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6/NUMPAGES16孟仲法常用儿科协定处方目录1、健脾方;2、开胃方;3、养胃生津方;4、和胃止痛方;5、健脾养心方;6、上感方;7、益肺方;8、定喘方;9、抗感方;10、增免方;11、消暑生津汤;12、板麻汤;13、间支验方;14、增免抗感方。孟仲法常用儿科协定处方(组成、主治、方解、歌括)一、健脾方组成:党参15g黄芪15g炒白术9g云茯苓9g陈皮4,5g白扁豆15g鸡内金4.5g炙甘草4.5g大枣6枚。主治:健脾益气,消食助运。可治脾弱气虚,运化失司,纳呆便溏。消瘦乏力,虚弱多病。方解:党参甘平能健脾益气,黄芪甘而微温,可补气升阳固表,白术燥湿健脾,茯苓渗湿利益脾,陈皮理气燥湿化痰,扁豆健脾止泻,鸡内金甘平健脾胃而消食积,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加大枣甘温补脾和胃,益气补血,缓和诸药之性。本方以党参、黄芪为君,白术茯苓、扁豆、内金为臣,佐以陈皮,甘草、大枣。全方以益气补中为主,兼具健脾和胃、消食化积增纳之功用,甘而不腻,补而不滞,对脾气虚弱、纳化失司、水谷精微不能运化输布五脏六腑而致体弱失养、表卫不固、虚羸多病之儿最为所宜。歌括:参芪术苓陈扁金,甘草大枣健脾灵。二、开胃方组成:生山楂9g生姜3g砂仁3g六神曲6g藿香6g陈皮4.5g丁香3g川厚朴4.5g生甘草4.5g。主治:开胃增纳,理气消食,温中止呕。用于小儿食欲缺乏,纳谷不香,易打饱呃,及食后呕吐,脘腹饱胀不适,舌腻苔厚,口臭便硬,消化不良等情况。方解:本方以山楂、生姜为君,山楂酸甘微温,能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生姜祛寒温中,可止呕消胀定痛;砂仁、神曲为臣,可助山楂、生姜养胃消食,理气解痉,有利胃肠道的畅通和汲取;佐以陈皮、丁香温中理气开胃,川朴燥湿健脾,与藿香协同有化湿和中,抑止肠道病原菌作用,可除口臭和腹胀。歌括:楂姜砂曲藿陈皮,丁朴甘草开胃宜。三、养胃生津方组成:生地10g石斛10g北沙参10g乌梅6g麦冬9g生山楂6g生甘草6g。主治:滋阴养胃,益液止渴。用于胃阴不足,舌红少苔,口渴喜饮,胃热脾阴不足,或因胃炎等化液分泌不足,食欲缺乏者,宜之。方解:生地、石斛滋阴生津,养胃清热;沙参、麦冬可加强上两味养阴清热之性。乌梅、白芍有敛阴生津养胃作用;木瓜和胃化湿、配以山楂能消食化积;甘草和中调味,使全方养胃生津之功更著。歌括:地斛沙芍木麦梅,山楂甘草胃津来。四、和胃止痛方组成:姜半夏6g陈皮6g八月札6g炒白芍6g枳壳6g广郁金6g川楝子4.5g延胡索4.5g台乌药4.5g制香附6g甘草4.5g。主治:有和胃理气、消胀止痛等作用。用于脘腹胀满疼痛,嗳气口臭,呕血便血,小儿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及溃疡性疾病。方解:方中半夏、陈皮、八月扎和胃理气止呕,加入白芍、枳壳、郁金、川楝子、香附以养血敛阴、理气解郁;延胡索、乌药温胃止血解痛,甘草和中以协调诸药。本方为小儿上腹部不适、食阻气滞、腹痛呕恶、纳食不香的好配方,常能起到药到病消的功效。歌括:夏芍枳郁乌药香,陈皮甘草楝延强。五、健脾养心方组成:党参15g黄芪15g茯苓10g酸枣仁6g石菖蒲10g钩藤6g丹参10g红花6g桃仁10g生龙骨、生牡蛎各20g甘草6g。主治:心脾两虚,心神不宁。如小儿夜眠不安,多动兴奋,脾气急躁,多梦惊叫,上课注意力不易集中,心神失宁等证。方解:党参、黄芪、茯苓益气健脾安神;酸枣仁,钩藤宁心安神;丹参、红花、桃仁活血通络安神荣脑,加上龙骨、牡蛎可更增强上述作用。故本方健脾助运、增纳开胃,能促进病儿的消化汲取,又能补血活血,使血流畅通,以增脑部血供,荣脑安神养心,使病儿用心学业,神定心安而能宁静智慧。歌括:党参茯苓枣蒲钩,丹红桃仁龙牡甘。六、上感方组成:银花9g白菊花6g板蓝根10g桑叶9g紫菀6g前胡6g桔梗6g荆芥6g辛夷6g甘草4.5g主治:外感风寒或风热,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倦怠乏力,发热畏寒。对鼻炎、咽炎,轻度扁桃体炎,早期气管炎等适用。方解:银花、菊花、板蓝根能清热解毒,对细菌病毒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有效;桑叶、荆芥、辛夷疏风解表,抗敏通窍;紫菀、前胡、桔梗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甘草和中调味。本方清热解表宣肺,风寒风热兼顾,应用较广,对上感有较好疗效。歌括:银菊板桑紫前梗,荆辛甘草上感抗。七、益肺方组成:紫菀9g北沙参9g制半夏6g杏仁6g白前6g白花蛇舌草10g蒸百部9g当归6g五味子6g生黄芪9g陈皮4.5g甘草4.5g。主治:反复咳嗽,痰多体弱,脾肾不足,久咳不愈者更宜。一般咳嗽也可用。方解:本方用紫菀温肺止咳;沙参清肺祛咳;百部、杏仁可加强化痰止咳作用;用半夏燥湿祛痰,五味子补肾敛肺,以减少气道分泌;白花蛇舌草清热抑菌,且可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利肺窍炎症的消除;当归活血疏脉,可改善肺的微循环,有益气体交换,加上黄芪的益气健脾提高免疫力和调整植物神经的功能,弛缓气管和支气管的紧张痉挛而有利于止咳平喘;陈皮、甘草有化痰镇咳、调味作用。本方依照小儿咳嗽寒热并存而呈外寒内热之象。故方中温凉兼用,寒热并施,脾肾兼顾,经多年应用,对治咳颇有卓效。歌括:紫沙半夏杏白蛇,百当五味芪陈草。八、定喘方组成:胡颓叶10g炙麻黄6g灵芝6g射干6g五味子6g仙灵脾6g炒白芍10g炙苏子6g生黄芪10g紫菀9g银杏9g姜半夏6g甘草6g。主治:哮喘发作,咳频痰多,呈寒热并存之征。如畏寒发热,面色苍白,舌红苔腻,气促脉数等,皆宜。方解:胡颓叶、麻黄止咳平喘,胡颓叶有清热解毒化痰作用而性味寒凉。麻黄则辛温散寒,二药合作可去寒邪而清内热。灵芝、射干具平喘作用而加强上二药之功;仙灵脾补肾,有活跃肾上腺皮质功效,增强全方抗炎定喘作用。白芍、苏子解除支气管痉挛;黄芪益气补中健脾,能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紫菀、银杏、半夏可加强止咳化痰平喘作用。此为比较全面兼顾的定喘方剂。歌括:胡麻灵芍射五仙。苏黄紫银夏甘验。九、抗感方组成:地锦草15g白花蛇舌草15g蒲公英15g黄芩6g赤芍6g黄芪15g茯苓10g白术10g生甘草6g。主治:外感风热,咽痛音嘶,风热乳蛾,外感咳嗽,腹痛吐泻等症,痰毒疮疡,淋巴结及皮肤感染等。方解:地锦草、蛇舌草、蒲公英清热解毒,兼有促进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作用,黄芩清上焦肺热,对细菌病毒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赤芍能活血和营,对充血水肿组织有改善循环,促进炎灶的汲取作用;黄芪、茯苓、白术有健脾利水,提高细胞免疫力及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作用;甘草清热解毒,兼以调味。因此本方对早期细菌病毒等引起的感染和炎症都有一定功效,对呼吸道消化道等的急性感染皆有疗效。其他感染也可应用,宜审慎加减。歌括:地锦蛇草蒲公英,芪芩苓芍术甘宁。十、增免方组成:太子参15g炙黄芪15g仙灵脾6g五味子6g黄精6g麦冬6g白术9g甘草4.5g。主治:健脾补肾,益气开胃,提高小儿免疫功能,增强对感染的抵抗力。对小儿体弱久病,反复汲取道感染,慢性咳喘,脾胃虚弱,肾气不充,气血不旺者。方解:方以太子参、黄芪为扶正主药,二药能益气升阳,健脾固表,有利肺卫之巩固,纳化之健运;久病小儿常脾虚及肾,可有肾气失旺,气血不足之证,故加仙灵脾、五味子、黄精三味,以作补肾固精,并用白术益气健脾,麦冬生津养胃,甘草和中调味,协同诸药而起气阴互朴,脾肾皆荣,扶正达邪,增强免疫抗病之功能。观之全方,功能健脾补肾,益元扶正,提高小儿免疫力。歌括:增免太子芪术精,五味麦仙甘草成。十一、清暑生津汤组成:生石膏20g知母4.5g竹叶6g西洋参3g鲜石斛6g鲜生地12g鲜芦根20g黄芩3g甘草4.5g粳米15g。主治:小儿暑热症,又名夏季热,为本方的适应症。表现为夏季高温期间长期发热不退,以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要紧症状。出生后的第一个夏季为多见,且以后能够每年夏委热。本方益气清热,养阴生津,有较好疗效。方解:本方从白虎加人参汤化裁而来。在原方清热益气的同时加强清热养阴作用。石膏、竹叶、知母、黄芩清肺胃之热,生地、石斛、芦根可凉血滋阴,在清热中增强益液生津之力。粳米、甘草和胃以护胃气。此方对暑伤肺胃患儿最为合适。歌括:石膏知芩斛洋参、竹叶生地芦甘粳。十二、板麻汤组成:板蓝根12g生麻黄4.5g杏仁6g黄芩6g银花15g射干6g连翘9g竹叶6g荆芥穗3g牛蒡子6g桔梗6g薄荷6g生石膏20g甘草3g。主治:清宣肺热,治小儿病毒性感冒高热,气促不安,脉数舌红,苔黄薄腻者。病儿有上呼吸道感染下延下呼吸道征象如咳嗽,呼吸变粗,有鼾音,哮鸣音,或少量干湿罗音,呈急性支气管炎或早期肺炎迹象者可用此方。方解:本方系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化裁而成。方用板蓝根、射干、银花、黄芩、竹叶等清热解毒,兼具较强的抗病毒细菌作用;桔梗、薄荷、荆芥穗、牛蒡子宣透散表,辛温辛凉兼而有之,治表治里同步进行,能外散表邪,内清肺热,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故能产生较佳疗效。歌括:清热宣肺板麻汤,银翘石甘竹叶黄,荆桔薄荷加牛蒡子,益以射杏是良方。十三、间支验方组成:太子参10g生黄芪10g五味子6g仙灵脾6g南沙参6g益母草10g麦冬10g紫菀10g白花蛇舌草15g白僵蚕6g。主治:肺虚邪恋,久咳肺络受损,治咳频痰浊留恋,缠绵难愈,如支气管周围炎、间质性肺炎的慢性咳嗽,时发时愈等。方解:本方为专治小儿支气管周围炎及间质性肺炎之方。支气管周围炎及间质性肺炎常有反复持续难以治愈咳嗽,属中医“肺虚顽咳”之证。本方用太子参、黄芪、仙灵脾、五味子益气补肾以固本元;太子参性味甘平,能补气养胃,清热化痰,补而不热;黄芪补气升阳,实表止汗,固护卫平,味甘微温,能健脾益肺,有助抗病能力的提高;仙灵脾补肾助阳,温而不热,兼有扶正定喘及抗敏作用;五味子温而不燥,有敛肺补肾,生津止咳平喘作用。此四味为本方扶正固本,益肺止嗽的基础,蛇舌草、沙参、麦冬、紫菀可清肺中之邪,兼具养阴润肺,以抑肺组织的炎症而促受损组织的修复;益母草、白僵蚕活血祛瘀,化痰散结,改善肺的微循环和抑止结缔组织的增生,促进炎性产物的汲取。如此就有利于间质性肺炎和支气管周围炎的痊愈,使肺组织恢复正常而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总之,全方主旨在健脾补肾清肺祛邪,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使脾肾气旺,肺金获固而得五脏谐和,肺气顺畅,则顽咳自消矣。歌括:儿参五仙黄沙蛇,麦冬益母紫僵蚕。十四、增免抗感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员工工作总结模版
- 办公自动化与医疗信息安全管理融合探索
- 《焦虑症的识别与应对》课件
- 医学教育中的创新实践与数据应用
- 智慧交通在环保中的作用试题及答案
- 纺织机械操作技术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焊接知识更新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纺织机械行业前景展望试题及答案
- 质量工程师的专业要求与考试关联试题及答案
- 2024电气工程师考题解析试题及答案
- 部队道路交通安全法
- 农业昆虫学-形考测试一-国开(ZJ)-参考资料
- 2024-2030年电线电缆产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化工厂拆除施工方案
- 大米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剪叉式液压升降机毕业设计
-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培训课件
- 《功能性食品开发与应用》课件-维持血糖健康水平功能食品的开发与应用
- 12G614-1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 2024年乡村振兴(产业、文化、生态)等实施战略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Q195L板坯工艺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