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1历史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备战2021课程标准: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课程标准:史料实证与其他四大核心素养史料实证与其他四大核心素养目录CONTENTS史料实证:新课程标准导航2020年高考史料实证真题举例010304历年高考史料实证真题回顾05史料实证专题做题方法指导06巩固练习关于史料与史料研习02目录CONTENTS史料实证:新课程标准导航2020年高考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导航0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导航0课程目标知道史料是通过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实证意识;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程目标知道史料是通过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学业质量水平要求学业质量水平要求课标举例课标举例课标举例课标举例课标举例课标举例史料与史料研习02史料与史料研习02(一)按表现形式又可以分为四类:史料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按表现形式,二是按史料价值。1.文献资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①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②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如:电子邮件、BBS跟帖等。2.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如: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3.口述资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如:神话传说、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4.音像资料:是音像手段与历史资料的有机融合,反映历史活动的声像记录。史料的分类(一)按表现形式又可以分为四类:史料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二十四史(注:不包括清史)睡虎地秦简1975年湖北云梦牛郎织女的传说(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史料的分类以上史料属于上述分类的哪种分类?二十四史睡虎地秦简牛郎织女的传说史料的分类以上史料属于上述分(一)按史料价值又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材料两大类:1.第一手史料:原始资料。
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2.第二手材料:间接资料。两种史料之间的关系:①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手的;②文献史料中第二手的居多;③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一)按史料价值又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材料两大类:1.二十四史(注:不包括清史)睡虎地秦简1975年湖北云梦牛郎织女的传说(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史料的分类以上史料属于上述分类的哪种分类?二十四史睡虎地秦简牛郎织女的传说史料的分类以上史料属于上述分选取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一定的原则。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尽量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2.特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3.尽量选取已经证实过或者专家已有定论的史料。4.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尽量做到史论结合、论由史出。5.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坚持孤证不立的原则,尽量做到使用二重证据法,即考古与文献相结合。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利用自然科学提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史料选取的原则选取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一定的原则1.史料研读需要遵守四种方法:①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即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如计量史学、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②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③二重证据法: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④读史征信:阅读相关史料,发现历史的真实。2.史料研读还要做实四个步骤: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一历史解释。史料研读的方法与步骤1.史料研读需要遵守四种方法:①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即跨学科综2020年高考实例032020年高考实例032020年江苏卷【2020年江苏卷】光绪帝之死,历来众说纷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光绪生前诊病的脉案非常详细,从中可以断定光绪因病死亡。又据《清宫档案揭秘》记载,1980年通过化验光绪的颈椎和头发,发现无中毒现象。现在高科技手段则检测出光绪体内有砷中毒现象。据此可以得出()A.原始档案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事实 B.历史研究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探寻真相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综合多种历史记录即可确认客观事实2020年江苏卷【2020年江苏卷】光绪帝之死,历来众说纷纭2020年江苏卷【答案】B【解析】根据原始档案光绪帝因病而亡,没有中毒现象,但现代高科技手段却检测出有中毒现象,这表明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坚持孤证不立的原则,才能进一步探寻历史真相,故选择B项;原始档案由于受阶级和个人主观的限制,也有一定的主观色彩,需要对史料进行考证和辨伪,排除A项;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排除C项;文献史料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记录者的个人主观的限制,排除D项。2020年江苏卷【答案】B2020年北京卷2020年北京卷2020年北京卷2020年北京卷2020年山东卷2020年山东卷2020年山东卷2020年山东卷2020年北京适应卷2020年北京适应卷2020年北京适应卷2020年北京适应卷历年高考回顾04历年高考回顾042018年全国卷1【2018年全国卷1】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2018年全国卷1【2018年全国卷1】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2010年新课标【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有关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研究视角有:经济角度、政治角度、自然因素角度,这说明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认识越来越多元,故B项正确;历史研究没有唯一正确的观点,研究角度不同,观点也就不同,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英国最早具备经济条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自然条件优越等,这些视角都是基于对英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而得来的,故C项错误;后期的研究未必比传统观点更为可信,故D项错误。2010年新课标【答案】B2017年全国卷1【2017年全国卷1】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2017年全国卷1【2017年全国卷1】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2010年新课标【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唐武德元年”可知李世民不是皇帝,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新唐书·高祖本纪》记载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故可知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的说法错误,排除B。上述四则史料都提到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C项正确。只有《新唐书·太宗本纪》提到太宗有疾,其他没有提到,孤证不立,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2010年新课标【答案】C2017年全国卷2【2017年全国卷2】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2017年全国卷2【2017年全国卷2】20世纪70年代至今2010年新课标【答案】C【详解】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足以证明回忆录是受时代的影响的,即材料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是有影响的,C正确;内容均有所不同足以证明回忆录并不能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排除A;回忆录有回忆者主观因素影响,不一定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排除B;版本越新也不一定越接近历史真相,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D。2010年新课标【答案】C2017年全国卷2【2017年全国卷2】《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2017年全国卷2【2017年全国卷2】《史记》《汉书》均为2010年新课标【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史书由私家撰著到官修甚至皇帝亲自参与,这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使修史成为官方有意识掌控民间舆论的政治手段,这反映了官修史书修撰的政治性,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官修史书具有政治目的,不一定公正的评价历史;B选项错误,官修史书同样存在隐讳历史事实的现象,不一定真实记载历史;C选项错误,官修史书受到统治者的影响,解释历史并不具有客观性。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010年新课标【答案】D2017年全国卷3【2017年全国卷3】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2017年全国卷3【2017年全国卷3】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2010年新课标【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可知体现的是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选项符合题意。历史事实也可以通过考古进行推测出来,A选项排除。历史叙述是可以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的,B选项排除。历史事实的考证需要多方面的论证,D选项排除。2010年新课标【答案】C2016年全国卷1【2016年全国卷1】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2016年全国卷1【2016年全国卷1】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2010年新课标【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A项,如材料所述,宋太祖之所以闷闷不乐,是因为“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此一点,也正体现了宋太祖重视史书的记载、重视后人的评说,故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项,由于史书为史官所撰,而史官在撰史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个人主观色彩以及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故全部真实可信表述错误。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主要阐述了宋太祖由于其重视史书记载而闷闷不乐的状况,对于史官与君主之间存在尖锐矛盾并没有展开论述。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宋太祖闷闷不乐的原因是“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表达的是宋太祖对史书记载的惧惮,而非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2010年新课标【答案】A2013年全国卷2【2013年全国卷2】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宁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2013年全国卷2【2013年全国卷2】司马迁著《史记》时,2010年新课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记述内容不一”,“常遇人传颂黄帝事迹”,“择其言尤雅者”,说明传说也能反映历史,B正确;A项与题干“记述不一甚至荒诞”矛盾;史学著作、历史文献记录没有要求说“一定”(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排除C项;历史文本记录具有主观性,排除D项。考点:文史常识·历史研究方法·史料研究。2010年新课标【答案】B2010年新课标【2010年新课标】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后来,日本出版的海战史对此的研究结果是:“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思考这一事例可以认识到A.中方记载比日方叙述更具有史料价值B.某些历史真相因史料杂乱而无法说清C.辨析史料真伪是接近历史真相的前提D.原始记录和研究文献是史料全部来源2010年新课标【2010年新课标】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010年新课标【答案】C【解析】对于丰岛海战中日双方记述各异,说明双方的史料记述中必然有不实之处,所以辨析史料真伪是接近历史真相的前提,故选C项;中方日志是一手资料,日方出版物是二手资料,相对来说更具有史料价值,A项较为客观,但不是最佳选项;某些历史真相虽然因不同记载难以说清,但可以通过辨伪存真,来接近历史真相,B项分析欠佳;史料还包括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D排除。故选C。2010年新课标【答案】C史料实证专题做题方法指导05史料实证专题做题方法指导05解题方法指导史料分类及其价值1、一手史料价值高于二手史料,但不能因为一手史料完全否定二手史料2、文献史料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记录者的个人主观的限制3、中国古代史书编纂历来有秉笔直书的传统,官修史书史料价值较高;官修史书修撰的政治性,一定真实记载历史;正史多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往往代表着政治斗争中获胜一方的立场4、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5、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真题举例:【2015年山东卷】新闻报道与《家》【2020年北京卷】司马光修史【2020北京适应卷】“玄武门之变”【2017年全国卷2】官修史书的政治性【2016年全国卷1】中国古代的重史传统解题方法指导史料分类及其价值解题方法指导孤证不立1、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历史事实成立2、同一历史事实可能会有不同历史记载3、某些历史真相虽然因不同记载难以说清,但可以通过辨伪存真,来接近历史真相4、搜集更多史料进行相互印证,从而得出结论真题举例:【2020年江苏卷】光绪帝之死【2017年全国卷1】唐军与薛举作战失败【2017年全国卷3】宋太祖驾崩与宋太宗【2020北京适应卷】“玄武门之变”解题方法指导孤证不立巩固练习06巩固练习06巩固练习1.关于历史上“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史记·夏本纪》写到:“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A.史书记载不能作为考查历史真相的依据 B.历史史料之间可以相互印证C.因立场的不同难以得出合理结论 D.史书记载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巩固练习1.关于历史上“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史巩固练习【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历史上“启的继位”不同的记载,《史记》记载益主动让位给启;《战国策》记载启用武力夺取了益的王位;这说明了史书记载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故D符合题意;史书记载不能作为考查历史真相的依据,说法错误,故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史料相左,而不是相互印证,故排除B;材料反映了不同立场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不是难以得出合理结论,故排除C。巩固练习【答案】D巩固练习2.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置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该是A.《史记》的记载 B.《汉书》的记载C.史家的研究论文 D.秦简的记载巩固练习2.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巩固练习【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手史料是最可信的史料,秦简的记载属于第一手史料,故选D;A、B、C都不是第一手史料,不是最可信的史料,排除。巩固练习【答案】D巩固练习3.考古发现,江苏宁镇地区早在7000年前就形成了以“骨耜”“石斧”为组合的简易农具,如砍伐器、石斧、石锛、磨盘、磨棒等的出现,标志着宁镇地区史前农业进入“耜耕阶段”。据此可知A.考古发现能完整还原历史真相 B.历史史实是考古论证的主要手段C.实物发掘是对史实的唯一补充 D.考古成果是史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巩固练习3.考古发现,江苏宁镇地区早在7000年前就形成了以巩固练习【答案】D【详解】通过考古的发现能够证明宁镇地区史前农业进入“耜耕阶段”,说明考古成果是史学研究的重要依据,D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考古发现的文物才是考古论证的主要手段,排除B;C项太绝对,排除C。巩固练习【答案】D巩固练习4.睡虎地秦简记载:“御中发徵(徭役),……其得殹(也)及诣水雨,除(免除)。”而《史记》记载:“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这种差异最能说明A.《史记》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莫衷一是C.史料的运用需要甄别 D.竹简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巩固练习4.睡虎地秦简记载:“御中发徵(徭役),……其得殹(巩固练习【答案】C【详解】材料反映出对于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记载存在着差异,说明史料的运用需要甄别,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贬抑秦始皇的意思,排除A;BD项表述错误。巩固练习【答案】C巩固练习5.《史记》记载,秦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项羽进入咸阳后“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当代考古学者只在相当于《史记》所记阿房宫前殿的位置,发现了夯筑过的地基和围墙,却根本找不到此处曾被大火焚烧的痕迹。这反映出A.凡是史学大家司马迁的作品均值得信任 B.历史现象必须经过考古印证C.双重证据法是史学考证的重要方法之一 D.考古太费劲,找到原始记录即可信巩固练习5.《史记》记载,秦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巩固练习【答案】C【详解】孤证不立,故史书记载与考古发现等相结合,双重证据是史学重要研究方法,故C项正确;司马迁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但不是全部,故A项错误;并非所有的历史现象必经过考古印证,太绝对了,故B项错误;历史记录存在主观性,不能完全作为历史事实依据,故D项错误。巩固练习【答案】C巩固练习6.对于回纥出兵助唐平安史之乱问题,《旧唐书》中记载是肃宗遣使到回纥求援,而《新唐书》中的记载则是回纥主动派使者前来请求出兵助唐平叛。对史书的这种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早期的文献更加接近历史真相 B.后期的文献更加接近历史真相C.多方搜集史料才能接近历史真相 D.久远的历史事件无法获取真相巩固练习6.对于回纥出兵助唐平安史之乱问题,《旧唐书》中记载巩固练习【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出题者意在说明不同的立场,对同一事件会有截然不同的解释,所以需要多方搜集史料才能接近历史真相,故C选项正确;无论早期的文献还是后期的文献,只有考古挖掘与文献记载互相印证才更能接近历史真相,故AB选项错误;对于回纥出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乱这一事件,《旧唐书》与《新唐书》都是清楚记录的,并没有模糊不清,不存在久远的历史事件无法获取真相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巩固练习【答案】C巩固练习7.宋话本《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载:“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王安石来!’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宅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反映了王安石变法没有取得积极作用,引起民间的不满B.宋话本属口述历史,能全面反映变法的实际,可以采信C.宋话本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D.宋话本属于文学艺术作品,有虚拟加工成分,不可采信巩固练习7.宋话本《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载:“王安石微服赴巩固练习【答案】C【详解】根据“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可知宋话本反映了老妪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说明宋话本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选C;王安石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作用,A说法错误,排除;宋话本属于加工创作的文学作品,可以借鉴,但不能不加甄别的予以采信,排除BD。巩固练习【答案】C巩固练习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王国维是研究甲骨文的早期重要学者,主要贡献在于运用甲骨文重新考释(考证、解释)商代历史,解决了商代历史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传世文献中关于商代世系的记载主要在《史记·殷本纪》中,王国维将甲骨文与《史记·殷本纪》及《三代世表》等互证,说明《史记》是一部信史,就是《山海经》之类不雅驯之作,其内容也不是毫无依据的。王国维运用甲骨文中出现的商代先公先王与《史记·殷本纪》作比较,以甲骨文为标准,纠正了《史记·殷本纪》中的一些错误。——摘编自徐子黎《王国维甲骨文研究得失论》依据材料,指出王国维的史学研究方法。简要分析他所依据的两类史料的价值。巩固练习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巩固练习【答案】史学研究方法:二重证据法(考古史料与文献史料相结合)。价值:考古史料通过对古代遗迹、遗物的发掘,可以从这些方面探索当时社会、经济和生活方面的情况,是实物史料的一种,可以解释说明文献史料,对其进行补充。(补证)考古史料可以作为文献史料的佐证,证明文献史料的真伪。如甲骨文证明了《史记》是信史,同时也纠正了《史记》中的一些错误。(证实、证伪)考古史料的真实性更高,史学价值更大。文献史料因受到时代、作者主观意图、资料来源等的影响,所记述的历史并非完全真实,需加以甄别。巩固练习【答案】巩固练习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答案】(1)示例一:信息:海昏侯墓出土大量五铢钱、马蹄金。历史现象:汉代统治阶级集中了大量的财富,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示例二:信息:海昏侯墓出土了孔子屏风和大量的儒家经典简书。历史现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独尊地位确立,社会上尊孔崇儒之风盛行。示例三:信息:权臣霍光扶植刘贺从昌邑王到帝王,即位二十七日被即被废黜。历史现象:权臣霍光可以决定皇帝的废立(外戚干政),说明皇权受到威胁。示例四:信息:扬州刺史监督海昏侯刘贺的言行。历史现象:汉武帝时在地方上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郡国。巩固练习【答案】(1)示例一:信息:海昏侯墓出土大量五铢钱、巩固练习(2)【答案一】观点:应该依据墓葬出土的文物史料重新评价刘贺。理由:出土文物是实物史料,从出土的文物可推断,刘贺生前重视礼乐、尊孔崇儒,刘贺的形象是他在权力斗争失败后、权臣霍光刻意诋毁的结果。【答案二】观点:应该依据众多文献资料的记载,维持对刘贺的评价。理由:中国古代史书编纂历来有秉笔直书的传统;众多史料都记载了刘贺的行为;刘贺的墓葬中不可能陪葬有自我诋毁之物,很多物件可能出于附庸风雅的目的;出土文物无法改变对他的评价。【答案三】观点:应该综合运用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的相互验证,谨慎进行评价。理由:中国古代,正史多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往往代表着政治斗争中获胜一方的立场;出土文物虽是实物史料,但不能简单用来直接解释历史人物和历史活动。应该将两者进行结合,并搜集更多史料进行相互印证,从而得出结论。巩固练习(2)【答案一】观点:应该依据墓葬出土的文物史料重新谢谢观看
谢谢观看备战2021历史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备战2021课程标准: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课程标准:史料实证与其他四大核心素养史料实证与其他四大核心素养目录CONTENTS史料实证:新课程标准导航2020年高考史料实证真题举例010304历年高考史料实证真题回顾05史料实证专题做题方法指导06巩固练习关于史料与史料研习02目录CONTENTS史料实证:新课程标准导航2020年高考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导航0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导航0课程目标知道史料是通过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实证意识;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程目标知道史料是通过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学业质量水平要求学业质量水平要求课标举例课标举例课标举例课标举例课标举例课标举例史料与史料研习02史料与史料研习02(一)按表现形式又可以分为四类:史料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按表现形式,二是按史料价值。1.文献资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①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②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如:电子邮件、BBS跟帖等。2.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如: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3.口述资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如:神话传说、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4.音像资料:是音像手段与历史资料的有机融合,反映历史活动的声像记录。史料的分类(一)按表现形式又可以分为四类:史料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二十四史(注:不包括清史)睡虎地秦简1975年湖北云梦牛郎织女的传说(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史料的分类以上史料属于上述分类的哪种分类?二十四史睡虎地秦简牛郎织女的传说史料的分类以上史料属于上述分(一)按史料价值又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材料两大类:1.第一手史料:原始资料。
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2.第二手材料:间接资料。两种史料之间的关系:①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手的;②文献史料中第二手的居多;③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一)按史料价值又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材料两大类:1.二十四史(注:不包括清史)睡虎地秦简1975年湖北云梦牛郎织女的传说(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史料的分类以上史料属于上述分类的哪种分类?二十四史睡虎地秦简牛郎织女的传说史料的分类以上史料属于上述分选取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一定的原则。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尽量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2.特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3.尽量选取已经证实过或者专家已有定论的史料。4.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尽量做到史论结合、论由史出。5.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坚持孤证不立的原则,尽量做到使用二重证据法,即考古与文献相结合。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利用自然科学提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史料选取的原则选取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一定的原则1.史料研读需要遵守四种方法:①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即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如计量史学、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②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③二重证据法: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④读史征信:阅读相关史料,发现历史的真实。2.史料研读还要做实四个步骤: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一历史解释。史料研读的方法与步骤1.史料研读需要遵守四种方法:①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即跨学科综2020年高考实例032020年高考实例032020年江苏卷【2020年江苏卷】光绪帝之死,历来众说纷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光绪生前诊病的脉案非常详细,从中可以断定光绪因病死亡。又据《清宫档案揭秘》记载,1980年通过化验光绪的颈椎和头发,发现无中毒现象。现在高科技手段则检测出光绪体内有砷中毒现象。据此可以得出()A.原始档案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事实 B.历史研究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探寻真相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综合多种历史记录即可确认客观事实2020年江苏卷【2020年江苏卷】光绪帝之死,历来众说纷纭2020年江苏卷【答案】B【解析】根据原始档案光绪帝因病而亡,没有中毒现象,但现代高科技手段却检测出有中毒现象,这表明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坚持孤证不立的原则,才能进一步探寻历史真相,故选择B项;原始档案由于受阶级和个人主观的限制,也有一定的主观色彩,需要对史料进行考证和辨伪,排除A项;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排除C项;文献史料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记录者的个人主观的限制,排除D项。2020年江苏卷【答案】B2020年北京卷2020年北京卷2020年北京卷2020年北京卷2020年山东卷2020年山东卷2020年山东卷2020年山东卷2020年北京适应卷2020年北京适应卷2020年北京适应卷2020年北京适应卷历年高考回顾04历年高考回顾042018年全国卷1【2018年全国卷1】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2018年全国卷1【2018年全国卷1】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2010年新课标【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有关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研究视角有:经济角度、政治角度、自然因素角度,这说明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认识越来越多元,故B项正确;历史研究没有唯一正确的观点,研究角度不同,观点也就不同,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英国最早具备经济条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自然条件优越等,这些视角都是基于对英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而得来的,故C项错误;后期的研究未必比传统观点更为可信,故D项错误。2010年新课标【答案】B2017年全国卷1【2017年全国卷1】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2017年全国卷1【2017年全国卷1】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2010年新课标【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唐武德元年”可知李世民不是皇帝,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新唐书·高祖本纪》记载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故可知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的说法错误,排除B。上述四则史料都提到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C项正确。只有《新唐书·太宗本纪》提到太宗有疾,其他没有提到,孤证不立,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2010年新课标【答案】C2017年全国卷2【2017年全国卷2】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2017年全国卷2【2017年全国卷2】20世纪70年代至今2010年新课标【答案】C【详解】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足以证明回忆录是受时代的影响的,即材料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是有影响的,C正确;内容均有所不同足以证明回忆录并不能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排除A;回忆录有回忆者主观因素影响,不一定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排除B;版本越新也不一定越接近历史真相,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D。2010年新课标【答案】C2017年全国卷2【2017年全国卷2】《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2017年全国卷2【2017年全国卷2】《史记》《汉书》均为2010年新课标【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史书由私家撰著到官修甚至皇帝亲自参与,这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使修史成为官方有意识掌控民间舆论的政治手段,这反映了官修史书修撰的政治性,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官修史书具有政治目的,不一定公正的评价历史;B选项错误,官修史书同样存在隐讳历史事实的现象,不一定真实记载历史;C选项错误,官修史书受到统治者的影响,解释历史并不具有客观性。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010年新课标【答案】D2017年全国卷3【2017年全国卷3】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2017年全国卷3【2017年全国卷3】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2010年新课标【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可知体现的是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选项符合题意。历史事实也可以通过考古进行推测出来,A选项排除。历史叙述是可以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的,B选项排除。历史事实的考证需要多方面的论证,D选项排除。2010年新课标【答案】C2016年全国卷1【2016年全国卷1】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2016年全国卷1【2016年全国卷1】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2010年新课标【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A项,如材料所述,宋太祖之所以闷闷不乐,是因为“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此一点,也正体现了宋太祖重视史书的记载、重视后人的评说,故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项,由于史书为史官所撰,而史官在撰史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个人主观色彩以及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故全部真实可信表述错误。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主要阐述了宋太祖由于其重视史书记载而闷闷不乐的状况,对于史官与君主之间存在尖锐矛盾并没有展开论述。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宋太祖闷闷不乐的原因是“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表达的是宋太祖对史书记载的惧惮,而非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2010年新课标【答案】A2013年全国卷2【2013年全国卷2】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宁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2013年全国卷2【2013年全国卷2】司马迁著《史记》时,2010年新课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记述内容不一”,“常遇人传颂黄帝事迹”,“择其言尤雅者”,说明传说也能反映历史,B正确;A项与题干“记述不一甚至荒诞”矛盾;史学著作、历史文献记录没有要求说“一定”(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排除C项;历史文本记录具有主观性,排除D项。考点:文史常识·历史研究方法·史料研究。2010年新课标【答案】B2010年新课标【2010年新课标】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后来,日本出版的海战史对此的研究结果是:“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思考这一事例可以认识到A.中方记载比日方叙述更具有史料价值B.某些历史真相因史料杂乱而无法说清C.辨析史料真伪是接近历史真相的前提D.原始记录和研究文献是史料全部来源2010年新课标【2010年新课标】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010年新课标【答案】C【解析】对于丰岛海战中日双方记述各异,说明双方的史料记述中必然有不实之处,所以辨析史料真伪是接近历史真相的前提,故选C项;中方日志是一手资料,日方出版物是二手资料,相对来说更具有史料价值,A项较为客观,但不是最佳选项;某些历史真相虽然因不同记载难以说清,但可以通过辨伪存真,来接近历史真相,B项分析欠佳;史料还包括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D排除。故选C。2010年新课标【答案】C史料实证专题做题方法指导05史料实证专题做题方法指导05解题方法指导史料分类及其价值1、一手史料价值高于二手史料,但不能因为一手史料完全否定二手史料2、文献史料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记录者的个人主观的限制3、中国古代史书编纂历来有秉笔直书的传统,官修史书史料价值较高;官修史书修撰的政治性,一定真实记载历史;正史多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往往代表着政治斗争中获胜一方的立场4、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5、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真题举例:【2015年山东卷】新闻报道与《家》【2020年北京卷】司马光修史【2020北京适应卷】“玄武门之变”【2017年全国卷2】官修史书的政治性【2016年全国卷1】中国古代的重史传统解题方法指导史料分类及其价值解题方法指导孤证不立1、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历史事实成立2、同一历史事实可能会有不同历史记载3、某些历史真相虽然因不同记载难以说清,但可以通过辨伪存真,来接近历史真相4、搜集更多史料进行相互印证,从而得出结论真题举例:【2020年江苏卷】光绪帝之死【2017年全国卷1】唐军与薛举作战失败【2017年全国卷3】宋太祖驾崩与宋太宗【2020北京适应卷】“玄武门之变”解题方法指导孤证不立巩固练习06巩固练习06巩固练习1.关于历史上“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史记·夏本纪》写到:“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A.史书记载不能作为考查历史真相的依据 B.历史史料之间可以相互印证C.因立场的不同难以得出合理结论 D.史书记载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巩固练习1.关于历史上“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史巩固练习【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历史上“启的继位”不同的记载,《史记》记载益主动让位给启;《战国策》记载启用武力夺取了益的王位;这说明了史书记载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故D符合题意;史书记载不能作为考查历史真相的依据,说法错误,故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史料相左,而不是相互印证,故排除B;材料反映了不同立场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不是难以得出合理结论,故排除C。巩固练习【答案】D巩固练习2.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置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该是A.《史记》的记载 B.《汉书》的记载C.史家的研究论文 D.秦简的记载巩固练习2.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巩固练习【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手史料是最可信的史料,秦简的记载属于第一手史料,故选D;A、B、C都不是第一手史料,不是最可信的史料,排除。巩固练习【答案】D巩固练习3.考古发现,江苏宁镇地区早在7000年前就形成了以“骨耜”“石斧”为组合的简易农具,如砍伐器、石斧、石锛、磨盘、磨棒等的出现,标志着宁镇地区史前农业进入“耜耕阶段”。据此可知A.考古发现能完整还原历史真相 B.历史史实是考古论证的主要手段C.实物发掘是对史实的唯一补充 D.考古成果是史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巩固练习3.考古发现,江苏宁镇地区早在7000年前就形成了以巩固练习【答案】D【详解】通过考古的发现能够证明宁镇地区史前农业进入“耜耕阶段”,说明考古成果是史学研究的重要依据,D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考古发现的文物才是考古论证的主要手段,排除B;C项太绝对,排除C。巩固练习【答案】D巩固练习4.睡虎地秦简记载:“御中发徵(徭役),……其得殹(也)及诣水雨,除(免除)。”而《史记》记载:“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这种差异最能说明A.《史记》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莫衷一是C.史料的运用需要甄别 D.竹简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巩固练习4.睡虎地秦简记载:“御中发徵(徭役),……其得殹(巩固练习【答案】C【详解】材料反映出对于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记载存在着差异,说明史料的运用需要甄别,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贬抑秦始皇的意思,排除A;BD项表述错误。巩固练习【答案】C巩固练习5.《史记》记载,秦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项羽进入咸阳后“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当代考古学者只在相当于《史记》所记阿房宫前殿的位置,发现了夯筑过的地基和围墙,却根本找不到此处曾被大火焚烧的痕迹。这反映出A.凡是史学大家司马迁的作品均值得信任 B.历史现象必须经过考古印证C.双重证据法是史学考证的重要方法之一 D.考古太费劲,找到原始记录即可信巩固练习5.《史记》记载,秦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巩固练习【答案】C【详解】孤证不立,故史书记载与考古发现等相结合,双重证据是史学重要研究方法,故C项正确;司马迁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但不是全部,故A项错误;并非所有的历史现象必经过考古印证,太绝对了,故B项错误;历史记录存在主观性,不能完全作为历史事实依据,故D项错误。巩固练习【答案】C巩固练习6.对于回纥出兵助唐平安史之乱问题,《旧唐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卷线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高等化学理论理解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冷食包装盒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全脂甜炼乳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佛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二氧化碳回收技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不锈钢网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一次性婴儿睡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MC尼龙管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音乐理论学习精讲题及答案
- 台达DELTA变频器VFD-EL系列使用说明书和手册(完整中文版)VFD007EL23A
-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含答案
- 课题申报书:“四新”建设背景下教育创新与课程数字化实践研究
- 年加工2万吨再生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 2025年公司各部门管理规章制度(4篇)
- 2025年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版《VOCs废气处理设施安全检查表》(全)
- 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50篇
- 【MOOC】外国教育史-河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电气工程中的电力系统设计
- 体育中考改革背景下退役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助力学校体育发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