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3豫北名校高二年级10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O16Na23S32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被冷凝成饮用水的过程是放热反应B.用可除去工业废水中的等重金属离子C.研发新型催化剂,使工业合成氨在温和条件下发生,可降低能耗D.回收利用废旧的铅酸蓄电池,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节约资源2.已知,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物质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436a4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完全反应生成放出热量B.和的总能量小于的总能量C.D.该反应生成时,放出的能量小于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B.凡是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都是非自发反应C.凡是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D.反应是否自发,需要综合考虑反应的焓变和熵变4.下列事实不可以证明是弱碱的是A.常温下,溶液的B.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C.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产生的沉淀不溶解D.相同条件下,氨水的导电性比溶液的弱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中含有2种分子和5种离子B.升高温度,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加水稀释,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D.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可以使溶液中6.已知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和充分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小于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X、Y、Z的浓度均不再发生变化C.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D.调整该反应起始时反应物的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放出的总热量可达7.一定温度下,在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发生分解反应:。在不同时刻测量放出的体积,换算成浓度如下表:06001200171022202820x1.400.960.660.480.350.240.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的平均速率为B.反应时,放出的体积为C.推测上表中的x为3930D.反应达到平衡时,8.下列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错误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溶液中滴加溶液,再加入少量固体溶液变红,加入固体后,红色变浅加入后,的平衡逆向移动B用计分别测量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溶液的溶液的大于溶液的C向2支试管中依次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混合液,分别置于冷水和热水中置于热水中的混合溶液先出现浑浊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D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逐滴滴入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再向其中滴加溶液观察到先产生砖红色沉淀,然后砖红色沉淀转变为黑色沉淀A.AB.BC.CD.D9.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装置工作时,溶液中向电极(a)移动B.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a)的电极反应为D.反应消耗的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10.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溶液的性质。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1用试纸测定溶液的,测得约为l32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产生黑色沉淀3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气体,测得溶液约为94向溶液中滴加几滴盐酸,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中存在B.实验2反应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有C.实验3得到的溶液中有D.实验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1.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N为正极,电极反应为B.充电时,电极M为阳极C.放电时,电流由电极M沿导线流向电极ND.电极材料中,单位质量放出的电能大小:12.利用电化学原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同时将糠醛()转化为糠酸(),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烯”是电池的负极B.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电池的总反应为D.每消耗,则通过离子交换膜的为13.与主要发生如下反应:①,②,反应的还原产物与温度密切相关。其他条件一定时,和反应达平衡时,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的焓变为B.根据图像推测,C.温度高于时,和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D.反应温度越高,的主要还原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越低14.常温下,或的单一饱和溶液体系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与溶液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a表示饱和溶液中的变化关系,且B.向X点对应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可转化为Y点对应的溶液C.除去酸性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杂质,可加入适量,充分搅拌后过滤D.当和两种沉淀共存时,溶液中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大题,共58分。15.(10分)合成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909年哈伯在实验室中首次利用氮气与氢气反应合成氨,实现了人工固氮。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下表数据分析,工业上选用氮气与氢气反应固氮,而没有选用氮气和氧气反应固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K()的数值(2)对于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氨的平衡含量如下表:温度/压强/氨的平衡含量(体积分数)2001081.5%550108.25%①合成氨反应为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②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氨的平衡含量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填标号)。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升高温度,浓度商(Q)增大,平衡常数(K)不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3)图1表示、条件下,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与原料气投料比的关系。根据图中M点数据,可计算出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4)图2是合成氨反应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随温度或压强变化的曲线,图中、X代表温度或压强,其中X代表的是____________(填“温度”或“压强”)。判断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13分)室温下,有浓度均为的下列五种溶液:①溶液、②溶液、③溶液、④溶液、⑤溶液,已知室温下电离常数:;,。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溶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水的电离被促进的是____________。(2)上述溶液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溶液③和④中的物质的量浓度:③____________④(填“>”“<”或“=”)。(4)向溶液①中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2倍,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的____________。(5)为确定溶液①稀释后的精确浓度,取稀释后的待测溶液①于锥形瓶中,用浓度为的标准溶液滴定。Ⅰ.为了确定滴定终点,还需要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_。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Ⅱ.在滴定实验过程中,下列仪器中有蒸馏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A.酸式滴定管B.锥形瓶C.碱式滴定管Ⅲ.经3次平行实验,达到滴定终点时,平均消耗标准溶液,则溶液①稀释后的精确浓度为____________。17.(12分)我国科学家利用多相催化剂,以为氧化剂,为氮源,在温和条件下制备酰胺、腈类。某小组以菱锰矿(主要成分为,含和等)为原料制备。已知:常温下,。的电离常数:。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过程中,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沉铁”中加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已知常温下,,恰好完全沉淀时(此时浓度为)溶液的____________。(已知)(3)“沉钴”中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_。(4)“沉锰”过程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温下加入的溶液呈__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已知:的,的)。18.(12分)通过化学方法可使能量按人们所期望的形式转化,从而开辟新能源和提高能量转化率。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构成原电池本质判断,如下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A.B.C.D.(2)为了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有关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A.图甲和图乙的气泡均产生于锌棒表面B.图乙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比图甲快C.图甲中温度计显示的最高温度高于图乙中温度计显示的最高温度D.图甲和图乙中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相等,且均高于室温(3)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①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____电极(填“a”或“b”),该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很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碳酸锂和碳酸钠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一氧化碳为负极燃气,空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为正极助燃气,制得在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其负极反应为。①正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总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1分)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煤炭中的硫主要以黄铁矿形式存在,用氢气脱除黄铁矿中硫的相关反应如下:则__________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2)溶液脱除空气中并再生的原理如图甲所示。将一定体积含有的空气匀速通入溶液中,反应相同时间,初始浓度及其与脱除率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时,脱除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A.相同时间内,消耗的同时生成,则反应达到平衡B.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的平衡转化率C.当温度、压强一定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则反应达到平衡D.增大氧气的浓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频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E.其他条件相同,恒压比恒容条件具有更高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更大的平衡常数(4)和少量水蒸气置于容积可变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受热逐渐失去的三个化学方程式、水蒸气的平衡压强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化学方程式水蒸气的平衡压强Ⅰ:1.046.05Ⅱ:0.754.00Ⅲ:0.110.60①图丙表示水蒸气平衡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其中表示平衡时反应Ⅲ的曲线是____________(填“a”“b”或“c”)。②设为相对压力平衡常数,其表达式为:在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用相对分压代替浓度。气体的相对分压等于其分压(单位为)除以。在时,反应Ⅱ的____________。PAGEPAGE20豫北名校高二年级10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A空气中的水蒸气被冷凝成饮用水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反应,A错误。2.C和完全反应生成放出热量,A错误;和的总能量大于的总能量,B错误;(反应物键能)(生成物键能),C正确;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会放出能量,该反应生成时,放出的能量大于,D错误。3.D放热、嫡减小的反应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A错误;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也可能是自发反应,如可燃物的燃烧,B错误;吸热、熵增大的反应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C错误;反应是否自发,需要综合考虑反应的焓变和熵变,D正确。4.B常温下,溶液的,说明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是弱碱,A不符合;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是碱,但不能证明是弱碱,B符合;氨水与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氨水过量沉淀不溶解,说明是弱碱,C不符合;在相同条件下,氨水的导电性比溶液弱,则的电离程度小于,说明是弱碱,D不符合。5.D溶液中含有2种分子:、,5种离子:,A正确;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B正确;加水稀释,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正确;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抑制水解,但同时使溶液中增大,溶液中,D错误。6.C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增大的倍数不一样,吸热反应(对该反应来说是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得更多,所以平衡逆向移动,C错误。7.B,减少,在此时间段内生成,因此,生成的平均速率为,A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时,减少,即减少,则生成,因此,放出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但题中未指明是标准状况,因此无法确定氧气的具体体积,B错误;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从开始,每经过,的浓度减少一半,因此,的浓度由减少到时,可以推测上表中的,C正确;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D正确。8.A溶液和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和均不参与该可逆反应,所以溶液变红后,再加入少量固体,溶液的红色既不会变浅,也不会变深,平衡不移动,A错误。9.D该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其实就是氨氧燃料电池,电极(a)为负极,电极(b)为正极,该装置工作时,溶液中向电极(a)移动,A正确;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正确;正极的电极反应为,电池的总反应为,反应消耗的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D错误。10.C根据质子守恒(或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知溶液中存在,A正确;实验2反应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为饱和溶液,此时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所以,B正确;实验3得到的溶液中存在如下电荷守恒式:,故,由于溶液呈碱性,,因此,C错误;向溶液中滴加几滴盐酸,因为盐酸不足,则反应为,观察不到明显现象,D正确。I1.A由题干工作原理图可知,电极M发生的电极反应为,发生氧化反应,故M为负极;则N为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放电时N为正极,电极反应为,A正确;M极为原电池的负极,故充电时,M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M为阴极,B错误;放电时,电极M为负极,电极N为正极,电流由电极N沿导线流向电极M,C错误;和的质量均为,则二者失电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据此可知单位质量的放出的电能小于,D错误。12.C糠醛在“/石墨烯”电极上失去电子转化为糠酸,则“/石墨烯”是电池的负极,在“石墨烯”电极上得到电子转化为,则“石墨烯”是电池的正极,A错误;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从左侧负极区穿过离子交换膜进入右侧正极区,故该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B错误;正、负极电极反应式相加,得到电池的总反应为,C正确;根据关系式可知,每消耗(即),则通过离子交换膜的为,D错误。13.D由(反应②-反应①),可得:,A正确;由图像曲线变化可知,温度小于时,升高温度,平衡时的体积分数在不断增大。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①的平衡正向移动,的体积分数不断减小,故只有当反应②是放热反应且温度小于时以反应②为主,才能符合图像曲线,B正确;条件下,由图可知,反应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20%,则的体积分数为80%。时,和发生的主要反应是反应①,反应①在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①的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所以,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滩羊皮玩具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电器绝缘配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硬质PVC透明片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全棉牛津纺色织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卫星无线接收模块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持续改进业务举措承诺书3篇范文
- 等静压中铝瓷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草莓水果伴侣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树脂锚固剂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手套专用纱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资源与运营管理-第一次形考任务-国开-参考资料
- 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与升级方案
- 过滤机拆除安装施工方案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解读
-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试题卷及答案
- 路基、路面施工方案
- 医疗行业:2025年版医疗法律法规培训计划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 高一语文《促织》译文
- 华为ICT大赛(实践赛)-基础软件赛道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电厂清灰打焦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