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一、艺术的本质特征与功能1、中西方对艺术本质的认识中国人早就认识了艺术的本质,情感说早就发端。《乐记》言:“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一、艺术的本质特征与功能1《汉书·艺文志》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汉代扬雄《法言·问神》:“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汉代《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汉书·艺文志》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2西方长期是摹仿说的一统天下。摹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摹仿”说,他的概念雄霸西方艺术界二千余年。摹仿说没有指出艺术的主体性问题:人的感情,也没有把美作为艺术的第一要素强调。在西方,艺术表现情感,从以古希腊柏拉图为首的理念表现说,到以法国卢梭、德国康德等为代表的情感表现说,经历了两千余年。直到近现代,罗丹(1840-1917)才发出“艺术就是感情”的呼声)。西方长期是摹仿说的一统天下。3二十世纪的西方,“摹仿说”日薄西山,“表情说”旭日东升。法国后印象派画家塞尚:“艺术家不应该仅仅画眼睛所看到的世界,而应该画心灵感受到的世界”。瑞士超现实主义画家克利:“艺术不是为再现可见事物,而是要变不可见为可见”。西方现代艺术,越来越靠近人的本质,靠近人的原初意识。西方回顾漫长的艺术历程以后,这才发现:中国传统艺术早就站在一个相当高的层面,把握了艺术与精神、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东西方艺术的交流碰撞,使人类终于在新的层面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二十世纪的西方,“摹仿说”日薄西山,“表情说”旭日东升。4艺术离不开情感、形象和审美,对生命的持着、强烈的人生感受,化作一种激情(情绪)、一种不可遏止的冲动(表现欲)。这种情绪,这种表现欲,以形象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给人美感,就成为艺术。阿格桑德罗斯:
拉奥孔艺术离不开情感、形象和审美,对生命的持着、强烈的人生感受,化52、艺术的本质要素①情感艺术是至情的流露,是生命本体的原创力,是生命本能冲动的升华,甚至是自然冲动的理想化和精神化。情感是艺术创造的原动力。英国学者克莱夫·贝尔(1881-1966)认为,艺术和宗教同属于幻想的领域,他在《艺术》一书中强调:“艺术和宗教是人们摆脱现实环境达到迷狂境界的两个途径,审美的狂喜和宗教的狂热是联合在一起的两个派别。艺术与宗教都是达到同一类心理状态的手段”。而一旦真情和幻想偷换为粉饰和造作,便产生伪艺术。
2、艺术的本质要素6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中说:“真正的艺术产生的原因是那想表达的日积月累的感情的内心要求,正像对母亲来说,怀胎的原因是因为爱情一样。伪造的艺术产生的原因是利欲,正像卖淫一样”,“真正的艺术不需要装饰,好比一位钟情于丈夫的妻子不需要打扮一样。伪造的艺术好比是一个妓女,她必须经常浓妆艳抹”,“真正的艺术作品只偶尔在艺术家的心灵中产生,那是从他经历的生活得来的果实,正像母亲的怀胎一样。然而,伪造的艺术可以由师傅和艺徒们连续不断地制造出来,只要有消费者”。从这个意义说,艺术的力量是生命的力量,真诚追求生命的人才能够懂得艺术,也才能够创造艺术。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中说:“真正的艺术产生的原因是那7
艺术家在生活面前,有着异乎常人的洞察体悟情感的能力。他的感受,既敏锐又迅速,既热烈又深刻,既特殊又细致。他的生活经历,有异乎常人的大起大落、大悲大痛、大彻大悟,他的生命张力被拉向了极致。生命与生活、主体心灵与客观世界两强相遇,才有可能诞生惊世骇俗的艺术作品。艺术凝聚了艺术家的个性、艺术家的生命体验、艺术家对世界的认识。是否以真诚的态度拥抱生活,这是区分真假艺术家的试金石。艺术家在生活面前,有着异乎常人的洞察体悟情感的8艺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传达内心情感。运用物质材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如诗的语言、画的笔墨、音乐的声律。这些是可以学而得之的。但这并不是艺术的实质。艺术的实质是内心的情感和审美体验。这些只能靠自己体悟。战国时,成连教俞伯牙琴技,却不能教他移情。成连带了伯牙,泛舟东海,假托去找成连之师方子春。到了蓬莱山下,成连谎称迎师,一去不回。俞伯牙见波涛汹涌,山林杳冥,群鸟悲号,涌溢出悲怆寂寞、悲天悯人的情怀,忽然悟出老师的良苦用心,拿起琴来,弹了一曲《水仙操》,忧愁幽思,感人至深。艺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传达内心情感。运用物质材料9愈纯粹的艺术,所凭借的物质材料愈少。法国艺术家罗丹说:“真正的艺术是忽视艺术的”。当艺术不再以感情驱使,而用技巧、计划、陈规代替,便不再是创造,而是制造了;抽去了感情,艺术便降为技术,而且是雕虫小技了;那精致生活的矫饰、消遣娱乐的玩物中,艺术的含金量不是增加,而是苍白了。
愈纯粹的艺术,所凭借的物质材料愈少。法国艺术家10因为艺术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是赤子之心的真诚表白,所以,艺术直通儿童的游戏。德国美学家席勒强调,审美是一种游戏冲动,它与强迫教育是对立的,“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认为:“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康德把自由看作艺术的精髓,正是在自由这一点上,艺术与游戏是相通的”。因为艺术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是赤子之心的真诚表白11②形象俄国哲学家普列汉诺夫(1856--1918)在他的名著《论艺术》说:“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形象性既包含内容,又直指形式。审美固然需要理解,但是,这种理解并非脱离了形象的抽象概念,而是对有血有肉形象的体验品味。离开了生动具体的形象,便没有艺术可言。②形象12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形容翰墨,有“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鸟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袁昂《古今书评》评王羲之书法:“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夸张。蔡邕(yōng)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张伯英书如汉武帝爱道,凭虚欲仙。索靖书如飘风忽举,骛鸟乍飞。孟光禄书如崩崖,人见可畏。钟繇书意气密丽,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行间茂密,实亦难过。萧思话书走墨连绵,字势屈强,若龙跃天门,虎卧凤阙。薄绍之书字势磋陀,如舞女低腰,仙人啸树,乃至挥毫振,有疾闪飞动之势”。抽象的书法艺术中,也有其形象意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形容翰墨,有“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13如果说生命本体像一堆柴,生活便是火种。艺术多少有对生活的模仿,但又绝非出于模仿,而是有意识地改变事物的表面真实,使创造物向着其主要特征,亦即事物的本质特征改变。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说:“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基本特征,至少是重要的特征,表现得越占主导地位越好,越鲜明越好;艺术家为此特别删节那些遮盖特征的东西,挑出那些表明特征的东西,对于特征变质的部分都加以修正,对于特征消失的部分都加以改造”(见《艺术发展史》)。如果说生命本体像一堆柴,生活便是火种。艺术多少14
恩格斯(1820-1895)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主体心灵借客体传达,个体中见出广泛的社会性,这样的客体、个体,才有审美价值;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够唤起普遍的心理共鸣。个性越鲜明,越能够表现人类的普遍情感,越贴近社会和时代的共性,便越能够为多数人感动,流传越广,越深刻。恩格斯(1820-1895)说:“每个人都是典15③审美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指知识的积累,是求真的层次;“好”指生命本体积极追求,求知成为一种爱好,上升到求真的层次;“乐”指生命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是美的层次。生物性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并不意味着实现自我;人的本质力量充分显现,才是真正的自我实现。艺术创造的需要正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艺术是美的最高表现形式。我们羡慕艺术家,因为艺术家比常人拥有更多的自由,他们更充分地释放着自己的生命。③审美1620世纪,中国艺术较多受着政治空气的左右,或强调艺术为政治服务,或强调艺术充当政治的工具。80年代,我国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挣脱极左思潮的束缚,重新思考艺术自身的规律,他们反思20世纪艺术发展的成绩和教训,回应国际潮流,纷纷指出“艺术的本质毕竟是审美的”,“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其根本特征和价值根源在于审美”,标志着艺术和艺术理论由工具性向主体性的转换。20世纪,中国艺术较多受着政治空气的左右,或强173、艺术的功能①艺术的教育功能中西方都有重视艺术教育功能的传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艺术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他谴责诗人荷马,因为荷马把英雄和神写成与常人一样有缺点,犯错误,贪婪,残忍。在他看来,英雄和神应是完美无缺的。因此,他要把诗人赶出他的“理想国”。在世界艺术批评史上,柏拉图是最先坚持“政治标准第一”的人。3、艺术的功能18亚里士多德通过音乐论述了艺术的社会作用:教育、净化、精神享受。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寓教于乐”的观点。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都是自觉的审美功利论者,他们明确提出,艺术要宣扬道德,进行道德教育(如狄德罗),艺术应当成为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武器(如孟德斯鸠)。亚里士多德通过音乐论述了艺术的社会作用:教育、净化、精神享受19我国春秋年间,孔子便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乐记》作为我国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强调了音乐的教化功能“乐者,德之华也……唯乐不可以伪”,“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是也”,“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我国春秋年间,孔子便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20唐代书画理论家张彦远对艺术功能的阐释是“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子言,存形莫善于画”(《历代名画记》)。我国80年代出版的一些艺术原理教科书中,强调“健全人格”,“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等,都是从艺术的教育功能出发的。唐代书画理论家张彦远对艺术功能的阐释是“夫画者,成教化,助人21②艺术的认识功能艺术帮助人类认识了自身,认识了自然,认识了社会,认识了历史。孔子论诗的作用时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如果没有地下挖掘的一件件艺术品,人类的经济史、科技史乃至文化史,将无法撰写。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反映着时代的精神和该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②艺术的认识功能22恩格斯曾经说,他从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学到了许多关于经济方面的知识。列宁把托尔斯泰的作品比作“俄国革命的镜子”。人们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对生活的认识得以深化;反之,生活阅历越深,对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生活,认识也越深。艺术的认识作用和鉴赏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是相辅相成的。恩格斯曾经说,他从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学到了许多关于经济方面的知23③艺术的审美功能艺术审美不是严肃的说教,而是一种超功利的精神享受。人类的最高目标是要摆脱自然和人的束缚,实现自身的解放。在科学领域和社会领域,人类永远只能达到现实许可的自由,不能达到理想的自由。而在艺术领域,人能够不受自然和社会的束缚,跨越现实,与先哲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在理想的自由境界任意翱翔。在人类追求自由的一切手段中,艺术创造和艺术鉴赏是最自由的手段。只有在艺术中,人能够超越有限的生命,去把握不朽,去领悟永恒。③艺术的审美功能24
艺术把人从功利的羁绊中解放出来,超出功利去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物,不再是占有的对象,而是欣赏的对象。游于物内,会为物所累,求乐反而生悲;游于物外,物来,欣然受之,物去,不复思念,得到的是身心的自由与快乐。审美的无利害性,引导人摆脱无尽的私欲,通过情感染化,在不知不觉中情操高尚,人格升华。艺术最高境界的达到,正是人格自身的完成,“人生是由音乐而艺术化了,同时也由音乐而道德化了。这种道德化,是直接由生命深处所透出的‘艺术之情’,凑泊上良心而来,化得无形无迹,所以便可称之为‘化神’”。这表面的无用,隐藏着最大的功用;个人的非功利性,潜藏着社会的功利性。所以,艺术的审美功能又是与教育功能联系在一起的。艺术把人从功利的羁绊中解放出来,超出功利去看待25④艺术功能的多样性中外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很早就注意到艺术功能的多样性。亚理斯多德说:“衡量诗与衡量政治正确与否,标准不一样”(《诗学》第25章)。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强化了对艺术自律性的认识。美学家凌继尧介绍了前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论述的十四种艺术功能,它们是:认识功能、预测功能、评价功能、暗示功能、净化功能、补偿功能、享乐功能、娱乐功能、启迪功能、交际功能、社会组织功能、社会化功能、教育功能、启蒙功能等。④艺术功能的多样性26以艺术的补偿功能为例:“按照斯托洛维奇的理解,艺术以幻想表象补充现实世界,以虚构唤起完全现实的体验,从而弥补我们生活经验的局限性的能力,叫做补偿功能。……例如,苏联影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曾风靡银幕。这里的奥秘之一是,苏联很多在感情生活上遭受过挫折的单身女性,和影片主角卡佳的经历相似。剧作家和导演在这部影片中提供了如愿以偿的世界,从而拨动了许多人的心灵中最敏感的‘弦’”。我国传统戏剧惯于安排大团圆结局,也是艺术心理补偿功能的体现。以艺术的补偿功能为例:“按照斯托洛维奇的理解,27二、艺术种类人们曾从各种不同角度对艺术进行分类:
1、从审美主体的感受角度分:视觉艺术(绘、雕)、听觉艺术(音乐)、综合艺术(戏剧、舞、电影、电视)。2、从艺术作品存在的方式分:空间艺术(绘画、雕塑)、时间艺术(文学、音乐)、综合艺术。二、艺术种类人们曾从各种不同角度对艺术进行分类283、从艺术作品使用的物质媒介分:造型艺术(绘画、雕塑)、音响艺术(音乐)、语言艺术(文学)、综合艺术。4、从艺术作品的使用物质媒介和表现手段分: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戏剧、文学、实用、摄影、书法、电影、电视等(此种最普遍)。3、从艺术作品使用的物质媒介分:造型艺术(绘画、雕塑)、音响29三、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一)实用艺术是指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结合且以实用性为主的艺术,也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主要包括建筑和工艺。1、建筑艺术人类的早期建筑并不是艺术,而是实用物品,至今还有大量建筑都是实用物品。只有当建筑产品被赋予了审美特性和功能时,这些建筑才是艺术品。三、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一)实用艺术30①含义:建筑艺术:是以材质和技术为基础,融合艺术家审美意识的一种造型艺术。宫殿、陵墓、教堂、寺庙、纪念碑、园林、标志性建筑等。①含义:31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32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33②特征:A、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融合。技术性:材料技术、建筑技术等。艺术性:建筑师的审美设计与创意。②特征:34B、实用性与审美性的融合。实用性:适宜使用、坚固稳定。审美性:外形美观,造型创新,风格独特,象征意蕴丰富。B、实用性与审美性的融合。35C、时代性与民族性融合。时代性:体现一定时代的艺术理想和时代风尚。民族性:体现一定民族的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C、时代性与民族性融合。36流水别墅流37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38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39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40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41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42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43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44苏州园林景观苏州园林景观452、工艺①含义工艺:是指外部形式经过艺术化处理,具有明显实用和装饰功能且具有显著审美特征的实用艺术。分两种:实用工艺(实用大于审美)和陈设工艺(审美大于实用)。2、工艺46②特征:A.外在形式的审美特征。工艺品很注重外在造型、线条、色彩等形式美感,特别是陈设工艺品,尤其注重视觉美感效果。B.情感的象征性。工艺美术作品很多都具有一定的象征寓意色彩。②特征:47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48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49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50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51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52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53(二)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运用线条、色彩、实物为媒介,塑造空间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感情的艺术样式。主要包括雕塑、绘画、摄影、书法等。主要特征是静态性和再现性。1、雕塑①含义:雕塑:是运用实物和体积语言塑造可视可触的空间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感情的艺术样式。(二)造型艺术54雕塑是因雕刻和塑造两种形式得名,一种是运用硬质材料,一种运用软质材料。雕塑分圆雕和浮雕两类。②特征:A、三维空间的实体性和可触性。立体空间的实体性形象给观者以多角度、多侧面、不同距离与光线的不同观感。可触性使材料的质感的审美效果体现出来。如教材中讲的《米罗的维纳斯》。雕塑是因雕刻和塑造两种形式得名,一种是运用硬质材料,一种运用55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56巴黎凯旋门《马赛曲》巴黎凯旋门《马赛曲》57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58大英博物馆收藏之维纳斯雕像
大英博物馆收藏之维纳斯雕像59由于雕塑的可触性特征,决定材质贵贱与雕像的价值有一定联系。美国学者桑塔耶纳说:“假若巴特农神庙不是大理石所建,假若皇冠不是用金子铸就,假若星星不是由一团团光组成,其美将不复存在。”当然,也不能夸大材质的作用,如秦始皇兵马俑用粘土烧制、罗丹的雕塑用泥土制成,文化与审美价值还是起决定作用的。由于雕塑的可触性特征,决定材质贵贱与雕像的价值有一定联系。60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61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62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63B、四维空间的瞬间性和直观性。在三位空间中塑造具有四维空间效果的形象,给人以直观的丰富性,是优秀雕塑艺术追求的审美效果。如《马踏飞燕》等。C、造型的单纯性与寓意的象征性。除大型群雕和浮雕外,一般雕塑都没有背景,故单纯;但单纯不等于简单,却是应有丰富的象征寓意。特别是抽象雕塑。B、四维空间的瞬间性和直观性。64俄狄浦斯和安提戈涅俄狄浦斯和安提戈涅65马踏飞燕马踏飞燕66自杀的高卢人
阿波罗像自杀的高卢人阿波罗像672、绘画①含义它是运用形、光、色和点、线、面等造型手段,在二维空间中创造视觉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感情的艺术。绘画的品种很多:按材料分有水墨画、水彩画、水粉画、油画、版画、壁画、镶嵌画等;按题材分有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历史画、宣传画、漫画、年画、连环画等等。2、绘画68②特征:A.形象的平面性。绘画的形象是在二维空间中创造的,故具有形象的平面性特征。但由于绘画也能表现画面事物的纵深立体感,形成“透视”功能,实现三维立体空间效果,所以平面的形象也具有视觉的立体效果。B.题材的广泛性。相对于其他造型艺术而言,绘画的题材是广泛的,人、事、景、物、历史、现实,都可以入画。②特征:69C.强调形式美。绘画很注重形、光、色、点、线、面的处理,强调形式美因素。当然,也更注重寓意效果。C.强调形式美。703、摄影艺术①含义摄影艺术:是通过画面构图、光线、色调等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摄影艺术根据摄影目的和取材内容可分为新闻摄影、人像摄影、风景摄影、动静物摄影等类型。3、摄影艺术71②特点A.对技术的依赖性。摄影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离开光学、化学、暗室技术,就无法实现光影的创造性效果。B.突出记实性。与其它艺术类型相比,摄影艺术更注重再现事物的客观性效果。也就是写真的一面。摄影可以对构图、造型、光影、色彩效果进行捕捉、加工,但必须是对真实事物的记实性再现。②特点72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73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74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75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76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77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784、书法①含义:是运用中国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是运用线条造型书写文字表达情怀意趣的艺术。②特点:A.实用与审美结合,更侧重表现功能。书写文字首先是为了交流思想情感的,但书法主要是通过点线笔画、空间间架结构、笔墨轻重和态势等表现书家的心灵情感和意趣的。4、书法79B.书法体式众多,审美追求各有特色。毛笔和硬笔书法有别,以毛笔为主。毛笔书法主要有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五大种,每种里面又有不同流派,每种流派又有各自不同风格。如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大篆形体严整修长,笔画繁复,重在圆笔曲线的美;小篆是大篆的简化,笔画勾连瘦劲,线条圆匀,具有突出的结构美。C.体现书家的个性。书如其人,是书家个性的体现。B.书法体式众多,审美追求各有特色。80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81黄庭坚书法作品黄庭坚书法作品82(三)表演艺术指必须经过演员的表演才能完成的艺术。主要包括音乐、舞蹈、曲艺等。1、音乐①含义:音乐:是运用旋律、和声、复调、配器等塑造听觉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音乐按配器不同分声乐、器乐两大类。声乐:是借助人的和词语歌唱的艺术。器乐:是物理声音,更富抽象概括力。(三)表演艺术83②特点:A.形象的抒情性。音乐艺术是最能打动人的情感的艺术。音乐不能像语言艺术那样直接表达情感意绪,但却能够通过声音和音响效果,表达情感,并能激发人的强烈感受。所以,音乐艺术又称情感艺术。B.表情的宽泛性。音乐形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不确定的,也是抽象的,所以,既能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也让人难以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②特点:842、舞蹈①含义:舞蹈:是运用节奏、旋律、人体动作等造型手段,塑造舞蹈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情感的艺术。舞蹈的种类很多:按人数分有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按流行的时代和地区分为民族舞、民间舞、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等。舞蹈的人体语言:既具有模仿再现功能,又有抽象抒情表现功能。在欣赏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鉴别作品内容。2、舞蹈85②特点:舞蹈和音乐密切联系:舞蹈都是根据音乐来编导的,是借助人体语言将音乐情感具象化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具有如下特征:A.形象的抒情性。《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长歌不足以表达情感的,则用肢体语言手舞足蹈来表现。B.视听形象的综合性。既有音乐旋律,又有人体动作,二者有机结合,构成视听形象。②特点:86(4)语言艺术1、含义语言艺术:即文学艺术,是运用语言文字塑造文学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2、特点:①文学形象的间接性。语言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抽象的,即使是名词也是间接指称事物,不能直接作用感官认知。(4)语言艺术87②反映生活的宽广性。从题材领域看,语言文学艺术的题材不受时空、地域、现场、虚幻等的限制,可以自由地表现现实和超现实、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所有领域。③蕴涵思想的深刻性。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它和人的思想精神世界联系最丰富而紧密,所以,语言文学作品在表现思想情感等精神世界内容方面优于所有其它艺术类型。②反映生活的宽广性。从题材领域看,语言文学艺术的题材不受时空88(五)综合艺术综合艺术:是综合文学、表演、造型等几种艺术形式,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主要指戏剧、影视艺术。1、戏剧①含义:戏剧:是综合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的表现手段,由演员表演塑造舞台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五)综合艺术89②特点:A.时空舞台限定性。戏剧受舞台演出限定,所以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特定要求,主要是转换幅度、跨度不能太大太多,否则无法演出。如“三一律”。B.表演的虚拟假定性。戏剧的舞台、时空、人物、环境、道具、动作等都具有一定的假定性、象征性、虚拟性。C.舞台形象的直观性。D.审美的综合性。②特点:902、电影艺术①含义:电影:是现代技术的产物,是综合运用文学、美术、音乐、表演、摄影等多种艺术因素,构成逼真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②特征:A.视觉画面的流动性。B.蒙太奇结构的组接性。2、电影艺术913、电视艺术①含义:电视艺术:是继电影艺术之后,能在家庭播放的,比电影更加灵活自由的视听综合艺术。②特征:具有电影艺术的特征之外,还有:A.题材的现实感和广泛性。B.结构的开放性。3、电视艺术92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一、艺术的本质特征与功能1、中西方对艺术本质的认识中国人早就认识了艺术的本质,情感说早就发端。《乐记》言:“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一、艺术的本质特征与功能93《汉书·艺文志》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汉代扬雄《法言·问神》:“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汉代《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汉书·艺文志》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94西方长期是摹仿说的一统天下。摹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摹仿”说,他的概念雄霸西方艺术界二千余年。摹仿说没有指出艺术的主体性问题:人的感情,也没有把美作为艺术的第一要素强调。在西方,艺术表现情感,从以古希腊柏拉图为首的理念表现说,到以法国卢梭、德国康德等为代表的情感表现说,经历了两千余年。直到近现代,罗丹(1840-1917)才发出“艺术就是感情”的呼声)。西方长期是摹仿说的一统天下。95二十世纪的西方,“摹仿说”日薄西山,“表情说”旭日东升。法国后印象派画家塞尚:“艺术家不应该仅仅画眼睛所看到的世界,而应该画心灵感受到的世界”。瑞士超现实主义画家克利:“艺术不是为再现可见事物,而是要变不可见为可见”。西方现代艺术,越来越靠近人的本质,靠近人的原初意识。西方回顾漫长的艺术历程以后,这才发现:中国传统艺术早就站在一个相当高的层面,把握了艺术与精神、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东西方艺术的交流碰撞,使人类终于在新的层面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二十世纪的西方,“摹仿说”日薄西山,“表情说”旭日东升。96艺术离不开情感、形象和审美,对生命的持着、强烈的人生感受,化作一种激情(情绪)、一种不可遏止的冲动(表现欲)。这种情绪,这种表现欲,以形象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给人美感,就成为艺术。阿格桑德罗斯:
拉奥孔艺术离不开情感、形象和审美,对生命的持着、强烈的人生感受,化972、艺术的本质要素①情感艺术是至情的流露,是生命本体的原创力,是生命本能冲动的升华,甚至是自然冲动的理想化和精神化。情感是艺术创造的原动力。英国学者克莱夫·贝尔(1881-1966)认为,艺术和宗教同属于幻想的领域,他在《艺术》一书中强调:“艺术和宗教是人们摆脱现实环境达到迷狂境界的两个途径,审美的狂喜和宗教的狂热是联合在一起的两个派别。艺术与宗教都是达到同一类心理状态的手段”。而一旦真情和幻想偷换为粉饰和造作,便产生伪艺术。
2、艺术的本质要素98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中说:“真正的艺术产生的原因是那想表达的日积月累的感情的内心要求,正像对母亲来说,怀胎的原因是因为爱情一样。伪造的艺术产生的原因是利欲,正像卖淫一样”,“真正的艺术不需要装饰,好比一位钟情于丈夫的妻子不需要打扮一样。伪造的艺术好比是一个妓女,她必须经常浓妆艳抹”,“真正的艺术作品只偶尔在艺术家的心灵中产生,那是从他经历的生活得来的果实,正像母亲的怀胎一样。然而,伪造的艺术可以由师傅和艺徒们连续不断地制造出来,只要有消费者”。从这个意义说,艺术的力量是生命的力量,真诚追求生命的人才能够懂得艺术,也才能够创造艺术。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中说:“真正的艺术产生的原因是那99
艺术家在生活面前,有着异乎常人的洞察体悟情感的能力。他的感受,既敏锐又迅速,既热烈又深刻,既特殊又细致。他的生活经历,有异乎常人的大起大落、大悲大痛、大彻大悟,他的生命张力被拉向了极致。生命与生活、主体心灵与客观世界两强相遇,才有可能诞生惊世骇俗的艺术作品。艺术凝聚了艺术家的个性、艺术家的生命体验、艺术家对世界的认识。是否以真诚的态度拥抱生活,这是区分真假艺术家的试金石。艺术家在生活面前,有着异乎常人的洞察体悟情感的100艺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传达内心情感。运用物质材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如诗的语言、画的笔墨、音乐的声律。这些是可以学而得之的。但这并不是艺术的实质。艺术的实质是内心的情感和审美体验。这些只能靠自己体悟。战国时,成连教俞伯牙琴技,却不能教他移情。成连带了伯牙,泛舟东海,假托去找成连之师方子春。到了蓬莱山下,成连谎称迎师,一去不回。俞伯牙见波涛汹涌,山林杳冥,群鸟悲号,涌溢出悲怆寂寞、悲天悯人的情怀,忽然悟出老师的良苦用心,拿起琴来,弹了一曲《水仙操》,忧愁幽思,感人至深。艺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传达内心情感。运用物质材料101愈纯粹的艺术,所凭借的物质材料愈少。法国艺术家罗丹说:“真正的艺术是忽视艺术的”。当艺术不再以感情驱使,而用技巧、计划、陈规代替,便不再是创造,而是制造了;抽去了感情,艺术便降为技术,而且是雕虫小技了;那精致生活的矫饰、消遣娱乐的玩物中,艺术的含金量不是增加,而是苍白了。
愈纯粹的艺术,所凭借的物质材料愈少。法国艺术家102因为艺术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是赤子之心的真诚表白,所以,艺术直通儿童的游戏。德国美学家席勒强调,审美是一种游戏冲动,它与强迫教育是对立的,“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认为:“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康德把自由看作艺术的精髓,正是在自由这一点上,艺术与游戏是相通的”。因为艺术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是赤子之心的真诚表白103②形象俄国哲学家普列汉诺夫(1856--1918)在他的名著《论艺术》说:“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形象性既包含内容,又直指形式。审美固然需要理解,但是,这种理解并非脱离了形象的抽象概念,而是对有血有肉形象的体验品味。离开了生动具体的形象,便没有艺术可言。②形象104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形容翰墨,有“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鸟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袁昂《古今书评》评王羲之书法:“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夸张。蔡邕(yōng)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张伯英书如汉武帝爱道,凭虚欲仙。索靖书如飘风忽举,骛鸟乍飞。孟光禄书如崩崖,人见可畏。钟繇书意气密丽,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行间茂密,实亦难过。萧思话书走墨连绵,字势屈强,若龙跃天门,虎卧凤阙。薄绍之书字势磋陀,如舞女低腰,仙人啸树,乃至挥毫振,有疾闪飞动之势”。抽象的书法艺术中,也有其形象意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形容翰墨,有“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105如果说生命本体像一堆柴,生活便是火种。艺术多少有对生活的模仿,但又绝非出于模仿,而是有意识地改变事物的表面真实,使创造物向着其主要特征,亦即事物的本质特征改变。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说:“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基本特征,至少是重要的特征,表现得越占主导地位越好,越鲜明越好;艺术家为此特别删节那些遮盖特征的东西,挑出那些表明特征的东西,对于特征变质的部分都加以修正,对于特征消失的部分都加以改造”(见《艺术发展史》)。如果说生命本体像一堆柴,生活便是火种。艺术多少106
恩格斯(1820-1895)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主体心灵借客体传达,个体中见出广泛的社会性,这样的客体、个体,才有审美价值;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够唤起普遍的心理共鸣。个性越鲜明,越能够表现人类的普遍情感,越贴近社会和时代的共性,便越能够为多数人感动,流传越广,越深刻。恩格斯(1820-1895)说:“每个人都是典107③审美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指知识的积累,是求真的层次;“好”指生命本体积极追求,求知成为一种爱好,上升到求真的层次;“乐”指生命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是美的层次。生物性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并不意味着实现自我;人的本质力量充分显现,才是真正的自我实现。艺术创造的需要正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艺术是美的最高表现形式。我们羡慕艺术家,因为艺术家比常人拥有更多的自由,他们更充分地释放着自己的生命。③审美10820世纪,中国艺术较多受着政治空气的左右,或强调艺术为政治服务,或强调艺术充当政治的工具。80年代,我国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挣脱极左思潮的束缚,重新思考艺术自身的规律,他们反思20世纪艺术发展的成绩和教训,回应国际潮流,纷纷指出“艺术的本质毕竟是审美的”,“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其根本特征和价值根源在于审美”,标志着艺术和艺术理论由工具性向主体性的转换。20世纪,中国艺术较多受着政治空气的左右,或强1093、艺术的功能①艺术的教育功能中西方都有重视艺术教育功能的传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艺术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他谴责诗人荷马,因为荷马把英雄和神写成与常人一样有缺点,犯错误,贪婪,残忍。在他看来,英雄和神应是完美无缺的。因此,他要把诗人赶出他的“理想国”。在世界艺术批评史上,柏拉图是最先坚持“政治标准第一”的人。3、艺术的功能110亚里士多德通过音乐论述了艺术的社会作用:教育、净化、精神享受。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寓教于乐”的观点。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都是自觉的审美功利论者,他们明确提出,艺术要宣扬道德,进行道德教育(如狄德罗),艺术应当成为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武器(如孟德斯鸠)。亚里士多德通过音乐论述了艺术的社会作用:教育、净化、精神享受111我国春秋年间,孔子便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乐记》作为我国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强调了音乐的教化功能“乐者,德之华也……唯乐不可以伪”,“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是也”,“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我国春秋年间,孔子便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112唐代书画理论家张彦远对艺术功能的阐释是“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子言,存形莫善于画”(《历代名画记》)。我国80年代出版的一些艺术原理教科书中,强调“健全人格”,“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等,都是从艺术的教育功能出发的。唐代书画理论家张彦远对艺术功能的阐释是“夫画者,成教化,助人113②艺术的认识功能艺术帮助人类认识了自身,认识了自然,认识了社会,认识了历史。孔子论诗的作用时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如果没有地下挖掘的一件件艺术品,人类的经济史、科技史乃至文化史,将无法撰写。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反映着时代的精神和该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②艺术的认识功能114恩格斯曾经说,他从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学到了许多关于经济方面的知识。列宁把托尔斯泰的作品比作“俄国革命的镜子”。人们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对生活的认识得以深化;反之,生活阅历越深,对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生活,认识也越深。艺术的认识作用和鉴赏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是相辅相成的。恩格斯曾经说,他从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学到了许多关于经济方面的知115③艺术的审美功能艺术审美不是严肃的说教,而是一种超功利的精神享受。人类的最高目标是要摆脱自然和人的束缚,实现自身的解放。在科学领域和社会领域,人类永远只能达到现实许可的自由,不能达到理想的自由。而在艺术领域,人能够不受自然和社会的束缚,跨越现实,与先哲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在理想的自由境界任意翱翔。在人类追求自由的一切手段中,艺术创造和艺术鉴赏是最自由的手段。只有在艺术中,人能够超越有限的生命,去把握不朽,去领悟永恒。③艺术的审美功能116
艺术把人从功利的羁绊中解放出来,超出功利去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物,不再是占有的对象,而是欣赏的对象。游于物内,会为物所累,求乐反而生悲;游于物外,物来,欣然受之,物去,不复思念,得到的是身心的自由与快乐。审美的无利害性,引导人摆脱无尽的私欲,通过情感染化,在不知不觉中情操高尚,人格升华。艺术最高境界的达到,正是人格自身的完成,“人生是由音乐而艺术化了,同时也由音乐而道德化了。这种道德化,是直接由生命深处所透出的‘艺术之情’,凑泊上良心而来,化得无形无迹,所以便可称之为‘化神’”。这表面的无用,隐藏着最大的功用;个人的非功利性,潜藏着社会的功利性。所以,艺术的审美功能又是与教育功能联系在一起的。艺术把人从功利的羁绊中解放出来,超出功利去看待117④艺术功能的多样性中外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很早就注意到艺术功能的多样性。亚理斯多德说:“衡量诗与衡量政治正确与否,标准不一样”(《诗学》第25章)。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强化了对艺术自律性的认识。美学家凌继尧介绍了前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论述的十四种艺术功能,它们是:认识功能、预测功能、评价功能、暗示功能、净化功能、补偿功能、享乐功能、娱乐功能、启迪功能、交际功能、社会组织功能、社会化功能、教育功能、启蒙功能等。④艺术功能的多样性118以艺术的补偿功能为例:“按照斯托洛维奇的理解,艺术以幻想表象补充现实世界,以虚构唤起完全现实的体验,从而弥补我们生活经验的局限性的能力,叫做补偿功能。……例如,苏联影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曾风靡银幕。这里的奥秘之一是,苏联很多在感情生活上遭受过挫折的单身女性,和影片主角卡佳的经历相似。剧作家和导演在这部影片中提供了如愿以偿的世界,从而拨动了许多人的心灵中最敏感的‘弦’”。我国传统戏剧惯于安排大团圆结局,也是艺术心理补偿功能的体现。以艺术的补偿功能为例:“按照斯托洛维奇的理解,119二、艺术种类人们曾从各种不同角度对艺术进行分类:
1、从审美主体的感受角度分:视觉艺术(绘、雕)、听觉艺术(音乐)、综合艺术(戏剧、舞、电影、电视)。2、从艺术作品存在的方式分:空间艺术(绘画、雕塑)、时间艺术(文学、音乐)、综合艺术。二、艺术种类人们曾从各种不同角度对艺术进行分类1203、从艺术作品使用的物质媒介分:造型艺术(绘画、雕塑)、音响艺术(音乐)、语言艺术(文学)、综合艺术。4、从艺术作品的使用物质媒介和表现手段分: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戏剧、文学、实用、摄影、书法、电影、电视等(此种最普遍)。3、从艺术作品使用的物质媒介分:造型艺术(绘画、雕塑)、音响121三、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一)实用艺术是指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结合且以实用性为主的艺术,也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主要包括建筑和工艺。1、建筑艺术人类的早期建筑并不是艺术,而是实用物品,至今还有大量建筑都是实用物品。只有当建筑产品被赋予了审美特性和功能时,这些建筑才是艺术品。三、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一)实用艺术122①含义:建筑艺术:是以材质和技术为基础,融合艺术家审美意识的一种造型艺术。宫殿、陵墓、教堂、寺庙、纪念碑、园林、标志性建筑等。①含义:123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124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125②特征:A、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融合。技术性:材料技术、建筑技术等。艺术性:建筑师的审美设计与创意。②特征:126B、实用性与审美性的融合。实用性:适宜使用、坚固稳定。审美性:外形美观,造型创新,风格独特,象征意蕴丰富。B、实用性与审美性的融合。127C、时代性与民族性融合。时代性:体现一定时代的艺术理想和时代风尚。民族性:体现一定民族的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C、时代性与民族性融合。128流水别墅流129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130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131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132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133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134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135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136苏州园林景观苏州园林景观1372、工艺①含义工艺:是指外部形式经过艺术化处理,具有明显实用和装饰功能且具有显著审美特征的实用艺术。分两种:实用工艺(实用大于审美)和陈设工艺(审美大于实用)。2、工艺138②特征:A.外在形式的审美特征。工艺品很注重外在造型、线条、色彩等形式美感,特别是陈设工艺品,尤其注重视觉美感效果。B.情感的象征性。工艺美术作品很多都具有一定的象征寓意色彩。②特征:139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140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141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142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143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144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145(二)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运用线条、色彩、实物为媒介,塑造空间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感情的艺术样式。主要包括雕塑、绘画、摄影、书法等。主要特征是静态性和再现性。1、雕塑①含义:雕塑:是运用实物和体积语言塑造可视可触的空间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感情的艺术样式。(二)造型艺术146雕塑是因雕刻和塑造两种形式得名,一种是运用硬质材料,一种运用软质材料。雕塑分圆雕和浮雕两类。②特征:A、三维空间的实体性和可触性。立体空间的实体性形象给观者以多角度、多侧面、不同距离与光线的不同观感。可触性使材料的质感的审美效果体现出来。如教材中讲的《米罗的维纳斯》。雕塑是因雕刻和塑造两种形式得名,一种是运用硬质材料,一种运用147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148巴黎凯旋门《马赛曲》巴黎凯旋门《马赛曲》149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150大英博物馆收藏之维纳斯雕像
大英博物馆收藏之维纳斯雕像151由于雕塑的可触性特征,决定材质贵贱与雕像的价值有一定联系。美国学者桑塔耶纳说:“假若巴特农神庙不是大理石所建,假若皇冠不是用金子铸就,假若星星不是由一团团光组成,其美将不复存在。”当然,也不能夸大材质的作用,如秦始皇兵马俑用粘土烧制、罗丹的雕塑用泥土制成,文化与审美价值还是起决定作用的。由于雕塑的可触性特征,决定材质贵贱与雕像的价值有一定联系。152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153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154第八章-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课件155B、四维空间的瞬间性和直观性。在三位空间中塑造具有四维空间效果的形象,给人以直观的丰富性,是优秀雕塑艺术追求的审美效果。如《马踏飞燕》等。C、造型的单纯性与寓意的象征性。除大型群雕和浮雕外,一般雕塑都没有背景,故单纯;但单纯不等于简单,却是应有丰富的象征寓意。特别是抽象雕塑。B、四维空间的瞬间性和直观性。156俄狄浦斯和安提戈涅俄狄浦斯和安提戈涅157马踏飞燕马踏飞燕158自杀的高卢人
阿波罗像自杀的高卢人阿波罗像1592、绘画①含义它是运用形、光、色和点、线、面等造型手段,在二维空间中创造视觉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感情的艺术。绘画的品种很多:按材料分有水墨画、水彩画、水粉画、油画、版画、壁画、镶嵌画等;按题材分有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历史画、宣传画、漫画、年画、连环画等等。2、绘画160②特征:A.形象的平面性。绘画的形象是在二维空间中创造的,故具有形象的平面性特征。但由于绘画也能表现画面事物的纵深立体感,形成“透视”功能,实现三维立体空间效果,所以平面的形象也具有视觉的立体效果。B.题材的广泛性。相对于其他造型艺术而言,绘画的题材是广泛的,人、事、景、物、历史、现实,都可以入画。②特征:161C.强调形式美。绘画很注重形、光、色、点、线、面的处理,强调形式美因素。当然,也更注重寓意效果。C.强调形式美。1623、摄影艺术①含义摄影艺术:是通过画面构图、光线、色调等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摄影艺术根据摄影目的和取材内容可分为新闻摄影、人像摄影、风景摄影、动静物摄影等类型。3、摄影艺术163②特点A.对技术的依赖性。摄影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离开光学、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还款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合同模板
- 2025年国际合作项目借款合同协议书
- 音乐情绪调控术
- 2025跨境电商合作合同模板
- 2025寒假合作活动合同模板
- 《心律失常护理要点》课件
- 《课件输出知识点》课件
- 2025五指山市屯城镇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2025唐山市古冶区习家套乡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2024年3月ITSMS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基础(真题卷)
- 节能评审和节能评估文件编制费用收费标准
- 2023-2024年《劳务劳动合同样本范本书电子版模板》
-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 MOOC 数据挖掘-国防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培训
- 第13课+清前中期的兴盛与危机【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2024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苏轼临江仙课件大学语文完美版
- 《施工测量》课件
- 情绪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