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常宁二中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一轮复习常宁二中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高考政治一轮复习1知考纲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明方向1.把握重点知识:物质的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2.关注焦点问题:(1)我国近期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与措施;(2)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举措;(3)生态文明建设、气候变化、航空航天新成就等3.强化重点题型:引言类选择题、体现类主观题培素养科学精神: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做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知考纲2客观物质性社会固有的根本属性承担着永恒无条件暂时有条件人的意志创造固有的规律客观规律利用客观实在物质的人的意识客观物质性社会固有的根本属性承担着永恒无条件暂时有条件人的意3
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不同于“客观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一定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东西既可能是物质,也可能是意识。
2.人们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人们的思想也是物质的。(
)×
“客观存在”不等于“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存在的东西未必是物质现象,思想属于意识范畴。3.物质是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
)×物质是从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出来的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4.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观点。5.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白天黑夜昼夜循环,水往低处流,地球围绕太阳运转,都是自然规律。(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上述现象不是规律,而是规律的表现形式。
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标志4×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主观能动性不能制约客观规律。7.人不能违背规律,也不可以创造、制定、废除、改变、消灭规律。(
)8.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10.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随意改变规律,但规律会随着物质运动形式的改变而改变,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把规律看作永远不变的,是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6.规律是客观的,因而规律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9.规律有好坏之分。(
)×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发挥作用,会给人带来积极或消极影响,但这不能说明规律本身有好坏之分。×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主观能动性不能制约客5考点精析1.世界是物质的提醒: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考点精析1.世界是物质的提醒: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6考点精析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提醒: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的总和。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1)物质的概念考点精析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提醒: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7[2019·茂名模拟]有人说“物质是永恒的”,也有人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
)A.是矛盾的,因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是矛盾的,因为物质是各种事物的总和C.并不矛盾,因为“物质”和“事物”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并不矛盾,因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C对点精练[2019·茂名模拟]有人说“物质是永恒的”,也有人说“一切8(2)区分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提醒:①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②要明确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与哲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2)区分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提醒:①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93.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关系理解强调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脱离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3.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关系理解强调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10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静止区别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性质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联系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提醒:全面认识相对静止:①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②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③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静止区别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11考向一考查世界物质性原理1.[2014·全国卷Ⅱ,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命题探究核心考点一物质与运动考向一考查世界物质性原理B命题探究核心考点一物质与运12
考向二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2.[2017·江苏卷,26]风筝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初用于军事,到了唐代中期逐渐转向娱乐。后来,人们又将神话故事、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上,使风筝成为了一门艺术。现在,风筝艺术在我国仍然很受欢迎,并形成了以山东潍坊风筝、北京风筝、江苏南通风筝等为代表的风筝流派。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②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③事物变化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④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B考向二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B13逐点过关命题点一对世界物质性的理解D1.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逐点过关命题点一对世界物质性的理解D1.荀子说:“天不为人14命题点二
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2.[2015·江苏卷,24]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A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命题点二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A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15易错点混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B易错归零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矫正训练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A.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B.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C.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特质D.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易错点混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B易错归零提醒:物质的唯16核心考点二物质运动的规律
考向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1.[2016·全国卷Ⅱ,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1.命题探究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核心考点二物质运动的规律B1.命题探究2020年高考政治一17考点精析1.正确理解规律的含义
提醒:(1)规律≠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2)规律≠规则。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除。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考点精析1.正确理解规律的含义
提醒:(1)规律≠联系。规律18考点精析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提醒:规律是客观的,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规律是普遍的,但并非是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原理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考点精析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提醒:规律是客观的,说明规律19考点精析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醒: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宿命论”,夸大规律的客观性,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二是“唯意志论”,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规律的客观性。
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考点精析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醒:把发挥主观能动20逐点过关命题点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A1.[2015·北京卷,24]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
)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②将节气智慧融入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③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④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逐点过关命题点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A1.[2015·北212.[2014·山东卷,42]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答案: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象国的资源和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2014·山东卷,42]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22易错点1
对规律的客观性理解有误
提醒: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不能发明、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
A易错归零矫正训练1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易错点1对规律的客观性理解有误A易错归零矫正训练120123易错点1
割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示例1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示例2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提醒: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D易错归零矫正训练2
[2014·重庆卷,10]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D.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易错点1割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D易错归零矫正训练242018年10月23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创新了海上装配化桥梁、超长外海沉管隧道、海上人工岛等方面的设计及施工理论与方法;超长的跨海距离、超深的海水深度、穿越船舶主航道和飞机主航线、身处中华白海豚保护区,这些看似不可能克服的问题在创新引领下被一一解决。港珠澳大桥建成表明(
)①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大桥建成的决定因素③科技创新是港珠澳大桥建成的物质保障④科技创新开创了我国桥梁建设的新局面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对点精练B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18年10月23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在港珠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这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表明(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共同本质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静止是一种无条件的、绝对的不运动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对点精练D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26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27[命题预测]1.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
)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质变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B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命题预测]B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282.“教育的特征就是‘慢’。儿童的手很小,不要往他的小手上放太多的东西;他们只有一个童年,应当让他们慢慢地享受幸福。”江苏省特级教师王栋生的上述话语告诫人们(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价值观决定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C.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D.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C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教育的特征就是‘慢’。儿童的手很小,不要往他的小手上293.漫画《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启示我们,实现特定目标要(
)①充分发挥意识活动的能动作用②将尊重客观规律作为前提和基础③一切从实际出发,防止教条主义④正确处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D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3.漫画《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启示我们,实现特定目标要()30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常宁二中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一轮复习常宁二中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高考政治一轮复习31知考纲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明方向1.把握重点知识:物质的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2.关注焦点问题:(1)我国近期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与措施;(2)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举措;(3)生态文明建设、气候变化、航空航天新成就等3.强化重点题型:引言类选择题、体现类主观题培素养科学精神: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做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知考纲32客观物质性社会固有的根本属性承担着永恒无条件暂时有条件人的意志创造固有的规律客观规律利用客观实在物质的人的意识客观物质性社会固有的根本属性承担着永恒无条件暂时有条件人的意33
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不同于“客观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一定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东西既可能是物质,也可能是意识。
2.人们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人们的思想也是物质的。(
)×
“客观存在”不等于“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存在的东西未必是物质现象,思想属于意识范畴。3.物质是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
)×物质是从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出来的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4.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观点。5.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白天黑夜昼夜循环,水往低处流,地球围绕太阳运转,都是自然规律。(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上述现象不是规律,而是规律的表现形式。
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标志34×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主观能动性不能制约客观规律。7.人不能违背规律,也不可以创造、制定、废除、改变、消灭规律。(
)8.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10.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随意改变规律,但规律会随着物质运动形式的改变而改变,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把规律看作永远不变的,是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6.规律是客观的,因而规律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9.规律有好坏之分。(
)×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发挥作用,会给人带来积极或消极影响,但这不能说明规律本身有好坏之分。×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主观能动性不能制约客35考点精析1.世界是物质的提醒: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考点精析1.世界是物质的提醒: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36考点精析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提醒: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的总和。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1)物质的概念考点精析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提醒: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37[2019·茂名模拟]有人说“物质是永恒的”,也有人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
)A.是矛盾的,因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是矛盾的,因为物质是各种事物的总和C.并不矛盾,因为“物质”和“事物”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并不矛盾,因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C对点精练[2019·茂名模拟]有人说“物质是永恒的”,也有人说“一切38(2)区分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提醒:①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②要明确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与哲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2)区分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提醒:①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393.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关系理解强调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脱离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3.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关系理解强调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40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静止区别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性质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联系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提醒:全面认识相对静止:①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②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③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静止区别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41考向一考查世界物质性原理1.[2014·全国卷Ⅱ,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命题探究核心考点一物质与运动考向一考查世界物质性原理B命题探究核心考点一物质与运42
考向二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2.[2017·江苏卷,26]风筝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初用于军事,到了唐代中期逐渐转向娱乐。后来,人们又将神话故事、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上,使风筝成为了一门艺术。现在,风筝艺术在我国仍然很受欢迎,并形成了以山东潍坊风筝、北京风筝、江苏南通风筝等为代表的风筝流派。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②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③事物变化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④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B考向二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B43逐点过关命题点一对世界物质性的理解D1.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逐点过关命题点一对世界物质性的理解D1.荀子说:“天不为人44命题点二
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2.[2015·江苏卷,24]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A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命题点二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A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45易错点混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B易错归零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矫正训练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A.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B.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C.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特质D.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易错点混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B易错归零提醒:物质的唯46核心考点二物质运动的规律
考向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1.[2016·全国卷Ⅱ,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1.命题探究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核心考点二物质运动的规律B1.命题探究2020年高考政治一47考点精析1.正确理解规律的含义
提醒:(1)规律≠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2)规律≠规则。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除。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考点精析1.正确理解规律的含义
提醒:(1)规律≠联系。规律48考点精析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提醒:规律是客观的,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规律是普遍的,但并非是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原理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考点精析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提醒:规律是客观的,说明规律49考点精析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醒: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宿命论”,夸大规律的客观性,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二是“唯意志论”,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规律的客观性。
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考点精析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醒:把发挥主观能动50逐点过关命题点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A1.[2015·北京卷,24]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
)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②将节气智慧融入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③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④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逐点过关命题点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A1.[2015·北512.[2014·山东卷,42]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答案: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象国的资源和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2014·山东卷,42]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52易错点1
对规律的客观性理解有误
提醒: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不能发明、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
A易错归零矫正训练1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易错点1对规律的客观性理解有误A易错归零矫正训练120153易错点1
割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示例1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示例2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提醒: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D易错归零矫正训练2
[2014·重庆卷,10]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D.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共30张PPT)易错点1割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D易错归零矫正训练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怀化学院《微生物药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走近大诗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星海音乐学院《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科技大学《社会责任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人工智能前沿技术(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工业学院《建筑工程识图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安大学《空间规划与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粉画技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家校社协同育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范文
- 第7课《我们有新玩法》第2课时《我们一起来创造》课件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统编版
- 医院胸痛中心应知应会
- 厂房拆除及重建施工合同协议
- 《晨会的重要性》课件
- 安全色与安全标识
- 《康复工程学》课件-第一讲 康复工程概论
- 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深度研究
- 水利施工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
- 《自动瓷砖切割机的结构设计》12000字(论文)
- 海上丝绸之路(浙江海洋大学)学习通测试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