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件_第1页
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件_第2页
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件_第3页
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件_第4页
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

绪论

10/27/20221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

绪论10/21/20221第一节课程介绍序言内容提要第二节建筑施工安全现状第三节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分析第四节建筑安全管理要点10/27/20222第一节课程介绍序言内容提要第二节建筑施工安全现状第三节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我国正处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规模逐年增加。相应的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率在各行业中是位居道路交通和煤矿之后的第三位,而且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总量又呈上升趋势,造成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序言10/27/2022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序言10/21/20223树立“安全第一

”理念实践证明,谁忽视安全,谁将为此而付出惨重的代价,这个代价不仅是经济上的、更是法律责任的担负和企业声誉的损失,因此在施工中质量、进度、投资以及安全,其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工作的基本方针,写入了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序言10/27/20224树立“安全第一

”理念序言10/21/20224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本课程的性质《建筑安全工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限定选修课程。本课程以安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着重介绍建筑安全工程的基础知识与理论。第一节课程介绍

10/27/20225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第一节课程介绍10/21/22、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安全工程基本概念,建筑安全系统工程基本理论,建筑工程安全设计的基本方法,建筑施工安全要求,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基本措施等。10/27/202262、本课程的教学任务10/21/20226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本课程的重点内容(1)建筑安全系统工程,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建筑工程安全保证要求与保证体系,建筑工程安全检查与评价;(2)建筑安全设计方面,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建筑工程防雷设计,建筑结构安全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3)建筑安全施工技术,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安全,建筑施工过程安全。(4)建筑安全管理、责任,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含义与基本内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等10/27/20227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0/21/202272、本课程的难点

难点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安全,建筑施工过程安全技术与措施,建筑安全管理制度与法规。10/27/202282、本课程的难点10/21/20228三、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前,应当先修的主要课程有《结构设计原理》、《安全系统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机械安全工程》以及《电气安全工程》等,要求掌握这些课程的基本原理。10/27/20229三、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10/21/20229四、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课程教材翟越、李寻昌等自编教材。2、主要参考资料(1)朱建军.建筑安全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2)刘嘉福.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4年第一版.(3)武明霞.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4)江见鲸.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1.10/27/202210四、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0/21/202210一、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特点1、施工作业环境差如通常施工场地窄小、拥挤;施工中高处作业多,几乎有三分之二的工程内容都会涉及到高空;露天作业多,就意味着会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一些恶劣的天气环境还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危害。第二节建筑施工安全现状

10/27/202211一、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特点第二节建筑施工安全现状10/22、作业强度高大多数施工过程仍是手工操作或借助于工具进行手工作业,劳动强度高,体力消耗大。在这种工作模式下长时间劳作,容易使施工人员产生疲劳和注意力分散,就有可能出现操作上的失误,从而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10/27/2022122、作业强度高10/21/2022123、复杂多样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交叉作业也较多,产品的多样性和施工工艺复杂、多变性。经常是多工种、多班组在一个部位施工作业,流动性大,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此时如果在管理中出现防护不严、衔接不当以及管理不好,就有可能产生安全10/27/2022133、复杂多样10/21/202213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建筑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将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问题。1、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不够明确工程建设涉及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以及其他如设备租赁单位、拆装单位等,对这些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缺乏明确规定。10/27/202214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0/21/20222、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我国现在建筑业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各方主体的经济成分日趋多元化,竞争过度激烈,投资主体市场行为不规范,不履行法定监管程序,规避政府监管现象增多,给安全监管工作带来难度。这使得安全生产管理已成为限制行业健康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10/27/2022152、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10/21/2022153、施工人员技术素质较低施工队伍迅速扩大,岗位转移,使得行业整体素质下降,占施工现场90%以上的农民工队伍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操作技术水平低下,难以满足安全需要等。10/27/2022163、施工人员技术素质较低10/21/202216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投入不足

建筑施工规模不断增大,施工工艺日趋复杂,施工难度加大,而一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挤占安全生产费用,致使在工程投入中用于安全生产的资金过少,不能保证正常安全生产措施的需要,导致生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10/27/202217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投入不足10/21/2025、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制度不健全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得不到及时救助和处理。10/27/2022185、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制度不健全10/21/202218表1.1近年来我国建筑业事故起数、死亡、重伤人员统计表项目年度数量起数死亡(人)重伤(人)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人/百亿元)万人死亡率20008469872967.890.4952001100410452966.80.4952002120812922726.970.57520031292①/2634②1524①/2788②-6.920.63120041144①/2582②1324①/2789②--0.53020051015①/2288②1193①/2607②-3.430.4422006888①/2224②1048①/2538②--2007840①/2278②1011/2722②--200824182881---20092330同比下降11.27%2760同比下降12.51%---10/27/202219表1.1近年来我国建筑业事故起数、死亡、重伤人员统计表图1.21997-2007我国建筑业事故死亡人数及百亿产值死亡率(数据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0/27/202220图1.21997-2007我国建筑业事故死亡人数及百亿产值一、建筑施工事故总体情况2007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筑施工事故859起、死亡1012人,其中共发生建筑施工较大及以上事故(一次死亡3人及3人以上事故)35起、死亡144人(其中重大事故2起,死亡21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了10.26%,死亡人数下降了1.37%。第三节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分析10/27/202221一、建筑施工事故总体情况第三节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图1.32006年、2007年建筑施工事故起数比较图1.42006年、2007年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比较10/27/202222图1.32006年、2007年建筑施工事故起数比较图1.4

2007年,发生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10个地区分别是江苏省(死亡103人)、浙江省(死亡66人)、上海市(死亡61人)、广东省(死亡60人)、安徽省(死亡45人)、黑龙江省(死亡45人)、北京市(死亡45人)、云南省(死亡42人)、辽宁省(死亡40人)、贵州省(死亡39人)。10/27/2022232007年,发生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10个地区1图1.52006年、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事故起数比较10/27/202224图1.52006年、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事故起数比较10图1.62006年、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比较10/27/202225图1.62006年、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比二、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全部伤亡事故情况分析1、事故类别分析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别仍主要是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起重伤害等。这些事故的死亡人数共915人,分别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45.45%、20.36%、11.56%、6.62%、6.42%,总计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90.42%。图1.72007年各类型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图10/27/202226二、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全部伤亡事故情况分析图1.7202、事故部位分析2007年,在洞口和临边作业发生事故的死亡人数占总数的15.51%;在各类脚手架上作业发生事故的死亡人数占总数的11.86%;安装、拆卸塔吊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数的11.86%;模板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数的6.82%。图1.82007年各类型事故发生部位死亡人数比例图10/27/2022272、事故部位分析图1.82007年各类型事故发生部位死亡人3、发生事故的工程类别分析(1)新建工程发生事故785起,占事故起数的91.39%;死亡911人,占死亡总人数的90.02%。(2)改扩建工程发生事故56起,占事故起数的6.52%;死亡72人,占死亡总人数的7.11%。(3)拆除工程发生事故18起,占事故起数的2.1%;死亡29人,占死亡总人数的2.87%。10/27/2022283、发生事故的工程类别分析10/21/202228图1.92007年不同工程类别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图10/27/202229图1.92007年不同工程类别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图10/214、发生事故的工程进度分析(1)施工准备发生事故20起,占事故起数的%;死亡26人,占死亡总人数的2.57%。(2)基础施工发生事故137起,占事故起数的%;死亡161人,占死亡总人数的15.91%。10/27/2022304、发生事故的工程进度分析10/21/202230(3)主体结构发生事故414起,占事故起数的48.2%;死亡505人,占死亡总人数的49.9%。(4)装饰装修发生事故264起,占事故起数的30.73%;死亡283人,占死亡总人数的27.96%。(5)拆除阶段发生事故24起,占事故起数的%;死亡37人,占死亡总人数的3.66%。10/27/202231(3)主体结构10/21/202231图1.102007年不同工程形象进度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图10/27/202232图1.102007年不同工程形象进度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图15、发生事故的工程结构类型分析(1)砖混结构

发生事故213起,占事故起数的24.8%;死亡234人,占死亡总人数的23.12%。(2)混凝土结构

发生事故442起,占事故起数的51.46%;死亡522人,占死亡总人数的51.58%。(3)钢结构

发生事故38起,占事故起数的%;死亡50人,占死亡总人数的4.94%。10/27/2022335、发生事故的工程结构类型分析10/21/202233(4)砖木结构发生事故1起,占事故起数的%;死亡1人,占死亡总人数的0.1%。(5)钢、混结构发生事故45起,占事故起数的%;死亡51人,占死亡总人数的5.04%。(6)其他

发生事故120起,占事故起数的%;死亡154人,占死亡总人数的15.22%。10/27/202234(4)砖木结构10/21/202234图1.112007年不同工程结构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图10/27/202235图1.112007年不同工程结构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图10/三、主要事故原因分析1、思想认识方面一些地区建设主管部门和企业没有真正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没有按照要求将安全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和重要议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浅薄,不重视。10/27/202236三、主要事故原因分析10/21/2022362、企业管理方面部分施工企业甚至一些高资质、生产规模很大的的施工企业,管理方式粗放松散,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基本要求,安全投入欠账严重。10/27/2022372、企业管理方面10/21/2022373、政府监管方面部分政府主管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监管能力与日益增大的工程建设规模不相适应,监管效能出现层层衰减问题。4、责任主体安全履责方面一些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和总包单位对自身应负的安全职责不清,未起到应有的安全管理、监督、作用。10/27/2022383、政府监管方面10/21/2022385、建筑市场环境方面不合理低价中标、不依法履行建设程序、违法分包、转包、资质挂靠等现象依然比较普遍。6、建筑业行业劳动者素质方面我国建筑行业一线作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他们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基本操作技能较差,而且人员流动性很强不便于管理。10/27/2022395、建筑市场环境方面10/21/202239四、事故案例案例1“2008.11·15”杭州地铁工地塌陷事故这一事故死亡人数已确认17人

10/27/202240四、事故案例案例1“2008.11·15”杭州地铁工地案例2昆明在建新机场立交桥垮塌7人死亡34人受伤2010年1月3日电1月3日14时20分许,昆明在建新机场立交桥在浇灌过程中垮塌,据昆明市政府办公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9时30分共计7人死亡,8人重伤,26人轻伤。10/27/202241案例2昆明在建新机场立交桥垮塌7人死亡34人受伤一、明确建筑工程安全与质量、进度、投资的关系建筑企业管理人员都应该从根本上清楚认识到,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关系。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安全可以促进生产,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第四节建筑安全管理要点10/27/202242一、明确建筑工程安全与质量、进度、投资的关系第四节建筑安1、安全与质量的关系安全是质量的基础。只有在良好的安全措施保证之下,施工人员才能较好的发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同样,工程施工质量越好,其产生的安全效益就越高;可以说质量是“本”,安全是“标”,两者密不可分。只有标本兼治,才能使工程项目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可见,安全与质量是同步的。10/27/2022431、安全与质量的关系10/21/2022432、安全与进度的关系安全是进度的前提。由于建设项目的最大特点是施工工期较长,建设单位总是希望其投入的资金能尽快得到效益,进而对工期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导致项目施工长时间的加班加点,造成的结果往往是人员和设备的疲劳及施工安全条件无法保证,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国家规范标准中的工期是可以进行适当的压缩的,但应提出一个有利于安全的合理工期即约定工期在施工合同中明确规定。可见,安全与进度是互促的。10/27/2022442、安全与进度的关系国家规范标准中的工期是可以进行适当的压缩3、安全与投资的关系个别建设单位的安全资金不到位或随意压价等,承包单位不可能将过多资金投入安全设施中,加上部分分包单位缺乏岗位培训,人员素质较低,安全意识低,一旦出现因安全问题产生的工伤事故,不但会给承包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给建设单位带来经济损失,延误投入资金产生效益。可见,安全与投资是应该兼顾的。10/27/2022453、安全与投资的关系10/21/202245二、明确建筑安全生产主体

建筑安全生产是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的活动。一个施工项目的完成,有诸多相关企业单位的参与,相互间建立一个互动、双赢的和谐合作环境是项目顺利进行和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不仅要重视加强建设和施工单位的管理,对工程建设进行主动预控,提高工程质量,还要加强各个相关企业之间的协调、沟通,防患于未然。10/27/202246二、明确建筑安全生产主体10/21/202246(1)勘察单位的勘察文件是设计和施工的基础材料和重要依据,勘察文件的质量又直接关系到设计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2)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质量又关系到施工安全操作、安全防护以及作业人员和建设工程的主体结构安全;10/27/202247(1)勘察单位的勘察文件是设计和施工的基础材料和重要依据,勘(3)工程监理单位是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一方,对保证施工单位作业人员的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4)施工机械设备生产、租赁、安装以及检验检测机构等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其他单位是否依法从事相关活动,直接影响到建设工程安全。10/27/202248(3)工程监理单位是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一方,对保证施三、明确建筑安全生产责任作为建筑业产品的工程产品,与其他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同,即建筑产品的非标准化、产品生产场所的流动性、产品本身的固定性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责任问题也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10/27/202249三、明确建筑安全生产责任10/21/2022491、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多样

可以说所有工程参建单位都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这是由《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所规定,同时也是由工程产品的特点所决定。这些责任主体在工程产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相同,而且各负其责,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各参与单位均应被列为事故责任单位;10/27/2022501、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多样10/21/202、强化对建设单位安全生产责任

作为我们国家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应强化对建设单位安全生产责任的法律约束力度,因为建筑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规定和程序基本上都是以建设单位为管制对象的制度设计,建设单位在工程产品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10/27/2022512、强化对建设单位安全生产责任10/21/2022513、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定位政府管理部门对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监督应定位在对参建各方的行为监督方面,通过对工程实体安全防护情况的检查,来印证参建各方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化的情况,证明各方的安全行为是否合法、是否达到了安全生产条件,对监督检查出的问题要向监管对象提出,并根据检查情况采取相应的行政措施。10/27/2022523、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定位10/21/202252政府部门和人员的监管责任与生产经营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是有差别的,不能在发生事故后,在问责时将二者一视同仁的均等去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生产经营单位的责任是一种主动责任,管理部门的责任是一种被动责任。因此应当出台制定监管工作标准,对监管单位和人员的责、权、利和具体行为做出明确的规定,使每一个监管人员对照标准就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履行了安全生产监管职责。10/27/202253政府部门和人员的监管责任与生产经营单位和相4、安全生产责任有限性

安全生产责任应当是有限的,而不应当是无限的,不能在发生一起事故后,无限的向上追责,搞问责扩大化。任何单位和个人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之后,由于不可预见的因素所导致的事故,可以免予问责。在法律、法规只对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做出规定,而相应配套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没有详细规定时,所出现的法律空白,不应由个人对此承担责任;10/27/2022544、安全生产责任有限性10/21/202254四、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实施建筑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原理和方法在建筑领域的具体应用,包括宏观和微观的建筑安全管理两个方面。1、微观的建筑安全管理主要是指直接参与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包括建筑企业、业主或业主委托的监理机构、中介组织等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计划、实施、控制、协调、监督和管理。微观管理是直接的、具体的,它是安全管理思想、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以及标准指南的体现。10/27/202255四、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实施10/21/2022552、宏观的建筑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从组织、法律法规、执法监察等方面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它是一种间接的管理,同时也是微观管理的行动指南。宏观的监督与管理模式有法律的手段规范安全管理、经济的手段促进安全管理、文化的手段加强安全管理以及科技的手段支持安全管理。10/27/2022562、宏观的建筑安全管理10/21/2022563、安全生产管理实施(1)处理好“四个关系”,即安全与危险并存、安全与生产统一、安全与速度互促、安全与效益兼顾;(2)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预防为主、坚持管生产同时管安全、坚持目标管理、坚持过程控制、坚持动态安全管理、坚持持续改进;10/27/2022573、安全生产管理实施10/21/202257(3)对不同的生产要素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人、机、物和环境”安全。10/27/202258(3)对不同的生产要素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生产管理方建筑工程及管理知识讲座

10/27/202259建筑工程及管理知识讲座10/21/202259前言

1.建筑工程:为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我们单位开发建设的各小区均属建筑工程范畴。我们开发建设的建筑工程一般包括: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暖通工程、电梯工程、智能化工程、景观工程、道路及建筑小品等等。以上所属各工程均有设计施工图纸,如建筑施工图纸、结构施工图纸、电器施工图纸、给排水暖通施工图纸、景观园林施工图纸、道路及建筑小品施工图纸一个开发建设项目一般需要经过立项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规划方案设计,研究通过后进行施工图设计,然后进入施工阶段。经检验、验收后符合要求再进行交付。10/27/202260前言1.建筑工程:为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10/27/20226110/21/20226110/27/20226210/21/202262二、功能(一)一个建筑工程其功能一般具有实用功能和观赏功能。

1、使用功能.应该满足用户(人们)在实用房屋时的要求,有充分的活动空间,人流路线合理,各种设施使用安全,并满足人们对色彩的要求。功能齐全,相、电包括照明用量、空调用电、家用锅炉用电等;同时包括弱电,如有线电视、对讲门铃、电话、宽带上网等;饮用水的供应,燃起的供用等;公共部位要有上下方便的楼梯,小高层建筑九层及其以上应设电梯等。10/27/202263二、功能(一)一个建筑工程其功能一般具有实用功能和观赏功能。2、观赏功能.在一个小区内每栋楼的色彩不一与环境相称,点缀整个小区观赏性。由小区组成的城区,更是因为各个建筑之间的差异,形成我们城市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景观。10/27/2022642、观赏功能.在一个小区内每栋楼的色彩不一与环境相称,点缀整(二)企业的功能(开发、施工、监理企业)一个要树百年品牌的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功能,企业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必须有盈利的功能企业的盈利是国家税收的保障,一个企业不盈利,不是一个企业领导和个人行为,而是一个道德问题,是对社会对职工不负责任。为此,企业必须有盈利的功能。

10/27/202265(二)企业的功能(开发、施工、监理企业)10/21/20222.企业必须有担风险的功能市场经济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企业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一是从容面对风险,二是充分认识风险,采取回避、分担、转让等手段。才能达到担风险的功能。10/27/2022662.企业必须有担风险的功能10/21/2022663.企业必须有自我发展的功能企业发展是社会的需要,是企业的需要,是职工的需要。企业只有发展才能进步和壮大,才能把企业作强,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10/27/2022673.企业必须有自我发展的功能10/21/2022674.企业必须有用自己企业文化创造社会文化的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只有用企业文化武装起来的职工团队,才能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进,而只有这种前进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这种财富无不渗透着企业文化的氛香,社会积累无不表现出企业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历史的长河中,会慢慢的成为历史文化的象征。10/27/2022684.企业必须有用自己企业文化创造社会文化的功能10/21/2三、分类(一)从建筑物的高度分类:建筑物可因高度的不同分为:低层建筑(1-3层)、多层建筑(1-6层)、小高层建筑(12层以下)、高层建筑(100米以内)、超高层建筑(100米以上)(二)从建筑的形式分类(使用材料):砖混结构、混合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木结构、钢结构10/27/202269三、分类(一)从建筑物的高度分类:10/21/202269三、分类(三)按承重方式分为:墙承重结构、骨架承重结构、内骨架承重结构、空间结构承重结构(四)按耐火等级(极限)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建筑(我们开发的项目一般为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

10/27/202270三、分类(三)按承重方式分为:10/21/202270四、建筑物按其项目管理的要求分类在项目管理中,将一般的建筑物按工种工程进行分解。如一栋楼为一个单位工程,并可以分为若干分部工程:如地基与基础工程(一般建筑以下的部分);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梯工程、弱电工程、等分部或子分部工程。一个分布工程又可分为若干分项工程,如挖土分项、填土分项、砌石分项、砖石分项、钢筋分项、魔板分项、混凝土分项、抹灰分项、涂料分项、玻璃分项等等。分项工程则是由若干个检验批组成,也就是说检验批是基层的组成单元。

10/27/202271四、建筑物按其项目管理的要求分类在项目管理中,将一般五、建设项目管理的分类依据

一个建设项目的管理可分为:建设单位(投资者、业主、甲方等称谓)项目管理;建设单位建设项目管理;监理单位建设项目管理;施工单位(承包商、以方)建设项目管理;设计单位项目管理、供应商建设项目管理等。不同的单位管理的重点不同,但总的来看都是“四控”、“三管”、“一协调”。10/27/202272五、建设项目管理的分类依据一个建设项目的管理可分为:建设单1.“四控”:即安全生产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2、“三管”:信息管理、合同管理、档案管理。3.“一协调”:组织协调。

10/27/2022731.“四控”:即安全生产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介绍各主体的侧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目前已列为一门学科,国家已颁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50326-200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同时我们已有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总计约千余册,供建设项目参建各方使用和执行。如: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等。10/27/202274介绍各主体的侧重点10/21/202274六.建设工程所涉及的学科和管理建筑工程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为此涉及的学科特别的多。如,建筑结构、房屋构造、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统计、建筑材料、项目管理等等。作为房地产开发单位除以上学科的专业人员外,还应有企业管理、营销管理、物业管理等学科。企业管理中有涉及经营管理、资源管理、人才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计划管理、土地开发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

10/27/202275六.建设工程所涉及的学科和管理建筑工程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为1.

建筑设计:《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最近又要出新的住宅设计规范,主要是节能要求增加内容)中要求住宅设计中应计算的技术经济指标有:各种功能空间使用面积(m2)套内使用面积(m2/套)住宅标准层总使用面积(m2)住宅标准层总建筑面积(m2)住宅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套型建筑面积(m2/套)套型阳台面积(m2/套)10/27/2022761.

建筑设计:《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最对层高和室内净高、阳台、过道空间和套内楼梯、门窗;日照、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保温隔热、隔声、给排水、采暖、燃气、通风和空调、电气及综合设计均有具体技术参数;对公用部分的楼梯和电梯、走廊和入口、垃圾收集设施、地下室和半地下室、附建公共用房也有详细要求和规定。

10/27/202277对层高和室内净高、阳台、过道空间和套内楼梯、门窗;2、建筑施工

工程开工前应对承包商进行招标投标,择优选择施工单位。然后进行设计图纸回身,将图纸的不足和异议均消灭在施工前。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意图交底,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在审图的基础上对其书面提出,由设计方答复做好记录,各方签证。施工单位应进行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等。在此同时,甲乙双方签订施工承包合同,甲方与监理公司签订委托监理合同等。施工单位按照“四控、三管、一协调”的原则,在合同条件的约束下进行施工。

10/27/2022782、建筑施工工程开工前应对承包商进行招标投标,择优选择涉及施工单位管理工作很多,现就工程质量方面做一下简单介绍: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交底有措施、图纸会审有记录、配置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器具校正有复核、设计变更有手续、钢筋代换有制度、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控有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10/27/202279涉及施工单位管理工作很多,现就工程质量方面做一下简单介绍:13、下面介绍一些关于项目管理的知识项目管理等于科学加艺术。项目是过程,不是项目产品本身项目的独特性任何项目都不可能完全相同项目是一次性和非重复性的项目有明确的目标和开始结束时间项目是有系统性、渐进地完成,既不能打打停停也不能推倒重来。10/27/2022803、下面介绍一些关于项目管理的知识10/21/202280管理:组织和指导他人共同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同时管理又是指挥(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项目管理过程具体有:范围有关的过程:顾客要求的确认、活动的确定、活动的控制。事件有关的过程:周期估算、进度确认、进度控制。成本有关的过程:成本估算预算、成本控制、工程决算。资源有关的过程:资源策划、资源控制。人员有关的过程:组织结构、人员分配、团队发展。沟通有关的过程:沟通策划、信息管理、沟通控制。风险有关的过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采购有关的过程:采购策划、承包方评价、合同评价。

10/27/202281管理:组织和指导他人共同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同时管理又是指挥4、关于项目的四个阶段①萌芽期/概念阶段:主要工作位,创新和可行性研究。其管理的内容:项目定义、范围和功能设计、经营目标、可行性研究、初步估算(要求在+-30%范围内)②生长期/开发阶段:主要工作为计划和设计。其管理内容为,方案设计、资源安排、初步设计(要求在+-10%以内)控制计划、批准实施。10/27/2022824、关于项目的四个阶段10/21/202282③成熟期/实施阶段:主要工作为实施和控制。其管理内容为,施工管理规划、监理规划、图纸会审、专业工作分配、详细编制施工图预算(+-5%以内)过程监督、定期报告、控制和调整。④衰亡期/收尾期:主要工作为竣工验收。其管理内容,组织验收、移交产品、交付、项目总结或项目管理报告、资料备案归档。10/27/202283③成熟期/实施阶段:主要工作为实施和控制。其管理内容为,施工三、分类七企业为什么要进行项目管理企业为什么要进行项目管理?一是为了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的需要。企业内部必然存在两种类型工作:1.项目2.运行。这两种工作的共同点是①由人来完成②都受到资源限制③都需要按计划执行并受到控制。二两种工作的不同点是:①“运行”是一种持续的重复的工作,必须是稳定的完全的。②“项目”则具有临时性、独特性的特征,必然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10/27/202284三、分类七企业为什么要进行项目管理10/21/2022二是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今天企业面临着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需要根据外界的变化不断的对自身进行调整,重新组织企业资源、工作流程等,加强风险管理、变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适应变化而生存的基本出路(包括建设、设计、施工、监理、供应商等)。项目管理方式已被实践证明能够适应变化的市场,能够实现重组资源,迅速变革的需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能力支持策略,策略支持目标,目标适应市场变化,管理为三项(能力策略目标)提供保障。企业也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四点(管理、目标、策略、能力)的匹配就能发挥最高效率。10/27/202285二是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今天企业面临着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需三是信息、经验、教训积累的需要:项目信息与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一个项目完成,除了实现预定的目标外,还应包括从该项目获得的经验教训和项目信息档案,以积累相关知识,备未来项目所用。经验教训,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体系并对经验教训信息进行不断地总结,我们将很难实现企业范围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建立,也不可能实现教育员工的目的,不得不屡次面对财富的流失和居高不下的项目成本。信息档案,项目已经存在上千年,仅就近几十年来看,各行各业的项目信息沉淀又如何呢?由于缺乏信息的积累,造成了大量项目管理方面的重复性工作和屡次出现的错误无形中又提高了项目开发成本。10/27/202286三是信息、经验、教训积累的需要:项目信息与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四是管理创新的要求:因为项目管理的方法论是动态管理,动态的组织形式更为开放和灵活,任务与职位并不严格界定,允许人们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沟通交流是多角度的。它包括了更多的信息:建议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充斥了命令和决议更加适合于创新。10/27/202287四是管理创新的要求:因为项目管理的方法论是动态管理,动态的组五是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的需要: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共享是前提,企业的项目管理应该适应这种形式的需要。正如前面所讲项目有上千年的历史,而项目管理则是近百年的事,世界上几百年的历史和上百个国家告诉我们,凡是项目就要进行项目管理,是动态管理,不是静态管理,不是固定建制的管理模式。固定建制的管理模式必然加大管理层次,增加项目开发成本。

10/27/202288五是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的需要: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共享是通过以上简单介绍建筑工程及管理知识讲座,希望能对今后的工作起点抛砖引玉的作用,愿大家将来都成为了不起的人,谢谢。10/27/202289通过以上简单介绍建筑工程及管理知识讲座,希望能对今后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

绪论

10/27/202290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

绪论10/21/20221第一节课程介绍序言内容提要第二节建筑施工安全现状第三节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分析第四节建筑安全管理要点10/27/202291第一节课程介绍序言内容提要第二节建筑施工安全现状第三节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我国正处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规模逐年增加。相应的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率在各行业中是位居道路交通和煤矿之后的第三位,而且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总量又呈上升趋势,造成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序言10/27/20229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序言10/21/20223树立“安全第一

”理念实践证明,谁忽视安全,谁将为此而付出惨重的代价,这个代价不仅是经济上的、更是法律责任的担负和企业声誉的损失,因此在施工中质量、进度、投资以及安全,其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工作的基本方针,写入了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序言10/27/202293树立“安全第一

”理念序言10/21/20224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本课程的性质《建筑安全工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限定选修课程。本课程以安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着重介绍建筑安全工程的基础知识与理论。第一节课程介绍

10/27/202294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第一节课程介绍10/21/22、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安全工程基本概念,建筑安全系统工程基本理论,建筑工程安全设计的基本方法,建筑施工安全要求,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基本措施等。10/27/2022952、本课程的教学任务10/21/20226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本课程的重点内容(1)建筑安全系统工程,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建筑工程安全保证要求与保证体系,建筑工程安全检查与评价;(2)建筑安全设计方面,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建筑工程防雷设计,建筑结构安全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3)建筑安全施工技术,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安全,建筑施工过程安全。(4)建筑安全管理、责任,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含义与基本内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等10/27/202296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0/21/202272、本课程的难点

难点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安全,建筑施工过程安全技术与措施,建筑安全管理制度与法规。10/27/2022972、本课程的难点10/21/20228三、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前,应当先修的主要课程有《结构设计原理》、《安全系统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机械安全工程》以及《电气安全工程》等,要求掌握这些课程的基本原理。10/27/202298三、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10/21/20229四、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课程教材翟越、李寻昌等自编教材。2、主要参考资料(1)朱建军.建筑安全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2)刘嘉福.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4年第一版.(3)武明霞.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4)江见鲸.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1.10/27/202299四、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0/21/202210一、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特点1、施工作业环境差如通常施工场地窄小、拥挤;施工中高处作业多,几乎有三分之二的工程内容都会涉及到高空;露天作业多,就意味着会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一些恶劣的天气环境还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危害。第二节建筑施工安全现状

10/27/2022100一、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特点第二节建筑施工安全现状10/22、作业强度高大多数施工过程仍是手工操作或借助于工具进行手工作业,劳动强度高,体力消耗大。在这种工作模式下长时间劳作,容易使施工人员产生疲劳和注意力分散,就有可能出现操作上的失误,从而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10/27/20221012、作业强度高10/21/2022123、复杂多样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交叉作业也较多,产品的多样性和施工工艺复杂、多变性。经常是多工种、多班组在一个部位施工作业,流动性大,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此时如果在管理中出现防护不严、衔接不当以及管理不好,就有可能产生安全10/27/20221023、复杂多样10/21/202213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建筑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将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问题。1、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不够明确工程建设涉及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以及其他如设备租赁单位、拆装单位等,对这些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缺乏明确规定。10/27/2022103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0/21/20222、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我国现在建筑业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各方主体的经济成分日趋多元化,竞争过度激烈,投资主体市场行为不规范,不履行法定监管程序,规避政府监管现象增多,给安全监管工作带来难度。这使得安全生产管理已成为限制行业健康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10/27/20221042、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10/21/2022153、施工人员技术素质较低施工队伍迅速扩大,岗位转移,使得行业整体素质下降,占施工现场90%以上的农民工队伍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操作技术水平低下,难以满足安全需要等。10/27/20221053、施工人员技术素质较低10/21/202216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投入不足

建筑施工规模不断增大,施工工艺日趋复杂,施工难度加大,而一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挤占安全生产费用,致使在工程投入中用于安全生产的资金过少,不能保证正常安全生产措施的需要,导致生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10/27/2022106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投入不足10/21/2025、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制度不健全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得不到及时救助和处理。10/27/20221075、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制度不健全10/21/202218表1.1近年来我国建筑业事故起数、死亡、重伤人员统计表项目年度数量起数死亡(人)重伤(人)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人/百亿元)万人死亡率20008469872967.890.4952001100410452966.80.4952002120812922726.970.57520031292①/2634②1524①/2788②-6.920.63120041144①/2582②1324①/2789②--0.53020051015①/2288②1193①/2607②-3.430.4422006888①/2224②1048①/2538②--2007840①/2278②1011/2722②--200824182881---20092330同比下降11.27%2760同比下降12.51%---10/27/2022108表1.1近年来我国建筑业事故起数、死亡、重伤人员统计表图1.21997-2007我国建筑业事故死亡人数及百亿产值死亡率(数据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0/27/2022109图1.21997-2007我国建筑业事故死亡人数及百亿产值一、建筑施工事故总体情况2007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筑施工事故859起、死亡1012人,其中共发生建筑施工较大及以上事故(一次死亡3人及3人以上事故)35起、死亡144人(其中重大事故2起,死亡21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了10.26%,死亡人数下降了1.37%。第三节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分析10/27/2022110一、建筑施工事故总体情况第三节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图1.32006年、2007年建筑施工事故起数比较图1.42006年、2007年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比较10/27/2022111图1.32006年、2007年建筑施工事故起数比较图1.4

2007年,发生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10个地区分别是江苏省(死亡103人)、浙江省(死亡66人)、上海市(死亡61人)、广东省(死亡60人)、安徽省(死亡45人)、黑龙江省(死亡45人)、北京市(死亡45人)、云南省(死亡42人)、辽宁省(死亡40人)、贵州省(死亡39人)。10/27/20221122007年,发生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10个地区1图1.52006年、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事故起数比较10/27/2022113图1.52006年、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事故起数比较10图1.62006年、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比较10/27/2022114图1.62006年、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比二、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全部伤亡事故情况分析1、事故类别分析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别仍主要是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起重伤害等。这些事故的死亡人数共915人,分别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45.45%、20.36%、11.56%、6.62%、6.42%,总计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90.42%。图1.72007年各类型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图10/27/2022115二、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全部伤亡事故情况分析图1.7202、事故部位分析2007年,在洞口和临边作业发生事故的死亡人数占总数的15.51%;在各类脚手架上作业发生事故的死亡人数占总数的11.86%;安装、拆卸塔吊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数的11.86%;模板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数的6.82%。图1.82007年各类型事故发生部位死亡人数比例图10/27/20221162、事故部位分析图1.82007年各类型事故发生部位死亡人3、发生事故的工程类别分析(1)新建工程发生事故785起,占事故起数的91.39%;死亡911人,占死亡总人数的90.02%。(2)改扩建工程发生事故56起,占事故起数的6.52%;死亡72人,占死亡总人数的7.11%。(3)拆除工程发生事故18起,占事故起数的2.1%;死亡29人,占死亡总人数的2.87%。10/27/20221173、发生事故的工程类别分析10/21/202228图1.92007年不同工程类别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图10/27/2022118图1.92007年不同工程类别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图10/214、发生事故的工程进度分析(1)施工准备发生事故20起,占事故起数的%;死亡26人,占死亡总人数的2.57%。(2)基础施工发生事故137起,占事故起数的%;死亡161人,占死亡总人数的15.91%。10/27/20221194、发生事故的工程进度分析10/21/202230(3)主体结构发生事故414起,占事故起数的48.2%;死亡505人,占死亡总人数的49.9%。(4)装饰装修发生事故264起,占事故起数的30.73%;死亡283人,占死亡总人数的27.96%。(5)拆除阶段发生事故24起,占事故起数的%;死亡37人,占死亡总人数的3.66%。10/27/2022120(3)主体结构10/21/202231图1.102007年不同工程形象进度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图10/27/2022121图1.102007年不同工程形象进度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图15、发生事故的工程结构类型分析(1)砖混结构

发生事故213起,占事故起数的24.8%;死亡234人,占死亡总人数的23.12%。(2)混凝土结构

发生事故442起,占事故起数的51.46%;死亡522人,占死亡总人数的51.58%。(3)钢结构

发生事故38起,占事故起数的%;死亡50人,占死亡总人数的4.94%。10/27/20221225、发生事故的工程结构类型分析10/21/202233(4)砖木结构发生事故1起,占事故起数的%;死亡1人,占死亡总人数的0.1%。(5)钢、混结构发生事故45起,占事故起数的%;死亡51人,占死亡总人数的5.04%。(6)其他

发生事故120起,占事故起数的%;死亡154人,占死亡总人数的15.22%。10/27/2022123(4)砖木结构10/21/202234图1.112007年不同工程结构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图10/27/2022124图1.112007年不同工程结构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图10/三、主要事故原因分析1、思想认识方面一些地区建设主管部门和企业没有真正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没有按照要求将安全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和重要议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浅薄,不重视。10/27/2022125三、主要事故原因分析10/21/2022362、企业管理方面部分施工企业甚至一些高资质、生产规模很大的的施工企业,管理方式粗放松散,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基本要求,安全投入欠账严重。10/27/20221262、企业管理方面10/21/2022373、政府监管方面部分政府主管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监管能力与日益增大的工程建设规模不相适应,监管效能出现层层衰减问题。4、责任主体安全履责方面一些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和总包单位对自身应负的安全职责不清,未起到应有的安全管理、监督、作用。10/27/20221273、政府监管方面10/21/2022385、建筑市场环境方面不合理低价中标、不依法履行建设程序、违法分包、转包、资质挂靠等现象依然比较普遍。6、建筑业行业劳动者素质方面我国建筑行业一线作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他们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基本操作技能较差,而且人员流动性很强不便于管理。10/27/20221285、建筑市场环境方面10/21/202239四、事故案例案例1“2008.11·15”杭州地铁工地塌陷事故这一事故死亡人数已确认17人

10/27/2022129四、事故案例案例1“2008.11·15”杭州地铁工地案例2昆明在建新机场立交桥垮塌7人死亡34人受伤2010年1月3日电1月3日14时20分许,昆明在建新机场立交桥在浇灌过程中垮塌,据昆明市政府办公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9时30分共计7人死亡,8人重伤,26人轻伤。10/27/2022130案例2昆明在建新机场立交桥垮塌7人死亡34人受伤一、明确建筑工程安全与质量、进度、投资的关系建筑企业管理人员都应该从根本上清楚认识到,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关系。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安全可以促进生产,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第四节建筑安全管理要点10/27/2022131一、明确建筑工程安全与质量、进度、投资的关系第四节建筑安1、安全与质量的关系安全是质量的基础。只有在良好的安全措施保证之下,施工人员才能较好的发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同样,工程施工质量越好,其产生的安全效益就越高;可以说质量是“本”,安全是“标”,两者密不可分。只有标本兼治,才能使工程项目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可见,安全与质量是同步的。10/27/20221321、安全与质量的关系10/21/2022432、安全与进度的关系安全是进度的前提。由于建设项目的最大特点是施工工期较长,建设单位总是希望其投入的资金能尽快得到效益,进而对工期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导致项目施工长时间的加班加点,造成的结果往往是人员和设备的疲劳及施工安全条件无法保证,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国家规范标准中的工期是可以进行适当的压缩的,但应提出一个有利于安全的合理工期即约定工期在施工合同中明确规定。可见,安全与进度是互促的。10/27/20221332、安全与进度的关系国家规范标准中的工期是可以进行适当的压缩3、安全与投资的关系个别建设单位的安全资金不到位或随意压价等,承包单位不可能将过多资金投入安全设施中,加上部分分包单位缺乏岗位培训,人员素质较低,安全意识低,一旦出现因安全问题产生的工伤事故,不但会给承包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给建设单位带来经济损失,延误投入资金产生效益。可见,安全与投资是应该兼顾的。10/27/20221343、安全与投资的关系10/21/202245二、明确建筑安全生产主体

建筑安全生产是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的活动。一个施工项目的完成,有诸多相关企业单位的参与,相互间建立一个互动、双赢的和谐合作环境是项目顺利进行和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不仅要重视加强建设和施工单位的管理,对工程建设进行主动预控,提高工程质量,还要加强各个相关企业之间的协调、沟通,防患于未然。10/27/2022135二、明确建筑安全生产主体10/21/202246(1)勘察单位的勘察文件是设计和施工的基础材料和重要依据,勘察文件的质量又直接关系到设计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2)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质量又关系到施工安全操作、安全防护以及作业人员和建设工程的主体结构安全;10/27/2022136(1)勘察单位的勘察文件是设计和施工的基础材料和重要依据,勘(3)工程监理单位是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一方,对保证施工单位作业人员的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4)施工机械设备生产、租赁、安装以及检验检测机构等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其他单位是否依法从事相关活动,直接影响到建设工程安全。10/27/2022137(3)工程监理单位是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一方,对保证施三、明确建筑安全生产责任作为建筑业产品的工程产品,与其他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同,即建筑产品的非标准化、产品生产场所的流动性、产品本身的固定性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责任问题也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10/27/2022138三、明确建筑安全生产责任10/21/2022491、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多样

可以说所有工程参建单位都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这是由《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所规定,同时也是由工程产品的特点所决定。这些责任主体在工程产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相同,而且各负其责,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各参与单位均应被列为事故责任单位;10/27/20221391、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多样10/21/202、强化对建设单位安全生产责任

作为我们国家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应强化对建设单位安全生产责任的法律约束力度,因为建筑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规定和程序基本上都是以建设单位为管制对象的制度设计,建设单位在工程产品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10/27/20221402、强化对建设单位安全生产责任10/21/2022513、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定位政府管理部门对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监督应定位在对参建各方的行为监督方面,通过对工程实体安全防护情况的检查,来印证参建各方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化的情况,证明各方的安全行为是否合法、是否达到了安全生产条件,对监督检查出的问题要向监管对象提出,并根据检查情况采取相应的行政措施。10/27/20221413、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定位10/21/202252政府部门和人员的监管责任与生产经营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是有差别的,不能在发生事故后,在问责时将二者一视同仁的均等去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生产经营单位的责任是一种主动责任,管理部门的责任是一种被动责任。因此应当出台制定监管工作标准,对监管单位和人员的责、权、利和具体行为做出明确的规定,使每一个监管人员对照标准就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履行了安全生产监管职责。10/27/2022142政府部门和人员的监管责任与生产经营单位和相4、安全生产责任有限性

安全生产责任应当是有限的,而不应当是无限的,不能在发生一起事故后,无限的向上追责,搞问责扩大化。任何单位和个人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之后,由于不可预见的因素所导致的事故,可以免予问责。在法律、法规只对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做出规定,而相应配套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没有详细规定时,所出现的法律空白,不应由个人对此承担责任;10/27/20221434、安全生产责任有限性10/21/202254四、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实施建筑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原理和方法在建筑领域的具体应用,包括宏观和微观的建筑安全管理两个方面。1、微观的建筑安全管理主要是指直接参与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包括建筑企业、业主或业主委托的监理机构、中介组织等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计划、实施、控制、协调、监督和管理。微观管理是直接的、具体的,它是安全管理思想、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以及标准指南的体现。10/27/2022144四、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实施10/21/2022552、宏观的建筑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从组织、法律法规、执法监察等方面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它是一种间接的管理,同时也是微观管理的行动指南。宏观的监督与管理模式有法律的手段规范安全管理、经济的手段促进安全管理、文化的手段加强安全管理以及科技的手段支持安全管理。10/27/20221452、宏观的建筑安全管理10/21/2022563、安全生产管理实施(1)处理好“四个关系”,即安全与危险并存、安全与生产统一、安全与速度互促、安全与效益兼顾;(2)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预防为主、坚持管生产同时管安全、坚持目标管理、坚持过程控制、坚持动态安全管理、坚持持续改进;10/27/20221463、安全生产管理实施10/21/202257(3)对不同的生产要素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人、机、物和环境”安全。10/27/2022147(3)对不同的生产要素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生产管理方建筑工程及管理知识讲座

10/27/2022148建筑工程及管理知识讲座10/21/202259前言

1.建筑工程:为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我们单位开发建设的各小区均属建筑工程范畴。我们开发建设的建筑工程一般包括: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暖通工程、电梯工程、智能化工程、景观工程、道路及建筑小品等等。以上所属各工程均有设计施工图纸,如建筑施工图纸、结构施工图纸、电器施工图纸、给排水暖通施工图纸、景观园林施工图纸、道路及建筑小品施工图纸一个开发建设项目一般需要经过立项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规划方案设计,研究通过后进行施工图设计,然后进入施工阶段。经检验、验收后符合要求再进行交付。10/27/2022149前言1.建筑工程:为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10/27/202215010/21/20226110/27/202215110/21/202262二、功能(一)一个建筑工程其功能一般具有实用功能和观赏功能。

1、使用功能.应该满足用户(人们)在实用房屋时的要求,有充分的活动空间,人流路线合理,各种设施使用安全,并满足人们对色彩的要求。功能齐全,相、电包括照明用量、空调用电、家用锅炉用电等;同时包括弱电,如有线电视、对讲门铃、电话、宽带上网等;饮用水的供应,燃起的供用等;公共部位要有上下方便的楼梯,小高层建筑九层及其以上应设电梯等。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