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1)外国对中国的侵略经历了由蚕食边疆、间接控制到全面侵略的过程。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外国势力开始侵入东南沿海一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遍布东部沿海并开始深入内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外国列强通过清政府间接控制了中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中。(2)中国各阶层则为救亡图存、维护国家主权进行着前赴后继的抗争。中国近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奋力前行、追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过程。为救亡图存,各阶层不断进行探索: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各阶层的救亡图存,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程标准学科素养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和中国,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培育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2.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示意图,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历程,培育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3.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认识林则徐、魏源等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培育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课标导航·明晰目标】【时空坐标·历史脉络】知识归纳|识记理解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______________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_______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各国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英国的崛起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亚洲资本主义英国中国政治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______________统治依旧顽固经济自给自足的______________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科技落后军事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社会状况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君主专制小农经济【思维点拨】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思考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提示]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答案】社会状况: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清军装备陈旧,军纪败坏;综合国力日趋衰落。两次鸦片战争1.第一次鸦片战争。(1)借口:虎门销烟。原因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_______禁烟经过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鸦片烟土两万多箱,在_______海滩公开销毁影响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广州虎门【易错提醒】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不是中国禁烟,而是列强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2)概况。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结果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割让____________、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____________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一批不平等条约: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______________》。1844年,美国、法国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香港岛协定关税虎门

条约

结果通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_________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______________传教权等影响《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概念阐释】

1.领事裁判权:一国通过其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破坏了所在国的司法主权。2.片面最惠国待遇。(1)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不低于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权等待遇,其待遇一般是相互的。(2)片面最惠国待遇,就是外国要求中国给予最惠国待遇,但并不相应地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因此是“片面”的、单方面的。2.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英国等侵略者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英国等侵略者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过程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______________》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____________后,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圆明园鸦片贸易瑷珲

条约

【思维点拨】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思考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提示]半殖民地半封建不是一半殖民地一半封建。半殖民地是相对于中国的主权状况而言的;半封建是相对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而言的。【答案】半殖民地是指在政治上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在经济上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开眼看世界背景《南京条约》签订后,_______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表现林则徐在_______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____________》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道光广州四洲志表现魏源注意收集外国史地知识,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___________》一书。这部书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魏源在书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徐继畬撰成《______________》一书。该书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_______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影响这些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_______的主张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瀛寰志略欧美自强

思考鸦片战争后人们对待西学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鸦片战争前后人们对待西学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排斥到接受的过程。原因要从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的引导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变化:由排斥到接受。原因: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刺激;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西学东渐。重难探究|素养初培探究点一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材料一

(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英]《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问题1]材料一说明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是什么?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答案】借口:林则徐禁烟运动。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材料二史学家黄仁宇说:“在西方与中国针锋相对前夕,清朝未战先衰。”史学家戴逸认为:“中国社会已落后于西方,但历史经常被迷雾笼罩着。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只有岁月推移,迷雾消散,矛盾激化,百孔千疮才逐渐暴露。”[问题2]材料二中黄仁宇和戴逸的观点有何共同点?这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有何关系?(培育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答案】共同点:都指出了鸦片战争前清朝国力衰弱。关系:落后的清王朝成为英国侵略扩张的“理想”对象。【要点总结】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清政府全面落后于急于打开中国市场的英国,这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整体背景。具体表现在:(1)社会形态:中国是封建社会;英国是资本主义社会。(2)经济基础: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3)军事力量:中国装备陈旧,军纪败坏;英国船坚炮利,战斗力强。(4)外交政策:中国奉行闭关自守政策;英国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积极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5)中英贸易: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入超地位,英国为扭转入超局面,大量走私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6)综合国力:中国日趋衰落;英国是世界强国。探究点二开眼看世界材料一从“淫巧”到“长技”鸦片战争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到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促使人们对西学的态度由排斥到接受的各种因素。(培育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答案】因素: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刺激;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西学东渐。材料二从“夷务”到“洋务”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蛮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问题2]根据材料二,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培育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答案】变化:统治者抛弃“天朝上国”意识,学习西方,逐渐形成国家(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对外平等交往的理念。【要点总结】对开眼看世界带来的新思想的认识(1)影响:开眼看世界带来的新思想的最主要功绩在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开始关注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逐渐形成了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2)局限性: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学习西方的主张,体现了阶级局限性,不敢触及封建制度,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强盛起来。课堂小结|史论提升知识导图

史论要语1.19世纪中期,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社会,远远落后于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英国、法国、美国等国。2.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鸦片战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4.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随堂小练|素养达成1.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认为“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的正确认识B.长期闭关锁国导致的愚昧C.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D.部分爱国官员的开明思想【答案】B

【解析】材料“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反映了林则徐对西方认识的不足,这是由长期闭关锁国导致的愚昧所造成的,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开明思想,故D项错误。2.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据此推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命调时间调出地区兵数调往地区1841年1月6日贵州1000广东1842年3月24日甘肃1000浙江1842年6月1日山西1000江苏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B.清朝动员全民抗击英军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答案】A

【解析】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直到1841、1842年才从距离遥远的贵州、甘肃、山西等地调出少量军队,反映出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缺乏统筹,A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史实,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3.1845年,姚莹在实地考察西南各地的基础上,著《康輶纪行》一书,希望“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该书要洗雪的“耻辱”是 (

)A.鸦片战争致使国门洞开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北洋舰队在海战中惨败

D.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答案】A

【解析】1845年是在鸦片战争之后,“雪中国之耻”显然是要洗雪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的耻辱,A项正确;B项发生于1860年,C项发生于1894年,D项发生于1900年,时间皆晚于《康輶纪行》成书时间,均排除。4.有学者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此观点的依据是战胜国 (

)A.掀起瓜分狂潮 B.要求扩大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