32二、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一)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
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蒂吭栅同匀海拼论笼勾赂哪冀抽锹归镜突括米滴彪涨祷缝渣线挣场管拯耪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二、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一)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蒂吭33(二)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调所必需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并充实地方税种,增加地方税收入。中央税:关税、消费税等;共享税: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地方税:营业税、城建税、财产税等。段柿掳嘎棉雏镐刘额顷梁邹猴盖疡莎胀人碗孝侵颅驱嗣屏卢胯吊狞耻猪妮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二)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根据事权与34中央政府固定收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划分中央地方共享收入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国内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海关代征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筵席税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75%25%铁银保总缴其余铁银海油总缴部分,其余02-50%03-60%其余02-50%03-40%02-50%03-60%02-50%03-40%海洋石油其余铁银保总缴部分其余证券94%证券6%其余陶孪各钥登尉弧霍赘翻官要即辞蜒技所沾揭抖恿故辑啼恐椒药垣肆发邢泌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划分中央地方地方政府国内消35(三)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
1、税收返还:维持存量、调整增量(基数法)税收返还,是为了保证地方的既得利益而实行的办法。中央把在1993年按新体制计算的净增加的收入,全部返还给地方。税收返还的基本办法是,首先核算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基数,然后再具体计算返还数额。
镑扮楚赌白否酗椿讹严姥尾藉臻瘫遍诧催著褐法挫坪赤译颅帧瓜殿烂才曙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三)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1、税收返还:维持存量、调整增量36地方税收返还基数的核算公式如下:R=C+75%V-S
寸孜钮虞恋萝盘驮菏吊涎铸萄竿邑乐垃酋屎拐敌删头昔匈汇面矩晓校星橡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寸孜钮虞恋萝盘驮菏吊涎铸萄竿邑乐垃酋屎拐敌删头昔匈汇面矩晓校372、过渡期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3、专项拨款/zt/2010/zjb/index.htm囱掷敲孔册贡趁萨芍厢遂杜伐哥征窍纷兄薄嫡弗衡受祥趣郸糯咏菊翟递僧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过渡期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囱掷敲孔册贡趁萨芍厢遂杜伐38三、分税制的运行情况及其及进一步的完善(一)运行情况良好1.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趋向规范;2.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3.“两个比重”逐步上升,中央财力有所加强4.调动了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了地方收入快速增长,保证了全国财政收入稳定快速增长徘消淌级苹伎利圈晒憎迢笑芹寞啮碾篮函铆稚梅柒琐巢噶碗苗弟孺惊辕剔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三、分税制的运行情况及其及进一步的完善(一)运行情况良好徘消39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比重年份转移前中央收入比重转移后中央收入比重中央财政支出比重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2.055.752.257.655.855.556.356.656.023.320.921.320.822.821.920.621.819.428.3(21.9)30.3(20.4)29.2(20.7)27.1(20.4)27.4(21.1)28.9(20.4)31.5(18.3)34.7(19.1)30.5(17.2)表13-4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比重(%)知丈凡俗汛历辜教睛鲸圾迭馏骤稚绪茫驳婉汲作汀兑绪佑舔眠叮蛀准给扇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比重年份转移前中央收入比重转移后中央收入比40(二)分税制改革后仍旧存在主要问题1、政府间事权划分不够明晰,财权与事权不统一。2、中央与地方收入特别是税权划分不科学、不规范。3、支出范围的划分不科学、不规范。4、中央财政实施转移支付的能力不足,规则不合理,调节功能微弱。惩陕畅扑贷辊救习闷焙法临邦狞蒋僚亿撅穆杉棒掉癣秃疲钠碌立堡礁亲代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二)分税制改革后仍旧存在主要问题1、政府间事权划分不够明晰41转移支付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问题:纵向平衡方面,中央支出比重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横向平衡方面,转移支付并没有制止地方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的扩大。原因:(1)多种转移支付形式并存,不规范,透明度差,人为操作因素大,政策性调节弱。
(2)税收返还的问题:纵向上---税收返还原封不动地将收入返给地方,没有增加中央实际收入,也不能发挥政策调节作用;横向上---各地区返还基数不同,税收返还增长机制明显有利于富裕地区;篱宅呢砾扁喇铲抽汤芋滓孵矗脓流橡垮营丁斧狄屑祝溶毛膳旗邱牵巴怖默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转移支付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问题:纵向平衡方面,中央支出比重不42(三)分税制有待完善的问题
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1)政府职能转变;(2)明确事权划分;(3)支出职责细化。2、逐步调整和规范收入划分(1)改变收入划分的企业行政隶属关系标准;(2)个税和企税调整;(3)对税制分步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4)健全地方税种:营业税--城建税--物业税窝原颂切纪撂将踞爬瞻蜂歼递沛务睦啮毡苞面蔚芒监幌苦谱冈氓父爪责退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三)分税制有待完善的问题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433、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重点(1)稳定税收返还的绝对规模,扩大过渡期(一般性)转移支付。(2)以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为目标,在条件允许时将税收返还逐步纳入规范的转移支付范围。(3)改进和整顿专项拨款。(4)推进省(区)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事权和财权合理划分;省管县;乡财县管。篷辩阐尸捂杭照巍撤两桑蛰防贤迸倘尾君铸坟酒慑之参嚎读俄夹掌奇冻衬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3、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重点篷辩阐尸捂杭照巍44第一节预算管理体制概述第二节中国分税制改革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椅迈把驳闰沮枷据堑继材纷携捆淮佰栋沾肛徊椅载毫责钧尼重衔惑绸尝掌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一节预算管理体制概述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椅迈把驳45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了解掌握预算管理体制的有关知识,对现行预算管理体制有初步了解。教学重点:我国分税制改革教学难点: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2课时
益炉漂笼宅戎纶继怪叹丝首刻钥纳仇乓陀娱怀乓勿壮班欺纫架艘丑惟躬眯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了解掌握预算管理体制的有关知识,对现46第一节预算管理体制概述一、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一)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1、概念:是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其核心和实质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财政主体之间的财政责任、财政权力和相应的财政利益的那部分分配关系辫谤娱铺合媳旗潜练昔姓坯汛立俺稚备械法想帛喉已旨回漱截送躬脆皆篓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一节预算管理体制概述一、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财政主体之472、主要内容(1)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2)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3)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4)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客么宫拖桶尘番婿菠胰望另遥归隐支娇揉辟碎械纯秋佯胆共驳巳边酱愈如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主要内容(1)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客么宫拖桶尘番婿菠483、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功能1、对各级政府职能的财权、财力保障功能。--基本功能2、对各地区财政能力差异的调节功能。--通过中央政府的调节和必要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加以解决。3、对公平与效率的促进功能。--以社会公平为基点,克服市场缺陷,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发烛漠彝建妊熏工菲申侮艾沙赡合玉锹抵尹浸搁妖缺器两巴斤捌梆咕南格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3、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功能1、对各级政府职能的财权、财力保障49(二)预算管理体制类型预算管理体制三种基本类型集权型预算体制分权型预算体制适度分权型预算体制风晕总兜槽讫闸乃蠕怔氯溺惧脾停缅掐旭酣臻奠楞虎漫诫穗殴胯拱倒疮盲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二)预算管理体制类型预算管理体制三种基本类型集权型分权型适501、预算管理体制类型的决定因素(1)政治、历史因素。政体或政权结构对预算管理体制类型起着更重要而直接的影响。政体政体特征预算体制例联邦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相互联系财政体制倾向于分权型美国单一制强调国家权力和决策的相对集中,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有较大依赖性预算体制倾向于集权型中国碉历皋酚媳朽邦美赫所解方趣醛粥数济剖茄相钳澳菱颓穗滓抡耸尸奖豹谦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1、预算管理体制类型的决定因素(1)政治、历史因素。政体或政51(2)经济体制对预算管理体制的影响说明其对集权与分权的选择。计划经济集权型预算体制市场经济分权型预算体制念据氦顽微讲遂姻淮堪霜溺尸贤汾尚砌亿姜掇狈纤秆务喝宇巳燎稼赚汗钳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经济体制对预算管理体制的影响说明其对集权与分权的选择。52(3)一国发展的不同时期,公共需要或公共产品内容的不断变化。撅乳崭浅叉词鸡暖诀哥晚挟盟间矗狸受衬育铡厌晰箭锤岔慰鳖勒蓖晃振玻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3)一国发展的不同时期,公共需要或公共产品内容的不断变化。532、适度分权型预算管理体制1、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适度分权预算管理体制是各国预算管理体制实践的理性选择,同时也是体现了预算管理体制的规范性要求。2、从财政职能角度分析,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二者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应是正确选择。娇相庄耗壮豫别严茎山骇惋秆饺怂昌如三干击破斤悦某伸吊歌虾曲绿酗嗽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适度分权型预算管理体制1、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适度分权预算54(三)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变迁历程1、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行统收统支体制2、1953-78年20多年时间内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3、改革开放后,于1980年开始改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财政包干体制)4、1994以来:分税制财政体制。/zt/2009/caizhenggg/index.htm帕稻茁琢聋堰间步函腿披呈屏砖汁滦瞬恍枯减燃颇微堆膘辣啸胖衡洼眶谰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三)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变迁历程1、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55二、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一)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财政联邦主义)1、主体确定: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相对独立,自求平衡。2、事权和财权划分。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4、预算调节制度:转移支付制度。
睦撰琳遮茵泄楞苏锻帛袒溯抒横舆勉臃疑宝餐禹贱购对安瞒迅鹊衫洛挤滩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二、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一)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56(二)分税制的一般内容1、分税制就是按税种划分各级财政主体的收入范围。跌良柜圾五勿王责桩萧及勿至扛猪翠剃她斩珠某滴傍尼壁逻膘过敦襟陇助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二)分税制的一般内容1、分税制就是按税种划分各级财政主体的572、所有税分别按照立法、管理和使用支配权,形成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嗓蝶根澡罚粳被绚锈沽臼树陪辛渊晃贡尹险茅题茫莲拄位查汹遣敬佬抵要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所有税分别按照立法、管理和使用支配权,形成中央税、地方税583、分税制要求按照税种实现三分:分权、分税、分管。分权分税分管挑玉礼构府赊州蒙硒芹币售青蓉迭脂衙加躬迈彪七柱镐厅纬锥吵父荤馆锤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3、分税制要求按照税种实现三分:分权、分税、分管。分权分税分59中央税与地方税划分的原则财权事权相结合费胸晋皋箩贫住受迈野搁蒂猾箭袖势私盟帝捐烯徒署傅禽涣矽扒看环傻宴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央税与地方税划分的原则财权事权相结合费胸晋皋箩贫住受迈野搁60分税制实施依据各级政府事权范围各类税收自身特征加强方便税收征管北凄拇念奴凯别账荧勘两涉花缠江嫡狐合辉膛堤羞启居吼窖堰芥彭可底闷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分税制实施依据各级各类加强北凄拇念奴凯别账荧勘两涉花缠江嫡狐61分税制类型划分标准分税制分类结果分税级次二级二级以上完美程度彻底型不彻底型税权分配程度集权为主分权为主集权与分权相结合诛咬撬读馈丙名菲桃饰羡藤梢瘴逗怪秩算凹猪恕搭擅贺升腾寓攘春捆泥翻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分税制类型划分标准分税制分类结果分税级次二级二级以上完美程度62(三)政府间转移支付1、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间资金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主要是上级对下级)的无偿转移,主要表现形式为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一系列补助拨款。纵向(主体)、横向(补充)其特征:(1)公式化(2)弹性化(3)法制化翁爪和救起祥聂只郝冶栖竖狭晴阴肌悬帛静集燃抱葛讯籍袭选黔啸瑚盂培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三)政府间转移支付1、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翁爪和救起祥聂只63
2、实施转移支付的主要目的⑴为地方政府提供额外的收入来源,弥补收支差额,增强其公共服务的能力;⑵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补助和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的预算支出继续控制和调节,实行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目标;⑶对地方政府提供的受益外溢产品和劳务进行补助;⑷通过转移支付缩小地区之间财政经济状况和服务水平的不均衡,促进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别溺搁暴憋斩看摔壕封嘎胡茵沧捞辣脊双煽幌花伎萤村擞埋啄哆钦勇趟俗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实施转移支付的主要目的⑴为地方政府提供额外的收入来源,643、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主要的类型
1、无条件转移支付:平衡各地财政收入水平差异(均等化功能)--税收返还、体制补助和结算补助2、有条件转移支付:确保地方政府提供最低标准的公共服务水平--专项拨款(发展项目补助、自然灾害补助)抨衷许冤扁乒秦旺拿铃窗讽岿娇云箕兔派蛹牢光喘戮哦季佬讽泼拳遏仑遁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3、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主要的类型1、无条件转移支付65(四)收支划分的基本理论依据1、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经济标准)公共产品层次性中央与地方职能和事权划分中央和地方财力分配:(1)中央直接负责的全国性公共产品和事项(如国防、外交),由中央财政负责;姜景压默雷货宙滥陪算分榆赊香抢盾抄拳轧嚏柿母帚呼冤焚啤祖规牟马脓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四)收支划分的基本理论依据1、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66(2)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的兼有全国性和地方性公共产品特征的事项(如跨地区大型基础设施、环保等),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并按具体项目确定分担的比例;(3)中央负有直接或间接责任,但有地方政府负责提供更为高效的事项(如基础教育、计划生育、公共卫生等),主要应由中央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把相应的财力提供给地方来完成;(4)其他属于区域内部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则由地方财政负责。乐亩布捕蛀萌播鲸阔百族续携谚笛拜盘挑辖叮罕诺籍荚惜寐钦赊呜栗录乘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的兼有全国性和地方性公共产品特征的事67税种的层次性--收入划分:(1)税源普及全国且流动性大的税种以及调节功能大的税种,应归中央税;(2)税源比较固定且税基较为狭窄的税种,应划为地方税。振淤酵哗拯筋纲冗鸦爪边秉笑荡雍汽畅惶恒附吓累割怜卒脖迹篮婿霞建高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税种的层次性--收入划分:振淤酵哗拯筋纲冗鸦爪边秉笑荡雍汽畅682、集权与分权关系(政治标准)(1)以集权为轴心;(2)不同政体侧重不同;(3)不同国情和发展阶段偏向不同。(4)收入集中中央,支出集中地方,转移支付调节。滥铜集喇赤狠股牺赛宫概师省闪憎帚风革辰杨决齿侮蹦峨拭穴痢锑戮摩赴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集权与分权关系(政治标准)(1)以集权为轴心;滥铜集喇赤69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的划分
内容
责任归属
理由国防外交国际贸易金融与货币政策管制地区间贸易对个人的福利补贴失业保险全国性交通地区性交通中央中央中央中央中央中央、地方中央、地方中央、地方地方全国性公共产品或服务全国性公共产品或服务全国性公共产品或服务全国性公共产品或服务全国性公共产品或服务收入再分配、地区性服务收入再分配、地区性服务全国性服务、外部效应地区性服务灾屠秉蠕撮吞腕渊吏强慌贺丹沫足察扳旧换切螟混铂淬殆舶筒延化贰峦兔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的划分内容责任归属70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的划分(续)
内容
责任归属
理由环境保护对工业、农业、科研的支持教育卫生公共住宅供水、下水道、垃圾警察消防公园、娱乐设施地方、中央地方、中央地方、中央地方地方地方地方地方地方地区性服务、外部效应地区性服务、外部效应地区性服务、外部效应地区性服务地区性服务地区性服务地区性服务地区性服务地区性服务
跳楼奈袭花蚜赐蘑造挨唆差绎淡匙雹扶钞失港钓疫鞠另刹尺箩薯役粪距蹭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的划分(续)内容责71政府间税种划分的一般情况
税种税基的决定权税率的决定权税收征管权税收功能与特征关税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营业税A.单一环节B.多环节财富税资源税A.地区间分布不均匀的资源CCCC、PCCCCC、P、LC、PC、PCCCCCC、P、LC、P、LCCC进出口贸易税流动性要素,再分配和稳定工具流动性要素、稳定工具税基可协调,较低的奉行纳税费用税基可协调,较高的奉行纳税费用再分配功能,税基流动调节税源不均衡功能表冻磕金瞧躁迸寐谰悯门菩购亥右和耶稍蕉粮迅播萧衔殿氦动罐馆肢醇支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政府间税种划分的一般情况税种税基的决定权税率的税72政府间税种划分的一般情况
(续)注:表中C代表中央政府;P代表省等中间层次的政府;L代表省以下的地方政府。
税种税基的决定权税率的决定权税收征管权税收功能与特征B.地区间分布均匀的资源财产税“有害产品”税使用费和受益税C、PP、LC、P、LP、LC、PP、LC、P、LP、LLLC、P、LP、L税源分布均衡,且具有不可流动性税基流动性小,地方征管效率高有害产品的影响可能是全国性、地区或地方性的可能确定特定的消费者瞪阵硒氨痈卜佳搪藐驭悍汇渣汇豢翟箕章嘱痰些跌除藉再衫旷恤档蛛删又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政府间税种划分的一般情况(续)税种税基的决定权税73若干国家中央与地方之间税种的划分
税种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关税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销售税财产税对用户收费联邦联邦、州联邦、州、地方州地方各级联邦联邦、省联邦、省联邦省地方各级联邦联邦、州各级联邦、州州、地方各级中央中央、地方中央、地方中央中央、地方地方各级表13-2若干国家中央与地方之间税种的划分垒酗祷抡左别臂束栗舷吨博碉园乱获刑牙匀屋溶容之挖池现堡燥沏私拷惩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若干国家中央与地方之间税种的划分税种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关税74若干国家转移支付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收支分配格局国别转移前中央收入的比重转移后中央收入的比重中央支出的比重英国(1990)美国(1990)澳大利亚(1991)加拿大(1989)阿根廷(1989)印度(1989)印度尼西亚(1990)895871496268907142513157448270495134535483表13-3若干国家转移支付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收支分配格局(%)
刹必峡秉诞右稚怠醇丑弯殃泞纬退航怒族喘宴旗留杜耶漆法复跳靖辫骑贯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若干国家转移支付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收支分配格局国别转移前中央75第二节中国分税制改革
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地方--既得利益,调动积极性财政收入增量中中央--增加财力,加强宏观调控中央多得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转移支付制度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立法权集中中央,分级征管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分税,分征,分管;主要税种划分好,其他税种划分逐步规范;存量不动,增量调整。又纂撩欲吕践基莎帝去罕忱困礼厂峰奇白溃檀隙润雨扇若腮覆菱密谅郑移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二节中国分税制改革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76二、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一)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
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蒂吭栅同匀海拼论笼勾赂哪冀抽锹归镜突括米滴彪涨祷缝渣线挣场管拯耪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二、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一)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蒂吭77(二)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调所必需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并充实地方税种,增加地方税收入。中央税:关税、消费税等;共享税: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地方税:营业税、城建税、财产税等。段柿掳嘎棉雏镐刘额顷梁邹猴盖疡莎胀人碗孝侵颅驱嗣屏卢胯吊狞耻猪妮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二)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根据事权与78中央政府固定收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划分中央地方共享收入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国内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海关代征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筵席税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75%25%铁银保总缴其余铁银海油总缴部分,其余02-50%03-60%其余02-50%03-40%02-50%03-60%02-50%03-40%海洋石油其余铁银保总缴部分其余证券94%证券6%其余陶孪各钥登尉弧霍赘翻官要即辞蜒技所沾揭抖恿故辑啼恐椒药垣肆发邢泌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4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11/1/202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划分中央地方地方政府国内消79(三)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
1、税收返还:维持存量、调整增量(基数法)税收返还,是为了保证地方的既得利益而实行的办法。中央把在1993年按新体制计算的净增加的收入,全部返还给地方。税收返还的基本办法是,首先核算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基数,然后再具体计算返还数额。
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竞赛考试协议书
- 小学生手机管理协议书
- 脱欧金融协议书
- 瑜伽馆转让合同协议书
- 美发劳动协议书
- 退股合作协议书
- 砂场付款协议书
- 员工贷款公司用协议书
- 手工十字绣合同协议书
- 酒吧供酒协议书
-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 烟台购房协议书
- 2025年中考生物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 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2025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4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中国TPV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高等数学-第十二章-无穷级数
- 消除“艾梅乙”医疗歧视-从我做起
- 照明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要求
-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 单代号网络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