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装食用油的主要营销手法_第1页
小包装食用油的主要营销手法_第2页
小包装食用油的主要营销手法_第3页
小包装食用油的主要营销手法_第4页
小包装食用油的主要营销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包装食用油的主要营销手法一、差异化——小包装食用油营销的核心

(一)小包装食用油品牌的市场操作手法走访的市场多了,感觉不少区域性专业品牌都喜欢用多产品的操作手法。比如包头的金鹿葵花籽油,在包头的一个超市里就有冷榨、原香、纯香、纯正特制、精制等八九个葵花籽油单品,产品等级从一级到四级的产品都有。皖南大平菜籽油,产品线囊括了小榨(四级)、纯正(四级)和菜籽油(二级、一级)四个品种的菜籽油。长沙的金浩茶籽油有5个茶籽调和油单品:茶籽橄榄油、茶籽花生油、茶籽玉米油、茶籽原香油、茶籽调和油。宁夏的各个胡麻油品牌也都有好几种胡麻油产品。有时全国性品牌在某个区域市场也会执行这一政策,比如福临门大豆油在东北就有8个豆油单品。这种在单一品类上推出多个产品的营销策略,我称之为“群殴”。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单挑”。最典型的就是鲁花,仅凭压榨一级花生油一个产品就打遍天下无敌手。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多力葵花籽油虽然都有一些延伸产品,但主打产品重点突出且与延伸产品区别明显。这些品牌都可以视做“单挑”策略的执行者。“群殴”策略的优点看起来很多:产品线宽,能满足不同的价位需求及风味需求,能增加货架陈列面,开展促销活动时几个产品能轮番上阵。可它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容易把消费者搞糊涂。我觉得很可能连卖油的人自己都不清楚这么多产品有什么区别。当消费者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的时候,价格就成了最重要的指标,销量最大的产品往往是该品牌旗下最便宜的那款产品。这类区域性品牌在广告上的投入相对较少。花生油产品有浓香花生油和特香花生油两个单品。一般都是浓香花生油的价格高,以鲁花花生油为标杆;特香花生油价格低,希望用低价提高销量。如果做广告,多半也是用在特香花生油上。因为特香花生油销量大。长此以往,浓香花生油不仅卖不动,还会给消费者留下这种印象:浓香花生油要比特香花生油高档,结果把高端的浓香花生油市场让给了鲁花。“单挑”策略的优点是产品定位清晰、广告集中。如果货架陈列面积不足怎么办?花钱买。价位不够宽怎么办?那就多上几个规格的产品。价格太高怎么办?那就告诉消费者,油好、用量少,其实更省钱。总的来说,全国性品牌多搞“单挑”,区域性品牌倾向“群殴”。个人认为,“群殴”一定敌不过“单挑”。食用油其实没有太多的细分市场,毕竟它只是起到辅助烹饪的作用,多一点或少一点对菜肴味道的影响不大。凡是“群殴”策略得势的市场,多半是因为“单挑”者或多或少地犯了错误,才给“群殴”者留下一定的生存空间。说消费者对地产品牌的口味偏好根深蒂固那是假话,消费者最容易受广告影响了。“强龙”只要用合适的产品加上大把的钞票,没有砸不开的市场,再多的“地头蛇”蜂拥而上也没有用。问题的关键在于“定位”。定位不是厂家想当然地对市场的切割,它存在于消费者心目中。在推出一个新产品之前,厂家要先想清楚:消费者会不会觉得你的这个产品与众不同。如果产品本身没什么特色,那就得想出一个概念让消费者“感觉”不同。一个成功的食用油产品不外乎满足了两个条件:差异化产品+强力推广。差异化产品是前提,一个没有差异化的产品,再怎么“强力推广”也没有用。消费者不会认为你的产品越多就越专业,否则,像鲁花这样专做一个花生油产品的品牌早就被淘汰了。(二)小包装食用油也要“跨线”食用油行业属于传统行业,技术门槛很低。极端的例子,像全国各地都有的那种地下手工作坊,都能利用泔水生产出消费者甚至专家都很难分辨的“潲水油”。小包装食用油产品同质化程度非常高,经过脱胶、脱酸、脱水、脱臭、脱色、脱腊等六道工艺以后生产出来的一级油,很难吃出什么味道。这个行业除了一些抗氧化剂外不允许随意添加其他物质,大家的工艺谁也不比谁先进多少,做出来的产品其实差异性极小。同质化严重的结果就是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很高。一般来说,市面上最好的豆油品牌和一般豆油品牌的差价在3元/5L左右,最好的花生油品牌和一般花生油品牌的差价在10元/5L左右。超过消费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品牌忠诚度就会大打折扣。消费者消费低价产品的时间长了,感觉品质和高价产品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品牌忠诚度很快就会消失。这是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在价格上进行低水平激烈竞争的重要原因之一。郎咸平认为:“食品行业的本质就是‘跨线’。传统食品直接取自大自然,无需进行深加工。如果想在传统食品行业获得成功,厂商就必须增加产品的价值,把现代食品的方便性、特色和口味差异等优点运用到传统食品制造上。而对于营养价值不高,只追求方便性的现代食品而言,制造商要想获得成功,除了追求产品的方便性和特色之外,还要努力提升产品的品质,使其具有传统食品的营养价值。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成功的企业通常只靠广告营造其产品的营养感觉。”朗咸平的“跨线”论同样适用于食用油行业。小包装食用油相对于散油来说,就是一次传统食品变身为现代食品的“跨线”。通过采用透明PET包装材料,小包装食用油在散油这一传统食品的制造工艺上强调现代食品的方便性。这里其实还有一定的拓展空间,比如使用抗紫外线透明包装保护食用油的品质。笔者在香港还见过一种像空气清新剂一样可以喷的小包装食用油,可以减少用量、便于上色且提高涂抹的均匀度。经济越发达,包装越小型化。如香港市场就习惯将6小支的小包装食用油串在一块同时售卖,这适合以小家庭为主、消费者讲究便利和清洁且不在乎在包装上多花点钱的市场。更重要的工作是现代食品化身为传统食品的“跨线”。由于精炼程度高,小包装食用油在风味和营养上都不如散油,这就需要“跨线”了。在风味上跨线的方法有:在色拉油中加入花生油和芝麻油,变身为调和油后,会提升一定的风味,或者通过美食广告画面给消费者带来风味好的感觉。在风味上向传统“跨线”做得最好的应属古法小榨花生油,从概念、瓶型到包装,都让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食用油产品。相对来说,小包装食用油产品在营养上“跨线”的要多得多,毕竟营养不像风味那样能有比较直观的感觉、消费者容易被说服,比如,包装得像橄榄油一样的橄榄葵花油,只宣传坚果成分的坚果调和油,基本上可以说,小包装食用油产品的成功就等同于在“跨线”上的成功。经常有一些朋友问我:“小包装食用油没有差异化,不做特价或者捆绑销售就卖不动,怎么办?”如上所述,小包装食用油在“安全”、“美味”、“健康”和“心理满足”等方面其实都还有很大的概念空间可供挖掘。食用油产品由于同质化严重而无法做营销。反过来说,如果真能推出差异化的产品,还是很容易赢得市场认可和取得成功的。小包装食用油的差异化主要有三条路子:(1)在调和油上做文章;(2)使产品拥有更好的风味;(3)添加营养素。1:1:1调和油、5S压榨花生油和植物甾醇玉米油都是成功的营销案例。可是,上述三个产品的成功经验很难复制。除非你能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化产品,国内的食用油厂家大多数缺乏研发能力。其实,对中小企业来说,模仿也是一条创新之路。娃哈哈不就是靠模仿发展起来的吗?宗庆后每年有200天的时间都泡在市场上,大部分工作就是寻找可供模仿的、受消费者欢迎的新产品。不过,要模仿也得模仿得有水平,一定要比原创有一些改进,这样才能实现市场超越。市场上钙奶产品走俏,娃哈哈就推出了AD钙奶。金龙鱼添加10000PPM植物甾醇的玉米油卖得好,福临门就推出了13000PPM的新产品。所以说,模仿推出更优质、更高价的产品并不可耻,依赖低质、低价掠夺市场的抄袭才真正可耻。二、要传统才够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大致有三个层次。最基础的需求是“安全”,中间的需求是“营养”和“美味”,最高一层的需求是“心理满足”。食品安全是高压线,一触即死,最典型的是三鹿奶粉。小包装食用油属于居家消费品,能够给人带来的“心理满足”感相对较弱,而且这一功能是附着在第二层次功能上的。所以,小包装食用油产品的发展主要是中间层次的两大方向:“美味”以及由营养衍生而来的“健康”。现代食品相对传统食品来说,包装较为完善、产品保质期长、食用较为便利,缺点是在健康和美味上有所欠缺。小包装食用油相对散油来说也有这个优缺点,因而,总是有不少消费者顽固地认为乡下农村的土榨菜籽油或土榨花生油要比小包装菜籽油或花生油香。相对于依靠舶来的现代工艺生产的小包装食用油来说,土榨油还蕴含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味,可以给人带来情感上的依托。所以,农村亲戚带一桶油进城被认为是很好的礼物。小包装食用油要想在“美味”上得分,就必须用“中国”、“传统”、“文化”、“天然”等元素,从工艺、包装、卖点等方面严严实实地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原生态的产品。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是这一方面相当成功的营销案例。只在原料的新鲜、绿色和有机上做文章的产品都还停留在较低的竞争层次上,鲁花的产品素以风味著称,从花生油、葵花籽油到菜籽油,无一不是开盖即浓香扑鼻的;即使是坚果调和油、花生调和油,风味也好于一般的调和油产品。不过其品牌推广没有上升到文化层面。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食品产业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散装到包装”,即原生态传统食品、土特产的商品化。第二次浪潮是“海外企业引导下的工业化”,即洋快餐、洋饮料、洋方便食品的大量涌现。第三次浪潮是“经典食方、传统饮食的时尚回归”,即中国特色、中国元素、民族食品的复兴崛起。比如,近年来倍受风投青睐的“路边摊”食品,如真功夫快餐、周黑鸭、辣味鸭脖。小包装食用油的发展也经历了这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小包装食用油相对散油的崛起;第二次浪潮是原本在海外流行的橄榄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带着现代的、西方的、健康观念的高端油种的兴起;第三次浪潮则是传统元素的应用、传统工艺的采用带来的传统风味的复兴浪潮。小包装食用油产品的传统回归,最简单的做法是在瓶标设计上采用古代画面,如福临门家香味压榨纯香菜籽油采用了古代榨油的场景。高层次的做法是从产品包装到电视广告的品牌整合传播全部都采用中国传统元素全盘打造,如胡姬花特香花生油。最高层次的做法是通过重现传统小榨技艺精髓回归古代手工作坊打造出的浓郁油香,如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鲤鱼浓香小榨菜籽油。只要是风味性的传统油种,如大豆油、菜籽油和芝麻油,都有在“越传统、越美味”这方面发展的潜质。2014年包装油销售策略实战分享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国家标准GB/T17374—1998前言本标准的定义主要参照了GB4122—83《包装通用术语》。本标准在销售包装计量和标签两个关键内容方面,遵循了《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和GB7718—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有关规定。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提出。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储备局粮油标准质量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上海市油脂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连宝、贺智慧、何萍、蔡颖。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6L以下的食用植物油包装的生产与销售。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1—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7718—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8955—88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销售包装salespackage以销售为主要目的,与内装物一起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包装。3.2封口scaling产品装入容器后,封上容器开口部分的操作。3.3预留容量headspace对瓶、桶、罐或其他包装容器正常灌装和密封后,在产品上部规定留出的空间,以适应产品的密度变化或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产品体积膨胀等情况。3.4包装容器container为销售而使用的盛装产品或包装件的器具总称,简称容器。3.5内装物contents包装内所装的产品。4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的技术要求4.1基本要求4.1.1应便于消费者携带、开启、使用、贮存和处理。4.1.2包装材料和容器应清洁、干燥,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应能保护食用植物油安全、卫生,对消费者健康以及环境不产生危害。容器材料须经卫生部门检验,并具备符合食品包装用卫生标准合格证。4.1.3包装装潢应清晰、准确地传递产品信息。4.1.4应节省资源。4.2容器材料4.2.1金属容器:材料为食品级马口铁、铝箔。4.2.2玻璃容器:应使用无污染的新瓶。4.2.3塑料容器:采用PE(聚乙烯)、HDPE(高密度聚乙烯)、PET(聚酯)、PEC(聚氯乙烯树脂)。4.2.4复合纸包装容器:内层为食品级的复合材料。注:在相似包装条件下,同类油品装在不同材料的容器中,由于氧、水、光的侵入影响,油品的相对稳定性有很大差异,在选用材料时,除包装成本外,尚需对油品的保存期和货架期予以综合考虑。4.3容器4.3.1容器应具备制造厂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4.3.2容器规格:内装物净含量250,500mL,1.0,1.5,2.0,2.5,3.0,3.5,5L。4.3.3容器应有足够的强度。4.3.4容器结构:造型:可选用方形、扁形、圆形、异形,以使用方便为原则,并应适应货架排列。容器高度:≤300mm。瓶口尺寸范围:≤50mm。预留容量:为容器容量的10%以下(即≤10%),不得使油从瓶口渗出。封口:旋盖、压盖、铝箔封口均应保证其密封性、无渗漏,并便于开启。4.4内装物4.4.1内装物的品种应与标示的品种、规格一致,并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4.4.2内装物的灌装环境应符合GB8955的规定。4.4.3内装物的净含量允许负偏差见表1。4.5销售包装的质量要求4.5.1外观:无疵瑕,表面光洁,标贴整齐、文字清晰。4.5.2密封性:密封性能良好,无渗漏。4.5.3内装物的净含量:应符合表1的负偏差规定。5试验方法5.1外观:目测检验。5.2密封性:装入外包箱后,倒置3min,开箱检验,不应有渗漏。5.3净含量测定5.3.1称重:取一个包装件称重后倒出全部内装物,用溶剂清洗残油二次,倒出吹干后,称得空瓶质量,得内装物质量=包装件质量—空瓶质量。5.3.2在室温条件下,测得油温在10~35℃范围内的实测密度;按所得密度换算成20℃的密度,按式(1)计算净含量。6检验规则6.1抽样方法和数量生产与销售的包装件在成品仓库中或流通仓房、货架上随机抽样1~2件作为检验样本。净含量(内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