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喉科学_第1页
中医耳鼻喉科学_第2页
中医耳鼻喉科学_第3页
中医耳鼻喉科学_第4页
中医耳鼻喉科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耳鼻喉科学自测试题【A型题】【A型题】1.D2.D3.B4.C5.B6.A7.C8.D9.D10.B11.E12.C13.D14.C15.C16.B17.B 18.B19.C20.C21.C22.C23.D24.E25.D26.B27.D28.A29.A30.B31.C32.E十二经脉中不直接循入鼻的经脉有A.手足少阳经 B.手足少阴经 C.手足太阳经 D.手足太阴经 E.以上都不是.下列药物属于敛肺开音的是A.木蝴蝶 B.凤凰衣 C.胖大海D.诃子 E.射干.特发性突聋的耳聋性质是A.传导性耳聋 B.感音神经性耳聋C.混合性耳聋D.正常 E.神经性耳聋.鼻咽癌的最好发部位是A.鼻咽顶后壁 B.鼻咽顶C.咽隐窝D.咽鼓管开口处E.咽园枕.咽部存异物感,如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轻时重,伴胸闷肋胀,舌质淡,苔白,脉弦而缓,方用A.一贯煎B.半夏厚补汤 C,二陈汤 D.温胆汤 E.逍遥散.患者急性起病,鼻塞涕粘黄,鼻粘膜红肿,鼻窦区有压痛,伴发热、恶寒、头痛等全身症状,鼻窦照片示鼻窦区密度增高,则辨病应属A.急鼻渊B.慢鼻渊 C.伤风鼻塞 D.鼻疮E.鼻搪.耳廓痰包的发生,主要与以下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A.肝B.胆C.脾D.肾E.肺.旋耳疮之病位主要涉及A.耳廓B.外耳道C.中耳D.外耳道、耳廓及其耳周 E.外耳道及中耳.以下哪个病症可出现口眼喟斜A.耳疮B.旋耳疮 C.耳脓疱疹D.耳部疱疹 E.断耳疮.耳疮相当于以下哪种西医病症A.外耳道湿疹 B.弥漫性外耳道炎 C.外耳道疖肿D.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 E.霉菌性外耳道炎.耵耳坚硬如石,难以取除时,可选用以下哪种药物滴耳以软化A.4%硼酸酊B.水杨酸酊 C.75%酒精D.10%三氯醋酸E.5%碳酸氢钠.耳胀证属脾虚失运,湿浊固耳者,选用列哪种方剂最为适宜A・二陈汤B.通气散C.参苓白术散加减 D.苍耳子散 E.益气聪明汤.鼓膜穿刺抽液时,选择以下哪个部位为宜A.紧张部前方 B.紧张部后下方C.松弛部 D.紧张部前下方E.紧张部后上方.耳闭的病机与以下哪项关系最为密切A.气滞血瘀B.痰浊闭阻 C.邪毒滞留,气血瘀阻 D.脾虚湿盛 E.肾元亏虚.脓耳眩晕证属脾虚湿困,蒙蔽耳窍者,宜选用以下哪类方药A.六君子汤 B.补中益气汤 C.托里消毒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D.四君子汤合二陈汤E.参苓白术散.听力图提示气导曲线及骨导曲线均下降,但有气、骨导间距者,应诊断为A.传导性聋B.混合性聋 C.感音性聋 D.全聋E.听力正常.鼻骨外伤骨折移位时,复位器械置入鼻腔后,深度一般不宜超过以下哪一项A.两眉根连线 B.两眼内眦连线 C.鼻根部 D.鼻背中线 E.无明显限制.一般情况下,肺气虚寒不会导致A.鼻鼽B.鼻疔C.鼻渊D.伤风鼻塞E.鼻窒.鼻疮相当于以下哪种西医疾病A.鼻前庭疖B.鼻前庭湿疹 C.鼻前庭炎 D.鼻部痤疮 E.以上均是.鼻鼽的致病外邪多为A.风寒之邪B.风热之邪 C.风寒异气 D.风湿之邪E.风邪为主.鼻鼽相当于下列哪种鼻病A.急性鼻炎 B.慢性鼻炎 C.变应性鼻炎D.急性鼻窦炎 E.干燥性鼻炎.急性鼻渊常继发于以下哪种鼻病A.鼻窒B.鼻鼽 C.伤风鼻塞 D.鼻槁E.鼻疮.鼻渊的脓涕多出现在下列哪一部位A.下鼻道 B.总鼻道C.鼻底后段D.中鼻道及嗅裂 E.以上都不是.“蛙鼻”鼻型常见于A.鼻渊B.鼻孔痰包 C.鼻隔偏曲 D.鼻槁E.鼻息肉.鼻出血部位最常见于A.鼻中隔前上方B.鼻中隔后上方 C.鼻底后端D.鼻中隔前下方 E.下鼻甲前端.喉痹之病位主要是指A.喉部肌膜B.咽部肌膜C.喉关肌膜及乳蛾 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单侧喉核快速肿胀增大且表面有溃烂者,其诊断首先应考虑A.慢乳蛾 B.烂乳蛾C,石蛾D.喉核癌肿 E.以上均不可能.喉痈初起,证属风热侵袭者,方宜选用A.五味消毒饮 B.仙方活命饮 C.清咽利膈汤 D.清瘟败毒饮 E.托里消毒散.扁桃体周脓肿相当于中医哪种喉痈A.喉关痈 B.里喉痈 C.侧喉痈 D.下喉痈 E.外喉痈.咽后脓肿属于中医哪种喉痈A.喉关痈 B.里喉痈 C.侧喉痈 D.下喉痈 E.外喉痈.梅核气的病因病机主要为A.痰火壅盛B.肺肾阴虚 C.痰气互结 D.气血两虚E.气滞血瘀.确诊鼻咽癌的最佳检查手段为A・X线颅底照片 B・EB病毒血清学检查 C・CT扫描D.纤维鼻咽镜检 E.组织活检【B型题】【B型题】1.D2.A3.C4.C5.A6.C7B8A9D10A11.B12.D13.B14.D15.A16E17A 18C19D 20.A21.C22.C23.A24.BA.鼓膜修补术 B.清洗耳道,抗生素类药液滴耳 C.针灸治疗D.禁止洗耳,滴耳,棉球堵塞外耳道口E・50%三氯醋酸烧灼穿孔边缘,促进愈合.耳膜外伤初起时,外治方法应选择.耳膜外伤穿孔较大,日久未愈者,宜选择A.霉菌性外耳道炎 B.外耳道湿疹 C.耳带状疱疹 D.耳廓冻疮E.慢性外耳道炎.以上哪种耳病不会出现耳痒.以上哪种病症可引起口眼喟斜A.《素问》B.《灵枢》C.《丹溪心法》 D.《景岳全书》 E.《医学丛录》.“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出自.“无痰则不作眩”出自.“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出自A.传导性聋B.感音神经性聋 C.混合性聋 D.听力无下降 E.全聋.耳胀耳闭患者常见.耳疖耳疮患者常见.鼓膜外伤患者常见A.鼻尖B.鼻前庭 C.鼻翼 D.鼻中隔梨氏区 E.鼻窦.鼻痰包多发生于12・年轻人鼻衄多发生于.鼻疳多发生于A.苍耳子散B.辛夷散 C.辛夷清肺饮 D.温肺止流丹 E-川芎茶调散.含有荆芥、细辛、桔梗三味药物的方剂是.含有辛夷、苍耳子、白芷三味药物的方剂是A.胆移热于脑 B.触冒风寒C.脑受风热D.风、火、寒三邪侵犯 E.肺脏虚冷.《诸病源候论》论鼻鼽的病因为.《内经》认为鼻渊的病因为A.肝、肾B.肺、胃 C.肺、胆 D.肺、脾 E.肺、脾、肾、肝、胆.鼻渊辩证属实证者多与哪些脏腑相关.鼻渊辩证属虚证者多与哪些脏腑相关A.乳蛾B.喉关痈 C.白喉D.喉癣E.喉痹.扁桃体红肿,表面有白色或黄色假膜,点片状,易拭去。其病可能是.扁桃体红肿不甚著,但其表面及咽喉其它部位粘膜皆出现灰白色假膜,不易擦去,强拭之则易出血,其病可能是A.扁桃体周脓肿 B.急性会厌炎 C.咽后脓肿D.咽侧脓肿 E.上腭脓肿.里喉痈相当于西医.喉关痈相当于西医.会厌痈相当于西医【X型题】1.ADE2.AD3.ABE4.ABDE5.ABE6.ACE7.BD8.ABE9.ABD10.BCD11.ACD12.ABC13.ACDE14.BCE15.ACE16.AC17.BCD18.CD19.ABE20.ABD21.ACE22.BD23.ABCE24.BDE25.BDE耳膜损伤之局部特征为A.耳道内常有血迹或血痂 B.鼓膜大穿孔 C.鼓膜圆形规则小穿孔D.鼓膜不规则之小穿孔 E.穿孔边缘常附有血迹耳带状疱疹与以下哪两个脏腑关系最为密切A.肝B.脾 C.肾 D・胆E.心耳疖的发生常有以下诱因A.挖耳后B.污水入耳 C.食物过敏D.药物刺激E.脓耳之脓液浸渍.诊断耳胀须具备以下哪几项临床特征A.耳胀闷感,听力下降B.传导性聋 C.混合性聋D.耳膜淡红,内陷,积液征 E.自听增强以下哪几项为耳胀耳闭之外治方法A.咽鼓管吹张 B.1%麻黄素滴鼻 C.5%链霉素滴鼻D.2.5%氯霉素滴耳 E.鼓膜穿刺抽液小儿易患急性脓耳,与小儿咽鼓管的如下特征有关A.咽鼓管较短 B.咽鼓管较长C.内径较宽 D.内径较细 E.咽鼓管平直7.脓耳的病因病机与以下哪几个脏腑关系最为密切A.心B.脾 C・肝 D.肾 E.肺8.以下哪些为脓耳之主要临床特征A.长期或间歇性耳内流脓 B.鼓膜穿孔 C.头痛,耳痛D.低热 E.听力下降多呈传导性聋9.以下药物中,哪些容易引起药物中毒性聋A.庆大霉素 B.卡那霉素 C.红霉素D.链霉素 E.氨苄青霉素10.鼻痰包有以下哪些临床特征A.多位于鼻翼处 B・多位于鼻前庭底皮下,牙槽突骨质表面C.呈丘状或半球形隆起 D.触之有囊样感,不痛 E.触之较硬,触痛明显.伤风鼻塞的临床特征为A.鼻塞、发热、恶风、头身痛 B.流清涕 C.初流清涕,后流浊涕D.鼻粘膜充血,鼻甲肿胀 E.鼻粘膜苍白,鼻甲肿胀.伤风鼻塞应与以下哪些鼻病相鉴别A.鼻鼽B.鼻渊C.鼻窒 D.鼻槁E.鼻疳.鼻窒有以下哪些临床特征A.反复间歇性、交替性鼻塞或持续鼻塞 B.阵发性喷嚏,流清滋C.流浊滋,嗅觉失灵 D.鼻粘膜暗红,下鼻甲肿胀 E.鼻底有粘脓.温肺止流丹由以下那几组药物组成A.党参、细辛 B.人参、细辛 C.荆芥、廿草 D.防风E•诃子、桔梗、鱼脑石.鼻鼽的发病常与以下哪些脏腑关系密切A.脾B・胃C.肺D.胆E.肾.鼻鼽证属于肺气虚寒者,可选用下列哪些方药治疗A.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 B.参苓白术散 C.温肺止流丹 D.辛夷散E.川芎茶调散.前组鼻窦包括A.蝶窦B.上颌窦 C.前组筛窦 D.额窦 E.后组筛窦.后组鼻窦包括A.上颌窦 B.前组筛窦 C.蝶窦D.后组筛窦 E.额窦.鼻渊有以下哪些别称A.脑漏B.脑泻C.鼻痈D.脑痈E.脑崩.喉关痈有以下临床症状A.咽痛以一侧为剧B.张口及吞咽困难,喉中痰涎多C.呼吸困难 D・语言含糊,如口中含物 E.头偏健侧21.里喉痈常有以下临床特征A.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B•语言含混 C.脓肿位于喉底一侧D.喉底黏膜溃破 E.起病急,发热,咽痛拒食,甚至呼吸困难.易并发急喉风的喉痈为A.喉关痈 B.里喉痈C.侧喉痈D.会厌痈E.外喉痈.下列哪几项是急喉风的常见临床表现A.发病急,吸气期呼吸困难 B.痰声如锯 C.语言困难声嘶吞咽困难D.咽部不适,干燥灼热异物感时轻时重 E.三凹征.四度吸气性呼吸困难有以下临床特征A.吸气期呼吸困难明显,喉鸣声较响 B.呼吸极度困难,浅速C•燥不安,自汗D.唇青而黑,汗出如雨 E.神昏,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喉喑病因属“金破不鸣”者,其病机相关的脏腑有A.肝胆B.脾C.心D.肺 E.肾【填空题】.耳鼻咽喉疾病的发生,其病证不外乎实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三大类。其中虚证常见于疾病的后期和一些慢性疾病中,以—肺脏虚损;脾气虚弱;肾脏亏虚—为多见。耳鼻咽喉诊断必须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局部四诊与全身四诊相结合,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相结合。3.耳者宗脉__之所聚,故耳与全身各部及脏腑联系密切。脓耳是指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耳病。在十二经脉中,除手厥阴心包经:_和—足太阳膀胱经间接通与咽喉外,其余经脉皆直接通达。6.《素问•阴阳别论》曰: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梅核气肝郁气滞型的适用方剂宜首选逍遥散加减。鼻渊是指以__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9.从发病学观点看,鼻窦自然开口的__引流和通气障碍―是引起鼻渊发病的重要机制。10.慢性鼻炎中医病名为—鼻窒―。【是非判断题】TOC\o"1-5"\h\z.耳膜损伤者,为防止其继发感染,可用抗菌消炎类药物滴耳。 (f).耵耳如有耳道损伤感染,出现耳道红肿疼痛者,应立即取出耵聍。 (f).耳胀、耳闭病,多见耳膜红肿外突,主要与咽鼓管堵塞有关。 (f).耳胀病有鼓室积液者,鼓膜穿刺抽液之部位宜在耳膜紧张部前上象限。 (f).通气散由川芎、柴胡、香附子组成。 (t).因小儿咽鼓管短、窄而平直,故不易患急性脓耳病。 (F).脓耳眩晕症系脓耳邪毒入侵颅内所致。 (F).后组鼻窦炎中鼻道可见脓液,前组鼻窦炎嗅沟可见脓液。 (F).喉痹以声嘶为主症,病位主要在喉部肌膜。 (F).乳蛾可见喉核红肿,表面常有脓点或脓苔附着,不易剥除,剥之易出血。 ( F).凡见喉核肿大者,即可诊断为慢乳蛾。 (F ).喉关痈多发生于两侧,易引起急喉风。 (F).里喉痈多见于小儿,发生于喉底中央。 (F).安静时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为 II度呼吸困难。 (F).因肺经邪实引起的声嘶,属“金破不鸣”。 (F ).鼻疳相当于西医鼻前庭炎及鼻前庭湿疹。 (T ).鼻窒以鼻塞为主症,慢鼻渊以流浊涕为主症,此为二病的鉴别要点。 (T).奇授藿香丸由蕾香、白芷组成,主治肺经郁热型之鼻渊病。 (F).鼻息肉多发生于儿童,不易复发。 (F).鼻腔出血最常见部位为鼻底后端之鼻咽静脉丛处。 (F)【名词解释】1.耳胀耳闭是指以耳内胀闷堵塞感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耳胀多为病之初起,以耳内胀闷为主,或兼有疼痛,多因风邪侵袭而致,所以古人有“风聋”之称;耳闭多为病之久者,邪毒滞留耳窍,迁延日久转化而发,故古代医籍中有“气闭耳聋”之称。.耳鸣耳聋耳鸣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它可发生于单侧,也可发生于双侧。耳聋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程度较轻者也称“重听”耳鸣与耳聋常常同时或先后出现。.耳眩晕是指由耳窍病变所引起,以头晕目眩、如坐舟车、天旋地转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类似于西薄的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药物中毒性眩晕、迷路炎等。.鼻鼽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症状的鼻病。可常年发病,亦可呈季节性发作。类似于西医学的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鼻渊是指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临床上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是鼻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鼻窒是指以经常性鼻塞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鼻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慢性鼻炎。.喉痹是指以咽痛或异物不适感,或喉底有颗粒状突起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类似于西医学的咽炎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在咽部的表现。8急喉风是指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咽喉疾病, 临床上常可出现咽喉红肿疼痛、 痰涎壅盛、语言难出、声如拽锯、汤水难下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窒息死亡。类似于西医学的急性喉阻塞。9.梅核气是指以咽部异物感如梅核梗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类似于西医学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癔球症。【病案分析题】.李某某,男,42岁。左耳反复流脓,听力下降 10余年。自诉十年前开始,左耳经常流脓,呈间歇性,每于左耳进水或感冒后流脓复发,伴听力下降。一周前左耳又开始流脓,脓液粘白,量不多,伴头昏乏力,纳差,便溏,检查见左耳膜稍红,紧张部中央性穿孔,鼓室粘膜红肿。舌淡红,苔白稍腻,脉细弱。要求回答:辨病、辨证、治法、方药及外治法。1.辨病:脓耳。辨证:脾虚湿困。治法:健脾渗湿,补托排脓。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黄芪、白术、茯苓、党参、陈皮、桔梗、白术、皂角刺、银花、连翘、当归。外治:①清除脓液:用3%双氧水清洁外耳道;②滴耳法;③可以考虑吹耳法,但宜慎用。田某,女,15岁。鼻痒,喷嚏,流清涕反复发作 3年,加重4天。此次发病因感冒而诱发。伴见恶风,怕冷,咳嗽痰稀,面色淡白。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查见双侧鼻腔粘膜苍白,表面湿润,呈水肿样,以下鼻甲为甚。鼻腔内可见水样清涕。要求回答:①写出本病的中、西医诊断。中医诊断包括证型。②本病的中医治法及代表方。.中医诊断:鼻鼽;肺气虚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