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是怎么来的?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优秀课件公开课课件复习课件名师课件免费课件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优秀课件公开课课件复习课件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人类是怎么来的?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1从猿到人的演变中,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有着决定性意义。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从猿到人的演变中,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有着决定性意义。部编新人2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一单元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3重点:中国境内文化遗存分布难点:了解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重点:中国境内文化遗存分布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4一、史前社会
1.梳理脉络阅读教材,标注以下问题的答案旧、新石器时代的划分标准与生产生活旧石器时代:代表性的人类化石点遗址新石器时代: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与成果原始社会发展的三大阶段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一、史前社会
1.梳理脉络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5旧石器时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社会生活:(或时代特征)1、打制石器2、从事渔猎和采集
3、过着群居生活4、元谋人、北京人已学会用火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特点:遍布南北,分布范围广,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旧石器时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古6新石器时代: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社会生活:(或时代特征)1、大量使用陶器2、开始从事农业生产3、饲养家畜4、修建村落5、生活逐渐稳定
遗址分布:分布广泛,朝着多元一体方向发展。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遗址分布图遗存代表: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新石器时代: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社会生活:(或时72.问题探究: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1)阅读以下两幅地图,比较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分布特征注:左图来自教材第2页,右图来自东北师大的中国古代史课件
同:多元性异:从满天星斗到六大区系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2.问题探究: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同:多元性8(2)“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向心的花瓣结构),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之所以取得长足发展并取得文明中心的地位,首先得益于它以平原、河谷与山间盆地为主,沃野千里、河流纵横、交通便利,而且位于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央,可以广泛接触周边文化并吸取营养。而南方暖湿的气候利于作物成长,但也造成森林密布、沼泽遍布,在人烟稀少且以使用木石工具为主的条件下,农田的垦辟比北方更难。此外,南方地势复杂,多高山大壑,山河阻隔,不利于它们的交流与整合。——据《中国大通史·史前》卷整理重要因素: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2)“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9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社会形态社会特征新石器时代早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母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父系氏族社会谷物粟(小米)水稻手工业彩绘陶器蛋壳黑陶养蚕缫丝技术精美玉器精美玉器共同劳动成果共享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分化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社会形态社会特征新石器仰韶文化河姆渡10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仰韶文化彩绘陶器大汶口文化红陶龙山文化蛋壳陶红山文化玉龙良渚文化玉琮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仰韶文化彩绘陶器大汶口文化红陶龙山文化蛋壳陶11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打制方法制造石器距今约1万年新石器时代共性特征:1、打磨结合方法制造石器2、大量使用陶器3、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等黄河流域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彩绘陶器、栽培“粟”种植水稻、养蚕缫丝技术龙山文化黑陶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特点:
多元一体方向发展。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开启文明古国时代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打制方法制造石器距今约1万年共性特征12默写: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代表:1、7000BC——5000BC
⑴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彩陶、粟)、大汶口文化
⑵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水稻、养蚕缫丝技术)2、5000BC
黄河流域:龙山文化(黑陶、蛋壳陶)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长江流域:良渚文化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默写: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代表: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13从部落到国家中华文明脉络清,炎黄始祖奠功勋!三皇五帝炎黄部落联盟“禅让制”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毛泽东《祭黄帝陵文》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从部落到国家中华文明脉络清,炎黄始祖奠功勋!三皇五帝炎黄部落141.梳理脉络(1)阅读教材,标注以下问题的答案在中国古代,我国历史的开端是在哪个阶段?夏朝是怎样建立的,启的继位有怎样的意义?夏朝对中央与地方分别采取怎样的统治方式?(2)思考有哪些资料可用于证实五帝后期与夏的历史?这些资料是否足以证明五帝后期与夏的存在?国家产生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1.梳理脉络国家产生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1)国家产生的条件
山西陶寺遗址的实景图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山西陶寺遗址出土彩绘蟠龙纹陶盆城邑、祭坛等公共空间需要公共权力蟠龙纹是王权代行公共权力的象征2.问题探究: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国家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1)国家产生的条件山西陶寺遗址16注:左图为教材插图,右图为北大中国古代史课件截图区别:墓葬规格的大小、随葬品的多少现象:新石器时代晚期,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比较两张图,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社会的墓葬有哪些区别,这反映了什么现象的出现?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注:左图为教材插图,右图为北大中国古代史课件截图
比较两张图17国家产生的两大条件阶级分化的出现:私有制产生——墓葬规模与居住规格等差异公共权力的设立:军事民主制——内部分化与外部战争的加剧
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建立。阶级或阶层的出现是国家这一管理机构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的本质特征。——王震中《文明与国家——东夷民族的文明起源》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国家产生的两大条件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18三、商和西周1.梳理脉络阅读教材,标注以下问题的答案商的建立、文明成果与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政治制度及其灭亡商与西周的经济(农业、手工业)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三、商和西周1.梳理脉络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191976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妇好墓及出土的文物玉凤象牙杯共出土随葬物品1928件。其中带有铭文的铜器190件,铸有“妇好”铭文的有109件。考古材料2.问题探究一:为什么说商朝的历史是“信史”?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1976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妇好墓及出土的文物玉凤象牙杯共出土20“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译文大意:商王武丁命妻子妇好率三千人马及奴隶士兵一万人,去征伐宿敌羌国。这是甲骨文中记载的商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战争。当世文献龙骨(药材)—甲骨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译文大意:商王武丁命妻子21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22早期国家基本特征:夏:间接、直接统治相结合商:内外服制度、周:分封制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夏: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商:甲骨文的占卜功能等表明早期政权体现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王位世袭制,嫡长子继承制等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早期国家基本特征:夏:间接、直接统治相结合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23三代统治体制的成熟期
——周朝(1046BC-841BC-256BC)分封制度-天下归姬:宗法制度-天下归嫡:井田制度-天下归王:礼乐制度-天下归序:分封对象:王族子弟、功臣、前朝贵族核心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严格的等级秩序规范社会行为。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三代统治体制的成熟期分封制度-天下归姬:分封对象:王族子弟、24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绿松石龙形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西周利簋,簋腹内底铸铭文4行33字如下: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释文译文大意是: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25商周社会经济发展表现:社会经济性质:奴隶制社会经济农业土地制度—井田制生产方式—奴隶集体劳动手工业青铜铸造业,青铜时代黄河流域:后母戊大方鼎长江上游:三星堆青铜器长江中下游:江西大洋洲青铜器养蚕缫丝技术的发展生产工具—木石并用中华文明起源特征多源、一统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商周社会经济发展表现:社会经济性质:奴隶制社会经济农业土地制26人类是怎么来的?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优秀课件公开课课件复习课件名师课件免费课件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优秀课件公开课课件复习课件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人类是怎么来的?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27从猿到人的演变中,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有着决定性意义。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从猿到人的演变中,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有着决定性意义。部编新人28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一单元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29重点:中国境内文化遗存分布难点:了解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重点:中国境内文化遗存分布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30一、史前社会
1.梳理脉络阅读教材,标注以下问题的答案旧、新石器时代的划分标准与生产生活旧石器时代:代表性的人类化石点遗址新石器时代: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与成果原始社会发展的三大阶段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一、史前社会
1.梳理脉络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31旧石器时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社会生活:(或时代特征)1、打制石器2、从事渔猎和采集
3、过着群居生活4、元谋人、北京人已学会用火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特点:遍布南北,分布范围广,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旧石器时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古32新石器时代: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社会生活:(或时代特征)1、大量使用陶器2、开始从事农业生产3、饲养家畜4、修建村落5、生活逐渐稳定
遗址分布:分布广泛,朝着多元一体方向发展。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遗址分布图遗存代表: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新石器时代: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社会生活:(或时332.问题探究: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1)阅读以下两幅地图,比较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分布特征注:左图来自教材第2页,右图来自东北师大的中国古代史课件
同:多元性异:从满天星斗到六大区系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2.问题探究: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同:多元性34(2)“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向心的花瓣结构),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之所以取得长足发展并取得文明中心的地位,首先得益于它以平原、河谷与山间盆地为主,沃野千里、河流纵横、交通便利,而且位于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央,可以广泛接触周边文化并吸取营养。而南方暖湿的气候利于作物成长,但也造成森林密布、沼泽遍布,在人烟稀少且以使用木石工具为主的条件下,农田的垦辟比北方更难。此外,南方地势复杂,多高山大壑,山河阻隔,不利于它们的交流与整合。——据《中国大通史·史前》卷整理重要因素: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2)“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35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社会形态社会特征新石器时代早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母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父系氏族社会谷物粟(小米)水稻手工业彩绘陶器蛋壳黑陶养蚕缫丝技术精美玉器精美玉器共同劳动成果共享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分化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社会形态社会特征新石器仰韶文化河姆渡36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仰韶文化彩绘陶器大汶口文化红陶龙山文化蛋壳陶红山文化玉龙良渚文化玉琮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仰韶文化彩绘陶器大汶口文化红陶龙山文化蛋壳陶37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打制方法制造石器距今约1万年新石器时代共性特征:1、打磨结合方法制造石器2、大量使用陶器3、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等黄河流域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彩绘陶器、栽培“粟”种植水稻、养蚕缫丝技术龙山文化黑陶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特点:
多元一体方向发展。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开启文明古国时代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打制方法制造石器距今约1万年共性特征38默写: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代表:1、7000BC——5000BC
⑴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彩陶、粟)、大汶口文化
⑵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水稻、养蚕缫丝技术)2、5000BC
黄河流域:龙山文化(黑陶、蛋壳陶)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长江流域:良渚文化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默写: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代表: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39从部落到国家中华文明脉络清,炎黄始祖奠功勋!三皇五帝炎黄部落联盟“禅让制”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毛泽东《祭黄帝陵文》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从部落到国家中华文明脉络清,炎黄始祖奠功勋!三皇五帝炎黄部落401.梳理脉络(1)阅读教材,标注以下问题的答案在中国古代,我国历史的开端是在哪个阶段?夏朝是怎样建立的,启的继位有怎样的意义?夏朝对中央与地方分别采取怎样的统治方式?(2)思考有哪些资料可用于证实五帝后期与夏的历史?这些资料是否足以证明五帝后期与夏的存在?国家产生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1.梳理脉络国家产生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1(1)国家产生的条件
山西陶寺遗址的实景图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山西陶寺遗址出土彩绘蟠龙纹陶盆城邑、祭坛等公共空间需要公共权力蟠龙纹是王权代行公共权力的象征2.问题探究: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国家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1)国家产生的条件山西陶寺遗址42注:左图为教材插图,右图为北大中国古代史课件截图区别:墓葬规格的大小、随葬品的多少现象:新石器时代晚期,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比较两张图,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社会的墓葬有哪些区别,这反映了什么现象的出现?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注:左图为教材插图,右图为北大中国古代史课件截图
比较两张图43国家产生的两大条件阶级分化的出现:私有制产生——墓葬规模与居住规格等差异公共权力的设立:军事民主制——内部分化与外部战争的加剧
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建立。阶级或阶层的出现是国家这一管理机构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的本质特征。——王震中《文明与国家——东夷民族的文明起源》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国家产生的两大条件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44三、商和西周1.梳理脉络阅读教材,标注以下问题的答案商的建立、文明成果与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政治制度及其灭亡商与西周的经济(农业、手工业)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三、商和西周1.梳理脉络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451976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妇好墓及出土的文物玉凤象牙杯共出土随葬物品1928件。其中带有铭文的铜器190件,铸有“妇好”铭文的有109件。考古材料2.问题探究一:为什么说商朝的历史是“信史”?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1976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妇好墓及出土的文物玉凤象牙杯共出土46“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译文大意:商王武丁命妻子妇好率三千人马及奴隶士兵一万人,去征伐宿敌羌国。这是甲骨文中记载的商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战争。当世文献龙骨(药材)—甲骨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译文大意:商王武丁命妻子47甲骨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村民收回鱼塘协议书
- 果场股东合作协议书
- 晚宴场地预定协议书
- 档口租赁合同协议书
- 消防手续买卖协议书
- 昆山治安调解协议书
- 消防业务外包协议书
- 摩拖承包合同协议书
- 期货债权转让协议书
- 法律打架和解协议书
- 企业区块链技术及反洗钱合规策略分析
- 井下电钳工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随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吉林伟良矿业有限公司吉林省和龙市和安河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武汉四调)
- 2022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程
- 辅导员考试的重点知识与试题
- 润滑油委托加工合同
- 杭州市萧山区招录高学历事业人员笔试真题2024
- 古建筑修缮加固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高消费旅客出境游洞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