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课件_第1页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课件_第2页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课件_第3页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课件_第4页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事物形象:

托物言志诗中描绘的形象.事物形象: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

1、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

2、表达了作者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课堂示例1

分析这首诗是如何咏物言志的?

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

【分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

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身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课堂示例2分析这首诗是如何咏物言志的?【景物形象景物形象

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答题指导:A、选取了哪些意象?B、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明月、风灯、宿鹭静、跳鱼鸣(以动写静),这四个意象有机组合成清幽、静谧的意境。课堂示例3下台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南京古城阴雨连绵,青草茂盛。昔日的六朝已成为一场旧梦,如今只听到凄凉的鸟鸣。古城的柳树不管它谁兴谁亡,依然枝繁叶茂,如绿烟笼罩长堤。开头描写阴雨、江草、鸟鸣,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后两句寓情于景,于常见的景物中寄寓了无限的惆怅,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课堂示例4台城(唐·韦庄)南京古城阴雨连绵,青草茂小结: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诗中的事物形象是情中物;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景物形象和景物形象都蕴藏着主观感情,它们都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很多景物和事物中积淀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小结:

在古典诗歌中多比喻离別或不息。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芳草

即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生生不息或离别的愁绪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在古典诗歌中多比喻离別或不息。乐府诗:青青河边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芭蕉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葛胜冲: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芭蕉李清照:鉴赏诗表示凄苦、寂寞、惆怅1、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3、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4、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梧桐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表示凄苦、寂寞、惆怅1、李清照《声声慢》:梧桐鉴赏诗歌的景物梅花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1、《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边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2、《卜算子》(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3、《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世人难解梅格调,真色孤芳绝代姿。

独领风骚迎瑞雪,暗香只有松竹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梅花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1、《早梅》(张谓)世人难解梅格象征孤直、顽强松柏《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另外:菊花象征桃花象征牡丹象征扬花象征柳树象征高洁、隐逸、脱俗美女的容颜高贵、富贵飘零、离散分别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象征孤直、顽强松柏《论语》:“岁寒,然后知另外:菊花象征高洁杜鹃:又名子规、杜宇,古代有“望帝啼鹃”的传说。在古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表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文天祥《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啼叫声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乡思”。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杜鹃:又名子规、杜宇,古代有“望帝啼鹃”的传说。在古诗词中常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1、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2、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3、李商隐: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柳有暮鸦。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鸿雁、青鸟、鱼: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所以常用来表达相思1、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2、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3、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孤雁(孤鸿、断鸿):

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鸿雁、青鸟、鱼: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所以常用来表达相

猿啼

表现凄厉、哀伤。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白居易: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郦道元: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猿啼表现凄厉、哀伤。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李白《梦燕子:春天的象征,表欢快、生机1、杜甫: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2、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3、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5、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燕子:春天的象征,表欢快、生机1、杜甫:自去自来梁上燕,鉴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1、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2、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3、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1、骆鹧鸪:鸣声悲婉凄切,喜雌雄对鸣。含离别,悲情,爱情,相思之意。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选取了意象尽锦衣的战士、如花的宫女、宫殿、鹧鸪等。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或“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鹧鸪:鸣声悲婉凄切,喜雌雄对鸣。含离越中览古(李白)羌笛、胡笳、琵琶:古代西部的乐器,所发出的是凄切或悲壮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1、王之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3、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4、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羌笛、胡笳、琵琶:古代西部的乐器,所发出的是凄切或悲壮之音,浮云1、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有时也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小人)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浮云1、李白《送友人》: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鉴赏诗歌的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见月思友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手法。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见月思友怀人,是古代诗水:常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1、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2、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李白:古来万事东流水4、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水:常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长亭:是陆上的送别场所1、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2、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3、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长亭:是陆上的送别场所1、李白《菩萨蛮》: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凭阑”等词语,或表示怀远,或表示凭吊,或表示抑郁愁苦,或表示慷慨激昂。

1李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2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3辛弃疾: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4杜甫: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5范仲淹: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意象与意境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意象与意境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意象:是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

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意境: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整体的境界和情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象与意境的关系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意象:是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意象是局部的、具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美好的春天如果意象是落叶,意境就是冷萧的清秋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

情思

意境=意象+意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意象与意境的关系用这样意象和意境例析例1: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诗人一连用八个意象(秋风、苍天、猿、洲渚、白沙、飞鸟、落木、长江)并置;营造出一个宏阔、萧杀的意境。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意象和意境例析例1:登高杜甫鉴赏诗歌的景物形

漫成一首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营造了清幽、静谧的意境。例2: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漫成一首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曲叠用九个名词,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2、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分析意境型题目的解题方法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分析意境型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步骤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分析意境型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答:此诗描绘了一派如何鉴赏诗歌的意境1、要善于展开联想与想像的翅膀。

没有想像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像思维。2、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意象

鉴赏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3、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把握住抒情主人公的性格形象有助于进入诗歌的意境。“诗而有境有情,则自有人在其中”(《围炉诗话》),这个人便是抒情主人公的性格形象,所谓“风格就是人”。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如何鉴赏诗歌的意境1、要善于展开联想与想像的翅膀。2、抓住意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事物形象:

托物言志诗中描绘的形象.事物形象: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

1、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

2、表达了作者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课堂示例1

分析这首诗是如何咏物言志的?

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

【分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

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身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课堂示例2分析这首诗是如何咏物言志的?【景物形象景物形象

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答题指导:A、选取了哪些意象?B、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明月、风灯、宿鹭静、跳鱼鸣(以动写静),这四个意象有机组合成清幽、静谧的意境。课堂示例3下台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南京古城阴雨连绵,青草茂盛。昔日的六朝已成为一场旧梦,如今只听到凄凉的鸟鸣。古城的柳树不管它谁兴谁亡,依然枝繁叶茂,如绿烟笼罩长堤。开头描写阴雨、江草、鸟鸣,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后两句寓情于景,于常见的景物中寄寓了无限的惆怅,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课堂示例4台城(唐·韦庄)南京古城阴雨连绵,青草茂小结: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诗中的事物形象是情中物;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景物形象和景物形象都蕴藏着主观感情,它们都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很多景物和事物中积淀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小结:

在古典诗歌中多比喻离別或不息。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芳草

即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生生不息或离别的愁绪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在古典诗歌中多比喻离別或不息。乐府诗:青青河边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芭蕉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葛胜冲: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芭蕉李清照:鉴赏诗表示凄苦、寂寞、惆怅1、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3、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4、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梧桐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表示凄苦、寂寞、惆怅1、李清照《声声慢》:梧桐鉴赏诗歌的景物梅花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1、《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边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2、《卜算子》(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3、《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世人难解梅格调,真色孤芳绝代姿。

独领风骚迎瑞雪,暗香只有松竹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梅花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1、《早梅》(张谓)世人难解梅格象征孤直、顽强松柏《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另外:菊花象征桃花象征牡丹象征扬花象征柳树象征高洁、隐逸、脱俗美女的容颜高贵、富贵飘零、离散分别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象征孤直、顽强松柏《论语》:“岁寒,然后知另外:菊花象征高洁杜鹃:又名子规、杜宇,古代有“望帝啼鹃”的传说。在古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表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文天祥《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啼叫声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乡思”。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杜鹃:又名子规、杜宇,古代有“望帝啼鹃”的传说。在古诗词中常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1、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2、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3、李商隐: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柳有暮鸦。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鸿雁、青鸟、鱼: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所以常用来表达相思1、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2、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3、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孤雁(孤鸿、断鸿):

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鸿雁、青鸟、鱼: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所以常用来表达相

猿啼

表现凄厉、哀伤。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白居易: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郦道元: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猿啼表现凄厉、哀伤。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李白《梦燕子:春天的象征,表欢快、生机1、杜甫: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2、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3、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5、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燕子:春天的象征,表欢快、生机1、杜甫:自去自来梁上燕,鉴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1、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2、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3、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1、骆鹧鸪:鸣声悲婉凄切,喜雌雄对鸣。含离别,悲情,爱情,相思之意。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选取了意象尽锦衣的战士、如花的宫女、宫殿、鹧鸪等。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或“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鹧鸪:鸣声悲婉凄切,喜雌雄对鸣。含离越中览古(李白)羌笛、胡笳、琵琶:古代西部的乐器,所发出的是凄切或悲壮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1、王之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3、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4、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羌笛、胡笳、琵琶:古代西部的乐器,所发出的是凄切或悲壮之音,浮云1、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有时也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小人)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浮云1、李白《送友人》: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鉴赏诗歌的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见月思友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手法。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见月思友怀人,是古代诗水:常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1、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2、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李白:古来万事东流水4、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水:常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长亭:是陆上的送别场所1、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2、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3、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长亭:是陆上的送别场所1、李白《菩萨蛮》: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凭阑”等词语,或表示怀远,或表示凭吊,或表示抑郁愁苦,或表示慷慨激昂。

1李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2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3辛弃疾: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4杜甫: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5范仲淹: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意象与意境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意象与意境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意象:是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

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意境: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整体的境界和情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象与意境的关系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意象:是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意象是局部的、具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美好的春天如果意象是落叶,意境就是冷萧的清秋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

情思

意境=意象+意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意象与意境的关系用这样意象和意境例析例1: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诗人一连用八个意象(秋风、苍天、猿、洲渚、白沙、飞鸟、落木、长江)并置;营造出一个宏阔、萧杀的意境。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意象和意境例析例1:登高杜甫鉴赏诗歌的景物形

漫成一首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